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城市化历程对我国的启示
简述美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简述美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
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早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的时期,就出现了城市。
但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城市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极其缓慢。
直到1800年,全世界的城市人口只占总人口的3%。
只是到了近代,随着产业革命的掀起,机器大工业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才涌现出许多新兴的工业城市和商业城市,使得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人口比例不断上升。
从1800~1950年,地球上的总人口增加1.6倍,而城市人口却增加了23倍。
在美国,1780~1840年的60年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仅从2.7%上升到8.5%。
1870年美国开始工业革命时,城市人口所占的比例不过20%,而到了1920年,其比例骤然上升到51.4%。
从整个世界看,1900年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为13.6%,1950年为28.2%,1960年为33%,1970年为38.6%,1980年为41.3%。
所以,城市化过程是随现代工业的出现、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开始的。
1、英国和美国哪个城市化更早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工业革命的伴生现象,一般是指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镇数量的增加和城镇规模的扩大;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流动和集聚;城镇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成为社会前进的主要基地;以及城市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广泛地渗透到农村的一种持续发展的过程。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会不断增大。
城市化程度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特别是工业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
随着18世纪中叶英国的产业革命,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
全球城市化现象对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启示
全球城市化现象对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启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全球城市化现象日益加剧。
在这种趋势下,各国城市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城市化建设也成为了各国政府长期的重点工作之一。
对于我国而言,全球城市化现象对我国城市化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首先,全球城市化现象提示我们,要注重城市规划的科学性。
众所周知,规划是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前置条件。
而科学的城市规划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的居住质量,更能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以新加坡为例,新加坡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地实现了城市规划由政府主导、市民共同参与的结果。
新加坡建设了一系列国际化的城市功能区,如金融中心、旅游区、商贸中心等,使得新加坡成为了东南亚最有活力的城市之一。
而这种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也为新加坡在城市化建设中赢得了更多的机遇。
其次,全球城市化现象提示我们,要重视城市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各国的城市文化具有各具特色,如灯红酒绿的巴黎、热情奔放的里约热内卢、古老文明的开罗等,都是各自城市的文化符号。
而城市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不仅体现了城市的历史底蕴,更是吸引游客,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以巴黎为例,巴黎在城市化建设中注重保护与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如爱情、艺术和建筑风格等,这些特色成为了吸引众多游客前往巴黎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全球城市化现象提示我们,要努力推进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化发展是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
但如果城市化建设没有顾及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资源浪费等。
而参照全球城市化现象,我们可以学习各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以东京为例,东京是全球最大的城市化区域之一,但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东京政府大力推动了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可持续发展措施,实现了城市化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最后,全球城市化现象提示我们要重视城市交通的建设。
英美城市更新的主要经验及其启示
经济、人文等全方位的复兴。 (2 )在改造方案上,英国在清除贫
民窟阶段采用的是“卫星城”战略疏散城 市人口、缓解城市压力。而美国采用的是 清除地段土地市场出售的办法,以逃避公 众的严厉批评,但是市场化的结果是在清 除地段建造起高档公寓,贫民窟的市民根 本无法承受,被赶到其他的贫民窟,结果 其他地方贫民窟更加拥挤、居住环境更加 恶劣。
4 .英美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意 义
从英美城市更新成败的经验,我们可 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对我国的城市建 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城市更新不能只注重物质性表象 问题,采取简单化的改造措施。把更新改 造注意力集中于城市空间景观、风貌等表 象性问题上,对旧城背后的历史、经济及 社会问题关注不够,城市更新的结果将收 效甚微,犹如英美 30-40 年代的清除贫民 窟运动。
(5 )成立相类似的组织(如英国的 城市开发公司,美国的授权区等)对城市 更新开发授权管理,执行政府的财政措 施,对授权区的土地、基础设施进行经营 开发,实现更新改造的目标。
英美城市更新存在的一些问题 (1 )英美早期大规模的清除贫民 窟,代之以毫无特色的“国际式”标准高 楼,破坏了原有的街区风貌及邻里之间那 种和睦的社区关系。同时,清除过后城市 密度更大,给城市的交通、环境及基础设 施等带来更大的压力。 (2 )英美旧城更新通过强化中心区 的土地利用,旧街区地段通过市场化的地 价机制吸引了盈利能力较高的产业(如金 融保险业、大型商业设施、高级写字楼 等)。但是,这种更新方式将原有居民住 宅和混杂其中的中小商业排斥到城市的其他 地区,因为它完全用获利更高的商业取代 了居住用途,设施没有得到有效合理利 用,城市缺乏多样性。如美国纽约曼哈顿 中心区的WallStreet,尽管摩天大楼鳞次栉 比,该地区的文化娱乐业和餐饮零售业等 其他商业逐渐衰败,街道景象萧条。
美国城市政策沿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规 划 、 区和 城 市 问 题 等方 面 的 作 用 。 城市 化 水 平从 19 分 7 0年 的
5 %提 高 到 1 8 9 0年 的 7 %, 用 了约 2 0年 的时 间 : 6 仅 0 并在 很 大 程
度 上 解 决 或 抑 制 了城 市 问题 的 蔓 延 , 中城 市 政 策 功不 可 抹 。 其
在 一 定 程度 上 受 到 了挫 折 ,但 总 起来 看这 一 时 期 是 美 国 城 市 快 速 发 展 的 时 期 , 是 城市 政策 逐 步 完 善 的 时 期 。 市 政 策 的 变 化 也 城
主 要 体 现在 城 市 土 地 利 用 、 划 分 区的 合 法 化 . 准 州分 区规 划 规 标
大 开 发是 从 1 8 7 3年 英 、 议 定 废 止 了 1 6 美 7 3年 英 、 国殖 民者 颁 布 的禁 止移 民越 过 阿 巴拉 契 亚 山 以西 的公 告 开 始 的 . 一 公 告 把 ‘ 阿 巴拉 契 亚 以西 至 密 西 西 比 河 以 东所 有 的 印第 安 人 的土 地 让 给 了美 国 。 7 5年通 过 的 土地 条例 ( 低价 出售 公 有 土 地 ) 1 8 18 按 和 77
综 合 分 区规 划 ; 9 7年 , 国规 划 协 会 正 式 成 立 ; 9 2年 洛 杉矶 11 美 12
克 逊 政 府 通 过 了《 第 安 人 迁 移 法 》 根 据 18 印 , 7 5年 颁 布 的 法 令 , 把 印第 安 人 迁 到 密 西西 比河 以西 。城 市 政 策 受 英 国 棉 花 需 求 和
杉 矶 县 通 过 土地 分 区法 令 , 随后 联 邦 最 高 法 院 判 定 城 市 综 合 规 划 符 合 宪 法 . 是 城 市 中 长 期 的综 合规 划 逐 步 兴 起 。 于
中国城市管理法制化的路径选择——美国城市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城 市化 的进 程 。 与 美 国相 比 。我 国在 政 治 、 文 化 等 方 面 与之 存 在 较 大 的 差 异 。但 其 行 政 管 理 模 式 、 中 央 与地 方 分 权 以 及 社 会 自治 等 方 面的 制 度 设 置 对 于 我 国城 市 管 理 法 制 化 的 过 程 有 着 重要 的借 鉴 意 叉. . 关 键 词 :城 市化 ;管 理 ;法 制 化 9. J J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 2 7 (0 1 5 02 - 3 0 7 8 0 2 1 )0 — 0 70 中图分类号 :
这 些 声 音对 选 举 的影 响 很 大 .能 够 影 响 到 政 治 人 物 的
中 央 政 府 ; 益 范 围 局 限 于 特 定 地 方 的 事 项 . 权 力 划 受 其
归 地 方 政 府 凡 地 方 政 府 能 有 效 处 理 的 事 务 . 不 上 交 就 上 级政 府 . 使 地方 政府 拥有 较 大而 义独立 的事权 . 这 但 同 时 也 应 承 担 相 应 的 支 I 责 任 在 划 分 事 权 与 支 出 责 q j 任 的 基 础 l . 予 地 方 政 府 独 立 的 财 权 . 国 的 州 拥 有 二赋 美 完 全独 立 的税 收立法 权 、 收行 政权 和税 收司 法权 。 税 联 邦 、州 和 州 以 下 地 方 政 府 都 有 独 立 的 税 收 立 法 权 和 征 收 管 理 权 .各 级 议 会 可 在 宪 法 框 架 下 确 定 自 己 的 税 法
国内外城市更新经验及启示
国内外城市更新经验及启示在城市减量发展的大背景下,首都北京的城市开发建设模式面临巨大的转型,以往“大拆大建”的外延式扩张道路已经难以为继,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转向内涵式增长的必然选择。
欧美国家经过几十年探索,城市更新从大规模的推倒重建转为小规模、分阶段的谨慎修复和改造,从单一的物质环境改造过渡到基于经济、社会等多层面的整体更新。
在国内,深圳、上海、广州等城市也积极通过城市更新推动空间重构和功能改善。
北京应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以“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以存量土地二次开发为突破口,尽快建立符合市情的城市更新机制。
一、国内外城市更新发展历程随着城市发展阶段的演变,国内外城市更新从以物质改造为主的大规模重建过渡为渐进式、修补式的有机更新,对存量空间的利用也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尤其是更加重视对历史文化遗产和工业遗产的保护,以及通过微更新来提升存量空间的品质。
(一)在旧居住区上重建公共服务设施城市发展初期,发达国家城市更新的方式以“拆旧建新”为主,即对某些破败老旧的建筑予以拆除,并结合土地利用情况和城市发展需求对城市进行重新规划和建设,其中很多公共服务设施是在旧居住区上重建而成的。
美国纽约市的林肯中心是这一更新实践的典型案例。
1955年纽约市政府出面选定地址,由贫民窟清理委员会征用部分既有空地并推倒大片贫民窟,为项目腾出共计15亩的地块,建成后的林肯艺术中心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表演艺术综合体。
(二)为旧建筑增加新的功能“大拆大建”虽然使交通、居住等物质环境得到迅速改善,但也摧毁了■ 贾硕作者简介:贾硕(1988—),女,北京市人,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城市更新、市场消费等。
2021 / 352城市中诸多有价值的东西。
经过一段时间后,发达国家开始转变城市更新方式,旧建筑不再统一推倒重建,而是有选择性地进行修缮和改造,以适应城市发展的新需要。
美国波士顿昆西市场是旧建筑改造的知名案例。
美国“精明增长”实施问题及对我国城市发展启示
美国“精明增长”实施问题及对我国城市发展启示叶杉摘要:精明增长是美国为应对上世纪70年代城市蔓延产生的经济、社会、环境问题而建立的更有效利用土地的发展原则和规划实践。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蔓延现象同样出现,并伴随着类似的城市问题。
本文以美国城市精明增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和问题的种类,结合美国不同地区的实践经验及对精明增长政策的解读,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比较中美城市蔓延的表现、内因和采取的精明增长措施;最后根据中国国情,借鉴美国相关经验,从土地利用、交通规划、总体规划和公众参与四方面提出建议,以解决中国郊区蔓延和城区过度集聚的问题。
关键词:精明增长; 城市蔓延; 土地开发; 环境保护上世纪90年代,面对城市蔓延和郊区化引发的一系列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美国开始反思并提出了“精明增长”的理念,以保护环境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前提,积极推动地方经济增长。
在进行城市用地集聚发展和保护农田、荒地不被开发的实践过程中,出现了支持和反对并存的矛盾、协调多方利益的压力,表现为选择性实施的地方特性,从而产生了从政府到地方团体再到业主个人、从城市开发到基础设施建设再到建成居住环境改善等一系列新的发展问题。
本文以美国城市精明增长的政策内涵和实践经验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实践中问题产生的根源、问题的种类,从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城郊蔓延和城中集聚的格局,解析美国精明增长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1.精明增长起源及相关理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小汽车的普及和公路大规模建设使美国率先出现城市郊区化的趋势。
1970年之后,以小汽车为主导的交通方式极大程度地加剧了城区就业和居住的低密度扩散,出现了所谓的“城市蔓延”(urban sprawl)。
新的城市问题接踵而至,损害了环境、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利益。
与相对集中的城市发展相比,蔓延将使居民在城市建设上付出更大的代价。
20世纪90年代针对“城市蔓延”问题,美国提出了“精明增长”对策,并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深化“精明增长”的内涵。
美国纽约大都市区治理:经验、教训与启示
美国的城市化、城市治理与经济发展 步调一致。根据保罗·诺克斯等人的研究, 1875年是美国开始受工业资本主义影响、 城市化发展进入工业城市化时期的一个节 点,这也是美国传统城镇之间关系发生显 著变革的起点[4]。因此,以此为分界点,试 图对大规模工业化以前纽约大都市区的治 理格局进行探索,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在大规模工业化尚未影响美洲大陆的 17世纪,欧洲首批殖民者就开始在北美大
表1 纽约大都市区的两种统计单元范围界定
统计单元
区域范围
面积(km2) 人口(万人)
纽约州的 12个县(纽约市的5个行政区——布鲁克林、
大都市统计 皇后区、曼哈顿、布朗克斯和史坦顿岛,长岛的两个县 区(MSA) 和哈德逊河下游的五 Urban Insight, No. 2, 2021
图1 纽约大都市区空间示意图
陆建立了许多殖民型前哨贸易站点,纽约最 初就是1624年由荷兰殖民者在哈德逊河口 建立的一个被称为新阿姆斯特丹的皮毛贸 易定居点。1664年英国获得荷兰殖民地新阿 姆斯特丹后,正式将其改称纽约,并建立了 12个县,包括隶属于现今纽约的5个区:纽 约县(曼哈顿)、金斯县(布鲁克林)、布 朗克斯县(布朗克斯)、里士满县(史坦顿 岛)和皇后县(皇后区),纽约开始成为殖 民地的首府城镇。
17405
2030
13个县,宾夕法尼亚州东北部的1个县,总共26个县
联合统计区 其中还包括纽约、新泽西、康涅狄格州和宾夕法尼亚州 (CSA) 的另外10个县
34490
2370
资料来源:https:///wiki/New_York_metropolitan_area.
美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实施耕地保护对中国的启示
中 国 是 一 个 人 口多 而 资 源 却 相 现代 化 、国防工业 的发 展 以及 高速
针 对这些 突出问题 。美 国联邦
特别是 1 9世纪 中叶 和各层次地 方政府采 取 了一 系列举 对严 重不足 的国家 ,在任何情况下 , 公路 网的建设 , 措, 以加强城 市规模 的控制 . 防止优 都 必须立足 于主要依 靠 自己的资源 工业革命 的开始 .农村人 口迅 速 向
持, 如何平衡 和解 决二者 的矛盾? 笔 民平 均每 人 占有 05 h 而在 城 .9 m 。
0世 纪 初 期 , 人 质 耕地牧地 及林地保 护法 》包 含 了 者 认为 ,美 国在城 市化过程 中对农 市 化 发 展 高 潮 的 2 ,
用 土地 进 行 保护 的政 策 和经 验 , 非 均 曾经 达到 11 h .3 m 以上 。 以 , 所 美 6项 有 关 优 质 耕 地 保 护 的重 要 政
城市 的规模 和功 能而超 规划 随意 占 地 .政 府一 方面定 期 组织科 学家 用 进行 了登记 , 放农场 证 。 发 凡是有农 同时 ,美 国政府一 直极 其关 注 方 面还 成立 了专 门机 构编制 土地 保 成为城 市 的一部 分 , 管是建 住宅 、 不
城 市 化 发 展 的 速 度 不 能 放 慢 , 在 7 %左 右 。 8
策和 法律 。来保 持优质耕 地 的数 量
16 9 6年 6月 , 国 出 台 了 《 美 优
节 约 和 保 护 耕 地 的 国策 又 必 须 坚
美 国现有 耕 地 1 7亿 h 国 及其应有 的价值 。 政 府 及全 国各大 学合 作 ,
2 8一
世寥 震业 WodA ruue r g c1 r l it
简述国外城市化发展的过程及对我国的启示
力 向城 市 的 转 移 。 1 6 、 1 7世 纪 英 国圈 地 运 动 高 涨 , 大 量 农 民失 去 能 和 条 件 逐 步 形 成 并 完 善 的 过程 , 是 农 业 生 产 与非 农 业 生 产 保 持
土地 , 成 为 非农 产 业 的 劳 动 力 。 同时 , 由 于 阻 碍 自由 迁徙 的 相关 法 基 本 同 步 发 展 的 过 程 。 律 的废 弃 和 修 正 , 消 除 了 人 口流 动 的 障 碍 , 诸 多 因素 在 很 大 程 度 城 市 化 不 可 缺 少 的
整个 过 程 中 , 任 何 一 个 阶 段 的 发 展 都 是
上 促 进 了农 村 人 E l 和 农 业 劳 动 力 向城 市 的转 移 . 促 进 了城 市 化 的
发展 。
2 . 2城 市 化 发 展 需 注 意 制 度 性 因 素 的 影 响 户 籍 制 度 及 土 地 所 有 制 的性 质 对 农 村 人 口和 农 l 劳动 力 的
和特 点. 对 我 国的 城 镇 化 进 程 有 着 积 极 的借 鉴 意 义
关键词 : 世 界 各 国城 市化 ; 基本过程 : 特 点: 我 国的 启 示 1世 界 各 国城 市 化 的基 本 过 程 和 特 点
二 是 根 据 发展 和变 化积 极 调 整城 市 发 展 战 略 。 韩 国的 城 市 化 发 展 战 略 经 历 了 个 阶段 , 体 现 m韩 国政 府 根 据 发 展 和 变 化 积 极 地 调 整 城 市 化 的政 策 和 规 划 。 第 一 个 阶 段 是 主 要 城 市 迅 速 发 展 壮
简述 国外城市化发展 的过程 及对我 国 的启示
高 琪 莉 ( 山西 省 晋 中市 平 遥 县 农 业 委 员 会 0 3 1 1 0 0)
美国郊区化的启示_郊区发展在我国城市化中的作用
、
芝 加哥
、
费 城 等 大 都 市 人 口 增 长 过速
,
城
,
,
! 年代 对 纽 约 市 进 行过 一 次 调 查
,
在 所调 查 的 房 间 中
,
三
分 之 二 的 容 纳 三 个 人 以上 天
。
贫 民窟 破烂 不 堪
,
周 围 环境 恶 劣
。
,
垃圾
、
工业 污 水 四 稗 臭 气薰
∀#
环 境 恶 劣 及各 种 疾 病 流 行
联 邦住 房管 理 局 的规 定 使 抵 押 贷
,
而 城 市却 得 不 到 住宅 建 设 贷 款
二 战后
,
,
联 邦政府 的 住 宅 政 策更 有 利 于 郊 区
。
政 府在 郊 区 为退 役 老 兵 建造 大量 的 廉 价 住 宅
,
实 行 更 优 惠 的 住 房 贷款 政 策
第二
合成 纤维 应
,
从二 战开 始 合金
成 一 种新 型 的城 市
区
,
远 郊 分散
,
形
经
济 问题 趋 于 消失
究美 国 的 郊 区 化
,
准 都 市统 计地 市 城 绕城 — 标经 济和 城市化 向郊 大 城向遥远 的新 村扩市使 使期 个社 会市 的社 会 区 乡 使 城市 散 整 走 向 富裕
、
圈
。
型
长
困
、
,
。
研
,
无疑 对 我 国 当 今 城 市 化 有 巨 大 的 现 实 意 义
%
城 市 居 民寿 命 缩 短
!
年
,
美国城市化过程及其经验借鉴
fl 旭 :美国城 市发展模 式【 ,清华大学出版社 ,2 0. 1王 Ml 06 . 2 4 大都市 区或者大都 市带是经济 活动的主要 组织形式 【】 京祥 刘 荣增 :美 国大都 市 区的发展 及 管理 …, 国外城 市 2张 美国 大都市 区产 业发 展代 表 了产 业转 型的 方 向 ,由工业 经济 形 01 5 态 向服务 业经济形态转 变 ,同时,高科技产 业成 为带 动经济增长 的强 规 划 。 2 0 . l 宋金 平 李香 芹 : 美国的城 市化 历 程及 对我 国的启 示U ,城 3 1 1 大推动 力。大都市区 的产业转型极 大地推 动了美 国社 会经济结 构的转 市 问题 ,2 O 06 变 ,造就 了美国 “ 新经济 ”的奇迹 。 【 4 】白 国强 : 美国城 市化 的 演进 及 其 对我 国的启 示L , 岭 南 学 } I
展 趋势。
美国的城市 化过程 呈现 出 “ ”形 曲线 ,这 是美 国与其他 国家城 S 市化的共性 ,其 城市空 间组 织模式 、区域产业 布局又具有鲜 明的个 性
特征,对我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 、美国城市化 的特征
1 .工业化是 美国城 市化 的重要推动 力 经 济活 动 的空 间组织 形式 同工 业化 的发 展阶 段相 对应 。 美国 的 城 市 化 主要 是 1 世 纪 工 业革 命 的 产物 ,而 其郊 区 化则 是 2 世 纪 交 9 O
出对 中 国城 市化发展 的经验借 鉴 f 关键 词 1城 市化 动 力机制 空间组 织
一
、
美 国城市化历程简要 回顾
中心城市 不同程 度的衰 弱。而 中心城 市复兴计 划的 实施 ,又使 得 中心
国外城镇化模式对比及对我国的启示
张智乾:国外城镇化模式对比及对我国的启示作者:张智乾时间:2014-05-13 浏览次数:1566 次世界城镇化发轫于18世纪中叶英国的工业革命,由此不断推动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农村时代向城市时代转变。
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条件、政治体制差异等原因,世界各国发展出不同的城镇化模式。
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四大类。
(一)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城镇化模式。
美国作为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自由主义传统深厚。
各级政府长期对城市化奉行自由放任的政策,主要借助市场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城市的集聚与配置,并由此形成了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区城市群等。
该模式的优点:市场机制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配置较为高效,有利于打破区域间行政藩篱与人为的隔离封闭,加速城镇化进程。
该模式的弊端:由于政府调控手段比较薄弱,市场主导的城镇化出现了放任自流的发展态势。
初期城市问题相当严重,城市内部矛盾突出,城乡冲突剧烈;聚集之后又出现经济活动由城市中心向郊区转移的“逆城市化”现象。
由此带来的“过度郊区化”产生了土地资源浪费、资源过度消耗、贫富差距加剧等经济社会问题。
(二)以西欧国家为代表的政府引导型城镇化模式。
西欧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始终坚持公共干预政策,在发挥市场机制主导作用的同时,把政府规划与调整放在重要位置,力求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例如,英国积极引导城市建设开发,通过设置绿带限制内城扩张,在绿带外围设立了8个距市中心32-50公里的卫星城,较好遏制了大城市的无序蔓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70%的市民可以乘公交上下班,对进入城市中心区的车辆征收拥挤费,从规划源头减少出行距离和次数等。
该模式的优点:注重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总体呈协同共进关系,与经济、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关系亦得到较好处理。
该模式的弊端:市场活力不强,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不足,产业衰退,内需不振,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制约反应。
国外城镇化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城镇化模式对我国的启示作者:陈峰燕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第16期城镇化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城镇化不仅实现了人类由农村向城镇发展空间的转换,而且更新着历史文化传统,影响着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由于历史、文化、经济原因不同,城镇化的基本模式也有所不同,本文主要研究美国、欧洲、日本、拉美国家的不同城镇化模式的特征。
一、城镇化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一) 城镇化概念从广义上讲城镇化等同于农村城镇化,从狭义上讲指的农业地域的城镇化过程,是指农村地区的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生产活动由农业向着非农业的方向转移,从扩大农村地区数量与规模,它更强调城市的扩散作用,注重由农村人向城镇流动的过程,强调改进提高人口流动的有效性。
( 二) 城镇化模式城镇化模式主要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实现城镇化的基础特征的规模总结,主要包括人口、产业、空间与资源的分析与管理,着力在提高城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城镇化与各国资源禀赋的关系,从而提高城镇化有效性,解决城镇化规模发展的问题。
二、国外城镇化模式的进程及特点( 一) 美国城镇化的特点美国城镇化有大都市区和人口郊区化的特征,美国的大都市区是一个大城市为核心,并且在社会经济体的辅助下实现本区域或本单元的中型城市的发展建设。
而且美国正在向着城镇群的方向发展,美国强调将向个都市区连接为一个整体,要求提高功能的整合性。
而且美国的城镇化有较为宽松的国际环境,其面临着较小的案例威胁,美国还有充足的时间协调城市矛盾,美国的城镇化是在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完成的,虽然美国城镇化过程中也会出现种种问题,但是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来解决这一个矛盾,从而有效的避免城市化危机对城镇带来的较大影响。
美国的城镇化是由市场主导的城镇化,是市场选择发展的结果,美国城镇化进程中政府的干预较少,但是对地方市场的保护较强。
在美国个人自由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美国的城镇化奉行自由流动的模式,但是也存在着城镇内部矛盾,因此存在着逆城镇化的现象。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特征及启示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特征及启示一、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背景二、美国城市化的发展特征三、美国城市化的启示四、城市化带来的问题五、City-on-Hill理念的影响一、美国城市化的历史背景自20世纪初,美国逐渐进入城市化的进程中。
20世纪初期,美国城市化的规模相对较小,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足30%。
但20世纪中叶以后,美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化人口比重迅速提高,1960年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超过了60%。
1980年代,美国城市化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城市人口占比达到了75%。
此后,尽管城市人口比重没有继续增长,但美国城市化进程并没有停止,仍然在不断发展。
二、美国城市化的发展特征美国城市化的发展具有多个特点,其中一些典型特征如下: 1. 城市规模大:美国大城市数量众多,紧随日本、印度排在世界第二位。
其中,纽约、洛杉矶、芝加哥等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其他大城市人口也在数百万至一千万之间。
2. 城市密度低:美国城市人口密度较低,居民房屋宽敞,散布于广阔的城市地区。
3. 城市交通便捷:美国有发达的高速公路,公交车运营规模也很大,可连接城市和郊区,方便通达。
4. 人口的多样性:美国城市涵盖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民,具有很强的多元文化特征。
5. 经济高度发达:美国大城市经济发达,如纽约是全球第一大金融中心之一,硅谷则是全球最具活力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地之一。
三、美国城市化的启示美国城市化具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借鉴意义,具体如下:1. 城市规划要有长远目光:美国城市化进程持续数十年,与美国的长远规划有关,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都有所考虑,城市规划需要考虑长远发展。
2. 鼓励多种生活方式:美国城市中有不同的居住方式和工作方式,如在城市中心居住和远程办公等。
鼓励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有助于减少城市拥堵,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3. 投资基础设施:美国的城市化是基于发达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城市会花费大量资金投入到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中,例如公共交通和公共空间等。
美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成为各国领导宏观干预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
其中,美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史尤为值得借鉴,不仅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而且也为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一、美国社会工作发展概述1. 早期阶段美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
当时,社会问题愈发突出,全国性的城市化浪潮、工业化、移民和生育率下降导致的家庭结构改变以及战争对社会造成的重创,不仅使得穷人、老人和孤儿等弱势群体的生活境况恶劣,同时也使得成年人和儿童对于贫穷、疾病、身体和心理残疾、家庭暴力等社会问题对抗力降低。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许多组织和个人开始参与志愿服务和慈善工作。
此时,社会工作者主要通过慈善事业、教育、监管和监狱改革等手段帮助弱势群体。
2. 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时代1940年代,美国社会工作经历了一场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浪潮。
国内和国外的社会经济形势变化和政治变革促使人们意识到,社会问题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得到了不断加深。
随着社会工作职业的发展和不断发展的理论(如解放理论、生态学理论、收入再分配理论等)和方法的出现,社会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在这一阶段,美国通过领导支持来促进大学建立社会工作专业。
1940年成立的美国社会工作协会,促进了社会工作单一的国家标准、提供专业服务,和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方向。
这给社会工作的发展及其在社会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以及为社会弱势人群的福祉和发展提供了更为稳固和广泛的基础。
二、美国社会工作的启示1. 形成合适的理论体系美国社会工作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理论体系,例如人的主客观性理论、节约成本效率原则、系统论、生态学的系统理论等。
这些理论关注不同的社会问题,并不断优化我们对于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方案。
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形成适合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是自主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手段。
只有对当下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形成有针对性的理论体系,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社会工作需求。
美国农村城市化历程及启示
! ! ! ! ! ! ! ! !"#$% &’#()*+,*#世界农业
! 编者按 "
目前 !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 面临的突出问题
是农业效益不高 " 农民增收困难 ! 这是长期积累和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 囿于 农业内部很难真正解决 # 只有减少农民 ! 才能富裕农民 $ 从国际经验看 ! 加快农村城 市化是由落后农业国走向发达工业国的必由之路 ! 也是农业 % 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 研究发达国家农村城市化历程 " 特征 " 速度 " 规模 " 政策等可以 为 推 动 我 国 城 市 化 ! 促进农业 " 农村 " 农民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借鉴 $
小 % 信息和人 的 运 动 速 度 一 样 % 城 市 半 径 一 般 不 超 过
60.1;< % 否 则 就 难 以 管 理 & 64 世 纪 中 期 % 美 国 广 泛 引
进欧洲的先进 技 术 和 设 备 % 大 大 加 快 了 工 业 革 命 的 步
3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批准号 # 24456/64"
从 ?81? % ?5?5 年 平 均 每 年 迁 入 的 移 民 为 >5 万 人 # 而 同 期美国人 口 自 然 增 长 的 年 平 均 数 为 :5 万 人 # 从 欧 洲 迁 入 人 口 与 其 自 然 增 长 人 口 之 比 为 1:01A?// $ 在 这 些 国 际 移 民 中 # 工 人 占 近 1/B # 专 业 技 术 人 员 占 近 .17 # 来自英& 德& 法国的移民带来了先进的冶铁& 纺织& 炼油和其 他 工 业 部 门 的 知 识 和 技 术 # 对 正 处 于 关 键 时 期的美国 工 业 化 起 到 了 无 可 估 量 的 意 义 $ 外 来 人 口 也 是城镇人 口 增 长 的 主 要 来 源 # 外 来 人 口 中 从 事 农 业 的 只占 ?:7 左右 # 绝大部分转移到了城市 $
美国城市发展与规划历程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 键 词 】城 市 发展 史 ; 市 问题 ; 市 化 ; 划 体 系 ; 划理 念 关 城 城 规 规
【 中图分类号 】T 94 3 . U 8 . /7
【 文献标识码 】 A
1 美 国城 市 发 展 与 城 市 规 划 历 程
1 1 美 国城 市 发 展 历 程 和 城 市 规 划 的起 源 .
的政 策和原 则 , 一 权 限下 放 到各 州 。而 随着 城 这
市 的迅 速发展 , 生 了交 通 、 房 、 生 等 一 系列 亟 产 住 卫 待解 决 的问题 , 需 建立 和健 全 相 应 的 市政 机 构 和 亟
管 理 体 制 , 提 供 必 须 的 城 市 公 共 服 务 , 个 问题 在 并 这 1 9世 纪 末 变 得 非 常 突 出 。
【 要】 摘
简要 分 析 了 美 国城 市发 展 历 程 与 规 划 历程 , 出 美 国 不 同 阶 段 城 市 规 划 关 注 的 城 市 重 点 , 市 规 划 目标 与 理 念 对 我 国 城 指 城 市规 划 都 有 很 好 的 借 鉴 意 义 。通 过 分 析 美 国 小城 镇 总 体 规 划 的 编 制 程 序 , 入 公 众 参 与 机 制 的 形 式及 其 对 规 划 目标 的 影 响 . 引 结 合 规 划 过 程 中对 经 济 发 展 的分 析 的理 念 与 方 法 , 解 经 济 学 和 人 口学 在 城 市规 划 中的 应 用 , 思我 国 小城 镇 总 体 规 划 编 制 理 反 的 不 足 , 出我 国 小城 镇 规 划 需要 改 进 的 几 个 方 向 。 提
美 国的城市 化 与 工业 化是 紧 密 结 合 的 , 在城 市
化 鼎 盛 时 期 , 大 机 器 工 业 为 基 础 的 近 代 工 业 城 市 以
美国城市理性增长理念对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启示
美国城市理性增长理念对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启示论文报告题目:1. 城市化趋势:中国与美国的不同经验2. 城市理性增长理念与可持续城市化的重要性3.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的合理化4. 城市发展与社区参与的平衡5. 城市经济与环保的协调发展综合各方面的观察和经验,美国城市理性增长理念为中国快速城市化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美国的城市化历程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原因,与中国存在着不同的模式和经验。
但是,可以从美国的城市化历程中找到一些普遍的经验和规律,以及对于中国快速城市化的一些启示和借鉴。
一、城市化趋势:中国与美国的不同经验中国的城市化早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开始了,但城市人口增长率一直较低。
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进程加快,尤其在近年来加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城市化最快的国家之一。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末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9.6%。
美国的城市化历史相对较长,从19世纪末开始,人口迁移进城市,以纽约为代表的大城市开始出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不断加速,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城市人口已经达到了百分之八十左右,然后逐渐趋于稳定,并开始反向迁移回乡村。
目前美国城市人口所占比重约为80%。
二、城市理性增长理念与可持续城市化的重要性美国城市理性增长是指一种对城市发展进行长期考虑的城市规划理念,旨在通过规划、投资、管理等手段,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其核心是将城市规划和影响评估,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综合考虑结合起来,寻求对各种利益进行平衡,并将短期的利益和长期的利益进行合理的权衡。
中国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曾经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城市规划不够科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环保治理存在难题等。
如果不能及时规划和建设发展需要的建设设施和服务设施,城市的发展将会面临很大的问题和难题。
美国的城市理性增长理念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即要通过多方面的规划和管理措施,将城市的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进行合理的权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同时确保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美国城市发展
美国城市发展与规划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摘要:中国正经历着社会和经济的重大变革,城市化的步伐也越来越快,现代城市规划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在经济活动全球化、城市问题相似化和城市进步发展竞争性的影响下,了解和研究国外城市规划的发展状况,借鉴经验,取长补短,对我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美国城市成长阶段从哥仑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到美国现代城市规划专业的形成,其间经过了400多年的发展历程。
回顾这段历史,可以清晰看到美国城市成长的三个阶段。
1.在独立前约300年的殖民地时期内,美国的城镇从无到有,属于前城市化时代。
2.从朗方规划美国新首都华盛顿哥仑比亚特区,到19世纪末的芝加哥世界博览会,是美国城市化急剧发展的时期。
3.从20世纪初开始,在强大的美国城市经济的支持下,城市美化运动与城市土地区划,分别从城市景观环境和城市房地产开发两个方面,奠定了美国现代城市规划的基础。
二、美国城市规划的行政管理按美国宪法规定,在联邦、州、市三级政府中,市政府拥有对用地管理直接控制权,因而拥有强有力的规划管理机构。
美国城市管理机构有多种组织形式,如议会-市长制、委员会制和议会-行政长官制等。
美国城市规划管理机构的中心工作有三项:一是编制综合规划并依法编制区划法规和土地细分管理条款;二是管理城市用地使用的日常事务,审核建设项目,颁发用地许可证;三是利用联邦政府住房和城市发展部提供的社区发展基金,从事社区建设、工业发展、职业培训等各种项目。
由于美国大多数城市已经进入成年期,新开发区很少,因此,现在美国的城市用地规划多属修订规划,它们或是地区性的(如某市南部地区再发展规划),或是局部性的(如市区衰退地段整治规划),或是专题性的(如公交系统发展规划)。
芝加哥是美国城市中最早编制总体规划的城市,因而芝加哥市的城市规划机构也比较齐全,在美国城市中比较具有代表性。
历来芝加哥的规划机构分为两个系统,一是经济发展规划局,主要职能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帮助,促进国际贸易机会,制订城市经济发展政策;二是城市建设规划局,主管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制订执行规划法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城市化历程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添加日期:09年11月10日
一、城市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是城市的基础,只有产业发展到了一定高度,可以吸纳大量劳动力,才会吸引人口在城市的集聚,促进城市化的进程。
美国在工业化过程中,特别重视产业的升级换代与配套服务业的发展。
其第三产业就业从工业化较早阶段开始就呈现出与第二产业同步增长或比第二产业就业优先增长的趋势,农业劳动力一开始就较多地流入了第三产业。
中国必须在符合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规律,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尽早转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服务型经济与服务型城市。
中国的资源与环境基础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工业化道路,必须尽快转型,加快服务产业的发展。
服务业主导制造业,一个地区有多高的服务业水平,就能够形成多高的制造业水平。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我国上海制造业水平较高,即缘于较高水平的教育、科技、信息、金融、商贸、物流、咨询等现代服务业的支撑。
拥有了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就有可能改造传统制造业,加快产品的技术改造与升级换代,并有可能进行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生产出新的产品,催生出新产业,提高区域竞争力。
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必须与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相适应,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服务型经济、服务型社会与服务型城市。
二、城市土地利用
美国国土辽阔,人均土地面积是中国的4倍多,人均耕地比中国更是高很多,所以美国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资源非常充裕,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多采取低密度空间蔓延的方式,城市居民的房子都是低密度分开的单体住房(detachedsingle?鄄house),占地很多,城市建筑物都不高,体量也不大。
因为美国城市建设密度低,所以尽管城市人口不多,但是城市面积很大。
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必须基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必须植根于中国的资源与环境基础,走可持续的城市化道路。
我国的经济、社会现实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人均土地资源少,人均耕地更少。
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紧张、能源短缺、水资源短缺等问题非常突出。
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寻求一条与美国不同的、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的城市化道路,使城市土地的转让与开发利用制度化、透明化、市场化。
三、住房与就业政策
由于城市中心过于拥挤,美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实施有利于郊区发展的住宅政策。
通过建造州际高速公路和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地缩小了各区域之间的城市差异与城乡差异。
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为了刺激建筑业发展,美国政府帮助中高收入者获得住宅建筑抵押贷款,鼓励他们在郊区建新房,从而加速了30年代的城郊化。
当时纽约的郊区以两倍于市中心的速度发展就是一个充分的证明。
50年代,美国又提出了在郊区建设小
城市的建议。
另外,政府允许房屋贷款的利息用于抵税,同时为符合标准的私人贷款提供保证,征收较低的房屋税,鼓励居民在郊区购买房屋,采取措施减少无家可归者,加大低租公共房屋建设,加强社区建设,进一步开放房屋市场。
在就业方面,没有户籍、地域差别。
特别值得借鉴的是许多用工单位的半日(part—time)工作或小时工作,给大批没有固定工作的人员提供了就业与生存机会。
我国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房屋的价格上涨过快,尽管有些城市推出经济适用房制度,但远不能解决多数居民的需要。
政府应当继续采取措施平抑房价,完善房贷制度,加大公共廉租房的建设,加强房屋出租市场的管理,给进城的农民提供临时居所。
四、城市交通
美国的城市交通系统非常发达,一般呈网格状纵横交错分布,路网密度很高。
因此,美国的城市尽管车辆很多,但相对来讲堵车并不严重。
城市之间道路系统也很发达,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很长,主要的城市都有高速公路连接,最高等级的是州际公路。
高速公路车流量很大,利用率很高,一般都不收费。
中国的高速公路因为收费很高,所以很多车不上高速公路,导致利用率较低。
美国人上班、购物一般都是自驾车,所以特别重视停车问题。
美国城市的停车场很多,建设每一栋建筑都会预先考虑停车问题,或者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修建停车场,或者在周围留出停车位置。
中国的城市规划必须改善城市道路系统,加大路网的密度,加强道路之间的联系。
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上升,那些高楼林立的商务区、住宅小区根本无法满足停车需求。
如果今后不注意停车场的建设,将来肯定会出现大问题。
这一点必须引起城市规划部门的重视。
现阶段,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比较切合中国的国情,如果要达到美国那样的汽车普及程度,对中国而言恐怕不是繁荣而是灾难。
五、城市形态
美国城市在市域范围内有多个城市职能中心,多中心有机疏散的特征比较明显。
美国的城市在郊区化、网络化方面的变化特别明显,城市中心区(downtown)衰退,城市的许多功能
组织迁到郊区或更远的地区,形成若干独立而又有机联系的功能区。
在城市的边缘沿主要交通线形成许许多多卫星城市。
这些新兴的卫星城市依附于大城市,与大城市融合联系在一起,从城市景观上看不出明显的边界。
世界许多国家的城市周边地区人口增长快于中心地区,加尔各答、悉尼、墨尔本、东京等都是如此。
我国在城市化过程中可以借鉴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尤其是大城市与特大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少走弯路,避免某些功能先集中到城市中心然后再向外疏散的道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避免城市摊大饼式蔓延。
尤其是城市规划工作者要转变传统的思想,研究发达国家城市扩展过程与目前的城市形态,注意总结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城市发展的经验。
比如上海浦东开发区、天津塘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以及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与高新区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
六、信息化
美国城市的信息化建设比较先进,主要城市街道的电子地图在主要网站上都可以找到,出行者在汽车GPS定位系统和电子导航系统的指引下可以很方便地到达目的地。
消费者在网站上可以购买各种东西,银行结算系统非常发达,各种消费很少用现金结算,一般都使用银行卡。
中国的城市必须加大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信息技术武装城市,以信息化促进城市化。
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利用方面,在供水、供电、道路、通讯等各种网络系统建设方面,在生产、储存、物流、销售、商业服务等方面,在金融、保险、科技咨询等现代服务方面全面进行信息化建设,建设数字化城市与现代化城市。
录入:胡雁霞责编:钟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