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

合集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相关概念一、有关“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工作过程系统化,亦称“基于工作过程”。

开发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目的:让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工作”。

实践证明,有效的职业学习只能通过实际工作来实现,即“做中学”。

工学结合课程的主要教学形式,是让学生亲自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并完成一些在所学专业(职业)中最具典型意义的综合性的工作任务。

“工作过程”和“生产流程”之间的区别:有的产品生产流程很长,由多个岗位分工合作完成,如绣花家纺产品设计包括款式图、制版、打样多个流程,由设计师、制版师、打样工人合作完成;而对于设计师而言,其“工作过程”则包括客户沟通、市场调研、素材收集、图形设计、客户反馈修改等几个过程。

完成工作任务过程的基本结构:(德国联邦职教所(BIBB)著名的六阶段模型)1.明确任务(咨询)。

描绘出工作目标、弄清困难及需要做的工作。

2.制定计划。

根据已明确了的任务设想出工作行动的内容、程序、阶段划分和所需条件。

3.作出决策。

即从上述多种可能性中选择最佳的解决途径,这需要科学和理性的决策能力和决策技术。

决策常以小组的形式作出。

4.实施。

即狭义的工作过程。

实施过程与决策结果常有一定偏差。

学生应及时观察并记录这些偏差并做出合理调整,在评估反馈中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

5.检查。

分步检查各阶段的工作结果,检查工作计划的进展情况。

6.评价反馈。

从多方面对工作和学习的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不仅是找到缺陷,更重要的是找到产生缺陷的几个概念:行动导向:一种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的基本特征是用“完整的行动模式”(即包括明确任务、计划、决策、实施、控制和反馈整个行动过程),通过设计合适的学习任务和使用多种辅助手段(如工作页等)帮助学生获得必需的知识技能。

行动导向是与知识导向相对的。

项目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施

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施

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施文/张文川摘要:根据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趋势和目前职业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本文以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思路,对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分析。

按照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素质特点,设计了相应的核心课程实施方案。

期望共同探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作过程,能力培养引言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是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高专之一,学院坚持“遵循规律,追求特色,产教结合,突出技能,适应市场”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近年来,学院借鉴国外先进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结合西部院校师生和就业市场的特点,聘请行业专家、共同构建和实施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

在解决各专业领域人才培养中有了较大的突破和创新。

一、我国职业教育的课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仍然按照传统的学科体系进行教学。

这种课程体系方式十分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述,忽视了理论与实际工作过程的联系,忽视了职业院校学生智力结构特征,因而造成教师教起来难,学生不愿学、学不会、学完用不上的局面。

课程实施过程中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尽管有学生自身素质与水平方面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课程体系设计的问题。

对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十分注重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少,学生动手能力差;其次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效的结合;最后传统的“顺三角”课程体系既增加了理论学习的难度,也不利于理论与实践的整合。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的意义职业教育课程最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关注工作或工作过程与职业教育的密切相关性,因此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也要以工作过程为核心。

首先只有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才有可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网络行业的特色和对就业岗位能力的基本要求。

其次基于工作过程的对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要求不是很高,主要强调学生动手能力,这样学生学起来比较容易,也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助于培养作为合格雇员所必需的素质与行为。

浅析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开发2500字

浅析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开发2500字

浅析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开发2500字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与课程开发是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必由之路,通过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成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捷径。

毕业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建设课程开发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开发模式是一项十分复杂、科学性强、逻辑性严密的工作。

为此,广大教师必须统一思想,认真学习和掌握其内涵要求,为全面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建立和课程开发积累检验。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模式开发基本步骤岗位(群)分析①、职业资格研究②→工作任务③→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④→学习领域(课程开发)⑤→学习情境设计⑥→教学组织设计⑦可把以上过程归纳为:职业分析(①、②)→工作过程分析(③、④)→教学设计(⑤、⑥)→教学实施(⑦)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模式的特点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以工作范围为课程内容的组织边界、以工作过程为课程内容的组织逻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课程目标、以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为课程的实施原则。

这是一种以“三个一致”为特征的课程组织模式,即: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一致;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致;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一致。

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模式中课程与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理念与方向(一)重构课程体系: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体系,针对实际工作体系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并按实际工作结构重新设计课程结构。

(二)重组教学内容: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专业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内容,针对实际工作任务需要,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

(三)改造教学情境:打破单一的学习模式、课堂化教学环境,创设尽可能与工作实境接近的教学环境,实现学校环境与工作环境、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

(四)转变教学方式:打破学科型课程教学以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实践与理论脱节的实施方式,形成主要进行任务实施、学生主动构建,融教、学、做一体的实施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学生的特殊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职业成长体验,完成从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内、实施检查到评价反馈整个过程;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关键(核心)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的特点。

基于工作过程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工作过程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工作过程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软件技术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成功的关键,也是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基于工作过程,探讨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引言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是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部分,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取软件开发基础知识与技能、改善软件相关工作技能、提高软件职业素养能力的重要渠道。

在培养目标、培养要求、能力培养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二、工作过程与软件技术课程体系工作过程以需求分析为起点,通过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环节完成一个软件产品的开发和实施。

在软件工程领域,Jansen等人提出的MVC工作流程模型具有较大的指导性作用。

基于工作过程,在软件技术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中的第一个环节,课程内容应该涵盖软件需求获取方法、需求分析工具的使用和需求验证的方法。

我们可以向学生介绍敏捷软件开发方法,让学生学习到如何理解客户真正需要的软件功能,如何明确需求,如何制定开发计划等。

(二)系统设计在课程中,应该涵盖了设计原则、模型与视图、类和对象、接口和实现、异常处理等。

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向学生讲解软件设计的标准化、模块化和可重用性等。

(三)编码实现编码是软件开发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课程应该涵盖基本算法和数据结构,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的编程、程序调试和优化、软件开发工具的应用等。

我们可以向学生提供并让其参与开源项目,让其掌握基础知识,并取得开放性开发的经验。

(四)软件测试课程应该涵盖测试方法和工具的使用,包括测试计划制定、测试用例设计、测试用例执行、缺陷跟踪、软件质量保证和测试自动化等。

我们可以结合实际案例或个人信息技术基础问题,让学生学到如何自动化测试,测试驱动开发等方法。

(五)软件维护课程应该涵盖软件维护方法、版本控制、问题跟踪和重构等相关内容, 需要让学生理解软件维护过程的重要性,并获得改进软件性能、安全性、可靠性的技能。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课程教育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人们对于技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工作技能课程的开发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来开发课程,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所谓“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是将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过程按照能力和知识的发展过程来安排。

这种课程体系不是为了完成单一的课程目标,而是为了让学员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掌握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下面,我们将详细说明如何针对工作过程来开发课程。

1. 确定关键工作流程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关键的工作流程。

这些流程可以是某个任务、步骤和过程。

要开发一个基于工作流程的课程体系,就必须详细了解这些流程的细节和技能需求,以便为学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课程。

2. 制定课程计划在了解了关键工作流程后,我们需要制定具体的课程计划。

这些计划应该包含课程目标、内容、学习方法以及评估方法等。

必须要确保课程计划紧密结合工作流程,让学员可以尽快掌握关键技能并在工作中应用。

3. 设计教学资源一旦我们确定了课程计划,接下来就需要设计教学资源。

这需要确保课程内容和资料能够更好地支持学员的学习。

教学资源可以包括实验室和培训小组、网络资源和各种工具和技术,以帮助学员达到规定的课程目标。

4. 构建教学计划构建教学计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如面对面培训、在线培训、独立学习,等等。

任何一种教学计划都需要针对学员的需求和压力,支持学员的学习以及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

5. 实施培训随着课程计划、教学资源和教学计划的准备工作完成,现在是执行培训活动的时候了。

通过适当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学员应该能够尽快掌握关键技能。

6. 评估和改进一旦培训完成,就有必要进行评估和改进。

这个过程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员究竟是否学到了关键技能,并提供改进措施来加强课程内容和方法。

通过不断改进,可以确保所开发的课程和教学体系能够全面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与开发解读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与开发解读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与开发解读
Adjust the spacing to adapt to Chinese typesetting
一.学习领域、学习情境等
1、学习领域 现代职业教育课程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实现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 学习领域是理论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的模式。 学习领域:是指一个由学习目标描述的主题学习单元。即是由职业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工作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实践理论综合学习时间(基本学时)三部分组成的学习单元。是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方案(课程名称、课程体系)。即职业描述、职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时间安排。 学习领域包括了学校内的学习领域,也包括了在企业里的“工作和学习领域”。 职业教育的学习领域课程,是以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学习目标、学习与工作内容、学时要求、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学业评价方式等内容确定的教学单元
职业成长规律 由新手到专家的职业成长规 律。
必须遵循的规律:
四.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与开发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是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发展,促进人的整体职业能力的发展。 职业教育的学习任务
在职业教育中,“学习与工作任务”,即学习任务是学习领域课程的基础,确定学习任务的基础是职业典型工作任务,它来源于企业生产或服务实践,能够建立起学习和工作的直接联系,但不一定是企业真实工作任务的忠实再现。
思维过程的整合
学习情境设计横向3+1原则
1、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完整的工作过程;可迁移性 范例 2、若干学习情境应为同一范畴的事物; 可替代性 开放 3、学习情境呈平行、递进或包容关系; 可操作性 实用 4、特定情境可设计部分公共学习情境。 (都需要)载体 -范畴
社会能力
关键能力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的方法与探索-PPT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的方法与探索-PPT

合的技能与知识。

在职业教育中,人们主要是通过学习某个职业(或专业)
的专业知识、技能、行为方式和态度而获得的。通常,专业
能力包括工作方式方法、对劳动生产工具的认识及其使用和
劳动材料的认识和利用等。
综合职业能力
专业能力
专业之外的能力
方法能力
社会能力
可迁移的、跨职业的能力
综合职业能力组成图
职业能力
内容载体
和成果四要素。
• 工学结合课程的重要特点:是工作过程系统化,亦称“基
于工作过程”。
• 首先,“工作过程”和“生产流程”之间的区别

工作是人的脑力或体力劳动,工作过程是“人”的活动
过程,而不是企业的生产(工艺或服务,下同)流程。工作过
程与生产流程有一定联系,但有本质的不同:

①工作过程是人的技术活动,有一定的主观个体差别;
处? 在被分析的岗位或部门是否可能进行职业培训?
• 区分“典型工作任务”、企业真实的“岗位任务”和职业 院校的“学习任务” • (1)典型工作任务: • 一个典型工作任务一般可作为职业院校的一门课程,由一 个或若干学习任务组成。如“机械装置制作”是机械加工领域 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也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课程,它 含有若干学习任务。
• 1、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区别 (1)课程:是人才培养活动及其模式的实质性要素,
是体现教育思想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 课程“就是教学内容按一定的程序组织起来的系统”,
是“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 。 课程,主要是指为实现一定教学目标而组织的一组有
序教育活动。 两种理解:一个是课程体系,另一个是一门一门的单


学习情境2—封闭型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
1. 教师教学资料
学习情境 授课说明
教学资源的设计
2. 学生学习资料
教学活页
工艺文件
练习题
教学资源的设计
3
项目引导文
教学过程资料
反馈表
项目反馈表
检查单
评价表
自评表
项目检查表
教师评价 自我评价
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
“车间教学”的组织形式 车间教学” 车间教学 车间
3个身份 个身份 让学生身为“准员工” 让学生身为“准员工”体会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
针对岗位进 行企业调研 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了解其工作过程、 了解其工作过程 、 工具、 工具、工作方法等
划分典型工作任 务,确定行动领 域
专业学习领域的开发方法 第二步: 第二步:从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
基础能力 单一能力
实用能力 综合能力
注意1:学习领域的命名规则! 注意 :学习领域的命名规则!
框架 计划
细化 学习 领域
选择 学习 情境
设计 学习 情境
电子产 品装接 的规划 与实施 为例: 为例:
学习情境的教学实施设计
1
....
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资源的设计? 教学资源的设计? 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 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
2
....
3
....
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资源的设计
生产组织 日常考勤 过程监控 反馈处理 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
车间 技术 老师 主管 主任 班组的自评和互评成为个人评价的主要信息
技术咨询 故障处理 技术反馈 质量控制
锻炼学生的合作、 锻炼学生的合作、沟通能力和责任心
班组长
组织 监控
班组长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


课程体系开发方法的借鉴
德国的“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 (借鉴的基本参考点)

优点:认知的心理顺序与职业活动顺序一 致,实现了融合,而且强调系统化。多种 能力观。
不足:从细小的工作任务分析入手,繁琐。

课程体系开发方法的借鉴
国内的“职业能力系统课程” (可行的出发点)

基于“就业导向”课程观的课程体系开发。 优点:从“就业岗位”入手,调研简化; 提倡“够用为度” 不足:缺少系统化,有学科体系痕迹

能力定位不准
学校对企业的人才能力需求不了解,制定教学计划 针对性不强,学生职业能力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培养的 学生不能迅速顶岗; 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定位不准,分不清中职与高职学 生能力的界限;
二、课程体系开发存在的问题

知识定位混乱
教师对企业工作流程和岗位实际工作过程不了解, 不知何谓“适度、够用”; 教学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脱节; 课程知识点重复,缺少优化配置,导致学时过大;

课程体系开发方法的借鉴
香港职业训练局的“培训学习包” (标准化的思考)

强调课程、考核标准化和实用化
课程体系开发方法的借鉴
ISO9000质量体系的管理理念 (可控性的操作)

过程控制、质量记录
课程开发是集体的结晶


专业标准
教学计划


课程设计
学习情境设计

课程单元设计

总体思路

“岗位导向、注重过程(工作过程和开发设计过 程)、多能(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并重、细化标准” 本课程体系开发指南不是对原有课程体系开发 的否定,而是借鉴了国内外一些经验,重新梳 理我们教学计划制定和课程开发思路,避免以 往一些闭门造车的现象,从而开发出适合我国 高职学生特色的课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摘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是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

该课程体系把职业能力培养作为基础,把职业生涯作为培养目标,以工作实践为教学手段,构建工作结构框架,能真正做到融“教、学、做”为一体,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工作过程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课程开发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1.162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是依据并围绕职业活动中“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

它从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为学习内容,以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为目标,以实践过程学习为主要过程。

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从事某一职业的职业能力和资格。

1 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1.1 相关教学课程选择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要改变传统的只重知识传授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引入项目教学法,让学生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在完成具体的项目基础上熟悉、掌握相关理论。

同时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兼顾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做到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实现理实一体化。

1.2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彻底打破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而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如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等。

教师通过设置任务、项目、问题、案例等方式,引导学生有步骤地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掌握了工作的过程和步骤,而且学生的团队能力、讨论能力、沟通能力和学习积极性也得到明显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校内实训、校外与企业合作,采取工学结合的形式,尽可能提供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

1.3 教学效果评析为适应改革后的课程及教学模式,教学考核也要相应的发生变化。

评价课程上得好坏,要看课后学生能力是否得到实质性提高,是否实现了课程的培养目标。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方案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方案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方案建立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课程体系,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及培养目标的实现。

围绕职业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以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结合典型工作任务,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构建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习领域课程为载体、以专业群为基础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通过前期企业调研、专业岗位典型性任务分析及专业岗位能力分析,结合企业对人才特点,经过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理事会年会研讨,搭建了“三平台、两模块、一专长”的课程体系框架。

在基础框架下边运行边实践,逐步丰富和完善课程体系,进一步形成结合学生工作实际过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通过将工作过程分解为系统化的模块课程进行分项分点强化,效果远远的高于常规课程内容体系逐一讲授。

通过三年教改试点,模块专长试点、“小学期”测量实习、毕业设计改革及顶岗实习,丰富铁道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创新了“分段式”教学模式,同时与企业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企业的参与,形成了校企合作育人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如下表所示:表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强化了专业拓展模块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系统化的工作全流程技能,同时具备一个突出的技能,以提高他们在未来工作中的竞争力。

如铁路数据处理、铁路专业测量、铁路工程CAD、钢轨探伤作业、轨道检查作业、四等水准测量、绝对小车使用及数据处理、相对小车使用及数据处理、轨道动态检查车图纸识别、GPS及数据处理等拓展课程。

展开系统化的模块技能课程将使学生更快对接岗位,掌握工作过程全流程技能的学生也符合企业需要,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是对“三平台、两模块、一专长”的课程体系框架的完善和优化,也是教学模式结合生产实际,以工作岗位需求为导向的结构调整。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计算机软件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计算机软件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计算机软件课程体系构建,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体系应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基础,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

2. 注重实践能力培养:课程设置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验、实训等方式,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专业技能。

3. 强化项目驱动教学: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学习和应用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与企业合作共建课程:与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开发课程,使课程内容更贴近企业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5.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

具体构建步骤如下:
1. 分析行业需求:了解计算机软件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为课程设置提供依据。

2. 确定课程目标:根据行业需求和学生特点,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

3. 设计课程结构: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原则,设计课程结构,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项目实训等。

4. 编写教材和教案:根据课程结构,编写符合实际工作过程的教材和教案,确保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5. 建设实训基地:与企业合作,建设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场所。

6. 开展教学活动:采用项目驱动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项目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7. 建立评价体系: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

8. 持续改进:根据教学反馈和行业发展动态,对课程体系进行持续改进,确保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
确定 一个 目标
课程开发关键
抓住两 个关键
课程选择
课程排序 的标准
遵循一 条规律
的标准
学习时期的新手——上岗操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处理繁难问题的技术专 家——生产组织、生产工艺、现场管理行家的职业成长规律。
有代表性的几种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 1、项目课程 项目课程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 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工学结合一体化
课程开发的基础性工作
职业资格研究
●行业企业情况分析
行业企业情况分析是课程开发的基础,其任务 是收集某一行业(或企业)发展的基础数据,并对 该行业领域(或企业岗位及岗位群)的职业工作和 职业教育状况进行观察分析,从宏观上把握行业、 企业人才需求与本校的培养现状,从而确定专业定 位、培养目标和课程模式。
使用手工的综合道路工程制图 使用软件的基本道路工程制图 使用软件的综合道路工程制图
7
8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 汽车行驶、转向与制动系统的检查与修复学习领域
序号 1 2 3 4 5 6
学习情境 汽车高速行驶时车身抖动故障检修 汽车前轮轮胎异常磨损检修 汽车转向发飘故障检修 汽车转向沉重故障检修 汽车制动跑偏故障检修 汽车行驶中制动鼓发热故障诊断与修复
工学结合一体化
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及案例
方法介绍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开发流程包括 “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与评价”两大部 分
学习情境与课业设计 学习领域描述 行动领域确定 工作分析 职业资格研究
课程实施与评价
行业企业情况分析
课程设计
工作过程的定义:工作过程是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 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
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设计——学习情境设计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及应用实例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方法及应用实例

课程开发实施步骤及应用实例
• 重构课程体系 设置学习领域 • 学习领域微观设计 设置学习情境 • 学习情境内容选择设计 项目设置
• 重构课程体系 设置学习领域 1.分析职业工作过程 2.确定职业行动领域 3.转换配置学习领域
1.分析职业工作过程
工作过程的定义:“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 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
学习情境设计 知识经 四个不同的
工作领域、任 务的基本内容
对学习 的要求
复杂 件加工工艺的制定 (专用 具的设计)
基于经 ,对专业系 化整理形成的专业知识
未来不知的任务
建立经 自我引导
件加工工艺的制定
节的功能知识
技术领域
理 引导
使用切削加工的 件制作
关 知识
系 掌握相关知识
具体工作过程引导
普通机床的使用 使用 动工具的 件加工
1.分析职业工作过程
顾顾客客//订订单单 初初步步工工作作计计划划及及成成本本预预算算 工工作作计计划划及及组组织织 产产品品设设计计 生生产产及及质质量量检检验验 产产品品安安装装与与调调试试 最最终终成成本本计计算算 递递交交顾顾客客 产产品品维维修修
工作起点 由零做起
工作成果
产品 工作过程
2.确定职业行动领域
44.. 机机电电产产品品设设计计。。 55.. 产产品品质质量量检检测测。。 66.. 车车间间的的组组织织与与管管理理。。
选择行动领域 考虑四个要素
主题的结构
现实的意义 (数控、设计)
未来的意义 (自动生产线)
范例的意义 (普通机床 的维修)
【典型的行动领域】
1.机电设备(生产线)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技术改造。 2.数控设备操作,数控加工工艺与数控加工程序编制。 3.机电产品制造工艺规程制定、工装设计与制造。 4. 机械设计。 5. 产品质量检测。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开发与实践

在专业建设的改革中,课程建设既是内涵建设的切入点,也是内涵建设的落脚点[1]。

课程开发是高职课程建设的逻辑起点,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第四条明确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同时在《关于2007年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工作的通知》中也明确指出:“专业课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在真实工作情境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实施。

”这两份文件明晰了专业课程建设思路,指明了高职课程体系开发建设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地在探索高职教育课程改革。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福建省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和省级精品专业,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借鉴德国先进的教学经验,以及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方法,结合本院高职课程改革的基础,开发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系统化课程体系。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构建1.专业的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根据就业导向的原则,结合本地区域经济的发展,成立应用电子专业指导委员会与行业、企业人员共同研讨形成,具体方法如图1。

人才需求与专业的定位是专业课程开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调研必须紧紧依靠行业企业,调研内容应包括相应行业的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学生就业去向等。

(1)龙岩市“10+3”产业人才需求情况2007年据龙岩市人事局抽样调查统计,“十一五”期间,龙岩市“10+3”产业每年对各类人才的岗位需求总量约为3.6万人。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这档子事儿。

咱就说啊,这课程开发就好比是盖房子。

你得先有个清晰的设计图吧,知道要盖成啥样,这就是课程的框架呀!然后呢,一砖一瓦地往上垒,这每一块砖、每一片瓦就是课程里的具体内容啦。

那怎么个系统化法呢?这可不是随便乱来的。

就好像你做菜,得先想好做啥菜,准备好食材,再按照步骤一步步来,不能乱了套。

课程开发也一样,要根据实际工作的流程和需求来。

比如说,你要开发一个关于汽车修理的课程。

那你得先搞清楚汽车修理有哪些主要环节吧,从故障诊断到零部件更换再到调试,这就是一条线呀。

然后针对每个环节,设计详细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完就能上手干活儿。

你想想看,要是课程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学生学完都不知道该干啥,那不就白瞎啦!所以呀,一定要有系统性。

再打个比方,这就像拼图。

每一块都有它的位置,你得把它们按照正确的顺序和方式拼起来,才能呈现出一幅完整的画面。

课程开发也是如此,把各个知识点和技能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而且呀,咱这课程还得与时俱进。

社会在发展,技术在进步,工作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呀。

就像手机,以前的功能和现在能比吗?所以课程也得不断更新,加入新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学的都是有用的、最新的东西。

你说,要是学的都是过时的玩意儿,到了工作岗位上发现啥都不会,那多尴尬呀!咱可不能让这种事儿发生。

还有啊,这课程得有趣味性。

别老是干巴巴地讲理论,谁爱听呀!得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有代入感,就好像他们自己在工作一样。

还可以搞些实践活动,让他们动手操作,这样印象才深刻呢。

总之呢,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但只要咱用心去做,肯定能做出好的课程来,让学生受益无穷。

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最想看到的吗?所以呀,大家都加把劲,让我们的课程开发更上一层楼!。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
结构化举例
第一级 1. 工业技术
第二级 1.1 生产技术 1.2 自动化技术
第三级 1.1.1 成型
1.2.1 调节技术
1.1.2 切削
1.2.2 数字控制
1.1.3 热处理 1.2.3 液压控制
1.1.4 …… 例2:
1.2.4 ……
路线——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 —交通工程设施——公路环境保护——公路养护
1、项目课程
项目课程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 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2、任务引领型课程
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用工作任务引领 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 程中学习相关知识,发展综合职业能力。
3、工作过程系统化(基于工作过程)与学习领域课程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和学习领域课程指的是同一种课 程模式。学习领域课程把学习理解为理论和实践一体化 的职业能力发展过程,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能对理论和实 践进行整体化链接的综合性精品工课件作任务和工作过程。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课程开发的首要问题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确定 一个 目标
课程开发关键
抓住两 个关键
课程选择 的标准
课程排序 的标准
遵循一 条规律
学习时期的新手——上岗操作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处理繁难问题的技术专 家——生产组织、生产工艺、现场管理行家的职业成长规律。
精品课件
有代表性的几种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
分析的岗位既包括毕业生可直接上岗的岗位,也包括 毕业生通过一定时间的自主发展后能够适应的岗位。
➢工作分析的主要内容:
1、工作内容分析(工作对象、工作步骤、工作要求、工艺 流程规范和设备工具等内容)
2、岗位和部门组织结构分析
➢工作分析的主要成果:
收集的相关文件;分析和记录 精品课件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8 传动系统异响部位的辨别和诊断
精品课件
存在问题
与其它6个学习情境 不属于同一范畴
不利于学生对同一范畴 检修过程的类比
精品课件
学习领域的设计要点
课程或学习单元
学习领域
学习目标:能力描述 学习内容:任务陈述 基准学时:总量控制
初学者
有能力者
熟练者
+ 工作对象
动作
精品课件
+ 补充或拓展
学习领域课程名称的特点
●正确的名称 —生产设备维护 —生产设备的监控、操作与调整 —楼宇电器安装的计划与实施 —汽车及其系统的维护与保养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测
工学结合一体化 课程开发的基础性工作
职业资格研究
精品课件
●行业企业情况分析
行业企业情况分析是课程开发的基础,其任务 是收集某一行业(或企业)发展的基础数据,并对 该行业领域(或企业岗位及岗位群)的职业工作和 职业教育状况进行观察分析,从宏观上把握行业、 企业人才需求与本校的培养现状,从而确定专业定 位、培养目标和课程模式。
➢行业企业情况分析的主要内容:
1、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职业发展趋势
2、行业企业的人才结构现状、人才需求情况
3、岗位(群)对工作能力的要求、职业资格要求 ➢行业企业情况分析的主要成果:
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调研报告 精品课件
●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是对专业的毕业生未来可能从事的各种工作岗 位的性质、任务、责任、相互关系,以及任职工作人员的知 识、技能、条件和素质要求,进行全面、系统化的调查与分 析,以客观地描述并做出规范化记录的过程。
工学结合一体化
课程开发的基程包括
“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与评价”两大部 分
学习情境与课业设计
课程实施与评价
学习领域描述 行动领域确定 工作分析
职业资格研究
行业企业情况分析
课程设计
精品课件
工作过程的定义:工作过程是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 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
例3:
交通工具——飞机——客机——发动机——喷气式发动
机——叶片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汽车传动系统检测与维修学习情境设计
序号 1 2
3
学习情境名称 汽车底盘漏油分析 汽车挂档困难故障检修
自动变速器换挡冲击故障检修
4
无级变速器汽车的销售咨询
5
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检修
6
汽车传动轴的改装
7
四轮驱动车的售后服务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是在“实践专家研讨会”的基础上, 确定本专业对应的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的名称及其基 本内涵(工作过程、对象、方法、工具、劳动组织方式、工 作要求等)。
➢典型工作任务应具有的特点: 1、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 2、在企业的生产(或经营)大环境和人的职业生涯发展中 具有重要的功能与意义 3、完成任务的方式和结果有较大的开放性
精品课件
学习领域课程的教学设计——学习情境设计
政府层面 区域层面 学校层面 指导性 学习领域
成败的关键
教师层面
实施性
学习情境 在职业氛围下完成教学 设计培养职业行动能力的载体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每个学习情境均为完整的工作过程 ■各学习情境均为同一范畴的的事物 ■载体可操作、可替代、可迁移 ■学习情境的个数不低于三个 精品课件 ■结构化、项目化、系统化
●错误的名称 —电子技术基础(学科式) —更换轮胎(简单) —砌一面单体外墙(部分任务) —控制系统的作用 —生产过程入门
精品课件
课程内容设计的重要任务——学习情境设 计
学习情境是在学习领域课程基础上,由教师设计 用于学习的“情形”和“环境”,是对学习领域课程 进行“教学化”处理的结果。
学习情境的设计方法与不同专业的内容特征有很 大关系,如可按照一个典型工作任务生产的产品的种 类、包含的岗位类型、设备或系统的结构,以及不同 的工作对象、生产工艺或操作程序等设计。
➢工作分析的主要成果: 收集的相关文件;分析和记录
精品课件
举例: 成都航空 职业技术 学院课程 开发程序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2、民航客运员 3、民航售票员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维修电工专业)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工作过程六要素 精品课件
几个重要概念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实际工作任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专业课程体系具体开发流程
归合 并纳
行动领域 1 2 3 4 5 6 7 8 9 10 ……
转换
学习领域 1 2 3 4 5 6 ……
学习情境 1 设计 2 3 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