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中的家庭矛盾与社工的介入

合集下载

城市隔代教育问题探究及社会工作的介入

城市隔代教育问题探究及社会工作的介入

城市隔代教育问题探究及社会工作的介入作者:陈静文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18期[摘要]我国的隔代教育现象已经很普遍,表现出祖辈教养人的年龄大但非“年老体衰”、祖辈主要教养人的学历层次低于父母辈主要教养人、隔代教育家庭孩子的合群程度相对较高等特点,也显现出许多的优点和缺点。

[关键词]隔代教育;社会工作;亲子关系中图分类号:D6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237-01一、我国隔代教育的现状1、隔代教育的定义对于隔代教育的定义,一直都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本人认为,隔代教育是指父母由于某些原因不在身边由祖辈家长代为参与照料的教育活动。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年轻家长的工作压力逐渐增大,许多人想要照顾孩子而心有余力不足,只能将重任交由家中老人。

而独生子女政策造成的家庭结构的改变使得孩子越来越少老年人越来越多的现象越发严重。

加上老年人收入稳定和老年人喜欢照顾孩子的特点,都促使了隔代教育问题的加重。

2、城市隔代教育的现状(1)隔代教育中祖辈主要教养人的年龄大,但非“年老体衰”中国的年龄分段指出,41-65岁为中年,66岁以后为老年。

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年龄分段为45-59岁为中年,60-74岁为年轻老年人。

经调查发现,隔代教育中,祖辈的年龄在六十几岁的占多数。

在这个阶段,祖辈还处于统称的中老年阶段,各项身体机能还处在较稳定阶段,因此,身体素质和思维灵敏度相对可以满足抚育孩子的需求。

(2)祖辈主要教养人的学历层次低于父母辈主要教养人跟年轻父母相比,由于成长环境的局限,很多祖辈接收的文化教育相对较少,他们的知识储备量并没有那么丰富。

因此,在关于孩子教育方面双方会出现很多分歧。

尤其是涉及到科学教育孩子和经验教育孩子的对比时,祖辈和父母辈观点的博弈会更加明显。

(3)隔代教育家庭孩子的合群程度相对较高合群是指孩子在进入新环境后的适应能力,隔代教育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在这一方面要优于亲子教育下的孩子。

社工介入家庭亲子冲突调解的优势与方法

社工介入家庭亲子冲突调解的优势与方法

社工介入家庭亲子冲突调解的优势与方法作者:梁艳丽来源:《社会与公益》 2020年第7期梁艳丽/湘潭大学摘要:调解作为一种替代性争端解决方式,已广泛运用于解决各种家庭冲突。

然而,在现实中,对社工参与调解尤其是亲子关系调解的研究较少。

为此,本文从分析调解介入亲子冲突的优势入手,指出社工介入亲子冲突调解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就社工如何介入亲子冲突调解给出具体方法建议,以丰富相关理论研究。

关键词:家庭调解;亲子冲突;社会工作调解是指中立第三方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前提下,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社会的公序良俗的约束下,对纠纷双方进行劝说和疏导,通过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最终促进问题的解决[1]。

调解运用的领域十分广泛,经济纠纷、医疗纠纷等均可以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尤其是在家庭冲突的处理中,调解是最常用的方式之一。

一、调解介入亲子冲突的优势亲子冲突是指父母和子女在互动过程中,由于认知、情感、行为等不相容而产生的心理或行为的对抗状态[2]。

本文所论述的亲子冲突双方主要指父母与青春期子女。

这一时期青少年性格叛逆,父母不恰当的管教方式常常会激起其逆反心理,导致亲子冲突产生。

受传统文化影响,“血浓于水”的观念已被普遍认可和接受,对血缘及拟制血缘关系的重视,使父母与子女间的亲情牵绊不能彻底断裂。

因此,父母和子女采用诉讼方式解决矛盾的案例比较少见。

但家庭成员自己解决冲突往往是低效的,这就使找到一种有效的、可替代的冲突解决方式显得十分必要。

相比而言,调解对于缓解紧张的亲子关系有显著优势。

首先,调解有助于增进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根据社会认知模型,亲子双方的不同认知导致了冲突的产生[3]。

如父母认为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管教是一种关爱和保护,但子女却常常认为这些是个人事务,认知不同导致了亲子关系的紧张。

调解作为合作而非对抗的冲突解决方式,调解员可以充分运用调解程序相关规则及专业技巧对双方互动过程与方式进行约束引导,促进家庭成员间沟通和理解,进而维持家庭成员关系和谐稳定。

隔代教育背景下社会工作介入亲子关系改善的策略研究

隔代教育背景下社会工作介入亲子关系改善的策略研究

隔代教育背景下社会工作介入亲子关系改善的策略研究作者:陈晓玉来源:《社会与公益》 2021年第2期陈晓玉/西北民族大学摘要:近年来,隔代教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是众多家庭教养子女的主要方式。

与此同时,随之产生的亲子关系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如何对隔代教育背景下的亲子关系改善进行介入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

而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价值观有利于亲子关系的改善。

因此,本文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在分析当前隔代教育现状及其背景下亲子关系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社会工作介入亲子关系改善的优势及策略。

关键词:隔代教育;亲子关系;社会工作一、研究背景隔代教育是指祖辈与孙辈一起生活,并承担起抚养教育孙辈的主要或全部责任[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隔代教育家庭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

隔代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父母没有时间看管孩子的问题,但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与矛盾。

其中,在亲子关系方面,大多数学者认为,处于隔代教育家庭中的亲子关系不容乐观。

因此,在隔代教育背景下对亲子关系改善进行介入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在阐述隔代教育现状及其背景下产生的亲子关系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如何从社会工作视角介入改善亲子关系。

二、隔代教育的原因及现状分析(一)隔代教育的原因一方面,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许多父母受工作和生活等因素的影响,将大量时间投入到工作中,很少有时间来陪伴子女,而雇佣保姆或交由托儿所等机构需要一定的费用,并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因此,很多父母更倾向于将自己的子女交由祖辈进行照顾与教育。

另一方面,受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许多祖辈父母愿意为自己的儿女奉献,且大都认为帮忙照顾孙子女是自己的责任,加之很多祖辈父母退休后的空闲时间比较多,容易在精神上感到空虚,而照料孙子女可以获得精神上的快乐[2],因此他们愿意并渴望照料与抚养孙子女。

在这两方面原因的共同作用下,隔代教育的出现与存在成为一种必然。

(二)隔代教育的现状1.隔代教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大量流动,使得接受隔代教育的家庭越来越多。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问题及优化路径摘要: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日渐突出,成为时代发展面临的重要难题。

而社会工作助人的职业化活动与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现状,其次指出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针对性解决之策,以期为提升社会工作介入成效、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提供一定的参照。

关键词:社会工作;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优化策略1.引言伴随国家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推进,大量务工人员进城寻求更好的发展。

而因收入、居住、教育等客观因素存在,进城打工劳动力的未成年子女只能留守在农村,且由他人照顾,由此形成了数量较大的留守儿童群体。

这部分群体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一定的感情基础及有效的监护,由此产生了诸多问题。

此类问题一定程度上无法依靠家庭力量从根本上解决,而是需要更多社会成员参与、积极应对的重要现实问题。

在诸多解决问题的方案中,社会工作是我国近年来兴起的一项专门用于解决某类群体的专业,是一种助人自助的活动,旨在帮助社会中遇到各类问题的人。

社会工作所涉及的群体比较多,如儿童、老年、妇女等,主要通过小组任务、社区服务或者个体案例解释说明等方法,为以上群体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已经取得了不错成绩。

而社会工作介入到留守儿童隔代教育过程,能够更好地帮助家庭化解家庭矛盾、帮助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助力和谐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时代价值。

但就目前而言,社会工作引入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时间较短,介入系统还未完善,某种程度上未能发挥其应有作用。

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现实可能性,并通过介绍应用现状、可能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对此提出有效建议,从而为相关研究提供些许经验借鉴。

2.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现状分析伴随城市化进程持续加快,我国大多数地区农村劳动力选择到城市工作,而将孩子留在农村并交给老年人管理、教育,由此形成留守儿童与隔代教育之间的问题。

社会工作者介入青少年亲子关系冲突

社会工作者介入青少年亲子关系冲突

06 研究展望与实践建议
研究展望:深入探讨介入机制与效果
深入研究社会工作者介入青少年亲子关系冲突的机制
探讨社会工作者如何通过沟通和辅导,帮助青少年解决与父母的矛盾,深化对介入机制的 认识。
全面评估介入效果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指标,评估社会工作者介入青少年亲子关系冲突的实际效果,如改善亲 子关系、提高青少年的沟通能力等。
保密原则
在介入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需要严格遵守保密原 则,确保家庭成员的隐私和机密信息不被泄露。
尊重家庭决定
社会工作者需要尊重家庭的决定,不干涉家庭内 部事务,只在必要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建议。
保持中立
社会工作者需要保持中立,不偏袒任何一方,以 客观、公正的态度提供服务和解决问题。
社会工作者自身的能力要求
沟通方式
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是否良 好、是否能够相互理解和支持, 是影响亲子关系的重要因素。
支持系统
家庭的支持系统是否健全、是否 能够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也 会影响青少年的情感状态和亲子 关系。
03 社会工作者介入的方法
家庭访视与评估
了解家庭情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社会工作者通过家庭访视和评估 ,了解家庭的内部关系、亲子沟 通方式、家庭成员的个性特点等 ,从而制定更合适的介入方案。
加强家庭凝聚力
活动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团结,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和向 心力,对改善亲子关系起到积极的作用。
提高家庭成员的参与度
在活动中,社会工作者可以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发挥自己的特 长和优势,增强他们的自我价值感。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疏导情绪
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家庭成员疏导情绪,减轻 心理压力和焦虑感。
THANKS FOR WATCHING

社会工作与家庭关系问题的咨询与介入

社会工作与家庭关系问题的咨询与介入

社会工作与家庭关系问题的咨询与介入家庭是每个人生活中最基本的单位,对于个体的成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家庭关系问题时有发生,给个人和整个家庭系统带来了各种挑战和困扰。

为了解决和改善这些问题,社会工作专业的咨询与介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社会工作在家庭关系问题上的咨询与介入方法和策略。

一、理解家庭关系问题1. 家庭关系问题的定义家庭关系问题是指在家庭中出现的亲子关系、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关系等方面出现的不和谐、冲突或矛盾。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个体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也会对整个家庭系统的运作产生负面影响。

2. 家庭关系问题的分类家庭关系问题可以大致分为两类:结构性问题和功能性问题。

结构性问题包括家庭成员的角色变化、家庭结构调整等;功能性问题则涉及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沟通等方面的困扰。

二、社会工作的咨询与介入方法1. 家庭系统模型社会工作专业通常采用家庭系统模型来理解和解决家庭关系问题。

家庭系统模型将家庭视为相互联系的部分,任何问题都是家庭系统中互动关系的产物。

通过观察家庭系统中各个成员的相互作用和家庭结构的特点,社会工作者能够深入理解家庭问题的本质。

2. 整体家庭评估社会工作专业在进行家庭咨询与介入时,通常会进行整体家庭评估。

这包括了家庭成员的个人信息、家庭历史、家庭结构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

通过对家庭系统的全面了解,社会工作者可以更准确地确定问题所在,为后续的咨询与介入提供指导。

3. 建立有效沟通渠道在咨询与介入过程中,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是非常关键的。

社会工作者需要与家庭成员进行充分的沟通,了解每个人的需求和困扰。

同时,社会工作者也需要运用合适的沟通技巧,帮助家庭成员之间建立积极和谐的互动,增进彼此间的理解和信任。

4. 基于解决问题的方法社会工作专业通常采用解决问题的方法来介入家庭关系问题。

这包括明确问题的定义、目标的设定,制定明确的行动计划,并与家庭成员一起努力解决问题。

隔代亲现象的社工干预与家庭服务策略

隔代亲现象的社工干预与家庭服务策略

隔代亲现象的社工干预与家庭服务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隔代亲现象在许多家庭中逐渐显现出来。

隔代亲是指父母不在身边,而由祖父母或其他长辈照顾孩子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中国尤为普遍,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隔代亲的出现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现象,社工干预和家庭服务策略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隔代亲现象的一些积极影响。

对于一些忙碌的父母来说,由长辈照顾孩子可以减轻他们的压力,让他们能够更专注于工作和事业的发展。

此外,隔代亲也为孩子提供了更多的关爱和陪伴,增强了他们的家庭纽带和亲子关系。

在一些家庭中,祖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传承了家族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隔代亲现象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社工干预和家庭服务策略来解决。

首先,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可能会感到缺乏安全感和依赖感,对父母的情感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此外,隔代亲往往缺乏教育和育儿经验,可能无法提供孩子所需的全面发展和教育支持。

还有一些孩子可能会面临着家庭暴力、虐待等问题,需要社工干预来保护他们的权益和安全。

社工干预和家庭服务策略在解决隔代亲现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社工可以通过定期家访和咨询服务来了解家庭的具体情况和需求,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支持和帮助。

社工可以与祖父母和其他长辈进行沟通和交流,提供关于教育和育儿的指导和建议。

此外,社工还可以组织一些亲子活动和培训班,帮助家庭增强亲子关系和家庭功能。

另外,家庭服务策略也是解决隔代亲问题的重要手段。

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提供一些针对隔代亲的家庭服务项目,如托幼机构、家政服务等。

这些服务可以提供孩子的照顾和教育支持,减轻祖父母的负担,同时也为父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支持。

此外,政府还可以加大对隔代亲家庭的政策支持,如提供经济补贴、法律保障等,使隔代亲家庭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和问题。

总之,隔代亲现象是一个既有积极影响又存在问题和挑战的现象。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的综述报告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的综述报告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的综述报告一、现状隔代教育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现象,朱亚杰发表的论文中认为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群体的出现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大多数留守儿童是由祖辈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的(即隔代教育),但是在祖辈进行“隔代教育”的过程中,祖辈封建的教育理念和不当的教育方式无法避免的会使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行为习惯问题,甚至会出现偏差行为。

张丹丹发表的论文中认为隔代教育是农村留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祖辈一般根据已有经验照顾和教育孙辈,因而在隔代认为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留守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路金平发表的论文中认为留守儿童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的特殊产物,隔代教育是农村家庭在此基础下的自然选择,但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也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

刘海燕认为近年来,留守儿童的数量在逐年下降,使得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数量有所下降,但是仍然是个不小的数目,整个隔代教育群体的数量还是呈上涨趋势的;其次,迫于生活的压力,隔代教育在家庭教育中逐渐普遍化,但隔代教育普遍忽视子女的社会化问题。

王媛丽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民为了改善生计,留守儿童”这一社会现象逐渐普遍化、严重化,家庭中直接教育的缺失导致“隔代教育”越来越普遍化;由于留守儿童祖辈本身在教育上存在的不足以及与留守儿童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使得隔代教育这一问题更加严重。

二、问题朱亚杰认为隔代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消极方面的影响主要集中体现在认知表现和行为表现。

认知上表现在学习意识以及心理状况两个方面,学习意识方面具体表现为学习的自觉性低、学习兴趣不高、上课纪律松散;心理状况方面具体表现为一是留守儿童缺少情感关怀,易出现心理失衡;二是留守儿童与父母缺少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容易产生心理负担与心理怨恨;三是祖辈与留守儿童缺乏心理和情感的沟通,无法满足留守儿童对情感需求,祖辈过度溺爱,留守儿童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懒惰的性格特点。

社会工作者介入青少年亲子关系冲突

社会工作者介入青少年亲子关系冲突

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可以 缓解亲子关系冲突,促进家庭 和谐。
社会工作者的介入还可以提供 家庭教育和培训,帮助父母和 青少年更好地沟通和理解彼此 的需求和期望。
青少年亲子关系冲
02
突的表现及原因
冲突表现
沟通障碍
青少年与父母之间存在沟通障 碍,双方难以理解和接受对方
的观点和需求。
行为问题
青少年可能会出现逃学、沉迷网络 游戏、打架等行为问题,而父母可 能会采取过度管教、体罚等不当方 式进行干预。
建立亲子活动日
社会工作者可以安排亲子活动日,鼓励家庭成员一起参与各种活动 ,增进感情和互相了解。
发布宣传资料
社会工作者可以制作宣传资料,向家长和青少年宣传亲子关系的重要 性、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以及解决亲子冲突的方法等。
实际案例分析
04
案例一:家庭系统排列法介入亲子关系冲突
• 总结词:家庭系统排列法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青少年亲子关系冲突的方法,它通过重新排列家庭成员之间的亲疏 关系,找到问题的根源并解决。
情感疏远
由于代沟和缺乏相互理解,青少年 和父母之间可能存在情感疏远的问 题,导致彼此缺乏信任和关爱。
冲突原因
生理和心理变化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充满变化和 挑战的时期,青少年面临着生理 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这些变化 可能导致他们与父母之间的冲突

期望压力
父母对青少年的期望可能过高或 过于严格,导致青少年产生压力 和不满,进而引发亲子关系冲突
社会工作者介入的有效性
总结词
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独特视角有助于解 决青少年亲子关系中的复杂问题。
详细描述
社会工作者在介入过程中,不仅关注青少年 的需求和家庭环境,还注重从社会、文化、 心理等多角度分析问题,提供更具针对性和 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此外,社会工作者还通 过组织亲子沟通训练、家庭疗法等活动,帮 助家长和青少年建立更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

农村隔代监护人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基于社会工作视角

农村隔代监护人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基于社会工作视角

四川劳动保障/ 2018年1月中旬刊|社会工作实践41农村留守儿童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出现的一个特殊未成年群体,他们的父母外出谋生,终年难回,家庭教育的重担落在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即隔代监护人身上。

据2016年11月民政部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16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有902万人,其中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的达805万人,占比89.2%,“隔代监护”现象已非常普遍。

隔代监护的主要内容是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无论是提升人类教育水平,还是构建和谐社会,都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

2015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15〕10号),要求监护人遵循孩子成长规律,加强学习,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为了掌握隔代监护人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研究具体对策,本研究选择外出务工情况比较普遍的江西省吉安市田村为样本,该村位于青原区北部的天玉镇,是全镇最大的行政村,辖5个自然村、510户,其中留守儿童家庭110户,隔代监护的有90户,占比81.8%。

该村沐浴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春风里,村民背景单一,民风淳朴,村容美观,村委建有完备的自治组织管理体系,组建了社区志愿者协会和社区党小组,具有独立的村委农村隔代监护人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基于社会工作视角■ 曾建平 罗红平摘 要: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现象非常普遍,提升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之需。

通过对江西田村90户隔代监护家庭的实证调研,隔代监护人在教育孙辈方面存在溺爱孩子、观念陈旧、忽视成长等问题,且其原因较为复杂。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人的家庭教育问题具有其可行性:适用于家庭教育水平提升;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了诸多支持;能与现有资源进行有效对接。

这种介入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讲究策略:通过政策建议营造良好的提升条件;发掘社区资源提升社区服务能力;通过小组和个案工作提升水平。

学校社会工作对学生家庭困境的介入

学校社会工作对学生家庭困境的介入

学校社会工作对学生家庭困境的介入学生的家庭困境主要是指特殊的家庭状况给学生成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低保家庭、单亲家庭、再婚家庭、服刑人员家庭、残疾人家庭等。

这些家庭的学生主要面临的困境包括社会歧视、经济压力、父母对孩子疏于照顾和管教及教养能力弱等。

学校社会工作者在面对生活困境学生时,可以从以下3 方面入手。

1.提供情感支持
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个案辅导的同感、接纳、尊重等工作技巧,引导学生表达感受、宣泄情绪。

运用抗逆力理论,帮助学生挖掘自己内在及环境的积极因素,发现资源与优势,让学生认识到家庭困境是挑战也是机遇。

或许这些困难将他们推到了困境乃至绝境,但也会激发他们的生命动力,点燃生命中最旺盛的力量,最终超越自己。

2.发展支持系统
学校社会工作者可以为相似家庭背景的学生提供自我成长主题小组服务,引导组员分享感受,互相支持、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彼此增能;还可以组织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支持小组,在互动中消除彼此芥蒂,分享不同生活经验,体验尊重与理解;也可以通过合作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协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自我,深化同学友谊,形成社会支持系统,共同成长。

3.链接社会资源
学校社会工作者要及时学习了解有关教育及儿童青少年的福利政策及动态,主动与教育、民政、卫计委等有关政府机构以及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和相关社会机构建立联系,及时为困境家庭的学生链接福利资源,帮助其改善家庭境况。

同时,及时反馈困境家庭状况及其对未成年子女的影响,帮助相关部门及时调整福利政策以满足服务对象需求。

社会工作者介入青少年亲子关系冲突

社会工作者介入青少年亲子关系冲突
建立联系
社会工作者应与青少年及其家庭成员建立积极、互信的联系,以促 进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提供心理支持
1 2 3
情绪支持
社会工作者应帮助青少年及其家庭成员识别和处 理因亲子关系冲突引发的情绪问题,如焦虑、抑 郁和愤怒等。
心理教育
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 ,以帮助青少年及其家庭成员更好地应对亲子关 系冲突。
结果
经过几周的小组工作,青少年与父母的冲突减少,亲子关 系得到改善,青少年的情绪也更加稳定。
案例三:社区工作增强家庭支持系统
背景
一个社区中的青少年家庭,由于家庭背景、文化差异等原因,存在亲子沟通问题。
介入过程
社会工作者通过社区工作,组织亲子活动、家长教育讲座等,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 理解。同时提供文化适应和心理辅导支持,帮助青少年和家长更好地适应社区生活。
提供支持
鼓励参与
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家 庭成员学习如何更好地沟通和解决问题, 以及如何处理冲突和压力。
社会工作者可以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解 决问题,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尊重和 理解。
社区工作
社区教育和宣传
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社区教育和宣传来提 高人们对青少年亲子关系的重要性的认识
,促进社区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源链接和政策倡导等方式,为青少年和家庭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02
青少年亲子关系冲突的原因
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
生理变化
青少年期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 ,身体发生明显变化,性发育成 熟,这些生理变化可能会影响他 们的情绪和行为,进而影响与父
母的关系。
心理发展
青少年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 ,他们开始形成独立的思考和判 断能力,对父母的教育方式产生 质疑,有时甚至产生反抗情绪。

隔代教育中的家庭矛盾与社工的介入

隔代教育中的家庭矛盾与社工的介入

城市家庭隔代教育问题的个案研究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文献综述
二、隔代教育的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主要类型
1.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
2.从抚养责任的角度
3.从教育方式的角度
三、城市家庭隔代教育问题的个案分析
(一)案例分析
1.对于孩子的习惯养成问题
2.对于孩子社会交际能力的问题
3.对于孩子健康生活的问题
4.对于孩子能力成长的问题
四、城市家庭隔代教育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家长方面
1.更新祖辈教育观念
2.加强父母责任意识
3.提高自身素质
(二)学校方面
1.设立心里辅导课程
2.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
3.强化师生关系
(三)社会方面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2.消除社会歧视
3.建立隔代教育祖辈家长学校
总结。

社会工作实务介入隔代抚养青少年的个案分析

社会工作实务介入隔代抚养青少年的个案分析

社会工作实务介入隔代抚养青少年的个案分析本文选取了城市中隔代抚养青少年的个案案例进行分析。

文章探究了案主问题出现的具体原因和根源。

接着制定服务计划,确定在介入该青少年问题个案时采取的服务模式和具体的干预方法,为社工在日后在相同案例的解决方面提供参考指导。

标签:隔代抚养;个案工作1、案主基本情况念念(化名),男,12岁,同姥姥居住在天津,初中一年级。

案主念念父母常年在福建打工,念念由姥姥照顾。

姥姥脾气易怒,经常对念念生气发火,也常常与念念发生争执。

念念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不是经常和念念联系,其对于念念的教育方法也不太得当。

念念在姥姥家长大,很少有父母的陪伴,对于其他人家的孩子经常流露出羡慕之情,这种自卑的情感在念念小时后就扎根下来。

上学后由于由于口音等问题与同学引发过矛盾,有些同学排斥他,自己又不知怎样解决,于是产生厌学心理,成绩一落千丈。

2、案主主要问题念念姥姥年迈多病,文化水平低,对念念照顾力不从心,与念念的关系也日渐紧张。

念念父母对念念的教育和陪伴较少,对于教育孩子的方法不正确。

念念心理上有强烈的自卑和孤独的情绪,学习成绩一直不稳定,时常出现下降的情况。

沉迷于网络,放学后上网吧被家长和老师发现过三次。

3、問题分析念念由于从小父母便在外打工,由姥姥隔代抚养长大,且姥姥对她颇为严厉,造成她在这一时期的依恋关心未能建立起来。

而有关的研究表明,童年的依恋经历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个体内部独有的心理工作模式或心理表征,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亲子互动关系没有改变,就会影响到成年后成人安全依恋关系的建立、人际社会功能的表达以及人格功能和抑郁之间的关系。

[1]升入初中以后,学习压力大,再加上念念隔代抚养的情况,很少得到父母的照顾,心理逐渐冷漠,对生活和学生产生厌倦心态,矛盾,逃避同学;开始自卑封闭自己。

进而在接触了网络之后,便很快的陷入其中。

在网络上找到了精神依托,开始逃避现实。

我们在个案的过程当中应该帮助念念重归现实、使其合理面对和接受现实情况,协助念念解开心结,坦然的面对真实的自己,面对自己的生活学习以及家庭状况。

农村学前留守儿童隔代教养的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

农村学前留守儿童隔代教养的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
农村学前留守儿童隔代教养的 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
01 一、背景介绍
目录
02 二、问题陈述
03 三、调查方法
04 四、调查结果
05 五、社会工作介入
06 六、结论
一、背景介绍
一、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 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这些儿童在家庭结构不完整的情况下,往 往由祖父母或其他亲属代为照顾和教育。因此,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隔代教养问 题也逐渐凸显出来。本次演示将围绕这一现状展开探讨,并引入社会工作介入的 方式,以期为改善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提供参考。
三、调查方法
2、访谈。对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及其家长、代际照顾者和教师进行访谈,获取 更详细的个案资料。
三、调查方法
3、观察。对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进行观察,了解他们的日常 行为和表现。
四、调查结果
四、调查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观察,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四、调查结果
1、教育质量方面。农村学前留守儿童普遍缺乏优质的教育资源,学习条件相 对较差。同时,由于代际沟通的障碍,他们的学习需求往往无法得到充分和满足。
五、社会工作介入
2、专业社工人才的引入。聘请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社会工作者,为农 村学前留守儿童提供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等服务。
五、社会工作介入
3、开展心理教育。协助代际照顾者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技巧,提高他们的教育 能力和水平,以增强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五、社会工作介入
4、链接资源。为农村学前留守儿童链接更多的教育资源,如公益教育项目、 志愿者帮扶等,以改善他们的学习条件。
四、调查结果
2、心理状况方面。农村学前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孤独感、焦虑感和自卑感,这 些心理问题主要源于长期的亲情缺失和家庭关系紧张。

单亲家庭隔代教育问题的社会工作方法运用

单亲家庭隔代教育问题的社会工作方法运用

单亲家庭隔代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原因导致的单亲隔代教育家庭越来越多。

单亲家庭隔代教育的问题是一个必须引起全国人们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教育问题,它需要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

本文在已有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从情感、心理、学习、行为四个方面来描述单亲家庭隔代教育存在的各种问题,决定选择使用个案工作方法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技巧及方法进行介入,并提出配合个案工作方法有效运用的保障机制,希望能够最大程度的协助单亲隔代家庭解决教育问题,使这些接受隔代教育的单亲家庭孩子能够和其他家庭的孩子一样快乐健康的成长,并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

社会工作技巧是将知识和价值观合二为一并转化为行动,去回应社会关注和社会需要的实践性要素。

对个案工作而言,这些实践性要素是指个案工作者给予一定的科学知识和价值观念,去帮助案主解决实际困难或问题的专业技术和能力。

24在运用个案工作方法开展实际工作时,涉及许多方法、技巧的灵活使用。

本章主要介绍笔者在进行个案工作服务时总结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分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节会谈在个案工作中,会谈是个案工作者的主要工具。

虽然个案工作涉及的内容不止会谈一项,但个案工作者花费在会谈上的时间比其他各项活动更多。

专业关系的建立、资料的收集、问题的诊断、直接的干预等都要依赖于一定形式的会谈。

因此,会谈对个案工作非常重要,注重会谈的方式与技巧的运用,将有利于提升助人服务的成效。

Studying on Issues of the Grandparents of Education inSingle-parent FamilyAbstractSingle-parent families is a special inter-generational educational form of education. 24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As Chinese economy develops to be better, more and more reasons will affect single-parent families education. The problem of inter-generational education in single-parent families must to be a social issues which is a common concern of people nationwide more than a families educational problem. It needs to be solved by the family, school and social tripartite joint efforts.The paper elaborates the existence of single-parent family inter-gener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through the use of interviews and observation, and describes it in four areas that is emotional, psychological, learning and behavior. We decided to use the casework method with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interventing, and propose a safeguard mechanism that can coordinate with the method. We try our best to help these single-parent families to solve educational problems of inter-generational to make these children who accept inter-generational education grow up happy and healthy as other children with a positive and healthy attitude and they can to can integrate into society more easily.“单亲家庭”又叫做“不完全家庭”,指子女只与父母双亲中的一方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中社会工作介入的探究

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中社会工作介入的探究

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中社会工作介入的探究作者:张云年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20年第07期摘要:由于现代农村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现象的普遍存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工作领域不得不深入研究和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留守儿童家庭的隔代教育为切入点,探讨了社会工作介入的科学策略与需要注意的事项。

并就留守儿童教育可以采取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留守儿童; 社会工作; 隔代教育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0)7-003-002近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宏观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积极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很多地方通过实施社会工作介入的方式来帮助农村留守家庭解决儿童的“隔代教育”问题。

不过因此类社会工作开展实施上缺乏先例和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介入方式与工作程序还处在摸索完善阶段,因而导致实施效果上还存在很多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

本文立足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育问题,以下就以社会工作介入的科学策略为切入点,对怎样做好留守儿童教育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研究。

一、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问题和困境(一)介入主体1.我国目前农村基层地区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十分缺乏,有关资料统计表明,现阶段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总计有两百余所高校设立了社会工作专业,而每年能够学成毕业并从事社会工作的人才数量只能达到万人左右。

而目前我国几乎全国范围内都存在农村基层地区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因而在社会工作的人才需求上存在巨大缺口,依据高等教育领域的人才供给能力,远远无法满足目前开展农村留守家庭儿童教育的社会工作介入要求。

而与此同时,从高校毕业的很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并未进入农村基层从事社会工作,很大一部分人才流入商业企业、行政机关等而导致社工人才供给上更加短缺。

所以,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介入主体严重不足,社工数量亟须补充是留守儿童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

社会工作介入隔代教育家庭的路径探析

社会工作介入隔代教育家庭的路径探析

社会工作介入隔代教育家庭的路径探析作者:艾媛来源:《社会与公益》2020年第02期摘要:新时代,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成为众多学者的关注热点。

儿童时期是人一生中发展的关键时期,在隔代教育越来越普遍的今天,社会工作该如何介入?本文将阐述隔代教育的现状及其引发的问题,通过介绍社会工作的优势,来探析社会工作介入隔代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儿童;隔代教育;社会工作儿童时期是人发展最关键的一个时期。

著名的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儿童将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主要取决于你们在他学前把他造成一种什么样子。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多数年轻父母为了生存忙于工作,将家中儿童的教育交给祖辈。

隔代教育变得愈加普遍,其引发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专业方法可以改善儿童的身心问题,增进亲子关系,帮助儿童更好地成长。

本研究将阐述隔代教育的现状、隔代教育引发的问题,介绍社会工作的优势,并探析社会工作介入隔代教育的路径。

一、我国隔代教育现状(一)隔代教育群体的数量不断增长近几年,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救助政策与解决方案,年轻父母也有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号召下返乡自主创业。

在政策的支持下,留守儿童数目逐年下降,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数量也在逐年下降,但仍然不是一个小数目。

2016年11月民政部发布的当年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结果显示,由(外)祖父母监护的805万人,占89.3%;由亲戚朋友监护的30万人,占3.3%;无人监护的36万人,占4%;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的31万人,占3.4%。

另外,近32万由(外)祖父母或亲朋监护的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情况较差。

相比农村,城市的隔代教育数量却在逐年上升。

城市的年轻父母经常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身上背着房贷、车贷等各种各样的贷款,大多投身于工作,无暇照顾子女,因而祖辈成为教育儿童的主要力量。

如此来看,农村贫困地区的隔代教育数量有所下降,城市地区的隔代教育数量却在逐年上升,并且有扩大的趋势。

社会工作隔代教育的案例(2篇)

社会工作隔代教育的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年轻父母为了追求更好的工作机会,选择将孩子留在家中,由祖父母或其他亲属进行照顾和教育。

这种家庭结构被称为“隔代教育”。

然而,隔代教育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教育观念的冲突、亲子关系的疏离等。

本文将通过对一个社会工作介入隔代教育案例的分析,探讨社会工作在解决隔代教育问题中的作用。

二、案例背景小明(化名),男,8岁,来自一个单亲家庭。

由于母亲在外地工作,小明自幼由爷爷照顾。

爷爷虽然疼爱小明,但教育观念较为传统,经常以“棍棒教育”的方式对待小明。

小明在学校表现不佳,成绩较差,与同学关系紧张,甚至出现了厌学情绪。

三、问题分析1. 教育观念冲突:爷爷的教育观念与小明的父母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小明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不良影响。

2. 亲子关系疏离: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地工作,小明与父母之间的亲子关系较为疏离,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3. 社交能力不足:小明在家庭中缺乏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导致其社交能力不足,难以融入集体。

四、社会工作介入1. 家庭访谈社会工作者对小明家庭进行访谈,了解家庭背景、教育观念、亲子关系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与爷爷的沟通,社会工作者发现他存在以下问题:(1)教育观念较为传统,认为孩子应该服从长辈,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发展。

(2)对小明过于溺爱,导致小明缺乏自律能力。

(3)与父母沟通不畅,导致家庭氛围紧张。

2. 家庭教育指导社会工作者针对爷爷的教育观念,进行以下指导:(1)引导爷爷了解现代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

(2)教授爷爷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3)指导爷爷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提高其学习兴趣。

3. 亲子活动社会工作者组织小明及其父母开展亲子活动,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在活动中,小明与父母共同参与游戏、互动,逐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4. 社区资源整合社会工作者积极整合社区资源,为小明提供更多学习机会。

例如,联系社区图书馆,为小明办理借阅证;邀请志愿者为小明辅导功课,提高其学习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家庭隔代教育问题的个案研究
一、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文献综述
二、隔代教育的概述
(一)基本概念
(二)主要类型
1.从狭义和广义的角度
2.从抚养责任的角度
3.从教育方式的角度
三、城市家庭隔代教育问题的个案分析
(一)案例分析
1.对于孩子的习惯养成问题
2.对于孩子社会交际能力的问题
3.对于孩子健康生活的问题
4.对于孩子能力成长的问题
四、城市家庭隔代教育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家长方面
1.更新祖辈教育观念
2.加强父母责任意识
3.提高自身素质
(二)学校方面
1.设立心里辅导课程
2.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
3.强化师生关系
(三)社会方面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2.消除社会歧视
3.建立隔代教育祖辈家长学校
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