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苏教版化学选修三专题4《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测试题(含答案)
![苏教版化学选修三专题4《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bb06224028915f814dc267.png)
专题4《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测试题一、单选题1.砷是第ⅤA 族元素,黄砷(4As )是其一种单质,其分子空间结构与白磷(4P )相似,以下关于黄砷与白磷的比较正确的是A .分子中共价键键角均为10928'︒B .黄砷中共价键键能大于白磷C .黄砷易溶于水D .黄砷的熔点高于白磷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 .在气态单质分子中不一定存在着共价键C .冰中存在的作用力有共价键与氢键D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才是离子化合物3.下列关于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 .共价晶体中一定存在极性共价键B .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范德华力C .硫黄晶体和冰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完全相同D .只有共价晶体中存在共价键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丙烯的结构简式:CH 2CHCH 3B .以双聚分子形式存在的FeCl 3中Fe 的配位数为4C .2-甲基丁烷的键线式:D .基态钠原子的轨道表示式:5.下列微粒中不存在配位键的是( )A .SiH 4B .NH 4+C .H 3O +D .[Fe(SCN)6]3- 6.2N 的结构可以表示为,CO 的结构可以表示为,其中椭圆框表示π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2N 分子与CO 分子中都含有三键B .2N 和CO 的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相同C .2N 与CO 互为等电子体D .2N 与CO 的化学性质相同7.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A .凡是中心原子采取 sp 3 杂化的分子,其几何构型都是正四面体B .CH 4 分子中的sp 3 杂化轨道是由 4个H 原子的 1s 轨道和C 原子的 2p 轨道混合形成C .sp 3 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 s 轨道和 p 轨道杂化形成的一组新轨道D .凡 AB 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中心原子 A 均采用 sp 3 杂化轨道成键8.关于反应22Cl +H O HCl+HCl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中子数为18的Cl 原子可表示为3517ClB .HClO 的电子式为C .2H O 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D .HCl 能与水形成氢键9.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A .CaCl 2的电子式:B .电负性大小:H<C<O<NC .乙烯中碳原子间存在σ键和π键D .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CO 23-+2H 2OH 2CO 3+2OH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2F 、2Cl 、2Br 、2I 的熔点逐渐升高B .2I 的挥发破坏了共价键C .HClO 的结构式为H Cl O --D .2H O 比HS 稳定,是因为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11.偶氮苯(一种分子机器)作为光开关,可对外部刺激(例如光或热)作出响应。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分子构型与物质的性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等电子原理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分子构型与物质的性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等电子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08f214b05087632311212b8.png)
第2课时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等电子原理[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通过对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的探究,建立判断分子空间构型的思维模型。
2.了解等电子体的概念及判断方法,能用等电子原理解释物质的结构和某些性质。
一、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1.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的基本内容分子中的价电子对(包括成键电子对和孤电子对)由于相互排斥作用,而趋向于尽可能彼此远离以减小斥力,分子尽可能采取对称的空间构型。
(1)当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全部参与成键时,为使价电子斥力最小,就要求尽可能采取对称结构。
(2)当中心原子的价电子部分参与成键时,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与成键电子对之间及孤电子对之间、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斥力不同,从而影响分子的空间构型。
(3)电子对之间的夹角越大,相互之间的斥力越小。
2.价电子对的计算(1)AB m 型分子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目的计算方法AB m 型分子(A 是中心原子,B 是配位原子)中价层电子对数n 的计算:n =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每个配位原子提供的价电子数×m2(2)在计算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时应注意如下规定①作为配位原子,卤素原子和H 原子提供1个电子,氧族元素的原子不提供电子; ②作为中心原子,卤素原子按提供7个电子计算,氧族元素的原子按提供6个电子计算; ③对于复杂离子,在计算价层电子对数时,还应加上负离子的电荷数或减去正离子的电荷数。
如PO 3-4中P 原子价层电子数应加上3,而NH +4中N 原子的价层电子数应减去1;④计算电子对数时,若剩余1个电子,即出现奇数电子,也把这个单电子当作1对电子处理;⑤双键、叁键等多重键作为1对电子看待。
3.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与分子的几何构型(1)中心原子中的价电子全部参与形成共价键的分子的几何构型如下表所示(由中心原子周围的原子数m来预测):AB m几何构型示例m=2 直线形CO2、BeCl2m=3 平面三角形CH2O、BF3m=4 正四面体CH4、CCl4(2)中心原子上有孤电子对(价电子中未参与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的分子的几何构型: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与成键电子互相排斥,使分子的几何构型发生变化,如:H2O、NH3等。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 分子构型与物质性质课件4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 分子构型与物质性质课件4](https://img.taocdn.com/s3/m/ffb9342655270722192ef7eb.png)
苏教版 ·化学 选修3
6.A、B、C都是短周期元素。B、C的离子核外电子 排布相同,组成B2C型离子化合物。A、B元素的化合价相 同,A、C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A约占11.11%。在标准状况 下,0.04 mol B元素的单质与水完全反应放出448 mL H2。 (1)写出各元素的符号: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写出A元素组成的单质的电子式:________,属于 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3)写出A2C化合物的形成过程(用电子式表示)______, 属于______分子;该分子的中心原子进行的是_____杂化。
苏教版 ·化学 选修3
(1)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________。 (2)B的最简单氢化物的分子空间构型是________,其中 心原子采取________杂化。 (3)写出化合物AC2的电子式 ________;一种由B、C组 成的化合物与AC2互为等电子体,其化学式为________。 (4)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ECl3形成的配合物 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 3- SF6,PF- , SiF , AlF 正八面体 6 6 6
型
苏教版 ·化学 选修3
通常人们把原子数和价电子数相同的分子或离 子称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如下图所示, B3N3H6(硼氮苯)与苯互为等电子体。
由苯的结构和性质推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苏教版 ·化学 选修3
A.B3N3H6各原子不在同一平面上 B.B3N3H6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C.B3N3H6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B3N3H6具有碱性
A.在ABn分子中A原子的所有价电子都参与成键 B.在ABn分子中A的相对原子质量应小于B的相对原子 质量 C.在ABn分子中每个共价键的键长都相等 D.分子中不能含有氢原子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归纳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4facf6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4e.png)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归纳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是高中化学课程中的一本重要教材。
本书主要介绍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以及有机化合物、配位化学、无机材料等内容。
下面是关于该教材的知识归纳。
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和性质1.物质的微观结构:原子、离子和分子是物质的微观结构。
2.物质的宏观性质:密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等是物质的宏观性质。
3.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关系:物质的性质与其微观结构相关,如金属的导电性、晶体的硬度等。
第二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1.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和少量氧、氮、硫等元素组成。
2.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有机化合物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
3.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机化合物具有燃烧性、酸碱性、氧化还原性、流动性、挥发性等特性。
4.有机物的分类:根据分子中所含的官能团,有机物可分为醇、酮、醛、酸、酯、醚、芳香化合物等不同类型。
第三章有机反应与有机合成1.有机反应的定义:有机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在适当条件下发生变化,形成具有新性质的有机化合物。
2.脱水反应:脱水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水分子与有机分子发生反应,生成新的有机化合物。
3.氢化反应:氢化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中的氢气与有机分子发生反应,生成新的有机化合物。
4.酸碱催化:酸碱催化是指在酸碱存在的条件下,有机化合物的反应速率增加。
第四章金属配合物1.配位化合物的概念:配位化合物是指由一个或多个给体与一个或多个受体之间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2.配位键:配位键是指由配体中的一个或多个电子对与金属离子形成的共价键。
3.配位数:配位数是指一个金属离子周围配位体的数目。
4.配位化合物的性质:配位化合物具有明显的颜色、溶解度、稳定性等特性。
第五章无机材料1.无机材料的分类:无机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
2.无机材料的性质:金属材料具有导电性、延展性、塑性等特性;非金属材料主要用于绝缘材料、陶瓷材料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性。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学案-新版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学案-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6daf4a58a98271fe910ef9d3.png)
专题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问题导入什么是原子?原子有哪些特点?答: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原子的特点有:(1)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于原子核内;(2)核的体积很小,约为整个原子体积的10-15,因此,原子内原子核外有较大空间;(3)原子内原子核的密度非常大,约为金属铀密度(18.07 g·cm-3)的5×10倍。
知识预览1.氢原子光谱是由具有特定_________、彼此分离的_________所组成,即为线状光谱。
2.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的基本观点:(1)原子中的电子在具有确定半径的圆周轨道上绕__________运动,并且__________能量。
(2)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__________的能量(E),而且能量是__________的,即能量是“__________”的,不能任意连续变化而只能取某些不连续的数值。
(3)只有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能量为E i)跃迁到另一个轨道(能量为E j)时,才会__________能量。
3.量子力学研究表明,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
轨道的类型不同,__________也不同。
人们用小写的英文字母s、p、d、f分别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
s轨道呈__________形,p轨道呈__________形,d轨道和f轨道较复杂。
4.原子核外电子还有一种称为“__________”的运动。
原子核外电子的自旋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状态,通常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来表示这两种不同的自旋状态。
5.为了形象地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分布状况,人们常用小点的__________来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概率的大小。
点__________的地方,表示电子在那里出现的概率大;点__________的地方,表示电子在那里出现的概率小。
这种形象地描述电子在空间出现的概率大小的图形称为__________图。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63770b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3.png)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一、物态变化1.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和微观结构。
2.相变的概念及其条件。
3.气体的压力、体积和温度的关系(气体状态方程)。
4.确定气体的压强、体积和温度的实验方法。
二、物质的分子结构1.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2.分子的极性与非极性。
3.分子的键型及其特点。
4.共价键的键能和键长的关系。
三、化学键的性质1.同种键和异种键的定义和举例。
2.键能的概念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
3.键长的测定方法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影响。
4.共价键的极性和电性的概念及其与键型的关系。
四、物质的热稳定性1.温度和物质的热稳定性的关系。
2.物质的热分解与热合成的条件和特点。
3.确定物质的热分解和热合成的方法。
五、物质的电解性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和举例。
2.电解质的导电性及其与离子的浓度和动力学的关系。
3.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区别和举例。
六、分子与离子的形成1.分子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的区别和举例。
2.确定分子和离子的产生与存在的条件。
七、氢键和离子键1.氢键的特点和举例。
2.氢键的性质和应用。
3.离子键的特点和举例。
4.离子键的性质和应用。
八、离子晶体和共价晶体1.离子晶体的特点和举例。
2.确定离子晶体的特性和存在的条件。
3.共价晶体的特点和举例。
4.确定共价晶体的特性和存在的条件。
九、化学键的杂化1.杂化的概念和种类。
2.方向性杂化的概念和应用。
3.确定方向性杂化的条件和特点。
十、分子结构的测定1.确定分子结构的方法。
2.确定分子结构的仪器。
3.确定分子结构的实验步骤和原理。
综上所述,以上是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的知识点总结。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物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从而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原理。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和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和性质-全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5345b4958fb770bf78a55ed.png)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主要知识要点:1、原子结构2、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3、共价键4、分子的空间构型5、分子的性质6、晶体的结构和性质(一)原子结构1、能层和能级(1)能层和能级的划分①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能层能量越低。
②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能量由低到高依次为s、p、d、f。
③任一能层,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
④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
⑤能层不同能级相同,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相同。
(2)能层、能级、原子轨道之间的关系每能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2、构造原理(1)构造原理是电子排入轨道的顺序,构造原理揭示了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构造原理是书写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的依据,也是绘制基态原子轨道表示式的主要依据之一。
(3)不同能层的能级有交错现象,如E(3d)>E(4s)、E(4d)>E(5s)、E (5d)>E(6s)、E(6d)>E(7s)、E(4f)>E(5p)、E(4f)>E(6s)等。
原子轨道的能量关系是:ns<(n-2)f <(n-1)d <np(4)能级组序数对应着元素周期表的周期序数,能级组原子轨道所容纳电子数目对应着每个周期的元素数目。
根据构造原理,在多电子原子的电子排布中: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 ;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电子。
(5)基态和激发态①基态:最低能量状态。
处于最低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基态原子。
②激发态:较高能量状态(相对基态而言)。
基态原子的电子吸收能量后,电子跃迁至较高能级时的状态。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称为激发态原子。
③原子光谱:不同元素的原子发生电子跃迁时会吸收(基态→激发态)和放出(激发态→较低激发态或基态)不同的能量(主要是光能),产生不同的光谱——原子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
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发现新元素或利用特征谱线鉴定元素。
2019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3课件: 专题4 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 专题优化总结 课件
![2019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3课件: 专题4 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 专题优化总结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cb3d32453610661fd9f403.png)
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
一、杂化轨道理论 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双选)( CD ) A. CS2 为 V 形的极性分子 - B. ClO3 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C. SF6 中有 6 对完全相同的成键电子对 D. SiF4 和 SO23 的中心原子均为 sp3 杂化 - [解析 ] CS2 为直线型,sp 杂化,A 项错。ClO3 结合三个 O 原子,有三个 σ 键,还有一对孤电子对,采取 sp3 杂化形成
-
三角锥形,B 项错。 SF6 中 S 的最外层 6 个电子形成 6 个共 价键, C 项正确。 SiF4 中 Si 结合四个 F 原子,有四个 σ 键, - 是 sp3 杂化, SO23 中 S 形成三个 σ 键,还有一对孤电子对, 是 sp3 杂化, D 项正确。
二、配位键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提供孤电子对与某些金属 离 子 形成配位键的是( D ) ①H2O ②NH3 A.①② C.①②④ ③F- ④CN- ⑤COΒιβλιοθήκη B.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解析] 配位体是含有孤电子对的阴离子或分子,这几 种 微
粒的结构中都有孤电子对。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三教案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93d9f4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e.png)
高中化学苏教版选修三教案课题: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教学目标:1.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及化学性质;2.掌握有机分子的构成方式和命名规则;3.理解有机物的异构现象及其原因;4.能够分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有机物的基本结构和性质;难点:有机物的异构现象及其原因。
教学准备:1.教材《高中化学选修三》2.多媒体教学设备3.实验器材和试剂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展示几种不同的有机物分子结构,引导学生思考有机物的特点和构成方式。
二、讲解1.有机分子的构成方式:讲解有机物由碳、氢、氧、氮等元素构成,介绍有机物的基本结构和键的种类。
2.有机分子的命名规则:讲解有机物的常见命名规则,包括碳链命名、官能团命名等。
3.有机物的异构现象:介绍有机分子的同分异构体及其原因,引导学生探究分子结构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三、实验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有机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引导学生探究有机物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四、讨论针对实验结果,让学生分组讨论有机物的异构现象及其原因,加深对有机化合物的理解。
五、总结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六、作业布置相关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反馈收集学生作业,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对有机化合物的认识和理解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在实验环节,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展开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验技能。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创新课件】
![高中化学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创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241b0d5727a5e9856a619f.png)
根据上图,思考和回答下列问题: 3、以下化合物分子中,哪些是极性分子,哪些是非极性 分子?CO2 HCN H2O NH3 BF3 CH4 CH3Cl
O
C
O
C=O键是极性键, CO2是直线型分子,以中心原子为起点 的两个碳氧键向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向量和为零,即 整个分子没有极性,电荷分布均匀, CO2是非极性分子
作业
找一找相似相溶原理在生活中应用实例.试用 少量汽油涂抹在衣物的油渍处洗涤.
⒈请在表中判断各物质共价键类型、元素化合价。
物质 共价键类型 元素化合价
Cl2 非极性共价键
0
I
ICl 极性共价键 I:+1,Cl:-1
BrCl 极性共价键 Br:+1,Cl:-1
⒉判断反应①②③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 ①是,②③否。
小结:1.共价键极性判断方法 非极性键:成键原子相同的共价键 极性键:成键原子不相同的共价键 2.共价键极性的应用 判断元素化合价 ……
分层,下层溶液 为紫红色
分层,下层溶液 颜色_变__浅__
巩固练习
下列物质中,难溶于CCl4的是( D )
A. 碘单质 B. 甲烷 C.苯 D.水
课堂小结
一、共价键极性的判断方法 ——成键原子的电负性是否相同
二、分子的极性的判断方法 ——综合键的极性和分子的空间结构
三、分子的极性的应用 ——相似相溶原理
思考:分子中键的极性对分子的性质有影响吗?
演示实验: 在2支酸式滴定管中分别注入蒸馏水、CCl4。 打开活塞,让液体缓慢流下。用塑料笔在头发上摩擦 后接近液流,你观察到什么?得出什么结论?
现象:水流明显偏转,CCl4液流没有明显偏转; 根据电学原理,带电体对不带电物体是没有电性作用的, H2O 、CCl4都是电中性的, H2O分子受静电作用, CCl4 分子不受静电作用。H2O分子与CCl4分子存在某种差异 。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94f0098f242336c1fb95e57.png)
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总结一. 原子结构与性质.1. 认识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了解电子云、电子层(能层)、原子轨道(能级)的含义•电子云:用小黑点的疏密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出现的机会大小所得的图形叫电子云图.离核越近,电子出现的机会大,电子云密度越大;离核越远,电子出现的机会小,电子云密度越小_ _ _ _ •电子层(能层):根据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核外电子分别处于不同的电子同,层•原子由里向外对应的电子层符号分别为K、L、M N、O P、Q.原子轨道(能级即亚层):处于同一电子层的原子核外电子,也可以在不同类型的原子轨道上运动,分别用s、p、d、f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s轨道呈球形、p轨道呈纺锤形,d轨道和f 轨道较复杂.各轨道的伸展方向个数依次为1、3、5、7.2. (构造原理)了解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分层排布遵循的原理,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可以用电子层」子(亚层)和自旋方向来进行描述.在含有多个核外电子的原子中,不存在运动状态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2)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①.能量最低原理:电子先占据能量低的轨道,再依次进入能量高的轨道②.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最多容纳两个自旋状态不同的电子③.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电子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一.洪特规则的特例:在等价轨道的全充满(p6、d10、f14)、半充满(p3、d5、f7)、全空时(p0、d0、f0)的状态,具有较低的能量和较大的稳定性.如24C r[Ar]3d 54sl 29C U —(3) .掌握能级交错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ns<(n-2)fv(n-1)d<np3. 元素电离能和元素电负性第一电离能: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
高中化学《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归纳
![高中化学《选修三 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e30b6d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62.png)
《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归纳一、能层与能级1、能层(电子层:n):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按照电子的能量差异将其分成不同能层。
由里向外,分别用字母:K、L、M、N、O、P、Q表示相应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能层。
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在同一个原子中,离核越近,电子能量越低2、能级:同一能层里的电子的能量也可能不同,又将其分成不同的能级,通常用s、p、d、f等表示,同一能层里,各能级的能量按s、p、d、f的顺序升高,即:E(s)<E(p)<E(d)<E(f)①K层指包含一个能级,即s能级;L层包含两个能级,s和p能级;M层包含三个能级,s、p和d能级;N层包含四个能级,s、p、d、f能级②每个能层中,能级符号的顺序是ns、np、nd、nf……③s、p、d、f……可容纳的电子数依次是1、3、5、7……的两倍④同一能级容纳的电子数相同3、电子云:原子核外电子绕核高速运动是没有确定的轨道的,就好像一团“带负电荷的云雾”笼罩在原子核周围,这种“带负电荷的云雾”称之为电子云。
电子云密集(单位体积内小黑点多)的地方,电子出现的机会多;反之,电子云稀疏(单位体积内小黑点少)的地方,电子出现的机会少。
即电子云表示电子在核外单位体积内出现几率的大小,而非表示核外电子多少4、原子轨道:不同能级上的电子出现概率约为90%的电子云的空间轮廓图称为原子轨道(1)原子轨道的形状①s电子的原子轨道都是球形的,每个s能级各有1个原子轨道,能层序数越大,s原子轨道的半径越大;能量:E1s<E2s<E3s,随着能层序数的增大,电子在离核更远的区域出现的概率减小,电子云越来越向更大的空间扩展②p电子的原子轨道是纺锤形(哑铃形),每个p能级有3个轨道,它们互相垂直,分别以p x、p y、p z为符号。
p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也随能层序数增大而增大③能级与原子轨道数和容纳的电子数的关系能级s(球形)p(纺锤形)d f原子轨道1357容纳的电子数261014二、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构造原理:多电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总是按照能量最低原理,由低能级逐步填充到高能级。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的结构与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fe6b1f265901020207409ca9.png)
一、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方面1. 原子一般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
但却只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2.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而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或等于4。
但H、He、B的最外层电子数均小于4,其中H、B为非金属元素,而He为稀有气体元素;虽然Ge、Sn、Pb、Bi的最外层电子数均大于或等于4,但它们却为金属元素。
3.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一般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但He的最外层为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4. 主族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所形成的阴阳离子最外层一般具有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但对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的离子来说,最外层却只有2个电子,如;而则是一个氢原子核。
5. 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一般为阳离子。
但也存在某些阴离子,如等。
6. 只含非金属元素的离子一般为阴离子。
但也存在某些阳离子,如等。
7. 一种非金属元素一般形成一种阴离子。
但氧元素形成的离子除,还有。
8. 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一般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但氟元素和氧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却都不等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其中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0价(氟无正价),而氧的最高价为+2价(在OF2中)。
9. 氢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为+1价。
但在金属氢化物中却为-1价。
10. 氧元素在化合物中一般为-2价。
但在过氧化物(如等)中为-1价;在OF2中为+2价。
11. 对于对应阴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而言,金属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一般低于非金属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而和虽然电子层结构相同。
但钠、镁、铝的最高价(分别为+1、+2、+3价)却高于氟的最高价(0价)。
12.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一般为保留一定位数的小数有效数字。
但12C的相对原子质量却为整数,并且是精确值。
13.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一般并不等同于对应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但对于某些只有一种核素的元素而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如:钠元素就只有一种核素,因此,Na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就是钠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3苏教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3苏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c5ac7d482fb4daa58d4bf8.png)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3[苏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测试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Be9 C 12 O 16 Na 23 Mg 2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3C—NMR(核磁共振)、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W ü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下面有关13C、15N叙述正确的是()A.13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B.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C.15N与14N互为同位素D.15N的核外电子数与中子数相同2.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可溶于水B.具有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3.某元素的两种同位素,它们的原子具有不同..的()A.质子数B.质量数C.原子序数D.电子数4.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A.氨B.四氯化碳C.氮D.二氧化碳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P4和NO2都是共价化合物B .CCl4和NH3都是以极性键结合的极性分子C.在CaO和SiO2晶体中,都不存在单个小分子D.甲烷的分子是对称的平面结构,所以是非极性分子6.某主族元素的原子,M层上有一个半充满的亚层(即该亚层的每个轨道只有1个电子, 这种原子的质子数()A.只能是7 B.只能是15 C.是11或15 D.是11或137.某元素X最高价含氧酸的分子量为98,且X的氢化物的分子式不是H2X,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分子式可表示为H3XO4B.X是第二周期V A族元素C.X是第二周VIA族元素D.X的最高化合价为+48.某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是5s25p1,该元素或其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该元素单质是导体B.该元素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盐酸反应C.该元素的氧化物的水合物显碱性D.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呈+5价9.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冰(固态水)中,既有极性键、非极性键,又有氢键B.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C.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D.金属晶体的熔、沸点一定比分子晶体的高10.下列各组指定原子序数的元素,不能形成AB2型化合物的是()A.6和8 B.16和8 C.12和9 D.11和6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教学案 苏教版选修3-苏教版高二选修3化学教学案
![高中化学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教学案 苏教版选修3-苏教版高二选修3化学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0686de647d27284a735181.png)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一节共价键【教学目标】1、复习化学键的概念,能用电子式表示常见物质的离子键或共价键的形成过程。
2、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δ键和π键。
3、说出δ键和π键的明显差别和一般规律。
4、认识键能、键长、键角等键参数的概念5、能用键参数――键能、键长、键角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6、知道等电子原理,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教学重点、难点】1、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2、键参数的概念,等电子原理【教学过程】复习引入:NaCl、HCl的形成过程离子键: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通称为化学键。
共价键是现代化学键理论的核心。
第一节共价键一、共价键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
练习:用电子式表示H2、HCl、Cl2的形成过程H2HClCl2思:为什么H2、Cl2 是双原子分子,而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2、形成共价键的条件:两原子都有单电子讨论:按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是否有H3、H2Cl、Cl3的分子存在?3、共价键的特性一:饱和性讲:对于主族元素而言,内层电子一般都成对,单电子在最外层。
如:H 1s1 、Cl 1s22s22p63s23p5H、Cl最外层各缺一个电子,于是两原子各拿一电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共用,由于Cl吸引电子对能力稍强,电子对偏向Cl(并非完全占有),Cl略带部分负电荷,H略带部分正电荷。
讨论:共用电子对中H、Cl的两单电子自旋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设问:前面学习了电子云和轨道理论,对于HCl中H、Cl原子形成共价键时,电子云如何重叠?例:H 2的形成1s1 相互靠拢1s1 电子云相互重叠形成H2分子的共价键(H-H)由此可见,共价键可看成是电子云重叠的结果。
电子云重叠程度越大,则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
H2里的共价键称为δ键。
形成δ键的电子称为δ电子。
4、共价键的种类(1)δ键:(以“头碰头”重叠形式)a、特征:以形成化学键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这种特征称为轴对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结构与性质一、原子结构1、实物微粒(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的运动特征----波粒二象性实物微粒没有同时确定的坐标和动量,不可能分辨出各个粒子的轨迹,能量只能处于某些确定的状态,能量的改变不能取任意的连续变化的数值,需用量子力学描述其运动规律。
2、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状态用波函数ψ描述,称之为原子轨道。
2ψ表示原子核外空间某点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即单位体积内电子出现的概率(亦称为电子云)。
3、在解原子Schr ödinger 方程的过程中,引入了三个量子数n,l,m ,三者之间关系为m l l n ≥+≥,1,n,l,m 的取值分别为:n=1, 2, 3, 4⋅ ⋅ ⋅ ⋅电子层: K L M Nl =0, 1, 2, 3, ⋅ ⋅ ⋅ ⋅ n-1, n 个值亚层: s, p, d, f ⋅ ⋅ ⋅ ⋅m=0, ±1, ± 2, ± 3 ⋅ ⋅ ± l (2l +1)4、电子的自旋运动用自旋量子数ms 描述,取值为21±=s m 5、周期表中每一周期元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排布从ns1到ns2np6,呈现出周期性重复。
题一、某一周期的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电子构型为4s24p6,该周期有四种元素A,B,C,D ,已知它们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2,1,7,A,C 的次外层电子数为8,B,D 的次外层电子数为18,则A Ca B Zn C K D Br .题二、1999年是人造元素丰收年,一年间得到第114、116和118号三个新元素。
按已知的原子结构规律,118号元素应是第 七 周期第_零_族元素,它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最可能呈现的状态是_气_(气、液、固选一填入)态。
近日传闻俄国合成了第166号元素,若已知原子结构规律不变,该元素应是第_八_周期第VIA 族元素。
题三、试根据原子结构理论预测:(1)第八周期将包含多少种元素? 50(2)原子核外出现第一个5g 电子的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多少? 121(3)根据电子排布规律,推断原子序数为114号新元素的外围电子构型,并指出它可能与哪个已知元素的性质最为相似。
外围电子构型7s2 7p2 ,与铅的性质应最为相似。
题四、从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最后一个元素的原子序数2、10、18、36、54等推测第十周期最后一个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200 (2)770 (3)290 (4) 292二、晶体结构晶体是由原子或原子团、离子或分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周期性地重复排列构成的固体物质。
晶体的特点⑴均匀性;⑵各向异性;⑶自范性;⑷有明显确定的熔点;⑸有特定的对称性⑹使X射线产生衍射。
晶胞是晶体中最小的结构重复单元,形状为平行六面体。
整个晶体是由晶胞并置堆砌而成。
根据质点间作用力的不同,晶体可分为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和分子晶体。
金属晶体可以用等径圆球堆积模型来讨论。
离子晶体可以看作大离子进行等径球密堆积,小离子填充在相应空隙中形成。
堆积方式晶胞类型空间利用率配位数实例面心立方最密堆积(A1)面心立方74% 12 Cu、Ag、Au六方最密堆积(A3)六方74% 12 Mg、Zn、Ti体心立方密堆积(A2) 体心立方68% 8(或14) Na、K、Fe金刚石型堆积(A4)面心立方34% 4 Sn简单立方堆积简单立方52% 6 Po题五、目前已发现硼化镁在39K呈超导性,该发现可能是人类对超导认识的新里程碑。
在硼化镁晶体的理想模型中,镁原子和硼原子是分层排布的,像维夫饼干,一层镁一层硼地相间,下图是该晶体微观空间中取出的部分原子沿C轴方向的投影,白球是镁原子投影,黑球是硼原子投影,图中的硼原子和镁原子投影在同一平面上。
(1)由图可确定硼化镁的化学式为:。
(2)在图右边的方框里画出硼化镁的一个晶胞的透视图,标出该晶胞内面、棱、顶角上可能存在的所有硼原子和镁原子(镁原子用大白球,硼原子用小黑球表示)。
图硼化镁的晶体结构示意图题六、某离子晶体晶胞结构如图所示,●x位于立方体的顶点,○y位于立方体的中心,试分析:a=b≠c,c轴向上(1)晶体中每个y同时吸引着多少个x?(4)每个x同时吸引着多少个y?(8)该晶体的化学式为?(xy2)(2)晶体中在每个x周围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x共有多少个?(12)(3)晶体中距离最近的2个x与1个y形成的夹角∠xyx角度为多少?(109°28ˊ)(4)该晶体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晶体密度为ρg·cm-3,阿佛加德罗常数为NA,则晶体中两个距离最近的x中心间的距离为多少?()题七、研究离子晶体,常考察以一个离子为中心时,其周围不同距离的离子对它的吸引或排斥的静电作用力。
设氯化钠晶体中钠离子跟离它最近的氯离子之间的距离为d,以钠离子为中心,则:(1)第二层离子有个,离中心离子的距离为 d,它们是离子。
(2)已知在晶体中Na+离子的半径为116pm,Cl-离子的半径为167pm,它们在晶体中是紧密接触的。
求离子占据整个晶体空间的百分数。
(3)纳米材料的表面原子占总原子数的比例极大,这是它的许多特殊性质的原因,假设某氯化钠纳米颗粒的大小和形状恰等于氯化钠晶胞的大小和形状,求这种纳米颗粒的表面原子占总原子数的百分比。
(4)假设某氯化钠颗粒形状为立方体,边长为氯化钠晶胞边长的10倍,试估算表面原子占总原子数的百分比。
题八、已知FexO晶体的晶胞结构为NaCl型,由于晶体缺陷,x的值小于1。
测知FexO晶体密度 为5.71g·cm-3,晶胞边长为4.2810-10m(铁原子量为55.9,氧原子量为16)。
求:(1)FexO中x的值(精确至0.01)。
(x=0.92)(2)晶体中的Fe分别为Fe2+和Fe3+,在Fe2+和Fe3+的总数中,Fe2+所占分数为多少?(精确至0.001。
)(82.6%)(3)写出此晶体的化学式。
(Fe2+0.76Fe3+0.16)(4)描述Fe在此晶体中占据空隙的几何形状(即与O2-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铁离子围成的空间形状)。
(Fe在晶体中占据空隙的几何形状为正八面体)。
(5)在晶体中,铁元素的离子间最短距离为多少?(3.0310-10m)三、分子结构和分子间作用力1、杂化轨道理论(1)原子在形成分子时,为了增强成键能力使分子稳定性增加,趋向于将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不同类型原子轨道重新组合成能量、形状和方向与原来不同的新的原子轨道.这种重新组合的过程称为杂化,杂化后的原子轨道称为杂化轨道。
(2)杂化轨道的特性:①只有能量相近的轨道才能互相杂化。
常见的有:ns np nd(n-1)d ns np②杂化轨道的成键能力大于未杂化轨道。
③参加杂化的原子轨道的数目与形成的杂化轨道数目相同。
④不同类型的杂化,杂化轨道的空间取向不同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ESPR)对ABm型分子或离子,中心原子A价层电子对(包括成键电子对和孤对电子)之间存在排斥力,将使分子中的原子处于尽可能远的相对位置上,以使彼此之间斥力最小,分子体系能量最低。
3、分子轨道理论当原子结合形成分子时,原子轨道以一定的方式重叠形成分子轨道。
能量比原子轨道低的分子轨道为成键分子轨道;能量比原子轨道高的分子轨道为反键分子轨道。
分子轨道的数目等于组成分子的各原子轨道数目之和。
原子轨道形成分子轨道应遵循三个条件:(1)对称性匹配(2)能量相近(3)最大重叠。
电子在分子轨道中的排布遵循Pauli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和Hund规则。
题九、元素氙(Xe)不是化学惰性的,它能与一些电负性大的元素(如氧和氟)形成一系列化合物。
氙与量不等的氟反应,生成XeF2和XeF4。
这些化合物在不同条件下和水进一步反应产生XeO3和XeO4等化合物并混有像XeOF4那样的化合物。
用VSEPR模型估计上述五种氙的化合物的结构。
题十、根据同核双原子分子的电子组态可以预见分子及离子的性质。
已知及O2其离子的键能有如下数据,请画出它们的对应关系。
O2 O2- O22- O2+键能/ kJ·mol-1 493.5 626.1 138.1 392.9题十一、已经探明,我国南海跟世界上许多海域一样,海底有极其丰富的甲烷资源。
其总量超过已知蕴藏在我国陆地下的天然气总量的一半。
据报导,这些蕴藏在海底的甲烷是高压下形成的固体,是外观像冰的甲烷水合物。
试设想,若把它从海底取出,拿到地面上,它将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它的晶体是分子晶体、离子晶体还是原子晶体?你作出判断的根据是什么?题十二、A和B两种物质互相溶解的关系如图1所示,横坐标表示体系的总组成,纵坐标为温度,由下至上,温度逐渐升高。
T1时a是B在A中的饱和溶液的组成,b是A在B中的饱和溶液的组成(T2时相应为c、d)。
T3为临界温度,此时A和B完全互溶。
图中曲线内为两相,曲线外为一相(不饱和液)。
某些物质如H2O和(C2H5)3N,C3H5(OH)3和间-CH3C6H4NH2有低的临界温度(见示意图2)。
请根据上述事实,回答下列问题:(1)解释图1中T3存在的原因。
(2)说明图2所示的两对物质存在低的临界温度的原因。
(3)描述图2所示的两对物质的互溶过程。
T3T2 c dT1 a b18.5 CA 100% 80% 60% 40% 20% 0% H2O (C2H5)3N 0% 20% 40% 60% 80% 100% B图 1 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