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长江经济带发展对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长江经济带发展对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作用

作者:高国力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8年第6期

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也是一项战略性系统工程,需要长时间持续深

入推进。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明确提出

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

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以长江

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方向

和重点,对于以长江经济带建设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长江经济带在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长江经济带包含我国沿长江的11个省份,国土面积占全国的20%以上,经济总量和人口规

模占全国的40%以上,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既有沿江下游东部沿海发

达的长三角地区,拥有完备的基础设施网络、先进的产业体系、密集的城镇体系,科技创新能

力和市场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上海、杭州、南京等一批现代化、

国际化城市在全球的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也有沿江中游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区位交通优

势明显,农业生产在全国地位重要,电子信息、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特色优势产业基础雄厚,武汉、长沙、南昌等一批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还有沿江上游的成渝地区及欠发达

周边地区,能源资源等原材料富集,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优势明显,特色优势产业具有较

强竞争力,拥有相对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环境容量,重庆、成都、贵阳等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功

能逐步增强。长江经济带以其独特的区位条件、丰富的资源禀赋、雄厚的经济总量、巨大的人

口规模,再加上横贯东中西、串联上中下游、连接干支流等特殊的结构和布局,必然决定了长

江经济带在推动全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承担重要的无可替代的功能和分工。

二、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引领示范功能

长江经济带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沿线分布多条大小河流、湖泊和湿地,长江流域森林覆盖

率达41.3%,河湖、水库、湿地面积约占全国的 20%,水生态环境功能地位重要。长江上游地

区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生态涵养功能要求高;中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主产区,粮食

种植、水产养殖等对于生态环保提出很高要求;下游地区分布着我国最为密集的人口、城镇和

产业,工业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面临较大的压力,对于环境污染综合防

治提出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重庆、武汉主持召开的座谈会上,明确强调长江经济

带发展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先

行示范带。目前,国务院已经颁布《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了水资源保护、生

态防护、环境治理等重点领域的底线和红线,将对沿江生态环保起到有力的指导作用。沿江各

省市相继启动了沿长江干流两侧各1公里范围内的化工企业搬迁工作,严格控制沿江高排放、

高耗水等重化工企业的布局,大力推进沿江工业园区的生态化循环化改造,合理调整优化沿江

城镇和人口布局,科学规划建设生产、生态和生活岸线,统筹协调水、岸、港、产、城等多要

素的融合发展,探索生态环境补偿、流域综合治理、园区升级改造、企业关停并转等方面的路

径模式,为全国其他地区的绿色发展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将在绿色循环低碳方面为推动

全国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长江经济带贯穿流域上下游、东中西的区域协调功能

长江全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20%。长江干流

宜昌以上为上游,长4504公里,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宜昌至湖口为中游,长955公里,流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长938公里,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流域

内分布有众多的支流、湖泊、湿地,也聚集着大量的城镇、人口和产业,上中下游之间的资源

环境、产业体系、公共服务等发展水平和基础差异很大。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市,包括东部地区的上海、浙江、江苏3省市,中部地区的安徽、江西、湖北、湖南4省,西部地区的重庆、四川、贵州、云南4省市,东中西部省市之间发展条件和水平差异大,产业梯度转移和优势互

补的潜力较大。长江经济带连接上下游、横贯东中西的独特优势,为带内产业转移、要素流动、资源整合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为加强流域上中下游之间分工协作、生态补偿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利于缩小东中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促进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

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将长江经济带定位为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

展带,这表明长江经济带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中承担重要的作用,只要长江经济带的建设

实现了上中下游、东中西部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必将对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进

实施作出重要贡献,为全国其他地区的协调发展提供经验和示范,进而在区域协调方面有力支

撑促进全国的高质量发展。

四、长江经济带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战略统筹功能

长江经济带分布不同等级和类型的城市,城镇等级体系完备,既包括上海、重庆2个直辖市,还包括杭州、南京、武汉、长沙、成都等省会中心城市,也包括南通、九江、宜昌、宜宾

等城市,城市数量占全国城市数量的35%左右,城镇化率超过50%,城市密度为全国平均密度的2.2倍。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建设“三大两小”城市群,即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黔中、滇中“两小”城市群,城市群在推进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发

挥重要辐射带动作用。同时,长江经济带内仍有大量的农村地区和农业人口,农业经济占有较

高比重,长江中下游地区、成都平原等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主产区,上游的四川、重庆、贵州等

省市是我国农业劳动力输出大省,而下游的上海、江苏、浙江则是我国最大的农业人口输入地,“三农”发展在长江经济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全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致富具有示范

和支撑作用。国家先后提出统筹城乡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党的十九大又首次提出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这些重大战略的实施在长江经济带具有典型代表性和示范引领性。长江经济带新型

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协同互动,特别是以城市群为主体的辐射带动、以特色小镇为代

表的示范引领、以美丽乡村为代表的田园整治,对于全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

重要的支撑和示范功能,从而在城乡统筹方面有力支撑全国的高质量发展。

五、长江经济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协同互动功能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工业走廊之一,汇集了我国钢铁、汽车、电子、石化等一批大运量、高科技的现代工业企业,布局着国家级和省级数百家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等各类产业园区,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外向型园区积极促进了对外

经贸合作。沿江省市拥有大量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科技孵化器、风险投资、天使投资等创新载体发展态势良好,科研院所、专家人才、产学研融合等创新链条逐步搭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不断健全,积累了促进产业转

型升级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经验模式,对于全国的产业转型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建设集聚度高、国际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走廊,积极引导

产业合理有序转移,发挥长江经济带产业承接转移的空间优势,创新“对口合作”“飞地经济”等产业转移新模式。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联合沿江省市打造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汽车、家电、纺织服装等世界级制造业集群,形成一批技术领先、绿色循环、集约高效的先进制

造业基地。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力推广“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探索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设一批沿江清洁

化企业、智能化园区、智慧型城市。选择重点行业和领域集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