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社交现状调查研究
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报告
很高兴您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调查感兴趣。
根据相关研究,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些相关的信息。
大学生网络成瘾是指过度使用互联网和电子设备,以至于对日常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的一种行为模式。
以下是一些关于大学生网络成瘾的调查结果和报告摘要:
1.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互联网和手机具有依赖性,无法控制其使用时间和频率。
2.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表现包括长时间沉浸于社交媒体、网络游戏和手机应用中,以及无法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业和日常生活活动。
3.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心理健康问题有关,包括焦虑、抑郁和社交障碍等。
4. 一些调查研究发现,网络成瘾与学业成绩下降、人际关系问题以及身体健康问题有关。
5. 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普遍认为,大学生网络成瘾需要积极的干预和治疗,以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网络使用习惯。
重要的是,为了帮助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我们应该提倡积极的网络素养教育,以培养学生健康的网络使用观念和习惯。
此外,学生自我管理和社会支持也是应对网络成瘾的关键因素。
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8篇
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作文大全、心得体会、申请书、演讲稿、教案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ssays, experiences, application forms, speeches,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article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8篇调查报告是研究和分析的产物,不应当受到个人偏见或主观判断的影响,调查报告在讨论部分,应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见解和建议,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8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报告大学生网络成瘾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成瘾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特别是在大学生群体中,网络成瘾问题更加突出。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调查对象为全国各个高校的大学生,共计1000人。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他们对网络的使用情况以及是否存在网络成瘾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大约有6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倾向。
首先,我们来看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大部分大学生每天花费3-5小时上网,其中绝大部分时间用于社交媒体和娱乐活动。
他们通过社交媒体与朋友交流、分享生活,通过在线游戏和视频平台消遣娱乐。
而少部分大学生则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工作。
这些数据表明,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的便利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约有3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在网络上花费的时间过多,影响了学习和生活。
他们经常会因为沉迷于网络而忽视了其他重要的事情,比如课堂学习、社交活动和家庭聚会。
这些大学生往往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迷失自我,无法自拔。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个人因素、社交因素和环境因素。
首先,个人因素是导致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些大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孤独感和自卑感,通过网络来寻求安慰和认同感。
他们在网络上建立了一个虚拟的自我形象,通过社交媒体获得他人的赞同和关注。
这种虚拟的认同感成为他们沉迷于网络的主要动力。
其次,社交因素也是导致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
大学生处于社交活动的高峰期,他们渴望与他人建立更多的社交关系。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活动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网络社交则提供了一个无限制的平台。
大学生通过社交媒体结识新朋友,扩大社交圈子,获得更多的关注和认同。
这种社交需求成为他们沉迷于网络的另一个原因。
最后,环境因素也对大学生网络成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大学生社交网络(SNS使用情况调查问卷问卷编号:_______ 亲爱的同学:您好!我们是XX大学“大学生社交网络(SNS使用情况调研”课题组成员,目前我们正在XX地区高校中开展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情况调查,了解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现状。
为了创造更好的社交网络环境,您的意见对我们非常重要,调查是无记名的,对您提供的信息,我们将严格保密,不会用于研究以外的任何用途。
请您如实填写,不要有任何顾虑。
填写方法:(1请在符合您实际情况或想法的选项前划“√”(2无特殊说明的题目为单选题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XX大学“大学生社交网络(SNS使用情况调研”课题组2011年11月1.您的性别是:A男B女2.您目前所处的年级: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3.您的专业是:A人文社科类B理工类4.您来自:A农村B中小城市C大城市5.您的性格属于:A内向型B内外向兼有,偏内向C内外向兼有,偏外向D外向型6.您了解社交网络(SNS吗?A非常了解B一般了解C不了解7.您第一次知晓或使用社交网站是通过什么途径?A上网偶然发现B网络广告推荐C亲戚/朋友/同学推荐D通过网站的线下活动8.您经常使用的社交网站有哪些?【可多选】A人人网(校内网B QQ空间、腾讯朋友(QQ校友C微博D开心网E豆瓣9.您在社交网站上注册的个人信息和头像的真实性是:A完全真实B大部分真实C虚实各半D大部分虚构E完全虚构10.您在社交网站上的好友,主要包括:【可多选】A大学同学B中、小学同学C朋友的朋友D因某种共同特征(如名字、星座、血型、生日等结识的好友E父母长辈11.您使用社交网站的频率是:A每隔几小时登陆一次B每天登陆一次C每隔两三天登陆一次D很少登陆,超过5天以上12.您每次登陆社交网站的时长大概是:A 30分钟以内B 30到60分钟C 1至2小时D 2至4小时E 4小时以上13.每次登陆社交网站后,您最常使用的功能有哪些:【可多选】A日志B相册C发布状态D分享E游戏应用F礼物商城G公共主页H发起或参加投票I各种测试J播客/电影/视频K班级/圈子/群组14.您使用社交网站的主要原因或目的是:【可多选】A和老同学或朋友保持联系B结交新朋友、拓展人脉C寻找志趣相同的群体D 寻找异性朋友、婚恋对象E了解好友的最新动态F娱乐、休闲G 同学、朋友都用,我也尝试去用H无聊,消磨时间I展示自我的个性形象J记录自己的心情K交流工作、学校心得15.您会主动点击社交网站上的广告并参与活动吗?A经常点击,并参与广告活动B经常点击,但从不参加活动C遇到感兴趣的会去点击,并参加活动D遇到感兴趣的会去点击,但不参加活动E很少点击F 从不点击16.当您希望与社交网站上认识的陌生人继续交流时,您会采用以下哪种方式? A继续通过社交网络平台进行联系B与对方交换QQ、MSN等进行联系C与对方交换手机号或座机号进行联系D没有通过社交网站认识过陌生人17.您在以下哪种情况下使用过社交网站?【可多选】A上课或自习时B睡前或刚起床时C半夜或凌晨睡意朦胧时D为了玩SNS而支开其他比较重要的事情E以上均无18.您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知己好友:A 0—2个B 3—5个C 6—10个D 10个以上19.您认为网上交往与现实交往相比,具有如下那些特点:【可多选】A交流频率快B能更公开、坦白和毫无顾忌地发表意见C交往的范围更广泛D 更能保护隐私E上网交往是真正的平等,没有现实社会的等级分别F不用顾忌丢面子G其他(____20.社交网络拓宽了您的交际圈:A完全不符合B不太符合C不确定D基本符合E完全符合21.社交网络使您与朋友的关系更加密切:A完全不符合B不太符合C不确定D基本符合E完全符合22.社交网络增加了您与别人的交流次数和深度:A完全不符合B不太符合C不确定D基本符合E完全符合23.使用社交网络后您与身边朋友的交流变少了:A完全不符合B不太符合C不确定D基本符合E完全符合24.社交网站上您认识的好友对您的工作、学业或感情起到了很大帮助:A完全不符合B不太符合C不确定D基本符合E完全符合25.如果有了更好的娱乐方式(现实或虚拟,您是否会放弃原有的社交网站活动?A会(原因:__________B不会(原因:__________问卷到此结束,感谢您的参与和支持,谢谢!。
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与人际关系研究报告
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与人际关系研究报告社交媒体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交流和表达的平台,还对他们的人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报告旨在研究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联,并探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一、大学生社交媒体使用情况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大学生们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广泛的社交活动。
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都使用至少一种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QQ等。
他们通过这些平台与朋友、同学和家人保持联系,并分享自己的生活状态。
二、社交媒体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积极影响1. 拓展社交圈子社交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与更多人交流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现实生活中较为害羞或内向的人。
他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结识新朋友,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
2. 方便的沟通方式通过社交媒体,大学生之间的沟通更为方便快捷。
即使身处不同地方,他们仍然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
这种方便的沟通方式有助于大学生保持亲密的联系,并增进友谊。
3. 探索个人兴趣社交媒体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兴趣与技能的机会。
他们可以通过发布分享内容,吸引一致兴趣的人与自己交流,从而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种积极的社交经验有助于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和发展。
三、社交媒体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消极影响1. 替代面对面交流大学生倾向于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沟通,而不是面对面的交流。
这导致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减少,使得大学生在面对挑战和冲突时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社交焦虑与孤独感过度依赖社交媒体造成了大学生之间的社交焦虑和孤独感。
他们常常忽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过度追求虚拟世界的认可和赞赏。
这种关注度的转移对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 网络假象与沟通误解在社交媒体上,大学生往往以理想化的形象呈现自己。
这种网络假象容易引起他人的误解,导致沟通的不畅和互动的困难。
虚拟空间的限制使得大学生很难真实表达自己,也无法完全理解他人。
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情况的调查
⼤学⽣使⽤社交⽹络情况的调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报告题⽬:关于⼤学⽣使⽤社交⽹络使⽤情况调查课程名称:⽑泽东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专业:数学与应⽤数学年级: 2010级组长:组员:2012 年 5 ⽉12 ⽇⼀、调查背景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开始构筑起⼀种全新的⼯作,学习和⽣活⽅式,成为重要的信息平台和交流⼯具。
⽹络⽣活已经成为⼤学⽣课余⽣活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信息采集,⽹上聊天,⽹络游戏,BBS论坛,⽹上交友等。
⽹络缩⼩了⼈与⼈之间的距离,交流越来越便利,⽹络正⼴泛深⼊地渗透到⼈们⼯作和⽣活的各个⽅⾯,⽇益改变着我们的⽣活⽅式、学习及⼯作⽅式。
⼤学⽣作为信息时代最活跃的⼈群,已经成为⽹络使⽤的主要⽤户。
先进的技术往往是⼀把双刃剑,⼀⽅⾯,⼤学⽣通过⽹络接触到前所未有的⼴阔空间,能更加有效和⼴泛地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交流情感和了解社会;另⼀⽅⾯,⽹络空间⼜以令⼈眩晕的⾊彩诱惑着涉世不深的学⽣,使得部分学⽣遭遇到⼀定的迷茫。
对于上述有关的问题和出现的情况,为有效地开展⽹络服务、加强⽹络服务管理、促进⼤学⽣全⾯发展提供有坚实的基础。
为了解⼤学⽣⽹络使⽤情况,促进⽹络设施与服务的改善、探讨加强⽹络服务管理⽅法,促进⼤学⽣积极理智地使⽤⽹络。
同时也就对于⼤学⽣使⽤⽹络该注意什么进⾏分析,并对提⾼⼤学⽣上⽹的效率提出有关的见解。
因此,我们希望通过科学客观的⽅法对⼤学⽣上⽹情况进⾏系统的调查,得出⼀定的数据进⾏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调查内容(⼀)调查⽅式:由于我国疆域⼴阔,⼈⼝众多,考虑到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平不同,教育⽔平不同以及⽣活习惯不同带来的差异,在调查样本上我们充分的考虑了这些情况,虽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整体情况,但是这样的做法已经在很⼤程度上消除了数据的误差。
2012 年5⽉9⽇⾄11⽇,本组⼈员利⽤同学关系分别将问卷发⾄陕西师范⼤学雁塔校区⼤⼆学⽣。
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信息时代的重要群体,学生上网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为了了解学生上网的现状、原因及影响,我们特此开展本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
调查对象为我校高中、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年级的学生。
三、调查结果1. 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1)学习:占调查人数的42%,主要用于查找学习资料、在线学习课程等。
(2)娱乐:占调查人数的38%,主要用于观看视频、玩游戏、听音乐等。
(3)社交:占调查人数的20%,主要用于社交媒体、聊天、发朋友圈等。
2. 学生上网的时间(1)每天1-2小时:占调查人数的35%。
(2)每天2-4小时:占调查人数的40%。
(3)每天4小时以上:占调查人数的25%。
3. 学生上网的地点(1)家中:占调查人数的60%。
(2)学校:占调查人数的30%。
(3)公共场所:占调查人数的10%。
4. 学生上网时遇到的问题(1)沉迷网络:占调查人数的45%,主要表现为玩游戏、刷社交媒体等。
(2)网络成瘾:占调查人数的35%,主要表现为无法自拔、影响生活和学习等。
(3)网络暴力:占调查人数的20%,主要表现为网络欺凌、恶意评论等。
四、分析与建议1. 分析(1)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学习、娱乐和社交,其中学习目的较为突出。
(2)学生上网时间较长,部分学生存在沉迷网络的现象。
(3)学生上网地点主要集中在家庭和学校,公共场所使用率较低。
(4)学生上网时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沉迷网络、网络成瘾和网络暴力。
2. 建议(1)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2)引导学生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平衡学习、娱乐和社交。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克服网络成瘾和沉迷网络等问题。
(4)加强网络监管,打击网络暴力,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学生上网的现状、原因及影响。
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群体性孤独调查与对策研究
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群体性孤独调查与对策研究【摘要】在社交网络时代,大学生群体性孤独问题愈发严重。
本文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的角度入手,探讨了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的现象、影响因素以及表现和心理问题。
提出了针对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的对策研究,强调建立健康的社交网络关系的重要性。
结合对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的解决建议和未来研究展望,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
通过本文的研究与分析,有望为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群体性孤独问题的解决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社交网络时代、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研究、调查、对策、社交网络关系、心理问题、影响因素、解决建议、展望、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交网络时代,大学生群体性孤独问题日益凸显。
随着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大学生群体在虚拟世界中拥有了更广泛的交流平台,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疏远和孤独感。
研究显示,社交网络时代下的大学生更容易感到孤独,与他人的互动变得表面化,缺乏真正的沟通和情感交流。
这种群体性孤独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业表现,还可能在未来对社会整体造成负面影响。
面对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群体性孤独问题的严峻挑战,有必要深入探讨其根源和影响因素,寻找有效的对策和解决办法。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现象的分析与研究,探讨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的影响因素,剖析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的表现和心理问题,提出社交网络时代下的对策研究,强调建立健康的社交网络关系的重要性。
通过本研究的展开,旨在为大学生群体性孤独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和启示,促进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的现状及原因,深入分析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的影响因素,探讨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的表现和心理问题。
通过对策研究,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社交网络关系,减轻群体性孤独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通过本研究的展开,将为大学生群体性孤独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指导,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建议,为大学生提供更为健康和有益的社交网络环境,促进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实现个人发展和成长。
2023年大学生网络社交调查报告
2023年大学生网络社交调查报告2023年大学生网络社交调查报告1网络的普及,使得我们的沟通和生活变得更加便利,我们也越来越依赖网络。
我们的生活已经逐步网络化。
据调查,大学生是社交网络的主力军,活跃度颇高。
前,有调查显示,大学生每天都会使用社交网络,使用时长普遍在1-2个小时。
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上主要活动是浏览新闻、微信、微博等等。
积极影响:一、促进社会化人的社会化过程会受到周围群体及媒介的影响,当代社会互联网的影响力更是与日俱增。
大学生借助社交网络沟通联系、发布状态与日志、上传照片、发表评论等,能够使得大学生在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相似的.群体中进行互动,推动大学生融入社会。
二、扩展生活空间社交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日益壮大,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宽广与便利的交流学习平台。
通过社交网络多渠道,大学生能更加快速便捷地获取时事政治、新闻热点、娱乐社交等信息,同时参与话题互动与评论,有助于扩展大学生的生活空间。
三、满足多样的心理需求社交网络极大地满足了多样的心理需求。
基于社交网络的强大功能,大学生可以通过状态、日志、图片、聊天语音等方式表达自我、宣泄情感;社交网络的互动性满足了社交需求;大量的资讯信息与好友动态满足了大学生的求知与好奇心理;分享与转发功能满足了“炫耀”心理等。
四、增强幸福感由于社交网络加强了人的视觉与听觉信息、弱化了面对面的交流、减小个性害羞的大学生压力,使得个性害羞的大学生在网上敢于表露自我,有助于自己的社会关系,提高自身幸福感。
消极影响:一、现实社交障碍大学生对社交网络过于依赖时,其现实社交的焦虑感增加,出现回避与苦恼的情感反应。
大学生习惯于通过社交网络与外界沟通,形成了网络交际圈与特定的网络表达,在现实社交中容易出现表达失灵的情况。
二、心理依赖大学生经常在上课时间玩手机,有部分大学生玩手机频率高、时间长,不断地进行好友状态查看与朋友圈刷新,难以自控。
一段时间内未接触社交网络就会感觉与世隔绝或者很难受,内心十分不舒坦,对社交网络极度依赖,并影响了自己的大学生活三、价值观念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错误或偏激负面的观念可能影响他们的判断力,相对就把自身的正确价值观给抹黑了。
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调查研究
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调查研究引言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新媒体,尤其是年轻一代大学生。
新媒体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和沟通途径,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习惯。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
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并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一、新媒体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作用1.1 方便快捷的交流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社交平台,比如微信、微博、QQ等,这些平台使得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
无论是文字、图片还是视频,都可以通过这些平台进行传播和分享,大大提高了交流效率和质量。
1.2 扩大社交圈通过新媒体,大学生可以轻松地结识更多的朋友,扩大自己的社交圈。
不仅可以和班上的同学交流,还可以和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交流,这种社交方式大大拓展了大学生的交友范围,丰富了社交生活。
1.3 促进信息传递新媒体还可以促进各种信息的传递,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上的问题,大家都可以通过新媒体获取到及时的信息和帮助。
2.1 交往方式的变化新媒体的流行改变了大学生的交往方式。
以前,大家更多是面对面的交流,现在则更倾向于通过手机和电脑进行交流,甚至有些人更愿意和网友交流而忽略身边的朋友。
这种变化可能对大学生的传统交际能力造成一定的冲击。
2.2 社交焦虑尽管新媒体扩大了大学生的社交圈,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一方面,大学生在社交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时候,很容易受到他人的评论和指责,从而产生社交焦虑;过度依赖社交平台也会让大学生产生社交恐惧,导致真实社交能力的下降。
2.3 沟通质量下降一些研究表明,新媒体的普及导致了大学生之间交流的质量下降。
大部分交流都是通过文字、表情或者图片进行,无法传达语气、情感等非语言层面的信息,这样的交流容易导致信息不准确、误解甚至冲突。
为了深入了解新媒体视野下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我们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
调研报告范文
调研报告范文【调研报告范文一】调研报告:初步探究高校学生社交网络使用情况1. 调研背景社交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年轻人之间。
作为一项新兴的媒介形式,高校学生的社交网络使用情况被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高校学生的社交网络使用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2. 调研方法本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两种方式。
我们选取了某一所普通本科高校中的500名学生作为调研对象。
我们通过在线问卷、邮件和纸质问卷的形式,向这500名学生发放了调研问卷,并进行了部分访谈。
3. 调研结果(1) 社交网络使用频率:在调查对象中,将近97%的人使用社交网络。
其中,每天使用社交网络的人占比例最高,达到了68.2%。
(2) 使用方式:调查发现,大多数人使用社交网络的频率较高,平均每人使用4-6小时,其中男生比女生使用时间长。
另外,以微信和QQ为代表的聊天软件的使用率最高,分别占比60.4%和51.2%。
(3) 社交网络对学习的影响:在对调查对象进行的100人的访谈中,有63%的人表示社交网络会对学习造成一定的干扰,而37%的人表示不会。
(4) 社交网络对生活的影响:在对调查对象进行的100人的访谈中,有82%的人表示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4%的人表示社交网络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与朋友交流。
4. 结论对于高校学生,社交网络已经成为与朋友交流、了解他人动态的重要途径。
虽然社交网络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便捷地交流,但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建议高校学生更加理性地使用社交网络,不要让其对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调研报告范文二】调研报告:分析中小学生网游使用情况1. 调研背景现在的中小学生,很多人喜欢玩网游。
网游不仅可以让他们放松身心,还可以开发想象力和逻辑思维,增强自信心。
但同时,网游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让家长和教育者十分担忧。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小学生的网游使用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群体性孤独调查与对策研究
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群体性孤独调查与对策研究随着社交网络的飞速发展,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发展出一种群体性孤独的现象。
虽然处于大学这样一个人群聚集的环境中,但是大学生们依然感到孤独与孤立。
本文将对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群体性孤独进行调查,并提出针对这一现象的对策研究。
一、调查结果分析1. 社交网络的影响在社交网络时代,大学生们更愿意通过虚拟空间和朋友进行交流,而较少主动参与实体社交活动。
他们更愿意在网络上畅聊,而不愿意与他人面对面交流。
这使得大学生们的社交能力下降,也导致了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孤独感增加。
2. 单一思维模式受社交网络的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模式趋向于单一化。
他们习惯于在网络上浏览信息,而不愿意去接触新的想法和知识。
这种单一思维模式也间接导致了大学生的孤独感。
3. 心理压力调查显示,大学生在社交网络时代下更容易产生心理压力。
他们总是在网络上与他人比较,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感到不满意,使得孤独感更加强烈。
二、群体性孤独的对策研究1. 重视实体社交学校和社会应该重视大学生的实体社交,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参与各种活动。
例如组织各类社交活动、文艺演出等。
这样可以帮助大学生打破孤独,培养交际能力。
2. 提高社交能力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社交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学会在现实社交中更好地沟通和表达。
可以通过开设社交技巧课程、进行社交能力训练等方式来提高大学生的社交能力。
3. 多元化思维教育学校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思维教育,引导他们接触更多的想法和知识。
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开展思维拓展课程等方式,使大学生的思维模式更加开放,避免单一化。
4. 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看待自己的生活状态,并学会放下心理压力。
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方式来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减轻孤独感。
三、结语社交网络时代下的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现象需要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通过对群体性孤独现象的调查与对策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摆脱孤独,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情况调查(2024)
课堂上
尽管有些学校禁止在课堂上使用手机,但仍有一些学生会在课堂 上偷偷使用社交网络。
社交场合
在聚会、活动或旅行等社交场合,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社交网络 来记录和分享这些特殊时刻。
9
03
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动机
2024/1/29
10
社交需求
维持和加强与朋友、家人和同学的联系。通过社交网 络,大学生可以轻松地与远在他乡的亲朋好友保持联
生活。
2024/1/29
隐私泄露
在社交网络上随意透露 个人信息,导致隐私泄
露。
网络欺诈
社交焦虑
由于缺乏防范意识,容 易成为网络欺诈的受害
者。
21
过度关注他人评价和点 赞数,导致社交焦虑。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心理需求
大学生处于社交需求旺盛的阶 段,社交网络提供了便捷的社
交平台。
2024/1/29
逃避现实
2024/1/29
提高网络素养
学校和社会应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高大学 生的网络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
提供心理支持
学校和社会应提供心理支持服务,帮助大学 生解决社交焦虑等问题。
23
2024/1/29
06
结论与展望
24
调查结论总结
• 社交网络在大学生中普及率高:几乎所有受访大学生都使用至少一种社交网络平台,如微信、微博、QQ空间 等。
获取学术资源和信息。大学生可以通过社交网络获取学术资源、 研究成果和学科动态等信息,促进自己的学术成长和发展。
获取就业和实习信息。社交网络也是大学生获取就业和实习信息 的重要渠道之一,可以通过关注企业招聘公众号、加入招聘群组 等方式,获取最新的招聘信息和机会。
2024/1/29
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群体性孤独调查与对策研究
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群体性孤独调查与对策研究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群体性孤独问题日益凸显,这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
在这个时代,虽然大家都能得到更广泛、更多样的社交网络交流机会,但是同时也伴随着更多的社交障碍、焦虑和孤独感。
本文将从调查现状、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调查现状随着社交网络的普及和快速发展,大学生们热爱上了这种新兴的社交方式,他们靠着微信朋友圈、QQ空间、微博等平台,拓宽了社交圈子,却也悄然滋生了一种新型的社交问题——群体性孤独。
调查发现,80%的大学生在使用社交网络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孤独感,并且这种孤独感愈演愈烈。
二、成因分析1. 网络世界虚幻性虚拟空间缺少现实世界的温暖、情感和亲密关系,它们只是一些架空的文字、图片和声音,很难形成真正的人际交往。
而大学生一味追求网络社交,却忽视了真实世界的情感交流,导致了孤独感的加重。
2. 社交焦虑在网络上交友、发布言论可以避免很多尴尬和社交压力,这样的社交模式虽然减少了面对面交往的尴尬,但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表面化,人们陷入了一种“关系孤独”,感觉到无法真实地与他人产生联系。
3. 虚荣心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上通过获取点赞、评论等形式获得满足感,但这种满足感并非真正的社交满足,相反则加剧了对真实社交的渴望和孤独感。
三、对策研究1. 提倡多样化社交学校可以开展更多面对面的社交活动,如组织集体活动、学习相互讨论、兴趣小组等,让大学生们有更多机会真正融入到真实的社交网络中。
2. 增加关爱热线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热线,鼓励大学生在困难和孤独时及时求助,得到及时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3. 教育科普学校可通过心理健康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等途径,帮助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社交观念,告诉他们在社交网络时代下,什么是健康的社交模式,如何正确对待虚拟社交和真实社交的关系。
四、结语大学生群体性孤独问题是网络时代下的新兴社会问题,我们不能忽视这一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需要通过研究成因和对策来加以解决。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报告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报告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报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行为习惯和态度,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报告。
一、网络使用时间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时间普遍较长。
超过八成的受访者每天在网络上花费的时间超过四小时,其中有近四成的人每天使用网络超过六小时。
这一结果反映了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和对网络世界的兴趣。
二、网络使用目的在网络使用目的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网络使用主要集中在学习、娱乐和社交三个方面。
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使用网络主要是为了学习和获取学术信息。
此外,近五成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使用网络是为了娱乐,如观看影视作品、玩游戏等。
还有近三成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使用网络是为了社交,如与朋友聊天、分享生活等。
这一结果显示了大学生对网络的多元化需求。
三、网络行为规范在网络行为规范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网络行为的规范意识较为普遍,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如不传播谣言、不侵犯他人隐私等。
然而,仍有一部分受访者表示他们在网络上存在一些不当行为,如恶意诋毁他人、发布不实信息等。
这一结果提示了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性。
四、网络安全意识在网络安全意识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网络安全问题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使用网络时会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如不随意透露个人身份信息等。
然而,仍有一部分受访者表示他们对网络安全问题不够重视,如使用简单密码、随意下载软件等。
这一结果呼吁大学生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五、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在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普遍认为网络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社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通过网络获取了更多的学习资源,提高了学习效率。
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群体性孤独调查与对策研究
社交网络时代下大学生的群体性孤独调查与对策研究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和普及,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社交网络的频率越来越高。
反常中的“社交”网络传达的是一种虚拟的社交模式,导致大学生在真实社交中出现了群体性孤独的现象。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群体性孤独问题进行调查,探讨该现象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期望能充分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减轻其孤独感,提高社交能力,增强社交网络的积极性。
一、调查结果1. 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现象在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了一些群体性孤独现象。
其中包括:(1)社交网络的过度使用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每天都要在社交网络上花费很多的时间,而这些时间并不都被用来与他人真实交流。
他们更多的是在浏览社交网络上的内容、点赞或评论他人的动态,而忽略了真正的面对面交流。
(2)缺乏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调查显示,许多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缺乏真正的面对面交流机会。
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社交网络上的聊天软件与朋友进行交流,而忽略了与身边的同学或室友进行真实的交流。
(3)孤独感的增加在调查中,有大部分大学生表达了对孤独感的担忧。
他们很难在社交网络中找到真正的交心朋友,无法摆脱孤独的困扰。
2. 引发群体性孤独的原因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一些引发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的原因:社交网络的虚拟性是导致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的主要原因之一。
社交网络上的朋友可能并不是真正的朋友,只是一个个虚拟的身份,这种虚拟身份无法给大学生带来真正的交心与安慰。
(2)社交技能的匮乏在社交网络时代,大学生的社交技能逐渐丧失。
他们更习惯于用打字或表情符号来进行沟通,而不愿意面对面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这导致了他们在现实中与人交往时的困难和紧张感。
很多大学生已经沉迷于社交网络,导致了社交网络的滥用。
他们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社交网络中,忽略了真实社交的重要性,甚至无法摆脱社交网络对他们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二、对策建议针对以上调查结果和分析,需要对大学生群体性孤独进行相关对策的建议:1. 增强社交技能在大学生教育中,需要加强对社交技能的培养。
大学生社交网络应用现状调查研究——以兰州高校为例
微信 、 移 动 飞信 等 在 内 的一 系 列 以社 会 性 软 件 为 平 台 , 以 几
乎 零 成本 的交 际 费 用 、 多 样 的服 务 功 能 以 及 开 放 式 的联 络
方 式 等 为 主要 特 征 , 以 建 立 和 维 系个 人 社 会 关 系 为 主 要 目
摘 要 : 社 交 网络 是 旨在 方便 人 们创 建 与 维 系社 会 关 系 的在 线 平 台 。 以 兰 州 市 大 学 生 为 调 研 对 象 , 对 大 学 生社 交 网
络的应用现状 、 应 用 中存 在 的 问题 进 行 了调 研 , 并 提 出 了相 应 的 解 决 策略 。
速度增 长 , 大学生 作 为迅 速成 长 起来 的“ 新 网络 人” 主 力 军, 正 以社 交 网 络式 的 方 式 生 活 着 、 探 索着 、 思考 着 , 具 有 “ 新 网 络人 ” 特有 的 网 络 新 人 格 和 新 型 价 值 思 考 方 式 。 大 学 生 社 交 网 络 的 应 用 现 状 究 竟 如 何 ? 大 学 生 又 该 如 何 去 使 用 社 交 网 络 ?这 些 问题 值 得 大 家 去 调 查 、 思考和改善 。
第l 2 卷 第1 1 期
2 0 l 3 年 l 1 月
软 件 导 刊
S of t war e Gui d e
Vo1 .1 2 No .1 l
NO V . 2O1 3
大 学 生 社 交 网络应 用 现 状 调 查 研 究
以 兰州 高 校 为 例
郭 玉 翠
( 西 北师 范大 学 , 甘肃 兰州 7 3 0 0 7 0 )
某医学院校大学生网络行为现状分析
某医学院校大学生网络行为现状分析【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某医学院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网络使用情况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在社交媒体上,存在着沉迷网络、网络谣言传播等问题。
网络行为特点分析显示,部分学生缺乏网络安全意识,容易受到网络诈骗影响。
影响因素分析指出,家庭环境、同伴影响等因素对大学生网络行为有一定影响。
提出了加强网络行为教育培训的建议,包括制定网络行为规范、开展网络安全知识宣传等措施。
结论部分总结了网络行为现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并强调了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为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健康网络行为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学院校、大学生、网络行为、现状分析、调查、特点、影响因素、改进建议、教育培训、总结、发展趋势、应用价值。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特别是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网络已经渗透到他们学习、工作、社交的方方面面。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盛行,大学生的网络行为也变得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
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往往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如沉迷网络游戏、过度依赖社交媒体、泄露个人隐私等,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对大学生网络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其现状、特点、影响因素以及相应的改进和教育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调查研究,可以帮助学校和相关部门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也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正确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健康的网络行为习惯,提升他们的信息素养和自我保护意识。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了解某医学院校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现状,分析其网络使用情况和行为特点,探讨影响网络行为的因素,提出改进建议和教育培训措施,从而为学校制定有效的网络管理和教育政策提供依据。
通过研究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行为表现,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行为意识,促进他们健康、积极地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数字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
大学生社交网络和社交现状研究的目的和依据
大学生社交网络和社交现状研究的目的和依据研究目的:近些年来随着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大学生越来越多地活跃在社交网络世界里。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思想上有一些明显特点。
一方面他们已经脱离了高中群体,思想上具有超越高中生的成熟,也可以为一些事情带来新鲜的看法。
但相较于已经参加工作的社会人具有不确定性和叛逆性,容易对一些事情产生极端想法。
所以,大学生如何参与社交网络的公共舆论,他们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什么,以及可以对公共舆论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对于整个社会来说都是极为关键和重要的。
大学生群体独立而不稳定,在公共舆论中的参与需要规范化的适当引导才能营造一种在社交网络下大学生公共舆论参与的健康环境。
研究依据:电话和手机短信仍是大学生与熟人的主要沟通方式调查显示,在大学生与家人联系的各种方式中,打电话仍然是93%的大学生的首选,发短信也有过半的选择率。
同时,55%的大学生认为面对面交流也是他们与家人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而选择以互联网为中介的即时通讯工具如QQ和E—mail进行交流的比例仅为34%和8%。
可以看出,在和家人的交往中,传统的打电话和发短信仍是最重要的方式。
首先,打电话和发短信的学习成本很低,大学生的家人可以很容易地使用这种方式和大学生进行联系和沟通,互联网则不满足这个条件。
其次,打电话和发短信的费用较低,这种方式在大学生不能频繁回家与家人见面时是一个经济实惠的选择。
面对面交流是大学生第二位的选择。
因为和家人的交往以情感交流为主,所以双方都会倾向于使用媒介丰富度更高的方式。
面对面交流是媒介丰富度最高的、反馈最及时的一种沟通方式,最适合于大学生和家人进行情感交流,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网络社交在大学生与家人的联系中使用比例最低。
一方面,因为一些大学生家长对互联网社交工具使用不熟练,造成沟通效率比较低下;另一方面,因为即时通讯工具的交流以文字交流为主,所以双方很难感知到彼此的情绪变化和精神状态,既容易造成沟通不畅和误解,也不能达到情感交流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网络社交现状调查研究作者:刘艳艳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3年第08期摘要:通过大学生网络社交现状调查,深入了解大学生网络社交的基本情况、网络社交中的人际交往情况、以及网络社交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学习、生活、心理的影响。
并在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网络社交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及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社交调查网络社交是伴随互联网的诞生和迅速发展而催生出的一种新型人际交往方式。
当代大学生作为一个年轻的网民群体,是我国网民的主力军,他们受网络交往的影响更为显著。
网络社交满足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需求,但由于其局限性等诸多因素导致的各种问题也随之而生,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
本文试图通过大学生网络社交现状的调查,深入了解大学生网络交往的现状,分析其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具有迫切而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采用了《大学生网络交往调查问卷》,为了使研究更有科学性和针对性,我们从某高校学生中,随机抽取500名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科类的大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针对运用网络社交的学生,所以调查问卷全部发放给注册并参与网络社交的学生。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5份,有效回收率95%,其中男生人数约占总数的58%,女生占42%,通过对回收问卷的分析和总结,详细结果如下。
一、大学生网络社交现状调查1.大学生网络社交的基本情况经调查,大学生最常使用的网络社交工具是QQ和飞信等。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高达91%的学生表示自己经常使用QQ、飞信等社交工具,另有5%的学生表示经常登录人人网,另外4%的学生经常使用BBS、网络游戏等社交工具。
大学生注册网络社交工具的主要原因是受身边同学的影响,调查显示,59%的学生因为身边的同学都在玩,所以就跟着注册了。
29%的学生注册网络社交工具的原因是受到好友的邀请;另外还有4%的学生是出于好奇,主动注册的;另外8%的学生是出于其他原因。
对于大学生登陆网络社交工具的频率,调查显示,55%的学生每天都登陆;18%的学生每周登陆2-3次;另外,27%的学生不经常登陆,想起来才登陆。
通过对大学生每次登陆网络社交工具的平均在线时间显示,41%的学生平均在线时间在1小时以内,55%的学生在线时间达到1-3小时,另外还有4%的学生在线时间达到5小时以上。
针对大学生在网络上更新状态的频率问题调查显示,有86%的学生偶尔更新一次,频率不高;有9%的学生每周更新1-3次;有5%的学生频率很高,一天更新好几次。
对于在网络上上传自己的照片这一功能,大多数学生都喜欢这个功能,但是上传照片的频率较低。
调查显示,45%的学生半年或一年上传一次自己的照片;36%的学生1-2个月上传一次;只有14%的学生上传频率较高,几乎每周都上传;只有5%的学生从不在网络上上传自己的照片。
针对大学生在网络上发表日志的调查结果表明,82%的学生应用了日志功能,其中64%的学生发表日志频率较低,半年或一年发表一次,而18%的学生每月发表1-2篇;另外,还有18%的学生从不发表日志。
调查显示,59%的学生习惯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心情。
其中,32%的学生会在网络上表达开心的事情和情绪;27%的学生习惯将喜怒哀乐、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分享到网络上;而41%的学生在网络上什么都不表达。
网络社交最吸引学生的功能调查显示,最吸引学生的功能是可以浏览、分享好友的新鲜事,有55%的学生选择了这一功能;其次是可以联系到老同学、朋友,有23%的学生选择了这一项;另外,有18%的学生表示网络上最吸引他们的是“上传照片”;最后,还有4%的学生喜欢网络上写日志的功能。
2.大学生网络社交中的人际交往情况经调查,59%的大学生在网络社交中的好友多数是现实中的同学、朋友,少数是通过网络社交认识并建立起朋友关系的;41%的大学生在网络社交中的好友全部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
关于使用网络社交对自己交友圈的影响调查显示,55%的大学生认为通过网络社交扩大了自己的交友圈,认识了一些朋友;14%的学生认为扩大了交友圈,通过网络认识了很多朋友;另外,31%的学生认为没有扩大,与之前差不多。
针对大学生在网络社交上的交往水平和质量问题调查,结果显示,5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交往水平和质量与没有参与网络社交时差不多,没有什么变化;同时,有32%的学生认为通过网络社交,自己的交往水平和质量有所提高;有5%的学生表示参与网络社交交往水平有所降低;另外,8%的学生表示不清楚。
大学生参与网络社交后与现实人际交往相比,通过调查得知,36%的学生并没有因为参与网络社交而减少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反而增加了;46%的学生表示和以前差不多;只有9%的学表示因为参与网络社交而减少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另外,9%的学生表示不清楚。
对于网络社交对大学生内心的孤独感的影响调查得知,有59%的学生表示参与网络社交后,减少了内心的孤独感;14%的学生表示网络社交让其不再感觉到孤独;只有27%的学生表示网络社交对内心的孤独感没有影响,依然感觉孤独。
3.网络社交对大学生思想观念、学习、生活、心理的影响当大学生在网络社交中看到有人发表不符合社会主流的观点或者略显偏激的文章或评论时,调查表明,55%的学生会觉得有趣,但是不参与讨论或支持;18%的学生会发表出自己的看法;而27%的学生对此感到厌恶,但不采取行动。
调查显示,59%的学生表示网络社交中好友的言论会对自己认知事物的看法有一定的潜移默化的影响;18%的学生认为当好友的言论言之有理时会引起自己的思考或认可;9%的学生认为网站上好友的言论对自己没有影响,自己的意志和对事物的认知比较坚定;而14%的学生不知道是否有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96%的大学生在上课时曾用手机登陆过社交网站,其中23%的学生表示自己经常在上课时间用手机访问网站;只有4%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在上课时访问社交网站。
网络社交中的信息繁多,调查显示,73%的学生通过网络社交获得了有用的信息资源,其中,14%的学生获得了非常多有用的信息资源;59%的学生获得了比较多的有用的信息资源;另外,27%的大学生认为虽然在网络上信息资源较多,但是对自己真正有用的较少。
针对多长时间不访问社交网站会感到不适的问题进行调查的结果为,5%的学生认为自己一天不上网就会感到不适;55%的学生认为自己2-7天不上网会感到不适;23%的学生认为自己两周不上网会感到不适;17%的学生认为一个月不上网才感到不适。
关于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交对自己未来影响的调查显示,74%的学生认为网络社交对自己的未来重要,其中15%的学生表示网络社交对自己的未来很重要,它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59%的学生表示网络社交对自己的未来比较重要,有一定的交流和消遣作用;另外,21%的学生认为网络社交对自己的未来关系不大,可有可无;5%的学生认为网络社交对自己的未来不重要。
综合评价网络社交给大学生带来的利弊影响,调查表示,87%的学生认为网络社交对自己的影响是利大于弊;5%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利;另外,4%的学生认为弊大于利;4%的学生认为网络社交对自己带来的影响都是弊端。
关于大学生在网上网下行为表现是否一致的调查,结果显示,5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网络中的表现与现实生活中有些不同,其中,5%的学生认为比较明显,45%的学生觉得自己的不同程度较轻,不明显;还有23%的学生表示自己在网络社交中的表现与现实生活中完全相同;另外,27%的学生表示不太清楚。
二、研究结果的分析通过对大学生使用网络社交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的调查和分析,得知网络社交给大学生带来了积极影响,如满足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需求,多数学生通过网络社交扩大了交友圈,认识了很多或一些朋友,并且一部分学生参与网络社交后认为自己与朋友的交往水平和质量有所提高,内心的孤独感有所减少。
同时,我们也发现网络社交同样也给大学生带来了许多消极影响。
1.大学生沉溺于网络社交而导致网络社交心理依赖问题日益突显从本次调查可以看出,55%的学生每天进行网络社交,甚至有些学生会在一天之内多次使用,并且有的学生每次使用时间长达5小时以上。
很多学生反映如果在一段时间内不上网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感。
对网络社交的沉迷和依赖,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调查中,96%的学生在上课时间利用手机进行网络社交,甚至23%的学生经常在上课时间用手机进行网络社交,影响到了学习效率和质量。
调查中60%的学生认为网络社交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的学习生活,其中有少数大学生表示总想上网看看好友的新鲜事,参与社交活动,并且不能自我控制。
可见,大学生对网络社交的心理依赖问题已经出现并且愈加明显,网络思想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应该对此引起高度重视。
2.网络社交中信息混杂,“灰色信息”容易传播,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价值观是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以及由此而采取的行为取向,是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
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积极的价值观会使人的思想、言行都表现出健康向上的特征,反之则会对个人和社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及影响。
通过调查可以看到,55%的大学生表示在网络社交中看到用户发表不符合社会主流观点或者偏激的文章和评论时,他们觉得有趣,但是不参与其中,同时也有部分学生表示,会发表出自己的看法。
77%的大学生认为在网络社交中的好友的言论会对自己认知事物的看法有所影响,会有一定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由此可见,网络社交中混杂的思想观念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造成了歪曲,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1]黄少华.论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J].社会科学研究,2002(4)[2]汪阳.大学生校内网上交友状况调查——以兰州地区为例[J].青年记者,200(4):23-24[3]孙鹤.网络互动社区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分析——以校内网研究为例[J].科技咨询导报,2007(2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