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洛水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山洛水初探

作者:zenmax(佛陀表)福凸

(清商州知州所撰写的《商南县志》商山洛水原件解注)

(商山图片。来自于《商山-景区介绍》)

“商山洛水”这一词,出自隋朝《隋书·地理志》中上洛郡所辖县商洛县的谓称(今陕西陕省商洛市丹凤县)。

《隋书·地理志》载:商洛之名源于商山洛水。清代知州罗文思所撰写的《商州商南县志》中也写道:“隋商洛县南境旧唐书地理志汉商县隋文加洛字州志隋改制商洛有商山洛水而名也属上洛郡。”

商山洛水就是说此地因有名山商山和名水洛水而高度概括描写了这个县的特点和治所县城的所在的地理位置。那么商山和洛水是一处什么样的山和水呢?

据《商山-景区介绍》:商山,位于丹凤县城西7.5公里丹江南岸。不仅以名夺人,更兼极富诗情画意,所以古人以“势斗嵩(山)并华(山),名欺霍(山)与潜(山)”言其高峻;以“危石蹲虎脚,松老咤龙髯”言其奇秀:以“溪寂钟还度,林昏锡独鸣”言其静幽;以“我有商山君未见,清泉白石在胸间”言其高洁,历来为人们所向往。唐前,山坳即建商山寺。明、清时尚有“四皓庙三楹、关帝庙三楹及唐玄宗所封都土地庙三楹,佛殿三楹,左右厢房二十余间”。雾阁云窗,缥渺入画的商山寺,坐落环青峙碧,苍翠万状,烟岚变态,蔚为奇观的人间仙境。松岩、桂林、梅坞、荷塘、鹿坪……环绕寺周,志称“商颜第一名胜”。商山,四季望之,无地不佳,最令人叫绝的是“商山雪霁”。雪中看山,冰清玉洁,天地一色宛如芥子园画卷,令人动情,使人神往。一旦放晴,裹金跃辉,“千峰掩映分晴霭,万壑纵横捧霁颜。”青螺摇黛,如浴水芙蓉,倍增鲜艳。……苍翠清芬,直与茹芝高节并傲岁寒。此刻远望,阴阳分晓,宛如偌大“商”字。

(图片来自于洛水(丹凤丹江)漂流)宣传广告)而洛水一词本意就是商洛县治所城门前的水。然而,洛水的概念历史争论没有停止过。因为虽然都知道商山洛水代表商洛,但是,史记和地理史料古上洛和古商洛县门前的水没有叫“洛水”或“洛河”记载,虽清《商州赋》有“盈盈洛水”;古商洛商镇《彭氏家谱》载门前“洛河”,的记载,但也没有明示丹江是洛水。其次,正史所记载的是这条河叫“丹水”和“丹江”。所以人们都把古商州洛南的洛水之源洛河的水嵌在商洛县之中。说因为洛水的源头在上洛之上,就是现商洛市古商州城的上游。因为古商州所辖县有洛河之源之说云云。

《商洛》市对外的简介把商山洛水的洛水解注为洛南的洛水:“洛水,指的是南洛河,黄河下游南岸大支流。源出

商洛市洛南县洛源乡的木岔沟。东流入河南境,经卢氏县、洛宁县、宜阳县、洛阳市,到偃师县杨村附近纳伊河后称伊洛河,到巩义市洛口以北入黄河。《水经注》云:“洛水出京

所谓‘导洛自熊耳’即此”。初置上洛郡(县),因在洛水(东都洛阳因之而名)之上游,郡(县)域为洛水之源故而得名,郡(县)治在今商县。古郡(县)域较大,有后人因郡(县)治离洛水较之汉江著名支流丹江稍远,而误以为洛水是指较近的丹江,实属误读。”那么,古时隋朝设立的商洛县和洛南县中间间隔有“上洛县”和“商州”。两县是平级县都隶属商州,明明是门前的水怎么跑到外县去了?如是国与国之间会不会拿别国的水名注册自己国家的名字呢。《水经注》所著的洛水是指商州洛南的洛水之源而非商洛县。

据《洛南县志》载:

“秦

洛南属内史地南境。

西汉

元鼎四年(公元前113) 置上洛县。辖今商州市、洛南县地,属弘农郡。(治所在河南,后治所在上洛县设上洛郡。国伟注)

东汉

建武十五年(39) 洛南属上洛县,隶京兆尹。

三国

魏(220—265) 洛南属上洛县,隶弘农郡司州。

西晋

泰始二年(266) 分京兆尹南部置上洛郡,隶司州。

泰始三年(267) 分上洛县地,置拒阳县,属上洛郡,不久即废。

南北朝

北魏太平真君二年(441) 在县东武谷川(今古城川)置拒阳县,隶上洛郡洛州。

北周宣政元年(578) 置拒阳郡,领拒阳一县。后改洛州为商州,拒阳县属商州。

开皇三年(583) 废拒阳郡,改拒阳县为洛南县,隶属商州。大业年间(605—618) 曾改商州为上洛郡。

大业十一年(615) 洛南县治所由武谷川迁至清池川(今县址)。

武德二年(619) 洛南县属上洛郡商州,关内道。”

(刘虎民先生摄影的上洛古城前的洛水。因河干枯早已没有当年通航的水观气势和显示该城在洛水之上的景观,河段的下游20里就是古商县和商山。上洛城就是汉初从古商县分置出来的新城。新城的崛起和朝廷二级、三级建制的需要,上洛县之后又成为上洛郡,辖上洛县和商县。朝廷的换代和发展,而商县也上移现在的商山下(丹凤商镇)置新县,即商洛县。商洛县起名时是因为新城城门前的水是上洛洛水,而前边闻名全国的山又是四皓居住的商山,所以商洛县起名就源于“商山洛水”。---王国伟注)

商洛日报zenma福凸所著:《古上洛探秘》和《卫星下“上

洛”“洛水”的含义(咏诗游州.古上洛探六探七)》准确解注了这个争论,即:

“探七、还原古商州志“上洛”“洛水”的含义。《康熙续修

商志》载:“上洛县:至于上洛。是也。”是说上洛县城至于“上洛”的地方。上洛是地名。

清乾隆《直隶商州总志》载:“汉,上洛”:是说上

洛县和城是汉朝所建。《通鉴》注上洛:“元鼎四年置。居洛水上,因以得名。”

是说在高桥和洛源(塬)至棣花驿站的古道上看上洛城

被丹江包围如漂在水上。

“洛水”,应为:“上洛”地治所城门前的丹江河水的俗称叫洛水。所以在(清)《商州赋》中把丹水称之为“盈盈洛水”。比如:商州城前的丹江河当地俗称叫“州河”;不叫丹江,也不称丹水。“湖水以凿渠出水门入州河(丹江)"《直隶商州志》”贾平凹《商州》《州河》都有描写。原丹凤龙驹寨前的河叫“寨河”,也不叫丹水、丹江、州河。“湖水以凿渠出水门入州河(丹江)"《直隶商州志》”贾平凹《商州》《州河》都有描写。原丹凤龙驹寨前的河叫“寨河”,也不叫丹水、丹江、州河。《丹凤县志》载“十三年(1748)丹江险滩严重碍航。商州知州许维权主持,重点疏通龙驹寨到竹林关航道。计疏通险滩29处,费时3年,用银400多两。又以银240两,买水田12亩,收取租息,用以维护,保证寨河顺利通航。(《直隶商州总志》)”“龙驹寨至河南省荆紫关河段俗称"寨河",发源于商州市西北部的...”

《丹凤县志》载“十三年(1748)丹江险滩严重碍航。商州知州许维权主持,重点疏通龙驹寨到竹林关航道。计疏通险滩29处,费时3年,用银400多两。又以银240两,买水田12亩,收取租息,用以维护,保证寨河顺利通航。(《直隶商州总志》)”“龙驹寨至河南省荆紫关河段俗称"寨河",发源于商州市西北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