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海西建设背景下泉州港口的发展(定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201 届毕业论文浅谈海西建设背景下泉州港口的发展
学生姓名:学生学号:
年级:专业:国际商务指导教师:胡秀珠职称:副教授
2011年05月
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兹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本人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参考的其他个人或集体的研究成果,均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声明人:
2011年5月
浅谈海西建设背景下泉州港口的发展【内容摘要】:“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提出给泉州港口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海西建设的大背景下,泉州港口稳步发展,货物吞吐量不断提高,周边经济区相继形成。但是,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全面提速,泉州港口的不足之处日益明显。如何改善泉州港口在福州、厦门的夹击下的发展成为摆在眼前的难题,同时如何进一步加强与海峡西岸的经济交流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泉州港口应该积极扩展经济腹地,提高企业管理经营水平,充分发挥泉州在两岸交流与合作中的积极作用,为泉州港口开辟了更广阔的科学发展空间,提供了更强大的发展动力。港口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窗口,加快泉州港口的发展,有利于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化工业的发展,促进两岸交流与合作。
【关键词】:海西建设港口经济区合作
浅谈海西建设背景下泉州港口的发展
一、泉州港口发展的优势
(一)港口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
福建省大陆海岸线长 3324千米,居全国第二位,天然的港口是发展港口经济的基础。泉州港主要分布在湄洲湾、泉州湾、深沪湾和围头湾,泉州湾是泉州港区中心所在。泉州港海岸线长427KM,占全省的14%,其中深水岸线37.6,航道的水深平均深于15M 以上。且泉州港位于福建中部,处在台湾海峡西岸,距离台湾最近。因此,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中担任重要角色。
(二)港口区经济发达,产业多样化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市的经济迅速发展。近年来,陆续形成了以纺织鞋服、建筑建材、工艺制品等为主的一大批优势企业,其经济产量居福建省首位。再加上,泉州外商投资型企业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港口货物生成量大,且有良好的经济腹地作为货源,对泉州港口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港口吞吐量稳步提高,对台优势显著
随着港口基础设施条件的逐步改善和腹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福建港口吞吐量迅速增长,港口已成为福建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统计,2008年,全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74亿吨,比上年增长14.8%;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42.52万,比上年增长8.2%。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迅速显现,2009年1-2月甚至出现负增长的现象,随后,国家政策的实施,吞吐量缓慢回升。至2010年,泉州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450万吨,集装箱136万标箱,年均增长率为15.86%和16.64%。十一五期间,泉州港后渚、石井两个作业区陆续开展对金门货物直航,货物量占全省对金、马、澎的75%,有力地促进了海西经济区的发展。
二、泉州港口发展的劣势
(一)港口物流意识不强,人才流失
在海峡西岸三个主要港口中,厦门港、福州港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但是与厦门港,福州港相比,泉州港在港口物流方面处于劣势。由于区位优势不同,使得泉州港口物流发展不如厦门与福州,并受到厦门与福州的挤压。厦门是经济特区,福州是省会城市,
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使得泉州港口将近70%的货物流向厦门,福州等地。
(二)港口结构不合理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下,全球海运船舶的大型化、专业化日益加强。然而,福建省多数港口航道不适应国际航运船舶大型化、专业化的要求,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中、小型码头、通用型码头泊位数量偏多,而万吨级以上深水专用码头特别是大型集装箱码头泊位却严重不足,全省 88.3%的泊位为万吨级以下。
福建海港口岸除了厦门港为国际集装箱干线港外,其余的包括泉州港在内均为支线港口,未形成大、中、小码头相互配套衔接,干线港、支线港相互协调发展的现代化集装箱运输系统。
(三)港口货物信息化水平低
目前,泉州绝大部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还处在初级水平,真正实现集成化管理的企业很少。由于信息化程度落后,导致物流服务配套设施不健全,造成信息沟通的障碍,使得制造企业和物流企业的信息不能联通,信息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共享,制约了港口的发展。
(四)基础设施落后,多式联运尚未形成
港口的基础设施是发展港口物流的物质基础,目前福建省港口总的来说港口基础设施较落后、通过能力与仓储能力较低。虽然经过多年的建设,福建省的交通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泉州市的铁路,公路也有了较大发展,但是还未形成一个快捷、有效的综合运输网络,多式联运体系尚未形成,使得制约了港口经济的发展。
三、海西建设背景下泉州港口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1.国家政策的支持
海峡西岸经济区写入中央文件后,国家有关部委从规划布局、项目安排、资金支持、政策措施等方面明确了对福建的大力支持,周边地区在产业、交通、市场、口岸通关等方面主动融入与密切协作,“海西”效应正在日益扩大。2009年5月6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直接涉及到港口、航运、物流、口岸等方面,是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必将为有力促进海西经济区建设和港口的繁荣提供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2.拓展两岸的合作领域
在对台合作方面,泉州港的发展形式十分喜人。2002年7月,泉州与澎湖进行了首次海上客运直航;同年开通泉金货运航线,是福建对金门货运通航运量最多、航次最频、增幅最快的一条航线;2006年6月开通的泉金航线,已成为两岸往来最直接、高效的“黄金水道”;2007年5月,石井作业区还实现了与澎湖货运直航的常态化。与台湾的经贸合作交流进入了一个健康快速发展的时期,泉州港口的作用充分得到表现。
3.港口投资呈现多元化
为改变港口投融资结构,扩大融资渠道,解决港口建设资金问题,泉州港口采取了鼓励外资及其他资金进入港口建设与经营,形成了投资来源多渠道、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机制。目前,世界著名的港航集团如香港和记黄埔、新加坡港务集团、马士基、中远太平洋都已涉足海峡西岸各港口,纷纷投入巨资合资兴建码头,这对海西经济的发展又是一个全新的篇章。
(二)挑战
1.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世界港口发展都面临十分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3.7%,比2007年下降1.3%;国际货物贸易增长4.6%,同比下降1.7%,在此环境下,全世界港口都出现增速减缓、支撑力减弱、经济效益下降的现象。我国一些港口增长速度也明显放缓,未达到预期水平。特别是一些中小港口企业经济效益下降,资金流动不畅,应收账款难以追回,面临资金断链和亏损停业的风险,这严重阻碍了港口的发展,使得泉州港口在货物吞吐量,集装箱数量等方面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的现象。
2.港口辐射能力有限
腹地是港口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腹地的大小可由港口的集输运方式及其所到达的区域确定。目前,泉州港口的辐射能力有限,在福建省,又受到厦门港,福州港的挤压。泉州港只能讲眼光投向省外,将江西作为泉州港扩展的腹地。但“三纵八横”的高速公路网以及“二纵三横”高速铁路网等交通网络尚在建设中,拓展经济腹地的成效还不是很明显,对江西、安徽、湖南等内地经济的辐射力仍然十分有限。而且,江西、湖南等地区原是珠三角、长三角港口的货源地,未来的外部竞争将更为激烈。
3.协调区域内港口的关系
目前,从港口等级规模来看,福建形成以福州为核心港的北部港群和以厦门为核心港的南部港群。整个港口地域空间分布呈“双核”结构造成泉州港口在竞争中优势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