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 课件优秀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
——《续资治通鉴》 1、赵普分析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藩镇太重,君弱臣强(地方权力大,中央势弱)
北宋建立:960年,赵匡胤,定都开封
北
军事:“杯酒释兵权”; 统调分离;更戍法
宋
的 强化集权 行政 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政
地方:文官任知州,知州三
治
年一换,设通判
财政: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重文轻武:文臣统兵,压抑武将;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王安石变法 背景,内容,评价
课堂练习
1、“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这一诗句中的
武
做铁莫做针。 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宋太宗:977年,进士109人,诸科200人,
将
”
——(宋)谚语 (2)起义军在
的率领下,攻入长安,给唐朝以
的打击。
统调分离: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经过:(1)755年,节度使
和部将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
”。
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二、重文轻武政策 评价
材料3:赵宋王朝是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外族入侵势力所颠覆, 从王朝内部来说,横亘两宋三百多年始终没有一股政治势力膨 胀到足以威胁赵宋皇位的稳固。
——《浅析宋代文官制度的得失》
(2)政治方面: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转移的情况发生, 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好社会的安定。
宋太祖:最多一次是31人,诸科最多是96人;
(名师整理)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6课《北宋的政治》精品课件
(D) ①秦始皇实行郡县制 ②汉武帝颁布“推恩
令”
③宋太祖派文臣做知州 ④北宋设立转运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过关训练 12.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 复幽蓟,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能及 矣。”这反映了当时政府( B ) A.渴望收回幽云地区 B.重文轻武 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 D.崇武抑文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首页
末页
过关训练 2.小明是个对联迷,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 王,他写了许多对联,下列哪一副对联是与赵 匡胤有关的( D )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周世宗
相关史事
赵匡胤是后周禁 军的统帅,负责防守 京师。960年初,朝廷 派他北上抵抗辽军。 军队行至开封以北的 陈桥驿时,谋士和诸 将拿出预备好的黄龙 袍披到赵匡胤身上, 叩头便拜,口称“万 岁”,赵匡胤就这样 当了皇帝。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第6课 北宋的统治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的建立 时间: 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
欧阳修
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欧阳修,北宋政 治家、文学家,唐宋 八大家之一。在政治 上负有盛名。天圣八 年进士。
宋英宗时,官至 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兵权
行政权
第6课 北宋的统治 誊录、糊名
第6课 北宋的统治
宋朝重文轻武的影响
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 期尚文轻武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 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 社会的安定。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优质课件(共19张PPT)
消极影响:
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 办事效率下降;
互相牵制。但是矫枉过正,官员数量的大大增加,既影响办事效率,
又造成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的现象,形成了“冗官”的弊端。 养兵、养官所需的巨额费用,加上对辽和西夏的战争及高额赔
款,都给宋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形成“冗费 ”。
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教参
北宋的政治•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问题 5:宋太祖是怎样“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 问题 6:这些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呢? 精兵”的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第29-30页内容和材料四 、五、六,小组讨论,分析归纳。
材料四:军权的集中。由皇帝直接统辖禁军,收回禁军统帅权, 分割兵权;利用更戍法,使“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 使常在一处”,以此造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即兵将分离局面; 实行“守内虚外 ”“内外相维”政策,使全国军队屯驻两半,一 半京师,一半各地,以此均衡京城驻军与外地驻军的兵力配置。 材料五:行政权的集中。在中央,主要是削弱和分割了宰相的 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打破宰相“事无不统” 的局面;在地方,主要是派文臣担任知州,以防武人干政,并设通判 与之相互牵制,从而削减地方权力。 材料六:财权的集中。主要是将各路所属州县财赋,“除支度 给用外,凡缗(min)帛之类,悉辇送京师”,以消除地方对抗中央 的物质基础。 ——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教参
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科技文化方面: 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材料九: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 赵宋之世。 ——《陈寅恪先生文集》 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材料十: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史》中 造就了宋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 指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到宋朝,已呈现巅峰状态。” 文治局面。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北宋的政治》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当上皇帝的赵匡胤当然他希望这个江山,一直是赵氏的江山,所以他自己的成功不可复制,他所采取的改革措施大多数都有他根据自身经历得出历史经验的影子。首先让我们来看,作为后周殿前都点检——禁军首领的他,肯定会想再来一次“黄袍加身”怎么办?赵匡胤又是如何解决的呢?让我们通过一个课本剧来了解一下
(播放视频)
师:赵匡胤就是通过“陈桥兵变”的方式“黄袍加身”。他所建立的王朝叫做(学生回答:北宋)我们来一起根据教材P28-29的内容,概括北宋建立的基本信息(板书)
生:
回答问题:宋太祖赵匡胤
聆听、观看视频并思考
建立时间:960年
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
经过:陈桥驿兵变,黄袍加身
都城:开封
黑板、PPT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师通过情景创设教学策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宋太祖赵匡胤制定加强中央集权政策的历史必然性;以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和问题探究教学策略等方式,使学生了解“重文轻武”政策的意义,客观评价“重文轻武”政策的历史影响。
媒体选择与设计
PPT、黑板。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教学重点:赵匡胤强化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及其后果
教学难点:赵匡胤强化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及其后果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但是他们比较擅长形象思维,而分析、理解能力稍差。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古代史知识,可是不善于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学生此时已经具备对于朝代更迭等问题的理解能力,但是对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前后联系,尤其是前朝历史教训对后世统治者制定政策的影响等问题并没有很好的把握能力。具体到本课,即学生较难理解自唐中晚期以来的藩镇格局以及武将擅权局面对于宋朝加强中央集权,形成“重文轻武”局面的重要意义。
部编七年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政治》说课稿
部编七年历史下册第6课《北宋的》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宋的》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北宋的制度、状况以及特点。
教材从赵匡胤建立宋朝、加强中央集权、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北宋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主要特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北宋的历史地位,认识北宋的特点,从而提高学生对北宋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对宋朝的建立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具体的制度、状况等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模糊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北宋的全面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宋的制度、状况和特点,认识北宋的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北宋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弘扬民族精神的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北宋的制度、状况和特点。
2.教学难点:北宋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情况,以及北宋特点的形成原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解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对北宋的认识和理解。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辅助教学,使抽象的历史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引导学生思考宋朝的建立,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北宋的》。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北宋的制度、状况和特点。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北宋制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情况,探讨北宋特点的形成原因。
4.讲解分析: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北宋的全面认识。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北宋的历史地位和特点。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制度:中央集权、重文轻武2.状况:清明、经济繁荣3.特点:加强中央集权、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清明、经济繁荣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
新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北宋的政治课件4套(2019最新精编)
新课探 究
匡宋 胤太 祖 赵
2.北宋的统 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先南后北,陆续消灭 一 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 裂割据局面 图北 宋 形 势
3.强化中央集权 材 料:
强化中央 集权
观察五代十国存在的时间图表,你发现了 什么问题?宋太祖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的呢? 五代十国时期,政局动荡不止,政权寿 命短暂
定都开封 军事:“杯酒释兵权”,统调分离 更戍法中央:分化事权,削 弱相权 地方:文官任知州, 知州三 财政:将地方财赋收 年一换,设通 归中央判 重文轻武:压抑武将,文臣统兵,改革和 发展科举制
强化集 权
行 政
随堂训 练
1.“陈桥兵变”讲的是下列哪 一个人的
A
历史故事(
A.宋太祖 宗
)
B.宋太
2.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的原因是 ( )
A
A.防止武将专政弊端 B.统治者是文臣出身,因此重视
文臣
3.下列与科举有关的措施,出 现在宋朝
C
的是(
)
A.创立考试办法选拔官员 B.开创进士科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 样式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 第二级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 • 第三级 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 第四级 • 6 第五级 第 课 北宋的政治
(1)根据材料,说说宋朝经济发展状况如 何。 宋朝经济发展迅速,水平
较高。 (2)宋朝在历史上是一个 军事积贫 积弱的朝代,结合材 宋朝重文轻武,导 料,说 致国家军队战斗力 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削弱,政府行政效 率下降,人民负担
宋太
(3)启发:鉴于此,你认为国家在实施 大政方针时 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 ①政策的倾向一定不能走极端 ②要综合、全盘考虑战略问题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3课 盛唐气象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53页 0117页 0174页 0258页 0333页 0398页 0436页 0458页 0545页 0616页 0676页 0730页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 放的时代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 世”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 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课件(部编版)
赵普所说的“权”“钱”“兵”,指的是什么?宋太祖对此采 取了哪些措施?
1、收精兵
① “杯酒释兵权”——解除武将的兵权; ② 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在中央设枢密院掌调兵权; ③ 控制对军队的调动,将领定期换防。
2、夺其权
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赵 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发动兵变, 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随后,周 恭帝禅位。 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北宋的建立
时间:960年
人物:赵匡胤(宋太祖) 事件: 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
定都:东京(今开封)
消极 影响
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 冗多,办事效率下降,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造成北 宋的积贫积弱。
课堂小结 北宋的建立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统一中原和 南方
北宋的政治
控 削 地分 制 弱 方散 兵 相 官、 权 权 权削
力弱
重文轻武的政策
课堂练习
1、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
B
C.主要特点是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D.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在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增设多职(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 分割宰相权利。 在地方——任用文官担任地方长官,三年一换。设通判,牵制知州。
3、制钱谷
取消了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转运使,收缴地方财税归中央。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3、中央集权的加强 《宋志·职官志》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 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 ,与守臣(知 州、知府等)通签书施行”。
北宋的政治 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业的兴废》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弊端: ①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冗兵) ②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行政 效率下降(冗官) ③增加了朝廷财政支出(冗费)
利: ①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 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 的情况发生 ②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③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 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②官僚机构臃肿, 冗官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思考:下面的这种变化体现了宋代怎样的治国政策?
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
唐
朝 武
万般皆下品,
宁为百夫长, 唯有读书高!
宋
胜作一书生!
朝
将
做人莫做军,
文
做铁莫做针。
官
——(宋)谚语
重文轻武政策
1、目的:防止唐末五代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2、措施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学习目标 1.知道北宋的建立,列举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 的措施,分析重文轻武带来的影响。了解王安 石变法的背景,主要措施及作用。 2.加通过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所带来 的利弊,反思历史,吸取历史经验教训。
课前回顾
由 唐盛 玄转 宗衰 统
致 命 打 击
治 安藩 黄
后 史镇 巢
期 之割 起
朝 乱据 义
五代(907—960) (中原地区)
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由藩镇割据演变而来,武力夺权 十国(891—979)
政 腐 败
削 弱
907亡
前 蜀
后 蜀
吴
南 唐
吴 越
闽
楚
南 汉
南 平
北 汉
960兴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共31张PPT 含)
精兵,则天下自安 赵普分析唐末以来政局动乱的原因是什么?
矣.
地方权力大,中央势弱
据此,赵普建议怎么做? 设法收回地方政府的权力,集权于中央。
即夺其政治权、经济权、军事权。
原因
唐末五代,藩镇太重, 1 君弱臣2 强(地方权3力大,
中央势弱)
宋朝建立时,全国仍处于 割据状态,要巩固统治, 结束封建割据,必须加强 中央集权
A. 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B. 将地方财政权收归中央 C. 宰相权力被一分为三 D. 在地方上设节度使,掌握经济和军事大权.
2.“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现这种历史现象是由于( D )
A.统一文字 B.独尊儒术 C.创立科举 D.重文轻武
3.“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说明宋官员的主
人教版·七年级下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学习目标
1.知道北宋的建立方式、建立时间、建立者和 都城。 2.掌握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3.了解宋朝实行的重文轻武政策及其影响,了 解科举制在宋朝的发展和作用。 4.通过对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及其影 响的学习,培养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 字元朗。军事家,宋朝开国皇帝。赵 匡胤受柴荣(后周世宗)器重,掌管 殿前禁军。周恭帝即位后不久,赵匡 胤发动陈桥兵变。恭帝被迫禅位,赵 匡胤登基,建立“北宋”。
宋太宗
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 朝廷授予的“阵图” 行军布阵。(受抑制)
这两位皇帝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唐朝受西北少数民族的影响,尚武的风气盛行一时, 唐朝中期以来出现了骄兵悍将飞扬跋扈的局面。
北宋科举制的特点
1.程序严格:州试——省试——殿试; 2.提高进士的地位。 3.方法严密:糊名法,防舞弊; 4.录取名额大增。
初中历史部编版:七下历史第6课《北宋的政治》
部编版:七下历史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标要求】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学习目标】①了解赵匡胤建立北宋、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等基本史实,了解赵匡胤实施集权措施的背景条件,具体的措施,这些措施导致重文轻武的历史结果。
②通过对赵匡胤为什么要实施集权的原因,和具体的措施的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抓住重点的学习能力。
③认识到赵匡胤的举措带来的问题——他的集权措施有失偏颇,导致宋朝的积贫积弱,从而我们做的任何事情,要辩证地、长远的看问题的结论。
认识到在封建时代,君主的权利是在不断加强的,任何封建统治者都跳不出这个历史的铁律。
【学习重点】赵匡胤改革的措施,导致重文轻武的后果左右滑动查看教材图片【教材学习】一、新课导入—武林高手赵匡胤武林高手赵匡胤太祖长拳源于赵匡胤祖训练士卒的遗法真传,综合士卒在战场上真拼实杀的格斗经验编制成三十二势长拳。
赵匡胤对中国武术的另一大贡献就是以他命名,其首创的,伴随他打遍天下,开山立国的“太祖盘龙棍”。
知识点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北宋的建立北宋建立概况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
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2、分裂割据局面的结束北宋形势图(1)背景:宋朝建立时,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已出现统一的局势。
(2)方针: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
(3)结果: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注意:北宋没有实现全国的统一,主要是结束中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北宋强化中央集权(1)措施:①加强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控制了军队;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隔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北宋军队•北宋的军队分为禁军、厢军和乡兵。
•禁军是北宋的正规军,又称上军,由各地军队的精壮者抽调而成。
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北宋的政治》教学课件
(2)措施 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提问:王安石变法主要涉及到哪几个方面?他的原则 是什么?目的又是什么?
变法涉及农业、商业、水利、赋税、基层管理、军事训练、科举教育等诸多 领域。 基本原则是加强国家对这些领域的管理和控制。 目的是富国强兵。
结合教材思考:王安石变法的具体措施又是什么?
在富国方面,采用青苗法,即政府向农民提供,帮助农民进行农业生产。 除此之外,还有募役法,减轻农民差役负担;农田水利法,鼓励兴修水利, 开垦荒地。 在强兵方面,采用保甲法,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到达兵农合一 的目的;将兵法,固定将领对士兵进行训练。
(3)结果 教师提问: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如何? 失败了。
3.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出示材料: 太祖问:“天下自唐季(唐朝末期)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 民涂地,其故何也?” 赵普曰:“此非他故,方镇(藩镇割据)太重,君弱臣强而己。今所以治之,亦无他 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 ①唐末五代,军阀武将飞扬跋扈,影响到政局的稳定。 ②宋太祖本人就是通过兵变夺取政权的,为防止类似的兵变重演。
报,说北汉国主和辽朝联合,出兵攻打后周边境。
大臣们慌作一团,后来由范质、王溥作主,派赵匡胤带兵
抵抗。
在陈桥驿赵匡胤的部下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件黄袍,七手八
脚地被在赵匡胤身上。大伙跪倒在地上磕了几个头,高呼
“万岁”。接着,又推又拉,把赵匡胤扶上马,请他一起
回京城。 这段历史,为多为后人津津乐道,还成为一个成语“黄袍 加身”。
新课讲授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北宋的政治》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北宋的政治》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北宋的政治》,主要讲述了北宋的建立、统一及政权的巩固。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北宋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走向完善的重要时期,北宋统治者在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后,建立了一个新兴的封建王朝。
宋太祖为维护统治采取了一系列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并采取重文轻武的治国政策。
经过北宋统治者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武将专权、地方割据的局面得到一定控制。
同时,这一时期在历史上建立的文官制度,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宋朝科技文化的繁荣,但与此同时,这些新的措施也带来了很多社会弊端。
二、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对历史学科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
本节课他们需要通过学习,了解北宋的建立及统治者所采取的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理解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北宋统治者实施这些政策的原因和影响,对他们来说,这既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
七年级学生对历史图片、历史小故事、历史视频等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历史上关于宋太祖和宋朝的故事又非常多,比如“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雪夜定策”等。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这些历史故事,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三、教学目标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北宋的建立和统一,理解北宋在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后的局部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教师通过讲述,引导学生联系五代十国以来的政治特点和宋朝建立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通过史料研读,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所带来的利弊,培养学生客观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史料呈现,阅读并提取有效信息,使学生掌握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理解这些措施的采取给北宋带来的两方面的影响,并引导学生反思历史,吸取历史教训。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 (共36张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誊录、糊名
《励学篇》 ——宋真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9.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 是哪位皇帝( )C A.秦始皇 B.汉高祖 C.宋太祖 D.元世祖 10.中国文化中包含着众多的历史元素,《百家姓》是中国人熟知的一部关 于姓氏的著作,开篇即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 部著作最早可能出现在( D ) A.唐 B.明 C.汉 D.宋
15.材料一: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二:宋真宗亲撰《励学篇》,宣扬“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 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材料三:宋朝科举考试图:
(1)前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宋朝统治者实行的什么政策? 重文轻武政策。 (2)宋朝统治者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有何影响? 目的: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影响:宋朝的重文轻武 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 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
11.针对唐朝中后期宰相“事无不统”的教训,为了进一步分割宰相权力, 宋太祖采取的创新措施是( ) A A.分化事权,分割宰相权利 B.废除丞相,权归三司 C.实行三省六部制 D.废除丞相,设中书省
12.宋真宗准备让文武双全且长相俊朗的陈尧咨陪辽使射弓(射箭),并允诺 授予他高级武官。陈尧咨请示其母亲后,其母杖责之:“你们父子均以文章 立朝为名臣,你现在竟为了厚禄,使家族蒙受羞辱,忍心吗?”这反映出宋 朝( B ) A.孝亲观念浓厚 B.重文轻武传统 C.颜值备受推崇 D.选官注重才学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下册课件第二单元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 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难点解析
中央集权消极影响
增设 官僚机构
措施
措施 措施 措施
冗官 冗兵
冗费 军队战 斗力弱
积弱 局面 积贫 局面
扩充军队 养兵养官 战争赔款 分散军权
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
目的
军 事
消除武 1、解除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地 将专权 控制了军队 的积弊 2、控制军队调动,统兵 权和调兵权分离 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职权:通判的的职权涉及地方一切行政 与司法事务,知州发布的各项官文需要 通判一起署名才能生效。 作用:通判的作用是分散知州的权利并 对其行为实行有效监督。
(三).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重点、难点)
3.财政方面:加强财(政)权
①宋太祖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除各州 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 收由中央掌控。 ②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四).作用(影响)
A
)
采取分化事 权的办法, 削弱相权
中 央 地 方
大程 到 中 加强了对军队的控 制 加度 前 央 但是削弱了军队的 战斗力 强, 所 集 未 皇 。 权 1.设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 加强了皇权 人,与宰相共同议政; 有 权 强 2.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 但造成了机构臃肿 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大的化
措施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一)、北宋的建立 时间: 960年 建立者: 赵匡胤(宋太祖) 都城: 开封
陈桥兵变, 建立事件: “黄袍加身”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赵匡胤是后周禁军的 统帅,负责防守京师。960 年初,朝廷派他北上抵抗 辽军。军队行至开封以北 的陈桥驿时,谋士和诸将 拿出预备好的黄龙袍披到 赵匡胤身上,叩头便拜,口 称“万岁”,赵匡胤就这 样当了皇帝。
《北宋的政治》优秀ppt课件
《北宋的政治》优秀实用课件(PPT优 秀课件 )
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的政策,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
《北宋的政治》优秀实用课件(PPT优 秀课件 )
宋太宗赵光义
《北宋的政治》优秀实用课件(PPT优 秀课件 )
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北宋的政治》优秀实用课件(PPT优 秀课件 )
《北宋的政治》优秀实用课件(PPT优 秀课件 )
《北宋的政治》优秀实用课件(PPT优 秀课件 )
3、影响
⑴杜绝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 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 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
⑵但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导致军队的战斗力减弱, 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 朝廷的财政支出。
《北宋的政治》优秀实用课件(PPT优 秀课件 )
• 2.政治上“稍夺其权”: • (1)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 (2)地方: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三
年一换,设置通判
(3)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利,陆续在地方 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并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 赋收归中央。
2、强化中央集权
• 1.军事上“收其精兵”:解除将领对军队 的控制权;
2、强化中央集权
• 1.军事上“收其精兵”:解除将领对军队 的控制权
(2)在中央,采取分化事 权的办法,削弱相权(宰 相不止一人)
在地方,派文臣担任
各地州县的长官,对州县 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 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 知州权力。
2、强化中央集权
• 1.军事上“收其精兵”:解除将领对军队 的控制权
辽
吐蕃
西夏
多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状态
注意:北宋的统一只是消除了五代
大理
十国分裂割据的状态,不
北宋的政治 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12.对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作出正误判断
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臣出任 文臣掌握国家的军事大权。 派文臣担任地方的知州权, 知州的权力很大,不受牵制。 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 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在中央,不仅政事堂、三司等机构 的官员由文官担任,连主管全国军务枢密院主官也基本 上由文官担任,担任此职的武官屈指可数。
4.史料实证(德州中考)北宋时期最 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正副长官累计超过 200人,其中 文臣出身者 162 人武将出身者 39 人。这反映了北宋 治国策略的特点是
A.落镇割据 C.休养生息 B.民贵君轻 D.重文轻武 解析)根据题干数据可知,北宋文臣出身的枢密院正 副长官要远远多于武将出身的枢密院正副长官,这 反映了北宋治国策略的特点是重文轻武故选 D。
历史解释
3.(北京西城区模拟)宋朝建立之初,宋太祖曾忧虑地说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 苍生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 之计,其道何如?”针对此情况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C
A.废分封,行县制 B.分化事权,削相权 C.收兵权,置通判 D.收财权,设转运使
宋朝政治:济贫积弱;中央集权强化;辽、西夏的威胁;王安石变法(夭折); 科举制度开始采取糊名制。
宋朝政治体制的影响之利 1、宋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基本上消除了造成封建割据和威胁皇 权的种种因素。为了防范文臣、武将、女后、外戚、宗室、宦官等六种人的专权独裁 ,宋朝廷制订出一整套集中政权、兵权、财权、司法权等各种制度。所谓中央集权, 是指把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专制主义则是把权力集中到皇帝手里,君主主宰一切 。秦汉时代,中央集权制就已经确立起来,但专制主义还未至登峰造极的程度。宰相 权力的变化就是一个例子。汉代的宰相,权力相当大,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到了宋代以后,宰相的权力就越来越小了,权力越来越集中到皇帝手里。可以说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是从宋代逐步发展的。 2、 宋朝统治者为防止藩镇割据及大臣、外戚、女后、宗室、宦官等人的擅权,防止 成为梁唐晋汉周后又一个短命的王朝,及防御辽、夏等国的侵扰,从政治到军事,从 中央到地方,逐步采取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把政治、军事、财政大权最大限 度地集中到朝廷,其核心和要害正如宋太宗所说“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包括职官 、军事、科举、法律等方面。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4
比较秦汉唐与北宋疆域,有何变化?是否有不安全因素
北宋未实现统一,与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并列, 容易产生矛盾和爆发局部战争!
现场互动:抢答我最快!
同学们,根据赵先生的夺位之路,你们觉得赵先生当皇帝后最为忌惮
哪些人? A、文臣
B、武将 C、外戚D、宦官 NhomakorabeaB
现场互动:抢答我最快!
同学们,基于赵先生当皇帝后忌惮武将的想法,
根据材料,说说通判的职权和作用。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思考:王安石变法有没有“暗香来”? 哪一些“强臣”会威胁的中央集权? 阅读材料,结合课本,思考:王安石变法有没有“暗香来”?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职权:地方一切行政和司法事务,需要经过通判 据此,赵普建议怎么做?
为什么要变法?(变法的原因、目的) 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根据材料,说说通判的职权和作用。
士突然给我“ 黄袍加身 ”,口称万
岁。
黄袍披身,我已无退路,只好带军
回返,迫使皇帝退位,取而代之,建立
了 北宋,定都
东(京开封)。
之后,按着 先南后北 的方针,我和
我的继任者逐渐消灭了其他割据政权,
实现了
局部统一。
宋太祖:赵匡胤
一、“北宋的建立”
1、时间: 960年 2、建立者: 赵匡胤(宋太祖) 3、过程: 陈桥驿兵变(P28“相关史事”) 4、定都: 东京(今河南开封)
普
设法收回地方政府的权力,集权于中央。 具体措施有: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
地方——节度使
4问:赵匡胤有采纳赵普的意见吗? 有
太祖:“自唐季以来,数 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 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 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 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消极影响: ①削弱军事实力, ②降低办事效率, ③增加财政支出。
五代十国以来巩固政权的主要难题: 内:领兵大将拥兵自重,篡夺政权。 外:少数民族日渐强大,威胁边疆。
北宋的建立 北
陈桥兵变 统一南方和中原
宋 的 政
中央集权的强化
防止武将专权 分权制衡文官
治 重文轻武政策
内容 评价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时间:公元960 年 地点: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 人物:赵匡胤(宋太祖) 事件:“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 影响:统一中原和南方,结束五代十国。
杯酒释兵权
调兵 枢密院
侍卫亲军马军司
兵权 训练 殿前司
侍卫亲军步军司
作战 临时委派
(一)防止武将专权 1.“杯酒释兵权”—解除大将兵权 2.分割军队权力——控制军队调动 3.定期换防驻军——防止藩镇割据 4.频繁调换将领——避免拥兵自重
68.让珊瑚远离惊涛骇浪的侵蚀吗?那无异是将它们的美丽葬送。 96.埋首前进,只为抬头能看见梦中最向往的地方。 55.我现在这么努力奋斗,就是为了以后我爱的能够幸福。 79.通向梦想的路上的确有一道高墙,但它只阻挡不够热爱的人。 8.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观胜景。 98.太阳有时也失约,黑夜却每天必来。 68.人活着就是为了解决困难。这才是生命的意义,也是生命的内容。逃避不是办法,知难而上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手段。 52.把别人看得太重,结果在别人眼里自己什么都不是。 五、人生就是这样:和阳光的人在一起,心里就不会晦暗;和快乐的人在一起,嘴角就常带微笑;和进取的人在一起,行动就不会落后。借人之智,完善自己,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 56.如果你看到前面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背后有阳光。 50.相信自己,相信一切,加油! 45.我TM竟然以为我竭尽全力了。 4.谨慎的勤奋带来好运。 86.路灯经过一夜的努力,才无愧地领受第一缕晨光的抚慰。 14.永远热情,永远快乐。你要的生活,只能自己给自己。 61.穷的时候一定要大方,富的时候,就不要摆阔了。生命已经恢复了简单,已经回到了宁静。 17.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项目
科举出身者
非科举出身者
时期
总人数
绝对人数
所占总人 数百分比
绝对人数
所占总人 数百分比
太祖朝 6
3
50%
3
50%
太宗朝 9
6
67%
3
33%
真宗朝 11
10
91%
1
9%
仁宗朝 23
22
96%
1
4%
据《宋史》记载,宋太宗将进士分为三等: 一等:进士及第;二等:进士出身 三等:同进士出身 扩大了录取的名额
(一)重文: 1.改革科举制度:增加录取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2.提高文官地位:文官高于武将 (二)轻武:严防武将专权,杜绝藩镇割据 1.文臣统兵;2.阵图作战
(三)积极意义: ①扭转尚武风气,杜绝武将兵变; ②提高文化素养,造就文治局面;
有利于政权巩固和社会安定。
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帅, 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文官得到重用,逐渐形成 以士大夫为主体的官僚集团,但由于政治机构重 叠,相互牵制,官吏冗余,人浮于事,既导致办 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一)重文: 1.改革科举制度:提高进士地位;增加录取名额 2.提高文官地位:品级、待遇高于武将
《退将诗》曹翰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睹盘花旧战袍。
《退将诗》曹翰 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睹盘花旧战袍。
——《水浒传·第三十二回》
花荣
……正知寨,这厮又是文官, 又没本事,自从到任,把此乡 间些少上户诈骗,乱行法度, 无所不为。小弟是个武官副知 寨,每每被这厮怄气……
——《水浒传·第三十二回》
(一)重文: 1.改革科举制度:提高进士地位;增加录取名额
பைடு நூலகம்
北宋前四朝宰相科举出身状况一览表(整理自《宋史》)
中 央
二 府
政事堂 枢密院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参知政事 枢密使
宰相 执政 执政
行政 军事
机 盐铁
构
三 司
户部 度支
三司使
计相 财政
(二)分权制衡文官 1.中央:增设副宰相——削弱相权 2.地方:①文官主政——防止武将割据
②州置通判——分割知州权力 ③设转运使——财政收归中央
花荣
……正知寨,这厮又是文官, 又没本事,自从到任,把此乡 间些少上户诈骗,乱行法度, 无所不为。小弟是个武官副知 寨,每每被这厮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