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二课时用计算器进行运算课件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运算键
与其他键配合执行第二功能
示例
28+42.5
-7.2-10
按键顺序
2
8
+
+/- 7
46×(- 0.25)
4
3.6÷1.2
3
232
2
6
3
4
2
2
-
1
结果
5
=
70.5
0
=
-17.2
-11.5
×
+/- 0
2
5
6
÷
2
=
x2
=
1
(或 2
3
yx
=
3
2
=)
529
例1 用计算器计算:
2
(1)
(3.2 4.5) 3
(2)解:根据(1)中规律,得355×355=126 025.
温故知新
课堂导学
核心素养分层练
PART
03
核心素养分层练
让学习变的简单
1.用计算器计算,按键顺序是3,x█,3,=,显示的结果是( A )
A.27
B.9
C.6
D.3
2.用四舍五入法,把数4.803精确到百分位,得到的近似数是( B )
行0.8×103s所走的路程约是多少?
解:8×106×(0.8)×103=6.4×109(m).
答:该卫星运行0.8×103 s所走的路程约是6.4×109 m.
6.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某地区目前有耕地面积60
万公顷,如果耕地面积以每年7.5%的速度减少,那么经过8年,该地区
的耕地面积还有多少?(结果精确到0.01万公顷)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12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5 × (-) 8 = 8 (-) . 5 = 3+ 4 9÷ 7 =
2 6 × . 3 (-) = 1 - 3 x 2 ÷2 ×3 =
A)
当堂小练
2. 用计算器计算-2×(-5)4时,按键的顺序为( C )
拓展与延伸
计算器看看还可以进行什么运算?和同学讨论。
谢谢 大家
新课讲解
解:管理员的推断不对.理由:因为考古学家一般 只能测出一个大概的年限,考古学家说的80万年,只 不过是一个近似数而已,管理员却错把它看成是一个 精确的数.
课堂小结
用 计 算 器 进 行 运 算
计算器操作 近似数的取法
当堂小练
1.使用计算器时,下列按键顺序正确的是(
A.5×(-8): B.(-8)×5: C.3+4.9÷7: D.26×(-0.3):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12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目 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3 新课6 拓展与延伸
学习目标
1.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 乘方运算。(重点)
2.会按要求算近似数。(重点、难点)
新课导入
右图是一种科学计算器的面 板.显示器用来显示输入的数据 和计算结果.显示器因计算器的 种类不同而不同,有单行显示 的,也有双行显示的.右图所示 的计算器为双行显示.
新课讲解
练一练
1 计算器上,ON 键是( A ) A.开启键 B.关闭键 C.存储键 D.运算键
2 计算器上的 DEL 键的功能是( C ) A.开启计算器 B.关闭计算器 C.清除当前显示的数与符号 D.计算乘方
新课讲解
知识点2 近似数和精确度
合作探究
下列语句中,那些数据是精确的,哪些数据是近似的? 1.我和妈妈去买水果,买了8个苹果,大约5千克. 2.小民与小李买了2瓶水,4根黄瓜,6袋香巴拉牛肉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有理数及其运算PPT教学课件
个 3
n 个3
( +1 )个 1
个 5
( 3 )3333334×3333334=11111115555556.
-24-
第二章
2.12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25-
11.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任选1,2,3,…,9中的一个数字,将这个数字乘7,再将结果乘15873,你发
则上面操作程序中所按的第三个键和第四个键应分别是
+
、
1
.
-23-
第二章
2.12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知识要点基础练
综合能力提升练
拓展探究突破练
10.用计算器探索:
( 1 )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式:34×34,334×334,3334×3334,33334×33334.
( 2 )根据( 1 )的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人口总数约为 13.7 亿.
二是在测量时, 受测量工具和技术的限制,一般只能得到近似数。
例如,测量同一片树叶的长度,用最小单位为厘米的直尺测量结果
为 6.8 cm,用最小单位为毫米的直尺测量结果为6.78 cm,得到的
数据都是近似数。
近似数
三是在计算中,有时只能得到一个近似数,如 10 ÷ 3 得到商
几支这样的圆珠笔?由 3.9 ÷ 1.5 = 2.6,此时,要用“去尾法”来
取近似数,即可买2支这样的圆珠笔。
常用的计算器功能键
知识
注意运算时的按键顺序
考点
计算器的运算顺序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第二章
2.12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七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与按键功能,掌握计算器的开关机、清屏、数字及运算符号的输入等基本操作。
2.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以及乘方、开方等复杂运算。
3.能够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购物找零、计算速度、面积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然后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解决。讨论过程中,要求学生相互交流计算器的使用心得,共同探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讨论结束后,我会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经验。其他同学可以在此过程中相互学习、借鉴,提高计算器的使用能力。
5.培养学生遵守计算器使用的规范和道德,爱护公共财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对新事物充满兴趣。在数学学习方面,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运算方法和技巧,但对于计算器的使用还较为陌生。在此基础上,本章节的学情分析如下:
1.学生对计算器的认知程度:大部分学生对于计算器有初步的了解,但仅限于简单操作,对于计算器的更多功能和技巧掌握不足。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计算器基本操作和复杂运算方法,让学生明确计算器的使用技巧。
2.总结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经验和方法,强调将计算器应用于生活的重要性。
3.强调计算器只是辅助计算的工具,不能完全依赖,要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自己的计算能力。
2.解决实际问题:结合生活实际,自选一个场景,使用计算器解决相关问题,并将解题过程和结果写成解题报告。例如,可以计算家庭每月的电费、水费等费用,或者计算外出旅行的费用预算。
临猗县三中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12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案 北师大版
12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1.了解计算器的按键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2.能运用计算器进行实际问题的复杂运算.重点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难点能运用计算器进行实际问题的复杂运算.一、情境导入教师:同学们,大家都去过超市吧?超市每天都有很多顾客,特别是到了节假日,那更是人山人海.当顾客推着满满一车物品去付款时,营业员总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告诉他应该付多少钱,为什么营业员会算得那么快呢?学生:因为是用计算器计算的.教师:你知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计算器吗?学生:在菜场买菜时;在书店买书结账时用到了计算器;工人在拿工资时也用到过计算器……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认识计算器教师:你了解计算器吗?假如你是一位计算器的推销员,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后再全班交流)学生(边指边说):我的计算器是经过国家质量验证过的.这是显示器,下面是键盘,有数字键,运算符号键和功能键,它们是用三种不同的颜色来表示的……教师:各种不同的计算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在使用前一定要先看使用说明书.但对于一些简单的操作,方法还是相同的,像开机按键和关机按键.2.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运算教师:大家已经认识了计算器,你是如何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呢?现在请把计算器准备好,我们用计算器来算一些题目.(1)课件出示:75+47=24×7.6=62.8-0.95=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按键顺序.学生1:75+47我是这样操作的:先按75,再按“+”,再按47,最后按“=”,显示器上就出现了结果,是122.学生2:24×7.6我是这样操作的:先按24,再按“×”再按7.6,再按一下“=”结果就出来了,是182.4.学生3:62.8-0.95我是这样操作的,先按62.8,再按“-”,再按0.95,再按“=”结果是61.85.学生4:62.8-0.95我的操作和他不一样,在按0.95时,我是先按小数点,再按9按5的.教师:是吗?我们按照这种方法一起操作,看看能得到0.95吗?教师:通过计算这三题,我们可以发现,用计算器计算时只要从左往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现在我们要来比一比谁算得最快.(2)课件出示:41.9×(-0.6)= 23×65=1.22= 124= 学生操作完后并汇报答案.教师:通过用计算器计算上面这些题,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我觉得用计算器计算又对又快. 3.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师:计算器还有没有其他的作用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索. (1)课件出示: 1 122÷34= 111 222÷334=学生操作完后汇报答案. (2)课件出示:111 111 222 222÷333 334=111 111 111 222 222 222÷333 333 334= 学生独立操作,小组交流. 教师:你遇到什么问题?学生:发现计算器已经不能把这些数显示出来了. 教师:那该怎么办呢?有什么规律呢?(小组合作) 学生1:商中3的个数和被除数中1的个数相同. 学生2:商中3的个数和被除数中2的个数相同. 学生3:商中3的个数和除数的位数相同.学生4:商中3的个数比除数中3的个数多一个. 教师:通过这组练习,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计算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规律. (3)课件出示:3+7= 28 042+13 208= 2×5= 172×56=25×4= 25 144÷449= 198+2=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并汇报答案.教师:通过这些题的计算,你有什么感想?学生:对于一些可以直接看出结果的题如果用计算器计算会比较慢,而对于一些大数目的计算用计算器比较快.教师:因此,在实际应用时我们应该根据需要合理使用计算器,不可过分地依赖计算器来计算.三、案例分析例(课件出示教材第68页例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评. 四、练习巩固1.教材第69~70“随堂练习”页第1,2题.2.随着世界油价的上涨,新日电动车厂也迎来了销售旺季,利润大幅度增加,6月份的利润额为400万元,7月份提高了20%,8月份比7月份又提高了20%,9月份比8月份多47万,求9月份的利润额是多少元?五、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使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六、课外作业教材第71页习题2.17第1~3题.本节课的内容是使用计算器进行运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导入新课题.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观察、讨论并介绍自己手中的计算器,然后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计算器的共同按键);再结合具体计算题,观察计算器在计算中每步的结果,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最后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白在实际应用时应根据需要合理使用计算器,不可过分地依赖计算器来计算.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环境下学习.第2课时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加减法的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计算能力.【情感态度】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获得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重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理解为加法算式.【教学难点】把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直接按有理数加法进行计算.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竞赛活动比一比,看谁算得快(-20)+(+3)-(-5)-(+7)①(-7)+(+5)+(-4)-(-10)②师:对比上式①,你首先想到将原式如何变形?生: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减号统一成加号,即原式变为:-20+(+3)+(+5)+(-7)③师:很好,可见在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用字母可表示成:a+b-c=a+b+(-c).下面,请大家一起来练习计算以上两道题.【教学说明】式③表示的是-20,+3,+5,-7的和,为了书写简单,可以省略式中的括号,从而有-20+3+5-7.大家要注意到,虽然加号和括号都省略了,但-20+3+5-7仍表示-20,+3,+5,-7的和,所以这个算式可以读作“负20,正3,正5,负7的和”.当然,按运算意义也可读作“负20加3加5减7”.学生尝试用两种读法读.同桌间互相出式,并读出两种读法.刚才在大家练习的过程中,我们看到有两种典型的处理方法,一是将原式按次序计算;二是将原式换成(-20-7)+(3+5).大家观察比较一下,你看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生:第二种过程更简便、合理.因为它运用了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师:太棒了,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中,通常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化,根据刚才过程可见,在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后,一般应注意运算的合理性,适当运用运算律.大家一起看栏目二中的思考题.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教学说明】解题过程由学生口述、教师板演,同时提问每步的根据和目的,并强调书写的规范化,然后由学生小组交流并归纳得出结论.【归纳结论】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有如下几个步骤:1.将减法转化成加法运算;2.省略加号和括号;3.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同号两数相加;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比谁算得对,算得快【分析】按照正确的运算法则进行运算.【答案】(1)-1;(2)1;(3)-5050例2银行储蓄所办理了8笔工作业务,取出950元,存进500元,取出800元,存进1200元,存进2500元,取出1025元,取出200元,存进400元,这时,银行现款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增加或减少了多少元?【分析】根据题意把取出记为“-”,存进记为“+”,列出算式进行运算.解:每次存款数记为-950,+500,-800,+1200,+2500,-1025,-200,+400.则总额为:银行存款增加3,且增加了1625元-950+500+(-800)+1200+2500+(-1025)+(-200)+400=1625(元)例3计算:1-3+5-7+9-11+……+97-99【分析】抓住算式的结构规律,可以考虑两两结合.解:原式=(1-3)+(5-7)+(9-11)+……+(97-99)=-50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1)式子-6-8+10+6-5读作,或读作 .(2)把-a+(+b)-(-c)+(-d)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为 .(3)若|x-1|+|y+1|=0,则x-y= .(4)运用交换律填空:-8+4-7+6= - + + .2.(1)已知m是6的相反数,n比m的相反数小2,则m+n等于()A.4B.8C.-10D.-2(2)使等式|-5-x|=|-5|+|x|成立的x是()A.任意一个数B.任意一个正数(3)-a+b-c由交换律可得()A.-b+a-cB.b-a-cC.a-+c-bD.-b+a+c(4)a、b两数在数轴上位置如图,设M=a+b,N=-a+b,H=a-b,G=-a-b,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M>N>H>GB.H>M>G>NC.H>M>N>GD.G>H>M>N3.计算题.【教学说明】这4题可由学生独立完成,老师评讲. 【答案】1.(1)负6,负8,正10,正6与负5的和负6减8加10加6减5(2)-a+b+c-d(3)2(4)-8 7 4 62.(1)D(2)D(3)B(4)B3.(1)-1(2)25/24(3)-52 7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回顾一下本节课所学内容,你学会了什么?【教学说明】在学生思考回答的过程中将本节的重点知识纳入知识系统.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3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课时主要通过学生习题的训练,巩固有理数加法、减法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教师要认真归纳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法、减法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本节课教学时针对性指导.训练以学生自主解答为主,教师根据学生所做的解法,及时指出最具代表性的方法给学生指明解题方向.章末复习一、复习导入1.导入课题:同学们,学完本章内容后,你对本章的知识结构和知识要点以及知识运用等方面掌握得怎么样?还有哪些疑点?下面大家一起来走进本章的小结复习课堂,进行查漏补缺,完善本章的知识体系.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够熟练地解一元一次方程;能够准确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判断一个方程的解的合理性.②能够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的数学模型,并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求一种探究建立模型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与方程相关的问题,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敢于面对解方程和建立方程模型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对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充满信心.3.学习重、难点: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难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二、分层复习1.复习指导:(1)复习内容:教材第110页到第111页的内容.(2)复习时间:5~8分钟.(3)复习方法:阅读课本内容,通过回顾本章的知识展开过程,熟悉本章的知识点及运用.(4)复习参考提纲:①回顾本章知识展开顺序,完成下列填空: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填表).③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是:这一过程包括设、列、解、检、答等步骤.正确分析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是列方程的基础和关键.④方程和等式是什么关系?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⑤你对本章知识目标还有哪些疑难?请相互交流探讨.2.自主复习:学生可结合复习指导进行复习.3.互助复习:(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深入课堂巡视了解学生的知识点梳理情况,倾听学生讨论的问题.收集学情信息,以便进行指导.②差异指导:引导学生相互提问来检验知识掌握情况,促进记忆和理解,对重点复习的环节和共性疑点进行点拨引导.(2)生助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解疑.4.强化复习:(1)知识结构图.(2)重要知识点.(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4)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1.复习指导:(1)复习内容:典例分析.(2)复习时间:8分钟.(3)复习方法:按例题的分析引导,积极思考,然后尝试求解.(4)复习参考提纲:例1:已知x=-1是方程ax3+bx-3=2的解,则当x=1时,求代数式ax3+bx-3的值.分析:根据方程解的意义,将x=-1代入方程中,然后比较所求的代数式可求值.解:将x=-1代入方程a(-1)3+b(-1)-3=2,即a+b=-5.当x=1时,原式=a·12+b·1-3=a+b-3=-8.例2:在“五一”期间,小明、小亮等同学随家长一同到某公园游玩,下面是购买门票时,小明与他爸爸的对话(如图)试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①小明他们一共去了几个成人,几个学生?8个成人,4个学生.②请你帮助小明算一算,用哪种方式购票更省钱?说明理由.分析:a.设成人的人数为x,则学生人数为12-x,根据总共的票价可列出方程:35x+17.5(12-x)=350.b.算一算团体票的最少费用,再比较它与350的大小.解:购买团体票,共需要花费的费用:35×16×0.6=336(元)<350元.答:买团体票便宜.2.自主复习:同学们在自学指导下进行学习,力求独立求解,若有困难,可请教他人或相互协作完成.3.互助复习:(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深入课堂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相应指导.(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研讨,互帮互学.4.强化复习:(1)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得出例题的规范解答.(2)练习:三、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谈谈自己在本章复习小结学习中的态度、方法和成效.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教师从总体和个体两个方面对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学法和成效等进行总结.(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课时的复习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系统掌握方程知识,学会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灵活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抓住应用问题的基本类型和一般等量关系,利用知识间的联系加强理解,便于实际应用,提高计算能力.一、基础巩固1.(10分)已知4x2n-5+5=0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n =3.2.(10分)当x=65时,代数式12x-1 和324x的值互为相反数.3.(10分)某商品的进价是1000元,售价为1500元,由于销售情况不好,商场决定降价出售,但又要保证利润不低于15%,那么商场最多降350元出售此商品.4.(10分)对方程14[43-12(2x -3)]=34x 变形,第一步较好的方法是(A ) A.去分母 B.去括号 C.移项 D.合并同类项5.(10分)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对自来水用户按分段计费方式收取水费:若每月用水不超过7立方米,则按每立方米1元收费,若每月用水超过7立方米,则超过部分按每立方米2元收费.如果某用户今年5月缴纳17元水费,那么这户居民今年5月份的用水量为12立方米.二、综合应用7.(20分)小刚和小强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小刚骑自行车,小强步行,沿同一条路线相向匀速而行,出发后2 h 两人相遇,相遇时小刚比小强多行进24 km ,相遇后0.5 h 小刚到达B 地,两人的行进速度分别是多少?相遇后经过多少时间小强到达A 地?解:设相遇时小强行进的路程为x km ,小刚行进的路程为(x+24) km ,小强行进的速度为2x km/h ,小刚行进的速度为242x km/h.三、拓展延伸8.(10分)甲、乙两家超市以相同的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为了吸引顾客,各自推出了不同优惠方案:在甲超市累计购买商品超过300元后,超过部分按原价8折优惠;在乙超市累计购买商品超过200元后,超出部分按原价8.5折优惠,若顾客累计购买商品x(x ≥300) 元.(1)用含x 的式子分别表示顾客在甲、乙两家超市的费用.(2)当x为多少时,两家超市费用一样多.(3)当x=500时,选择哪家超市优惠?说明理由.(4)当x=1000时,选择哪家超市优惠?说明理由.解:(1)甲家:300+0.8×(x-300)=0.8x+60乙家:200+0.85(x-200)=0.85x+30 (2)0.8x+60=0.85x+30解得:x=600.(3)选择乙家比较优惠甲:300+0.8×(500-300)=460(元);乙:200+0.85×(500-200)=455(元)∴选乙家.(4)选择甲家比较优惠.甲:300+0.8×(1000-300)=860(元);乙:200+0.85×(1000-200)=880(元)∴选甲家.。
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北师大版)
(3)计算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将计算器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总价、计算面积等。
举例:给出实际情景,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购物时商品的总价。
2.教学难点
(1)计算器运算顺序与实际运算顺序的匹配:学生在使用计算器时,容易忽略运算顺序,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计算器的基本概念。计算器是一种便捷的计算工具,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完成各种算术运算。它是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尤其在处理复杂运算时更显重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例如,计算购物时商品的总价,计算器可以迅速得出结果,提高效率。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和运算顺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运算顺序的匹配,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计算器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计算器的基本运算过程。
举例: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选择计算器功能,如计算面积时使用平方根功能。
(4)计算器依赖性问题:教学中需注意引导学生不要过度依赖计算器,培养其心算和笔算能力。
举例:在课程中穿插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鼓励学生先尝试心算或笔算。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用计算器进行运算》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进行快速复杂运算的情况?”(如购物时计算总价)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计算器的奥秘。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参考教案
七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学目标:1.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2.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规律的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3.能运用计算器进行实际问题的复杂运算.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难点:用计算器探求规律的活动.教法与学法指导:教法:引导探究法.学法:师生合作,自主交流.教学准备:教师制作的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大家都去过超市吧?它每天都有很多顾客,当顾客推着满满一车物品去付款时,营业员总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告诉他应该付多少钱,为什么营业员会算得那么快呢,你知道吗?生:他们用计算器计算的.师: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用“计算器计算”.(出示课题)【设计意图】感受数学无处不在,感受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二、学习用计算器计算问:你了解计算器吗?今天假如你是一位计算器的推销员,你打算怎样向大家介绍你手中的这款计算器的构造?(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后再全班交流)生(边指边说):这是显示器,下面是键盘,有数字键,运算符号键和功能键,它们是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的.【设计意图】不同型号的计算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也不完全相同,因此在使用前一定要先看使用说明书.但对于一些简单的操作,方法还是相同的,开机按ON/C关机按OFF.用计算器计算问:同学们利用手中的计算器计算表中的算式,同位看看结果是否一样,同时注意按键顺序.任务按键顺序结果41.9×(-0.6) 41.9?()-0.6=-25.1412 12x4= 2.0736我们的结果是一样的.例用计算器计算:(3.2-4.5)×23-25师:现在请你们同桌之间说说你是怎样用计算器计算器这两道题的.(同桌交流)生1:我是仿照上面的例子(3.2-4.5)×23-25,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为-12110按S D ? 键切换到小数格式19.16666667.这是一个近似数. 师:这两位同学计算的结果非常正确,通过计算这两题,我们可以发现,用计算器计算时只要从左往右依次按键就可以了.如果要转化成小数可以按S D ?键.现在我们要来比一比谁算的最快,请准备好生:我是这样操作的,先按0键,再按小数点,再依次按0、9、2,再按“÷”再按1.15再按“×”再按25,最后按“=”,结果是2.【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科学计算器操作简便,快捷高效的优越性,通过对简单运算的尝试操作,归纳和发现科学计算器的按键顺序与手写算式的顺序保持一致,从而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耐心、细心,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练习:做一做我有一个易拉罐它的高为10cm ,半径2.5cm ,我列的算式为π×22×10,由于π取3.14,所以我计算的结果为125.6和商标上的数据一样.师:(拿起易拉罐看了看)这位同学做的非常好,同学们掌声鼓励.【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数学情感,通过身边的事例说明数学源于生活.3.巩固练习:用计算器计算12.236÷(-2.3)和书本上的习题【设计意图】熟悉计算器上有关按键的功能,掌握按键的操作顺序,体验计算器强大的计算功能,感受数学程序思想,通过做一做的活动,进一步熟练计算器的操作,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师:了解了计算工具的作用,并能用计算器进行计算,那么计算器还有没有其他的作用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索.课件出示利用计算器计算,观察结果的结构特征,写出一个猜想,再用计算器验证.今天同学们表现都很棒结果正确,通过这组练习你们有什么体会?生:计算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规律.师:看来计算器的作用还真不小.【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精神.5.辨证地看待计算器的使用师:最后我们来一次比赛,分两组:一组用计算器,一组用笔算.愿意用计算器的请举手先出示:3+7= 2×5= 25×4= 198+2=再出示:28042+13208= 172×56= 25144÷449=师:从这次比赛中,你有什么感想?生:对于一些可以直接看出结果的题目如果用计算器计算会比较慢,而对于一些大数目的计算用计算器比较好.因此,在实际应用时我们应该根据需要合理使用计算器,不可过分的依赖计算器来计算.【设计意图】培养了学生用辩证的思想去看问题.三、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你有什么体会?你觉得我们今天的学习对你有用吗,能不能说说?培养学生有条理地阐述自己观点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四、布置作业必做题:课本第73页知识技能第1题.选做题:课本第73页问题解决第2、3、4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很强,操作熟练快捷,获悉按键功,所以教师应该放心的让学生去操作发现按键功能,不必教师讲解,而且教师讲解远比不上学生自己实践的效果好,但应注意的是学生发现按键功能后教师要及时总结,条理地展示给学生,便于学生记忆,熟悉各键的功能.学生体验到用科学计算器处理复杂计算的优越性后,必然会产生对计算器的依赖心理,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离不开计算器的现象普遍存在,影响了笔算、心算的学习,所以在本节课后,应随时控制计算器的使用,教育学生不能处处使用计算器,而应按学习要求,适当使用计算器.由于计算器的型号不同,所以使用方法步履,只要求学生熟悉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即可.。
2.5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2课时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课件)-七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2024)
4
解:不正确,错误原因是没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运算,乘除混合运
算应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正确解法:
3
4
15 ( 4) 15 ( 4) 80
4
3
4.与同伴玩“24点”游戏,并将你在游戏中积累的经验写成小短文。
解:(2)由(1)知原轴的范围是2.595 m≤ x <2.605 m,2.56与
2.62均不在此范围内,故我认为小王加工的车轴不合格.
课堂小结
计算器的按键方法
1.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用计算器计算
2. 近似数
在许多情况下,很难
取得_______,或者
准确数
不必使用________,
准确数
而可以使用______
1cm3,并将你的结果与商标上的数据进行比较。
以330 mL的易拉罐为例,
底面半径约为3.3 cm,高约为11.5 cm。
列算式为 π×3.32×11.5,计算结果为 393.237 9cm3,
约等于393 mL。
计算所得结果大于330 mL。
(2)近似数的产生大致有哪些情形?
①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所得的数据;
AC 键的功能是(
C )
A. 开启计算器
B. 关闭计算器
C. 清除全部内容或清除刚输入的内容
D. 计算乘方
知识点2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 [2024烟台期中]用计算器求0.25×12,按键正确的是
(
A
)
A.
0
.
2
5
×
1
2
B.
2
.
5
×
1
2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用计算器进行运算》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各种运算,包括加减乘除、开方、百分比等。
教材通过具体的操作步骤,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并能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对计算器也有初步的认识。
但一部分学生可能还没有熟练使用计算器,对于一些特殊的运算符号和功能可能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要激发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运算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各种运算功能,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开方、百分比等运算。
2.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效率。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各种运算功能,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各种运算。
2.难点:对于一些特殊的运算符号和功能,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操作实践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运算,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操作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计算器。
2.准备相关的问题和案例,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运算实践。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和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进行计算的情况,你们是怎么解决的?让学生意识到计算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计算器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计算器的各种运算功能,包括加减乘除、开方、百分比等。
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熟悉计算器的各个按键功能。
七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来。
2.话题设置:提出具有探讨性的问题,如“计算器有哪些功能键?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利用计算器进行混合运算?”等。
3.讨论与分享: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共同探究计算器的使用技巧,然后进行全班分享,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3)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提问:向学生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计算器吗?它有什么作用?”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回顾对计算器的认知,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展示:展示不同类型的计算器,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外形、功能键等,引导学生关注计算器的发展历程。
(4)解决问题:设计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积极的反馈。
4.教学评价:
(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2)结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计算器操作的熟练程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对计算器的操作熟练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1.基础练习:完成课本第15页的练习题1-5,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家长签名确认,以检验学生对计算器基本操作方法的掌握。
2.实践应用: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收集身边的数学问题,如购物折扣、家庭用电量计算等,运用计算器进行解决,并将解题过程和结果记录下来。
北师大版数学7年级上册教案2.12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器的功能和操作方法,初步认识计算器的功能键.2.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3.掌握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正整数次幂运算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过程与方法1.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熟练使用计算器的经验以及培养细心操作的习惯.2.通过计算器的实际操作、使用感受到计算器在数学学习和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阅读材料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在进步,时代在前进.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记清计算器中常用功能键的用法,多进行实际操作,逐步熟悉计算器的用法.难点:准确地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问题:已知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32 cm,它的高为7.06 cm,求这个圆柱的体积.我们知道,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因此,计算这个圆柱的体积就要做一个较复杂的运算:π×(2.32)2×7.06.如果用草稿纸进行演算,速度很慢,我们为何不借助先进的计算工具呢?这种计算,我们可以利用电子计算器(简称计算器)来完成.引出课题——用计算器进行数的简单运算.二、讲授新课计算器的功能:计算器是一种常用的计算工具,虽然它的体积很小,但它却具有许多功能.它既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各种复杂的数学计算,解答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还可帮助我们理解数学概念.有的计算器还可以编制各种程序或绘制各种图形,有的甚至还可以进行算式的运算,真是功能强大.三、例题讲解【例1】用计算器求345+21.3.解:用A型计算器求345+21.3的过程为:345+21.3显示器显示运算式子345+23.1,再按=,第二行显示运算结果为366.3,所以345+21.3=366.3.用B型计算器的按键顺序与A型相同.用C型计算器也可如上法键入,算得结果,但不显示运算式子.【例2】用计算器求31.2÷(-0.4).解:用A型计算器求31.2÷(-0.4)的按键顺序是:31.2÷(-)0.4=显示结果为-78,所以31.2÷(-0.4)=-78.B型计算器也是如此.如果用C型计算器,那么它的按键顺序是:31.2÷0.4+/-=注意:(1)输入0.4时,可以省去小数点前的0,按成.4(2)不同型号的计算器可能会有不同的按键顺序.如输入负数-5,A、B型计算器是(-)5,C型计算器为5+/-.【例3】用计算器求62.2+4×7.8.这是加法和乘法的混合运算,对于加、减、乘、除法和乘方的混合运算,只要按算式的书写顺序输入,计算器会按要求算出结果.因此,本题的按键顺序是:62.2+4×7.8=显示结果为93.4,所以62.2+4×7.8=93.4.【例4】用计算器求2.73.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正整数次幂,不同的计算器会有不同的按键方式.解:用A型计算器求2.73,可以使用求立方的专用键,按键顺序是:2.7x3=显示结果为19.683,所以2.73=19.683.也可以使用乘方的专用键x y,按键顺序是:2.7x y3=注意:若求一个数的平方,不少计算器都有专用键.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介绍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及用x y求一个数的n次方运算,计算时要注意按键的正确操作方法.。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学设计2、出示课件做一做: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各功能键: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下面计算熟悉计算器:3.出示课件 做一做 :例1 用计算器计算:解:按键顺序为计算器显示结果为 6115()221(3.2 4.5)35-⨯-1.12523)5.42.3(2-=-⨯-()()3623-21-5⎛⎫⎡⎤⨯+÷ ⎪⎣⎦⎝⎭此时,若按键则结果切换为小数格式19.16666667.这一结果显然不是准确值,而是一个近似数.在用计算器计算时,所得到的结果有时候是近似数.为了得到所需精确度的近似数,常采用四舍五入法.3、出示课件:试一试:1、用计算器计算并填空:152=________,252=________,352=________,452=________.(1)你发现了什么?(2)不用计算器你能直接算出852,952吗?解:(1)发现后两位均为25,前面的数等于原数中十位数字乘比它大1的数.(2)852=(8×9)×100+25=7225,952=9025.2、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式,将结果填写在横线上:999×21=20979;999×22=21978 ;999×23= 22977 ;999×24= 23976 .(1)你发现了什么?(2)不用计算器,你能直接写出999×29的结果吗?用计算器验证一下你写的结果.解:(1)999×21至24的正整数时,得到的五位的个位数字从9依次减少1,千位数字从0依次增加1,而十位,百位,万位数字不变,分别是7、9、2;(2)999×29=28971.正解3、计算:111111111×111111111=分析与解:用计算器恐怕都麻烦,怎么办呢?(1)观察:1 ×1= 1 11 ×11= 121(2)猜想:111 ×111=12321(3)验证:1111 ×1111=1234321(4)递推、总结规律:结果为 12345678987654321。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案一. 教材分析《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章《算术运算》的一部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各种运算,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计算器,对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有一定的了解。
但由于地区差异,部分学生可能没有机会经常使用计算器,对计算器的使用并不熟练。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电子设备,对电子产品的操作有一定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
2.让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各种运算。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以及如何利用计算器进行各种运算。
2.教学难点:计算器的的高级功能,如科学计算器、统计计算器等的使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使用。
2.准备一些运算题目,用于课堂练习。
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如果你需要计算1000乘以200,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运算。
然后引入计算器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如开机、关机、数字输入、运算符号输入、清除等。
同时,教师通过示例,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高级功能,如科学计算器、统计计算器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运算题目,如加减乘除、开平方、求倒数等,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能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有理数运算,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并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但对计算器的使用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熟悉计算器的各个功能键,并学会如何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运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能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有理数运算。
2.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有理数运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难点:如何利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示范法”、“实践法”、“问题驱动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有理数运算,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计算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计算器。
2.设计相关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运算。
3.准备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计算器的功能和基本使用方法,引导学生关注计算器在数学运算中的应用。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例展示如何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运算,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
实例包括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解决实际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利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运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验自己对计算器的熟练程度和对有理数运算的掌握。
2.12-用计算器进行运算-课件1(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二、教学重点: 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
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用计算器探求规律的活动。
三、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四、教学过程
2
3
1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10
220
2 1 64
230
263 4
泗洲中学 倪东
5
计算器的构造: 显示器
键盘
6
第二功能键 正、负号键
你相信这个人的说法吗?
2^43 × 0.006约为527 765.5812km
17
请你解决国王和大臣间的问题 (一粒米质量约0.03克),国王 能给出这么多米吗?
参考数据:我国2005年粮食总 产量约为4.8亿吨
18
尝试探索
写出一个四位数,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 字各不相等(如6731),用这个四位数各 个数位上的数字组成一个最大数和一个最 小数,并用最大数减去最小数,得到一个 新的四位数,重复上面的过程,又得到一 个新的四位数。一直重复下去,你发现了 什么?请借助计算器帮助你进行探索。
13
yx 键
问题:地球的半径是6378千 米,你能用计算器算出地球 的体积吗?(球的体积公式 是 V 4 r,3 结果保留3个有 效数字3)
14
%键
广东省2000年平均每百户城镇居民家庭的汽车 拥有量从1999年的0.83辆增加到1.99辆,增长的百 分比是多少?(精确到0.01%)
1.99 0.83
二.做一做
(一).步骤: 1.任选1,2,3,4,5,6,7,8,9中
的一 个数
2.将这个数字乘以9 3.将上面的结果乘以12 345 679
多选几个数试一试,你发现了什么规 律?与同伴交流你的理由 。
数学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2.5.2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课件(共17张PPT)
1.准确数: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 2.近似数:与实际非常接近的数;它一般由测量、
统计得到. 3.精确度: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其表述
形式:精确到某位、精确到零点多少1和多少分 之一等.
操作∙交流 (1)测量一种圆柱形饮料罐的底面半径和高,精确到0.1cm。用 计算器计算出这个饮料罐的容积(π取3.14),结果精确到 1cm3,并将你的结果与包装上的数据进行比较。 我测量的是罐装可乐, 底面半径约3.2cm,高度约12.2cm所以容积约: 3.14 x 3.22 x 12.2= 3.14x 10.24x 12.2= 392.27392(cm3) 392.27392cm³≈392cm3商标上标注的容量是350毫升,1毫升=1cm3 所以350毫升 =350cm3 ,392cm3 > 350cm3 , 392-350=42 (cm3 )。 答:我测的容积是392cm³,比商标标注的多42cm3(以实际测量为准)
如果这么多人排 队交钱,收银员是 怎么算的?他算的 快么?准确吗?
获取新知
探究点1:认识计算器
计算器是一种方便实用的计算工具,借助计算器可以 进行复杂的数字计算。利用科学计算器怎样进行有理 数混合运算? (1)观察你的计算器面板,对于有理数混合运算,可能 用到哪些按键? (2)查看说明书或者用具体数字试一试,检验你的判断。 (3)利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操作∙交流 (2)近似数的产生大致有哪些情形?与同伴进行交流。
①在实际应用中,有些数据无法精确测量或计算,只能得 到近似的结果。如测量长度、重量、时间时,由于仪器的 精度限制和测量环境的影响,得到的结果往往是近似值。 ②在处理大量数据时,为了方便分析和比较,有时需要对数 据进行取近似值处理。
尝试·思考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12有计算器进行运算》课件
探究点二:用运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展现点评】只要依照运算器的操作程序输入数据运算即得答案. (1)按键顺序 结果为-32.325. (2)按键顺序 结果为-58.671. (3)按键顺序 结果为-13.5.
探究点二:用运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小组讨论2】和同伴说说你的运算器操作心得. 【反思小结】输入数据时,按键的顺序应与书写顺序完全一样. 运算器的简单使用:①每一次新的运算前要按一下清零键 ; ②当发觉刚刚输入的一个数据有误,需要清除时,可按一下局 部清除键 ,排除刚刚输入的这个数据;③停止使用运算器 时,按 键关闭运算器.
能从交流中获益 .
探究点一:运算器的使用方法
活动一:阅读教材内容,了解运算器的使用方法.
功能键:(1)开ON (2)关OFF (3)清除DEL (4)第二功能键:先按组合键shift
【展现点评】1.实践发觉常用键的功能:ON、SHIFT、AC、 DEL、OFF、=、+、(-)、( )、 x2 、 xy…… 2.显示器因运算器的种类不同而不同,有单行显示的,也有双行 显示的.
2.12
谢谢大家
数学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
3. 用运①2-1;②22-2-1;③23-22-
2-1;④24-23-22-2-1;
⑤25-24-23-22-2-1.
(2)根据上面的运算结果料想:
①22014-22013-22012-…-22-2-1的值为
;
②2n-22n-1-22n-2-…-22-2-1的值为
2.12
用运算 器进行运算
数学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
创设情形 明确目标
随着时期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 月异,为了把人们从纷杂的运算 中解放出来,科学家发明了运算 器,运算机.现在,我们就来学习 运用运算器进行运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2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
一、学生知识状况
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学生能够非常有兴趣来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关键要照顾好不能准确记忆每个键功能的学生,教师及时帮扶,通过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带动弱势群体来学习本节课知识 。
二、教学任务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特点,设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如下:
1经历探索计算器使用方法的过程,了解计算器按键功能,会使用计算进行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掌握按键顺序,
2经历运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的活动,培养合情推理能力,能运用计算 器进行实际问题的复杂运算.
3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本节课的重点是计算器的使用及技巧。
.
本节课难点是难点是运用计算器进行较为繁琐的运算和探索规律,关键是熟练准确的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三、教学过程
(一)、 动手操作 掌握运用
内容:
1、熟悉常用功能键:
ON AC DEL SHIFT = + (-) x 2 x y … .
2、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总结按键顺序规律.
(1)41.9×(-0.6); (2)6
523 ; (3)1.22; (4)124. 目的:
此处设置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科学计算器操作简便,快捷高效的优越性;感受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创新意识;通过对简单运算的尝试操作,归纳和发现科学计算器的按键顺序与手写算式的顺序保持一致,从而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耐心,细心,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注意事项与效果:
用计算器在进行计算时,学生在进行分数和乘方的按键操作,要借助与第二
功能键,这时对于学生来说较困难,所以教师要在此加强引导,做好示范,鼓励学生通过类似训练,总结出按键顺序的规律,从而为下一个环节中较复杂的计算的操作做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 例题讲解 熟能生巧
内容:
1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523)5.42.3(12-⨯-)( ()[]
⎪⎭⎫ ⎝⎛÷+⨯56-12-323)( 2 测量一种圆柱形饮料罐的底面半径和高,精确到0.1厘米.用计算器计算出这个饮料罐的容积(π取 3.14),结果精确到整数,并将你的结果与商标上的数据进行比较。
目的:
此处设置是让学生熟悉计算器上有关按键的功能,掌握按键的操作顺序,体验计算器强大的计算功能,感受数学程序思想,并能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注意事项与效果:
用计算器在进行含有多层括号的计算时,特别是在(2)中,底数是负数的乘方运算时,教师可以请学生上台演示按键顺序,适时指导纠正,并通过屏幕幻灯片演示,与学生共同完成较复杂易错的计算,加深学生的印象,避免下次出错。
(三)、尝试练习 巩固新知
内容:
目的:
此处设置是让学生进一步熟练使用计算器时的按键顺序,能用计算器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
(四)、 活学巧用 探索规律
内容:
5
235.31151.22-7.832
15155-4133.32-36.2122421345-(1+⨯⨯÷+)()(;);()(
);
();())(
目的:
此处设置是让学生进一步熟练计算器的操作,经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过程,提高语言表达和说理能力;特别是把现代化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工具,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对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猜想、推理、交流等能力大有好处,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反思小结布置作业
内容:
小结:熟记常用的计算器功能键及注意在运算时的按键顺序。
布置作业:教科书第71页知识技能1,问题解决2、3.
目的:
此处设置是培养学生有条理地阐述自己观点的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布置作业是复习巩固本节知识,训练计算器操作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