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五节标准测井
第2章普通电阻率测井(Ra)
![第2章普通电阻率测井(Ra)](https://img.taocdn.com/s3/m/fc53c70569eae009581beca7.png)
2.判断岩性、确定渗透层及 其有效厚度
3.确定冲洗带电阻率和泥饼 厚度
4.辅助划分沉积环境
目的:掌握对于薄或薄互层状地层中渗透层的划分方
法及高阻渗透层及非渗透层的区分。
*思考题:视电阻率测井与自然电位测井组
合如何区分高电阻渗透层与非渗透层。
微梯度L=0.0375 微电位L= 0.05 探测范围:微电位8-10cm,微梯度4-5cm;
2.测量原理
二、微电极测井曲线特征
曲线重叠法原则 正、负差异 1.渗透性砂岩:中、均、正 2.泥岩:一级低值,直线 3.致密层:曲线重叠,阻值高 4.灰岩:阻值一级高值 5.岩盐、膏岩:重叠
三、微电极测井应用
Ra=k•⊿UMN/I0 Ra=f(Rt,Ri,Rm,Rs,D,d,h,L等) 1.装置系数k,来自于仪器本身,I
是否恒定。 2.仪器类型(顶、底) 3.地层厚度:
h大,测量精度高,h小,精度差. 4.井径d:
d大,对测井不利,d越大,泥浆 多。 5.泥浆电阻率:
淡水泥浆,有利 盐水泥浆,不利
四、地质应用(4)
c-d段: RMN=R1 R2
j
MN
c=
j
d MN
Rac>R1 Rad>R1
d-e段: RMN=R2
j MN jo
Ra>R2
e点及其附近: j MN = jo RMN=R2
Ra=R2
e-f段 : j MN < jo RMN=R2
Ra<R2 f-g段: I’=2R2·I/(R1+R2)
Ra=常数
第二章 普通电阻率测井(Ra)
介绍视电阻率概念,讨论影响因素,研究测井原理及曲线特征及 应用
地球物理测井方法 第二章 声波测井
![地球物理测井方法 第二章 声波测井](https://img.taocdn.com/s3/m/244885e9d0d233d4b04e6938.png)
(5)声衰减系数 (平面波:只有物理衰减)
p p0e l
为声衰减系数,它与介质的声速、密度 及声波的频率有关
GaoJ-2-1
17
五、井内声波的发射和接收
换能器(探头): 压电陶瓷晶体 可以将电磁能转换为声能,又可以将声能 转换为电磁能的器件。
压电效应:晶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时,会引 起晶体内部正、负电荷中心发生位移而极化,导 致晶体表面出现电荷累积(声-电)。
Wavelength
GaoJ-2-1
质点振动
波传播方向
8
介质振动模式与声波类型
垂直传播
SH水平振动
SV水平振动
P垂直振动
SH水平振动
GaoJ-2-1
SV垂直振动
水平传播
P水平振动
9
快慢横波和横波分离
Propagation Direction
R
S
GaoJ-2-1
10
井眼中的声波类型及特点
纵波(P波):Compressional Wave
本科生课程 《地球物理测井方法》
第 2 章 声波测井
(Acoustic Logging) 前 言 声波测井基础 第1节 声波速度测井 第2节 声波幅度测井
声波测井
➢研究的对象:井孔周围地层或其它介质的声学 性质(速度、幅度(能量)、频率变化等)
➢物理及地质基础:不同介质的弹性力学性质不 同,使其声波传播速度、衰减(幅度)规律不同
A V
岩石体变模量定义:岩石受均匀静压力作用时,所加
静压力的变化∆P与体应变 的比值:
K= -∆P/
体变模量的单位为N/m2。
(5)拉梅系数λ和 (Lame Coefficient)
测井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测井安全生产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abed031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70.png)
测井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测井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之相关制度和职责,第一章、测井施工第一节、出发前的准备1、测井前应有地质方面填写的《测井通知书》。
2、测井方面接到通知书后,应根据测井任务应对钻孔地质情况及邻孔测井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第一章、测井施工第一节、出发前的准备1、测井前应有地质方面填写的《测井通知书》。
2、测井方面接到通知书后,应根据测井任务应对钻孔地质情况及邻孔测井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3、必须对所用的仪器设备、车辆等进行检查,发现故障,应在出发前予以修复和更换,不准带病运转。
4、出发前应有专人清点所需要的工具、器材是否齐全。
第二节、钻孔准备与要求1、钻场设计与布置,一般应有15m以上工作场地和车辆进出的通道,以保障测井工作的顺利进行。
2、终孔深度必须保证测井探测器能下到最下目的层以下3m;终孔直径应大于下井仪器外径20mm。
3、测井前,应将与终孔时相同的钻具下到井底进行冲孔,使全孔井液均匀,孔内畅通,并在测井人员和设备到达井场后提钻。
4、对泥浆的一般要求:能保护井壁,含砂量小于5%,粘度不大于30秒,密度不大于1.3。
5、测井工作中,因孔壁膨胀、掉块,有可能使下井仪器设备被挤夹时,钻探方面应根据测井人员的要求进行冲孔。
6、测井期间,钻探方面必须留有以备冲孔和处理孔内事故的钻探设备及值班人员。
防寒、防暑、防雨、避雷等设施必须完好。
7、测井时,钻探方面不得作危及测井人员与仪器设备安全和影响测井工作进行的任何事情。
第三节、钻场布置与要求1、绞车与井口滑轮必须安装稳固,轮槽应垂直与绞车滚筒轴线中点,两者间的距离,一般应大于10m。
2、地面电源线于测量线必须分开布放,并有防止踏破、刮断等措施。
仪器和设备要安装平稳,接通电源前,应检查线路是否正确,各个开关、旋钮是否在安全位置。
3、准确丈量记录点至电缆零记号的距离。
使用与钻探统一的深度起算点。
准确计算各种曲线的起算深度。
测井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测井安全生产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972e40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fc.png)
测井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测井是一项涉及到石油勘探、开发和生产的重要工作,其安全生产操作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测井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一份测井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草稿,共1200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测井工作的安全管理,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规范测井作业流程,特制订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测井工作中的人员、设备和环境的安全保护,包括测井过程中的仪器操作、控制参数设定、设备维护等。
第三条:所有从事测井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执行安全操作规范,加强安全意识培养。
第四条: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应该对测井工作中的安全管理负责,并建立相应的安全督导机制。
第二章测井设备安全操作规范第五条:所有测井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获得合法证书,定期进行设备检测和维护。
第六条:所有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应的操作证书。
第七条:设备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手册规定的步骤和要求进行设备操作,不得随意调整设备参数。
第八条: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具备设备故障识别和排除的基本能力,在设备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第三章测井作业安全操作规范第九条:测井作业前必须进行现场仪器检查和参考资料研究,了解测井地层情况、需要等。
第十条:测井作业人员必须佩戴符合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按照现场标识指引进行操作。
第十一条:测井作业人员必须确保设备和环境安全,定期清理工作场所和现场标识。
第十二条:测井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作业指导书中的防范措施,如防雷击、防电梯、防台风等。
第四章测井事故的处理与报告第十三条:一旦发生测井事故,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保护好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第十四条:事故的处理和报告必须及时进行,相关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程序报告给上级领导并留存相关证据。
第十五条:事故后,必须进行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
第五章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第十六条:所有从事测井工作的人员必须熟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并定期进行相关安全培训。
《测井地质学》第二章-测井方法及地质响应
![《测井地质学》第二章-测井方法及地质响应](https://img.taocdn.com/s3/m/9777d35ce45c3b3567ec8b2b.png)
王贵文:Wanggw@
港中馆陶组
港北5X1 Ng
2183.2-2195.4m,
油层12.2m。 射开顶部2183.22187厚3.8m, 10mm油嘴日产油 108.56m3; 累产油178.43m3, 油层。
王贵文:Wanggw@
滨70X1井1452.5-1458.7米,明化镇组38号层,日产油25.2方,油层。 王贵文:Wanggw@
王贵文:Wanggw@
概述
测井研究内容与体系
3、测井信息的处理、评价及应用 ①测井信号分析处理技术 ②测井处理硬软件系统 ③油气藏背景下的单井测井油气识别与评价 ④勘探开发动态过程中测井多井精细描述与评价 ⑤测井高分辨率构造学、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应用与评价 ⑥测井在油藏工程、钻井工程、生油、盖层评价中的应用 ⑦测井在其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中的应用(金属、煤田、钾盐、 水文工程)
王贵文:Wanggw@
概述
测井研究内容与体系
4、井壁取心与射孔、测试 ①测井冲击式与钻井式井壁取心 ②射孔设备、射孔方式与射孔安全控制体系 ③射孔完井优化设计 ④其他电缆井下作业
王贵文:Wanggw@
概述
油公司体制下测井的定位
۞贯穿于油气田全过程的始终; ۞连接勘探开发的“桥梁”; ۞勘探—油气发现的“眼睛”; ۞开发—增储上产的“臂膀”; ۞工程—技术合作的“伙伴”。
单位
ohm-m
物理意义
井壁附近地层 电阻率
理论基础/ 主要应用 测量方式
分层:分辨率 高渗透性、识 别致密层识别 裂缝
影响因素
泥饼、井眼
微电阻率 中感应 (浅侧向) 深感应 (深侧向
Ohm-m Ohm-m
冲洗带(侵入 带)电阻率 原状地层电 阻率
测井规章制度
![测井规章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33c0fd4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6.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测井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确保测井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测井作业安全,提高测井工作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行业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从事测井工作的各类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以及个人。
第三条测井工作应遵循科学、严谨、准确、高效的原则,确保测井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测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测井工作的实施。
第五条测井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如下:(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测井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二)制定测井工作规划、计划和规章制度;(三)组织测井技术培训、考核和职称评定;(四)监督测井作业现场的安全、环保、质量等工作;(五)处理测井工作中的纠纷和投诉;(六)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测井作业管理第六条测井作业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规定进行。
第七条测井作业前,应进行现场勘查,了解地质、水文、气象等条件,制定合理的测井方案。
第八条测井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九条测井作业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测井数据的准确性。
第十条测井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第十一条测井作业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确保作业安全。
第十二条测井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分析、报告测井数据,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四章测井数据管理第十三条测井数据应采用电子化管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第十四条测井数据应按照国家、行业和企业规定进行分类、归档和备份。
第十五条测井数据应及时上传至数据中心,便于查询和分析。
第十六条测井数据的使用应遵守国家、行业和企业规定,不得泄露、篡改或滥用。
第五章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第十七条测井作业现场应遵守安全生产法规,确保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第十八条测井作业过程中,应采取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章----常规测井方法及地质响应---(1)SP测井
![第二章----常规测井方法及地质响应---(1)SP测井](https://img.taocdn.com/s3/m/16905d35b4daa58da0114ac8.png)
可以看作是静自然电
Usp SSP
因而,在砂泥岩剖面,实际上测量得到的 SP电位实际上都小于静 自然电位,故而SSP应在井段内的测量结果最大值处读取。
静自然电位SSP是测井分析家用来分析地层剖面性质的重要参数之 一。
1、 自然电位测井(SP)
§2 自然电位测井原理及曲线特征
2、SP( Usp )曲线及其特点
图1-4 测量电路图
1、 自然电位测井(SP)
§2 自然电位测井原理及曲线特征 2、总电动势
E总 Ed Eda K lg Rmf def Rw SSP
通常把 E总 称为静自然电位, 记作 SSP ; Ed 的幅度称为砂岩 线;Eda的幅度叫泥岩线。 在 18 oC ,极限情况下,静自然 电位系数 K=Kd-Kda=-11.6-58=69.6 ( mv ),所以,在 18℃时 的纯砂岩层处的SSP为:
第 一节 自然电位测井(SP)
§1 自然电场的产生
三、扩散—吸附电动势
②扩散—吸附电动势的产生
正是由于离子双电层的存在,在扩散过程中,离子扩散包括 两部分:一部分是远水中的离子的扩散,应同砂岩一样;另一部 分则是双电层中的Na+的扩散。两者共同作用相当于参与扩散的阳 离子数增多。 从效应上看,表现为 Na+的迁移速度超过了 Cl-,因此扩散的 结果与砂岩恰好相反,即在浓度小的一方富集了Na+,出现相对过 剩的正电荷,而在高浓度一方,富集了Cl-,出现了过剩的负电荷。 正是由于泥岩吸附的Na+的参与(扩散层),这种扩散作用称为扩 散—吸附作用,而形成的电动势则称为扩散—吸附电动势Eda,或 称为薄膜电位。
1、 自然电位测井(SP)
§1 自然电场的产生
一、井内自然电位产生的原因 ①地层水含盐浓度与泥浆含盐浓度不同,引起离子扩散运 动或岩石颗粒对离子的吸附作用产生的扩散吸附电动势。 ②由于地层压力与泥浆柱压力的差别,盐溶液在孔隙中的 渗滤作用而产生的过滤电动势。 一般情况下,过滤电动势的影响要小于前者,因此测井 解释一般不作考虑,但是在测井精细解释中,仍需要对其 进行必要的校正。
测井仪器方法及原理第二章5
![测井仪器方法及原理第二章5](https://img.taocdn.com/s3/m/09e6bfd5af1ffc4fff47ac98.png)
m, n
S ij
K r 4 i, j1
I
m, n
W ij
i, j 1
(2-65)
上式中的
S ij
、W
ij
见p127页(2-63)和
(2-64)。
点状法计算的刻度系数K D 与积分法计算的 刻度系数 K 是有差别的。当刻度环直径很大
I
时,线圈可以当作点状,积分刻度系数和点状
I
e C
e C
e j
CZ Z
(2-52)
式中 Z为刻度环的阻抗。
Z R j(L 1) R jX Z e j C
式中 R、 L、 C分别为刻度环的电阻、电感、
电容。
由刻度环中的感应电流所建立的电磁场,在接
收线圈中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e
2
rej
m,n
Kg
R
Z
ij ij i,j1
m , n
刻度系数KC需要根据定义计算。根据(254)式,刻度系数KC为:
m,n
K g ij ij
K C
2rg 2r
i,j1 m,n
K ij
i,j1
(2-60)
当刻度环的直径比各个线圈长度大很多时,
可以将线圈视作点状,同地层单元环模型中的
线圈系系数、几何因子的计算公式一样,那么
刻度系数记为KD:
K D
r 4
一、刻度原理
把刻度环套在线圈系的记录点上,进行刻
度。刻度环相当于地层单元环,发射线圈中通
以电流
i T
,刻度环中的感生电动势为:
j r2i m Sn
e T
Ti Ti
(2-51)
C
第二章普通电阻率测井
![第二章普通电阻率测井](https://img.taocdn.com/s3/m/ab2bb7114431b90d6c85c734.png)
4.非均匀介质中电阻率的测量(视电阻率)
泥浆 侵入带 (Ri)
(Rm)
原状地层
全非均匀介质:
(Rt)
Rt Rs
R m R mc R i R t
围岩 (Rs) 泥饼 (Rmc)
视电阻率Ra :将电极系在实际井眼和地层条
件下测量的电位差 UMN 按
R K U I
MN
计
算的电阻率,称为视电阻率。普通电阻率测井 按上式刻度测量得到的曲线称为视电阻率曲线。 说明: 1)只要电极系选择合适,Ra 反映 Rt 的变化 2)Ra 大小及曲线形态与井眼、地层、电极系结 构有关
(3)理想电位电极系 AB AB / AM 9
我国常用A0.5M2.25N,L=0.5。常称为0.5米电位。
电极系分类表
二、梯度电极系视电阻率曲线
1、理想梯度电极系视电阻率理论曲线
条件:理想梯度电极
系,无井眼存在,地
层看成纵向阶跃介质, 采用镜像法原理计算 出视电阻率曲线。 h = 10
二、普通电阻率测井原理
供电电极:A、B
有一个固定在地面,其 余三个在井下(电极系)
测量电极:M、N
1.均匀各向同性无穷介质中电阻率测量原理 电流密度: 设采用A M N电极系(B在地面),因为电极 的尺寸比电极之间的距离小得多,将其看成 点电极。
J I
电场强度:
dU E dr
r = RL/s
地层电阻率与岩性、孔隙性、含油性、地层水 性质有关
地层电阻率与岩性的关系
离子导电:连通孔隙中盐离子导电 导电类型 沉积岩(砂岩、泥岩),导电能力 强,电阻率低,取决于孔隙度、地 层水电阻率、含油饱和度等。 电子导电:矿物本身的自由电子导电
测井教程第2章 普通电阻率测井
![测井教程第2章 普通电阻率测井](https://img.taocdn.com/s3/m/9d17f559312b3169a451a4cd.png)
视电阻率Ra虽然因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而不等于真电阻率R,但是 却与它有一定的关系可表达为:
R a f R m , d , R i , D , R s , R t , h, L
式中,Rm,d为泥浆电阻率与井径; Ri,D为泥浆浸入带的电阻率与浸入带直径; L为电极距; h为层厚; Rs为围岩的电阻率; Rt为目的层电阻率。 如果我们将电极系沿井身移动,连续记录ΔUMN的变化,即可得 到一条反映地层视电阻率相对变化的视电阻率曲线。
线,即普通电阻率测井曲线。
实际上,在前边假设的均匀介质中,沿井身所测的电阻率曲 线是幅度为Rt的一条直线。
1.2.1 普通视电阻率法测井的基本原理 2、视电阻率 上面所谈的均匀介质电阻率的测定,在实际的钻 孔条件下是不可能遇到的。 首先,钻井所穿过的岩层不可能是均匀的无限厚层。一般岩层 具有一定的厚度,在其上下有围岩,围岩周围还有邻层,这些岩 层的电阻率通常各不相同。 其次,钻孔内充填有泥浆,电极是放在泥浆中,而泥浆的电阻 率一般都与岩层的电阻率不同。 另外,对于油气钻井中有意义的地层而言,都不同程度地具有 孔隙,并且是可渗透的。由于在钻井时,泥浆柱的压力通常大于 地层压力,于是在这种压力差的作用下,泥浆滤液将向渗透性地 层中侵入,从而在井壁上形成一层泥浆过滤后的沉淀物—泥饼, 并在渗透层内部出现了与原状地层所含流体性质不相同的冲洗带 和过渡带。它们同地层本身的电阻率之间也有较大的差别。
E Rj RI 4 r
2
E gradU
du dr
出这种均匀场中任意 点的电位值就可根据 该式得出该点介质的 电阻率。 这就是电阻率测 井的理论依据。
du dr
RI 4 r
2
测井学基础知识
![测井学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ad51f0c0912a216147929e6.png)
测井学基础知识第一章 普通电阻率测井普通电阻率测井是地球物理测井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测井方法,它根据岩石导电性的差别,测量地层的电阻率,在井内研究钻井地质剖面。
岩石电阻率与岩性、储油物性、和含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普通电阻率测井主要任务是根据测量的岩层电阻率,来判断岩性,划分油气水曾研究储集层的含油性渗透性,和孔隙度。
普通电阻率测井包括梯度电极系、电位电极系微电极测井。
本章先简要讨论岩石电阻率的影响因素,然后介绍电阻率测井的基本原理,曲线特点及应用。
第一节 岩石电阻率与岩性储油物性和含油物性的关系各种岩石具有不同的导电能力,岩石的导电能力可用电阻率来表示。
由物理学可知,对均匀材料的导体其电阻率为:SL R r = 其中L :导体长度,S :导体的横截面积,R :电阻率仅与材料性质有关由上式可以看出,导体的电阻不仅和导体的材料有关,而且和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从研究倒替性质的角度来说,测量电阻这个物理量显然是不确切的,因此电阻率测井方法测量的是地层的电阻率,而不是电阻。
下面分别讨论一下影响岩石电阻率的各种因素:一 岩石电阻率与岩石的关系按导电机理的不同,岩石可分成两大类,离子导电的岩石很电子导电的岩石,前者主要靠连同孔隙中所含的溶液的正负离子导电;后者靠组成岩石颗粒本身的自由电子导电。
对于离子导电的岩石,其电阻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岩石孔隙中所含溶液的性质,溶液的浓度和含量等(如砂岩、页岩等),虽然其造岩矿物的自由电子也可以传导电流,但相对于离子导电来说是次要的,因此沉积岩主要靠离子导电,其电阻率比较底。
对于电子导电的岩石,其电阻率主要由所含导电矿物的性质和含量来决定。
大部分火成岩(如玄武岩、花岗岩等)非常致密坚硬不含地层水,主要靠造岩矿物中少量的自由电子导电,所以电阻率都很高。
如果火成岩含有较多的金属矿物,由于金属矿物自由电子很多,这种火成岩电阻率就比较底。
二 岩石电阻率与地层水性质的关系沉积岩电阻率主要由孔隙溶液(即地层水)的电阻率决定,所以研究沉积岩的电阻率必须首先研究影响地层水电阻率的因素。
测井安全管理制度
![测井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796b70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63.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测井作业安全,预防事故发生,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测井作业项目,包括测井作业前的准备工作、测井作业过程和测井作业后的工作。
第三条测井安全管理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成立测井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测井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管理。
第五条测井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职责:1. 制定测井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安全教育培训;2. 组织开展安全检查,督促整改安全隐患;3. 负责事故调查处理,总结事故教训;4. 组织编制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作业安全;5. 负责安全投入,保障安全设施设备的完善和更新。
第六条测井作业队(组)安全责任:1. 严格执行测井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作业安全;2. 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保障作业人员安全;3. 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4.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5. 及时上报安全事故,配合事故调查处理。
第三章安全教育培训第七条对测井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第八条安全教育培训内容:1. 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政策;2. 测井作业安全操作规程;3. 应急救援知识;4. 事故案例分析;5. 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第九条新员工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岗前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四章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第十条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第十一条安全检查内容:1. 测井作业现场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2. 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行为;3. 安全教育培训情况;4. 事故应急预案及演练;5. 安全记录的填写。
第十二条发现安全隐患,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第五章事故处理与报告第十三条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
第十四条事故调查处理:1. 事故调查组应当及时成立,对事故原因、责任进行调查;2. 事故调查组应当收集有关证据,查明事故原因;3. 事故调查组应当提出事故处理意见,经批准后执行;4. 事故调查组应当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措施。
《地球物理测井》-第02章 电阻率
![《地球物理测井》-第02章 电阻率](https://img.taocdn.com/s3/m/f53bc0f1ba0d4a7302763adf.png)
2012-6-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张福明
19
第二章 电阻率测井
2.1 2.2 2.3 2.4 2.5 2.6 普通电阻率测井原理 聚焦电阻率测井原理 微电阻率测井方法 常用电阻率组合测井 标准测井 电阻率测井新技术简介
2012-6-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张福明
20
2.2 聚焦电阻率测井原理
侧向测井与感应测 井是常规测量原状地层 电阻率的主要方法,都 采用了聚焦工作方式。
侧向测井提出的主要原因:
井眼中低阻泥浆分流作用 显著; 泥浆侵入造成单条曲线难 以准确反映地层电阻率。
侧向电阻率测井 电流聚焦示意图
21
2012-6-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张福明
1. 侧向测井原理(三侧向为例)
A0:主电极(供主电流I0) A1、A2:屏蔽电极(供屏蔽电流Is,与I0同极性)
R 4 r U I
测量思路:人工电场、测电场参数、刻度转换为电阻率。
2012-6-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张福明
4
一、岩石电阻率与岩性、孔隙度、含油饱和度的关系
1. 电阻率与岩性的关系
不同岩石和矿物的电阻率各不相同,这是电阻率测井的基 础。主要原因是岩石的导电类型不同(离子导电、电子导电和 附加导电等)。
② 涡流分别在其中流动;
③ 每个单元环独立存在,在R中产生有用信号deR; ④ 总有用信号E有用=ΣdeR。
教材中基本上是按此思路介绍感应测井原理的。
2012-6-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张福明
30
(3)双线圈系探测特性:
lT l R
称为单元环微分几何因子, gdrdz称为单元
g d rd z 1
第二章 测井RT课件
![第二章 测井R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769da094afe04a1b171de0e.png)
2021/6/13
测井方法
5
图2-1
地层因 素F与 孔隙度 关系曲
线
2021/6/13
测井方法
6
四、岩石电阻率与含油饱和度的关系
由于油、水导电性相差很大,因此随岩石含油量
的增加,其导电能力将下降。通常用电阻增大系数
反映导电能力的变化程度。其定义为:
I Rt R0
实验发现,电阻增大系数 I与岩石含油饱和度有关,
R 4r U
I
2021/6/13
测井方法
16
图2-3 均匀介质中点电源场的分布
2021/6/13
测井方法
17
二 、非均匀介质中的电阻率测井
1、井剖面的特点 实际工作中的电阻率测量是测量井剖面地层的
电阻率。由于钻井及井下地层结构的复杂性,无论 是纵向还是横向,井剖面地层都不具备均匀、无限 大 各向同性介质所应有的条件。因此,在讨论如何应 用 均匀介 2021/6/13 质电阻率的测量测井方方法法测量井剖面地层电阻18 率
2021/6/13
测井方法
3
三、岩石电阻率与孔隙度的关系 实验发现,对于完全含水岩石,其电阻率与孔隙
水电阻率的比值与岩性、孔隙度有关,将比值称之为 地层因素F 。地层因素F 与孔隙度的关系如图2-1所示.
F R0 a
Rw m
2021/6/13
测井方法
4
其中:Ro:完全含水岩石的电阻率; φ:岩石孔隙度(小数)。 M:胶结指数; a:与岩性有关的比例系数。
1)、梯度电极系:成对电极之间的距离小于不成对电 极间的距离。A2.25M0.5N。
顶部梯度电极系:成对电极位于电极系上方; 底部梯度电极系:成对电极位于电极系下方。 电极距:不成对电极到成对电极中点的距离。 记录点:成对电极的中点。
第二章----常规测井方法及地质响应---(2)GR测井
![第二章----常规测井方法及地质响应---(2)GR测井](https://img.taocdn.com/s3/m/7b6063f4aeaad1f346933fc8.png)
2、 自然伽马测井和放射性同位素测井
第二节 自然伽马测井
三、自然伽马测井曲线
2、放射性涨落误差(统计误差)
涨落现象:多次测量,各次读数与全部读数的平均值之差大部分 分布在一定范围内。 由于涨落现象,使GR曲线呈现“锯齿状”。 涨落误差:由于放射性涨落引起的误差,记为σ 。 物理意义:同一地层各点的读数落在 n 的几率为68.3%。 因此,只有当曲线幅度变化超过上述范围,且超过(2.5~3)σ 时,曲线才做分层或作为其它地层解释。
2、 自然伽马测井和放射性同位素测井
第一节 伽马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四、伽马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1、电子对效应
γ 在能量大于1.022Mev时,它在物质的原子核附近与核的库仑场 相互作用,可以转化为一个负电子和一个正电子,而光子本身被 全部吸收。 吸收系数(衰减系数):伽马射线通过单位厚度的吸收介质,由于 此效应而导致γ 射线强度的减弱,用吸收系数 表示:
2、 自然伽马测井和放射性同位素测井
第一节 伽马测井的核物理基础
四、伽马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3、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当一个低能量的伽马光子与原子发生作用时,将全部能 量交给一个电子,使它脱离原子成为光电子,而光子本身被完全吸 收,这种效应称为光电效应。 线性光电吸收系数:当γ 的能量大于原子核外电子的结合能时,发 生光电效应的概率。(光子穿过1cm吸收物质时产生的光电子的几率, 也称线性光电吸收系数) Z 4.1 n 0.0089 A 此式说明: 光电吸收系数主要取决于原子序数,由此发展了岩性密 度测井。
2、 自然伽马测井和放射性同位素测井
第二节 自然伽马测井
二、GR(自然伽马)测井原理 1、仪器
地面仪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3月15日
14
第二 章
3. 应用
• 在砂泥岩剖面,多采用正装梯度电极系,因 为根据它测得的视电阻率曲线的极大点可以 很方便地把油气层与其下的含水层的分界面 划分出来。
• 在碳酸盐岩剖面中,由于地层电阻率很高, 井和泥浆的分流作用很大,梯度曲线变化不 明显,月15日
• 用井径曲线划分地层界面时,层 面定在曲线最陡的地方。
2020年3月15日
13
第二 章
3. 应用
• 进行标准测井前必须根据测量地区的条件选 择一或二个最能反映地层的电极系作为标准 测井用的电极系。
• 选择标准: 既能将不同厚度不间电阻率的地 层特别是油气层区分出来,又能准确地确定 其界面,视电阻率值又比较接近于地层真电 阻率。
2020年3月15日
4
第二 章
一、概念
• 在一个油田、一个地区或一个区域内,为了研究地 质剖面中的岩性变化,构造形态和进行大段油层组 的划分及对比工作,常使用标准电极系和其它几种 测井方法在全地区的井中,用相同的深度比例(1: 500)及相同的横向比例,对全井段进行测井,这种 测井组合叫标准测井。
– 通过地层对比可以确定生油、储油地层的分布状 况以及它们在岩性上的变化规律,从而找出油、 气聚集的有利井段和地区,预测勘探目的层的深 度及作钻井地质预告等。
2020年3月15日
23
第二 章
3.应用
• 2)地层对比
• 方法
– 地层对比的方法很多,主要的方法有:岩 性对比法、沉积韵律对比法、古生物对比 法、测井曲线对比法等。
2020年3月15日
24
第二 章
3.应用
• 2)地层对比
• 测井曲线对比方法
– 选择标准层:进行地层对比时,首先分析 各井测井曲线的特点,从中找出测井曲线 有显著特征,岩性、厚度在整个构造或地 区变化较小的地层作为标准层。
2020年3月15日
25
第二 章
3.应用
• 2)地层对比 • 测井曲线对比方法
– 孔隙性石灰岩、白云岩因 渗透性较好,井径略有缩 小;
– 裂缝性石灰岩、白云岩因 井径不规则,井径曲线呈 锯齿状变化。
2020年3月15日
钻头直径
11
第二
章 二、各种地层在井径曲线上的特点
• 7)泥灰岩:泥灰岩比较坚硬, 但因含泥质井径略有扩大。
• 8)岩盐:岩盐由于泥浆的溶 解,井径严重扩大。
• 各种岩石的成分和结构不同,泥浆对它们的 作用及其效果也不相同,故在井径曲线上具 有不同的特点。
2020年3月15日
7
第二
章 二、各种地层在井径曲线上的特点
• 1)泥岩:井壁附近的泥岩 由于受到钻井过程中泥浆的 冲刷和浸泡而垮塌,在井径 曲线上显示的井径一般是大 于钻头直径。
• 2)页岩:泥质页岩,井径 稍大于或接近于钻头直径; 膨胀性的泥质页岩,井径小 于钻头直径。
• 划分岩层并确定其深度和厚度; • 确定岩性; • 划分油气、水层。
2020年3月15日
21
第二 章
3.应用
2020年3月15日
22
第二 章
3.应用
• 2)地层对比
• 目的和意义:
– 当我们了解和认识了个别井剖面的地质情况以后, 就有可能利用已掌握的地质规律扩大到认识区域 性的地质情况,这就需要进行地层对比。
2020年3月15日
8
第二
章 二、各种地层在井径曲线上的特点
• 3)砂岩和砂层:砂岩由于渗 透性较好,一般都有泥浆滤液 渗入,在井壁上形成泥饼井径 曲线一般小于钻头直径,且光 滑,平直。但极疏松的流砂层, 井径则因垮塌而扩大。
2020年3月15日
9
第二
章 二、各种地层在井径曲线上的特点
• 4)粉砂岩:粉砂岩的粒度介 于砂岩和泥岩之间,在井径 曲线上显示也介于砂岩与泥 岩之间。
• 标淮测井内容包括用标准电极系进行的视电阻率测 井、自然电位测井及井径测量。有的地区还包括自 然伽马测井,这要视本地区地层性质而定。
2020年3月15日
5
第二 章
2020年3月15日
6
第二
章 二、各种地层在井径曲线上的特点
• 尽管钻井时使用同一直径的钻头,但由于钻 井过程中泥浆的浸泡、冲刷和渗透等作用, 在不同岩性井段的井径并不相同。用井径仪 可以连续测量井中不同深度的井径值(得到井 径曲线)。
– 从综合录井图上可以了解井剖面上的地层特 性(地质时代、程序、岩性、地层厚度和深度 等)和含油、气情况,利用它还可以进一步研 究油田的构造形态及岩相变化等地质情况。
2020年3月15日
19
第二 章
2020年3月15日
20
第二 章
3. 应用
• 1)绘制“综合录井图”
– 综合录井图上绘有标准测井曲线,用途主要有:
• 9)石膏:井径常等于钻头直 径,或因石膏被溶解而扩 大.
2020年3月15日
钻头直径
12
第二
章 二、各种地层在井径曲线上的特点
• 根据上述不同岩性在井径曲线上 具有不同的特点,可用来划分地 层剖面。
• 对于渗透性地层,根据井径明显 缩小的标志(小于钻头直径),常 常可以从井径曲线上将它划分出 来。
– 分层对比:然后根据测井曲线的形状、幅度、上 下组合特征等把各井剖面分成若干大段,然后再 进一步把大段地层分为许多小层组,并详细地适 层对比,最后把各井相对应的标准层、各系、组、 段、层用对比线(虚线)分别连接起来,绘制成标 准测井曲线的地层对比图。
2020年3月15日
26
第二 章
3.应用
• 2)地层对比 • 测井曲线对比方法
2020年3月15日
27
第二 章
2020年3月15日
28
第二 章
2020年3月15日
29
第二章 普通电阻率测井
第二 章
主要内容
一、电法测井的基础知识 二、普通电阻率测井的基本概念 三、普通电阻率测井的基本理论 四、地层视电阻率曲线 五、标准测井 六、微电极系视电阻率测井 七、地层微扫描测井及全井眼地层微成像仪简介
2020年3月15日
2
第五节 标准测井
第二 章
主要内容
• 一、概念 • 二、各种地层在井径曲线上的特点 • 三、应用
15
第二 章
2020年3月15日
16
第二 章
3. 应用
• 选择电极距时既要考虑地层的厚度,还要考 虑井径和泥浆电阻率的大小。井径大、泥浆 电阻率低应选用较长的电极距以减小井的影 响,地层薄则应选择较短的电极距以减小邻 层的影响。
• 目前我国多数地区所选用的标准电极系为2.5 米的梯度电极系,在盐水泥浆的井中则采用 电极距较长(如4米)的梯度电极系。
• 5)砾岩和砾石层:致密坚硬 的砾岩井径接近于钻头直径; 砾石层因胶结不紧井径扩大; 渗透性的砾岩,井径曲线值 与砂岩类似。
2020年3月15日
10
第二
章 二、各种地层在井径曲线上的特点
• 6) 石灰岩和白云岩:
– 致密坚硬的石灰岩、白云 岩井径等于钻头直径;
– 含泥质的石灰岩、白云岩 井径略有扩大;
2020年3月15日
17
第二 章
3. 应用
• 标准测井曲线主要用来绘制“综合录井 图”和地层对比。
2020年3月15日
18
第二 章
3. 应用
• 1)绘制“综合录井图”
– 综合录井图是根据钻井过程中所取得的各种 录井资料(包括岩心,岩屑等第一性资料)编 绘而成的一种图件,它是一口井勘探成果的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