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案
八上《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案
复习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4、找出我国气候的三个特征: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容,需要结合地图掌握每种气候的位置和特点。
5、列表比较长江和黄河的概况
讲述:长江重点是开发,黄河重点是治理。
长江的开发:航运,灌溉,水能。
黄河的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治理。
强调:这是另外一个重点内容,在以后的考试中经常出现,重点掌握两个水系图,和几个重点水电站的位置。还有长江的几个城市的位置。
地形: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分别代表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上黑板找地形,说特点。
冬季:越向北气温越低,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我国气候的特征,长江,黄河。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回忆我国地形和地势的特征。
板书:一、地形和地势特征
强调:重点掌握我国的地形剖面图,这是一个经常考察的内容,要能在上面找出各个地形区。
2、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我国主要地形区,分组比赛。
板书:二、地形地势的分布
3、在我国气温分布图上找出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区。总结冬季和夏季的气温特点。
第二单元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
2、知道我国主要地形区的特点和分布
3、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点。掌握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分布。
4、掌握我国气候的三个特征,知道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
5、了解我国河流和基本状况,理解内流河和外流河的意义。
6、掌握黄河的治理,长江的开发。
【教学重点】
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时间:夏秋多,冬春少
初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课教案
初二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课教案复习目标1.复习我国地势总特征及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并说明地势对气候、河流的影响。
2.掌握我国五种主要地貌类型。
3.指出我国山脉的分布规律,能在图上填注主要山脉名称。
4.指出我国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四大盆地、三大丘陵的分布,并说明这些地形的显著特征。
5.掌握我国面积最大的地貌类型是山区,及其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6.了解山区易发生哪些山地灾害以及防治措施。
教学重、难点1.我国地势总特征及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2.指出各山脉的走向,能够在图上填注主要山脉名称。
3.我国地形的特点及分布状况。
教学过程一、(一)地形概况1.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2.这种地势特点对我国气候的影响是?3.我国地势特点对河流流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4.三级阶梯的概况海拔主要地形区第一阶梯4000米以上界线、祁连山、第二阶梯1000-2000米界线大兴安岭、、巫山、第三阶梯米以下5.五种地形:高原、、盆地、、。
6.山区面积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
(二)主要山脉北:1.东西走向的山脉南:中:西: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中:东:西北东南走向山脉:3.其他走向的山脉南北走向山脉:4.弧形山脉,其主峰是,位于中国与的边境。
(三)主要地形1.四大高原:⑴高原: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⑵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多是一望无际的原野。
⑶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⑷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不平,石灰岩广布。
2.四大盆地:⑴面积最大的盆地是;海拔最高的盆地是。
⑵纬度位置最高的盆地是;地势最低的盆地是。
3.三大平原:、、。
4.主要丘陵:、、。
二、基础过关1. 关于我国的地势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C.多山地高原,四周低、中间高D.西高东低,山脉呈网状分布2.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呈东北-西南走向,又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分界线的山脉是A.大兴安岭B.太行山C.昆仑山D.天山3.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盆地是()A、塔里木盆地B、柴达木盆地C、准葛尔盆地D、四川盆地4.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点的连线组合,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C.云贵高原-地势平坦D.黄土高原-平坦开阔5.下面关于我国平原的叙述中,唯一正确的是()A、主要分布在第一级阶梯中B、全在热带和亚热带C、都位于湿润区D、面积只占全国总面积的12%6.下列山脉中,位于我国最东边的是A.台湾山脉B.长白山脉C.武夷山脉D.大兴安岭7.下列山脉中,既是地形分界线,又是地势阶梯分界线的是A.太行山B.长白山C.天山D.秦岭8.下列几组山脉中,属于东北-西南走向的是A.天山-阴山B.昆仑山-秦岭C.台湾山脉D.横断山脉9、读我国沿北纬36°附近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1)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为_________奔流入海,沟通了__________交通,方便了沿海与__________的联系,并在各阶梯的_________地带形成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_____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案
观察
生: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生:看图回答
生: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大河滚滚东流,便利东西交通;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
读图观察,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
先练后讲,张弛有度
先讲后练
先练后讲,引出课堂的主线,从河流的水文特征倒推影响的因素:降水、气温等气温的来自南北差
异
过渡:当河流从陡峭的山地进入到平缓的地区后,由于坡度骤降,流速减慢,泥沙逐渐沉积,形成一种扇形地貌——冲积扇。
3 .能够在地图上认识各地形区的分布,认识主要的山脉;运用地形剖面图说明我国地势的主要特点,知道我国三级阶梯的主要分界线。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今天我们复习八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首先,一起来读下今天的复习目标。
我们经常把祖国比作母亲,河流就像流淌在母亲身体里的血液,生命的流动从这里开始。那么,今天我们也从河流开始。
书本打开翻到P42
PPT《河流》
学生大声阅读复习目标
让学生明确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河
流
1.请观察《中国河流分布图》和一段资料,用简练的词语概括我国河流的特点。
2.我国主要的河流有哪些?请大家读图2.30,找一找我国主要的河流,
完成《导练稿》上的【板块一】的1-4题。
请同学结合地图,说一说主要河流的名称
地形因素—加剧了东西干湿差异
平顶屋与斜顶屋
汛期与枯水期
流量大、水位高,形成汛期
流量小、水位低,形成枯水期
汛期从北到南越来越长
春季气温回暖,出现短暂汛期
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学生做【板块二、三】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章主要介绍中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方面的内容。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认识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念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中国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一些具体的概念和知识点可能还不够熟悉,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掌握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
2.难点: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方面的具体知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料。
2.准备PPT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中国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产生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课件,呈现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
3.操练(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根据PPT课件中的内容,互相提问,解答疑问。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保护环境的看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设计,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仅供参考,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20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复习课
第二章 复习课复习目标1.能够结合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出我国的地势总特征。
2.理解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培养阅读、分析有关等值线分布图的能力。
了解我国各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主要分布地区和划分标准,认识其对我国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读图分析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原因;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影响因素。
3.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以及水文特征。
运用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描述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能够说出长江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治理问题,进一步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运用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描述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能够说出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治理问题,进一步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4.讨论自学,了解各种自然灾害。
利用灾害图片叠加,讲解我国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复习过程一、复习课导入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习的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这节课我们对这一章进行全面地复习。
二、知识回顾同学们根据学生用书,捋顺教材知识结构,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三、重点复习现在同学们请看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的地形和地势。
我们看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气温的冬夏特点,温度带的分布,干湿地区的分布,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我国气候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件展示我国的外流河和内流河,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划分,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长江和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
我们看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四、本章总结板书设计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形和地势⎩⎪⎨⎪⎧地型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气候⎩⎪⎨⎪⎧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通高温,东西干湿差异显著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河流⎩⎪⎨⎪⎧以外流河为主长江的开发与治理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自然灾害⎩⎪⎨⎪⎧常见的自然灾害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五、当堂检测 提高升华学习至此,请完成第二章测试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
中国的自然环境
P14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
资源的主要特点: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人均占有量少、比例结构不合理、。
地理: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教案(新人教版八上)
(5)上、中、下游的划分:在地图中标出长江各河段的分界点。
源头——()省——()省——入海口。
(6)在地图上找出以下主要支流和湖泊:北部支流: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和汉江;南部支流:乌江、湘江和赣江;主要湖泊: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
2、长江的开发利用:(1)水能的开发:长江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河段,所以长江有“”之称,有著名的三峡和葛洲坝两个水电站。
(2)航运的开发:从四川宜宾以下四季都可通航,所以长江有“”之称,解放后,重点治理了滩多流急的川江和“九曲回肠”的荆江,提高长江运输能力。
3、长江开发中存在问题:是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1)洪灾频发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主要是人为原因——围湖造田和破坏植被。
(2)治理措施国家实行退湖还田、平垸行洪政策,还制定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宏伟规划,加上三峡水利枢纽建成以后的巨大调蓄作用,长江洪水威胁将大大减轻。
达标训练独立完成以下练习,检查本章复习情况。
(每题2分,共计50分)1、我国西部的主要地形区为()A、高山、高原、盆地B、丘陵、高原、平原C、平原、丘陵、盆地D、盆地、高原。
平原2、下图中,能准确反映我国地势特点的是()3、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平原面积广大B、我国地势东高西低,河流大多流入太平洋C、地势阶梯分界处附近的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D、我国山地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2%4、我国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走向为()A、南北走向B、东西走向C、东北一西南走向D、西北一东南走向5、下列山脉既是东西走向山脉,又是阶梯界线的是()A、天山B、昆仑山C、祁连山D、巫山6、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呈东北一西南走向,又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分界线的山脉是()A、大兴安岭B、太行山C、昆仑山D、天山7、位于第一级阶梯上的盆地是()A、柴达木盆地B、塔里木盆地C、四川盆地D、准噶尔盆地8、下列省区与所在地形区组合正确的是()A、广西——长江中下游平原B、山西——黄土高原C、新疆——东北平原D、河南——东南丘陵9、关于我国气温分布的正确叙述是()A、冬季南北气温相差不大B、冬季全国普遍冷湿C.夏季全国到处气温很高 D、夏季南北气温相差不大10、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在()A、内蒙古高原B、黄土高原C、云贵高原D、青藏高原高原11、关于我国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地降水比较均匀B、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大致相同C、全国大多数地方的降水集中在春季D、降水季节性变化不明显12、我国的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A、干旱地区B、半干旱地区C、湿润地区D、半湿润地区13、我国冬季南北温差特别大的主要原因是()A、冬季风影响B、纬度因素C、地形因素D、海陆位置14、关于夏季风对我国降水的影响,正确的是()A、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北方的雨季比南方长B、夏季风推进迟缓,雨带徘徊在南方,容易导致南涝北旱C、夏季风推进迅速,导致我国南北方普遍多雨D、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增15、非季风区内的降水量一般低于()A、200毫米B、400毫米C、800毫米D、1000毫米1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说课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是学生在学习了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和海域等基础知识后,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国自然地理特点的重要章节。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地形、气候、水系、生物和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且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独特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的感情。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本章内容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地形、气候等知识点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图像、实例等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我国的地形、气候、水系、生物和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的基本特点,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例和图像,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的感情,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的地形、气候、水系、生物和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的基本特点及其相互联系。
2.教学难点:地形、气候等要素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实例图像等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形、气候等知识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自然环境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分别讲解地形、气候、水系、生物和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的基本特点,强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3.案例分析:分析实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地形、气候等要素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教案(共10套新人教版)【DOC范文整理】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教案(共10套新人教版)第1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过程与方法通过读“中国民族的分布”图,了解我国民族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提高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
重点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
难点读图总结分析我国不同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的省区范围。
一、导入新教师: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区域地理的知识,请同学们思考:自然地理环境都包括哪些要素呢?学生:地形、气候、河流、动植物等。
教师:可见,我国的地形情况也是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地形和地势。
二、讲授新教师:地形有哪些主要类型?学生: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身边实际说一说,你的家乡有哪些地形?我们能看到的地表形态是什么样子的?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读图2.1“中国的地形类型”,说出中国分别有哪些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学生:从景观图中可看出,我国有x疆天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
教师: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地形类型齐全。
过渡: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哪种地形所占面积最大?哪种最小呢?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4页图2.3“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
学生:从图中的比例数值可以看出:我国山地占33%,高原占26%,平原占12%,丘陵占10%,盆地占19%。
我国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平原面积仅占1/10多一点。
教师: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这样算起来我国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这说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过渡:地形类型多样和山区面积广大是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这种地形特点对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学生分组讨论,可以利用图2.4和图2.5,各组选代表发言,相互补充。
教师总结: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等多种经营形式提供了条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
本章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自然环境的特点、形成原因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认识我国的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并学会分析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八年级的学生在地理学习上存在以下问题:1. 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限;2. 缺乏实地观察和调查能力;3. 地理知识结构尚不完善,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实地观察和调查能力,完善学生的地理知识结构。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我国的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理解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开展实地观察和调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2.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教学法:通过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我国自然环境的特点和分布规律。
2.实例分析法:结合典型实例,分析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实地观察法: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地图、图片、实例资料等。
2.实地考察场地和调查工具。
3.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自然环境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我国自然环境有哪些特点?2.呈现(10分钟)展示我国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要素的地图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各要素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2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教案
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地形类型构成特征,认识地形类型特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了解我国主要的地形区名称、分布,认识分布特征。
【学习重难点】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及特征。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新课导入】播放李娜演唱的《青藏高原》MTV,用高亢的歌声和优美的青藏高原自然风光,将学生带入对我国地形的认识中去。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学习活动一认识我国地形类型(一)自主探究:学生阅读课本P22页图2.1,P24页图2.3,独立完成以下任务:1.说出有哪几种地形?高原、山地、平原、盆地、丘陵。
2.按各类地形面积的大小比例排序。
由大到小依次是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3.在我国山区是指哪些地形区?约占全国面积的比例是多少?山地、丘陵与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
4.归纳出我国地形类型特征。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二)合作探究:分组讨论我国地形类型的这种特征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影响?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讨论结果如下:(1)有利条件:地形类型多样,可以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山区面积广大,有利于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矿业等。
(2)不利条件: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平原少,耕地不足。
(三)拓展探究: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学生搜集资料,认识不同的地形环境对当地民风民俗的影响。
教师点拨①黄土高原孕育了秦腔;②四川盆地古有“蜀道难,难以上青天”之说;③地处云贵高原的云南流传着“袖珍小马有能耐,大车没有汽车快”的说法。
学习活动二认识我国地形分布特征(一)自主探究:1.学生阅读P25页图2.6,独立找出我国不同走向的主要山脉,填入下表中:2.学生阅读地图册P12-14页图,结合课本P23页图2.2,找出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塔里本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章主要介绍中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
内容丰富,知识点广泛,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但对于中国的自然环境还有待加深理解。
学生需要通过实例来掌握地理知识,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的地形、气候、水系、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学会分析不同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实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自然资源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点。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法:通过观察中国地形图、气候类型分布图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
2.实例分析法:以具体的地理实例为例,分析地形、气候等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中国地形图、气候类型分布图等教学图片。
2.准备相关的地理实例资料。
3.准备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地形图、气候类型分布图等,引导学生观察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地理实例,如长江三峡、青藏高原等,让学生分析这些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地理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地理实例,分析地形、气候等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地形、气候等对地理环境影响的理解。
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农业生产、工业布局等。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复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
我国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经济活动的影响我国西高东低,呈阶梯状下降的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活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国的地势特征对气候有着明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西高东低,面向海洋,有利于来自海洋上的夏季风深入内地,带来丰沛的降水,并使我国东部季风区面积广大。
第二,西高东低,阶梯状的地势,增大了同一气候带内的气候差异,加强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第三,高大的青藏高原,不仅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而且阻碍印度洋暖湿气流伸入西北内陆,并且影响大气环流,对东亚气候和世界气候都有着重要影响。
我国的地势特征对河流的影响明显地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地势特征决定了我国的河流多从西向东流,以注入太平洋的河流居多,从而沟通了东西之间的海陆交通。
第二,阶梯之间高差大,致使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丰富。
地势特征对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又反映到对土壤、植被、动物等的影响上。
地势特征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很大。
我国东部的第三级阶梯,地势较低平,这里成为人口稠密、农业条件较好、交通便利的地区,为农工交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二级阶梯,地势起伏较大,多高原、盆地和山脉,交通条件不如东部,但却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是我国重要的农牧业区。
第一级阶梯的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自然条件独特,经济活动也具有特色。
我国的山地类型我国的山地形态万千,依照海拔高度和切割的深度,可分为极高山、高山、中山、低山和丘陵五个类型。
三大板块运动示意图我国主要山脉的形成山脉主要是由内力作用而形成的。
当地表岩层受到来自地球内部的力的作用时,会发生褶皱—断层,使有的地方隆起而成山。
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是地壳运动时受不同方向的力的作用而形成的。
从板块运动的观点看,我国东西走向的山脉,是因亚欧板块南移,产生南北向的力的挤压而形成的;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是受太平洋板块向西北方向挤压所形成的;喜马拉雅山脉,则是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而产生的。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教案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教案1一. 教材分析本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主要介绍了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资源、植被、土壤等自然环境特点,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状况,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气候、水资源、植被、土壤等方面的知识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图像来进行解释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掌握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资源、植被、土壤等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资源、植被、土壤等方面的知识。
难点:气候、水资源、植被、土壤等方面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图像教学法等方法,通过提问、讨论、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地球仪、地图、图片、视频等。
2.教学资源:教材、教案、课件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对中国的自然环境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呈现(10分钟)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资源、植被、土壤等自然环境特点,让学生对中国的自然环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对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进行思考和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对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回顾和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通过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了解中国自然环境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中国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环保意识。
第2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整章教案(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优质教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了解我国主要山脉及其走向。
2.让学生了解我国地形的分布规律,五种地形的面积比例。
3.初步掌握地形剖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景观图等地图的读图方法,学会从这些图中提取多种信息,归纳分析相关地理特征(本章主要是地形特征)的方法。
教学重点1.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
2.我国地形的地理意义和影响。
教学难点1.我国地形的地理意义和影响。
2.熟记较多的地形区名称。
教学准备学生地图册、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引入:幻灯片投影出我国不同地形区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图片资料,先让学生对地形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也通过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爱国热情。
二、新课教学(一)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设疑导读(1)有没有同学知道,在地球陆地表面有哪些地形类型呢?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
(2)我们为什么说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呢?他们呈现出什么特点?①类型齐全。
②纵横交错、相互交织。
高原中有盆地,盆地间夹着山脉,山脉间又镶嵌着平原、高原、盆地。
③在每一种地形内部,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2.看图学新知下面我们再来具体地认识一下我国的一些地形(请对照图2.2)。
(1)高原:我国有四大高原,它们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
请一位同学告诉我们,这些高原都在什么地方。
(青藏高原在西部,云贵高原在西南,黄土高原在北方,内蒙古高原在黄土高原北面。
) 它们虽然都是高原,但是还是存在很大差别。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这里有高原牧场、荒漠、草原,还有许多世界知名的山脉、高峰,比如珠穆朗玛峰。
山巔白雪皑皑,冰川广布。
黄土高原身披深厚的黄土,地形丰富多彩。
黄土质地疏松,缺乏植被覆盖的地方水土流失严重,许多地方沟壑纵横。
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不平,农田多为重重叠叠的梯田,城市、村庄多集中在“坝子”里。
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一望无垠。
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2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教案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要点复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1.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我国地形的特征:地形,面积广大。
(2)我国山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通常把山地、,连同比较崎岖的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平原仅占多一点。
(3)山区的不足:山区地面,不便,不利于发展,因而我国的资源不足。
山区的优势:山区在发展、、、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
(4)我国的主要地形区包括四大、四大、三大、三大。
(5)我国的山脉多为走向和走向。
2.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1)我国地势的特征:地势,呈分布。
我国陆地地势可划分为级阶梯。
(2)我国陆地海拔最高的地方是,海拔最低的地方是。
(3)我国地势特征的影响(地理意义):①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对农业生产有利;②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与内地联系;③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4)填表第二节气候1.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1)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冬季,夏季。
(2)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漠河和海口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约。
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以上,只有气温相对较低。
(3)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夏季最热的地方是。
(4)根据气温的,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
(5)各温度带内的耕作制度和代表性农作物不同:热带地区一年三熟,以水稻、甘蔗、热带经济作物、水果为主;亚热带地区,以水稻、冬小麦、棉花、油菜、茶树、亚热带经济作物、水果为主;暖温带地区,以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水果为主;中温带地区,以春小麦、亚麻、大豆、甜菜为主;寒温带地区一年一熟,春小麦、马铃薯;青藏高原一年一熟,代表农作物是青稞。
2.东西干湿差异显著(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是:,时间分配规律是:大多数地区降水集中在月,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2)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的年降水量多在毫米以上,而西北内陆的大片地区年降水量不足毫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中作业:
环
节
三
二、综合题
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A、B均为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区,区域A表示____________(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区,B区域表示____________(土地利用类型)。
(2)区域A和B大致以________为分界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____________℃等温线及年降水量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6)知道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
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属于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属于非农业用地)等。
土地 资源的主要特点: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人均占有量少、比例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各种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土地资源存在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1)我国地势高低,呈状分布。
(2)我国地势共分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是第级阶梯;
第一级阶梯地形以为主;第二级阶梯地形以为主;第三级阶梯地形以为主;它再向东到近海海底地形为;我国首都北京位于第级阶梯上。
(3)受地势的影响,我国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数河流自 向奔流入海,沟通了交通,方便了沿海与的联系,并在各阶梯的地带形成巨大的落差,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5.举例说明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6.了解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以及长江和黄河的开发利用清理情况。
教学重点
我国降水量的分布。
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
教学难点
影响降水分布的原因。
干湿地区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启发式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课前作业
搜集我国不同地点同一季节的图片,分析原因
2.自然资源
(1)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有哪些主要类型。
(2)知道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及存在问题。
(3)了解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解决
措施。
(4)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5)学会以水土资源为例归纳我国资源国情特征,提高保护资源意识。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我国多种我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掌握阅读并运用分层颜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多地形图的技能。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4.了解我国季风区、非季风区的范围以及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3)区域①为______林区,②为______林区。
(4)区域①的主要山脉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区域②的主要山脉有________。因此从地形看,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而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2.读我国沿北纬36度附近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的自然环境
课题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复习
课时安排
共(1)课时
课程标准
P14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课堂合作交流
二次备课
(修改人:)
环
节一
【中考要求】: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自然环境
(1)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特点。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特点、主要气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3)了解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范围以及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4)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以及长江开发利用和黄河治理情况。
课中作业
课堂小结:利用板书提示学生小结本节所学知识。
课后作业:
1.知识梳理
2.练习册
(修改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气候是地理学习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在中考中所占比重比较重,所以本节课要在七年级学习世界气候的基础上理解学习中国的气候,要掌握分析气候的方法,从而掌握每一种气候类型。
长江上、中游的划分:宜昌;长江中、下游的划分:湖口;上游段:水流湍急,位于我国第一、二级阶梯上,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中、下游段:位于第三级阶梯上,河道变宽,水流变慢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
黄河概况: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呈“几”字形,径流9省区(青、陇、川、宁、内蒙、陕、晋、豫、鲁),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
黄河治理措施:黄河上游:荒漠化、凌汛;采取措施:多植树造林等;中游:水土流失严重;采取措施:保持水土、植树造林;下游:地上河、断流;采取措施:疏通河道、修建大堤,水量统一调度等
(5)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 ,有哪些主要类型。
概念:人们从自然界获得并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物质与能量
类型: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我国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我国四大高原:、 、、、四大盆地、、、、
三大平原、、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布特点、主要气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冬季气温特点: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夏季气温特点:除青藏高原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新疆的吐鲁番;
(7)了解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解决措施。
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解决措施:①兴建水库②跨流域调③节约用水④保护水资源⑤处理并防止水污染⑥植树造林等。
(8)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课中作业:总结等降水量线的读图方法
环
节
二
【基础知识】
(1)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特点。
地势特点: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我国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
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一级阶梯上,主要分布有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和东北部的柴达木盆地;第二级阶梯上,主要分布有盆地和高原;第三级阶梯上,主要分布有平原和丘陵,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降水分布规律:分布极不均匀,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影响因素:海陆位置;
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3)了解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范围以及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灾害天气:主要有寒潮、台风、旱灾、洪涝等
(4)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以及长江开发利用和黄河治理情况。
主要的湖泊:最大的湖泊:青海湖;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其次有洞庭湖、洪泽湖、太湖、巢湖等
主要的河流:长江(最长的大江)、黄河、珠江、淮河、塔里木河(最长内流河)、京杭运河
长江概况和利用: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冬峰,干流沿途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