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爱丽丝(钢琴谱)学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爱丽丝(钢琴谱)
致爱丽丝
《致爱丽丝》(德语:Für Elise,又译献给爱丽丝、给爱丽丝),是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作曲的一首钢琴曲。
创作于1810年4月27日。
A小调轮舞曲,此曲在贝多芬生前未公开发表。
关于曲名中的“爱丽丝”是谁,迄今仍然没有定论。
一般认为,真正的曲名其实是“致特蕾塞(Therese)”,由于笔迹潦草而被误解读为“爱丽丝(Elise)”。
特蕾塞·玛尔法蒂(Therese Malfatti)是贝多芬生前爱上的一位女性,本曲的原稿在她的书中被发现。
1 乐曲简介
《献给爱丽丝》(for Elise)是贝多芬创作的一首其钢琴小品。
贝多芬是集西方古典派之大成,开浪漫乐派之先河的伟大作曲家。
人们都比较熟悉他的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和歌剧等大型作品,但是,他的为数不多的器乐小品,也同样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首。
但乐谱发现于1867年,因此贝多芬生前并未发表。
[2]
2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有许多种说法。
其中受到广泛认可的观点则认为这首乐曲可能是作者四十岁时(1810年)为他的学生,名叫伊丽莎白·罗克尔的女高音歌唱家所作。
伊丽莎白·罗克尔是德国的女高音歌唱家,也是男高音歌唱家约瑟夫·奥
古斯特·罗克尔的妹妹。
1807年,14岁的伊丽莎白跟随哥哥来到维也纳,很快就被贝多芬所接纳,成为他身边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
伊丽莎白后来嫁给了贝多芬的朋友。
贝多芬在创作这首乐曲时,两人保持着亲密的友谊,显然这首曲子是献给她的。
那段时间里,在贝多芬的生活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叫爱丽丝或伊丽莎白的其他女子,爱丽丝是伊丽莎白的昵称。
可以确认的是,贝多芬十分喜欢她。
另外的两种说法如下:
——1808-1810年间,贝多芬已经是近四十岁的人了。
他教了一个名叫特蕾莎·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
在心情非常甜美、舒畅的情况下,他写了一首《致特蕾莎》的小曲赠给她。
1867年,在斯图加特出版这首曲子的乐谱时,整理者把曲名错写成《献给爱丽丝》。
从此,人们反而忘记了《致特蕾莎》的原名,而称之为《致爱丽丝》了。
——贝多芬42岁时,到一个富商家里去教钢琴,贝多芬非常喜欢这家的女儿爱丽丝。
这首钢琴曲是贝多芬那个时候创造的。
贝多芬画像此曲形象单纯技巧浅显,显然是为了适合于初学者的弹奏程度(现为钢琴五级曲目)。
发表以后,不胫而走,几乎成为初学者必弹的曲目之一。
乐曲以回旋曲式写成,环绕基本主题,有两个对比性的插段,一开始出现的主题纯朴亲切,刻画出温柔美丽、单纯活泼的少女形象。
这一主题先后
重复三次,中间有两个对比性的插部。
第一插部建立在新的调性上,色调明朗,表现了欢乐的情绪;第二插部在左手固定低音衬托下,色彩暗淡,节奏性强,音乐显得严肃而坚定。
一连串上行的三连音及随后流畅活泼的半音阶下行音调,又自然地引出了主题的第三次再现。
乐曲在欢乐明快的气氛中结束。
3 乐曲赏析
《致爱丽丝》乐谱《致爱丽丝》全曲由五段组成。
A段用的是A小调,显得温柔而亲切。
然后,转到C大调,它是A 小调的关系大调,情调顿时明朗起来。
B段转到F大调上,出现一个新的曲调这个曲调,感情更加明朗。
经过一连串快速音的过渡,又回到A段。
C段多用和弦,气氛有了转换。
情绪显得严肃而稳重,好似作者在沉思。
接下去,出现了一个由三连音组成的乐句。
表现热烈的情感。
经过一段下行半音阶的过渡,又把乐曲引回到A段。
乐曲在非常优美和温柔的气氛中结束。
此曲以单纯的回旋曲式作成,结构是A-B-A-C-A。
不论是具有淡淡哀愁感的优雅回旋曲主题,流露甜蜜憧憬的第一副题,或是看破尘世般音响沉郁的和声式第二副题,都相当悦耳动听。
全曲似乎都隐藏着贝多芬的悲痛恋情及对爱情的憧憬。
4 作者介绍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是一位集古典主义大成、开浪漫主义先河的德意志古典音乐作曲家,也是一位演奏
家和指挥家。
贝多芬最著名的作品包括《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合唱”》、《悲怆奏鸣曲》和《月光奏鸣曲》等等。
其32首编号钢琴奏鸣曲,被汉斯·冯·彪罗尊称为钢琴的“新约全书”。
他早期的音乐,受海顿和莫扎特的古典主义风格影响很大。
而在早期钢琴奏鸣曲,其和声特点,八度的频繁以及丰富厚实的织体,体现了穆齐奥·克莱门蒂和杨·杜赛克对贝多芬的影响。
到了中后期,作品越发表现出他强烈的个人风格,贝多芬甚至借音乐直白自己的理想和诉求。
[3] 贝多芬的祖籍是荷兰(一说是波兰)他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家族是科隆选侯宫廷歌手世家,自幼跟从父亲学习音乐,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
八岁便开始登台演出。
贝多芬于1792年到音乐之都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
他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曲《悲怆》、《月光曲》、《暴风雨》、《热情》等等。
他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后人尊称为“乐圣”。
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钢琴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最后一位,与海顿、莫扎特一起被后人称为“维也纳三杰”。
贝多芬雕像贝多芬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
二十八岁时听力减弱,晚年失聪,只能通过谈书信与人交谈。
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博爱”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革命热情,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
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
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歌剧《费黛里奥》等等。
5 相关趣闻
在台湾北部地区的垃圾车播放的音乐大部份是“致爱丽丝”,因而广为人知。
无独有偶地,特克拉·巴达捷夫斯卡-巴拉诺夫斯卡的《少女的祈祷》与贝多芬的《致爱丽丝》一样,因被用作垃圾车音乐而家喻户晓。
虽然很多人可能从来不知道曲名及作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