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92507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1)细胞内膜系统:是指细胞内在结构、功能及发生上相关的,由膜围绕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2)生物膜系统:只要是指单位膜构成的细胞质膜和由单位膜围成的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溶酶体等。
3)细胞识别:细胞通过表面受体与胞外信号分子(配体)选择性相互作用导致胞内一系列生理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是细胞通讯的重要环节。
4)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在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的结构、发育与调控,以及细胞间关系和在整个生命体中的作用。
5)受体:是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的大分子,当与配体结合后,通过信号转到作用将胞外信号转换为胞内化学或物理的信号,以启动一系列过程,最最终表现为生物学效应。
6)分子开关:是使细胞内一系列信号传递的级联反应,能在正、负反馈两个方面得到精确控制的分子机制的蛋白质分子。
7)细胞凋亡:又叫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细胞主动发生的自然死亡过程,是一个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结束生命的过程,可以发生在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及某些病理过程中。
8)细胞骨架: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细胞骨架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细胞骨架概念是指细胞质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广义的细胞骨架包括细胞核骨架、细胞质骨架、细胞膜骨架和细胞外基质。
9)细胞骨架系统:是由一系列特异的结构蛋白质装配而成的胞内网架系统,广泛分布于细胞结构的各个部分,在维持细胞形态与内部结构的合理排布中起支架作用。
10)蛋白质分选:新生肽由其合成部位正确地运转到其行使功能部位的过程,包括细胞质基质中合成多肽的分选途径和粗面内质网上合成多肽的分选途径。
(合成的蛋白质只有转运至细胞的正确部位,并装配成结构与功能的复合体才能参与细胞的生命活动,这一过程称为蛋白质分选)11)核小体: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由组蛋白和200个碱基对的DNA双螺旋组成的球形小体。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123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1.细胞(cell)是组成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这一基本单位的含义即包括结构上的,也包括功能上的。
2.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在细胞水平上研究生物体的生长、运动、遗传、变异、分化、衰老、死亡等生命现象的学科。
3.医学细胞生物学(medical cell biology)以人体或医学为对象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或学科。
4.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是组成原核生物的细胞,这类细胞主要特征是细胞内没有分化为以膜为基础的具有专门结构与功能的细胞器和细胞核膜,且遗传信息量小,因此进化地位较低。
5.真核细胞(eukaryotic cell)指含有真核(被核膜包围的核)的细胞,主要特征是有细胞膜、发达的内膜系统和细胞骨架体系。
6.生物大分子(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也称多聚体,由许多小分子单体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包括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
7.多肽链(polypeptide chain)多个氨基酸通过肽键组成的肽称为多肽链。
8.细胞蛋白质组(proteome)将细胞内基因活动和表达后所产生的全部蛋白质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在正常或异常情况下,某种细胞内所有蛋白质的种类、数量、结构和功能状态,从而阐明基因的功能。
9.拟核(nucleoid)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核仁,DNA位于细胞中央的核区就称为拟核。
10.质粒(plasmid)很多细菌除了基因组DNA外,还有一些小的双链环形DNA分子,称为质粒。
11.细胞膜(cell membrane)又称质膜,是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所组成的生物膜。
12.生物膜(biological membrane)人们把生物膜和细胞内各种模性结构统称为生物膜。
13.单位膜(unit membrane)生物膜在电镜下呈现出较为一致的3层结构,即电子致密度高的内、外两层之间夹着电子密度较低的中间层。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在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
2、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直径大于0.2微米3、亚显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分子水平以上的结构,直径小于0.2微米.第二章细胞基本知识概要2.细胞学:研究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和生活史的科学.3.细胞:由膜转围成的、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最小原生质团,是生物体电基本的开矿结构和生理功能单位。
4.病毒:迄今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非胞生物体,是仅由一种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构成的核酸蛋白质复合体。
5.原核细胞:没有由膜围成的明确的细胞核、体积小、结构简单、进化地位原始的细胞。
第四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1.生物膜:把细胞所有膜相结构称为生物膜。
2.细胞外被:又称糖萼,细胞膜外表面覆盖的一层粘多糖物质,实际上是细胞表面与质膜中的蛋白或脂类分子共价结合的寡糖链,是膜正常的结构组分,对膜蛋白起保护作用,在细胞识别中起重要作用。
3.细胞连接:细胞连接是多细胞有机体中相邻细胞之间通过细胞膜相互联系、协同作用的重要组织方式,在结构上常包括质膜下、质膜及质膜外细胞间几个部分,对于维持组织的完整性非常重要,有的还具有细胞通讯作用。
4紧密连接:紧密连接是封闭连接的主要形式,普遍存在于脊椎动物体表及体内各种腔道和腺体上皮细胞之间。
是指相邻细胞质膜直接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能阻止溶液中的分子特别是大分子沿着细胞间的缝隙渗入体内,维持细胞一个稳定的内环境。
5.间隙连接:是动物细胞间最普遍的细胞连接,是在相互接触的细胞之间建立的有孔道的连接结构,允许无机离子及水溶性小分子物质从中通过,从而沟通细胞达到代谢与功能的统一。
6.细胞粘附分子:细胞粘附分子是细胞表面分子,多为糖蛋白,是一类介导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粘附作用的膜表面糖蛋白。
超齐全的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1. 细胞(cell)是组成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这一基本单位的含义即包括结构上的,也包括功能上的。
2. 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在细胞水平上研究生物体的生长、运动、遗传、变异、分化、衰老、死亡等生命现象的学科。
3. 医学细胞生物学(medical cell biology)以人体或医学为对象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或学科。
4. 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是组成原核生物的细胞,这类细胞主要特征是细胞内没有分化为以膜为基础的具有专门结构与功能的细胞器和细胞核膜,且遗传信息量小,因此进化地位较低。
5. 真核细胞(eukaryotic cell)指含有真核(被核膜包围的核)的细胞,主要特征是有细胞膜、发达的内膜系统和细胞骨架体系。
6. 生物大分子(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也称多聚体,由许多小分子单体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包括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
7. 多肽链(polypeptide chain)多个氨基酸通过肽键组成的肽称为多肽链。
8. 细胞蛋白质组(proteome)将细胞内基因活动和表达后所产生的全部蛋白质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在正常或异常情况下,某种细胞内所有蛋白质的种类、数量、结构和功能状态,从而阐明基因的功能。
9. 拟核(nucleoid)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核仁,DNA位于细胞中央的核区就称为拟核。
10. 质粒(plasmid)很多细菌除了基因组DNA外,还有一些小的双链环形DNA分子,称为质粒。
11. 细胞膜(cell membrane)又称质膜,是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所组成的生物膜。
12. 生物膜(biological membrane)人们把生物膜和细胞内各种模性结构统称为生物膜。
13. 单位膜(unit membrane)生物膜在电镜下呈现出较为一致的3层结构,即电子致密度高的内、外两层之间夹着电子密度较低的中间层。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1.细胞生物学:从细胞整体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三个层次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及生命活动本质与规律的科学。
2.生物大分子:细胞内由若干小分子亚单位相连组成的具有复杂结构和独特性质的多聚体,能够执行细胞内生命活动的所有功能。
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
3.蛋白质分子的α-螺旋:肽链以右手螺旋盘绕而成空心桶装构象,是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一种。
它每3.6个氨基酸盘旋一周,整个结构借相邻两圈螺旋肽键的=N-H基的氢原子与=C=O基的氧原子之间形成的氢键维系。
4.β-片层结构:一条肽链回折而成的平行排列构象,是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一种,这时多肽链的各段走向都与其相邻肽段的走向相反。
相邻肽段之间形成的氢键使彼此牢固结合。
5.蛋白质的亚单位:组成蛋白质四级结构的两条或两条以上呈独立三级结构的肽链中的每条肽链称为蛋白质亚单位。
6.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组成DNA的两条多核苷酸链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有规律地互不配对的原则,即A和T配对,G和C配对。
7.内膜系统(endomembrane system):通过细胞膜内陷而形成的膜细胞器的总称,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内体等,它们共同完成细胞多种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
8.信号肽(signal peptide):核糖体合成蛋白质时,在新合成的蛋白质的N末端有一段由信号密码翻译出的由16~26个疏水氨基酸组成的序列,它引导核糖体与内质网膜结合,并使多肽链穿过内质网膜进入内质网腔,最后被信号肽酶水解掉。
9.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al,SRP):存在于胞质内,是一核糖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由6个多肽亚单位和1个RNA分子组成。
可识别并结合信号肽和SPR受体,对蛋白质多肽穿过内质网膜进入内质网腔的过程起重要作用。
10.信号识别颗粒受体(SRP receptor):存在于内质网膜中的整合蛋白,为异二聚体。
SRP受体能与SRP-核糖体复合体结合,并把它们引导至内质网膜上被称为移位子的通道蛋白处。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1.细胞:细胞是生命活动基本单位。
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是代谢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有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2.细胞生物学:从细胞整体,亚显微结构和分子三个不同层次上把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统一起来研究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研究细胞的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
3.拟核(nucleoid):在原核细胞的细胞质内,仅含有一DNA区域,无核被膜包绕,该区域称之为拟核,拟核内仅含有一条不与蛋白质结合的裸露的DNA链。
4.细胞膜:是包围在细胞质外周的一层质膜,又称质膜。
5.相变:由同一类型的磷脂合成的脂双层,可在一个凝固点上由液态转变成晶态(凝胶状态),这种物态转变称为相变。
6.核定位信号(NLS):引导蛋白质进入细胞核的一段信号序列,受体为importin 。
7.核输出信号(NES):引导RNA输出细胞核的一段信号序列,受体为exportin。
8.着丝粒:处于主缢痕的内部,是主缢痕的染色质部位。
9.主缢痕:在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连处,有一个向内凹陷的缢痕,称为主缢痕,光镜下,相对不着色。
10.次缢痕:在某些染色体上除具有主缢痕外,还有另一个染色较浅的缢痕部位称为次缢痕,其大小和范围是恒定的,常存在于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短臂上,可作为染色体的鉴别标志。
11.端粒:是存在于染色体末端的特化部位。
通常由一简单重复的序列组成,进化上高度保守。
人体细胞中序列为GGGTAA。
12.核基质:是真核细胞间期中除核被膜、染色质和核仁以外的一个精密的网架系统。
又称核骨架。
13.核仁(nucleolus):见于间期的细胞核内,呈圆球形,一般1~2个,有时多达3~5个。
主要功能是转录rRNA和组装核糖体单位。
14.核仁趋边(边集):在生长旺盛的细胞中,核仁常趋向核的边缘,靠近核膜,即发生该现象15.细胞骨架(cytoskeleton):由蛋白纤维交织而成的立体网架结构,充满整个细胞质的空间,以保持细胞特有的形状并与细胞运动有关。
细胞生物学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在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
核心问题是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结合起来。
细胞学说:(同上)iPS细胞:即诱导多能干细胞,把某些转录因子基因克隆入病毒载体,然后引入小鼠成纤维细胞,发现可诱导其发生转化,产生的iPS细胞在形态、基因和蛋白表达、表观遗传修饰状态、细胞倍增能力、类胚体和畸形瘤生成能力、分化能力等方面都与胚胎细胞相似。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细胞: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
病毒:由一种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或仅由蛋白质构成(如朊病毒),个体微小,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生命活动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
类病毒:仅由一个有感染性的环状RNA分子构成,大小仅有几百个核酸,只感染植物的病毒,如马铃薯纺锤块茎病类病毒。
支原体:最小的最简单的原核生物,没有细胞壁,只有细胞膜,其细胞中唯一可见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蓝藻:又称蓝细菌,是自养型原核生物,能进行与高等植物类似的光合作用,也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单细胞生物。
蛋白感染因子:即朊病毒,一类不含核酸而仅由蛋白质构成的可自我复制并具感染性的因子。
古核细胞:常生活于热泉水、缺氧湖底、盐水湖等极端环境中的生物。
具有一些独特的生化性质,如膜脂由醚键而不是酯键连接。
古核细胞遗传的信息量小,DNA为裸露的环状双螺旋分子,没有核膜。
第三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差速离心: 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所产生的不同离心力,将各种质量和密度不同的亚细胞组分和各种颗粒分开。
密度梯度离心:用一定的介质在离心管内形成密度梯度,将细胞混悬液或匀浆置于介质的顶部,通过重力或离心力场的作用使样品中不同组分以不同的沉降率沉降,形成不同的沉降带。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一.细胞概述1. 细胞(cell)细胞是由膜包围着含有细胞核(或拟核)的原生质所组成, 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能够通过分裂而增殖,是生物体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基础。
细胞或是独立的作为生命单位, 或是多个细胞组成细胞群体或组织、或器官和机体;细胞还能够进行分裂和繁殖;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并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2. 细胞质(cell plasma)是细胞内除核以外的原生质, 即细胞中细胞核以外和细胞膜以内的原生质部分, 包括透明的粘液状的胞质溶胶及悬浮于其中的细胞器。
3. 原生质(protoplasm)生活细胞中所有的生活物质, 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
4. 原生质体(potoplast)脱去细胞壁的细胞叫原生质体, 是一生物工程学的概念。
如植物细胞和细菌(或其它有细胞壁的细胞)通过酶解使细胞壁溶解而得到的具有质膜的原生质球状体。
动物细胞就相当于原生质体。
5. 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细胞生物学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 从细胞的整体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等三个层次,以动态的观点, 研究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生活史和各种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前沿分支学科之一,主要是从细胞的不同结构层次来研究细胞的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从生命结构层次看,细胞生物学位于分子生物学与发育生物学之间,同它们相互衔接,互相渗透。
6. 细胞学说(cell theory)细胞学说是1838~1839年间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所提出,直到1858年才较完善。
它是关于生物有机体组成的学说,主要内容有: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单细胞发育而来,即生物是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组成;②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③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④生物的疾病是因为其细胞机能失常。
7. 原生质理论(protoplasm theory)1861年由舒尔策(Max Schultze)提出, 认为有机体的组织单位是一小团原生质,这种物质在一般有机体中是相似的,并把细胞明确地定义为:“细胞是具有细胞核和细胞膜的活物质”。
细胞生物学 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1.生命(life):有机物和水构成的一类具有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能回应刺激、能进行自我复制(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
2.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探讨细胞生命现象的发生规律及其本质的科学。
即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三个水平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各种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3.医学细胞生物学(medical cell biology):以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研究人体细胞生长、发育、分化、繁殖、运动、遗传、变异、衰老和死亡等生命活动规律以及采用细胞学技术研究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科。
4.模式生物学5.细胞:细胞是由膜包围着含有细胞核(或拟核)的原生质所组成,其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拟核),是除了病毒(virus)以外一切生物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6.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学科,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科学。
7.显微结构microscopic structure: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直径大于0.2微米,如细胞的大小及外部形态、染色体、线粒体、中心体、细胞核、核仁等,目前用于研究细胞显微结构的工具有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
8.亚显微结构submicroscopic structure或超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分子水平以上的结构,直径小于0.2微米,如内质网膜、核膜、微管、微丝、核糖体等,目前用于亚显微结构研究的工具主要有电子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和X线衍射仪等9.超薄切片:通常以锇酸和戊二醛固定样品,丙酮逐级脱水,环氧树脂包埋,以热膨胀或螺旋推进的方式切片,重金属(铀、铅)盐染色。
10.分辨率或分辨力(resolution):在人的明视距离25cm处,能清楚的分辨被检物体细微结构最小间隔的能力,用R来表示。
R=0.61λ/nsinα。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一.绪论细胞生物学是从细胞的整体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3 个层次,以整体与动态的观点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以及各种生命活动本质和基本活动的科学。
二.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方法1.细胞培养(cell culture):从活体中取出的细胞或其他建系细胞,在体外无菌条件下,给予一定的条件进行培养,使其能继续生存、生长和繁殖的一种方法。
2.原代培养(primary culture):直接取材于有机体组织的细胞培养。
3.传代培养(secondary culture):将原代培养的细胞取出,以1:2以上的比例转移到另一盛有新鲜培养液的器皿中进行培养的过程称传代培养。
用这种方法可重复传代。
4.接触抑制:一般分散的细胞悬液在培养瓶中很快就贴壁铺展并进行分裂繁殖,形成紧密的单层细胞,当这些细胞表面互相接触时,就停止分裂增殖,不再进入S期,这种现象称细胞的接触抑制。
5.细胞系(cell line):原代培养细胞成功传代即为细胞系。
有限细胞系(50代以内)6.细胞融合:是指用自然或人工的方法使两个或几个不同细胞融合为一个细胞的过程。
7.Southern杂交:是体外分析特异DNA序列的方法,操作时先用限制性内切酶将核DNA或线粒体DNA切成DNA片段,经凝胶电泳分离后,转移到醋酸纤维薄膜上,再用探针杂交,通过放射自显影,即可辨认出与探针互补的特殊核苷序列。
8.Northern杂交9.PCR技术:是在体外快速扩增特异性DNA片段的技术,它利用DNA半保留复制原理,通过控制温度,使DNA 处于“变性—复性—合成”反复循环中。
每一个循环的产物又作为下一个循环的模板,每循环一次,DNA分子就按2n指数倍增,结果可获得数百万个拷贝的目的DNA片段。
三.细胞概述细胞是一切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各种生命活动都是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异,但其化学组成基本相似。
1.生物大分子:细胞内由小分子物质聚合而成的结构复杂,具独特特性,负责装配细胞组成,催化细胞内化学变化,产生运动,反应以及遗传变异的生命活动的物质。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说1.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以细胞为研究对象,研究细胞的构造和功能,论述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基因表达和调控等基本规律的学科。
2.亚细胞构造:细胞膜、细胞核以及线粒体、高尔基体、核糖体、中心体等细胞器的微细构造。
也称亚显微构造或超微构造。
3.原代细胞培育:是指在体外条件下,将细胞从机体中分别出来立刻进行的培育叫着原代细胞培育,有人将培育的第 1 代细胞与传 10 代之内的细胞统称为原代细胞培育。
4.细胞株:原代培育的细胞传至 10 代左右就不易传下去了,细胞生长出现阻滞,只有很少量细胞能够存活下去,并又进行 40-50 代的培育,这类传代细胞称作细胞株。
5.细胞系:当细胞株传至 50 代此后,又要出现危机,不可以再传代下去,但假如部分细胞发生遗传突变,并带有癌细胞的特色,有可能在培育条件下无穷制地传下去,这类传代细胞称为细胞系。
6.分辨率:显微镜或人眼在25cm 的明视距离处,能清楚的分辨被检物体细微构造最小间隔的能力。
7.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他们的分子量在一万到一百万之间,是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8.核酸:是遗传物质,分两类,即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
9.蛋白质的三级构造:多肽链在二级构造的基础长进一笔盘波折叠,形成的有一条肽链所构成的单位(亚单位)。
10.联合水:是以氢键和蛋白质分子相联合的水分子,是细胞构造的构成部分。
11.等电点:两性离子所带电荷因为简单的 PH 值不一样而改变,当两性离子正负电荷数值相等时,溶液的 PH 值即为等电点。
12.细胞的体积守恒定律:一个生物体的大小和器官的大小与细胞的体积大小没关,而与细胞的数目呈正比关系的定律。
13.生物膜:真核细胞内部存在着由膜环绕建立的各样细胞器,细胞内的这些膜系统与细胞膜统称为生物膜。
14.质膜:即细胞膜。
是细胞质和外界相隔的一层薄膜。
15.整合蛋白:所有或一部分在膜内的蛋白质,也称内在蛋白或镶嵌蛋白。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1.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生活史以及各种生命活动的科学。
2.细胞学说(cell theory):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德国动物学家施旺所创立。
其主要论点是一切生物,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动物和植物均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物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
3.分辨率:显微镜或人眼在25cm的明视距离处,能清楚地分辨被检物体细微结构最小间隔的能力。
R=0.61λ/n sinθ4.生物大分子(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指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它们的分子量在1万到1百万之间,是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5.核酸(nucleic acid):是遗传物质,分两类,即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6.蛋白质的三级结构:多肽链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盘曲折叠,形成的由一条肽链所组成的单体(亚单位)。
7.结合水:是以氢键和蛋白质分子相结合的水分子,构成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8.核酶:具有酶活性的RNA分子。
9.生物膜(biological membrane):包括细胞膜及细胞内膜,都具有共同的结构,它们是由脂类和蛋白质分子以非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结构。
10.质膜:即细胞膜。
是细胞质和外界相隔的一层薄膜。
11.片层结构模型:细胞膜中有两层磷脂分子,这两层分子的疏水脂肪酸链在膜的内侧彼此相对,而分子的亲水端则朝向膜的内外表面,球形的蛋白质分子附着在脂双层的两侧表面,形成了蛋白质-磷脂-蛋白质三层夹板式结构。
12.单位膜: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种生物膜,发现它们都呈三层式结构,内外两侧为电子密度高的暗线,中间一层为电子密度低的明线,把这种“两暗一明”的结构称为单位膜。
13.晶格镶嵌模型:认为生物膜中脂类能可逆的进行无序(液态)和有序(晶态)的相变,膜中镶嵌蛋白对脂类分子的运动具有限制作用。
可使其周围的脂质分子形成界面质,而不能发生单独活动,两者合在一起构成膜中的晶态部分(晶格)。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在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
核心问题是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结合起来。
分子细胞生物学:把细胞看成是物质、能量、信息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在分子水平上深入探索细胞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二章:原核细胞:结构简单的细胞,没有膜包被的细胞核。
真核细胞:细胞具有核被膜,细胞质中含有一些膜性细胞器的细胞。
第三章:分辨率:区分两个之间之间的最小距离。
细胞系:由能进行无限次传代培养的细胞群称为细胞系。
细胞系细胞与体内原来的细胞比, 其形态、结构、遗传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
细胞株:原代细胞一般传至10代左右就出现生长停滞,人部分细胞衰老死亡,但有极少数细胞可能渡过“危机”而顺利地传代40-50次,并且仍保持原来染色体的二倍体数量及接触抑制的行为,这种传代细胞称为细胞株。
接触抑制:在离体细胞培养中,细胞彼此接触而抑制细胞的生长。
第四章:生物膜:镶嵌有蛋白质和糖类(统称糖蛋白)的磷脂双分子层,起着划分和分隔细胞和细胞器作用生物脸,也是与许多能量转化和细胞内通讯有关的重要部位,同时,生物膜上还有人量的酶结合位点。
细胞、细胞器和其坏境接界的所有膜结构的总称。
流体镶嵌模型:该模型主要强调:1、膜的流动性,膜蛋白和膜脂均可侧向运动;2、膜蛋白分布不对称性,有的镶嵌在膜表面,有的嵌入或横跨脂双分子层。
单位膜:由脂双层及嵌合蛋白质构成的一层生物膜。
在电镜下呈现出“暗-明-暗”三层式结构。
第五章:主动运输: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浓度低的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需要消耗能量。
钠钾泵(又称Na+・K+ATP酶):能水解ATP,使a亚基带上磷酸基团或去磷酸化,将钠离子泵出细胞,而将钾离子泵入细胞的膜转运载体蛋白。
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
1、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在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
2、显微结构microscopic structure: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直径大于0.2微米,如细胞的大小及外部形态、染色体、线粒体、中心体、细胞核、核仁等,目前用于研究细胞显微结构的工具有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
3、亚显微结构submicroscopic structure:在电子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分子水平以上的结构,直径小于0.2微米,如内质网膜、核膜、微管、微丝、核糖体等,目前用于亚显微结构研究的工具主要有电子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和X线衍射仪等。
4、细胞学cytology:研究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和生活史的科学,细胞学的确立是从Schleiden(1838)和Schwann (1839)的细胞学说的提出开始的,而大部分细胞学的基础知识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得到的。
在这一时期,显微镜的观察技术有了显著的进步,详细地观察到核和其他细胞结构、有丝分裂、染色体的行为、受精时的核融合等,细胞内的渗透压和细胞膜的透性等生理学方面的知识也有了发展。
对于生殖过程中的细胞以及核的行为的研究,对于发展遗传和进化的理论起了很大作用。
5、分子细胞生物学molecular cell biology:是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是指在分子水平上探索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规律,主要应用物理的、化学的方法、技术,分析研究细胞各种结构中核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的构造、组成的复杂结构、这些结构之间分子的相互作用及遗传性状的表现的控制等。
第二章细胞基本知识概要1、细胞:由膜围成的、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最小原生质团,是生物体最基本的框架结构和生理功能单位。
其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拟核)。
医学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近代物理学、生物化学、实验生物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手段,从显微水平、亚显微水平乃至分子水平来研究生命活动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
细胞生物学属于普通生物学的范畴。
细胞学说(cell theory)由德国科学家施莱登Schleiden和施旺Schwann提出,其基本内容为: (l) 所有生物,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2) 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绝大多数生命类型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非细胞生命体现其生命存在的重要平台。
原生质构成生命机体的原始生命物质。
生物大分子:多糖、蛋白质和核酸等,由于分子量巨大、分子结构复杂并具有复杂的生物活性,故称生物大分子。
核酶(ribozyme)具有酶活性的RNA,参与RNA的剪接过程酶(enzyme)是生物体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一级结构是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二硫键的位置和数目。
二级结构是在一级结构的基础上主链内的氨基酸残基间形成氢键;阿拉法螺旋、贝塔片层、三股螺旋;球状蛋白和纤维状蛋白三级结构是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由侧链非共价键或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的(氢键、离子键、疏水键等);具有生物学活性四级结构是在三级结构的基础上,一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结构更为复杂;每个独立的三级结构成为功能亚基(亚单位);亚单位间通过氢键等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形成的单位膜:电镜下,生物膜呈“两暗夹一明”的形态结构。
细胞膜是围在细胞质外的一层薄膜,又称外膜,在电镜下表现为单位膜结构。
内在膜蛋白又称穿膜蛋白,占膜蛋白总量的70-80%,通过疏水性氨基酸部分,直接与膜脂的疏水区相互作用而不同程度嵌入膜内。
外在膜蛋白又称周边蛋白,占膜蛋白总量的20%-30%,完全位于脂双层之外,通过非共价键等与膜脂的极性头部或膜镶嵌蛋白的亲水部分相互作用而间接与膜结合。
脂锚定蛋白位于膜两侧,以共价键与膜脂分子结合。
膜的不对称性是指细胞膜中各种成分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包括种类和数量上都有和大差异,这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密切关系。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1.细胞学说:施莱登和施旺所提出的,关于生物有机体组成的学说,主要内容有:①所有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②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③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④新细胞来源于已经存在的细胞。
2.(医学)细胞生物学:从细胞角度研究生命的发展与分化、发育与生长、遗传与变异、健康与疾病、衰老与死亡等基本生命现象的科学。
它从细胞整体、亚细胞结构、分子三个不同水平出发,并将这三个不同层次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揭示生命的本质。
3.生物大分子:细胞内由若干小分子亚单位相连组成的具有复杂结构和独特性质的多聚体,能够执行细胞内生命活动的所有功能。
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
4.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由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其主要特点是:DNA由两条反向平行的互补核苷酸链以右手螺旋盘旋而成。
DNA分子全部碱基处于双螺旋内侧, 按碱基互补的原则配对并由氢键连接。
5.蛋白质二级结构:在一级结构的基础上,借氢键在氨基酸残基之间的对应点连接,发生折曲而形成的一种结构。
包括以下类型:①α-螺旋②β-折叠③三股螺旋6.单位膜:现指在EM下呈现“暗-明-暗”三层式结构(内外为电子密度高的暗线,中间为电子密度低的明线)、由脂蛋白构成的任何一层膜。
7.液态镶嵌模型:主要内容为:①细胞膜由流动的双脂层和嵌在其中的蛋白质组成;②蛋白质或嵌在脂双层表面、或嵌在其内部、或横跨脂双层,表现出分布的不对称性;③该模型强调了膜的流动性和膜的不对称性,但忽视了膜蛋白对脂质分子的控制作用和膜各部分流动的不均一性。
8.被动运输:物质顺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穿膜运输,跨膜动力为梯度中的势能,不消耗细胞本身代谢能。
9.主动运输:物质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穿膜运输,需消耗细胞代谢能,依赖特定转运蛋白。
10.易化扩散:一些非脂溶性物质,不能以简单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需借助载体蛋白顺浓度梯度运输,该过程消耗浓度差势能而不是消耗代谢能。
11.膜泡运输:细胞在转运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过程中,涉及一些有界面的小囊泡有顺序地形成和融合的物质运输过程。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在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
核心问题是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结合起来。
分子细胞生物学:把细胞看成是物质、能量、信息过程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在分子水平上深入探索细胞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二章:原核细胞:结构简单的细胞,没有膜包被的细胞核。
真核细胞:细胞具有核被膜,细胞质中含有一些膜性细胞器的细胞。
第三章:分辨率:区分两个之间之间的最小距离。
细胞系:由能进行无限次传代培养的细胞群称为细胞系。
细胞系细胞与体内原来的细胞比,其形态、结构、遗传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
细胞株:原代细胞一般传至10代左右就出现生长停滞,大部分细胞衰老死亡,但有极少数细胞可能渡过“危机”而顺利地传代40-50次,并且仍保持原来染色体的二倍体数量及接触抑制的行为,这种传代细胞称为细胞株。
接触抑制:在离体细胞培养中,细胞彼此接触而抑制细胞的生长。
第四章:生物膜:镶嵌有蛋白质和糖类(统称糖蛋白)的磷脂双分子层,起着划分和分隔细胞和细胞器作用生物膜,也是与许多能量转化和细胞内通讯有关的重要部位,同时,生物膜上还有大量的酶结合位点。
细胞、细胞器和其环境接界的所有膜结构的总称。
流体镶嵌模型:该模型主要强调:1、膜的流动性,膜蛋白和膜脂均可侧向运动;2、膜蛋白分布不对称性,有的镶嵌在膜表面,有的嵌入或横跨脂双分子层。
单位膜:由脂双层及嵌合蛋白质构成的一层生物膜。
在电镜下呈现出“暗-明-暗”三层式结构。
第五章:主动运输: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浓度低的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需要消耗能量。
钠钾泵(又称Na+-K+ ATP酶):能水解A TP,使a亚基带上磷酸基团或去磷酸化,将钠离子泵出细胞,而将钾离子泵入细胞的膜转运载体蛋白。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1.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研究和揭示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它从显微、亚显微及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代谢、运动、衰老、死亡,以及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重大生命过程2.细胞学说: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有细胞核细胞产物构成。
②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
③新的细胞可以通过已存在的细胞繁殖产生。
3.免疫荧光技术:将免疫学方法(抗原抗体特异结合)与荧光标记技术结合起来,研究特异蛋白抗原在细胞内分布的方法。
利用荧光素所发的荧光可在荧光显微镜下检出,从而可对抗原进行细胞定位。
4.密度梯度离心:通过离心力的作用使样品中不同组分以不同的沉降率在密度梯度溶液中沉降,形成不同的沉降带,从而达到分离细胞组分的目的。
5.光脱色恢复技术(FPR):使用亲水性或亲脂性的荧光分子,如荧光素、绿色荧光蛋白与蛋白或脂质耦联,用于检测所标记分子在活体细胞表面或细胞内部的运动及其迁移速率。
6.原代细胞:是指从机体取出后立即培养的细胞,一般指培养的第2代至传10代以内的细胞。
7.接触抑制: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贴壁生长的正常二倍体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分裂随之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
8.细胞融合:通过培养和诱导,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为一个双核或多核细胞的过程称为细胞融合或细胞杂交。
9.细胞质膜:又称质膜,曾称细胞膜(cell membrane),是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组成的生物膜。
10.生物膜:质膜和细胞内膜在起源、结构和化学组成的等方面具有相似性,故总称为生物膜(biomembrane)11.流动镶嵌模型:一种描述生物膜的动态模型。
生物膜由膜脂和膜蛋白组成,具有流动性,膜蛋白镶嵌在脂双层或结合于脂双层表面。
12.脂筏模型:脂筏是以甘油磷脂的生物膜上,胆固醇和鞘脂形成相对有序的脂相,如同漂浮在脂双层上的"筏"一样,载着具有生物功能的膜蛋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1受体,配体:受体(receptor):存在于细胞膜上细胞内、能接受外界的信号,并将这一信号转化为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从而对细胞的结构或功能产生影响的蛋白质分子。
配体(ligand):受体所接受的外界信号,包括神经递质、激素、生长因子、光子、某些化学物质及其他细胞外信号。
受体是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分子,可以识别和选择性地与某些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与之结合的相应的信息分子叫配体。
2. 细胞通讯,信号传导,信号转导,细胞识别:细胞通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别一个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
信号传导:相当于是将上面细胞的刺激冲动传向下一个细胞,起着一种传递承接的作用,生化性质上没有什么改变。
信号转导:指细胞通过胞膜或胞内受体感受信息分子的刺激,经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转换,从而影响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过程。
细胞识别:是指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与胞外信号物质分子(配体)选择性地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是细胞通讯的一个重要环节。
3. 分子伴侣:一类在序列上没有相关性但有共同功能的蛋白质,它们在细胞内帮助其他含多肽的结构完成正确的组装,而且在组装完毕后与之分离,不构成这些蛋白质结构执行功能时的组份。
4. 核孔复合体:在内外膜的融合处形成环状开口,直径为50~100nm,核孔构造复杂,含100种以上蛋白质,并与核纤层紧密结合。
是选择性双向通道。
功能是选择性的大分子出入(主动运输),酶、组蛋白、mRNA、tRNA等存在电位差,对离子的出入有一定的调节控制作用。
5. 常染色质,异染色质 : 在细胞核的大部分区域,染色质结构的折叠压缩程度比较小,即密度较低,进行细胞染色时着色较浅,这部分染色质称常染色质.着丝点部位的染色质丝,在细胞间期就折叠压缩的非常紧密,和细胞分裂时的染色体情况差不多,即密度较高,细胞染色时着色较深,这部分染色质称异染色质.6. 核仁组织区:即rRNA序列区,它与细胞间期核仁形成有关,构成核仁的某一个或几个特定染色体片断。
这一片段的DNA转录为rRNA, rRNA所在处。
7. 多聚核糖体: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同一条mRNA分子能够同多个核糖体结合,同时合成若干条蛋白质多肽链,结合在同一条mRNA上的核糖体就称为多聚核糖体。
8. 紧密连接,粘着带,桥粒,间隙连接:紧密连接(tight junction):是相邻细胞间局部紧密结合,在连接处,两细胞膜发生点状融合,形成与外界隔离的封闭带,由相邻细胞的跨膜连接糖蛋白组成对应的封闭链,主要功能是封闭上皮cell间隙,防止胞外物质通过间隙进入组织,从而保证组织内环境的稳定性,紧密连接分布于各种上皮细胞管腔面,细胞间隙的顶端。
桥粒:上皮细胞等细胞间结合的一种形式,是细胞膜上直径约为0.5微米的圆形区域,在切面上可以看到二个相连的细胞膜之间有相距20—25毫微米严格平行的细胞间隙。
桥粒有增强细胞间结合的效能。
粘着带:粘着带连接位于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下方, 靠钙粘着蛋白同肌动蛋白相互作用, 将两个细胞连接起来。
粘着带处相邻细胞质膜的间隙为20~30nm, 介于紧密连接和桥粒之间, 所以又叫中间连接或带状桥粒。
间隙连接:是动物细胞中通过连接子(connexons)进行的细胞间连接。
所谓“间隙”,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在间隙连接处, 相邻细胞质膜间有2~3nm的间隙;其二是在间隙连接的连接点处,双脂层并不直接相连, 而是由两个连接子对接形成通道,允许小分子的物质直接通过这种间隙通道从一个细胞流向另一个细胞。
9. 第一信使,第二信使:细胞表面受体接受细胞外信号后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称为第二信使,而将细胞外的信号称为第一信使。
10.膜骨架,细胞质骨架,核纤层,核骨架,细胞骨架膜骨架:细胞质膜的一种特别结构,是由膜蛋白和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它参与维持细胞质膜的形状并协助质膜完成多种生理功能,这种结构称为膜骨架。
细胞质骨架:真核细胞中主要分布于细胞质的一种纤维状结构系统,包括三种不同类型的纤维,即: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
核纤层:是位于细胞核内层核膜下的纤维蛋白片层或纤维网络,核纤层由1至3种核纤层蛋白多肽组成。
核纤层与中间纤维、核骨架相互连结,形成贯穿于细胞核与细胞质的骨架结构体系。
核骨架:为真核细胞核内的网络结构,是指除核被膜、染色质、核纤层及核仁以外的核内网架体系。
细胞骨架:是指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
广义的细胞骨架包括细胞核骨架(核内骨架及分裂期染色体骨架和核纤层)、细胞质骨架(微丝、微管、中间纤维和微梁)、细胞膜骨架、细胞外基质。
狭义的细胞骨架仅指细胞质骨架。
11. 亚线粒体,半自主性细胞器亚线粒体:用超声波将线粒体破碎,线粒体内膜碎片可自然卷成颗粒朝外的小膜泡,这种小膜泡称为亚线粒体小泡或亚线粒体颗粒。
半自主性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自身转录RNA和翻译蛋白质的体系,但是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自身编码合成的蛋白质并不多,它们中的绝大多数蛋白质是由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合成的。
也就是说,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自主程度是有限的,它们对核遗传系统有很大的依赖性。
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生长和增殖是受核基因组及自身的基因组两套遗传信息系统控制的,所以它们都被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
12.核定位信号,信号肽,导肽核定位信号:是另一种形式的信号肽, 可位于多肽序列的任何部分。
一般含有 4~8个氨基酸, 且没有专一性, 作用是帮助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
信号肽:某种分泌蛋白质及细胞膜蛋白质等,以前体物质多肽的形式合成,其N末端含有作为通过膜时作为信号的氨基酸序列,这种氨基酸序列称信号肽或信号序列。
导肽:导肽又称转运肽或导向序列,它是游离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的N-端信号。
13. 细胞周期,周期细胞,休眠细胞,终末分化细胞细胞周期:通常将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的生长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形成子细胞结束为止所经历的过程称为细胞周期。
在这一过程中, 细胞的遗传物质复制并均等地分配给两个子细胞。
周期细胞:在细胞社会中,有些细胞可能会持续分裂,即细胞周期持续运转。
这些细胞称为周期中细胞。
休眠细胞:有些细胞会暂时暂时离开细胞周期,停止细胞分裂,去执行一定的生物学功能。
这些细胞称为静止期细胞,或G0期细胞或休眠细胞。
终末分化细胞:在机体内另有一些细胞,由于分化程度高,一旦生成后,则终生不再分裂。
这些细胞称为终末分化细胞。
14. 核小体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由DNA和组蛋白构成。
由4种组蛋白H2A、H2B、H3和H4,每一种组蛋白各二个分子,形成一个组蛋白八聚体,还有一个组蛋白H1。
约200 bp的DNA分子盘绕在组蛋白八聚体构成的核心结构外面,形成了一个核小体。
15. 次缢痕,核仁组成区(NOR)次溢痕:除主缢痕外,在染色体上其他的浅染缢缩部位称次缢痕。
它的数目、位置和大小是某些染色体所特有的形态特征,因此也可以作为鉴定染色体的标记。
核仁组成区:位于染色体的次缢痕部位,但并非所有次缢痕都是核仁组织区。
染色体NOR是rRNA基因所在部位,与间期细胞核仁形成有关。
16. 染色质,染色体,兼性异染色质,结构异染色质染色质: 在细胞核中,有一种易被碱性染料染上颜色的物质,叫做染色质。
染色体: 染色体在细胞的有丝分裂期由染色质螺旋化形成。
兼性异染色质:是指在某些细胞类型或一定的发育阶段,原来的常染色质聚缩,并丧失基因转录活性,变为异染色质。
结构异染色质:指的是各种类型的细胞,除复制期以外,在整个细胞周期均处于聚缩状态,DNA包装比在整个细胞周期中基本没有较大变化的异染色质。
17. 核型,基因组,卫星DNA核型:是指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 是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的总和。
基因组:一般的定义是单倍体细胞中的全套染色体为一个基因组,或是单倍体细胞中的全部基因为一个基因组。
卫星DNA:是一类高度重复序列,卫星DNA位于有重要功能的真核染色体的着丝粒和端粒上。
18. 着丝粒序列,自主复制序列,端粒序列染色体DNA的三种功能元件着丝粒序列:功能是使细胞分裂时已完成复制的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自主复制序列:一个DNA复制起点,确保染色体在细胞周期中能够自我复制,维持染色体在细胞世代传递中的连续性。
端粒序列:在染色体的两个末端,保持染色体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19. 微丝,微管,踏车行为(现象),微管组织中心微丝(肌动蛋白纤维):是指真核细胞中由肌动蛋白组成的骨架纤维。
微丝的功能:肌肉收缩,微绒毛,应变纤维,胞质环流和阿米巴运动,胞质分裂环。
微管:由α,β两种类型的微管蛋白亚基组成,两种蛋白形成微管蛋白二聚体,是微管装配的基本单位。
微管是由微管蛋白二聚体组成的长管状细胞器结构。
微管的功能:维持细胞形态,细胞内运输,鞭毛运动和纤毛运动,纺锤体和染色体运动,基粒与中心粒。
踏车行为(现象):目前微管装配动态模型认为,微管两端具有GTP帽,微管将继续装配,反之,具GDP帽则解聚.在一定条件下,微管一端发生装配使微管延长,而另一端则去装配而使微管缩短,实际上是微管正极的装配速度大于微管负极的装配速度,这种现象称为踏车现象。
微管组织中心:细胞在生理状态以及实验处理解聚后重新装配的发生处称为微管组织中心(MTOC)。
动物细胞的MTOC为中心体。
MTOC决定了细胞微管的极性。
20.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的过程。
通过有丝分裂,每条染色体精确复制成的两条染色单体并均等地分到两个子细胞,使子细胞含有同母细胞相同的遗传信息。
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可以区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减数分裂:的特点是DNA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形成单倍体的精子和卵子,通过受精作用又恢复二倍体,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交换,使配子的遗传多样化,增加了后代的适应性,因此减数分裂不仅是保证生物种染色体数目稳定的机制,同且也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进化的机制。
21. 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过程。
对个体发育而言,细胞分化得越多,说明个体成熟度越高.细胞衰老:细胞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功能减退,逐渐趋向死亡的现象。
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指细胞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受内在遗传机制的控制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22. 当家(管家基因)基因,奢侈基因管家基因: 管家基因又称持家基因,是指所有细胞中均要表达的一类基因,其产物是对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如微管蛋白基因、糖酵解酶系基因与核糖体蛋白基因等。
奢侈基因: 在特别细胞类型中大量(通常)表达并编码特殊功能产物的基因。
23. 细胞的全能性,多能造血干细胞,单能干细胞,细胞的全能性:指个体某个器官或组织已经分化的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再生成完整个体的遗传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