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博物院导游词

合集下载

西安博物院导游词6篇

西安博物院导游词6篇

西安博物院导游词6篇西安博物院导游词6篇作为一名导游,常常需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讲解词。

写导游词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安博物院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西安博物院导游词1西安博物院位于西安城墙以南二公里处,以著名的唐代建筑小雁塔为中心,占地约254亩。

博物院于20xx年5月18日建成开馆,建筑面积1.6万余平方米。

博物院由我国知名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女士设计,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雁塔为中心,整体按文物鉴赏、旅游观光、综合服务三大功能区设计。

整体外观以天圆地方为创作理念,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被评为西安未来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

西安博物院收藏了西安地区各时代的文物13万件,其中有国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4400件,并有相当一部分文物出土于周、秦、汉、唐等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朝代。

博物馆首次展出了各类精品文物20xx余件。

陈列除了采用传统的展柜式外,还使用了多种反映当今高科电子技术及影像、声像技术的展示手法。

博物馆的展示内容由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陈列三部分组成。

基本陈列以“古都西安”为主题,以西安13朝古都、一千多年建筑都史为主线,突出反映了西安的都城发展史。

专题陈列设有以“宝相庄严”为题的佛教造像艺术、以“三真六草、镂月裁云”为题的古代书画、以“天地之灵”为题的古代玉器、以“颗栗大千”为题的印章等陈列;临时陈列则以“京畿遗珍”为题,首次将市属相关区县的珍贵文物集中展出。

西安博物院导游词2西安博物院位于荐福寺院内。

通过院内的主题陈列“古都西安”,你能了解到西安千年的建都历史和都城发展史。

院内还有从周至明清各个朝代的西安城的“城郭模型”,能够看出历代都城的规模、布局和当时的生活状况。

博物院还收藏了众多西安地区各时代的文物,一部分文物出土于周、秦、汉、唐等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其中不乏精品文物,如:唐代“三彩诞马”,采用了无鞍无缰的造型,体现了唐代自由不羁的社会风尚;带莲瓣纹的底座与塔式盖罐相配的唐代“三彩莲瓣器座”,具有明显的佛教含义;西汉文物“蒜头壶”,是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起源于关中,后随着秦的统一战争传播到各地,到了西汉中期,蒜头壶基本消失。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精选12篇)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精选12篇)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精选12篇)西安碑林博物馆篇1各位游客、各位朋友:欢迎大家来到西安碑林博物馆参观、游览!就在西安市的三学街,有一座驰名中外的博物馆,它就是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专题性艺术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

它利用西安文庙扩建而成,苍松翠柏掩映着它,巍巍城墙护卫着它。

千百年来,它经历了重重的硝烟战火,跨越了慢慢的岁月长河,3万多平方米的深深庭院中,已有藏品1万多件,碑刻3千多方,更有国家级文物134件,它以萃为经典的东方传统文化和独具魅力的东方石刻艺术,成为我国最大的碑石博物馆和最为丰富的艺术宝库。

西安文庙来到碑林博物馆,你会被这恢宏壮观的文化丛林所感染,更会被一座座精美绝伦的书法名碑所吸引,也许你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如此丰富的碑石和动人的雕刻,是怎样穿过历史的云烟,与我们今天在这里相聚呢?那就让我们从碑林的形成说起吧。

公元874年,爆发了黄巢起义。

战火的硝烟,国力的衰弱,使大唐帝京失去了昔日的繁华。

战争的灾难也殃及到文化。

矗立在唐长安城务本坊国子监内的《开成石经》濒临战争的毁坏。

公元920xx年,朱温挟持唐昭宗迁都洛阳,此时驻守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为了便于防守,将长安城区缩小到皇城之内,国子监便处在了城外,《开城石经》等碑石就被遗弃在露天荒野之中。

在许多文人学士、政府官员的竭力建议下,韩建和后来的刘鄩在公元920xx年,陆续将《开城石经》等碑石搬移到城内唐尚书省的西隅,位置在今天西大街广场一带。

可是这里地势低洼潮湿,经常受到雨水侵蚀,碑石容易陷落倾倒。

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在陕西转运副使吕大忠的精心组织下,又将《开城石经》迁徒到府学的北墉,即西安碑林现址,当然与《开城石经》一同迁入的还有《石台孝经》等一批著名的唐代碑石。

所以,当我们说到碑林的形成时,就会想到《开城石经》,它是碑林的基础,因为它才形成西安碑林今天蔚为大观的3000多方碑石。

了解了碑林这些曲折而艰辛的迁移过程后,我们再看看这里的孔庙旧址。

2024年西安历史博物馆导游词

2024年西安历史博物馆导游词
我们从原始社会进化到了奴隶社会,这个展厅展示的是陕西古代历史的第二部分——周。这里介绍的周,包括从公元前21世纪形成的周族到周方国和西周王朝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周族是龙山文化后期由生活在泾、渭河流域的若干部落融合而成,以善于农耕而闻名,这里展出的炭化的高粱是在我省长武县发现的中国最早的高粱,这是陕西农业悠久历史的证明。考古学家把周族时期的文化遗存称为先周文化。到了公元前16世纪,周族为了躲避一些游牧部落的侵扰,迁移到了扶风、歧山一带建立都城,设立官制,并得到了商王朝的承认,被封为“方国”,其都城就是今天著名的周原。到了公元前11世纪,商王朝灭亡,西周王朝取而代之。众所周知,我国的商周时期被称为“青铜时代”,而周代是我国青铜时代繁荣兴盛的顶峰。在陕西境内迄今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仅这座博物馆中就收藏了2000多件,在这里展出的不过是其中很小一部分精品,包括有礼乐器,生产、生活用具,也有实战兵器。青铜器在当时是礼器更是权利与等级的象征。大家现在看到的狮胸虎足圆鼎,逝代的一种炊具,用来烹煮肉类,就象现在的锅,但在夏商周三代,铜鼎不仅仅是炊具,更大的意义是作为礼器,在奴隶主贵族祭祀、饮宴等活动中才使用,而且只能用与主人身份级别相符的青铜礼器。在当时天子使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这里展出的一套五鼎四簋是属于卿大夫一级的,这些鼎造型庄重,纹饰精美,有些还铸有文字。我国还流传下来了很多与鼎有关的成语,比如说:一言九鼎、三足鼎立、楚王问鼎、鼎鼎大名、钟鸣鼎池等等,足以看出古人对鼎的喜爱和推崇了。来看这件牛尊,它通体作牛形,膘肥体壮,蹄腿柱立,造型别致,纹饰生动,它显示了西周高超的青铜铸造水平。这里还有西周时期使用的贝币、玉器、车马器等,用以说明西周商品交换,制玉和造车手工业及交通的发达。
2024年西安历史博物馆导游词
西安历史博物馆导游词1

西安博物院导游词

西安博物院导游词

( 陕西导游词)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YB-BH-030897西安博物院导游词Tour guide of Xi'an Museum西安博物院导游词西安博物院导游词篇1西安博物院位于荐福寺院内。

通过院内的主题陈列“古都西安”,你能了解到西安千年的建都历史和都城发展史。

院内还有从周至明清各个朝代的西安城的“城郭模型”,能够看出历代都城的规模、布局和当时的生活状况。

博物院还收藏了众多西安地区各时代的文物,一部分文物出土于周、秦、汉、唐等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其中不乏精品文物,如:唐代“三彩诞马”,采用了无鞍无缰的造型,体现了唐代自由不羁的社会风尚;带莲瓣纹的底座与塔式盖罐相配的唐代“三彩莲瓣器座”,具有明显的佛教含义;西汉文物“蒜头壶”,是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起源于关中,后随着秦的统一战争传播到各地,到了西汉中期,蒜头壶基本消失。

此外,博物院还有专题陈列,如:佛教造像艺术、古代书画、玉器、以“颗栗大千”为题的印章等等。

博物院与小雁塔同处一院。

西安博物院导游词篇2西安博物院位于西安城墙以南二公里处,以著名的唐代建筑小雁塔为中心,占地约254亩。

博物院于20xx年5月18日建成开馆,建筑面积1.6万余平方米。

博物院由我国知名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女士设计,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雁塔为中心,整体按文物鉴赏、旅游观光、综合服务三大功能区设计。

整体外观以天圆地方为创作理念,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被评为西安未来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

西安博物院收藏了西安地区各时代的文物13万件,其中有国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4400件,并有相当一部分文物出土于周、秦、汉、唐等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朝代。

博物馆首次展出了各类精品文物20xx余件。

陈列除了采用传统的展柜式外,还使用了多种反映当今高科电子技术及影像、声像技术的展示手法。

西安导游词模版(三篇)

西安导游词模版(三篇)

西安导游词模版各位游客,大家好,现在我们的目的地是——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三学街孔庙遗址,是我们国家收藏古代碑石墓志时间最早,名碑最多,数量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孔庙遗址是西安碑林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置历史可追溯到北宋末年,南门照壁上的“孔庙”两字是由清代书画家刘晖书写的。

现在的大门东西开,俗称“礼门”、“义路”。

走进博物馆大门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雕梁画栋的木牌枋,名叫“太和元气坊”。

西安碑林因碑石丛立如林而得名,它始建于公元____年,距今已有____多年的历史,被誉为“石质书库”、“书法的故乡”。

西安碑林是为保存唐代《石台孝经》、《开成石经》而建,经历代不断的整修充实,集中展出了汉魏至明清的碑石墓志____多件。

游客朋友们,碑林博物馆的参观讲解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配合,欢迎大家下次再来参观,谢谢大家!西安导游词模版(二)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古城西安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黄,叫我小黄或伟群都行。

我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参观,很高兴,希望我能和各位一起度过这一段美好的时光。

今天我先带大家去最著名的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在我们国家西安临潼出土,今天我就带领你们游览这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历史文物。

看!这就是将军佣,它身体魁梧,头戴鹤冠,身上披着铠甲,手里还握着宝剑,看它若有所思的样子,好象在考虑如何打退匈奴大军呢!瞧!这个兵马俑是陶马,它的大小跟真马差不多,个个形体键壮,肌肉丰满,看它跃跃欲试的样子,好象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哩!今天,我的讲解就到这,档案,先的景点不知这一关额,还有先古城墙,华清池等等,这些景点我都会带你们去的,今天我们就先到这里,大家回去好好休息,然后有一个好的状态再继续我们明天的行程,希望大家今晚能休息好,我们明天见。

西安导游词模版(三)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历史上四大古都之一,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西安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于世。

西安博物馆概述及讲解词

西安博物馆概述及讲解词

西安博物馆概述及讲解词西安博物馆是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一座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创建于1954年。

博物馆收藏、研究、展示了丰富的珍贵文物,展示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

博物馆历史西安博物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初期,当时馆址位于西安城墙上的小型展览馆。

随着西安市的发展和文物的增多,博物馆于1954年正式成立并迁至现址。

自成立以来,博物馆不断扩大和改进,成为一个集收藏、研究、保护和展示文物的重要机构。

馆藏文物西安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丰富多样,充满历史和文化的价值。

收藏品涵盖了陶器、青铜器、金银器、玉器、书画等多个艺术门类。

其中最著名的包括秦始皇兵马俑、西汉玉器、唐代壁画等。

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悠久文化的底蕴。

博物馆建筑西安博物馆的建筑设计独特,融合了传统和现代元素。

主楼采用了中国古代宫殿的建筑风格,宏伟壮丽。

馆内布局合理,分为不同展区,方便游客参观和了解不同的文物展览。

教育与展览西安博物馆致力于提升公众的文化意识和历史素养。

博物馆定期举办各种主题展览和教育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

同时,博物馆也提供讲解服务,让游客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物的历史价值。

结束语西安博物馆作为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承载着丰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通过收藏、研究和展示珍贵文物,它为人们呈现了中国几千年的辉煌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

作为游客,我们应当珍惜和保护这些宝贵的文物,同时也要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以上是对西安博物馆进行的概述及讲解。

欢迎各位游客前来参观,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魅力!。

陕西博物馆导游词

陕西博物馆导游词

陕西博物馆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陕西博物馆,我将为大家全程为您讲解本馆的展品。

陕西博物馆是中国一座以陕西省文物为主体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市,始建于1944年,占地面积近7万平方米,周围环境优美,是陕西省内最重要的文化机构之一。

下面,让我们一起开启陕西博物馆的文物之旅吧!一、主题:古代历史文化大家知道,陕西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和珍贵的文物。

陕西博物馆全馆共分为八个展厅,现在我将带领大家首先参观第一展厅——“陕西的古代历史文化”。

1. 藐姑射青铜器藐姑射青铜器是指发现于藐姑射古墓的一组青铜器。

藐姑射古墓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几组封建国主墓葬之一,也是中国考古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考古发现之一。

这组青铜器造型优美,工艺精湛,藐姑射文化是迄今陕西最早的青铜时代文化之一。

2. 西周青铜器西周青铜器是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生产的铜器。

西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青铜器在西周时期达到了高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西周青铜器以器型丰富多样、质地细腻、浮雕纹饰精美见长,不仅体现了西周时期的社会制度和宗教信仰,更是中国青铜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3. 秦汉青铜器秦汉青铜器集中展示了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的青铜器,其中包括汉代的云纹饰青铜镜、秦汉陶俑、汉代青瓷等。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青铜器制作水平达到巅峰,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特点。

二、主题:历代陶瓷中国陶瓷历史悠久,技艺精湛,享有盛誉于世。

陕西博物馆的第二展厅集中展示了历代陶瓷。

1. 唐三彩唐三彩是中国唐朝(公元618年至907年)制作的彩塑陶器,以其鲜艳多彩、形象生动的特点著称于世。

唐三彩图案丰富多样,造型逼真,是唐代陶塑艺术的杰作。

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多道烧制工序,被誉为中国陶瓷工艺的瑰宝。

2. 宋代青瓷宋代青瓷以青色为主,釉色浓艳,釉面光洁平滑,素雅靓丽,被誉为中国古代陶瓷中的瑰宝。

西安博物院导游词

西安博物院导游词

西安博物院导游词大家好,欢迎参观西安博物院。

西安博物院于2007年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西安博物院地缘优势,北临友谊路,东有长安路,西接朱雀路交通条件十分便利。

总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是由唐小雁塔、荐福寺古建筑群和博物馆三部分组成,这种集馆、塔、寺、园为一体的独特建筑布局在全国博物馆界独树一帜。

2004年,西安博物院被热心市民评选为西安未来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

西安博物院内的小雁塔距离最近的古城墙有近1.3公里,距离大雁塔3公里。

可以说是距离城市核心区最大规模的历史文化圣地。

荐福寺是唐长安城内著名的皇家佛寺,位于当时唐长安城的中轴线东侧,紧邻朱雀大街。

在唐武宗毁佛的浩劫中,是仅存的四座皇家寺院之一。

起初分为寺院、塔院两部分。

从安史之乱起始,历经黄巢起义,三大军阀的劫掠。

最终朱温(朱全忠)命城中百姓按户迁居,整个长安城毁坏严重。

公元904年,寺院主体被毁,塔院留存,宋代人便在塔院的基础上重修了寺院,塔寺合一的荐福寺经过历代的翻修,重建,现在基本为明清格局,唯有小雁塔仍是唐代建筑。

荐福寺在隋代(581年----618年)是隋炀帝杨广在藩时的王府,公元618唐朝建立后,将这里收为皇产,也曾作为英王李显的王府。

这里继隋炀帝之后第二次成为“潜龙旧宅”。

公元683年12月27日,高宗李治在洛阳驾崩,高宗驾崩百余日,武则天下令在李显旧宅建寺为高宗追献冥福,最初的寺名是“大献福寺”。

武则天登基后,将“大献福寺”改名为“大荐福寺”,并亲自用飞白体题写寺额“敕赐荐福寺”。

碑在小雁塔院子里会看到很多这样的碑刻,碑刻上主要纪录了关于寺院内增修、重修、翻修的情况,建好后刻碑记载以表功德。

白衣阁这是明代初建,清代翻新以后的建筑——白衣阁。

白衣阁是供奉观音菩萨的地方,传说观音喜欢穿白色衣服,人们称她为白衣大仕,白衣阁因此而得名。

观音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相貌慈祥,是救苦救难的象征。

小雁塔。

这就是著名的唐代佛塔小雁塔。

塔起源于古印度,小雁塔就是我国早期密檐式砖塔的典型代表。

西安博物院讲解词

西安博物院讲解词

西安博物院讲解词2010-02-01 09:50:26| 分类:我爱博物馆|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西安博物院西安博物院坐落在西安小雁塔景区的西部,由著名建筑家张锦秋女士设计。

馆区面积1.6万平方米,展览面积5000平方米. 博物院收藏了西安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13万件, 其中拥有国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4400件,并有相当一部分文物出土于周秦汉唐等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朝代,形成了文物等级高、代表性强、影响面广的藏品特点。

博物院使用了反映当今高科电子技术及影像、声像技术的展示手法,首次展出各类精品文物2000余件。

博物院共有三层,地下一层是两个基本陈列厅,地面一层是佛像艺术专题陈列厅和临时展厅;二楼是书画专题、玉器专题和印章专题展厅。

走进博物院,让我们先看一层地面上刻的地图,它们是西安历代都城的示意图,包括周、秦、汉、唐等朝代的都城位置和演变情况。

在过去的1100多年的时间里共有13个朝代在西安建都。

在地下一层的大厅,观看西安几个不同朝代的城市模型,了解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1000多年建都史的古都西安的城市变迁情况。

1. 唐长安城的模型。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第二年开始在西安营建都城大兴城。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将大兴城改名为长安城。

唐长安城面积达84平方公里,由宫城、皇城和外廓城组成。

城内东西向14条大街,南北向11条大街,将全城分成108个坊。

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宏伟壮丽;东市、西市是繁华的商业中心。

唐长安城有百余座佛道寺观,在最鼎盛时期长安城内人口超过百万,数万外国人常年居住于此,长安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

长安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在书画、诗歌、雕塑、乐舞、金银器、碑刻等传统文化领域都达到黄金时代。

今天,很多宫殿、城墙、寺观遗址犹在,并得到保护。

大、小雁塔依然高耸入云,告诉我们唐长安城曾经的恢宏气势。

2. 汉长安城模型刘邦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在渭河以南兴修长安城,面积36平方公里。

关于陕西博物的导游词(2篇)

关于陕西博物的导游词(2篇)

关于陕西博物的导游词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位于陕西西安的一座国家级综合性历史类大型博物馆。

筹建于____年,____年____月____日落成开放,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

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其丰富的文物藏品成为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殿堂,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

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

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则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

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的小寨东路____号(大雁塔西北侧)。

是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的设施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

是“4A”级旅游景点。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馆舍由一组“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仿唐风格建筑群组成。

馆舍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结构特点。

把唐代古典建筑风格与现代博物馆功能相结合,融中国古代宫殿与庭院建筑风格于一体。

馆区占地65,____平方米,建筑面积55,____平方米。

文物库区面积____平方米,展厅面积____平方米。

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370,____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____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

中国历史上强盛的周、秦、汉、唐等。

王朝曾在陕西西安附近建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广,其中有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千姿百态的历代陶俑,以及汉、唐金银器,唐墓壁画。

堪称陕西悠久历史和文化的象征。

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誉为“华夏珍宝库”和“中华文明的瑰丽殿堂”。

关于陕西博物的导游词(2)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陕西博物馆,我将为大家介绍陕西博物馆的历史沿革、馆藏特色和优秀作品,希望大家在今天的导览中能够领略到陕西博物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长乐西路中段,占地面积约7.5万平方米,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博物馆建筑风格独特,展示着陕西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下面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导游词。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陕西历史博物馆,我将为大家简要介绍本馆的主要展览内容。

一、馆藏钜细无遗的文物陈列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较早建立的历史博物馆之一,馆内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为游客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去了解中国丰富多彩的历史。

1. 史前文化展厅首先,让我们来到史前文化展厅,这里陈列着丰富多样的史前文物。

比如,磨盘、石斧等器物,它们记录了人类最早的石器时代生活。

2. 陕西历史陈列馆接下来,我们进入陕西历史陈列馆。

这个馆区分为上、下两层,从新石器时代到近现代,展示了陕西历史的不同时期。

3. 考古新发现陈列馆再往前,我们到达考古新发现陈列馆。

这里陈列的是国家级考古发掘的重大成果,包括秦始皇兵马俑和兵马俑坑,受到了世界各地游客的关注和赞叹。

4. 特展厅此外,我们还有特展厅,定期展出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特别主题展览,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

二、拥有众多珍贵文物的展示陕西历史博物馆拥有大量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其中一些是世界独一无二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重要的展品。

1. 秦始皇兵马俑首先是秦始皇兵马俑,它们是中国古代的奇迹之一,共计有8000余个陶俑和马匹,犹如一个真实的军队。

这些兵马俑被誉为世界考古史上的第八大奇迹,也是陕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2. 帝王陈列在帝王陈列区,我们可以看到从古代到现代的各个朝代的宝贵文物,如殷商、周、秦、汉、唐等,这些文物反映了中国历史的不同阶段和变迁过程。

3. 考古发现展示区在考古发现展示区,还有许多引人注目的文物,比如汉代的金银器、唐代的瓷器等,它们的技艺和工艺都非常精湛。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丝绸之路文物展厅、陕北民俗艺术展厅等,这些展厅里收藏了许多展示出陕西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宝贵文物。

四年级小小导游介绍西安博物馆的作文

四年级小小导游介绍西安博物馆的作文

四年级小小导游介绍西安博物馆的作文要说咱们西安,那可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好地方。

而西安博物馆,更是藏着无数的宝贝和故事。

今天,就让我这个四年级的小小导游,带您走进西安博物馆,好好领略一番!一走进西安博物馆,那种庄严肃穆的氛围就扑面而来。

但您别紧张,跟着我,保证让您既长知识又开心。

先来说说博物馆的建筑吧。

它的外观看起来就特别有气势,那种古朴的风格和现代的设计完美融合,就像一位穿着古装却拿着手机的古人,既有传统的韵味,又有现代的活力。

大门又高又宽,走进去就感觉自己特别渺小,仿佛被历史的洪流给吞没了。

走进大厅,那宽敞明亮的空间让人一下子心情舒畅。

头顶上的灯光照得每一个角落都清清楚楚,地面的瓷砖干净得都能照出人影。

正对着大门的是一幅巨大的壁画,画的是古代西安的繁荣景象。

那上面的人物啊,一个个栩栩如生,有的在做买卖,有的在街头表演,还有的骑着马在赶路,热闹极了!咱们再往里走,来到了文物展区。

这里的宝贝可真是多到让人眼花缭乱。

有精美的陶瓷、华丽的金银器、古老的书画,还有各种各样叫不出名字的稀奇玩意儿。

就说那个唐代的三彩马吧,那颜色鲜艳得就像刚从染缸里捞出来的。

马的眼睛瞪得圆圆的,好像在警惕着什么。

身上的肌肉线条清晰可见,一看就知道是匹千里马。

还有旁边的那个陶俑,胖乎乎的脸蛋,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手里还拿着个小玩意儿,不知道是在逗自己玩还是准备送给别人。

再看看那些书画作品,虽然我不太懂书法,但看着那些龙飞凤舞的字,就觉得写字的人肯定特别厉害。

有一幅画,画的是山水,那山那水,简直跟真的一样。

我都想钻进去,在那山里住上几天,享受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个展示古代服饰的区域。

哇,那些衣服可真是漂亮极了!有一件凤袍,上面绣着的凤凰简直就像要飞起来一样。

那金线银线在灯光下闪闪发光,让人忍不住想摸一摸,但又怕把它弄坏了。

还有一件男士的长衫,虽然颜色没有那么鲜艳,但那精致的纹路和剪裁,一看就知道是给有身份的人穿的。

西安博物院讲解

西安博物院讲解

西安博物院志愿者讲解词大家好,欢迎参观西安博物院,西安博物院是在2007年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的,它是由着名的建筑大师张锦秋院士设计并主持建设,整体占地245亩,包括三部分:荐福寺园林景区、小雁塔和博物馆,像这样馆、塔、寺、园四位一体的建筑布局,在全国博物馆界独树一帜。

博物馆序厅:我们现在所在的是博物馆的中央大厅,博物馆的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陈列面积5500平方米,陈列分为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陈列三部分。

基本陈列是以都城发展变迁史为主线分为“千年古都”和“帝都万象”。

专题陈列由佛教造像、玉器、书画三部分组成。

地面西安城迹:地面看到的是西安的都城变迁图。

西安,古称长安,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从公元前11世纪开始的3000多年中,先后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时间长达1100多年,它成为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时最久的城市。

我们看到地面上用不同的色块为您呈现的都城,自周秦汉唐一直到明清西安城。

在地图西侧的沣河两岸看到的是周文王建立的丰京和周武王建立的镐京。

溯水北上,看到的秦咸阳城,秦是中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在渭河以南还建有很多的离宫别院,其中最着名的就是阿房宫。

依渭水而建的汉长安城是和同时期的罗马帝国遥相呼应的伟大城市,以及汉长城东南的隋唐长安城,它们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同时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所在地。

西安背山带河,图的南面深色区域表示的是秦岭山脉(南北地理分界线),四周的绿水线条代表的是“八水绕长安”中的八水(渭、泾、沣、涝、潏、滈、浐、灞)。

这里水草丰茂,温度、湿度既适合早期原始农业文明的开端,也为后来的盛世辉煌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这些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都是古代帝王选择在这里建都的主要原因。

唐长安城模型是根据最新的考古发掘报告以及史料记载按照1:1500的比例缩制而成,为我们再现了大唐长安城的辉煌景象。

唐长安城规模宏大,面积有84平方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这比东罗马首都拜占庭大了差不多7倍,是明清时期北京城的1.4倍,今天西安城墙范围内的7.5倍。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四篇)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四篇)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西安碑林博物馆,原名陕西省博物馆,创建于____年。

它是在具有 ____多年历史的“西安碑林”基础上,利用西安孔庙古建筑群扩建而成的一座以收藏、研究和陈列历代碑石、墓志及石刻造像为主的艺术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文物种类丰富,包括历代碑石、墓志、石刻造像、画像石等石刻文物和书法、绘画、碑拓等其它文物,尤以碑刻墓志、历代拓本为具有特色的馆藏品。

收藏碑石、墓志的数量较多,藏品时代系列完整,时间跨度达____多年。

馆区由孔庙、碑林、中国古代石刻艺术展三部分组成,占地面积____平方米。

____五以来,新建成以“长安佛韵”为主题展陈的石刻艺术馆,并荣获____优质工程“鲁班奖”与“十大精品”陈列奖,形成“一轴两翼”的展陈格局。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二)西安碑林博物馆位于文昌门附近,馆内由碑林、石刻艺术等部分组成,其中由历代碑石、墓志组成的碑林是馆内的亮点,其中包括颜真卿、柳公权、怀素等书法名家的碑刻,还有《石台孝经》和《开成石经》两块唐代碑刻。

在碑林博物馆内,你能够欣赏到历朝历代的碑刻和墓志,这里收藏的碑刻和墓志时间跨度长达____多年。

其中的珍品有:颜真卿的《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等,是标准的“颜体”;柳公权的《大达法师玄秘塔碑》,是“柳体”中最典型的代表作;唐代怀仁和尚从晋王羲之遗留的墨迹中选集而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著名草书家怀素的《千字文》,笔意奔放。

除了书法大家的石刻外,最受游客欢迎就是《石台孝经》和《开成石经》两块碑刻。

《石台孝经》,是儒家经典,碑文由两个皇帝以四种字体书写的,即:唐玄宗李隆基以隶书书写碑文,又以楷书作小字注释,又在碑刻成后在碑侧用行书作批注,而此这块碑的碑额是由唐肃宗李亨用篆书所写的。

《开成石经》刻成于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____年),一共包括诗,书,礼,易,春秋等十二部经书。

在碑林博物馆浏览时,还可以在馆内的“石刻艺术馆”中观赏到四神墓门、唐昭陵六骏图、孔子见老子图、青龙朱雀图等精美的石刻。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陕西历史博物馆,这里是一座展示华夏文明发展历程的宏伟殿堂,是中华文化的艺术宝库,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东路91号,它的建成凝聚了无数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和建筑学家的心血。

这里馆藏文物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广,展示了陕西地区古代社会的众多方面。

当我们走进博物馆的大门,就仿佛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之旅。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序言大厅,大厅中央的巨幅照片是奔腾咆哮的黄河壶口瀑布,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璀璨的华夏文明。

瀑布上方的蓝天中,有一轮金色的太阳,寓意着中华民族如日中天。

大厅两侧的浮雕墙,生动地展现了陕西古代文明的发展脉络,从远古时期的蓝田猿人,到周、秦、汉、唐等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和代表性人物,让我们对即将参观的内容有了一个宏观的了解。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一展厅——“人猿揖别”。

这里展示了距今约115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化石,以及旧石器时代的各种打制石器。

这些粗糙但实用的工具,是人类祖先智慧的最初体现。

我们可以想象,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艰难求生,用这些简陋的工具狩猎、采集,开启了人类文明的序幕。

还有大荔人、洛南花石浪人等古人类化石和遗迹的展示,它们共同勾勒出了陕西地区早期人类活动的轮廓。

第二展厅是“凤鸣岐山”,主要展示了西周时期的文物。

西周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这里陈列着大量精美的青铜器,如鼎、簋、尊等。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牛尊”,它造型独特,整体呈牛形,牛的肌肉线条清晰可见,背上有一个可开合的盖子,用于盛放酒或其他祭品。

这些青铜器不仅工艺精湛,而且上面的铭文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为我们研究西周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此外,还有西周时期的玉器、陶器等文物,它们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西周贵族的奢华生活和严格的等级制度。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范本(三篇)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范本(三篇)

陕西历史博物馆导游词范本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大雁塔的西北侧,筹建于____年,____年____月____日落成开放,是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博物馆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

这座馆舍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庄重,融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

馆区占地 ____平方米。

建筑面积____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____平方米,展厅面积____平方米。

馆藏文物多达 ____余件,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____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

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画举世无双。

可谓琳琅满目、精品荟萃。

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厅面积____多平方米,展出文物精品____多件,展线总长____米。

展厅跨度大,层位高,视野广阔,照明设备灵活多用。

整个陈列分为序言厅、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和已开辟为国际画廊的中央大厅等几个部分。

馆内设有现代化文物库房、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图书馆、具备多种语言同声传译功能的报告厅。

博物馆序言厅位于中央大殿前端,陈列一尊巨大的千年石狮(唐代顺陵石狮复制品),衬以奔腾的黄河和黄土高原巨幅照片,引导观众去领略由黄土、黄河孕育出的古老文明。

陕西古代文明以历史进程为线索,选取各时代的典型文物进行组合陈列,来揭示陕西地区古代社会文明发展状况。

该陈列展出面积____平方米,展线长____米,在中央大厅,分上下两层,共三个展室,分为七个部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第一展馆:第一单元《人猿揖别》,距今____万年前的先民遗存,第二单元《凤鸣岐山》,西周王都的丰富遗迹,第三单元《东方帝国》,秦帝国以兵马俑为代表的文物;第二展馆:第四单元《大汉雄风》,汉都长安、汉家陵阙和典型汉代文物,第五单元《冲突融合》,陕西民族大融合、佛教东渐丰富的文化遗存及宗教文物;第三展馆:第六单元《盛唐气象》,中国古代鼎盛时期隋唐时代典型遗存,第七单元《告别帝都》,展示唐以后作为西北区域中心的陕西。

西安历史博物馆的导游词

西安历史博物馆的导游词

西安历史博物馆的导游词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大雁塔的西北侧,陕西历史博物馆可以看待古代人们生活的模样和文化。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西安历史博物馆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西安历史博物馆导游词1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古城西安参观游览,我是你们的导游员___。

有一句话这么说,“秦中自古帝王都,陕西文物甲天下”。

今天就由我来带领大家参观具有“古都名珠,华夏宝库”之称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市南郊,大雁塔的西北侧,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于1991年6月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它是遵照周恩来总理的遗愿作为国家715重点工程而建,由张锦秋女士设计,是一座仿唐建筑,再现了大唐时期恢弘大气的时代特征。

在建筑布局上,体现了“中央殿堂、四隅重楼、中轴对称、主从有序”的特点,整体给人以古朴凝重、典雅大气之美。

陕西历史博物馆分为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陈列三大部分。

馆藏各类文物37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859件,国宝级文物18组,主要有青铜器、历代陶俑、唐金银器、唐墓壁画四大主题。

我们今日参观的是它的基本陈列。

基本陈列以时间为序分为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个展段。

系统地展示了陕西自蓝田猿人到鸦片战争的发展历程。

进入序言大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尊唐代的走狮和一组黄河、黄土高原的巨型雕塑。

眼前这座走狮,既有东方的雄浑厚重,又有西方的瑰丽神奇之美,堪称东方第一狮。

衬托狮子背景的是奔腾不息的黄河和绵亘无垠的黄土高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而黄土高原则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它们是陕西人和陕西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

这个序言大厅以无言之序实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现在我们就来到了陕西古代史陈列的第一个展段—史前史。

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蓝田猿人头骨化石。

它是1964年科学工作者在蓝田公主岭的考古发掘中发现的,距今约有115万年,蓝田猿人是亚洲北部最早的直立人,人类就是由此蹒跚站立起来,书写了属于人类的文明。

陕西博物馆导游词(2篇)

陕西博物馆导游词(2篇)

陕西博物馆导游词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位于陕西西安市内的一座国家级综合性历史类大型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拥有现代化的设施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

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后,集中珍藏陕西地区出土的珍贵文物____万余件。

大多为汉唐文物,对于看惯了明清文物的爱好者来说,是一大特色。

比较典型的藏品有以下八大类:青铜器、唐代墓葬壁画、历代陶俑、历代陶瓷器、历代建材、汉唐铜镜、金银玉器、历代货币。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为陕西古代文明,以历史进程为线索,选取各时代的典型文物进行组合陈列,来揭示陕西地区古代社会文明发展状况。

馆内设有现代化文物库房、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图书馆、具备多种语言同声传译功能的报告厅。

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地上地下文物非常丰富。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后,集中珍藏陕西地区出土的珍贵文物____万余件。

比较典型的藏品有以下八大类:青铜器:藏品时代上起商周,下止秦汉。

种类有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

其中最为典型的商周青铜器,许多器物(如多友鼎、师献鼎等)上铸有史料价值很高的铭文。

唐代墓葬壁画: ____年至____年先后从陕西关中地区____座唐墓里揭取的。

墓主均系唐代三品以上的皇亲国戚和朝廷重臣。

画面内容有四神、仪卫、建筑、狩猎、生活及唐与四邻的友好来往等。

历代陶俑:藏品时代包括秦、汉、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

质地有陶、彩绘陶、釉陶和三彩。

历代陶瓷器:有史前仰韶文化彩陶、西周原始青瓷、汉代釉陶、唐三彩、古玻璃、琉璃、唐秘色瓷和宋耀窑青瓷等。

器物种类包括生活用品、文具和殉葬明器等。

历代建材:藏品时代上起两周秦汉,下至唐宋明清。

器物种类有陶制的瓦、瓦当、砖、昭尾、水道和石刻建材,以及金属建筑构件。

汉唐铜镜:造形多样,图案精美。

有些还铸刻着吉祥语句。

金银玉器:包括湮金望银的铜器。

西安碑林博物院导游词

西安碑林博物院导游词

西安碑林博物院导游词欢迎光临西安碑林博物院!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将为大家介绍西安碑林博物院,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次愉快的参观体验。

西安碑林博物院是中国最早的碑刻艺术专题博物馆,也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

它位于中国古都西安市南郊的文化古街长安路,临近西安事变旧址和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园大雁塔景区。

西安碑林博物院成立于1954年,是中国现存最早成立的专业博物馆之一。

它的前身是碑林印刷局,曾任国家印刷业培训中心,专门负责保护和研究古代石刻碑刻。

博物馆的馆藏包括了大量珍贵的碑刻文物,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陕西碑刻和收藏于全国各地的精品碑刻。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陕西碑刻,它是我们博物馆最重要的馆藏之一。

来到碑林博物院,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陕西地区历史悠久的碑刻,更能够了解到中国古代文明和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

这些碑刻大多数来自于陕西地区的名胜古迹,如华山、嵩山、秦始皇陵等地,它们真实地记录了历史的变迁和人民的智慧。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嵩山少林寺碑》、《华山杂识》、《秦始皇陵碑》等,它们不仅字迹清晰,内容丰富,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接下来,我向大家介绍全国各地的精品碑刻。

这部分的藏品来源于汉、魏、唐、宋、元等历代,分布在全国各地。

这些碑刻有的书法优美,有的题材广泛,有的描绘了历史事件,有的记录了文化风俗。

我们可以通过欣赏这些碑刻,感受到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社会氛围。

除了碑刻,我们博物馆还收藏了大量的砖雕、石雕、陶瓷器、书画等其他艺术品。

这些文物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人类文明史的宝贵财富。

通过欣赏这些艺术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走进博物馆的主要建筑,我们会看到一条硕果仅存的宋代古街——长安街。

沿着长安街,我们可以欣赏到许多宋代建筑的精美雕刻和壁画。

这些建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展示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在博物馆整体规划上,我们划分了不同的展览区域。

其中包括将十三行观赏台、三砖刻砖品台和演示台合并为一体的“碑林迈步”区域,这是我们博物馆的核心展览区域。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三篇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三篇

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三篇第一篇: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西安碑林博物馆!碑林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中心,是中国最早的碑刻陈列馆,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现在,让我带领大家一起探索这座博物馆的魅力吧!首先,让我们来到馆内最重要的展厅——“碑林”。

这里陈列着大量的碑刻,包括汉代、唐代、宋代等不同时期的碑刻。

这些碑刻记录了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名人事迹以及文化艺术成就,是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依据。

在“碑林”展厅里,你可以看到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祭夫子墓文》碑,这是杜甫为了纪念孔子而撰写的诗文,展现了他对孔子的崇敬之情。

还有韩愈的《洛神赋碑》、欧阳修的《九日登泰山记碑》等,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

除了碑刻,博物馆还展示了大量的石刻雕塑和陶瓷艺术品。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唐代的石雕佛像、明代的石刻龙门狮子等精美的艺术品。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和审美观念。

除了常设展览,博物馆还经常举办各种临时展览和文化交流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艺术展览、学术讲座、书法比赛等,为广大观众提供了更多的文化体验和学习的机会。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参观博物馆时,请保持安静,不要触摸展品,保护好文物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同时,博物馆内设有导览员,他们会为您提供详细的解说和讲解,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他们咨询。

光!第二篇:西安碑林博物馆导游词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是一座集碑刻、石刻雕塑和陶瓷艺术品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是国内最早的碑刻陈列馆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首先,我将带领大家参观最重要的展厅——“碑林”。

在这里,您将看到大量的碑刻,这些碑刻记录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名人事迹以及文化艺术成就,是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我们将以唐代的碑刻为例,介绍其中的一些代表作品。

首先是杜甫的《祭夫子墓文》碑,这是为纪念孔子而撰写的诗文,表达了杜甫对孔子的崇敬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博物院导游词
西安博物院以著名唐代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雁塔为中心,整体按文物鉴赏、旅游观光、综合服务三大功能区设计,形成集博物馆、名胜古迹、城市公园为一体的历史文化休闲场所。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安博物院导游词,欢迎参考!
西安博物院导游词篇 1 西安博物院位于荐福寺院内。

通过院内的主题陈列“古都西安”,你能了解到西安千年的建都历史和都城发展史。

院内还有从周至明清各个朝代的西安城的“城郭模型”,能够看出历代都城的规模、布局和当时的生活状况。

博物院还收藏了众多西安地区各时代的文物,一部分文物出土于周、秦、汉、唐等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朝代,其中不乏精品文物,如:唐代“三彩诞马”,采用了无鞍无缰的造型,体现了唐代自由不羁的社会风尚;带莲瓣纹的底座与塔式盖罐相配的唐代“三彩莲瓣器座”,具有明显的佛教含义;西汉文物“蒜头壶”,是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起源于关中,后随着秦的统一战争传播到各地,到了西汉中期,蒜头壶基本消失。

此外,博物院还有专题陈列,如:佛教造像艺术、古代书画、玉器、以“颗栗大千”为题的印章等等。

博物院与小
雁塔同处一院。

西安博物院导游词篇2 西安博物院位于西安城墙以南二公里处,以著名的唐代建筑小雁塔为中心,占地约254亩。

博物院于2007年5月18日建成开馆,建筑面积1.6万余平方米。

博物院由我国知名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女士设计,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小雁塔为中心,整体按文物鉴赏、旅游观光、综合服务三大功能区设计。

整体外观以天圆地方为创作理念,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被评为西安未来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

西安博物院收藏了西安地区各时代的文物13万件,其中有国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14400件,并有相当一部分文物出土于周、秦、汉、唐等中国历史上有重要影响的朝代。

博物馆首次展出了各类精品文物2000余件。

陈列除了采用传统的展柜式外,还使用了多种反映当今高科电子技术及影像、声像技术的展示手法。

博物馆的展示内容由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陈列三部分组成。

基本陈列以“古都西安”为主题,以西安13朝古都、一千多年建筑都史为主线,突出反映了西安的都城发展史。

专题陈列设有以“宝相庄严”为题的佛教造像艺术、以“三真六草、镂月裁云”为题的古代书画、以“天地之灵”为题的古代玉器、以“颗栗大千”为题的印章等陈列;临时陈列则以“京畿遗珍”为题,首次将市属相关区县的珍
贵文物集中展出。

西安博物院导游词篇3 西安博物院地处西安城南,占地面积245亩,由博物馆区、唐小雁塔荐福寺历史名胜区、园林游览区三部分组成,馆、塔、寺、园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在国内博物馆(院)中独树一帜。

自2007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为博物院主体建筑的博物馆,由著名的建筑大师张锦秋主持设计,在建设过程中被评为西安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

其建筑面积16000余平方米,陈列面积5000余平方米。

在13万件馆藏文物中,国家三级以上的珍贵文物有14400余件,其中近2000件文物系首次面世,精品荟萃,异彩纷呈,演绎了古都历史的万千气象。

博物馆内的陈列由基本陈列、专题陈列、临时陈列三部分组成。

基本陈列设于主展馆底层的三个展厅,以”古都西安”为题,综合运用大量图片文字,千余件文物展品和多种多媒体数字展示技术,介绍西安城市发展的历史,展现辉煌灿烂的周秦汉唐文明。

专题陈列
长安佛教造像艺术陈列设于主展馆一层,以”宝相庄严”为题,主要通过160余件佛教造像展品,表现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不同的佛教石刻艺术风格,领略外来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逐步融合的过程。

玉器专题陈列设于主展馆二层,以”天地之灵”为题,主要通过170余件不同种类的玉器展品,透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印章专题陈列设于主展馆二层,以”颗粟大千”为题,展品有秦汉至明清时期的各类官印私章400余件,其中以秦汉印章和金代官印为精品。

古代书画艺术陈列设于主展馆二层,以”三真六草,镂月裁云”为题,陈列100余件元明清书画珍品,其中不乏名家精品。

临时陈列设于主展馆一层,曾先后展出区县精品文物展及从17位民间收藏者的藏品中精选出的270余件文物组成的”民间收藏精品展”和”牛气冲天--陕西牛文化陶瓷博物馆藏品展”等展览,这些专题展览以特有的方式诠释了华夏文明辉煌历史。

作为西安博物院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707-709),本名”荐福寺塔”,是唐代长安著名佛寺荐福寺的佛塔,唐末战乱,寺院毁于兵火,惟存小雁塔。

明清时期,寺院屡次重修。

现存荐福寺内除小雁塔为唐代建筑外,其余殿宇均为明清及近代所建,自南向北依次有:山门、东西相对钟鼓楼、慈氏阁、左右小亭、大雄宝殿、藏经楼、小雁塔、白衣阁,在藏经楼西侧院落有方丈殿,大体延续了明代正统年间重修时期的布局,规模严整,朴素大气,
是一处延续千年的古代文化遗产。

寺内另有金代铁钟一口,明、清之际,始称为”关中八景”之”雁塔晨钟”。

1961年小雁塔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雁塔文物保护区于1980年正式对外开放,在开放过程中,不断在园内充实了一些民俗类文物。

小雁塔、荐福寺古建筑群与长安古乐、拴马桩等民间文物以及各种民俗艺术展览相融合,为游人打开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

在建设西安博物院的过程中,一方面对原有保护区的基础设施以及园林绿化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另一方面在原有占地面积的基础上向东西两侧进行了扩展,极大地改善了小雁塔与荐福寺的周边环境。

在新扩建的区域内,增加了湖面以及新的园林绿化景观,使历史名胜与城市公园融为一体,成为一处集文物鉴赏、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身,多功能的城市景观区域。

漫步在西安博物院,不仅使人了解到古都西安悠久历史,也使人强烈地感受到现代西安的崛起和勃勃生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