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校本课程(选修课程)设置方案

合集下载

【新高考】高中地理必修和选修I课程设置方案

【新高考】高中地理必修和选修I课程设置方案

【新高考】高中地理必修和选修I课程设置方案一、课程简介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把地理科目包括在人文与社会和科学两个学习领域中,与之配套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对地理课程共设计了3个必修模块和7个选修模块。

3个必修模块,是全体学生共同必修的地理课程。

每个模块2学分(36课时),共计6学分。

和现行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比较,《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的3个必修模块涵盖了高一地理(必修)和高二、高三地理(选修)的大部分内容,还增加了部分现行教学大纲中没有的知识点,内容增加、课时减少,教学难度相应加大。

必修模块中,《地理1》以自然地理内容为主,紧扣人地关系这一主线,在突出自然地理内容时,又注意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联系与融合。

《地理2》以人文地理内容为主,主要阐述了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地关系的内涵。

《地理3》以区域为载体,选择典型案例,紧扣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论题;同时介绍了体现时代气息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7个选修模块中,《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属于自然地理的范畴;《旅游地理》、《城乡规划》属于人文地理的范畴;《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属于文、理兼有;《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属于技术范畴,文、理兼有。

每个模块2学分(36课时)。

二、课程设置根据《陕西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和《陕西师大附中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的规定,我校按照省级示范性高中所需要达到的要求,准备为学生开设3个地理必修模块和7个选修I模块的全部课程。

为保证教学秩序,我们建议,高一学年上学期学校只设置必修内容,按正常的行政班教学。

以后逐步增设选修内容,选修I 尽可能少跨班或不跨班,选修II学生可跨班级选修。

1.课表安排表1 陕西师大附中高中地理课程开课计划表2.教师安排必修模块继续按照学校的正常课程安排思路,即每位高中老师都要了解新课程,都能讲授新课程的必修课。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设计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设计

高中地理 校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高中地理课程中区域地理特征、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关系;2. 掌握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应用,通过GIS软件分析地理数据,提高地理问题解决能力;3. 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现状,理解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规划。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地图、图表、统计数据等分析工具,对地理问题进行综合分析;2. 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观察力,提高地理探究和实地考察能力;3. 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报告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2.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关注资源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意识;3. 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了解世界地理环境,尊重不同文化,增进国际理解。

本课程旨在结合高中地理学科特点,以提高学生地理素养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人文关怀。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区域地理特征分析:选取典型区域,结合课本内容,分析其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2. 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教授GIS的基本功能,如地图浏览、数据查询、空间分析等,并通过实例操作,使学生掌握GIS在地理问题解决中的应用。

3. 我国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结合课本内容,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探讨可持续发展策略。

4. 空间思维与地图应用: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教授地图阅读、制作和运用技巧,提高学生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理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设计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设计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地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高中地理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中学阶段地理学的基础课程,对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然和社会、掌握科学技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将从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出发,着重介绍地球与地球运动、地貌、气候、水资源、人口与城市等内容。

同时注重贯穿环境保护、教育公平、国际交往等方面内容和方法,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需要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掌握以下知识:•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地球的基本环境和地球运动;•熟悉全球地貌、气候和水资源分布;•掌握全球人口和城市分布的趋势和特点,理解人口与城市化带来的影响;•了解环境保护与教育公平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培养以下能力:•分析和解释全球各种地理现象和问题;•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进行地理调查和独立研究,提高学科综合素养;•发展属于地理思维的跨学科和现代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1.地理学基本概念和地球的基本环境•地理学的概念与意义;•地球的基本形态和结构;•地球的运动。

2.全球地貌和气候•全球陆地和海洋形成和分布规律;•全球气候类型和影响因素。

3.全球水资源•全球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分布和利用情况;•全球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重要性。

4.全球人口和城市•全球人口分布、趋势和特点;•全球大城市的特征和分布;•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5.环境保护和教育公平•全球环境问题和解决措施;•教育公平的重要性和现状。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以学生为主角,教师为引导员,以课堂讲解、小组研讨、调查报告、讲座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1.课堂讲解教师通过介绍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地球的基本环境和地球运动、全球地貌、气候、水资源、人口与城市以及环境保护、教育公平等内容,让学生对地理学有全面的了解。

2.小组研讨教师通过小组研讨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地理问题探讨,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加深对地理科学知识的理解。

普通高中地理选课指导方案

普通高中地理选课指导方案

普通高中地理选课指导方案
简介
本文档旨在为普通高中学生提供地理选课的指导方案。

通过合理选择不同类型的地理课程,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地理知识,提高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

推荐课程
以下是推荐的地理选修课程:
1. 自然地理学:介绍地球的自然要素如地形、气候、水文等,帮助学生了解地球环境和地理变化原因。

2. 人文地理学:探讨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文化、经济等的相互关系,加深对地理影响的理解。

3. 地图制图:研究如何制作和解读地图,提高地理空间认知能力。

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介绍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5. 区域地理研究:深入研究某个特定地区的地理特点,提高学生对地理细节的把握能力。

选课策略
在选择地理选修课程时,学生可以考虑以下策略:
1. 全面发展:选择涵盖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课程,以全
面了解地理知识。

2. 兴趣导向:选择与自己兴趣相关的地理课程,提高研究动力
和积极性。

3. 规划未来:考虑选择与未来职业发展相关的地理课程,为将
来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基础。

4. 制定研究计划:合理安排地理选修课的研究时间,确保能够
充分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

5. 多角度研究:结合课堂研究和实地考察,通过观察和实践加
深对地理的理解。

通过按照以上指导方案选择地理选修课程,并制定好研究计划,相信学生们能够在地理研究中取得良好成绩,并提升自己的地理素
养和综合能力。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一、引言校本课程《美食地理》旨在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饮食习俗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联。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各地的饮食习惯、食材选择、烹饪技巧以及地理环境对它们的影响。

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使他们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多样性。

二、课程目标1、让学生了解不同地理环境下的食材特点及利用方式;2、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当地的饮食习俗;3、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尊重;4、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课程内容1、地理环境与食材:介绍不同地理环境下的特色食材,如水稻、小麦、玉米等;2、地理环境与饮食习惯:探讨地理环境如何影响人们的饮食习惯,例如南方嗜米、北方嗜面;3、地理环境与烹饪技巧:讲解不同地理环境中独特的烹饪技巧,如蒸、炒、炖等;4、地方特色菜肴鉴赏:组织学生品尝并鉴赏不同地理环境下的特色菜肴,如川菜、鲁菜、粤菜等;5、创造属于自己的地方菜:学生分组创作融合家乡特色的菜肴,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四、实施方法1、课堂讲解:通过多媒体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地理环境下的食材和饮食习俗;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不同地理环境下的饮食习惯、食材选择、烹饪技巧等内容;3、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农贸市场、餐馆等场所,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当地的食材及饮食习惯;4、厨艺比赛:组织学生厨艺比赛,展示他们对于地方菜的了解和烹饪技巧。

五、总结通过《美食地理》这一校本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不同地区的饮食习俗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联,从而培养他们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的意识和能力。

该课程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背景介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许多学校开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新余一中高中英语教研组也积极参与其中,试图通过开发高中英语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更为灵活、个性化的英语学习体验。

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纲要(校本建设)

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纲要(校本建设)
②学校评价:学校在全年级开展与本课程相关的活动,对活动结果做出比较,对参加本课程的学生给出评价。
③家长、社会等评价:学生所具有的与本课程相关的能力在家庭、社会等实践活动中有所体现,家长和社会可以对学校给予反馈。
(2)游记类文章选择。最好选择当代或近现代的作家作品,不一定只选择名家名作,另外要注重文章的思想性。
3、授课方法
以教师讲解为主,也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要在教学环节上有所安排,并在课堂上创设一种轻松的交流氛围,使得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坦诚地进行交流。这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2)外国:纽约(美国)、巴黎(法国)、威尼斯(意大利)、维也纳(奥地利)、雅典(希腊)、东京(日本)、里约热内卢(巴西)、约翰内斯堡(南非)等。
2、授课内容
(1)该城市的地理、历史概况。
(2)该城市的文化(文学、绘画、建筑、音乐、体育等)。
(3)该城市的风土人情(名胜、节日、礼仪等)。
(4)对城市的评价。
(5)对游记文章中精彩段落的赏析。
3、授课方法
(1)教师讲授(以游记文章为依托,从文章的视角进入所介绍的城市)。
(2)相关图片、视频的展示(城市风貌、有特色的建筑、优美的自然风光、当地人活动的场景、电影片段或音乐作品等)。
(3)师生互动(学生可以对教师的讲授作补充,师生之间交换对该城市的印象)。
(4)学生讲解(谈谈对自己家乡的印象)。
校本选修课程纲要
主讲教师
郭琳
授课对象
高一
课程名称
城市印象
课程类型
人文素养类
课程目标
1、学生可从历史、文化、风情等方面了解不同城市所特有的魅力。
2、增加学生对于游记类文章的阅读兴趣。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教案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教案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和 质量。
CHAPTER 02
基础知识讲解
地球基础知识
01
02
03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介绍地球的形状、周长、 表面积等基本参数。

CHAPTER 05
课堂互动与讨论环节
小组讨论与分享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某一地理主题进行讨论,如气候 变化、环境保护等。
分享交流
各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倾听并提出建 议。
课堂互动游戏环节
地理知识竞赛
设计地理知识问答或抢答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地图拼图游戏
将世界地图或中国地图分割成若干块,让学生通过拼图游戏熟悉地理区域和地名 。
教师点评与总结环节
点评总结
教师对小组讨论和游戏环节进行点评 ,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 意见。
知识梳理
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帮 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CHAPTER 06
作业布置与要求说明
作业内容与要求说明
实验分析与报告
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提出 改进意见和建议。
CHAPTER 04
案例分析与讨论
气候变化案例分析
总结词
气候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详细描述
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温升高、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等。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农业、水资源、海岸线、 人类健康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例如,极地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干旱、洪涝等灾害 频繁发生,给人类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挑战。

地理选修课实施方案

地理选修课实施方案

地理选修课实施方案
云师大附属世纪金源学校高中部 肖菲
一、 选修课内容
寻觅神秘的 北纬30度
二、 课时安排
整个课程共8个课时,每周一个课时,期末检测在两个课时内完成,总共所需课时为10课时。

三、 课程对象
参加本课程的学生以高二学生为主体,人数在65人以内 四、 上课地点和时间 地点:高二年级班级教室
1.“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2.中国的“死海”墨脱 4.中华古文明
5.鄱阳湖“魔鬼三角” 6.花山谜窟千古谜
7.神农架--远古洪荒的备忘录 8.古老三星堆--挑战思维和想象 3.钱塘江潮天下奇观
时间:每周五的第八节课
五、教学进度表
六、学生评价方案
学生评价采用分数制,最高不超过100分,分四个层次:
(一)90分及以上为优秀
(二)80分~89分之间为良好
(三)60分~79分之间为合格
(四)59分以下为不合格
考核分配:
1.出勤率占20%,缺席一次扣5分,缺勤累计超过3次者不得参加期末考核;
2.课堂活动参与占10%,参与一次活动加2分,最多不超过10分;
3.课堂纪律占10%,每违规一次扣1分,严重者扣两分,累计违规超过五次者不得参加期末考核;
4.课后作业及期末作业占60%,平时作业占30%,期末作业占30%。

高二地理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高二地理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3)培养学生的调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判断能力
(4)培养学生的乡土情结,对家乡的热爱及探索和发现精神
(5)让学生为家乡的经济建设积极献计献策
课程学分
1
课程内容
主题
内容
课时
地理与衣食住行
(1)服饰材料与地理环境
(2)饮食结构与水热组合
(3)传统民居与地理条件
(4)交通出行与地理环境
4
旅游地理
(1)旅游中的地理知识
(2)野外方向的识别
(3)自然与人文景观赏析
2
如何观天气
(1)生活中的天气
(2)听民谚、识天气
(3)如何让预测天气
(4)从动物的行为辨别天气
4
气候与健康
(1)气候怎样“塑造”人类
(2)热岛效应与人类健康
(3)自然地理现象解释
3
灾害常识
(1)地质灾害与防治
(2)地震前兆
(3)气象灾害与防治
3
天文历法
(1)历法与历书
(2)年月日的来历
(3)阳历、阴历、农历
(4)农历月份的别称
(5)二十四节气
3
交流学习体会学习成果,学业考评
1
课时合计
20
课程评价
1、教师能针对学校、学生实际,选择比较适当的课程资源,能比较准确地把握课程的教学内容,学生能兴趣该门课程的学习,学有所得。
2、课程实施材料:校本课程纲要、教案(每个学分20课时)、试方案
课程名称
地理与生活
主讲教师
高中地理教师
主讲教师所在学科组
地理
教学材料
《地理与生活》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案、多媒体材料
课程类型
校本课程选修
教学对象

地理选修课实施方案

地理选修课实施方案

地理选修课实施方案
一、选修课内容
寻觅北纬30度
二、课时安排
整个课程共8个课时,有四位老师承担,每人2个课时,在18周内完成教学。

三、课程对象
参加本课程的学生以高一学生为主体,人数控制在60人以内
四、上课地点和时间
地点:高中实验楼302教室 时间:每周三的第九节课
六、学生评价方案
学生评价采用分数制,最高不超过100分,分四个层次: (一)90分及以上为优秀 (二)80分~89分之间为良好
1.“世界屋脊”青藏高原 2.中国的“死海”墨脱 3.钱塘江潮天下奇观 4.中华古文明 5.鄱阳湖“魔鬼三角” 6.花山谜窟千古谜 7.神农架--远古洪荒的备忘录 8.古老三星堆--挑战思维和想象
(三)60分~79分之间为合格
(四)59分以下为不合格
考核分配:
1.出勤率占60%,每一次占7.5%,缺席一次扣7.5分;
2.课堂活动参与占10%,参与一次活动加2分,最多不超过10分;
3.课堂纪律占10%,每违规一次扣2分,超过五次,不能得优秀;
4.课后作业占20%,共8个作业,完成一个得5分,累计最多不超过20分;
七、备用设施
科技楼302作为预备教室,防止教学冲突。

地理--高一地理校本课程(选修Ⅱ)教学教研计划(详案)

地理--高一地理校本课程(选修Ⅱ)教学教研计划(详案)

高一地理校本课程(选修Ⅱ)教学教研计划(详案)一.校本课程题目天象观测二.开设本课程的指导思想1.在充分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和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本课程无论是内容还是教学形式等方面灵活机动的特点,大胆进行探索,以促进教师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3.由于天文学要以数学、物理等学科为基础,并要有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本课题要充分培养学生的数理意识与地理空间概念,并学会以综合的视角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三.我校开设本校本课程的条件我校拥有天文台、天象馆等先进的天文教学设备,指导老师有开设天文兴趣小组课程并组织参加全国天文奥赛的经验,学生当中有一批天文爱好者,甚至还有一些天文发烧友。

这些都是我们开设《天象观测》这门校本课程的有利条件。

四.本课程的评价根据本校本课程的特点,其评价应特别注重学生的修习过程的评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对课程的热爱和参与程度都是学分评定的重要依据。

五.具体教学安排第一课时 1.熟悉到学校天文台、天象馆的常规要求、注意事项。

2.利用PPT了解天文望远镜的主要类型。

3.结合实物与PPT,熟悉我校折射天文望远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二课时 1.通过实际动手操作,熟悉天文望远镜的手动控制操作与电脑自动控制操作。

2.由于操作比较复杂,所以要求学生要反复练习。

3.让学生在天空中寻找某一常见的天体(如太阳、月亮或某行星、恒星)的位置,以复习巩固所学的操作要领。

第三课时 1.从理论上学习月相的变化规律。

包括新月、蛾眉月、上下弦月、凸月、满月的出现时间与先后顺序。

归纳总结为“上上西西,下下东东”,并解释如何理解“上上西西,下下东东”。

2.介绍月面常见的“海洋”、环形山等地形。

为实际观测时绘制月面图提供理论指导第四课时 1.在晴朗的夜晚,选择上弦月出现的时间前后,到天文台对月相进行实际观测。

2.利用高桥望远镜对月相进行拍照。

高二地理课程设置方案模板

高二地理课程设置方案模板

一、课程概述1. 课程名称:高二地理2. 课程性质:文科必修课程3. 学时安排: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学计划,建议每周2课时,共计36周,共计72课时。

4. 教学目标:(1)掌握高中地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全球观念。

二、课程内容1. 地理基础知识(1)自然地理: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大气、水、生物、土壤等;(2)人文地理:人口、城市、交通、工业、农业等。

2. 地理技能与方法(1)地图技能:地图的阅读、绘制、分析;(2)地理信息系统(GIS)技能;(3)地理统计分析技能。

3. 地理案例分析(1)国内外地理热点问题分析;(2)地理现象的成因及影响分析。

4. 地理实验与探究(1)地球运动实验;(2)气候实验;(3)地貌实验;(4)人口、城市、交通、工业、农业等地理实验。

三、教学安排1.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阶段:自然地理基础知识(12周)第二阶段:人文地理基础知识(12周)第三阶段:地理技能与方法(6周)第四阶段:地理案例分析(6周)第五阶段:地理实验与探究(6周)2.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地理知识,引导学生理解;(2)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3)案例分析法:通过典型案例,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4)实验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3. 评价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3)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教育部推荐的高中地理教材;2. 教学课件: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制作;3. 地理实验器材:地球仪、气候仪、地貌模型等;4. 地理信息系统(GIS):利用GIS软件进行地理数据分析。

五、教学保障1. 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地理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2. 教学设施:保障地理实验室、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的配备;3. 校本课程开发: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发适合学生的地理校本课程;4. 校际交流:与其他学校开展地理教学交流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设计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设计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中地理课程中的重要概念和基础理论,如地理位置、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等。

2. 使学生了解我国地理特点及其对经济、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3. 帮助学生理解世界地理格局及其演变,提高对全球地理现象的分析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进行地理信息查询、分析、处理的能力。

2. 提高学生通过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方法,对地理现象进行实证研究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探索地理奥秘的欲望。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关注地理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

3. 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全球意识,使其具备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本课程针对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需求,结合地理学科的性质,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未来职业发展中。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地理学科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地理基础知识:地理位置、地理环境、气候、水文、地貌等,对应教材第一章至第三章。

-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第二章:地貌与地理环境- 第三章:气候与水文2. 中国地理:我国地理区域划分、区域特点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应教材第四章至第六章。

- 第四章:北方地区- 第五章:南方地区- 第六章: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3. 世界地理:世界地理分区、地理现象及其成因,对应教材第七章至第九章。

- 第七章:亚洲- 第八章:欧洲、非洲和大洋洲- 第九章:美洲4. 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应用:地图制作、地理信息查询与分析,对应教材第十章。

- 第十章: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应用5. 地理实践:实地考察、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等,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实践性教学。

教案高中二年级地方文化与地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计划

教案高中二年级地方文化与地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计划

教案高中二年级地方文化与地理教育选修课程教学计划第一部分:引言地方文化与地理教育选修课程是高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该课程,学生能够了解本地区的文化背景和地理特点,培养对家乡的归属感,并进一步拓宽视野,增加地理知识和文化素养。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本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特征和人文资源。

2. 引导学生了解本地区的传统文化、节庆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地理思维和地理意识。

4. 通过实地考察和调研,提高学生的调查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1. 地理部分1.1 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1.1.1 地处位置和气候特点1.1.2 地貌特征和自然资源分布1.2 城市规划与建设1.2.1 城市布局与交通规划1.2.2 城市环境保护与治理1.3 生态环境与保护1.3.1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1.3.2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2. 文化部分2.1 传统文化与民俗风情2.1.1 本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2.1.2 民间传说和传统节庆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2.2.1 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2.2.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措施第四部分:教学方法1. 图片、地图和多媒体资料展示2. 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3. 实地考察和调研4. 问题解决和分析思考5. 案例分析和故事讲解第五部分: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和活动表现2. 小组合作成果3. 实地考察和调研报告4. 期末综合评价第六部分:教学资源1. 地理教材和参考书籍2. 图片、地图和多媒体资源3. 本地文化遗产和社区资源第七部分:教学安排1. 第一周:介绍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进行地理知识预测测试。

2. 第二周:地理部分-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特征。

使用地图展示和讨论。

3. 第三周:地理部分-城市规划与建设。

学习本地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案例。

4. 第四周:地理部分-生态环境与保护。

进行生态环境调查和实地考察。

高中地理选修课开发方案

高中地理选修课开发方案

课程开发方案【课程开发人】赵老师【师资配备】赵老师及高一地理备课组老师第一部分课程说明教材是由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第十高级中学教师赵老师编写的《身边的灾害》知识拓展类选修教材。

《身边的灾害》课程是学校选修课程的组成部分。

中国自然灾害种类多样、发生频繁且强度大。

作为全球第三大土地国、第一大人口国以及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每年都要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损失。

减灾要从每一个人做起,对于高中生来说,不仅要掌握灾害与防治的基本知识,建立防灾减灾意识,还要了解国情省情,肩负起未来灾害研究和救助的重任。

例如我们浙江省,受东亚季风影响,浙江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变化,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由于浙江位于中、低纬度的沿海过渡地带,加之地形起伏较大,同时受西风带和东风带天气系统的双重影响,各种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是我国受洪涝、台风、暴雨、干旱等灾害影响最严重地区之一。

自从2008年5月12号四川汶川地震后,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开设这门选修课有利于进一步唤起同学对防灾减灾的高度关注,增强同学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同时也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总目标通过选修课的学习,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减灾观。

现代安全减灾观强调“以人为本”,视保障生命安全为第一目标。

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与自然灾害进行不懈的抗争,同时却由于自私、无知和短见在加剧灾害,从而危害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人类活动一方面在抗御灾害:修建防灾工程、进行减灾宣传教育、利用遥感监测自然灾害发展动态、制定灾害应急预警系统等等;另一方面又在制造灾害:坡地垦殖、围湖造田、工程不合理开挖等等。

人类的这些行为对自然灾害的发生、防治起到了正负作用。

面对日益严重的灾害威胁,我们不仅需要科学解释灾害原因、准确分析灾害后果及影响,还需要深刻认识灾害同人类社会的辩证关系,不断约束和修正人类行为,朝着人类与自然相协调的方向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选修课程)设置方案高中地理校本课程(选修课程?)设置方案
(初步设想)
陕西师大附中地理教研组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课程模块,给学生的学习创设了较大的选择空间。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是我校根据社会经济、技术、文化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突显学校办学特色和满足学生的兴趣特长而开设的选修课程。

一、课程说明
1(校本课程由老师自己根据专长确定,老师首先提出课程规划(包括课程名称、内容简介、教学年级、课时安排、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

由教研组上报学校教务处,经学校课程委员会确认后,形成具有我校办学特色的精品课程。

校本课程确定后,由学校向学生公布,选报的学生人数达到一定规模,即可列入课程中。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设置,也可以在学校的引导下,由教务处在网上发布信息,让学生提出要选修的内容或方向,老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提出开课规划。

2(课程设置,要充分挖掘校内的潜力,争取每一位老师至少开设一门校本课程。

3(借助社会资源,聘请陕西师大旅环院、陕西教育学院等相关单位的教授、专家和研究生为学生开设选修课或者进行专题讲座。

二、拟开设的校本课程
陕西师大附中高中地理选修课程?初步安排课程课程内容简介教学总课开课教学考核任课名称年级时数时段方式方式教师
运用PPt课提交探究陕西通过介绍陕西的自然地高一 18 第二屈
件及录象~报告或在地理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概学期景
给学生创造网页上展环境况~陕北、陕南、关中学
1
更多机会体示成果三大地区各自的区域优
验主动学习势和特色~让学生了解
和探索的陕西、热爱陕西、为陕
“过程”与西的发展作贡献
“经历”
提交探究陕西陕西自然地理环境特高一 18 第二同上曹
报告或小旅游征,陕西特色饮食与地学期秋
论文文化理环境的联系,分区介娟绍陕西旅游资源及著名
旅游区,明确陕西省内
部存在的自然环境及旅
游文化差异
运用PPt课口头表达风雅越剧的起源与发展~越高二 18 第一曹件及录象~越韵剧主要流派及其创始学期秋
——人,欣赏各流派代表作、让学生娟欣
越剧经典唱段,越剧表演艺赏、交流、
欣赏术,身段、唱腔、咬字学唱
等,特点,中、青年越
剧表演艺术家继承、创
新的剧目欣赏,越剧团
体介绍
运用PPt课提交探究民俗向学生介绍不同地区、高二 18 第一石件及录象~报告或在与地不同民族的一些风俗习学期莉
课堂讨论、网页上展理环惯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群
探究交流示成果境系~使学生正确认识人
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
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
展的观念
提交探究饮食本课程将从具体操作过高二 18 第二同上程
2
报告或在文化程开始~通过一些实例~学期禾
网页上展的地多角度地讲述中西方文
示成果域差化背景下的饮食文化的
异不同以及我国各地区、
各民族在饮食文化方面
的差异
书面笔试地理地理空间定位的方法,高三36 第一同必修和屈专题地理计算的原理与解题文学期选修I 景
方法,各种等值线图的学
阅读、分析与应用,地
理区位问题等
书面笔试区域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概高三36 第一同必修和高三地理况,世界地理分区和主文学期选修I 地理
要国家,中国各大地理教师
区域的主要特征,区域
地图的判读技巧
三、学分赋值
1(地理校本课程的考核成绩由出勤情况(占10%)、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占30%)与模块考试(占60%)累计(祥见《陕西师大附中高中地理课程学分认定方案》),再按学校规定的比例转换成A、B、C、D四个等级。

即70%为A(A+占15%,成绩为95,100分;A占15%,成绩为89,94分;A-占40%,成绩为80,88分),20%为B(成绩为70,79分),10%为C(成绩为60,69分),D为不合格(成绩,60分),D等根据实际情况评定,不设定比例。

2(地理校本课程的模块考试可以采用提交探究报告、在网页上展示成果、撰写小论文、口头表达、书面作业及书面笔试等多种形式,由任课老师提出方案,报学校课程委员会批准。

3(按照“累计课时,转换学分”的原则,以学科模块为单位,并按模块规定
的学分值进行认定。

即学生修完地理校本课程
3
的规定内容,考勤和平时考查符合学校规定,模块考核总评合格,每18个课
时可获得1个学分。

最后可累计出地理学科校本课程的总学分。

4(地理校本课程总评成绩不合格或学生本人不满意,学生可申请补考、重修或另选,通过考核合格或学生认为满意后,可认定学分。

4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