高中必修五高中第四册五单元作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必修五高中第四册五单元作文
篇一:观《恰同学少年》有感
在妈妈的推荐下,我下了《恰同学少年》,看完以后颇有感受:
首先是毛主席的母校——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孔昭绶先生作为校长,以教书育人为目标,将经世致用的理论输入毛主席、蔡和森等稚嫩学子的脑中,要用教育来开启尚未开化
的民智,用教育来唤醒沉睡中的中国。

其间,杨昌济,徐特立,黎锦熙等一批着名的中国
教育家革命家任教于一师,“欲栽大木驻长天”,他们用自己全部的心血培养了这样一批
中国的栋梁,毛主席他们在一师打下了深厚的学识基础,在老师的引导下有了自己的思想,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获得了初始的社会经验。

这些教师可以为了一个学生的偏科,由校长组
织讨论,并引发对教育方式、培养人才的思索;他们可以为了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向教
育司提议并更改校规,试问在当今的教育中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
始接受“教育产业化”的思想,使得教育的目的出现偏差,老师被工资奖金升学率领导牵
着走,学校对学生划分三六九等。

那么何为师,何为教?
其次,就是毛主席、蔡和森、萧子生等人的成长,他们身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辛亥
革命,袁世凯复辟,北洋政府,护法战争……正是在这样的国乱民荒中,毛主席他们立志
要强国,强民,以国家的兴亡为己任,他们要用知识来改变贫困落后的中国。

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责任感与使命感,我认为这是一代伟人成长起来的关键所在。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顾炎武的一个“匹夫”二字,使多少人望而却步。

当有了改变社会的理想,又
怎么会在意生活中琐碎的鸡毛蒜皮呢?有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宏伟的理想,贫困似乎显
得那么苍白无力。

他们的眼中信仰比生命更重要,就像高尔基所言:没有信仰,则没有名
副其实的品行和生命。

但他们毕竟还是一群孩子,他们也有过迷茫和彷徨,有过苦楚和辛酸。

当他们面对袁
世凯恶行、当他们面对儿女私情和理想抱负的矛盾、当他们面对权和利与信仰理想的碰撞时,是老师的开导和启迪、是朋友的搀扶与鼓励,让他们认识到:纵使是千年的古城壁,
依然会有植物爬满石缝间,未来是美好的……
再有就是剧中塑造的其他一些鲜明的人物:城防营营长张自忠、普通警察警察郭亮、
商会老爷陶翁、卖臭豆腐刘三爹……他们的深明大义,让我觉得中国之所以没有灭亡,正
是一位有了这样一群伟大的人。

少爷王子鹏,也打破了人们对纨绔子弟的印象,他从一个
软弱无能的少爷,变成一个敢于吃苦、敢于搏斗的新青年。

菜和森的妈妈,在那么艰苦的
环境中依然爽朗的朗诵着普希金那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这部创下央视收视纪录的红色励志电视剧,真的是让人获益良多,大家也不妨亲自去
感受一下伟人的成长历程。

去找找自己的榜样。

最后,就以梁启超的话共勉吧:
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
之责任也。

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

如僦屋者然,彼明日将迁居地方,而我今日始入此室处。

将迁居者,不爱护其窗栊,不洁
治其庭庑,俗人恒情,亦何足怪。

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后顾茫茫,中国而为牛、为马、为奴、为隶,则烹脔鞭棰之残酷,惟我少年当之;中国如称霸宇内,主盟地球,则指挥顾
盼之尊荣,惟我少年享之,于彼气息奄奄,于鬼为邻者,何与焉?彼而漠然置之,犹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

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业,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
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
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
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篇二:《十全九美》的美学思想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何必追忆,往事当如风。


这一句话是这部电影总结!
有人说:“影片中的朱笑天,唐小蝶,南宫燕……是你,是我,是衣着光鲜背后没道
卑微的灵魂。

本片的编剧和导演给了我们这样一份真实和平凡。

平凡到几乎每个人都可以
从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朱笑天对两个女孩同时产生的感情,南宫燕的可爱任性,酒保
与风娘的“向钱看齐”,倒霉钦差的倒霉背运,南宫敖乌卡卡等人面对宝藏时的贪念……
也或许是一句台词,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我们都能在《十全九美》中发现似曾相识的某
个人,它拉近了电影与观众的距离,让大萤幕不再那么遥不可及。

”我也觉得是如此!
“梨花香,愁断肠,千杯酒,解思量”一句古词让我们有所伤感,这正是美学上的
“伤感美”!
它这一部电影,以一喜剧开头,却换来一个悲剧的色彩。

是那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地栖居”;是那李清照的“人比黄花瘦”。

它有表现出来的审美意识、审美理想、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的一般规律等,这种是在
我们美学的思想一种。

篇三:《建国大业》观后感
9月12日夜,我在上海大光明电影院观看了首映的、翘首以盼、一票难求的国庆60
周年献礼大片《建国大业》。

电影放映前举行了见面会。

导演黄建新周恩来、邓颖超、宋
美龄的扮演者与观众见了面;赶不及参加映前见面会的导演韩三平也放映结束后与观众见
面互动,征求观众意见。

现将观后感一吐为快。

《建国大业》是国产最牛的献礼大片。

究竟“牛”在何处?且听在下道来。

一是影片主题牛。

《建国大业》以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国体为主题,主题
重大,集中、突出,类似反映建国题材的影片较之只能望尘莫及、自叹不如。

二是主创阵容牛。

《建国大业》云集了170多位华语影坛一线明星。

明星众多令导演
在后期制作中十分为难“由于参演的明星太多了,有些人的戏份会被删除,可我们真是下
不了手。

”众多大牌明星难导演为难的同时,多至8位执行导演也有时令众明星无所适从人。

三是剧情牛:电影《建国大业》再现了从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到1949年新中国
成立这一波澜壮阔的时代为背景,以宏大的历史视野,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民主党派在反对蒋xx 国名党独裁统治的斗争中,和衷共济、团结奋斗,为建立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所经历
的曲折艰辛直至取得最后胜利的光辉历程。

四是表现手法牛。

《建国大业》充分利用了电影蒙太奇手法将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宏观
和微观间切换,增强了影片的历史真实感和内容上的厚实感。

同时,还用虚实相映的手法
表述历史事件,省去了大量篇幅,又达到再现历史的目的。

如李公朴被害是通过闻一多演
讲来展示,闻一多及后来上海的13名知名民主人士被害则以画面来展现。

又如用写意的
战争场面来烘托建国的艰辛。

同时,以大量的镜头展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为民主建国做
出的努力和牺牲,这也是空前的。

如展示了敌机轰炸西柏坡x住处未爆炸的炸弹这一细节,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历史真实感。

篇四:《孔子》观后感
电影孔子上映的第二天2月23日,我去电影院看了这部电影,现在来写观后感,纯
属个人意见,不知道该对谁说:
第一、形象和场景刻画:
关于周润发和心中孔子的形象:我一直承认周润发演技比较好来的,这部电影刻画的
孔子,一直微笑着,很端但是不傲的感觉,温润有余而宽厚不足。

而历史上那个面目模糊
但妖妖叨叨的南子,周迅演的还不错。

对古代的房屋啊,祭祀啊等了解很少所以看不出门道,我想的就是两点:一本片中齐
鲁卫等各国的都城、村落明显不同,反映出了经济实力和民风民俗的差异,比那种看不出
发生在那个城市的现代剧好很多。

二孔子周游列国不是周游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春秋时代
似乎最北边的小国燕也是在现在北京这个位置,也就是说,他周游列国应该都在黄河附近
或者以南,为啥后半段那个雪花飘飘的,象东北的冬天啊?
衣服:孔子的衣服和徒弟们的、国君们的很正常,一看就是麻的。

南子的衣服,雷到
我了,没见过把一大堆蓝色珊瑚珠纷纷扬扬挂一脑袋象一新疆小美女似的古代夫人,更雷
的是她还从一排蓝色珠帘中走出来。

第二、电影与历史和着作的契合:
因为这个阶段在读论语,所以还是有些感想的。

开篇处加封大司寇之前,孔子和鲁国国君说的那些话,差不多都是论语或者相关原文,不过改换了环境,比如该和冉有说的,对鲁国国君说了,这个也算是在尊重史实基础上的
艺术加工吧,可以接受。

那个漆思弓开始可是难坏了我,印象中完全没有这个人啊,回家一百度原来就是漆雕开,吾斯之未能信的那位。

这个,古代人有姓名字号。

所以有点乱,其实着名学者知道漆
思弓=漆雕开,看乐和的人既不知道漆思弓也不知道漆雕开,编剧就应该照顾一下我们这
种刚开始学的人,直接叫他漆雕开就好了么?
传说此电影首次还原子见南子,这个,历史上算一个迷案,反正肯定是有点暧昧了,
要么为什么孔子的学生子路大大方方的不悦,孔子诺诺的予所否者天厌之。

这个地方南子
说大家都能看见你的痛苦,可是没有人能体会你痛苦中的境界,没记错应该是这个话吧?),实际有画蛇添足之嫌,讨论完了诗经和仁者爱人、好德如好色,南子噤声,再拜,退下,多好。

痛苦的境界,这个要么大容易拔高成假大空,要么容易让编剧留下南子对这
个境界作何理解的大漏洞。

孔子的诸位弟子,传说孔子一生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剧中露脸的有那么几个。


经说过了的漆雕开,正冠后亡的好勇过我无所取材的子路。

文质彬彬的孔子最喜欢的颜回、有管家感觉的冉求、着名孝子曾参、被夫子称赞总有办法的子贡,被孔子打击朽木不可雕
也的宰我……还有孔子的妻子儿女,其实这里要说导演也很不容易,光是找到年龄形态气
质都符合的演员估计就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啊。

关于颜回之死,我印象中论语中没有颜回是怎么死的的论述,只是说颜渊死,子哭之恸。

回来百度一下,也是没有史料记载,导演安排他为了在冰河中救起竹简被冻死,于情
还是不错的,但是细一想,还是发现了bug:论语中有一段,颜渊死了师兄弟们要求孔子
用自己的车给颜渊改成棺椁,孔子回答,孔鲤(孔子的儿子,这里又有一个问题,影片字
幕是锂字,而书上一向都是鲤鱼的鲤。

)死的时候,有棺而无椁,按亲疏远近我应该给儿
子而不应该给弟子,而我谁都不给的原因是,我和公卿们共同出行的时候,按礼数我的车
不能比他们差,我只有一个车了,要保留。

按这段的意思,颜渊死应该在回鲁国以后。

(因为流亡的时候,孔鲤生死孔子是不知道的,而且流亡当中也不会有公卿并列。

)篇五:电影《2021》的观后感
这部片子,几乎集中了灾难片的所有元素,特大地震,超级火山,超级海啸,毁灭整
个人类的大洪水,陆地的下沉与崛起,地球磁场的倒转,城市的毁灭,无助的人群,可能
是我见闻有限,反正能把这么多灾难元素集中中在一起的灾难大片,记忆中好像没有,大
概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电影《日本沉没》,灾难元素的集中度稍可与《2021》相提并论,但也远远不及,场面与特效更不能同日而语。

看这部影片,你很少能有平静观看的时候,
眼睛里随时都是惊天大灾难,所有的思维都在随着影片故事情节和主人公的命运在转动。

但这些,只是让我激动的理由,而不是让我感动的理由
我的感动,来自于片中的那种人性的光辉。

人性,这个词用于评论电影实在是太多了,多到了泛滥,但我还是要说,这部片子,最让我感动的,是人性。

这种人性,是博大宽广,是勇于付出,是为了他人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不是狭隘自我,不是自私自利,不是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在《2021》里,我可以看到人类生命和人类文明的脆弱,那么健美的身躯,那么精美
的建筑,那么温情的感情,在大自然狂暴的力量面前,显得如此无力,几秒钟,或者几分钟,在地震、火山、海啸、超级洪灾面前,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但我也看见,无论是在什
么样巨大的自然力量面前,人类,或者说作为人类代表的影片主人公一家,还有那些上到
国家领导人下到平民百姓的人,都在灾难面前表现出了人类的尊严。

美国总统在灾难注定
来临的时刻,选择留在美国与自己的人民在一起直到最后时刻,“船长不愿丢下正在沉没
的船,这是他高贵的选择”,影片中那位美国官员对总统的评价,我完全赞成。

在超级洪
水袭来的最后时刻,那些掌握着方舟外几万人命运的全世界各个国家的领导人们,在瑞得
里安博士“我们都是人类的一份子,人类的文明就在与互相帮助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如
果我们今天放弃他们,那么即使我们生存下来,我们怎么去面对自己的孩子,孩子们又怎
么去面对他们的孩子”的激切演说下,一致同意打开方舟大门,无数人欢呼着冲进方舟。

那一刻,不管是是什么人,不管是什么政治立场,我想,都会在心中刻下一丝温馨。

而那些普通人,他们为了自己的生存而作出的奋斗和努力,更值得我们投以尊敬的目光。

男主角杰克,为了让自己的一家人得到进入方舟的船票,驾着车疯狂地跑,从黄石国
家公园跑到了拉斯维加斯的机场,在漫天黄石公园火山爆发的巨烟草火中找到沉迷于要和
地球共存亡并且快死了都不忘记自己是第一个宣布地球完蛋的那个疯狂家伙,又在陷入巨
大的裂缝后爬出来追上正在起飞的飞机,经过了飞机原本说要在中国南海迫降最后却在中
国西藏降落的戏剧性经历,终于在那位好心的中国方舟工作人员天庆的帮助下全家进入了
方舟。

当杰克在影片最后,终于解除了方舟尾部的机械故障使得方舟顺利开动,一家人悲
喜交集拥抱在一起的一刻,我想,作为平凡人的杰克,在这样的巨大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
同样巨大的勇气,应该说不上是为了什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即使他的做法恰好做到了这点)。

他和瑞得里安博士不同,博士确实是一个全人类共同利益至上的理想主义人物,而
杰克,在寻常时期在一个为生活而奔波的小人物,在危险来临时,他的无比勇敢和智慧,
都只是为了自己的亲人。

但谁能说,即使只是为了自己的亲人,他的这一切举动就不值得
我们感动,并且值得我们向他致敬呢?又有谁能说,他的一切举动,不是博大宽广、勇于
付出和为了他人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光辉人性呢?
我喜欢杰克,理解杰克,因为我是一个和他一样的父亲,一个和他一样有着自己孩子
的父亲。

当儿子要和他一起去排除方舟尾部故障时,他不准儿子和自己同去;而当儿子悄
悄跟来被他发现后,他所做的是更加努力的做自己的事情,因为他知道,要让儿子活下来,他已经没有了别的选择,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排除故障,否则,他活不成,儿子也活
不成。

可以让自己去死,但绝对不能让孩子去死。

因为,他是孩子,而自己是父亲。

这一幕,也出现在俄罗斯人尤里的身上。

尤里是商人,浑身充满着铜臭味。

但就是这
样一个人,也不乏令人佩服之处。

尤其是那种临危不乱的风度,颇有“带头大哥”的气质。

飞机迫降西藏,几个人为了是否等待飞行员米沙而在豪华车里争执不休,眼看着再不将车
开出飞机大家全得完蛋,尤里一声大吼“闭嘴”,压住所有人,随后大家将车开出迫降中
的飞机,结果虽然飞行员萨沙遇难,但绝大多数人的命却保住。

从事态发展的结果看,尤
里的做法虽然对萨沙不公,但却是正确的,两害相权取其轻,尤里的当机立断无可指责。

在方舟大门即将关闭,几万人将被抛弃的一刹那,看着两个哭泣的孩子,尤里大吼一声
“跟我来”,带头冲击方舟。

当方舟大门打开后,尤里不是自己先进方舟,而是拼命的先
把两个孩子送了进去,最关键的时刻,眼看大门即将关上,而自己还有一个孩子却爬不上门,尤里做出了最后的选择:他用尽全力,举着孩子的脚奋力往前跳跃,孩子的手终于抓
住了方舟的门板,而尤里的的跳跃之后,脚下就是无边的悬崖。

还有那位飞行员萨沙,一个英俊硬朗的俄罗斯男人。

在飞机迫降的最后时刻,他拒绝
了别人要他一起撤离的劝告:“我必须等飞机上所有的人都下了飞机再走”!“那你呢”?“我没事”!他几乎是吼着说出了这句话,他也果真做到了。

当所有人都撤离飞机后,他
驾驶着的飞机,没能停住,滑下了悬崖。

飞机上,有将他的爱人夺去的尤里,在生命的最
后时刻,他救了飞机上所有的人,包括他的情敌。

萨沙,一个俄罗斯男人,真正的男人!
当生命即将结束的最后时刻,他的嘴角,应该是带着一丝微笑吧——自己的爱人吧,还活着。

在杰克排除故障,和儿子紧紧拥抱在一起的那一刻,在尤里奋力一跃,将儿子送上方
舟的那一刻,我想到了自己的女儿,想到了在自己双脚骨折的那一天,女儿把自己最喜欢
吃的零食带到医院,还给我带来了《读者》,说,爸爸最喜欢看这本杂志;想到了在自己
卧床不起的那几个月,女儿每天早上起来给自己煮好面条端到床头;想到了因为受伤后脚冷,女儿端着对她来说太重的一盆热水给我烫脚的一幕幕。

在大自然面前,我们都是渺小的。

在巨大的自然破坏力前,我们都是无力的,唯一能
拯救自己的,除了方舟,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天性中光辉灿烂的人性,是为了亲
人和朋友不惜付出一切乃至生命的英勇。

当我们能够做到这一切,我们也才能够拯救自己,我们也才能够拯救人类和文明。

篇六:《阿甘正传》观后感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幸福的人,一种是努力追求幸福的人。

存在就是一个永久的
奇迹,而这就是人生。

每个生命都是上帝创造的的奇迹,无论你承认与否。

生活就像手电筒的一开一关,有时明亮的晃人的眼,有时有又阴暗沉闷。

在明暗交错
的时光里留下纯真。

阿甘,以一个纯真的角度为我们诠释了我们所生活的世界。

常常,我们看错了世界,
却说世界欺骗了我们。

这就是人类的悲哀。

我们总习惯于用我们的思维去思考世界。

我们总以为人生是反复无常的。

然而,正是
有了这些苦难与磨难才铸就了人生的辉煌。

苦难与辉煌并存,这并不是个悖论。

总是在最深的绝望里才能遇见最美丽的人生。

上帝在给予我们磨难的同时也给予了我
们希望,只是通常我们只看到了磨难,而看不见希望。

其实希望就藏在内心的最深处,无
论你承认与否。

史铁生说,孩子啊,这是你的悲哀,亦是你的福祉。

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够用它去寻找光明呢?
总喜欢思考最深处的人性。

人性是美的,无论你承认与否。

只是通常我们习惯于刻意
的忽视它。

这或许就是悲剧的根源。

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世界,但是我们可以改变我们自己。

只要我们相信人性的美好,那么即使是身在地狱,我相信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天堂的温暖。

作文
篇七:《宝莲灯》观后感
在放假这几天,我几乎都是玩过来的,在家实在无聊,就打开电视来看看。

没想到,
中央台正在放《宝莲灯》,虽然这个片子很早之前就放了,但是我对于这个老片子却是百
看不厌。

在我脑子里留下了许多印象,给我很大的启发。

《宝莲灯》这个电视剧讲了:刘彦昌和三圣母由相遇到彼此喜欢,最后生下了沉香,
并被压在华山下。

时间过的真快,沉香十六岁了,从小到大他都不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谁。

于是在沉香生日的时候,沉香知道了自己的母亲还在,听后决定要救回自己的母亲。

在拜师的途中沉香认识了小玉、丁香、八太子等人,并拜孙悟空以及猪八戒为师,而
且吃了仙丹练成了一身的本领,已经不在二郎神之下了。

而且他还撕了生死簿。

后来,沉香带着好多人闹上了天庭,沉香凭着太上老君的斧头,居然打到三十三重天。

在经过人生当中的坎坷情感、各种经历之后,沉香得到了很多,失去的也很多。

在天庭上
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观音菩萨终于解了围,并赌沉香救母。

最后沉香在他好朋友的帮助下,终于救到了母亲。

并且发誓一家人以后一定要永远在
一起,要生生世世永不分离。

经过看了《宝莲灯》我知道了一个道理:无论做大事还是做
小事,只要你下定了决心要去做,用尽全力去做,并且能够有足够的耐心坚强的信心,就
一定能办到。

篇八:《易中天品三国》观后感
“白家讲坛”栏目近日推出“易中天品三国”,从小对“三国”不很了解也不喜欢的
我居然也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让我下定决心去一睹《三国演义》和《三国志》。

易中天先生的语言非常的幽默,他将一些现代词套用到古代人的身上,如“垃圾
股”“绩优股”“帅哥”等,让我觉得“三国”并非是一大堆烦人的“文言文”,而是浅
显易懂,生动形象的。

这是吸引我的其中之一。

还有易中天先生的语言是调侃的。

当他讲到刘备、关羽、张飞“寝则同床”时,猜测“他们的太太在哪里”。

有学者说他不学术,但是易中天回应道:““他们的太太在哪里”是句学术上的评论,调侃也是做学问的方式,如果没有调侃,下面的人都走光了。

易中天先生还善用肢体语言,他在节目中曾侵亲身示范三国中的“坐姿”和“跪姿”
以及每一个姿势的作用。

我想有哪一个老师或讲师会在课堂或讲堂上这样做呢?这是我非
常佩服他的,也是我被他所吸引的最重要的原因。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