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消化计算参考

合集下载

污泥消化计算参考

污泥消化计算参考

消化池容积计算泥量计算:V=10099.4453090610097-⨯=-m3/d⑴消化池有效容积的计算①.根据污泥龄计算V=Qvc式(2.39)式中 V———消化池容积,m3;Q———污泥量,m3/d;vc ———污泥龄,d,采用经验数据。

取vc=20d.V=Qvc=906×20=18120(m3)②池体设计采用中温两级消化,容积比一级∶二级=2∶1,则一级消化池容积为12080m3,用2座,单池容积为 6040m3。

二级消化池容积为 6040m3,用1座。

①.圆柱形消化池几何尺寸。

一级、二级消化池采用相同的池形。

图2.15 计算简图消化池直径D采用30m,集气罩直径d3=4m,高h4=3.0m,池底锥底直径d2=2m,锥角采用20ο。

故h2=h3=(30-2)/2 ×tan20︒=6.0 m消化池柱体高度h1>D/2=15m,取16m 消化池各部分容积:集气罩容积V 4=423d π×h 4=24 2.04π⨯⨯=25.13m 3 式(2.40)下锥体容积 V 3=1/33h π(4d 4Dd 4D 2332++) 式(2.41) =1/3π×6.0×()230301142+⨯+=1514.25m 3 弓形部分容积,即V 2=22(34h D π⨯⨯⨯+4h 22)=6446.55m3式(2.42)柱体容积V 1=124h D ⨯π=4π×302×16=11309.8m 3 式(2.43) 故消化池有效容积V= V 1+V 3=11309.8+1514.25=112824.05m 3>6040m 3 消化池个部分表面积: 集气罩表面积A 4=43234h d d ππ+=2244237.74m ππ⨯+⨯⨯=式(2.44)池顶表面积A 3=22(4)(3043)51.844D h ππ+=⨯+⨯=m2式(2.45)池壁表面积:(地上部分)A 2=32Dh π=308753.9π⨯⨯=m 2 式(2.46)(地下部分) A 1=A 2=753.9m 2池底表面积A 0=2302()()882.52222d D l ππ⨯+=+=m 2式(2.47) 故消化池总面积A=A 0+A 1+A 2+A 3+A 4=882.5+753.9+753.9+51.8+37.7=2179.8m 2⑵中温污泥消化系统热平衡计算①.消化系统耗热量计算消化系统总耗热量经常保持要求的温度,保证消化过程顺利进行。

污泥量计算

污泥量计算

污泥量计算(1)污泥量计算1初次沉淀污泥量和二次沉淀污泥量的计算公式:V=100C0ηQ/1000(100-p)ρ式中:V——初次沉淀污泥量,m3/d;Q——污水流量,m3/d;η——去除率,%;(二次沉淀池η以80%计)C0——进水悬浮物浓度,mg/L;P——污泥含水率,%;ρ——沉淀污泥密度,以1000kg/m3计。

2剩余活性污泥量的计算公式:Qs=ΔX/fXr式中:Qs——每日从系统中排除的剩余污泥量,m3/d;ΔX——挥发性剩余污泥量(干重),kg/d;f=MLVSS/MLSS,生活污水约为0.75,城市污水也可同此;Xr——回流污泥浓度,g/L。

3消化污泥量的计算公式:见公式(8-3)。

(2)污水处理厂干固体物质平衡:污水处理厂内部存在着固体物质的平衡问题,通过固体物质的平衡计算,有助于污泥处理系统的设计与管理。

污水处理厂固体物质平衡的典型计算,可根据图8-1进行。

设原污水悬浮物X0为100,初次沉淀池悬浮物去除率以50%计,二次沉淀池去除率以80%计,悬浮物总去除率总去除率为90%。

各处理构筑物固体回收率为:浓缩池为r1=90%;消化池为r2=80%;悬浮物减量为rg=30%;机械脱水为r3=95%(预处理所加混凝剂的固体量略去不计)。

因此其平衡式为:进入污泥浓缩池的悬浮物量:X1=ΔX+XR (8-10)XR=Xˊ2+ Xˊ3+ Xˊ4 (8-11)式中:X1——进入浓缩池的固体物量;ΔX——初次沉淀池排泥的悬浮物量加二次沉淀池剩余污泥中的悬浮物量;XR——等于浓缩池上清液含有的悬浮物量Xˊ2,消化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3,机械脱水上清液悬浮物量Xˊ4的总和。

进入消化池的悬浮物量:X2= X1 r1 (8-12)浓缩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2= X1(1- r1)(8-13)消化池悬浮物减量:G= X2rg= X1 r1rg (8-14)进入机械脱水设备的悬浮物量:X3=(X2-G)r2 (8-15)消化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3=(X2-G)(1- r2)(8-16)脱水泥饼固体物量:X4= X3 r3机械脱水上清液含有的悬浮物量:Xˊ4= X3(1- r3)(8-17)回流至沉砂池前的上清液中所含悬浮物总量:XR=Xˊ2+ Xˊ3+ Xˊ4 = X1(1- r1rg-r1r2r3+r1r2r3rg)(X1- XR)/ X1= r1rg+r1r2r3-r1r2r3rg=ΔX/ X1X1=ΔX/ r1[rg+r2r3(1-rg)] (8-18)污泥含水率(1)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

污水处理厂污泥基础知识

污水处理厂污泥基础知识

污泥减量微生物制剂提供商 /wunijianliang
或γ=25000/[250p+(100-p)(100+1.5pV)] γs=250(/ 100+1.5pV)
(8-8) (8-7)
式中:γ——湿污泥比重;
γs——污泥中干固体物质平均比重,即干污泥比重;
污泥减量微生物制剂提供商 /wunijianliang
式中:X1——进入浓缩池的固体物量; ΔX——初次沉淀池排泥的悬浮物量加二次沉淀池剩余污泥中的悬浮物
量;
XR——等于浓缩池上清液含有的悬浮物量 Xˊ2,消化池上清液悬浮物量 X
ˊ3,机械脱水上清液悬浮物量 Xˊ4 的总和。
进入消化池的悬浮物量:X2= X1 r1
(8-12)
浓缩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2= X1(1- r1)
(8-13)
消化池悬浮物减量:G= X2rg= X1 r1rg
(8-14)
进入机械脱水设备的悬浮物量:X3=(X2-G)r2
(8-15)
消化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3=(X2-G)(1- r2)
(8-16)
pd——消化污泥含水率,%,取周平均值; V1——生污泥量,m3/d; p1——生污泥含水率,%,取周平均值; pV1——生污泥有机物含量,%; Rd——可消化程度,%,取周平均值; (4)湿污泥比重与干污泥比重:
湿污泥重量等于污泥所含水分重量与干固体重量之和。湿污泥比重等于湿污
泥重量与同体积的水重量之比值。干固体物质包括有机物(即挥发性固体)和无
机物(即灰分)。确定湿污泥比重和干污泥比重,对于浓缩池的设计、污泥运输
及后续处理,都有实用价值。
经综合简化后,湿污泥比重(γ)和干污泥比重(γs)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污泥消化问题汇总

污泥消化问题汇总

污泥消化问题汇总一什么是污泥消化池的投配率?投配率是消化池每天投加新鲜污泥体积占消化池有效容积的百分率,投配率与污泥龄互为倒数。

在不计排出消化液的情况下,消化池的固体停留时间与水力停留时间相同,也就是污泥的消化时间。

例如污泥投配率为5%时,生污泥在消化池中的停留时间即泥龄为20d,污泥体积投配率为0.05m³/(m³.d)。

投配率高,消化速度慢,可能造成消化池内脂肪酸的积累,使pH值下降,污泥消化不完全,产气量下降,污泥削减量减少。

投配率低,污泥消化比较完全,产气率较高,但要求消化池容积足够大,这样会使消化池容积利用率降低、基建费用增高。

另外,为保证消化池内微生物的数量与污泥有机物的比率即污泥负荷稳定,污泥的投配率与污泥的含水率也有关系,含水率低的污泥投配率应当适当减小,含水率低时污泥的投配率可以适当加大。

二污泥厌氧消化池的基本要求有哪些?2.1上清液排出管可在不同的高度设置3~4个、最小直径为75mm,并有与大气隔断的措施;溢流管要比进泥管大一级,且直径不小于200mm,溢流高度要能保证池内处于正压状态;排空管可以和出泥管共用同一管道;取样管最小直径为100mm,至少在池中和池边各设一根,并伸入泥位以下0.5m;人孔要设两个,且位置合理。

2.2污泥厌氧消化池一般使用水密性、气密性和抗腐蚀性良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直径通常为6~35m,总高与直径之比为0.8~1.0,内径与圆柱高之比为2:1。

池底坡度为8%,池顶距泥面的高度大于1.5m,顶部集气罩直径一般为2m、高度为1~2m、大型消化池集气罩的直径和高度最好分别大于4m和2m。

2.3采用两级消化时,一级消化池和一级消化池的停留时间之比可采用1:2:1或3:2,其中采用2:1的最多:一级消化池的液位高度必须能满足污泥自流到一级消化池的需要,地下水位较高时、必须考虑池体的抗浮,对消化池进行清理时最好选择地下水位较低的时候进行。

2.4池四周壁和顶盖必须采取保温措施。

污泥量计算

污泥量计算

污泥量计算
污泥量计算:
进水悬浮物: C1=0.121kg/m3 出水悬浮物: C2=0.045kg/m3 BOD容积负荷:
3kg/(m3•d)
污泥产量: 0.58kg/kgBOD 污泥容重: γ=1000kg/m3
污泥含水率: 99%
滤池去除BOD: ΔS=Sa,Se=135,35=100mg/l=0.100kg/m3
滤池每天去除的BOD量: ΔBOD=ΔS•Q=0.10*3600=360kg 滤池每天由BOD产泥量: M1=360*0.58=208.8kg 滤池去除悬浮物: ΔC=C1,C2=0.121,0.045=0.076kg/m3 滤池每天去除的悬浮物量:M2=ΔSS=ΔC•Q=0.076*3600=273.6kg 每天产干泥重量: M=M1,M2=208.8,273.6=482.4kg 每天产干泥体积: W’=M/γ=482.4/1000?0.5m3 每天污泥产量: W=W’/(1,99%)=50m3
凯氏氮是指以基耶达(Kjeldahl)法测得的含氮量。

它包括氨氮和在此条件下能转化为铵盐而被测定的有机氮化合物。

此类有机氮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质、氨基酸、肽、胨、核酸、尿素以及合成的氮为负三价形态的有机氮化合物,但不包括叠氮化合物,硝基化合物等。

在水处理领域,一般认为总氮=总凯氏氮+硝氮+亚硝氮。

凯氏氮=有机氮+氨氮。

城市污水处理厂产泥量的计算

城市污水处理厂产泥量的计算

城市污水处理厂产泥量的计算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的副产物,包括筛余物、沉泥、浮渣和剩余污泥等。

污泥体积约占处理水量的0∙3%~0.5%左右,如水进行深度处理,污泥量还可能增加0∙5~1.倍。

1、按成分不同分污泥:以有机物为主要成分。

其主要性质是易于腐化发臭,颗粒较细,比重较小(约为1.02~1.006),含水率高且不易脱水,属于胶状结构的亲水性物质。

初次沉淀池与二次沉淀池的沉淀物均属污泥。

沉渣:以无机物为主要成分。

其主要是颗粒较粗,比重较大(约为2左右),含水率较低且易于脱水,流动性差。

沉砂池与某些工业废水处理沉淀池的沉淀物属沉渣。

2、按来源不同分初次沉淀污泥(也称生污泥或新鲜污泥):来自初次沉淀池。

剩余活性污泥(也称生污泥或新鲜污泥):来自活性污泥法后的二次沉淀池。

腐殖污泥(也称生污泥或新鲜污泥):来自生物膜法后的二次沉淀池。

消化污泥(也称熟污泥):生污泥经厌氧消化或好氧消化处理后的污泥。

化学污泥(也称化学沉渣):用化学沉淀法处理污水后产生的沉淀物。

例如,用混凝沉淀法去除污水中的磷;投加硫化物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投加石灰中和酸性污水产生的沉渣以及酸、碱污水中和处理产生的沉渣等均称为化学污泥。

3、城市污水厂污泥的特性见表4、污泥中水的存在形式空隙水,颗粒间隙中的游离水,约70%,可通过重力沉淀(浓缩压密)而分离;毛细水,是在高度密集的细小污泥颗粒周围的水,由毛细管现象而形成的,约20%,可通过施加离心力、负压力等外力,破坏毛细管表面张力和凝聚力的作用力而分离;颗粒表面吸附水和内部结合水,约10%。

表面吸附水是在污泥颗粒表面附着的水分,起附着力较强,常在胶体状颗粒,生物污泥等固体表面上出现,采用混凝方法,通过胶体颗粒相互絮凝,排除附着表面的水分;内部结合水,是污泥颗粒内部结合的水分,如生物污泥中细胞内部水分,无机污泥中金属化合物所带的结晶水等,可通过生物分离或热力方法去除。

通常含水率在85%以上时,污泥呈流态;65%~85%时呈塑态;低于60%时则呈固态。

《排水工程》第69讲:6种情况下的污泥产量计算

《排水工程》第69讲:6种情况下的污泥产量计算

《排水工程》第69讲:6种情况下的污泥产量计算展开全文【《排水工程》第69讲】重要指数:★★★★上一节主要讲解第17章污泥处理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污泥处理的目的、污水厂污泥分类及其特性,本节主要讲解污泥的产量与计量部分内容。

对于污泥的产量,有两种常用的方法,其一是估算法,其二是精确计算法。

对于估算法,《排水工程》上有相应的介绍,首先是P3每万m3污水精处理后的污泥产生量一般为5~8t(按含水率80%计算);其次是P426城镇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量占处理水量的0.3%~0.5%(以含水率97%计算)。

对于精确计算法,分为以下6中情况:01 预处理工艺的污泥产量预处理工艺的污泥产量,包括初沉池、水解池、AB法A段和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工艺等。

①不接收剩余活性污泥时:▲公式17-10·△X1——预处理污泥产生量,kg/d;·SSi、SSo——分别为进出水悬浮物浓度,kg/m3;·Q——设计日平均污水流量,m3/d;·a——系数,无量纲。

初沉池a=0.8~1.0,排泥间隔较长时,取下限;AB法A段a=1.0~1.2,水解工艺a=0.5~0.8,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和深度处理工艺根据投药量,a=1.5~2.0。

②初沉池不接收剩余活性污泥,间歇排放:▲公式17-16·Q1——初沉池每日排泥量,m3/d;·n——每日排泥次数,n=24/T,T为排泥周期;·S——初沉池截面积,m2;·hf,i——集泥池中初沉污泥排泥前泥位,m;·ha,i——集泥池中初沉污泥排泥后泥位,m;·Qi——初沉池排泥期间,集泥池(浓缩池)提升泵流量,m3/h;·ti——初沉池排泥时间,h。

02 带预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法及其变形工艺剩余污泥产生量带预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法及其变形工艺剩余污泥产生量,按如下公式计算:▲公式17-11·△X2——剩余活性污泥量,kg/d;·f——MLVSS/MLSS之比值。

消化池计算

消化池计算

3.3 消化池容积计算3.3.1 一级消化池1、一级消化池容积因日处理污泥量较小,采用一座一级消化池V=Qt (3—3)式中: V—一级消化池容积,m3Q—污泥量,m3/dt-一级消化池停留时间,d中温消化时两级消化停留时间一般采用25~30d设计中取27d,其中一级消化停留时间为18d,Q=85 m3/d,则一级消化池的有效容积V=85×18=1530 m32、各部分尺寸的确定(1)消化池直径D设计中取16m(2).集气罩直径d1一般采用1~2m,设计中取2m(3)池底锥底直径d2一般采用0。

5~2m,设计中取2m(4)集气罩高度h1一般采用1~2m,设计中取2m(5)上锥体高度h2h2=tan1α(2d1-D) (3—4)式中1α—上锥体倾角,一般采用15 ~30 ,设计中取20h2=tan20(2216-)=2.3m,设计中取2。

5m(6)消化池高度h3=2D=8m(7)下锥体高度h4h4=tan2α (2d2-D) (3-5)式中2α—下锥体倾角,一般采用5 ~15 ,设计中取10h4=tan10(2216-)=1。

12m,设计中取1。

5m(8)消化池总高度H= h 1+ h 2+ h 3+ h 4=2+2.5+8+1.5=14m (3—6)总高度和圆柱直径的比例:D H =1614=0。

88 符合(0.8~1)的要求 3、各部分容积 集气罩容积V 1=41πd 21 h 1=41×3。

14×22×2=6.28 m 3(3-7) 弓形部分容积 V 2=6π h 2⎥⎦⎤⎢⎣⎡++22122d 323h D )()(=263.3 m 3 (3—8) 圆柱部分容积 V 3=41πD 2h 3=41×3。

14×162×8=1607.7 m 3(3-9) 下锥部分容积V 4=3π h 4⎥⎦⎤⎢⎣⎡+⨯+2222)2(22)2(d d D D =114。

污泥量计算

污泥量计算

污泥量计算污泥量计算(1)污泥量计算1初次沉淀污泥量和二次沉淀污泥量的计算公式:V=100C0ηQ/1000(100-p)ρ式中:V——初次沉淀污泥量,m3/d;Q——污水流量,m3/d;η——去除率,%;(二次沉淀池η以80%计)消化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3=(X2-G)(1- r2)(8-16)脱水泥饼固体物量:X4= X3 r3机械脱水上清液含有的悬浮物量:Xˊ4= X3(1- r3)(8-17)回流至沉砂池前的上清液中所含悬浮物总量:XR=Xˊ2+ Xˊ3+ Xˊ4 = X1(1- r1rg-r1r2r3+r1r2r3rg)(X1- XR)/ X1= r1rg+r1r2r3-r1r2r3rg=ΔX/ X1X1=ΔX/ r1[rg+r2r3(1-rg)] (8-18)污泥含水率污泥含水率(1)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

1污泥中水的存在形式有:空隙水,颗粒间隙中的游离水,约70%,可通过重力沉淀(浓缩压密)而分离;毛细水,是在高度密集的细小污泥颗粒周围的水,由毛细管现象而形成的,约20%,可通过施加离心力、负压力等外力,破坏毛细管表面张力和凝聚力的作用力而分离;颗粒表面吸附水和内部结合水,约10%。

表面吸附水是在污泥颗粒表面附着的水分,起附着力较强,常在胶体状颗粒,生物污泥等固体表面上出现,采用混凝方法,通过胶体颗粒相互絮凝,排除附着表面的水分;内部结合水,是污泥颗粒内部结合的水分,如生物污泥中细胞内部水分,无机污泥中金属化合物所带的结晶水等,可通过生物分离或热力方法去除。

通常含水率在85%以上时,污泥呈流态;65%~85%时呈塑态;低于60%时则呈固态。

2污泥体积、重量及所含固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R d——可消化程度,%,取周平均值;(4)湿污泥比重与干污泥比重:湿污泥重量等于污泥所含水分重量与干固体重量之和。

湿污泥比重等于湿污泥重量与同体积的水重量之比值。

每日排泥量的计算公式

每日排泥量的计算公式

每日排泥量的计算公式
1. 公式一:根据污泥浓度和排泥体积计算。

- 设每日排泥量为Q_s(m^3/d),污泥浓度为C(kg/m^3),每日排出的干污泥量为Δ X(kg/d)。

- 则Q_s=(Δ X)/(C)
- 例如,如果每日要排出的干污泥量为100kg/d,污泥浓度为5kg/m^3,那么Q_s=(100)/(5) = 20m^3/d。

2. 公式二:根据污泥龄和反应池有效容积计算(活性污泥法相关)
- 设污泥龄为θ_c(d),反应池有效容积为V(m^3),则每日排泥量
Q_s=(V)/(θ_c)
- 例如,反应池有效容积为500m^3,污泥龄为25d,则
Q_s=(500)/(25)=20m^3/d。

3. 公式三:基于进水和出水的悬浮物含量计算(适用于某些沉淀工艺)
- 设进水流量为Q(m^3/d),进水悬浮物浓度为SS_in(mg/L),出水悬浮物浓度为SS_out(mg/L),污泥含水率为P(通常以百分数表示,如99%),则每日排泥量Q_s=frac{Q×(SS_in-SS_out)}{(1 - P)×1000}
- 例如,进水流量Q = 1000m^3/d,进水悬浮物浓度SS_in=300mg/L,出水悬浮物浓度SS_out=50mg/L,污泥含水率P = 99%。

- 首先计算Q×(SS_in-SS_out)=1000×(300 - 50)=1000×250 = 250000g/d =
250kg/d。

- 然后(1 - P)=1-0.99 = 0.01。

- 最后Q_s=(250)/(0.01×1000)=25m^3/d。

污泥计算、厌氧消化处理污泥

污泥计算、厌氧消化处理污泥

一,污泥的介绍污泥是水处理过程的副产物,包括筛余物、沉泥、浮渣和剩余污泥等。

污泥体积约占处理水量的0.3%~0.5%左右,如水进行深度处理,污泥量还可能增加0.5~1倍。

使污泥减量、稳定、无害化及综合利用。

(1)确保水处理的效果,防止二次污染;(2)使容易腐化发臭的有机物稳定化;(3)使有毒有害物质得到妥善处理或利用;(4)使有用物质得到综合利用,变害为利。

由于污泥处理技术难度高、投资大、回报不确定等因素,国内涉足此领域的企业少且规模小,与外国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

在我国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中,有污泥稳定处理设施的不到25%,处理工艺和配套设备完善的不到10%。

国外的城市污泥处理与处置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无论是进行有效利用还是填埋处置,污泥处理与其他废物的处理一样,皆是以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为目的。

1)按成分不同分:污泥:以有机物为主要成分。

其主要性质是易于腐化发臭,颗粒较细,比重较小(约为1.02~1.006),含水率高且不易脱水,属于胶状结构的亲水性物质。

初次沉淀池与二次沉淀池的沉淀物均属污泥。

沉渣:以无机物为主要成分。

其主要是颗粒较粗,比重较大(约为2左右),含水率较低且易于脱水,流动性差。

沉砂池与某些工业废水处理沉淀池的沉淀物属沉渣。

(2)按来源不同分:初次沉淀污泥(也称生污泥或新鲜污泥):来自初次沉淀池。

剩余活性污泥(也称生污泥或新鲜污泥):来自活性污泥法后的二次沉淀池。

腐殖污泥(也称生污泥或新鲜污泥):来自生物膜法后的二次沉淀池。

消化污泥(也称熟污泥):生污泥经厌氧消化或好氧消化处理后的污泥。

化学污泥(也称化学沉渣):用化学沉淀法处理污水后产生的沉淀物。

例如,用混凝沉淀法去除污水中的磷;投加硫化物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投加石灰中和酸性污水产生的沉渣以及酸、碱污水中和处理产生的沉渣等均称为化学污泥。

(3)城市污水厂污泥的特性见表城市废水厂污泥的性质和数量表1(1)污泥量计算1初次沉淀污泥量和二次沉淀污泥量的计算公式:V=100C0ηQ/1000(100-p)ρ式中:V——初次沉淀污泥量,m3/d;Q——污水流量,m3/d;η——去除率,%;(二次沉淀池η以80%计)C0——进水悬浮物浓度,mg/L;P——污泥含水率,%;ρ——沉淀污泥密度,以1000kg/m3计。

污泥计算公式甄选

污泥计算公式甄选

污泥计算公式(优选.)
一般情况下,二级污水处理厂污泥产量为处理每万立方米污水5~10 t脱水污泥(一般取7~8),处理每千克COD 1~5 kg脱水污泥(80%含水率)(一般取2~3),处理每千克5d生化需氧量2.5~10 kg脱水污泥(一般取5~8)
1、A2O工艺剩余污泥产泥量
•△X——剩余污泥量,kgSS/d;
•V——生物反应池的容积,m3;
•Y——污泥产率系数,kgVSS/kgBOD5,20℃时取0.4~0.8;
•Q——设计平均日污水量,m3/d;
•So——生物反应池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kg/m3;
•Se——生物反应池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kg/m3;
•Kd——衰减系数,d-1;
•Xv——生物反应池内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平均浓度,gMLVSS /L;
•f——SS 的污泥转换率,gMLSS/gSS,宜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无试验资料时可取0.5~0.7;
•SSo——生物反应池进水悬浮物浓度,kg/m3;
•SSe——生物反应池出水悬浮物浓度,kg/m3。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感谢您使用本店文档您的满意是我们的永恒的追求!(本句可删)------------------------------------------------------------------------------------------------------------。

污泥量计算公式精选版

污泥量计算公式精选版

污泥量计算公式精选版1.泥浆物质量计算公式:污泥产量 = 泥浆质量 (kg)该公式用于计算传输或处理过程中泥浆的物质质量。

泥浆质量可以通过称重或质量测量仪器获得。

2.浓度法污泥产量计算公式:污泥产量 = 污泥总体积(m³) × 污泥干含固物(kg/m³)该公式基于泥浆的浓度来计算污泥产量。

泥浆总体积是指泥浆的物理体积,污泥干含固物是指泥浆中固体的质量除以泥浆的体积。

3.深度梯度法污泥产量计算公式:污泥产量 = (上层泥浆深度 (m) - 下层泥浆深度(m)) × 泥浆面积(m²) × 泥浆密度(kg/m³)该公式利用泥浆的深度梯度计算污泥产量。

上层泥浆深度减去下层泥浆深度得到泥浆的深度差,乘以泥浆的面积和泥浆的密度可以得到污泥的质量。

4.沉降污泥计算公式:污泥产量 = 沉降物体的质量 (kg) / (底泥沉降速率 (m/年) × 沉降物的质量分数)该公式可用于估算底泥或沉降物的污泥产量。

沉降物体的质量除以底泥的沉降速率乘以沉降物的质量分数可以得到污泥的产量。

5.土壤疏浚污泥产量计算公式:污泥产量 = (疏浚区域的土壤体积(m³) or 长度× 宽度× 高度) × 污泥含水率 (个数)该公式用于计算土壤疏浚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

疏浚区域的土壤体积乘以污泥的含水率可以得到污泥的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公式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具体选择哪个公式应该根据实际场景和数据来决定。

此外,为了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应该尽可能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并在计算过程中遵循适当的单位换算和保留有效数字。

污泥处理计算公式

污泥处理计算公式

污泥处理计算公式污泥处理计算公式是指用于计算污泥处理过程中污泥产生量、干化效率、脱水效率等参数的数学公式。

这些公式有助于确定污泥处理设备的处理能力和工艺操作的效果,为污泥处理工程的设计、运营和优化提供依据。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污泥处理计算公式。

1.污泥产生量计算公式污泥产生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处理系统中产生的污泥量,通常以干重表示。

污泥产生量计算公式如下:污泥产生量=进水总悬浮固体量-出水总悬浮固体量-损失固体量其中,进水总悬浮固体量是指进入处理系统的原水中总悬浮固体的质量;出水总悬浮固体量是指出水中的总悬浮固体的质量;损失固体量是指在处理过程中由于挥发、氧化等原因而丢失的固体的质量。

2.干化效率计算公式干化效率是指污泥经过干化处理后的相对干固物含量与初始含水率之间的比值,用于评估污泥干化处理的效果。

干化效率计算公式如下:干化效率=(初始含水率-干固物含量)/初始含水率×100%其中,初始含水率是指污泥进入干化处理设备时的含水率;干固物含量是指经过干化处理后污泥中的干固物质量占总质量的比例。

3.脱水效率计算公式脱水效率是指污泥经过脱水处理后的相对固体含量与初始含水率之间的比值,用于评估污泥脱水处理的效果。

脱水效率计算公式如下:脱水效率=(初始含水率-固体含量)/初始含水率×100%其中,初始含水率是指污泥进入脱水设备时的含水率;固体含量是指经过脱水处理后污泥中的固体质量占总质量的比例。

4.曝气量计算公式曝气量是指添加到污泥处理系统中的曝气气体量,用于提供充足的氧气以促进污泥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曝气量计算公式如下:曝气量=曝气气体传质需氧量/氧气传质效率其中,曝气气体传质需氧量是指单位时间内传递到水中的氧气的质量;氧气传质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曝气气体中传递到水中的氧气质量与总氧气量之间的比值。

这些污泥处理计算公式在实际的污泥处理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工程师和操作人员有效地评估和优化污泥处理过程,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处理成本。

污泥量计算公式范文

污泥量计算公式范文

污泥量计算公式范文
1.干重和湿重的关系
污泥的干重和湿重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干重=湿重×(100-含水率)/100
其中,含水率是指污泥中含水量占总重量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2.污泥量计算公式
根据上述关系,我们可以得出污泥量计算的公式:
污泥量=干重/干重比
其中,干重比指的是单位干重的污泥的体积。

干重比是根据经验值或
实际测量得出的,不同类型的污泥可能具有不同的干重比。

3.污泥量计算的应用
污泥量的计算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环境工程中,用于
评估污泥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污泥处理成本等。

例如,水处理厂根据进水量、出水水质要求等因素来确定污泥生产量,进而计算出污泥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

又如,在污泥处置过程中,需要计
算污泥的体积,以确定如何进行存储、运输和处置等环节。

通常情况下,污泥量计算公式中的干重比是通过实地测量或根据类似
污泥的干重比经验值来确定的。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污泥可能具有
不同的干重比,因此在具体计算时需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干重比的数值。

总结一下,污泥量计算公式是根据污泥的干重和湿重之间的关系来计
算的,其中干重和湿重的关系由含水率确定。

污泥量计算应用于环境工程中,用于评估污泥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计算污泥体积等。

在具体计算时,需要考虑污泥的类型并确定相应的干重比。

污泥量计算讲解学习

污泥量计算讲解学习

污泥量计算污泥量计算污泥量计算(1)污泥量计算1初次沉淀污泥量和二次沉淀污泥量的计算公式:V=100C0ηQ/1000(100-p)ρ式中:V——初次沉淀污泥量,m3/d;Q——污水流量,m3/d;η——去除率,%;(二次沉淀池η以80%计)C0——进水悬浮物浓度,mg/L;P——污泥含水率,%;ρ——沉淀污泥密度,以1000kg/m3计。

2剩余活性污泥量的计算公式:Qs=ΔX/fXr式中:Qs——每日从系统中排除的剩余污泥量,m3/d;ΔX——挥发性剩余污泥量(干重),kg/d;f=MLVSS/MLSS,生活污水约为0.75,城市污水也可同此;Xr——回流污泥浓度,g/L。

3消化污泥量的计算公式:见公式(8-3)。

(2)污水处理厂干固体物质平衡:污水处理厂内部存在着固体物质的平衡问题,通过固体物质的平衡计算,有助于污泥处理系统的设计与管理。

污水处理厂固体物质平衡的典型计算,可根据图8-1进行。

设原污水悬浮物X0为100,初次沉淀池悬浮物去除率以50%计,二次沉淀池去除率以80%计,悬浮物总去除率总去除率为90%。

各处理构筑物固体回收率为:浓缩池为r1=90%;消化池为r2=80%;悬浮物减量为rg=30%;机械脱水为r3=95%(预处理所加混凝剂的固体量略去不计)。

因此其平衡式为:进入污泥浓缩池的悬浮物量:X1=ΔX+XR (8-10)XR=Xˊ2+ Xˊ3+ Xˊ4 (8-11)式中:X1——进入浓缩池的固体物量;ΔX——初次沉淀池排泥的悬浮物量加二次沉淀池剩余污泥中的悬浮物量;XR——等于浓缩池上清液含有的悬浮物量Xˊ2,消化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3,机械脱水上清液悬浮物量Xˊ4的总和。

进入消化池的悬浮物量:X2= X1 r1 (8-12)浓缩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2= X1(1- r1)(8-13)消化池悬浮物减量:G= X2rg= X1 r1rg (8-14)进入机械脱水设备的悬浮物量:X3=(X2-G)r2 (8-15)消化池上清液悬浮物量:Xˊ3=(X2-G)(1- r2)(8-16)脱水泥饼固体物量:X4= X3 r3机械脱水上清液含有的悬浮物量:Xˊ4= X3(1- r3)(8-17)回流至沉砂池前的上清液中所含悬浮物总量:XR=Xˊ2+ Xˊ3+ Xˊ4 = X1(1- r1rg-r1r2r3+r1r2r3rg)(X1- XR)/ X1= r1rg+r1r2r3-r1r2r3rg=ΔX/ X1X1=ΔX/ r1[rg+r2r3(1-rg)] (8-18)污泥含水率污泥含水率(1)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

污泥消化计算参考

污泥消化计算参考

式( 2.42 )
柱体容积 V1= D 2 h1 = × 302× 16=11309.8m3
4
4
式( 2.43 )
故消化池有效容积 V= V1+V3=11309.8+1514.25=112824.05m3> 6040m3
消化池个部分表面积:
集气罩表面积 A4=
d
2 3
4
d3 h4 =
42
4
4 2 37.7 m2
式( 2.39 )
②池体设计 采用中温两级消化,容积比一级∶二级 =2∶1,则一级消化池容积为 12080m3,用 2
座,单池容积为 6040m3。二级消化池容积为 6040m3,用 1 座。 ①. 圆柱形消化池几何尺寸。一级、二级消化池采用相同的池形。
图 2.15 计算简图 消化池直径 D采用 30m,集气罩直径 d3=4m,高 h4=3.0m,池底锥底直径 d2=2m,锥角 采用 20 。 故 h2=h3=(30-2 )/2 × tan 20 =6.0 m 消化池柱体高度 h1>D/2=15m,取 16m 消化池各部分容积:
式( 2.44 )
池顶表面积 A3= (D 4h22)
(30 4 3) 51.8 m2
4
4
式( 2.45 )
池壁表面积:(地上部分) A2= Dh3 = 30 8 753.9 m2 2
(
地下部分 ) A 1=A2=753.9m2
式( 2.46 )
池底表面积 A0= l ( D d2 ) 22
16.52 6.02 ( 30 2 ) 882.5 m2 式( 2.47 ) 22
平均耗热量 Q1= 302
(35
8)
1000

污泥含水率计算

污泥含水率计算

1污泥含水率:污泥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污泥总重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污泥含水率;1污泥中水的存在形式有:空隙水,颗粒间隙中的游离水,约70%,可通过重力沉淀浓缩压密而分离;毛细水,是在高度密集的细小污泥颗粒周围的水,由毛细管现象而形成的,约20%,可通过施加离心力、负压力等外力,破坏毛细管表面张力和凝聚力的作用力而分离;颗粒表面吸附水和内部结合水,约10%;表面吸附水是在污泥颗粒表面附着的水分,起附着力较强,常在胶体状颗粒,生物污泥等固体表面上出现,采用混凝方法,通过胶体颗粒相互絮凝,排除附着表面的水分;内部结合水,是污泥颗粒内部结合的水分,如生物污泥中细胞内部水分,无机污泥中金属化合物所带的结晶水等,可通过生物分离或热力方法去除;通常含水率在85%以上时,污泥呈流态;65%~85%时呈塑态;低于60%时则呈固态;2污泥体积、重量及所含固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V1/V2=W1/W2=100-p2/100-p1=C2/C18-1式中:p1、V1、W1、C1——污泥含水率为p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p2、V2、W2、C2——污泥含水率为p1时的污泥体积、重量与固体物浓度;说明:式8-1适用于含水率大于65%的污泥;因含水率低于65%以后,体积内出现很多气泡,体积与重量不在符合式8-1的关系;例题8-1:污泥含水率从%降低至95%时,求污泥体积;解:由式8-1V2= V1100-p1/100-p2= V1/100-95=1/2V1可见污泥含水率从%降低至95%时,污泥体积减少一半;2挥发性固体或称灼烧减重和灰分或称灼烧残渣:挥发性固体近似地等于有机物含量;灰分表示无机物含量;3可消化程度:表示污泥中可被消化降解的有机物数量;消化对象:污泥中的有机物;一部分是可被消化降解的或称可被气化,无机化;另一部分是不易或不能被消化降解的,如脂肪、合成有机物等;消化程度的计算公式:R d=1-p V2p S1/p V1p S2×100 8-2式中:R d——可消化程度,%;p S1、p S2——分别表示生污泥及消化污泥的无机物含量,%;p V1、p V1——分别表示生污泥及消化污泥的有机物含量,%;消化污泥量的计算公式:V d= V1100-p1/100-p d1- p V1/100+ p V1/1001- R d/100 8-3式中:V d——消化污泥量,m3/d;p d——消化污泥含水率,%,取周平均值;V1——生污泥量,m3/d;p1——生污泥含水率,%,取周平均值;p V1——生污泥有机物含量,%;R d——可消化程度,%,取周平均值;4湿污泥比重与干污泥比重:湿污泥重量等于污泥所含水分重量与干固体重量之和;湿污泥比重等于湿污泥重量与同体积的水重量之比值;干固体物质包括有机物即挥发性固体和无机物即灰分;确定湿污泥比重和干污泥比重,对于浓缩池的设计、污泥运输及后续处理,都有实用价值;经综合简化后,湿污泥比重γ和干污泥比重γs的计算公式分别为:γ=100γs /γs p+100-p 8-4或γ=25000/250p+100-p100+ 8-8γs=250/100+ 8-7式中:γ——湿污泥比重;γs——污泥中干固体物质平均比重,即干污泥比重;p——湿污泥含水率,%;p V——污泥中有机物含量,%;5污泥肥分:污泥中含有大量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肥分N、P、K、微量元素及土壤改良剂有机腐殖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各种污泥所含肥分见表8-2;比例及工业性质;污水经二级处理后,污水中重金属离子约有50%以上转移到污泥中;若污泥作为肥料使用时,要注意重金属是否超过我国农林业部规定的农用污泥标准GB4284-84;表8-3列举我国北京、上海、天津、西安、兰州、沈阳、黄石等几个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重金属含量的范围;。

污泥消化计算参考

污泥消化计算参考

消化池容积计算泥量计算:V=10099.4453090610097-⨯=-m3/d⑴消化池有效容积的计算①.根据污泥龄计算V=Qvc式(2.39)式中 V———消化池容积,m3;Q———污泥量,m3/d;vc ———污泥龄,d,采用经验数据。

取vc=20d.V=Qvc=906×20=18120(m3)②池体设计采用中温两级消化,容积比一级∶二级=2∶1,则一级消化池容积为12080m3,用2座,单池容积为 6040m3。

二级消化池容积为 6040m3,用1座。

①.圆柱形消化池几何尺寸。

一级、二级消化池采用相同的池形。

图2.15 计算简图消化池直径D采用30m,集气罩直径d3=4m,高h4=3.0m,池底锥底直径d2=2m,锥角采用20 。

故h2=h3=(30-2)/2 ×tan20︒=6.0 m消化池柱体高度h1>D/2=15m,取16m 消化池各部分容积:集气罩容积V 4=423d π×h 4=24 2.04π⨯⨯=25.13m 3 式(2.40)下锥体容积 V 3=1/33h π(4d 4Dd 4D 2332++) 式(2.41) =1/3π×6.0×()230301142+⨯+=1514.25m 3 弓形部分容积,即V 2=22(34h D π⨯⨯⨯+4h 22)=6446.55m3式(2.42)柱体容积V 1=124h D ⨯π=4π×302×16=11309.8m 3 式(2.43) 故消化池有效容积V= V 1+V 3=11309.8+1514.25=112824.05m 3>6040m 3 消化池个部分表面积: 集气罩表面积A 4=43234h d d ππ+=2244237.74m ππ⨯+⨯⨯=式(2.44)池顶表面积A 3=22(4)(3043)51.844D h ππ+=⨯+⨯=m2式(2.45)池壁表面积:(地上部分)A 2=32Dh π=308753.9π⨯⨯=m 2 式(2.46)(地下部分) A 1=A 2=753.9m 2池底表面积A 0=2302()()882.52222d D l ππ⨯+=+=m 2式(2.47) 故消化池总面积A=A 0+A 1+A 2+A 3+A 4=882.5+753.9+753.9+51.8+37.7=2179.8m 2⑵中温污泥消化系统热平衡计算①.消化系统耗热量计算消化系统总耗热量经常保持要求的温度,保证消化过程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节消化池容积计算泥量计算:V=10099.4453090610097-⨯=-m3/d⑴消化池有效容积的计算①.根据污泥龄计算V=Qvc式(2.39)式中 V———消化池容积,m3;Q———污泥量,m3/d;vc ———污泥龄,d,采用经验数据。

取vc=20d.V=Qvc=906×20=18120(m3)②池体设计采用中温两级消化,容积比一级∶二级=2∶1,则一级消化池容积为12080m3,用2座,单池容积为 6040m3。

二级消化池容积为 6040m3,用1座。

①.圆柱形消化池几何尺寸。

一级、二级消化池采用相同的池形。

图2.15 计算简图消化池直径D采用30m,集气罩直径d3=4m,高h4=3.0m,池底锥底直径d2=2m,锥角采用20 。

故h2=h3=(30-2)/2 ×tan20︒=6.0 m消化池柱体高度h1>D/2=15m,取16m 消化池各部分容积:集气罩容积V 4=423d π×h 4=24 2.04π⨯⨯=25.13m 3 式(2.40)下锥体容积 V 3=1/33h π(4d 4Dd 4D 2332++) 式(2.41) =1/3π×6.0×()230301142+⨯+=1514.25m 3 弓形部分容积,即V 2=22(34h D π⨯⨯⨯+4h 22)=6446.55m 3 式(2.42)柱体容积V 1=124h D ⨯π=4π×302×16=11309.8m 3 式(2.43) 故消化池有效容积V= V 1+V 3=11309.8+1514.25=112824.05m 3>6040m 3 消化池个部分表面积: 集气罩表面积A 4=43234h d d ππ+=2244237.74m ππ⨯+⨯⨯= 式(2.44)池顶表面积A 3=22(4)(3043)51.844D h ππ+=⨯+⨯=m 2 式(2.45)池壁表面积:(地上部分)A 2=32Dh π=308753.9π⨯⨯=m 2 式(2.46)(地下部分) A 1=A 2=753.9m 2池底表面积A 0=2302()()882.52222d D l ππ⨯+=+=m 2 式(2.47) 故消化池总面积A=A 0+A 1+A 2+A 3+A 4=882.5+753.9+753.9+51.8+37.7=2179.8m 2⑵中温污泥消化系统热平衡计算①.消化系统耗热量计算消化系统总耗热量经常保持要求的温度,保证消化过程顺利进行。

热平衡计算包括消化系统耗热量计算、消化池保温设计、热交换器的热损失三部分。

★ 加热生污泥好热量Q 1,kcal/h Q 1=1000)(24⨯-'s D T T V 式(2.48)式中V'———每日投入消化池的生污泥量,m3/d;TD———消化污泥温度,℃;TS———生污泥温度,℃。

已知每座一级消化池每日投配的生活污泥,V'=6040⨯5%=302m3/d,TD=35℃,污泥平均温度为8℃,日平均最低温度6.4℃,故平均耗热量 Q1=302(358)100024⨯-⨯=3.375×105 kcal/h最大耗热量 Q1max =5302(35 6.4)1000 3.71024⨯-⨯=⨯kcal/h★消化池体热损失Q2,kcal/hQ2=∑FK(TD-TA)×1.2 式(2.49)式中F———池盖、池壁及池底的散热面积,m2;TD———池外介质的温度,℃,池外介质为大气时,计算平均耗热量,采用年平均气温9.1°,计算最大耗热量,采用冬季室外计算温度-9°;池外介质为土壤时,采用全年平均温度TB=13°冬季室外计算温度4°;K———池盖、池体与池底的传热系数,kJ/(m2·h·℃)。

池盖K≤0.7kcal/(m2·h·℃)池壁K≤0.6 kcal/(m2·h·℃)(池外为大气)池底K≤0.45 kcal/(m2·h·℃)(池外为土壤)a.池盖的热损失Q21,已知F=A3+A4=37.7+51.8=89.5m2,池外介质为大气,平均气温为9.3℃,冬季室外计算气温为-9℃,故平均耗热量Q21=89.5×0.7×(35-9.3)×1.2=1947.2kcal/h最大耗热量Q21=89.5×0.7×[35-(-9)]×1.2=3307.9kcal/hb.池壁(地面以上)的热损失Q22。

若消化池池壁的1/2在地面以下,1/2在地面以上,则F=753.9m2平均耗热量Q22=753.9×0.6×(35-9.1)×1.2=14058.8kcal/h最大耗热量Q22=923.16×0.6×[35-(-9)]×1.2=23883.5kcal/hc.池壁(地面以下)的热损失Q23因 F=753.9m2,池外介质为土壤,故平均耗热量Q23=753.9×0.45×(35-13)×1.2=8956.3kcal/h最大耗热量Q 23=7539×0.45×(35-4)×1.2=17081.5kcal/h d. 池底热损失Q 24 因 F=A 2=882.5m 2故 平均耗热量Q 24=882.5×0.45×(35-13)×1.2=10484.1kcal/h最大耗热量Q 24=882.5×0.45×(35-4)×1.2=14773.1kcal/h每座消化池的总热量: 平均耗热量Q 2=90436.7 kcal/h 最大耗热量Q 2max =98453.7kcal/h★ 输泥管道与热交换器的好热量Q 3输泥管道与热交换器的耗热量可简化计算取前两项热损耗和的5%—15%。

即Q 3=(0.05—0.15)(Q 1+Q 2),设计取10%。

Q 3=0.1×(3.3×105+0.91×105)=0.421×105 kcal/h Q 3max =0.1×(3.7×105+0.99×105)=0.469×105 kcal/h 每座消化池总耗热量为:Q T =(Q 1+Q 2+Q 3)=4.64×105 kcal/h Q Tmax =(Q 1max +Q 2max +Q 3max )=5.16×105 kcal/h消化池系统总耗热量Q '=n ×Q T =2×4.64×105=9.28×105kcal/h Q 'Tmax = n ×Q Tmax =2×5.16×105=10.32×105kcal/h 式中,n 为一级消化池的个数。

⑶.消化池保温设计为减少消化池内热量损失,节约能耗,在消化池体外侧应设保温结构。

由保温层和保护层组成。

保温结构的厚度可通过消化池池壁结构低限热阻dR 0进行计算。

即使消化池池壁结构的总热阻R 0≥d R 0。

保温材料厚度 )(00R R d'-=λδ式(2.50) 式中 λ———保温材料的热导率,kcal/(m 2·h ·℃),由计算手册附录表十一查得d R 0———池壁结构低限热阻,(m 2·h ·℃)/kcal 。

dR 0=kA R TT T n AD '∆- 式(2.51) 式中 T '∆———冬季池壁结构允许温差,℃,一般T '∆=7-10℃R n ——— 池壁结构热阻,m 2·h ·℃/kcal ,对消化池盖内表面R n =0.133;K ——— 温度修正系数,对消化池盖k=1;A ———保温材料变形和池壁结构热惰性系数,对压缩的保温材料A=1.2,热惰性指标D 0≤3材料A=1.1,其他材料A=1。

对于多层保温结构 D 0=∑R i S i 式(2.52) 式中 R i ———某一层材料的热阻,m 2·h ·℃/kcal ;S i ———某一层材料的蓄热系数,kcal/ (m 2·h ·℃);R '=R n +w R R +∑ 式中 0R '———池壁结构中除掉保温材料外的总热阻,m 2·h ·℃/kcal ; R w ———池壁结构外表面热阻,m 2·h ·℃/kcal ,取R w =0.05。

iiR λδ=∑ 式(2.53) i δ———除保温材料外各层池壁结构厚度,mi λ———除保温材料外各层池壁结构热导率,kcal/ (m 2·h ·℃);采用上述计算方法 较为复杂,为简化计算对于固定盖式消化池,池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时,各部保温材料厚度δ。

δ=BG GG K λλδλ-⨯1000 式(2.53) 式中 G λ———消化池各部钢筋混凝土的热导率,kcal/ (m 2·h ·℃); B λ———保温材料的热导率,kcal/ (m 2·h ·℃); R ——— 各部分传热系数的允许值,kcal/ (m 2·h ·℃); G δ———消化池各部分结构厚度,mm ; ①.池顶盖保温。

a. 确定参数。

对于消化池顶盖T '∆=7℃,R n =0.133,R w =0.05,k=1,假定池顶结构热惰性指标D 0<3,故取A=1.1。

b. 计算低限热阻dR 0d R 0=kA R TT T n A D '∆-=792.01.11133.08)3.8(35=⨯⨯⨯-- 式(2.54) 设计保温层厚度、计算各层材料的R 、D 0 。

查附录表可得: 钢筋混凝土4λ=1.33,S 4=12.85R 4=44λδ=33.11.0=0.0752,D 04=0.0752×12.85=0.966 R 2=025.08.002.022==λδ,D 02=0.025×8.65=0.216 防水层1λ=0.15,S 1=2.85 R 1=067.015.001.011==λδ,D 01=0.067×2.85=0.191 由于 0R '=R n +w R R +∑=0.133+0.0752+0.025+0.067+0.05=0.35 消化池顶盖保温材料采用加气混凝土,3λ=0.25,S 3=3.2='-=)(0033R R dλδ0.25×(0.792-0.35)=0.111m ,取3δ=110m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