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
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
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1.这段文字选自《_____》。
22.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誉.之曰(称赞) C.吾矛之利.(好处)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___________。孔君平______________其父,父不在, ___________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_______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 声答曰:“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 6页,总 31页
32.把课文补充完整。
33.结合阅读体会,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答案】
21.韩非子▪难一
22.C 23. 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 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刺不破它。 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 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
拿你
24.C 25.C 26.说话、做事都要认真考虑周到,不要自行相互抵触,产生矛盾。 阅读理解。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郗太傅:郗鉴。②咸:都。③矜持:故作姿态,以示不凡,不自然的样
子。④坦腹卧:露出腹部躺着。⑤逸少: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遣门生与王丞相书. 书:_______________ (2)门生归,白.郗曰 白:______________ 10.把文中表示下面意思的句子找出来,并画上“
)。 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
试卷第 4页,总 31页
语词) 2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_________________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人弗能应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 )。 A.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B.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C.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D.他说的盾没有那么坚固,矛也没有那么锐利 25.故事讽刺了哪一类人? ( ) A.言过其实的人。 B.说或做三思而后行的人。 C.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的人。 D.说或做不考虑后果的人。 26.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学期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一、文言文阅读
小古文阅读。 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②也。一日得句③,索笔疾书, 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 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⑤其侄曰:“汝胡⑥不早问,致余忘之。”
试卷第 1页,总 31页
(《吕氏春秋·察今》)
注①遽:急忙,立刻。②契:用刀刻(记号)。③惑:愚蠢,糊涂。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涉.江者 ________ (2)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________ (3)求剑若此. ________ 6.与“刻舟求剑”意思相近的词是( )
A.看风使舵
B.见机行事
【答案】 1. 喜欢 派 拿着 2.(张)丞相仔仔细细地看了很久,自己也不认识。 3.张丞相好书而不工。 4.该责怪的人是张丞相。因为他自己书写不好,还骄傲自满,不听劝告;他字迹潦草, 还埋怨侄儿不早点问。 文言文阅读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①契②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 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③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7.C 28.D 29. 阻止 于是,就 30. 婴儿还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有待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教导。 现在你 欺骗他,这是教他学会欺骗啊。 31.曾子有必要杀彘。因为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做人,都必须讲个“信”字,要说到做 到,不能说谎。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
【答案】
5. 渡 落 这样
6.D
7.楚人在船上刻下宝剑掉落的地方,等船停下的时候按照记号下水寻找宝剑。
8.C
阅读下面的小古文,回答问题。
郗太傅①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 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②自矜持③。唯有一郎,
在东床上坦腹卧④,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⑤,因嫁女与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及反,市罢,遂不得履。”这句话的意思是( )。
A.等到回来时,街市已关门了,于是他没买到鞋子。
B.等到回来时,街市仍开门,所以他买到了鞋子。
C.等到鞋子的老板回来,他才买下了鞋子,回去了。
D.到了街上返回来,街上已不再卖鞋了,他只好买了袜子回家。
【答案】 12. C B 13.杨生出来了,行人用绳子牵着狗离开了,狗不时地回头看。 14. 犬 行人 15.他知道狗会回到自己身边。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 “宁信度,无自信也。” 16.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都根据人物姓氏来借题发挥。
B.杨氏之子以否认的语气表示出杨梅是自己家的果子。
C.指出了孔君平的“孔”是孔雀的“孔”。
D.既否定了孔君平的话,并不尊重。
34.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回答后,会有怎样的反应?请从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方
面加以描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从这篇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A.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B.我们不能只相信尺码,不相信自己的脚。
C.做事迷信教条而不顾客观实际,是不会成功的。
D.做事要坚信真理,不能轻易改变。
【答案】
16. B D
17.A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8.宁可相信自己测量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19.A
20.C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C.随机应变
D.墨守成规
7.楚人采用什么办法寻找失落的宝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做事要切合实际情况。
B.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
C.做任何事都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采取对策,不能因循守旧、不知变通。
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
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
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试卷第 5页,总 31页
注释:①曾子:孔子的弟子;②女:通“汝”;③顾:回来;④彘:猪;⑤特:只
不过。
27.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试卷第 7页,总 31页
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④文义:文章的义理。⑤俄而:不久,不一会儿。⑥骤: 急。⑦欣然:高兴的样子。欣,高兴。然,……的样子。⑧胡儿:即谢朗,字长度,谢 安次兄谢据的长子。小名胡儿。⑨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⑩未若:不如,不及。公大
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yùn),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无奕,谢安长兄谢 奕,字无奕。 35.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的大意,推测加点字词的正确意思。 (1)复.问会:“卿何.以.不汗?”(_____)(_____) 复: A.回去,返回。 B.回答,回报。 C.又,再。 D.重复,重叠。 何以:A.用什么。 B.为什么。 C.怎么样。 D.做什么。 (2)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_____)(_____) 值:A.价格,价钱。 B.物和价相当。 C.值得,有意义。 D.遇到。 服:A.衣服,衣裳。 B.承当,担任。 C.信服,服从。 D.吃(药)。 3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毓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读上面的小古文,借助注释理解文意,完成练习。 (1)选文(一)的两个主要人物是钟繇的儿子_______和_______。 (2)选文(一)写了钟氏之子的两件事,请你用通俗的话简单概括一下。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 (3)简单分析选文(一)中两个孩子的特点。对号入座。 兄弟俩虽然都聪明,但性格上各有千秋:_______遵守礼法而知畏惧,有忠臣的品格; ______则和钟毓不一样,他有智谋、有勇力。 38.分析选文(二),探究语言的魅力。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上面这句话概括了谢太傅一家咏雪的背景,精练地交代了咏雪的时间是________,人物 是_________________,事件是__________。 (2)选文(二)中兄妹两人一个把雪比作盐,另一个把雪比作柳絮,谢太傅认为哪一 个更好呢?说说你的看法。 ①“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与下落之态和盐比较接近。

A.①曾子之.妻之市
②听父母之.教
B.①其子.随之而泣
②今子.欺之
C.①汝.还
②顾反为汝.杀彘
2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子妻之.市 之:往
B.顾反.,为女杀彘 反:同“返”
C.妻适.市反 适:往
D.特.与婴儿戏耳 特:特别
29.解释加点的词。
(1)妻止.之
止.(______________)
(2)遂.烹彘也 遂. (_______________)
30.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曾子有必要杀彘吗?为什么?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④,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⑤以观之。毓拜而后 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⑥,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 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注释)①令誉:美好的声誉。②语:对……说。③敕见:奉皇帝的诏令觐见。④ 昼寝:午睡。⑤托寐:假装睡着。⑥酒以成礼:饮酒是用来完成礼节的。
(注)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 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责骂。⑥胡:为什么。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好:__________ 使:__________ 执: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的意思。 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时流辈皆讥笑之”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4.这则故事中该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 3页,总 31页
(1)吾忘持度.(_____) A.量长度 B.量好的尺码 C.长度 D.温度 (2)反.归取之(_____) A.反正 B.反转 C.相反 D.同“返”,返回
17.“何不试之以足? ”这句话是一个( )。
A.反问句
B.陈述句
C.疑问句
D.否定句
18.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句子的意思。
”。
只有一个年轻人,露出腹部躺在东床上,好像没听说有这回事似的。
试卷第 2页,总 31页
11.读了这则小古文,我知道郗太傅把女儿嫁给了_____________(填人名)。
【答案】 9. 信 告诉 10.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 11.王羲之(逸少)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杨生之犬 杨生畜一犬,甚爱之,行止与俱。一日,生夜行,堕涸井中,犬吠彻夜。旦日,有 行人过,见犬对井号,怪之。往视,见井中有人焉。生曰:“君若出我,当厚报。”行 人日:“以此大见与,便当出尔。”生日:“此狗尝屡次活我,不得相与,其余均可。” 行人日:“若不相与,便不相出。”其时,犬引颈下视井中。生知其意,遂应之。杨生 出,行人系犬而去,犬时时顾。后五日,犬夜走归杨生家。 12.为下列加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若不相与 ________ A.和 B.结交 C.给 D.赞成 (2)犬引颈下视井中________ A.延续 B.伸长 C.导引 13.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的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甚爱之”中的“之”指________,“生知其意,遂应之”中的“之”指________。 15.杨生答应行人要求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32.聪惠


示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3.A
34.孔君平一听,心中一惊,心想:这孩子反应机敏,能言善变,真聪明。目前,我还
没佩服过九岁的孩子,他是其中之一。于是,孔君平开怀大笑,他竖起大拇指称赞道:
“厉害,厉害,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呀!”
阅读
钟氏之子
钟毓(yù)、钟会少有令誉①,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②其父钟繇(yáo)曰:“可 令二子来。”于是敕见③。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 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咏雪 谢太傅①寒雪日内集②,与儿女③讲论文义④。俄而⑤雪骤⑥,公欣然⑦曰:“白雪纷纷 何所似?”兄子胡儿⑧曰:“撒盐空中差可拟⑨。”兄女曰:“未若⑩柳絮因风起。”公 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注释)①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jiǎ)(今河南太康)
人,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②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③儿女:子女,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