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
记叙文教案(优秀5篇)
![记叙文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ab330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b.png)
记叙文教案(优秀5篇)记叙文教案篇一【训练目的】掌握写人记叙文常用的几种描述方法。
【写作指导】人是社会生活的中心,因而也就常常成为人们说话、写文章的资料。
要揭示出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刻画出人物的鲜明性格特征,就要对人物各方面有好处的特征进行细腻、逼真的描绘。
1.肖像描述。
这是对人物外形的描述,包括人物的身姿、容貌、神情、服饰以及随身器物(如孙悟空的金箍棒、张飞的丈八蛇矛)等。
描述肖像,是为了使人能由表及里地看出人物的生活经历、身份境遇、性格特征、内心世界,所以要抓住最具个性特征、最能表现人物内在特点的地方,切忌面面俱到,同时还要注意描述顺序及所发生的变化,最终只画出一个“人”的标准像。
如《琐忆》中对鲁迅头发的描绘,《祥林嫂》中对祥林嫂白发个性是眼睛的刻画,《孔乙己》中对主人公长衫的描述,都十分传神。
2.行动描述。
决定一个人,主要不是看他的声明,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要看他的行为,看他做什么,怎样做。
“做什么”,“怎样做”,这就构成了一个人在具体条件下的具体行动。
描述行动是人物描述最有力的手段,因为这最能显示人物的思想和个性。
如果没有“大闹天官”,没有“景阳岗打虎”,没有“三拳打死镇关西”,孙悟空、武松、鲁智深的形象恐怕要大为逊色。
这虽是文学创作的经验,但描述现实生活的人物时也可借鉴。
描述行动,尊个性注意动词的选取。
同样是跟拿钱有关的动作,《一件小事》中的“我”是“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孔乙己买酒是“排出九文大钱”,华老栓在慌忙中是“摸出洋钱”,而那“黑的人”是“一手抓过洋钱”,守财奴葛朗台为了讨好太太和女儿,是拿了一把金路易“摔在床上,随后又“把钱拈着玩”。
这每一个动作都是个性化的。
作者不仅仅注意到人物“做什么”,还个性注意到人物“怎样做”,这样,透过描述行动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心灵,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
茅盾说:“人物的性格务必透过行动来表现。
”又说:“既然人物的行动(作品的情节)是表现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那么,人物性格是不是典型的,也就要取决于这些行动的是否有典型性。
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89ed72d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bc.png)
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和特点;2.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记叙文的基本要素;2.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对事物有深入的思考;2.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3.如何帮助学生合理组织文稿,增强文章的逻辑性。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种记叙文的范文、小学语文教材、多媒体课件等;2.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文具等。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一张图片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请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问题:“你看到了什么?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时间是什么时候?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做什么?你猜想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Step 2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给学生讲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包括:记叙文是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为主要目的的作品,主要通过描述人物、事件、情节和环境来展示故事的发展。
记叙文注重事实的真实性,给人一种亲身参与的感觉。
Step 3 分析范例(20分钟)教师请学生阅读范例记叙文,鼓励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并记录下文中的关键信息和自己的想法。
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这篇记叙文的特点和亮点,例如:首尾呼应、描写细腻、感情真挚等。
教师也可以请学生找出范文中的优秀词语和句子,并分析其使用的技巧。
Step 4 写作练习(30分钟)教师给学生布置记叙文写作的练习任务。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事件或故事,按照记叙文的要求进行写作。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个别指导和帮助,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Step 5 作品分享和评析(20分钟)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可以请几名学生上前读出自己的作品,并与全班同学分享。
教师在学生分享的过程中提供鼓励和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改善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例如:逻辑不清、词语表达不准确等。
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案
![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70c4c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d.png)
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基本要求,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提高写作兴趣。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句式,使文章生动、有趣。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及特点2. 记叙文的写作要素3. 记叙文的结构安排4. 记叙文的开头和结尾技巧5. 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 难点:如何使记叙文具有吸引力,富有情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概念、特点和写作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记叙文案例,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3.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动手写作,教师点评指导。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相互借鉴。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记叙文的概念及特点2. 第二课时:介绍记叙文的写作要素和结构安排3. 第三课时:讲解记叙文的开头和结尾技巧4. 第四课时:教授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方法5. 第五课时:实践训练,学生动手写作,教师点评指导六、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记叙文写作基本要求。
2. 讲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记叙文的情感表达。
3. 分析优秀记叙文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在写作中表达情感。
4. 学生动手练习,尝试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5. 教师点评指导,给出改进建议。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情感表达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讲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记叙文的细节描写。
3. 分析优秀记叙文案例,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细节描写丰富文章内容。
4. 学生动手练习,尝试在作文中进行细节描写。
5. 教师点评指导,给出改进建议。
八、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前两节课所学的情感表达和细节描写内容。
2. 讲解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记叙文的修辞手法。
3. 分析优秀记叙文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4. 学生动手练习,尝试在作文中运用修辞手法。
小学生叙事作文教案
![小学生叙事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7aebb5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c.png)
小学生叙事作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叙事作文的基本要求,明确叙事作文的主题、情节、人物等要素。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
3. 提高学生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叙事作文的概念与特点2. 叙事作文的写作技巧3. 叙事作文的常见问题及修改方法4. 优秀叙事作文选读与分析5. 实战演练:编写一篇叙事作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叙事作文的基本要求、写作技巧及修改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使叙事作文情节生动、具体,人物形象鲜明。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叙事作文的基本要求、写作技巧及修改方法。
2. 示例法:展示优秀叙事作文,分析其特点及优点。
3. 练习法:实战演练,让学生动手编写叙事作文。
4. 讨论法: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则有趣的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叙事作文的基本要求、写作技巧及修改方法。
3. 示例:展示优秀叙事作文,分析其特点及优点。
4. 练习:让学生动手编写一篇叙事作文。
5. 讨论: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指出学生在写作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修改和完善自己的叙事作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2. 评价标准:a. 内容完整,主题明确,情节生动、具体。
b. 人物形象鲜明,富有特点。
c. 语言流畅,表达准确。
d.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个性化需求,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关爱,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八、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讲解叙事作文的基本要求、写作技巧及修改方法,展示优秀叙事作文,让学生初步了解叙事作文的特点;第二课时进行实战演练,学生动手编写叙事作文,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总结范文]记叙文教案10篇
![[总结范文]记叙文教案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af77093159eef8c75fbfb344.png)
[总结范文]记叙文教案10篇记叙文教案记叙文教案(一):教学目的:1.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方法,能写一般的记叙文,线索清楚,善于选取和组织材料,并根据资料的需要,比较熟练的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把对象记述得具体生动。
重点难点:1.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记叙文的体裁特点及其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3.了解记叙文的体裁特点和写作过程。
教学设想:作文先明体。
辩明文体是很重要的事情,能够透过比较的方法来了解记叙文和议论文说明文的体裁特点及其区别。
关于记叙文的写作训练,可按写作过程,培养学生立意、选材、抒情、组材、布局谋篇、联想和想象、过渡和照应、开关和结尾、语言运用等方面的潜力和表达技巧。
教师要讲明要求具体指导,并透过范文示例,使学生能写一般的记叙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指导关于记叙文的体裁特点,以及记叙文中不同类型的的写法。
先把记叙文和议论文、说明文加以比较,透过比较了解其特点。
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特点比较记叙文:写作目的以事感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传授知识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前因、后果、论点、论据、论证过程问题点(知识点)写作方法写人:肖像描述行动描述、对话描述、心理描述以及细节描述例证法、引证法、比较论证、类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层进论证、引申论证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引资料作比较、打比方、用数字、列图表记事:顺叙、倒叙、补叙插叙写景:抓住特征寓情于景说明文: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是说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还可根据资料和表达的需崐要采用其他表达方式。
但是,同时就产生了另一个问题:在不同文体中运用相同的表达方式是否有区崐别?比如说,就应怎样看待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中的记叙,记叙文中的议论和崐议论文中的议论,议论文中的说明和说明文中的说明,等等。
我们认为它们是有区崐别的,不能混淆在一齐,不然就会出现“以叙代议”、“以议代叙”、“以说代议崐”,犯“不符文体”的毛病。
议论文:语言特点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准确、精练、概括准确、平实、明晰、周密资料主旨主题思想(中心思想)中心论点事物特点、实质记叙、描述、抒情、议论、说明等,是的基本表达方式。
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案
![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c4411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68.png)
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写作技巧,使记叙文生动、有趣。
4.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2. 记叙文的写作要素3. 记叙文的写作技巧4. 优秀记叙文案例分析5. 写作实践与评价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概念、特点和写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记叙文,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3. 实践训练法:让学生动手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4.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评价。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课件、教案和参考资料。
2. 收集一批优秀记叙文作品,用于案例分析。
3. 准备写作实践的素材和话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写作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详细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及写作要素。
3. 讲解记叙文的写作技巧:介绍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如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环境描写等。
4.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记叙文,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5. 写作实践: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动手练习记叙文写作。
6.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评价。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写作实践和互动讨论,评价学生在记叙文写作方面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阅读更多优秀的记叙文作品,提升文学素养。
2. 组织写作比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写作水平。
3. 开设写作工作坊,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专项辅导。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写作实践:评估学生的写作作品,关注其在记叙文结构、情节、人物等方面的表现。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彼此的写作水平。
八、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使其更符合学生的需求。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关爱。
《记叙文》 教学设计
![《记叙文》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82deae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8.png)
《记叙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概念、要素和特点。
2、帮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包括如何立意、选材、组织结构和运用描写手法。
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记叙文写作能力,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情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记叙文的立意和选材方法。
(3)记叙文的结构安排和描写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选取新颖、独特的素材,并通过立意使文章具有深度和内涵。
(2)如何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记叙文的结构,使文章层次清晰、逻辑严谨。
(3)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各种描写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知识和写作技巧。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优秀记叙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激发学生的思维。
3、示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记叙文的范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记叙文的写作要求。
4、写作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讲述一个简短有趣的故事,如“小明的一次冒险经历”,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学生这个故事属于哪种文体,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记叙文。
2、知识讲解(20 分钟)(1)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2)记叙文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强调这六个要素在记叙文中的重要性,并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如何在写作中清晰地交代这些要素。
(3)记叙文的特点:真实性、生动性、完整性。
让学生明白记叙文要基于真实的生活经历,同时要运用各种手法使文章生动有趣,并且要有一个完整的结构。
3、立意与选材(20 分钟)(1)立意:讲解立意的概念,即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题。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生活中常见的事件中挖掘出深刻的主题,如成长、友情、亲情、勇气等。
写作课教案-小学语文三年级记叙文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写作课教案-小学语文三年级记叙文教学设计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00fa72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4.png)
写作课教案-小学语文三年级记叙文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记叙文创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记叙文的基本结构。
2.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3.语言文字运用。
三、教学难点1.记叙文的六要素。
2.记叙文的详略得当。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学生作品。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2.那你们知道什么是记叙文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记叙文。
二、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1.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记叙文的结构:开头、中间、结尾。
3.讲解实例:《我的家乡》。
三、观察生活,积累素材1.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写作实践1.以《我的家乡》为例,让学生进行观察,选取一个素材进行记叙文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内容1.复习记叙文的基本结构。
2.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二、讲解记叙文的详略得当1.记叙文的详略得当是指:重点部分要详细,次要部分要简略。
2.讲解实例:《我的家乡》中的详略处理。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讨论如何把握记叙文的详略得当。
四、写作实践1.以《我的校园》为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记叙文创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第三课时一、回顾前两节课内容1.复习记叙文的基本结构。
2.复习记叙文的详略得当。
二、课堂讨论1.让学生讨论如何将观察到的素材写成一篇完整的记叙文。
三、学生作品展示1.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写作心得。
2.教师点评并给出修改意见。
第四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详略得当,今天我们来学习如何写好开头和结尾。
2.开头和结尾在记叙文中有什么作用呢?二、讲解开头和结尾的写法1.开头:引人入胜,激发读者兴趣。
记叙文写作方法与技巧教案
![记叙文写作方法与技巧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377b8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77.png)
记叙文写作方法与技巧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
2.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增强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记叙文的定义及特点2.记叙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3.记叙文写作实践三、教学过程1.导入(1)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一篇记叙文,并简要介绍喜欢的原因。
2.记叙文的定义及特点(1)讲解记叙文的定义: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描写人物、事件、场景、情感等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2)讲解记叙文的特点:真实性、生动性、形象性、情感性。
3.记叙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1)选材a.选择有意义、有趣味、有特点的材料。
b.选择自己熟悉、了解的材料。
c.选择能引起读者共鸣的材料。
(2)构思a.确定主题:明确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b.拟定简洁、明了、引人入胜。
c.编写提纲:梳理文章结构,明确段落层次。
(3)表达方式a.记叙:客观、真实地叙述人物、事件、场景。
b.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人物、事件、场景。
c.议论:表达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
(4)语言运用a.生动、形象的语言: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b.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冗长、啰嗦,提高文章的可读性。
c.贴切、得体的语言:根据文章内容、语境选择合适的词汇。
4.记叙文写作实践(1)布置写作任务: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互相交流、修改文章。
(1)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本次写作过程中的收获。
(3)布置课后作业:以“我的老师”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四、教学反思1.通过本次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记叙文的写作方法与技巧?2.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解决?3.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五、教学延伸1.开展记叙文写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组织学生进行记叙文写作交流,提高写作水平。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点滴,培养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记叙文写作的教学设计
![记叙文写作的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ee8aac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c9.png)
记叙文写作的教学设计•相关推荐记叙文写作的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记叙文写作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记叙文写作的教学设计篇1本课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小学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及其意义;第二部分,小学作文构思教学设计解析。
本课程重点在于,重点介绍小学记叙文写作构思教学设计的方法。
课程分两个问题对小学作文构思教学设计进行了介绍:1、作文构思教学设计在作文教学设计中的位置。
2、小学作文构思教学设计的要点。
要点中又分为“入门设计”、“升级设计”两部分,对构思“入点句”、“配合句”、“归纳句”的设计,对“基础题型”、“变易题型”的构思设计方法,均提出了强劲支持的教学建议。
1、学习目标⑴了解小学作文教学设计的意义及其基本类型。
⑵掌握小学作文构思教学设计的入门方法。
⑶掌握小学作文构思教学设计的升级方法。
2、具体要求⑴阅读本网络培训课程的文字稿,用以了解本网络培训课程内容全貌。
⑵观看本网络培训课程视频讲座,从理论层面,寻找本网络培训课程的重点、难点。
⑶观看本网络培训课程互动讨论视频、课例,从实践层面,寻找本网络培训课程的重点、难点。
⑷浏览、查阅本网络培训课程参考资料与文献目录,加深对本网络培训课程内容理解。
⑸进入作业及互动讨论反思,检测自己的学习状况、与同行交流学习心得。
3、特别建议⑴在学习本网络培训课程之前,学员应该留下自己的一个足迹。
可以先尝试完成一个小学作文构思的教学设计。
这样做的好处是,未来知道自己进步到底多大。
⑵在学习本网络培训课程之中,善于动脑、动笔、动嘴。
动脑指要善于动脑筋,要精于思考。
动笔指笔记、札记之类,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儿。
动嘴指与同学交流,要把想到的说出来,要把不明白的问出来。
⑶在学习本网络培训课程之后,学员应该把自己的学习收获用于自己的小学作文构思教学设计、及其研究之中。
小学语文写作教案记叙文写作
![小学语文写作教案记叙文写作](https://img.taocdn.com/s3/m/f09e8d6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1.png)
小学语文写作教案记叙文写作教案名称:小学语文写作教案记叙文写作教案目标:1. 了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与写作要素。
2. 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撰写一篇简单的记叙文。
教学准备:1. 课文:《我的暑假经历》2. 板书:记叙文的特点、写作步骤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询问他们对记叙文的了解。
2. 引入本课的主题,并告诉学生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概念解释(10分钟)1. 老师向学生解释记叙文的定义,即叙述事情发生的经过和过程的一种文体。
2. 老师介绍记叙文的特点:用情节叙述,时间顺序,生动形象。
3.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一段记叙文,并找出其中的特点和写作要素。
三、写作步骤(15分钟)1. 老师简要介绍记叙文的写作步骤:确定事件、搜集素材、编排故事、选择语言、修改润色。
2. 老师逐步给学生讲解每个步骤,并给予示范。
3.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归纳每个步骤的关键要点。
四、写作练习(20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步骤和示范,选择一个自己经历过的事件进行记叙文写作。
2.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提供建议,并进行修改和润色。
3. 老师巡视指导,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评价。
五、总结(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并重点强调各个步骤的重要性。
2. 学生提问和讨论,解决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老师点评学生的写作成果,鼓励他们创作更多的记叙文作品。
六、课堂作业(5分钟)1. 学生根据所学方法,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继续完成一篇记叙文作业。
2. 学生可以在下节课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学习和提升。
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引入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方法。
通过示范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和个别辅导,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和提高。
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运用和情节的连贯性,提高记叙文的表达能力。
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具体的调整和指导,确保教学效果的达到。
(完整版)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
![(完整版)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b6f6bf631b765ce04081408.png)
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通过认真、反复地学习了《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专题讲座,我受益匪浅,更加坚信自己多年来对学生记叙文写作方法指导的正确性,现就我指导学生写作记叙文的方法介绍如下,与同仁们共勉:一、怎样写人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
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
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
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
写人的记叙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事情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
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
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
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
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
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
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
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写人的文章要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叙事作文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叙事作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ce8776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12.png)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叙事作文教案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针对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叙事作文教学。
教学内容包括:引导学生理解叙事作文的基本概念,掌握叙事作文的结构,学会运用语言描述事件,培养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叙事作文的特点和基本结构。
2.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描述事件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4.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从生活中取材。
教学难点1. 叙事作文的结构掌握。
2. 语言描述的生动性和具体性。
3. 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PPT、教学案例。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生动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叙事作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结构,让学生对叙事作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 示例:教师展示一篇优秀的叙事作文,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语言描述事件。
4. 练习:教师给出一个事件,让学生尝试用叙事作文的结构进行描述。
5. 讲评: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行修改。
6.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叙事作文的重点和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1. 叙事作文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结构。
2. 语言描述事件的方法和技巧。
3. 叙事作文的写作步骤。
作业设计1. 让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写一篇叙事作文。
2. 要求:结构清晰,语言生动,具体描述事件。
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多思考,多表达,提高写作能力。
3. 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叙事作文。
教学难点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在上述教案中,教学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教学难点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叙事作文写作技巧的掌握,以及教学目标能否实现。
针对叙事作文的教学难点,教师应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写作能力。
记叙文写作技巧教案(优秀9篇)
![记叙文写作技巧教案(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6a7d0a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e5.png)
记叙文写作技巧教案(优秀9篇)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能明确记叙文阅读的具体要求,探索试题的呈现方式;并通过本文的解读,提高答题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记叙文阅读考什么?一、根据阅读分析06、07年的试题(《风吹一生》《心灾》)的体会,说出记叙文阅读“考的是什么”(即各对应了《考试说明》上的哪些点)。
记叙要素记叙线索记叙顺序记叙人称记叙内容记叙思路中心意思词句的语境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作者情感读者感受、评价、启示教师小结:试题特点:1、取材内容文质兼美,突出一个“情”字,2、试题的内容,紧扣考试说明。
由于题量限于4~5题,所以两年的“异”,只是考点的不同,并非本质的改变。
3、试题的形式,灵活多变,注重情境的创设,但始终紧扣文本。
教师建议:答题时:1、首先要基本读懂文本,千万不要在没理解之前匆忙答题;2、要认真审题,要透过创设的情境看出“考点”所在。
教师过渡:什么叫读懂文本?1、“写的是什么”(记叙文主要从写的什么人、记的什么事、状的什么物、抒的什么情等方面来理解),2、“怎样写的”(思路、结构、主要手法等),3、“为什么要这样写”(欣赏角度)。
三、下面,我们就以《能给予就不贫穷》为例,来看看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怎样写的?1、学生阅读思考2、交流:写的是作者到山中拜访大自然的朋友怎么写的:采用了拟人手法四、阅读《山中访友》,组织学生解答、讨论、评价老师的题目。
13、为什么作者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在作者眼里,山中的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们和我说话,和我交流,和我成了好朋友)14、请根据文章内容,用短语补写作者的游踪。
走出门,进山访友——(首访古桥)——(树林奇想)——(山谷俯仰)——(驻足遥想)——(树下凝神)——踏上归途。
15、请根据第③节的内容,品味“德高望重”在文中的含义?(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古老,持久不变的坚韧个性,热爱身边的一切)16、仔细阅读第⑤节,想一想六个称呼是否可以互换?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理由。
小学语文写作:记叙文写作教案
![小学语文写作:记叙文写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19e69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a.png)
小学语文写作:记叙文写作教案引言记叙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然而,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经验都相对有限,因此,为他们提供一个详细的记叙文写作教案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目标•了解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掌握记叙文的结构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文采和表达能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和讲解材料2.提前准备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或事件作为示范素材3.准备互动讲解和练习的课堂活动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H2)1.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记叙文的定义:记叙文是通过描述具体事件或故事来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一种文体。
2.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的特点:真实性、时间性、情感性。
3.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分享有趣的记叙故事或阅读过的好文章。
第二步:讲解记叙文的结构和写作技巧(H2)1.分享一个简单的记叙文例子,例如描述自己参加同学聚会的经历。
2.解释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引子、事件、高潮、结尾。
3.通过示范,解释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事件的发展过程,如感官描写、人物描写等。
4.引导学生动手写一个简短的记叙文,例如描述一次有趣的活动或经历。
第三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H2)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让他们学会关注细节和发现问题。
2.引导学生练习描述他们观察到的事物,例如花朵、动物等,并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第四步:提高学生的文采和表达能力(H2)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以自己的方式描述记叙故事。
2.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记叙文作品,学习他人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强调写作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多写、多练。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应该对记叙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
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和参与,能够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对他们的整体语文素养也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小学语文记叙文教案模板【精彩7篇】
![小学语文记叙文教案模板【精彩7篇】](https://img.taocdn.com/s3/m/1423d822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3b.png)
记叙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及其作用2、通过景物描写片段的练习,能够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写作中3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感受力,细微之处见真情教学重、难点:1、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注意抓住特点多角度描绘景物2、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学会迁移,在实战演练中自觉运用景物描写教学原则与策略:本课本着学以致用,一课一得的原则,采取下列教学策略:启发——讨论——归纳——理解——运用——评价教学过程:一、导入:你还记得朱自清《春》中那片烂漫的春花吗?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春》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回顾感受景物描写的魅力。
思考:文章中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这些句子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这一部分是景物描写。
首句用拟人、回环两种修辞方法,描写了桃花、杏花、梨花竞相开放的景象,紧接着通过三个比喻写出花朵的繁茂,花色的娇艳,接着,作者由群花的争芳吐艳开展联想,运用超前夸张,联想到秋天的果实累累,同时又由花香引出蜂闹蝶飞,用成千成百的蜜蜂的嗡响和大大小小蝴蝶的飞舞衬托春花的万紫千红、香味浓郁,进一步渲染出百花争春的气氛。
最后,作者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从树上的花写到无数的散在草丛里的野花,不但写出铺满原野的野花之多,而且描绘出闪闪发光、轻轻摆动的野花的明丽色彩。
表现了作者对春日的热爱、赞美之情。
二、出示学习目标景物描写又叫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在这里,我们重点谈谈自然环境描写在记叙文中巧妙运用。
这包括对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的描绘。
这节课我们将借助课本中的丰富文本资料,仔细分析其作用,体会其方法,并在片段练习的实战演练中培养自己进行景物描写的能力,使文章情景交融,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案
![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70642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1.png)
一、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引子、发展、高潮、结局。
2. 培养学生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来描绘人物、场景和事件。
3. 引导学生运用合理的顺序安排时间和空间,使记叙文条理清晰。
4. 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人和事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感悟力。
三、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
2. 人物、场景和事件的描绘方法。
3. 时间和空间的安排技巧。
4. 观察力和感悟力的培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基本结构、描绘方法、时间和空间的安排。
2. 难点: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进行写作,以及对生活中的人和事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感悟力。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 使用多媒体课件、范文、练习册等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记叙文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重要性。
2. 讲解基本结构:介绍引子、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的作用和写作方法。
3. 描绘方法讲解:讲解如何生动描绘人物、场景和事件,提供实例进行分析。
4. 时间和空间安排:讲解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和空间,使记叙文条理清晰。
5. 观察力和感悟力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对人和事的观察力和感悟力。
6.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7. 反馈与讲解:选取学生作品进行点评,讲解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行改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记叙文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作品:定期收取学生作品,对作品进行评价,给出建议。
3.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及时进行解答和指导。
八、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记叙文写作技巧和实例。
2. 范文:收集优秀范文,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3. 练习册:提供练习题目和参考答案,辅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记叙文的作文教案(通用12篇)
![记叙文的作文教案(通用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4e7349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6.png)
记叙文的作文教案(通用12篇)记叙文的作文篇1教学目标:1、明确记叙文阅读中考考点,中考记叙文阅读专题复习教案。
2、掌握基本答题原则和记叙文相关知识点。
3、掌握记叙文解题方法、答题格式和一些常用语。
教学重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分析关键词句含义及作用是训练重点。
教学难点:判断各种表现手法、写作技巧及分析其作用。
教学过程:一、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聚集1、记叙线索、顺序、详略。
2、理清文章思路,概述内容。
3、理清题旨及文章主旨。
4、揣摩理解关键语句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作用。
5、分析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写作技巧。
6、景物描写的作用。
7、通过各种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特点。
8、阅读中的体验及启示。
9、结合内容进行个性化表述,学会思考和质疑。
二、答题技巧及原则1、四大意识:整体意识、对应意识、原文意识、要点意识2、六大步骤:整体感知--审清题意--回扣原文--上下联系--分析综合--组织表达3、答题原则:一定要有原文意识(答案在原文中一定有根据)4、注意语言的准确表达:(1)学会摘关键词(2)学会摘关键句(3)要用准确优美的语言把内容概括出来三、知识清单(一)、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
(即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晰,印象深刻。
2、倒叙。
(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
(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中心。
(三)、记叙线索及作用:1、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
2、充当线索的一般有: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作者的见闻等。
3、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案
![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4733d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52.png)
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基本技巧和结构。
2.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定义和特点2. 记叙文的写作技巧3. 记叙文的结构安排4. 生活观察与情感表达5. 作文修改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和结构安排。
2. 难点:如何将生活观察和情感表达融入记叙文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写作技巧和结构安排。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记叙文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3. 实践指导法:让学生动手写作,给予个别指导。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相互评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记叙文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写作技巧和结构安排。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记叙文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借鉴。
4. 实践写作:让学生动手写作,给予个别指导。
5. 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相互评价。
7. 作业布置:让学生修改作文,并选择一个生活素材进行写作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情况,以评估学生对记叙文写作的认识和兴趣。
2. 作文练习:评估学生在作文中的表达能力和运用写作技巧的情况,以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材,提供有关记叙文写作的相关知识点和练习。
2. 参考资料:提供一些优秀的记叙文范文,供学生参考学习。
3. 写作工具:提供纸笔或者电子设备,以便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记叙文的定义、特点和写作技巧。
2. 第二课时:分析优秀记叙文案例,进行实践写作指导。
3. 第三课时: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相互评价。
九、作业设计:1. 修改作文:让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讨论的内容,修改自己的作文,提高表达效果。
四年级语文写作教案
![四年级语文写作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0ea470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0.png)
四年级语文写作教案
教材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能够完成简单的记叙文写作。
2.能够理解并运用正确的写作技巧。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教学重点
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正确的写作技巧提高记叙文的效果
教学方法
情景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记叙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并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第二步:向学生介绍记叙文的目的、特点、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基本要素。
第三步:让学生通过实例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如情节安排、描写人物、描写场景、情感表达等。
第四步:教师呈现一篇具体的记叙文,让学生分析其结构和语言表达技巧,提高学生对记叙文的认识和理解。
第五步:让学生根据所学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自己动手写一篇简单的记叙文,教师巡视并指导。
第六步:教师让学生进行互评,相互分享写作经验和心得。
教学评价
1.教师应该注意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在学生自己动手写作时,教师应该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引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应该采取多种评价方式,如书面评价、口头评价和考试评价等。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对记叙文写作的了解和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多角度的引导和学习。
同时在教学中,也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和想象力,让他们养成好的写作习惯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通过认真、反复地学习了《小学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设计》专题讲座,我受益匪浅,更加坚信自己多年来对学生记叙文写作方法指导的正确性,现就我指导学生写作记叙文的方法介绍如下,与同仁们共勉:一、怎样写人写人,是小学作文训练的基本功之一。
在记叙文中,人和事是不可分的,关键是看题目如何要求。
要求写事的题目,文中的人要为事服务;要求写人的题目,文中的事必须为人服务。
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是要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来表现人物一种或多种品质。
写人的记叙文,叙事不要求完整;记事的记叙文,事情要求完整,而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一)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过一件事来写人,通常是表现人物的一种品质或性格的一个方面。
为了刻画人物,对所写人物必须进行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但是,从以事写人这个角度来说,最好是选择一件最能反映此人某一特点的事,并把这件事写好。
在写事情的时候,要选择典型的事例。
所谓典型,就是能集中反映中心思想的事,能够表现人物好思想、好品质、美好情感的事。
对小学生来说,选择典型事例,要着眼于小事,选择那些最能反映深刻意义的小事。
这样的事表面上看,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小事,但是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小中见大”。
(二)通过几件事写人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一种品质;二是用几件事表现某个人的多种品质。
要注意:用几件事写人,这些事可以是完整的,作者必须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一一交代清楚,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只着重于某几点进行叙述。
更多的是在一篇文章中,有的事详写;有的事略写;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完整,有的事要求写得比较简单。
通过几件事写人,同样要对人物进行必要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的描写。
(三)学会刻画人物写人的文章要在叙事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进行描写,也就是学会刻画人物。
1. 刻画人物也叫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神情、衣着、姿态、语调、外貌特征的描写。
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方法。
人物的的外貌和人物内心世界密切的联系,具体说:通过外貌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丰满,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外貌描写,揭示人物的身份;通过外貌描写,展示人物在特定场合的内心世界;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精神面貌和思想品质。
总之,外貌描写要和表现人物特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紧密配合。
外貌描写要传神,切忌脸谱化,反对那种部分主次,从头写到脚、千人一貌的写法。
2. 语言描写有对话和独白两种。
对话是两个人或几个人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的自言自语。
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露,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重要作用。
有个性特点的语言可以起到“闻其言,见其人”的作用。
语言描写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文章中人物的语言要精心筛选,把那些足以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语言,写进文章中;二是好的语言描写,一定是符合当时的情景,符合人物的性格、身份、性别、年龄和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特点。
对话描写有四种形式:说的话写在后面,说话人后面用引号;说的话在前,说话人写在后,用引号、句号;前后各引一句或几句,中间交代谁说的,用逗号;只写人物语言,不写说话人。
这四种形式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避免行文死板。
3. 动作描写是通过人物的行动、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的一种方法。
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往往是他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的最真实的外化。
看一个人,不仅要听他怎么说,更要看他如何做,正所谓“听其言,观其行”,因此,动作描写是直接刻画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精神面貌,把人物写“活”的重要手段。
那么,怎样描写人物的动作呢?首先,要选择关键性的动作来写。
一个人做事的时候,会有许多动作。
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这些动作一个不少地都写出来。
这就要求选择那些关键性的、最有意义的动作来写。
其次,要写准确。
同一个动作可以用很多动词来表示,但只有那些有特色,最能反映人物气质的动词,才能把人写“活”。
有一位作家说过,最难的不是写动作,而是写出有特点的动作,从动作中写出人来。
4.心理描写心理的人物内心的活动,是无声的语言。
人物内心世界,指人物内心的喜、哀、乐、忧伤、犹豫、嫉妒、向往等复杂的感情。
在写人的文章中,恰当地描写人物心理,可以更有效地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思想。
心理描写的要求是:要真实,要有根据;人物的心理变化要自然,合情合理;心理描写要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在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客观、谨慎,不能以己之心,度人之意。
小学生作文时,大多采用第一人称(“我”和“我们”),采用这种人称作文,就不能用“他想”的形式来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我”不可能钻到别人的脑子里去看。
此时,可以换一种方式——在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上下功夫,这样可能更合情理,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心理描写除了用“我想”之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提出问题,引入所想的内容。
(2)使用假设,流露心理活动。
(3)字里行间,流露着“想”。
(4)直接抒发心中所想。
二、怎样写事写事要求清楚、具体。
一件事情的发生,总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记叙文六要素”。
把这六个方面写清楚了,才能让读者明白究竟是一件什么事。
同时,还要寓理于事,即通过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说明一个道理。
在六要素当中,起因、经过、结果是事情的主要环节。
其中,“经过”部分又是事情的核心,是全文成败的关键所在。
在小学生的作文里,“经过”部分写得不具体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小学生的记叙文不感人,平淡乏味,这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记事的记叙文可分两种:写事和写活动。
(一)怎样写事一是把“经过”部分分成几个阶段,然后按照先后顺序一层一层地写得清楚。
写的时候多问几个“后来怎样?”,文章就具体了。
二是注意材料的详略,有所侧重。
对一些重要的过程、场面要细致描绘,使读者有如身临其境。
三是对事件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当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一定要写具体。
(二)怎样写活动活动都是有目的、有形式、有过程的。
搞什么活动?为什么搞活动?怎样搞活动?活动的结果怎样?都要写清楚。
写活动也要求写清楚“六要素”,要把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活动开始、经过、结果写出来。
在整个活动当中,不是写一个人,而是写一群人;不是用一两件事来写人物,而是通过写一个活动场面,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写活动的记叙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必须有活动的基本内容、主要过程和重要场面。
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作为重点,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主要部分记叙下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既要写好群体活动,又要把个体代表写进去;既要写整个场面,又要突出典型人物。
写活动的文章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活动的经过,二是自己的感受。
如果写“参观”活动,就要用“观一处,感一处”的方法。
写整个活动的过程,要用顺叙法,即按活动的先后顺序,把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的经过和结果依次写出来。
三、怎样写景描写景物,表现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地域风貌,赞美祖国的壮丽山河和大自然的奇妙,是记叙文的又一个重要类型。
写景的记叙文有什么特点呢?首先,景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景物指提供人观赏的风景、建筑等;广义的景物指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即自然环境和身会环境。
换句话说,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风光、建筑物、动物、植物等事物的描写,所描写的景物在文章里占重要位置,这是写景记叙文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主要区别。
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有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背景介绍、环境描写,但它们在文章中不是主要内容,是为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为渲染气氛服务的。
同理,写景记叙文里也有写人叙事的内容,但都是为写景服务的。
其次,写景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人物感情抒发表达出来的。
作者可以在文章中直接抒发感情,即所谓直抒胸臆,也可以通过写景表达出来,即所谓寓情于景;还可以在景物描写中蕴涵自己的主观感受,即所谓情景交融。
要注意景物描写必须为人物的思想感情服务,与人物的思想感情相一致,不能孤立地、无目的地写景。
怎样写好写景的记叙文?(一)要写出有特色的景物一般来说,景物是各有特色的。
同样都是公园,但每个公园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
例如,北海公园的白塔、九龙壁、颐和园的香阁、十七孔桥;天坛公园的祈年殿、回音壁;紫竹院公园的竹子;香山公园的红叶等。
同样是山,我国的四大名山各领风骚,独具特色。
同样是水,长江、黄河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文明数千载。
或烟波浩渺、横无涯际;或奔腾咆哮、气势磅礴。
这些景色都以其特有的鲜明的特点闻名于世,只有把它们的独特之处描绘出来,才能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使人得到美的陶冶和享受。
(二)要学会观察写景作文和看图作文有相似之处,都是以观察作为写作的前提。
观察景物与观察图画不同,观察景物要确定观察点,也就是观察景物的立足点。
观察点不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不同。
宋代文学家苏轼有《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由于观赏庐山的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所获得的感受也就迥然不同了。
(三)要借助想象和联想在写景的时候,如果只描写景物的外在特征是不够的,还要写出景物的内在特征。
而内在特征有时难以描绘,这就需要借助于想象和联想。
即借助相关、相似,甚至相反的事物进行类比,从而突出所写景物的特点。
其中,联想是最大特点是由此及彼,它可以跨越时间的界限,可以冲决空间的阻隔,他可以使文章的思路开阔,让景物描写更形象、更感人,更能出神入化地反映出景物的内在特征。
例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人运用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既写出了庐山瀑布落差之大的特征,给人留下难忘印象。
(四)写景要抒情写景,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再现,更是作者主观感情的外观。
景是外在的,情是内在的,正所谓“情随物迁,辞以情发”。
景是情产生的基础,情是景的产物。
因此,要求小学生不要单纯写景,而是要借助景物,抒发一定的思想感情。
当然,这种感情必须发自内心,而不是无病呻吟。
四、怎样状物状物作文,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所谓状物,就是具体、形象地描写物体的特征、形态、色彩、质地等。
这个物还应该包括动物、植物等类。
由于不同的物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状物的方法也不一样。
(一)怎样写物品1.抓住特征从大小、形状、颜色、质地(制造材料)等方面,对所写的物品仔细观察。
因为不同的物品有不同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种物品,也会有某些细微的区别,也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
2.按照一定的顺序写(1)按总一分一总的顺序写。
(2)按物品各部分的空间顺序写。
(3)有的物品,须按先外后内的顺序写,即先写外表,后写内里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