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主网运检一体化模式分析
变电运检一体运作模式
![变电运检一体运作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bc5b065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4.png)
变电运检一体运作模式发布时间:2021-11-18T00:57:26.626Z 来源:《福光技术》2021年18期作者:蔡旭[导读] 传统的运行和检修工作已经不能适应用电用户对于变电系统的新要求,变电运检一体运作模式应运而生。
国网德化县供电公司福建泉州 362500摘要:传统的运行和检修工作已经不能适应用电用户对于变电系统的新要求,变电运检一体运作模式应运而生。
变电运检一体运作模式的应用对变电系统的运行和检修工作的优化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在概述运检一体的概念的基础上,对运检一体实施和推进过程中的难点进行研究,然后提出变电运检一体运作模式的应用策略,最后对运检一体效益进行分析。
关键词:变电;运检一体;运作模式1运检一体的概念运检一体的模式就是在特定的范围之内对变电站中的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时,将传统的由不同工作部门以及不同部门承担变电运维和变电检修的职责,通过更加科学和合理的调整以及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由相同的工作人员或者是有统一的部门来对变电运检和检修两个职责进行共同承担。
可以根据变电运维和检修的职责对存在的差异进行深度的整合,针对变电工作中运检合一的定义,可以对其内容分为两个方面。
首先是机构的一体化。
可以通过更加科学的方式对传统的变电运维以及变电检修部门进行有效整合。
在这个部门进行具体工作时,同时承担并且同时管辖变电站中各种设备的运维和检修工作。
而且这样能够形成一个功能比较完善并且形成一个闭环的具体工作形式。
其次就是能够实现职责的一体化。
在对员工技巧进行实习和培训时,要使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进行有效提升,而且要使同一个工作人员能够对不同岗位的运检以及检修技能进行同时具备。
在执行一些特殊的变电运检工作时,也可以对变电的运维和检修工作进行有效履行。
2运检一体=实施和推进过程中的难点2.1缺少复合型人才虽然变电运维、检修工作的具体对象都是电力设备,但是运维工作具备较强综合性知识,而检修工作要求的却是具有良好的专业性知识。
分析变电设备运检(运维、检修)一体化
![分析变电设备运检(运维、检修)一体化](https://img.taocdn.com/s3/m/c21592cd79563c1ec4da7170.png)
分析变电设备运检(运维、检修)一体化摘要: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的实施主要是将运维一体化和专业检修有机的结合起来的生产组织模式,其可以有效的整合变电设备现场的操作、设备的巡视、运行维护以及维护检修工作的有机整合,以此来提升工作的效率,充分的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实现最大经济效益的管理目的。
以下主要对变电设备运维和检修一体化做研究分析,最终实现所有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
关键词:变电设备;运维;检修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进程速度的不断加快,用电量在不断的增加,电能在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保障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当前电力行业发展所要注重的关键性问题,这就需要对变电设备进行运维和检修,以此来保障变电设备输送电的可靠性。
将变电设备运维和检修结合为一体化发展,可以有效的实现变电设备运行和检修业务的有机结合,减少检修与变电交叉、重叠的工作,以此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还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保障变电设施的有效运行。
一、变电设备的运和检修一体化的重要内涵在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建设的大背景之下,国家电网提出了建设“大检修”体系的发展要求,在“大检修”体系的建设中,主要是对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所作出的相应的调整,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实施运维、检修一体化管理,实现电网检修维护人、财、物的集中管理和控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所以变电设备的运维、检修一体化是顺应时代发展、电力公司发展、电网升级及企业进步的必然选择。
但是实施运维一体化必然会遇到阻力,在节约电力公司的人力资源的同时,电力公司的一些职员也会面临失业的风险,并且新的管理制度要改变变电站管理的相应标准及管理流程,还要为对变电设备进行管理的技术员工进行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内容培训等,各个方面都需要不断地去协调、去组织和去改进,变电设备的运维、检修一体化,也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我国的电力发展逐渐走向智能化的发展道路,并且这也是一条推进电力生产发展的重要道路。
分析变电设备运检(运维、检修)一体化
![分析变电设备运检(运维、检修)一体化](https://img.taocdn.com/s3/m/67b032d15022aaea998f0f08.png)
工作就很仔细 , 有利于及时的发现问题 , 另外设备维护工 备状态进行变更的时候 ,则需要通过相应 的运行人员进行
作 也是 在工 作 的 时间进 行 , 这 样 就能 够 随时 的对 设 备进 行 许 可把关 , 在 完成设 备 的检 修工 作之 后 , 由运题 的时 候 可 以及 时 的 处理 , 从 而
关键 词 : 变 电设备 运检 ; 运维; 检修 ; 一体化 中 图分 类 号 : T M 7 3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6 — 8 9 3 7 ( 2 0 1 3 ) 1 1 — 0 l 1 8 — 0 2
变 电设备运检一体化的实施 主要是将运维一体化和 率 , 使 经济 效 益也得 到 了有 效 的提 升 。 专业检修有机的结合起来的生产组织模式 , 其可以有效 的 整合变电设备现场的操作 、 设备 的巡视 、 运行维护 以及维 护检修工作 的有机 整合 , 以此来 提升工作的效率 , 充分的
他方 面也 得 到 了扩展 提 升 。 第三 , 有 利 于 自我 价 值 的提 升 , 可 以 有效 的实 现 维 修
的发生
和运行人员以及工作之间的有机 的结合 , 从事运行工作的
3 运检 —体化 的有 效实行 的措施
人员可以学习和从事检修维护工作 , 相应 的维护工作人员 ①做好安全和协调工作 。首先 , 应该坚持安全1 - 作的 可以熟悉和掌握运行工作的相关技能 , 使人力资源得 到最 原则 , 以安全理念作 为基础的工作条件 , 建立 规范化和标 大 限度 的利 用 。 准化的安全管理的模式 。 对于运维和检修一体化工作 的现 第 四,运检一体化 的实现有效 的整合 了设备巡视 、 倒 场管理 、 技术监控 、 运维技术要求 、 运维工作人员专业学习 闸操作 以及维护检修的工作 , 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工作的效 分工以及运维人员排班表等多个方面进行明确 的规定。 其
简析500 kV电网“运检一体化”
![简析500 kV电网“运检一体化”](https://img.taocdn.com/s3/m/39534aea9b89680203d825d2.png)
简析500 kV电网“运检一体化”作者:马文亮来源:《华中电力》2013年第09期【摘要】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大检修”体系建设的思路,对现有变电运检业务进行梳理分析,将原本需运行专业和检修专业双方配合的简易、低效作业划归单方全程负责,也就是通过生产管理职责的适当调整,实施变电运行与变电检修业务的“双向渗透”,减少检修与变电交叉、重叠工作,从而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运检一体化主要工作和难点为实现变电设备运行和检修“双向融合”,最终实现一体化运作。
【关键词】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电气及其自动化1、简述在实行运检一体化之前,一是各变电站的巡视工作是运行组利用工作间隙进行巡视,巡视时间比较短,巡视比较匆忙;二是对于设备的维护工作职能利用节假日进行,时间不固定,存在维护工作不能达到随时、及时的要求。
而实施运检一体化后,是由专人巡视,巡视仔细,有利于发现问题,设备维护工作都是在工作时间进行,能够随时对设备进行维护,出现问题也能及时的处理,大大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经过实际的运行,一体化给管理提升带来的益处显而易见。
2、500 kV电网“运检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分析2.1“运检一体化”条件日趋成熟500 kV电网集控监控+少人值守的运行管理模式已安全运转多年,在此基础上,实施集中监控+区域维操+无人值班的运检管理模式新思路,已成立 500 kV电网运检中心并正式运行。
运检中心的运行人员已适应和承担了部分设备检修工作,如红外测温、故障录波日常处理、蓄电池日常测试、变压器硅胶更换及散热器清扫、驱潮加热装置维护等;检修人员也在运行人员监护下,协助实施了部分运行操作工作,如 500 kV母线、线路及主变压器等较高位置的接地线的装、拆及隔离开关等设备的操作保障工作。
实施部分运检一体化的工作。
条件日趋成熟。
2.2 无人值班变电站全部实行检修操作的可行性分析①有计划性检修任务的现场运行操作,全部实行检修操作,由2名运行人员(1名值班负责人、1 名正值)和现场检修人员共同完成;对于应急操作和无检修任务的操作仍由运行人员进行;②运行维操人员在负责设备日常巡视、维护的同时,承担部分周期较短、工作量不大、安全风险较低、易于培训和掌握的设备检修维护及简单的设备消缺工作,如:红外测温、蓄电池日常检测维护、变压器呼吸器硅胶更换、保护临时定值调整、设备取油样等,降低检修工作量;③区域维操中心(站际值守人员)运行人员:担任现场操作监护人,对现场操作安全承担主要责任,负责受令、审令、填写和审核操作票、组织模拟操作演练、遥控操作、操作汇报、相关运行记录填写、现场工作许可、工作终结验收及办理工作终结手续;④现场检修人员:担任现场操作人,对现场操作安全承担次要责任,负责在运行人员监护下,逐项执行设备状态位置核对、现场就地操作(包括隔离刀闸拉、合,接地刀闸分、合,接地线装设及二次压板投退操作)、现场安全措施布设。
浅析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和运维一体化技术 刘建
![浅析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和运维一体化技术 刘建](https://img.taocdn.com/s3/m/f8a09dde10a6f524cdbf8514.png)
浅析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和运维一体化技术刘建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崛起,我国电网公司也在不断的推进,其中,电力运维一体化进程的脚步逐渐加快。
电力设备的维护和检修技术是电网公司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是推进电力运维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对此,就要增强对电力运维一体化推进过程中状态维护和检修技术。
关键词: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和运维一体化引言:电力运维一体化是电力系统在电力传输和电力工作的前提下,增设了电力系统的工作范围。
由电力运维班对电力设备进行勘察,检修以及清洁工作,实现电力运维一体化进程,为提高电力设备检修的专业性提供有力的保障。
电力运维一体化推进过程可以更好的提升电力工作的稳定性,不断提高电力运维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提升电力运维一体化的工作效率,为电力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1 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和运维一体化技术的重要性电力运行是电力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运行公司,肩负着电力站日常运行和管理工作,状态维护与检修技术是保持和确保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步骤。
对此,电力运维一体化状态维护与检修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我国电网公司从提高资源配置和简捷操作流程上提出了电力运维一体化这种新的生产管理方法,要求迅速推行电力运维一体化进程,对电力运维一体化推进过程中的状态维护与检修技术工作要高度重视。
其重要性是打破了传统两人一起工作的方式,变成由维护人员同时担负起运行人员和检修人员的工作任务,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力资源配置。
提高了维护人员综合技术能力,增强了人力资源的自身价值,为现场的操作流程带来的便利,缩短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维护检修的资金成本。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说,这样做有利于维护人员进行自我调整,减少工作人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冲突,有助于保护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给电力公司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2 电力设备状态检修和运维一体化的意义分析在电力设备的运检过程中,将运维和检修实现一体化的操作和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发展意义和保障作用,能够真正的为电力设备的正常、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效保证。
电网发展的运检管理模式研讨
![电网发展的运检管理模式研讨](https://img.taocdn.com/s3/m/edcd83e1a5e9856a571260bc.png)
电网发展的运检管理模式研讨摘要:随着地区电网的快速发展,超高压、大容量的电力设备不断投入,电网结构日益复杂,如何确保电网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降低检修、运行维护管理费用.是当前检修维护、运行管理面临的新课题。
改革传统的运行、检修维护管理模式,是适应当前电网发展的客观要求。
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电网发展的运检管理模式,以供参阅。
关键词:电网发展;运检;管理模式1新时期电网运行检修模式转换的重要性所谓的电网一体化运检模式,主要是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将电网运行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工作,如运行、维护、检修以及其他作业,形成一体化管理模式。
电网一体化运检模式,实际上就是在电网线路的实际管理中,保持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工作,共同进行。
与传统的“运检分体”的管理模式相比,电网一体化的运检模式,具有很大的优势:首先在电网一体化的运检模式下,各项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用承包的方式进行管理。
如此以来,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性工作,能够保证修检人员在检查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的问题,从而减少了修复的时间,降低了检修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费用。
其次,在电网一体化的运检模式下,运行和检修人员的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相关工作人员的知识、眼界、以及整体素质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并且能够很大限度地激发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有效地调动了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总而言之,在电网一体化的运检模式下,有助于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进一步解决在电网运行中遇到的各种实际性问题,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水平。
2电网发展的运检管理模式2.1创新地域化工作管理模式在电网的检修中,主要由电力企业设置专业的管理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这种工作模式加大了设备维修的成本,推动地域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避免这一问题的产生。
在电网的日常检修工作中,主要可以分为正常的检修巡视、阶段性巡视、故障检修、状态巡视等工作。
这些工作如果全部由专业部门来进行检修,检修范围大、工作量激增,对人力、物力都是一种巨大的浪费——主要原因是维持专业检修中心的工作运转需要制定一整套的工作管理体系,在生产运营成本之外还需要增加一部分运营维护成本,用于负责检修中心的办公管理以及其管理开支等。
变电运检一体运作模式分析
![变电运检一体运作模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658c4b453610661ed9f4a8.png)
变电运检一体运作模式分析摘要:传统运检工作已经无法满足用电用户对变电系统提出的要求,加强对变电运检的改革创新是现阶段的重点,因此,本文针对变电运检一体运作模式进行分析。
在了解传统运检模式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新运作模式的难点和作用后,从团队建设、运检制度、安全保证体系、装备管理等角度入手,提出一体运作模式措施。
关键词:变电运检;一体化运作;供电稳定性;电网系统引言:近几年,国家电网公司积极落实“三集五大”,已经基本实现了变电站无人化,供配电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国家电力供应愈发稳定。
同时,传统变电运检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已经无法有效适应现阶段的电网系统,整体运行效果较差,因此,加强对变电运检一体运作模式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一、传统变电运检模式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电力网络不断扩大,变电站数量不断增加,但人才却并没有随之增加,导致人员承载力下降,工作压力逐渐增加,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无法得到根本上的保证。
运行故障维修工作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落实,导致故障范围扩大,故障影响程度不断提高,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变电工作停止。
除此之外,信息沟通不顺畅,故障信息没有及时传递,维修时间较长,威胁电力工作的稳定运行。
最为主要的是,变电站之间的距离较远,分布较为分散,运维检查需要耗费的时间较长,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应用,工作效率较低,而且一些隐藏隐患无法被及时发现。
二、运检一体化模式的作用和难点由上可知,传统运维模式中存在很多问题,电力企业必须要对运维模式进行创新改革,以满足电力系统的新需要,运检一体模式应运而生。
所谓的运维一体化就是将运行系统和检修系统合并为同一个部分,并且从以往的分开运行变成统一工作,如图1所示。
通过这种运行模式可以让变电系统得到更好的运行,切实提高应用效果,而且该模式对人员的需求逐渐减少,工作效率也随之提高。
最为主要的是,在一体化运作模式下,运检工作对故障的反应速度也相对增强,故障维系时间缩短,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得到保证,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大幅度降低。
智能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分析
![智能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47352a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33.png)
智能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分析摘要:在进行智能电网建设时,对信息化技术应用存在较高要求。
要想保证智能电网覆盖范围能够不断扩大,为用户提供多元化优质服务,电力企业就需要对智能电网运行期间存在的各项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
电力企业要积极引进信息化技术,构建运维管理系统,还要采用一体化建设形式,通过对智能电网建设期间存在的各项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并加强后期运行维护管理,确保智能电网运行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本文就智能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进行相关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分析近几年我国电网覆盖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在建设电网期间会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经常会出现故障问题。
电力企业需要提高对相关问题重视程度,要加强电网运行监测,根据各项数据信息制定针对性维护措施,才能第一时间对问题有效解决,确保智能电网在运行时,能够始终处于安全稳定状态。
电力企业在开展配电运维工作时,需要在原有工作内容基础上对其持续优化,还需要构建一体化平台,通过对平台功能完善和创新,提高综合运维水平。
电力企业要组建更加专业运维团队,从而对电网运行期间存在的隐患问题及时发现和排除,提高智能电网运行质量[1]。
一、智能电网建设特点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期间,这项技术已经融合到智能电网建设中,将遥控设备和数字传感器设备融合到配电系统建设中,不仅可以对配电系统运行期间产生的所有数据信息实时采集和整合,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充足支持。
在进行智能电网建设时,不仅可以满足各个区域用电需求,而且能够对电网情况正确反映。
例如将电价和用电负荷及时反馈给用户之后,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用电信息,计算所需缴纳的电费。
采用智能电网建设形式,还可以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
因为在应用智能技术时,可以提高资源分配效率,而且能够降低设备检修时,人力和物力资源投入力度。
电力企业在对配电系统运维工作监督和管理时,也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开展相关工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而且可以避免在运维期间出现其他问题[2]。
运检一体化的探讨
![运检一体化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388f85ca08a1284ac8504360.png)
( 广西 崇左市
摘
5 3 2 2 0 0 )
要: 本文详细的分析 了架空线路 可靠性 的影响 因素 , 同时提出 了加强架空线路 可靠性的有效措施 。
供 电系统的负荷容量来合理选择变压器 的容量 以及合 全理论与应用—— 首届中 国中西部地 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论 文 理选择供 电的电源,只有这样才能合理 的设计 出高层 集 , 2 0 1 1 , ( 0 8 ) : 0 1 .
建筑 的配电系统 ,才 能确保供 电系统的安全稳定的运 [ 4 】 黄南飞. 高层 建筑供配 电系统节能设计技术要 点探讨[ J ] . 中科技 行 ,才能确保高层建筑供 电系统设计 的优越性与经济 与 企 业 , 2 0 1 2 , ( 0 6 ) : 0 3 .
探讨 。
关键词 : 运检 ; 一 体 化
引 言
变 电运检 一 体 化 工作 是 三集 五 大 中“ 大检 修 ” 体 系
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 是对现有生产模式 的重大变革, 主 要工作 和难 点为实现变 电设备运行和检 修 “ 双 向融
合” , 最 终实 现 一体化 运 作 。目前 , 笔者 所在 的供 电公为 地市级 , 变 电站 分 布 地 区点 多 面 广 , 路程远至靖安 , 管
式配电。 一般小容量 的干线使用铜芯塑料 电缆, 大容量 性。希望通过本文对高层建筑供配 电系统设计 的相关 的 干线 一 般 使用 封 闭式 的母 线槽 ,在 水平 方 向使用 金 讨论, 对相关的工作者有所帮助。 属 线槽 或 者 金属 桥 架 敷设 ,在 竖直 方 向采 用 沿 电缆 井 参 考文 献 的敷 设 。并 确保 导线 的 阻燃性 。
行” 为第一 目标, 建立健全维护检修工作管理制度 , 在
浅议变电设备运检(运维、检修)一体化
![浅议变电设备运检(运维、检修)一体化](https://img.taocdn.com/s3/m/530e6d295ef7ba0d4b733b66.png)
浅议变电设备运检(运维、检修)一体化摘要:电力事业改革背景下,运维一体化作为电力企业生产工作模式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其自身综合性、高效性等优势得到了广泛关注,在具体应用中,其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质量,实现对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成为新时期我国电力改革的必然趋势。
因此加强对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的研究具十分重。
运维一体化主要工作和难点为实现变电设备运行和检修“双向融合”,最终实现一体化运作。
关键词:变电设备;运维;检修;一体化1推行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的现实意义1.1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可以及时地解决设备故障问题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是一种企业生产组织模式,将设备运行维护与检修工作有机结合。
变电设备在操作中,还可以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巡视,对于产生异常状况的变电设备及时检修。
如此,可以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
但是,变电设备运维管理的具体操作中,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主要在于巡视工作非常繁忙,在巡视的过程中还要实施维护工作,就难以顾及到设备的检修。
所以,通常变电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都是在节假日进行。
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就是要求巡视工作由专人负责,同时承担设备维护的责任,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对于无法及时处理的问题,就可以上报到调度部门,由专业的检修人员到现场处理,由此可以缩短检修时间,使设备快速恢复运行。
维护人员在工作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对设备实施维护,以及时地发现设备故障问题,及时解决。
变电设备的维护工作可以获得很高的成效。
1.2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运行效率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可以对资源有效利用。
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要根据工作需要重新组合,实现人员的优势互补,可以环节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提高人员的利用率。
变电设备运检一体化有助于工作人员的复合化发展。
工作人员为了能够适应工作环境,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就会在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上不断地提升,使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自我价值得以实现。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088eafab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7.png)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是指将输电线路的运行和检修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统一的管理体制、科学的工作流程和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对输电线路的全面监控、及时预警和快速响应,为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效支持。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需要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
由于输电线路的运行和检修工作涉及各个部门和单位的配合和协作,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体制来进行整体协调和指导。
这包括成立专门的线路管理部门或委托专业机构负责线路管理工作,制定统一的管理规定和流程,明确各个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需要科学的工作流程。
通过制定科学的工作流程,对输电线路的运行和检修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包括对线路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制定定期巡检和检修计划,明确检修任务和工作内容,合理安排专业人员和设备资源,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需要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
通过建立线路运行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输电线路运行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分析,及时预警和快速响应线路异常情况,提高故障排除的速度和准确性。
通过建立线路检修管理系统,实现对检修工作的全过程跟踪和管理,包括巡检、检修任务的下达和执行、材料和人员的调度、检修记录的录入和分析等,提高检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需要持续改进和优化。
管理模式是一个不断优化和完善的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进行不断地调整和改进。
通过定期评估和反馈,总结经验和教训,改进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积极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提升线路运行和检修的智能化水平。
电网运维一体化工作总结
![电网运维一体化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398100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fc.png)
电网运维一体化工作总结电网运维一体化工作是指将电网的运行、维护、保护、检修、技术支持等工作统一管理,以实现电网运行的高效、安全和稳定。
近年来,随着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力市场的不断开放,电网运维一体化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对电网运维一体化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
首先,电网运维一体化工作需要做好规划和组织。
在规划方面,需要充分考虑电网的特点和运行需求,确定运维一体化的目标和任务,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
在组织方面,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运维团队,明确各岗位职责和权限,做好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运维工作的高效运行。
其次,电网运维一体化工作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技术支持。
信息化建设可以通过建立电网运维管理系统、运维数据平台等方式,实现对电网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提高故障诊断和处理的效率。
技术支持则需要引入先进的运维技术和设备,不断改进运维工具和方法,提高电网运维的智能化水平。
再次,电网运维一体化工作需要加强协同和合作。
电网运维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需要加强内部协同和外部合作,形成良好的工作合力。
在内部,各部门之间需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形成统一的工作思路和行动计划。
在外部,需要与供应商、合作伙伴、行业组织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电网运维一体化工作的发展。
最后,电网运维一体化工作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安全保障。
电网运维涉及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需要加强风险评估和预警,做好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同时,需要加强对电网运维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电网运维工作的安全可靠。
综上所述,电网运维一体化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面推进,做好规划和组织、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技术支持、加强协同和合作、加强风险管理和安全保障等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电网运行的高效、安全和稳定。
希望通过我们的总结,能够为电网运维一体化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变电运检一体化管理模式探讨
![变电运检一体化管理模式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f11059f110661ed9ac51f303.png)
变电运检一体化管理模式探讨摘要: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变电运维工作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电力能源的输送,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和人们的正常使用。
新时期,传统的变电运检方法已无法适应当前的实际需要,电力企业加大了科技的投入力度,不断对其进行优化升级,为了确保整个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变电运检一体化显然成为一个新的突破点,针对该项工作加大研究力度,不断对其进行尝试,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优化处理,推动电网系统安全高效运行,保证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正常用电,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变电站;运维;一体化国网公司“三集五大”体系的良好实施,当前变电站中已经基本上实现无人值班。
在当前的运行模式下,还采用传统形式的手段,逐渐暴露出了较多的问题。
针对变电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研究,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维护和检修手段,将能够有效提升变电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现阶段变电运检工作实施过程中,积极采用一体化的运作模式,将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执行效果。
1变电运检一体化特点1.1统筹性统筹性是指供电公司以国家电网为指导中心,按照地区具体供电的需求情况,设计变电运检组合式的调配模式,既减小了供电企业的物资消耗量,也降低了电力公司对地区用电管理的难度。
变电运检是电力业长期实践积累的一套方案,主张将运行、检修等工作综合为一体,制定统筹性的变电管理方案。
1.2安全性安全性是指通过安全的理念进行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电力业主张的先进理念,坚持安全控制有助于强化变电站内控制流程的规范化运行,这就需要创建一种组合式的运行管理体系。
变电运检一体化符合电站安全作业的要求,从人员、设备等双方面执行双向控制决策。
例如:县级变电站运检采取了“四班三倒制度”,一天二十四小时均有监控运行人员进行值班操作,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规避,避免无人运行造成的安全问题。
1.3技术性“变电运检一体化”建设同样需要强大的技术做为支撑,通过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促进变电的运行和维护有效结合在一起,从而让两者相互依托、相互促进,达到相互协调统一的程度。
智能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要点分析
![智能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要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ed3f21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5a.png)
智能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要点分析智能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是目前电网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电力行业提高运维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
为了实现智能电网的运维一体化建设,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设备检测与监测设备检测与监测是实现电网运维一体化建设的基础工作。
通过设备检测与监测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实时监控和异常检测。
在实际运用中,可以通过建立网络监测系统对电网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同时,还需要将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及时预警和决策。
二、保障安全稳定保障安全稳定是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配电运维管理体系。
在该管理体系中,包括配电设备管理、配电系统管理以及人员管理等方面。
通过建立电网安全稳定管理制度、加强应急预案的编制和落实,有效预防和控制电网事故的发生。
三、实现信息化实现信息化是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通过建立智能配电终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配电设备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同时,还可以对遥控遥测设备进行网络控制和数据传输。
在实际运用中,还需要建立一套配电系统的信息管理系统,以便实现对配电系统的全面管理与监控。
四、提高效率提高效率是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通过建立智能配电终端管理系统和配电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配电系统的远程监控和管理,以及对配电设备的远程维护和调试。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减少运维人员的工作量,并提高运维效率。
总之,智能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建设是电网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电网运营与维护管理恰当有序的关键之一。
建立科学合理的智能电网配电运维一体化管理机制,将利用新技术、新工具、新设备和新方法,实现电网运维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这将有助于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供电质量和水平,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电网经济效益。
变电运维一体化方案分析
![变电运维一体化方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c9e43fe376baf1ffd4fad1c.png)
变电运维一体化方案分析摘要:变电运维一体化是当前电网智能化发展的需求。
相比于传统模式的弊端,变电运维一体化的优势十分明显。
通过一体化方案的制定和推行,在实践中我们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本文将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变电运维一体化;传统弊端;方案分析;实践1.前言在长期的发展优化过程中,我国电力系统的变电运行和检修由原来的分为两个专业正在逐渐演变成一体化的生产组织模式,这是电力发展的必然产物。
2.现有模式的弊端随着电网的不断升级,运维团队管辖范围内的变电站的改造和扩建正在进一步推进,变电站的运维给工作人员带来了繁重的工作量而且效率低。
一方面原因,大多数由原农村电网管理的变电站的型号与旧变电站不同,且初始建设标准相对较低。
在主电网管理一次和二次设施后,进行了许多维修。
变电站进行了大量的维护和翻新工作,浪费了人力和物力。
而且变电站通常位于城市的周边,距离市区很远,造成运输费用很高。
在现有模式下,停电维护工作中,需要将操作单元和维护单元分别赶到工作现场,这会反复浪费人员和车辆资源。
3.变电运维一体化的优化方案分析3.1业务划分,方案制定在实施集成模型之前,公司需要制定合理的响应计划来解决问题。
在不影响电网安全的前提下,选择具有良好基础条件和人员配备的区域作为测试地点,并在总结经验的过程中逐步完善一些规章制度。
最好的是将变电站的运行和维护的操作进行细分,根据运维人员的实际情况从简单到困难,选择试点范围,制定合理化的方案。
参考国家电网企业“整合”工作的基本要求,该计划应分为三个不同的时间段,以建立合适的管理模型。
第一个是在工作开始时将低难度系数的工作(例如接地电阻)纳入在运维人员的职责中。
第二是包括易于操作的任务,例如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纳入到整个运维站的职责中。
第三项是根据前两项作为基础,进行超高频或者是色谱带电检测等工作,也可以将其合并到操作维护站的管理系统的操作中。
3.2培训先行,素质提升一体化建设与运维人员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对电力管理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应用的几点探讨
![对电力管理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应用的几点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855de859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6.png)
对电力管理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应用的几点探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电力行业在不断的变革和完善中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
而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对于提高电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就电力管理中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概念和特点变电运维一体化是指在电力生产中,通过整合和优化变电站的设计、建设和运维环节,形成一个全面的整体运维模式。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整体性和综合性:将变电站的各个环节进行整合,形成一个运维的整体,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信息的交互。
2. 高效性和可持续性:通过优化运维流程和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变电站的运维效率和可持续性。
3. 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细化和完善运维规程和制度,保障变电站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价值1. 提高变电站的运维效率:通过整合资源和完善流程,可以减少重复性工作和提高工作效率,从而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2. 保障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通过细化运维规程和强化技术手段,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并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3.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整合资源和优化运维流程,可以充分发挥资源的作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
4. 引入先进技术手段: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可以提高运维的智能化水平,实现预测性维护,降低故障率。
三、变电运维一体化模式的应用难点1. 技术手段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同时对设备和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运维规程和制度的完善:整合和优化运维规程需要从组织结构、人员培训、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整和改进。
3. 人员素质和技能的提升:要求运维人员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能够适应变化和挑战。
4. 安全和保密问题:在整合信息和资源的如何保证信息和资源的安全和保密性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难点。
变电运检一体运作模式浅析与探索
![变电运检一体运作模式浅析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70966798b9d528ea81c779ff.png)
146 | 浙江电力2016年优秀管理论文集变电运检一体运作模式浅析与探索文/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 张波伴随着国网公司“三集五大”的实施和推进,变电站已基本实现无人值班。
采用传统的运行(运维)与检修业务独立开展的模式已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
变电站运行(运维)人员数量急剧下降,在台风等恶劣天气需要保供电时会出现运维人员不足的现象。
缺陷流程复杂且缺陷消缺速度慢,特别是在倒闸操作过程中出现异常及紧急缺陷,运行(运维)人员无法独立处理和消缺,检修人员应急速度慢。
变电站分布比较散,距离较远,远距离往返,导致人员工作效率低下。
运检一体的提出多年来,变电运行和变电检修两个专业始终是单独设置,独立运作的。
变电运行人员负责设备巡视、倒闸操作、日常维护及事故异常处理等等,变电检修人员负责设备消缺、预试、检修等等。
随着国网公司“三集五大”的推进,目前,传统的变电运行业务已逐步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变电运维,即运维一体。
在实际工作中,变电运维和变电检修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若能够将二者进行充分融合,建立完善的运检一体制度,培育合格的运检一体人员,合理调配人员和车辆,便可以达到安全、效率的共赢。
变电运检一体是指把变电运维与变电检修业务进行整合一体,由同一组人员实现设备巡视、倒闸操作、设备维护和检修、应急处置等业务。
它主要是在符合现有安规条件下,通过“两票区分工种,一人分饰两角”,来实现运维、检修工作的效率最优和人员最优。
运检一体可行性分析《安规》中对于检修人员操作有相应的规定,对工作许可人也明确规定“工作许可人应是经工区(所、公司)生产领导书面批准的运行人员或检修操作人员”。
《安规》6.3.7.3 条:“一张工作票中,工作许可人与工作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
”该条规定仅明确工作许可人与工作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对于工作许可人能否可以加入工作班成员未作禁止。
这些规定为运检一体的实施扫清了制度上的障碍。
因此 ,完全可以通过“两票”(工作票与操作票)区分工种,通过合理的制度实现同一人员的角色转换,履行相应工作职责,实现运检一体。
浅谈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措施
![浅谈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9133ac5de80d4d8d05a4f0f.png)
浅谈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措施摘要:如今我国电网规模不断发展不断扩大,电力设备无论是数量还是类型都呈现出增长的形势,在目前这种情况下,输电线路运行也尤为复杂,实现输电线路运检一体化管理就变得至关重要。
对此本文主要从输电线路运行检修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了解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成为以后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目前庆阳运维分部眉岘线路班现在维护的330kV线路有9条总长400公里,750kV有2条总长80公里,800kV直流有1条总长200公里,马上要验收运行的1100kV直流1条186公里,线路走径多为山区及黄土沟壑地区。
一、输电线路运行检修面临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用电量在不断地上升,输电线路延伸。
持续的拓展,使输电线路的范围不断扩大,这对线路的检修和安全维护带来了挑战和困难。
1.1分区、分片模式以往输电线路检修工作通常是运用分区分片的形式进行承包,这种方式无法将检修和运行进行有效结合。
传统的检修线路方式是根据区域划分,分区、分片的承包负责模式,这样每个区域的负责人不同,区域与区城之间的工作可能会出現问题。
一旦线路出现故障,将无法进行精准定位,也就无从发现其中隐藏的问题,从而导致检修工作无法及时开展。
1.2 检修技术及运行检修智能化水平不高输电线路的运维工作是一项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它需要操作人员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也需要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之间的密切合作。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检修技术人员普遍跟不上技术的更新,没有较强的技术能力。
由于检修技术人员没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整体检修技术的质量也存在问题,要想提高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工作的质量,就要提高其整体工作效率。
这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运行检修工作的质量也会存在问题。
因此,目前输电线路运行检修工作迫切的需要使用一套先进智能化的系统,这是打造输电线路运行检修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基础。
二、检修一体化管理的现状及一些问题2.1 人为因素的影响由于输电线路设计人员设计水平不高,导致线路设计参数不符合实际需要,或者设计失误等,造成输电线路的原生安全隐患;个别用电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用电常识,进行违章操作会导致用电安全全事故;建筑工人在铺路或建房过程中无意间操作破坏了输电线路等,都不同程度地给电力网络的安全运行带来很大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新应用I Applications电力主网运检一体化模式分析洪焕森(广东电网公司韶关供电局,广东512000)摘要:韶关供电局在2017年完成主网专业化后,继保检修试验专业采用“本部+驻点”的管理模式。
经过一年多的运作,暴露不少问题,需进行调整优化。
分析实行属地化运检中心的可行性,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鼻检一体;集约化;响应速度。
中图分类号:TM63文章编号:1674-2583(2019)08-0108-02D01:10.19339/j.issn.1674-2583.2019.08.042中文引用格式:洪焕森.电力主网运检一体化模式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19,36(08):108-109. Analysis of Integration Mode of Operation and Inspection in Power Main Grid NetworkHONG Hungshen(Shaoguan Power Supply Bureau,Guangdong Power Grid Corporation,Guangdong512000,China.) Abstract—After Shaoguan Power Supply Bureau completed the specialization of main network in 2017,it adopted the management mode of"headquarters+stationary point”following the specialtyof maintenance and test.In more than a year of operation,many problems have been exposed and need to be adjusted and optimized.This paper analyses the feasibility of implementing the territorial transportation mnd inspection center,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anagement measures.Index Terms—integrated operation and inspection,intensive,response speed.1引言在传统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与继保、检修、试验是相互独立工作的专业。
随着科技的进步、仪器的改进和对电力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变电设备的运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变电运检一体运作模式成为变电设备运维的新思路[1_3]o2背景及现状分析主网专业化工作完成后,变电管理所管理区域跨度、主网设备、运维人员大幅增加。
管辖变电站由63座增加至128座,增幅为100%,人员由300人增加至446人。
经过近1年半的运作,检修、继保、试验专业的“本部+驻点”的模式已暴露出不少问题:(1)应急响应速度慢。
现管辖的变电站分布比较散,距离较远。
车程超过1.5h的变电站34座,车程超过2h的变电站5座。
电网薄弱,且原县局管辖变电站普遍存在设备老旧差的问题,故障频繁。
应急响应时有发生,但远距离往返,班组人员疲于奔波,工作效率低下,设备问题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2)工作量不对称。
本部班组承担了各驻点所有运维计划安排,派工及班务管理。
另一方面,驻点人员远在县城,被动等待分配任务,缺乏有效管理,清闲散漫。
与本部的同事的疲劳作战形成了鲜明对比。
(3)各专业力量的不平衡问题。
在接收人员时,不少综合班(含检修试验继保业务)的骨干力量选择了应急响应少的高压试验专业。
造成了个别地区无检修继保驻点人员的情况,“会干但不能去干”的尴尬情况也时有出现。
在外部环境方面,机巡已逐渐成为常态。
调控一体化、程序化操作全面普及推进。
运行人员的核心业务巡视和操作正在逐步被代替。
运行人员也需要提前谋求新的出路。
3可行性分析3.1优势最突出的优势就是“快”。
运检一体模式下,其缺陷处理和事故应急响应的能力更强、效率更高。
在倒闸操作中如遇设备无法操作等异常和紧急缺陷时,可以立即处理。
减少了故障的汇报环节,以及到变电站的路程时间。
越偏远的变电站,实行运检合一的优势就越明显。
人财物资源进行属地的集约化管理。
充分整合配置,盘活所有资源,各专业相互补充相互支援,提高了工作效率。
可进一步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运检一体实施后,原驻点专业人员将成为变电站设备主人,以更专业的眼光去检查、巡视设备,能更及时发现、处理设备异常。
变电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管理水平将得到很大提升。
可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激发员工创新活力。
通过对其他专业的知识的补充学习,运行人员及专业驻点人员都可以达到集运继检试技基金项目:广东电网电力系统科技创新课题项目。
作者简介:洪焕森,广东电网公司韶关供电局,研究方向:电力工程应用。
收稿日期:2019-05-22,修回日期:2019-07-09.108|集成电路应用第36卷第8期(总第311期)2019年8月能于一身。
提高员工动手能力,转变思维模式,从而使得员工的创新活力被激发出来。
3.2存在风险站长管理责任与管理难度加大。
业务增多和管理人数、管辖车辆、工器具、备品备件均相应增加。
原来专业班长工作量转移到了各位运检中心的站长身上。
实现持多证上岗难度较大。
现有驻点人员以40岁以上人多居多,学习能力有所退化,考证取证难度较高。
属地缺少足够的培训力量,无法承担足够多的培训内容。
在局本部还保留有专家团队的前提下,运检中心人员容易产生依赖情绪,只做一般的业务,疑难杂症全部申请留给本部支援处理。
长此以往,运检中心人员专业的水平将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后继力量培养困难。
一是新来的人员需要同时掌握多个专业的知识,延长了成长周期。
二是属地缺少足够的培训力量。
4管理措施为有效推进运检一体化模式,充分发挥该模式的优势,控制存在风险,拟采取如下措施。
(1)在管理制度方面:需先破后立。
在严守安规和两票的安全底线的情况下,突破制度管理制度的天花板,先走出一条特色之路,加以广泛宣传,再及时向上级提出修改制度的建议。
在工资待遇方面,可通过调整倾斜系数和持多证的方式向运检中心人员倾斜,以稳定队伍和吸引人才。
(2)在思想建设方面:要充分发挥基层班组党支部的优势,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建设班站的"家文化”,凝聚全班的力量做好设备运维工作。
(3)在业务管理方面:①划分业务界面。
坚持“专责管业务”和“站长管人员”的原则,明确界面。
停电检修计划、停电消缺计划、验收计划、专项工作计划由专业专责安排;不停电专业巡视、消缺工作由运检中心结合实际情况安排;设备预试定检检修周期由专业专责负责管理。
设备预试定检检修台账由各运检中心自行更新,每月上报本部专业班组进行核查;备品备件由各运检中心自行管理,每月上报本月使用数量、存量及需求,由专业专责负责审核、采购;工器具及日常维护材料需求每季度由各运检中心上报本部专业班组汇总后,由专业专责安排釆购。
专业专责统筹仪器、工器具及备品备件;运检中心工作票过渡期间由专业专责签发。
由具备相应技能类别的人员担任工作负责人和主要工作班成员,其他人员作为临时工作人员参加指定的专业工作;现场作业文件、作业风险评估由各运检中心自行修编、录入系统。
专业专责进行指导和检查。
②坚持运检中心走在应急第一线的原则,充分发挥属地化路程短,响应快的优势。
③结对同行,开展联合工作。
形成乳源乐昌,始兴南雄,新丰翁源,本部仁化相互结队的模式。
相互支Applications创新应用援,相互协助。
④合理排班。
在初期设立专业的代理值班长,协助站长统筹各专业的计划派工和专业管理。
⑤标杆先行。
选取一个运检中心先行先试,探索运检一体模式下信息系统各业务流程及权限变更需求,明确需要调整的项目数量。
(4)在专业技能培训方面,构建“通才+专才+专家”的人员模式:①现有人员应先进行评估,掌握其能力水平,是否能胜任工作。
遵循“先易后难,逐个击破”的原则,有计划性安排人员考证。
考运行专业岗评及各专业技能证件。
充分利用结对片区内废旧变电站的设备进行培训,退运变电站的设备可作为简单的设备检修、试验讲解、实操训练的场所,使员工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各专业的基本技能。
②进行全员的多专业风险评估。
针对新增的其他专业任务,站长组织本运检中心的各专业人员在本班组开展培训,全面学习、梳理作业风险。
每月进行回顾总结,在不断的工作中不断完善和修订本班组的作业风险库。
③人才流动及新鲜血液补充。
新员工分配到变电管理所后,全部到各运检中心工作。
先系统学习变电运行的知识,并跟着现场 工作学习检修试验继保的知识。
力争通过一年的多专业培训,通过跨专业学习,触类旁通的方式培养出知识和技能较为全面的人才。
第二年开始选拔到专业班组进行专业学习,并根据考核情况和个人意愿选择发展方向。
开发专业班组人员竞聘运检中心值班长、技术员、站长/副站长岗位,打破专业壁垒,开放竞争。
④成立攻关虚拟团队。
采用"团队虚拟化,虚拟项目化,项目载体化,载体专利化,专利实用化”的创新管理思路,由专家带领成员解决实际问题。
跳脱班组限制,自由组合人员,使各位员工跳出所在的小圈子,在更广的平台展现才华,学习到更深入的技能。
通过攻关一个个疑难杂症,逐步成长为专家。
5结语实行运检一体化后,主网的应急响应速度更快、资源利用更好,人员综合素质将有较大的提高,这都将筑牢我们企业的安全生产根基。
这是利的一面,同时也要看到弊的一面,站长的担子更重、运检中心人员的工作量更多,培训难度更大等。
权衡利弊之后可以得出,运检一体化是一条符合我们韶关地广山多区域特点的道路。
我们应该集中力量、扎实认真地推进运检一体化模式。
参考文献[1]张波.变电运检一体运作模式研究与探索[J].浙江电力,2016,35(10):69-72.[2]李宾.推进“变电运检一体化”工作探讨[J].科技资讯,2016,14(36):35-36.[3]王振,程金芳,钱程.智能电网新时代下的运维模式[J].电气时代,2018(11):16+18.集成电路应用第36卷第8期(总第311期)2019年8月丨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