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可再生能源发展综述
能源资源开发研究文献综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能源资源开发研究文献综述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然而,传统能源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还导致了能源资源的枯竭和供给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人们开始转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本文将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发展进行综述,探讨其在能源资源开发领域的重要性和前景。
一、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及分类可再生能源是指在人类活动中不断生成的能源,其来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地热能等。
根据能源的来源和性质,可再生能源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气候能源、生物质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等。
这些能源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对环境影响较小,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现状目前,全球各国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利用。
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水力发电等已经成为主流能源,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同时,生物质能源、地热能等新型可再生能源也逐渐受到关注,为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选择。
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可再生能源将在能源供给、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成熟,其成本将逐渐降低,竞争力将不断增强,有望取代传统能源成为主导能源。
四、可再生能源的挑战与对策尽管可再生能源具有诸多优势,但其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
比如,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间歇性和地域性限制了其大规模利用。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需要加大对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建立完善的能源存储和调度系统,推动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的混合利用,实现能源供给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五、结语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必然选择,其利用与发展对于实现能源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建设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体系作出积极贡献。
国内外光伏发电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光伏发电研究现状综述
光伏发电是以太阳能为载体,使用半导体物质将太阳能转换成电
能的一种可再生能源技术。
目前,国内光伏发电技术发展正以蓬勃的
势头在世界上攻坚,其发展、应用遍及世界各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
了和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国内的光伏发电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光伏电池的开发从
单晶硅到多晶硅、到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制备、到器件的结构优化、到
聚光器组合、到系统安装施工,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目前,国内光伏
发电技术的水平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许多方面,甚至超越了
国际水平,特别是在高效节能、低噪音、环境友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
作用。
国外光伏发电技术也有了夸张的进步,主要体现在太阳能收集效率、电池的有效转换率和产电效果等方面。
为此,国外的企业和机构
正在继续开展技术研究,探索出更好的光伏发电技术。
而且,为了应
对气候变化而采取有效措施,许多国外国家已经出台了资助政策,大
力推广可再生能源,特别是光伏发电技术,以及提高光伏发电的建设
效率和产业竞争力。
总的来说,国内外的光伏发电技术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越来越多
的人们正在关注和研究这项技术,从而实现高效、低碳、廉价的目标。
能源转型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

能源转型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能源转型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传统能源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调整能源结构,实现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的转型,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能源转型不仅是应对能源危机和环境挑战的重要途径,也能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在过去几十年中,世界各国已经开始了能源转型的探索和实践。
一些国家通过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举措,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能源转型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题,如能源技术的匮乏、能源市场的不完善、政策执行存在差距等。
对能源转型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通过深入分析能源转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在环境和社会方面的效应,可以为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推动能源转型的顺利进行。
1.2 研究意义能源转型与经济增长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要议题,随着能源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问题的加剧,能源转型已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深入研究能源转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为各国提供有效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方向,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技术创新的推动。
能源转型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探讨能源转型的意义,对于探索新型经济增长路径、提升国家竞争力和社会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研究意义】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能源转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能源转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总结各国在能源转型方面的实践经验,评估能源转型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探讨影响能源转型的因素。
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旨在揭示能源转型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探讨未来能源转型的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建议。
2. 正文2.1 能源转型的概念和意义能源转型是指从传统的高碳能源向清洁、可再生能源转变的过程,旨在减少能源消耗对环境的污染和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新能源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范文

新能源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范文目录一、内容概括 (2)(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2)(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三)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4)(四)论文结构安排 (5)二、新能源概述 (7)(一)新能源的定义及分类 (8)(二)新能源的特点与发展历程 (9)(三)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 (11)三、新能源发展现状分析 (12)(一)全球新能源发展总体概况 (13)(二)主要国家和地区新能源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14)(三)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与应用情况 (15)(四)新能源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7)(五)新能源市场发展现状与前景预测 (18)四、新能源发展趋势分析 (19)(一)新能源技术发展趋势 (21)(二)新能源产业布局与发展格局变化趋势 (22)(三)新能源市场发展趋势与机遇挑战 (23)(四)新能源政策调整与引导预期效果展望 (24)五、新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建议 (26)(一)新能源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27)(二)加强新能源技术研发与创新的措施建议 (28)(三)优化新能源产业布局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策略探讨 (30)(四)完善新能源政策体系与保障机制的思考 (31)(五)推动新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32)六、结论与展望 (33)(一)研究成果总结与论点阐述 (35)(二)对新能源未来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36)(三)研究的创新点与局限性分析 (38)一、内容概括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新能源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分析新能源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以期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首先对新能源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新能源是指能够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
从全球范围出发,分析了新能源发展的历史背景、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
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关注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包括新能源技术的创新与突破、产业链的完善与整合以及市场竞争格局的形成。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国,人们对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注度一直很高。
近年来,随着对环境问题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视,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对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首先,中国在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根据中国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截至2024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达到790多万千瓦,其中水电占比最高,其次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风电和太阳能市场,尤其是风电装机容量超过两个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国家,美国和印度的总和。
此外,中国还大力推动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通过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取得了积极进展。
其次,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也取得了重要成果。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2024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约为2107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总量的27.9%,其中水电发电量最大,其次是风电和太阳能发电。
在华北和东北地区,风电发电量已超过火电,成为主导能源之一、此外,中国还推动可再生能源与电力系统的融合,大力发展储能技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的问题,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第三,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政策支持和市场机制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
中国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并网上网电价等,以吸引投资和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此外,中国还建立了碳排放权市场,推动企业减少碳排放并提高能源效率。
这些政策和市场机制的为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可再生能源的成本相对较高,这也是制约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虽然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规模扩大,可再生能源的成本逐渐下降,但在短期内仍需要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和投资。
其次,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和不可控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发展储能技术和建立智能电网系统,以确保可再生能源的稳定供应。
当今世界能源现状与发展综述

当今世界能源现状与发展综述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严峻的能源挑战,包括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和可持
续发展等问题。
在这个不断发展的全球环境下,各国纷纷致力于探索和开
发新的能源技术,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并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其次,全球各国纷纷制定并推动实施能源转型计划,以减少对化石燃
料的依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例如,欧洲各国已经设定了较为严格的温
室气体减排目标,并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应用。
中国也在近年来
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开发,预计到2030年将在总能源消费中增
加15%的可再生能源比例。
此外,能源储存技术的发展也成为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
能源储存技
术可以解决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降低电网对传统发电设
施的依赖。
目前,各国正在积极研究和开发能源储存技术,包括电池储能、储水能和氢能储存等,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稳定性。
然而,在全球能源开发与转型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挑战和困难。
首先,能源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而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
面临更大的挑战。
其次,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之间的利益冲突也是一个
亟待解决的问题。
许多传统能源企业对能源转型抱有抵触态度,并且依然
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垄断地位。
此外,能源安全问题也是当前全球关注的
焦点。
各国正通过多元化能源供应渠道和加强能源合作来提高能源安全性。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能源转型与可再生能源发展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能源转型与可再生能源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能源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大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如果与此相关,可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这一论文,本文将就能源转型的背景、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政策支持等方面进行综述和分析。
一、能源转型的背景能源转型,即从传统的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转变,是迫切需要的。
过去几十年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大幅增加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从而催生了能源转型的需求。
除此之外,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和非可再生性也是推动能源转型的因素之一。
因此,能源转型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重要议题。
二、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及其发展现状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不断更新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
相较于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具有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特点。
目前,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呈现出井喷式增长的势头。
例如,太阳能发电已成为可再生能源中最主要的部分之一,大规模光伏电站的建设和技术创新不断推动其发展。
同样,风电、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三、可再生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是支撑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基础。
其中,太阳能光伏技术是当前最为成熟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之一。
太阳能光伏技术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实现了对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
另外,风能技术也是可再生能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利用风能发电已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
还有其他诸如水能、生物质能等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中。
四、可再生能源政策支持为了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这些政策包括经济激励、财政补贴、法规法制等多方面的支持手段。
例如,中国政府倡导绿色低碳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政策,如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做好风电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
各国政府的政策和措施为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持。
当今世界能源现状与发展综述

当今世界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发展日益加速,无论是在工业,农业,还是第三产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都是处于人类历史上空前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
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大大加强了社会生产力,同时对能源(如煤,石油)的需求和使用也大幅提高,从汽车内燃机到家用用电器,无不需要能源去运作。
就中国目前来说,我国GDP每年以10%的速度发展,能源消耗急骤增加,环境、生态日益恶化。
这种对自然无序的、掠夺性索取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实际上已造成当前十分严重的、不可逆转的后果,大自然的惩罚已经不断地凸现出来,并还要继续加重。
能源在历史上的利用状况:人类对能源的利用主要有三大转换:第一次是煤炭取代木材等成为主要能源;第二次是石油取代煤炭而居主导地位;而当今世界是在石油逐渐枯竭的状况下向多能源结构的过渡转换。
18世纪前,人类只限于对风力、水力、畜力、木材等天然能源的直接利用,尤其是木材,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长期占据首位。
蒸汽机的出现加速了18世纪开始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的大规模开采。
到19世纪下半叶,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能源转换。
1860年,煤炭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24%,1920年上升为62%。
从此,世界进入了“煤炭时代”。
19世纪70年代,电力代替了蒸汽机,电器工业迅速发展,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渐下降。
1965年,石油首次取代煤炭占居首位,世界进入了“石油时代”。
1979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是:石油占54%,天然气和煤炭各占18%,油、气之和高达72%。
石油取代煤炭完成了能源的第二次转换。
因此,石油是现在世界上利用最多的能源,并且面临着枯竭的危机。
化石燃料的大量利用破坏了生态环境,间接上对人类的发展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因此,发展新能源,向多能源结构的过渡是当今人类所不可避免的。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一、能源丰富而人均消费量少我国能源虽然丰富,但分布很不均匀,煤炭资源60%以上在华北,水力资源70%以上在西南,而工业和人口集中的南方八省一市能源缺乏。
国内外可再生能源政策综述与进一步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建议

国内外可再生能源政策综述与进一步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
的建议
李俊峰;时璟丽
【期刊名称】《可再生能源》
【年(卷),期】2006(000)001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律法规、价格、投资、税收、金融、进出口、产业化等方面的主要政策;指出了我国针对可再生能源发展已经建立了比较全面的优惠政策体系,但操作措施的力度尚需要加强;为此提出了制定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的若干规定、可再生能源专项基金、税收优惠和优惠贷款政策以及相应的机构能力建设的具体建议.
【总页数】6页(P1-6)
【作者】李俊峰;时璟丽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北京,10003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北京,10003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K01
【相关文献】
1.建国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发展 [J], 谢治国;胡化凯;张逢
2.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成功举办"中欧进一步发展可再生能源政策研讨会" [J],
3.我国可再生能源政策与建议 [J], 陈甲斌
4.切实采取措施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发布 [J], 《中国能源》编辑部
5.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政策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J], 李京京;庄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文献综述

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文献综述【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新能源产业开始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新能源政策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
本文国内外对新能源产业政策的文献进行综述。
国外文献主要从新能源市场化政策、研发政策以及政策的效果进行研究。
国内从新能源产业财政支持政策,对政策体系的建议,对政策效果的评价几方面进行研究。
欧美国家的研究成果,相对来说比较成熟,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从而表现出较高的前瞻性和先进性,而中国的研究方向较单一,必须加强国内的新能源政策研究,抓紧建立统一的标准体系。
一.国外文献综述1.对新能源市场化政策的研究Soubbotina等(2000)提出丹麦风电发展速度变慢的原因之一是对于未来财政激励机制的不确定性的顾虑。
Berry(2001)对实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的欧盟成员国经验进行总结,探讨了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的实施模式和具体措施。
Niel和Anne(2003)认为对可再生能源项目实行经费补贴政策,如风电机安装以实现其设备容量和总产出率的有效放大,可以减少其市场化的价格阻力。
Langine等(2003)介绍了美国各州实行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的特点,并针对风电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的实现进行了评价。
Morthort等(2003)对美国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的绿色证书制度的实施细则进行探讨。
Ryan等(2006)研究了政策设计中需要考虑的若干因素,包括总体原则和各种设计选择,认为可再生能源配额标准应保持长久性和动态性,随时间逐渐增减并加强责任落实和有效监督。
2.对新能源研发政策的研究Graham等(2003)提出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政府应加大对技术、设备研发和信息交流等环节的财政投入和补贴。
Martine等(2006)用市场模拟的方法对欧盟的新能源技术进行了考察,认为政府投入将有助于风能与生物质能快速发展,并通过预测模型得出,政府在技术领域的投入将使每单位新能源电力(RES-E)的价格将下降1~8美分/度。
风力发电现状及其技术发展综述

风力发电现状及其技术发展综述发布时间:2021-09-04T01:50:14.723Z 来源:《福光技术》2021年9期作者:郑哲[导读]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和研究风力发电及其相关技术。
宁夏京银智慧新能源有限公司银川 750001摘要:风能作为最具商业化前景的可再生能源,正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风力发电相关技术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该综述的内容包括目前风力发电及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情况,对风力发电系统的类型、风电系统中所采用发电机的性能与特点以及未来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较详细深入的介绍,为更好地了解国内外风力发电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能;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发电机;风电并网引言在全球生态环境恶化和化石能源逐渐枯竭的双重压力下,对新能源的研究和利用已成为全球各国关注的焦点。
除水力发电技术外,风力发电是新能源发电技术中最成熟、最具大规模开发和最有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
由于在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突出作用,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和研究风力发电及其相关技术。
1国内外风力发电现状和前景1.1全球风力发电发展现状2009 年,虽然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秩序的动荡仍在持续,但风电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全球年度市场增长率达 41%,行业市场格局基本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美国、欧盟和亚洲仍处于全球风电发展的主要领导地位,明显的变化是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了 2019 年新增装机容量全球第 1 的国家。
1.2中国风力发电发展情况根据 2004—2006 年第 3 次风能资源普查结果显示,中国陆地、海上 10m 以上高度的风能可开发量为 7 亿~ 12 亿 kW,但随着风机高度的逐步提高,由过去的几十米达到如今的百米以上,这一数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007 年中国气象局实施了中国风能资源详查与评价工程,并于 2010 年首次公布了中国风能资源研究的重要成果:中国海、陆距地 50m 以上的高度,风速达 3 级以上风力资源的潜在可开发量约为 25 亿 kW,在风电五大国中,中国风电资源与美国接近,远远高于印度、德国和西班牙。
国内外相变储能材料技术现状及应用情况研究综述

0 引言能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经济的主要驱动力之一[1]。
不可再生资源的不断枯竭和全球变暖的不断升级,迫使趋势转向使用可持续能源[2,3]。
因此,进行可再生能源开发势在必行。
研究充放效率高的储热、储电系统是推动可再生能源普及应用的必经环节[4,5]。
据统计,目前全球18%以上的能源消耗来自可再生能源[6]。
长远看来,可再生能源由于其可持续性、环境友好性而比传统化石能源更具应用前景[7]。
然而,可再生能源也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以风光为主的间歇性能源,其自然脉动性与人类社会活动的24小时能源供应需求相违背,需配置储能手段来平抑能源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波动[8]。
在热能制取与利用领域,通过将热能储存(Thermal Energy Storage,TES)应用于高效和清洁的能源系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二次能源/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提高可再生能源热能的可靠性[12,13]。
此外,TES系统可以储存多余的能源,并通过在电力需求高峰期间交付来弥补供需缺口[14,15]。
国内外能源技术领域正在努力从可再生能源中获得更稳定、更高效、全天候的能源供给[16]。
1 热能储存TES通过Web of Science对TES相变材料进行了全面的文献调查,在过去的30年里,共统计出4300多篇关于材料、组件、系统、应用、发展等基础科学/化学的研究论文。
如图1(a)所示,近10多年来,TES材料的研究非常活跃。
此外,TES 材料也获得了市场认可,一些组织对相关技术申请了专利保护[见图1(b)],从文献和专利增长情况来看,储热行业发展增速较为迅猛[17-18]。
用于潜热储热(LHTES)的材料称为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s,PCM)[19],在相变过程中具有恒定温度进行吸收和释放热量的能力[20]。
PCM的分类和相关应用情况如图2所示,组成成分多样,可以是有机、无机或共晶混合物。
通过将PCM配置进TES系统,可有效地利用其相变过程进行热量储存与馈出,通过控制系统的运行参数可以满足热负荷。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

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维持自然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平衡的基础上,促进人类和自然界的共同繁荣和进步,确保现有资源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权利。
在国内,可持续发展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不仅在学术界,而且在政府和社会各界中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以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公益事业为主要内容的公益组织也不断涌现,例如,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委员会、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等。
在全国政府统筹下,中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保护自然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比如,中央环保督察、“绿色政策”等,都是为了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而采取的具体行动。
在国际上,可持续发展研究也不断被重视和推动。
1987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发布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深入阐述。
随后,联合国又于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了“地球峰会”,并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国际合作文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
此外,各大跨国企业也纷纷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纷纷发布了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以达到社会责任和商业利益的统一。
总体而言,国内外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环境保护方面,各国政府在政策制定和实施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比如各种环境污染治理措施、水资源保护措施、森林保护和荒漠化防治等。
在经济发展方面,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从传统的“增长至上”向“可持续发展”转变,比如欧洲和北美国家的“绿色经济”等。
在社会发展方面,一些国家实行了普惠的社会政策和民主制度,以确保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权利。
尽管可持续发展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国家对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和理念认识不足。
其次,一些国家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方面仍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太阳能利用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综述

太阳能利用技术现状及发展前景综述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通过利用太阳辐射的热和光能来产生电力和供暖。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太阳能技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太阳能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和太阳能光利用技术。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是通过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用于供暖和热水供应。
目前,太阳能热水器是最常见的太阳能利用设备之一,在许多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太阳能热利用技术还可以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加热和蒸汽发生等。
太阳能光利用技术是通过光伏发电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辐射转化为电流。
太阳能电池的技术不断提升,效率不断提高,目前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广泛应用于农村地区的电力供应和城市居民家庭的分布式发电。
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不会受到能源价格波动和供给短缺的限制。
对于能源紧缺的国家和地区来说,太阳能是一种可靠的替代能源,可以大大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
其次,太阳能技术具有环保的特点。
太阳能发电不会产生任何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污染几乎没有影响。
相比之下,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的废气会严重影响大气质量和全球气候变化。
太阳能的广泛应用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需求,降低全球气候变化的风险。
再次,太阳能技术的成本不断降低,效率不断提高。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规模化生产的推广,太阳能设备的价格正在逐渐下降,同时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这使得太阳能发电逐渐具备商业应用的潜力,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应用,为人们提供更实惠的清洁能源选择。
最后,太阳能技术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
除了传统的供暖和发电之外,太阳能还可以应用于交通运输、水处理、农业灌溉等领域。
太阳能技术与其他新能源技术的结合也可以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总结起来,太阳能利用技术目前已经具有了广泛的应用基础,并且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不同国家可再生能源利用对经济技术效率影响的文献综述

到 多个 国家和地 区 。Y 和Ch i 9 5 对五个 国家的能源 消费 年一 0 2 u o( 8 ) 1 2 0 年可 再生能源消费数据 的回归分析得 出 ,可再生能源
关于能源和经济 增长关系 的研 究始 于2 世纪7 年代 。采用 额的协整 关系。马超群 (0 4采 用协 整和误 差修 正模型对 中国 0 0 20) 直接从 经济 活动 的能源 消耗及经济产 出相 关数据的考察 ,通过 1 5 年一 0 3 9 4 2 0 年GD 和能源消费以及能源 消费结构进行分析 , P
计量经济学 中的方法进行 实证研 究. 已有 的研究来看 ,针对不 表明GD 和能源消费及 煤炭 消费 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而GD 与 从 P P 同国家 ,不同时期 ,采 用不同的计量 方法 ,得 到的结果都有很 石油 、天然气 和水 电之 间不存在协整关系。
大 的不 同。 国外很 多 学者 对可再 生 能源 消费 和经济 增 长的提 高进 行 最先对此做 出研 究的K at 9 8 ,对 美国能源消费和GN 了研究 ,Do c rf 1 7 ) ( P ma 等学者认 为通过 为相 关国家提供 更加 多的工
基于上述研究 的结 果 ,能源消费 与经济 增长的关系 。对不
生能源 的增长速度略 高。主用能源供 应 当中可再生能源的 比例 同国家不 同时期 说存 在着很 大差 异 ,甚 至对 同一 国家 同~时 相对 1 9 年也 有增长。在经合组织国 家 中,可再生能源 的使用 期 ,采用不 同的计量方 法 ,结果也 不尽相 同 ,因此并不能对此 90 已经 占了总的能源使 用的65 .%,而在 非究其他 国家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 再生能源使 用的比例达到 了1 .% ( 0 7 ) 83 2 0 年 。虽然可再生能 长的相互影响 ,就必须根据这些 国家的相 关数据的统计 特征选 源在能源使 用 中比例不 断的提高 ,但 是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对提 择相应的计量方法。
中国新能源技术发展现状

中国新能源技术发展现状一、引言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技术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成为全球新能源技术创新和应用的重要推动者。
本文旨在综述中国新能源技术发展现状,分析其挑战和前景,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二、风电技术1. 风电装机容量持续增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风电装机国家,其风电装机容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截至2020年底,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已达到了约280亿千瓦。
在相关部门支持和市场需求推动下,风电技术不断创新,风力发电成本逐渐下降。
2. 风力资源优化利用随着国内传统优质资源逐渐饱和,中国开始加大对低风速、复杂地形等非传统资源的利用研究。
通过引入先进的气象预测技术、智能控制系统等手段,提高了低速区域风力发电效率,并进一步提升了风电场的整体经济效益。
3. 风电技术的瓶颈与挑战尽管风电技术在中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风电场建设对土地资源、环境影响等问题需要更加关注。
其次,风电设备制造技术仍有待提高,特别是在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制造方面。
此外,与传统能源相比,风能的不稳定性和间歇性也是制约其大规模应用的因素。
三、光伏技术1. 光伏装机规模居全球领先地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装机国家,在光伏领域具有世界领先地位。
截至2020年底,中国光伏装机容量已超过250亿千瓦。
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以推动光伏发展,并在国内外市场上推动了光伏产业链整合和技术创新。
2. 光伏技术不断创新中国在多晶硅、单晶硅、薄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并且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光伏产业链。
新一代光伏技术如PERC、双面组件、大规模储能等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光伏发电的效率和可靠性。
3. 光伏产业面临的挑战光伏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光伏组件价格下降过快,导致了一些企业利润下滑和市场整合。
其次,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仍有待提高,特别是在高效组件、储能技术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可再生能源发展综述摘要:截止到2001年底,世界可再生能源供应量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的16. 7%。
各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目的和方向各不相同,但总体发展较为迅速,表现在:1)大型并网风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2005年底,世界风力发电装机总容量超过了5000万千瓦;我国风电装机总容量为126万千瓦,到“十一五”末期,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500万千瓦。
2)太阳能光伏发电稳步发展。
2005年,世界光伏发电总容量超过250万千瓦,我国达到7万千瓦以上。
3)太阳能热水器继续在能源供应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到2005年底,全国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量超过7000万平方米,约占全球使用量的60%,在过去10年中增长率达到27%。
太阳能热水器建筑一体化将是今后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方向。
钧生物质能现代技术利用多样化。
在国外,生物质能的商业化利用得到了政府的政策优惠和扶持我国生物质能利用的重点将是生物质发电、沼气和生物质液体燃料等。
预计到2010年,我国燃料乙醇的年生产能力将达到约200万吨,生物柴油的年生产能力将达到20万吨,总计年替代200万吨成品油。
关键词:世界;中国可再生能源;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发展策略;展望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一些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市场应用和产业,如光伏发电、风电等年增长速度都在20%以上,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实现能源多样化、应付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替代能源。
尤其是近两年,随着国际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以及《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广泛关注,成为国际能源领域的热点。
一、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概况截止到200年底,包括传统的生物质能源和水电,世界可再生能源供应量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的16. 7%,新兴的可再生能源也在全球的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据了2%。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6000万千瓦,其中小水电、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地热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分别达到了6100.1800.3900. 890和180万千瓦。
就发展速度而言,并网光伏发电发展最快,2000-}-2001年,其平均年增长速度达到66%;其次是风力发电,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27%0二、各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世界各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动因和方向有较大差别。
发达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主要目的是:应对气候变化,减排温室气体;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能源来源多样化,保障能源安全;保持技术优势,扩大出口。
而发展中国家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目的主要是在于: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扩大能源供应和缓解能源短缺。
因此,世界各国发展可再生能源所采取的战略也有一定的差别。
欧盟是世界上最推崇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国家集团,其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是在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液体燃料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目前欧洲已经成为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技术和市场发展的中心。
欧洲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方面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制定具体目标、落实经济政策、建立研发队伍、培育产业基础、建立市场氛围、鼓励企业竞争。
美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策略则是注重技术优势、保持世界领先。
美国对于不同的技术采取不同的发展对策太阳能发展的重点在技术研发,保持工业技术的领先地位;风力发电、地热则是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产业发展生物液体燃料的重点是成本驱动,开拓市场;氢能则是着眼未来、强调国际合作。
印度和巴西是发展中国家中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领头羊。
印度注重根据自身条件,寻找突破口,所采取的策略是:风力发电以市场换技术,市场规模和产业技术同步发展;太阳能是适度发展,使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生物质能源则以解决农村能源为主;氢能是跟随国际潮流,在研发上面有所投入。
巴西则是依靠资源优势,重点在水电和生物液体燃料方面有所突破。
2001年,巴西生物液体燃料产量达到了1500万吨,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从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在小水电、沼气和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总量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三、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及展望1.大型并网风电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近年来,大型并网风电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20002005年的年增长率为28%, 2005年底,世界风力发电装机总容量超过了5000万千瓦。
我国的并网风电在“十五”期间也得到迅速发展。
到2005年底,全国风电装机总容量为126万千瓦,位居世界第十位。
其中2005年新投入运行的风机容量接近50万千瓦,年增长率达到60%0目前,新装机主力机型为1. 5--2. 5兆瓦,平均为2兆瓦左右。
我国已经建成了X13个风电场,掌握了风电场运行管理的技术和经验,培养和锻炼了一批风电设计和施工的技术人才,为风电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我国处在准备阶段的风电项目装机已达100万千瓦以上。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进入风电场开发的黄金时期,据国家发展规划中提出的目标,到“十一五”末期,全国风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500万千瓦。
中国将成为继欧洲、美国和印度之后发展风力发电的主要市场之一。
2.太阳能光伏发电稳步发展2005年,世界光伏发电总容量超过250万千瓦。
光伏发电从主要为边远地区的居民供电向并网发电方向发展,2005年并网发电占全部光伏发电总容量的80%以上。
2005年,世界光伏发电产品的产量超过了1000多兆瓦。
2005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也达到7万千瓦以上,光伏电池的制造能力也已超过200兆瓦,生产企业有10多家。
近两年,在德国和日本等极为优惠的经济政策的激励下,国际光伏市场需求强劲,我国的光伏产品也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产业建设的热潮,目前还有几条万千瓦级的组件生产线正在建设之中。
与其他发电方式相比,目前的光伏发电的成本还很高,政府的激励政策是其发展的主要动因,日本和德国是其主要的需求市场。
因此,考虑到经济成本及支持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光伏发电应采取稳步发展的原则和策略。
“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一方面还将以采用户用光伏发电系统和建设小型光伏电站为主,以解决偏远地区无电村和无电户的供电问题。
计划将建设光伏发电装机容量20万千瓦,为200万户偏远地区农牧民(即目前我国三分之一的无电人口)提供最基本的生活用电。
另一方面,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屋顶系统的经验,在经济较发达、城市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大中城市,在公益性建筑物和其他建筑物以及在道路、公园、车站等公共设施照明中推广使用光伏电源,到2010年建设总容量5万千瓦的屋顶光伏发电项目。
此外,还将开展大型并网光伏系统的不范项目,为在光伏发电成本下降到一定水平时开展大型并网光伏系统的大规模应用做准备。
“十一五”末期,我国在光伏系统这三个方面的应用总量将达到约X10万千瓦。
3.太阳能热水器继续在能源供应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我国在太阳能热水器应用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太阳能的主要利用方式是用于城乡居民热水供应,太阳能热水器技术在我国已经完全商业化,生产量和使用量都居世界第一位。
到2005年底,全国太阳能热水器使用量超过7000万平方米,约占全球使用量的60%,在过去10年中增长率达到27%0目前,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家超过3000家,生产量超过1000万平方米,全真空玻璃管热水器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太阳能热水器和建筑结合的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005年12月,建设部出台了“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太阳能热水器建筑一体化将是今后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方向。
4.生物质能现代技术利用多样化生物质能源是除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之外,人类消耗的能源资源的最大来源。
2000年,全球生物质能消费量为17亿吨标准煤,占一次能源供应的1 1%。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用生物质能源的数量和技术差别很大,发达国家以商业化利用为主,主要是发电供热,其次为生物液体燃料。
而发展中国家消耗的生物质能大部分是非商品能源,以直接燃烧用作炊事和采暖为主,热效率很低(仅10%左右),且易造成环境污染。
生物质能商业化利用的主要技术方向包括发电技术、气化技术、液化技术和成型技术等。
在发达国家,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占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70%,美国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已达1000万千瓦,单机容量为10兆-30兆瓦,预计2015年将达到1600万千瓦。
目前,北欧国家广泛采用生物质供热和热电联产。
此外,随着石油供应的口趋紧张,世界各国都在尝试利用生物质资源生产液体燃料,例如燃料乙醇、合成柴油和生物柴油等。
20世纪70年代末,巴西开始实施大规模的木薯和甘蔗制乙醇计划,全国现有X185个乙醇生产),年产乙醇137亿升,有X100万辆汽车采用纯乙醇燃料。
欧洲近年来大力开发生物柴油技术,利用休闲耕地生产油料作物。
这类技术在德国发展最为迅速,已经形成近百万吨的生产能力,并制定了面向商业化应用的扶持政策和技术标准等。
在国外,生物质能的商业化利用均得到了政府的政策优惠和扶持。
美国生物质发电成本为5-}-6美分/千瓦时,而上网电价在9美分/千瓦时左右,高出常规能源发电的上网电价。
巴西生物乙醇的生产成本最低,已降到22美分/升,接近汽油价格,政府给予投资补贴和优惠价格。
我国的生物质能源资源主要是农业废弃物、森林和林产品剩余物及城市生活垃圾等。
农业废弃物资源分布广泛,其中农业秸秆年产量超过6亿吨,其中约三分之一可作为能源用途,农产品加工和畜牧业废弃物理论上可以生产沼气近800亿立方米。
森林和林业剩余物的资源量也相当丰富。
能源作物是具有商业开发前途的生物能源资源。
适合我国种植的能源作物品种很多,主要有油菜籽等油料作物和一些野生植物,例如,漆树、黄连木和甜高粱等。
目前,我国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仍然以传统的燃烧技术为主,生物质气化、液化和发电等技术正得到逐步发展。
气化以厌氧发酵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主,同时发展生物质能源的直接气化技术。
目前,全国已经建成小型户用沼气池1200多万口,大中型沼气工程1500多座,年产沼气50多亿立方米。
我国在生物质能源液化技术方面尚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目前主要开发和利用的技术是乙醇燃料技术和生物油技术。
全国已经建成南北两大乙醇燃料生产基地,形成了100多万吨的生产能力,生物油产量已经达到5万吨左右。
生物质能源发电技术主要集中在糖厂的热电联产和稻壳发电,其装机容量约200万千瓦。
其他形式的生物质能源发电,例如,气化发电、混合燃料发电技术的应用还不具备规模。
根据目前我国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状况,生物质能利用重点将是生物质发电、沼气和生物质液体燃料等。
生物质发电主要有农林废弃物发电、垃圾发电和沼气发电。
在“十一五”期间将形成500多万千瓦的装机能力。
在资源丰富地区,建设区域型的兆瓦级的以秸秆、稻壳、蔗渣、灌木林和木材废弃物为原料的生物质发电厂;在经济较发达、土地资源稀缺地区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工业废水处理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沼气工程,合理配套安装沼气发电设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