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8-11章 复习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复习题(重点)
4.以下不属于素质教育内容的是( B )
A.面向全体学生
B.继续教育
C.全面发展
D.创新精神
二、多选题
1.下列属于心理创造力的内容有(ABCD)
A.判断能力
B.推理能力
C.逻辑能力
D.直觉能力
2.学生心理健康维护包括(ABCD)
A.学习心理指导
B.情感教育
C.人际关系指导
D.健全人格的培养
3.构建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原则有(ABCD )注意简答题
A.加强整体性兼顾灵活性
B.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C.突出基础与反映时代先进水平相结合
D.增强实用性强调实践性
4.按劳动性质划分,劳动技术教育可以为分(ABCD)注意简答题
A.自我服务性劳动
B.社会公益性劳动
C.社会实践活动
D.家务劳动
5.下列属于非认知因素的有(CD )
A.知识
B.智力
C.理想
D.信念
7.德育包括学生的(ABCD)
A.思想品质
B.政治品质
C.道德品质
D.学习品质
8.中学智育的要求有(ABCD)注意简答题
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现相结合
B.记忆与思考相结合
C.教会学生学习
D.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相结合
9.中学体育有以下哪些要求(ABCD)
A.坚持体育锻炼的全面性
B.坚持体育锻练的经常性
C.坚持体育锻练的循序浙进
D.注意因材施教
10.心理健康教育包括(ABCD)
A.学生心理健康维护
B.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
C.学生心理潜能开发
D.学生创造力开发
11.素质教育对课程的基本要求有(ABCD) 注意简答题
A.素质教育目标化
B.课程目标结构化
C.课程结构系列化
D.课程内容结构化
12.下列属于素质课程体系构建的理念有(ABCD)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念
B.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C.终身教育理念
D.创新教育的理念
三.名词解释
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2.智育:智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活动。
3.德育: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4.美育:是指运用美的素材,培养受教育者美的素养的教育。
四、判断题
1.抑郁、恐惧、焦虑、紧张、忧虑等问题属于学生的学习适应问题()
答案:错,因为上述是学生的情绪问题。
2.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点,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个
性()
答案:对
3.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具有巨大的心理潜能,高中时期属于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期。
()
答案:错,因为中小学期才是心理潜能开发的最佳时期。
4.素质教育课程就是要建立系列化和多样化的结构体系:既有学科课程,又有活动课程,还有环境课程,其间有一个统一协调的结构比例()
答案:对
5.要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必须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
()答案:对
6.“儿童中心论”片面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答案:错,因为“儿童中心论”片面的强调了儿童个体的经验和需求。
7.思想教育是一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在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倾向和特征,在整个思想品德素质中居于中心地位。
()
答案:错,“思想教育”应为“道德教育”。
五、简答题
1.简述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答:可以从以下几点理解素质教育:
(1)提高民族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宗旨。
(2)素质教育是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的教育。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2.简述中学德育应遵循的规律和要求?
答:中学德育应遵循以几点规律和要求进行:
(1)从品德心理结构的角度看,德育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应是知行的培养统一;(2)从教育与学生发展的关系看,德育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矛盾斗争转化的过程,应做到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3)从教育方法的角度来看,德育是组织引导学生多方面活动和交往的过程,应是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统一;(4)从教育作用的角度看,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渐进性和反复性的规律。
3.简述中学劳动技术教育的要求?
答:中学劳动技术教育的要求如下:
(1)学校劳动技术教育应从学校实际、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出发,认真组织学生课外活动,开展科普活和专题活动。
(2)坚持以实践为主,在“做”中学,积极引导学生动手动脑。
(3)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将课内教育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接触社会的广阔天地里,进行力所能及的课外活动,接受学校社会的合力教育
4.简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
答:应试该教育体现了以对考试和进行选拔为基础的教育价值取向,它只重视少数学生,只教授应对考试的知识,强调这部分知识的唯一性,忽视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而造成学生片面、畸形的发展。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相比较,素质教育针对的不是少数学生,而是针对全民,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为宗旨。
5.简述中学素质教育所包括的内容?(简述“五育”的具体内容?)
答:中学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德育;(2)智育;(3)体育;(4)美育;(5)劳动技术教育
注:多选题的3、4、7、8、9、10有可能会以简答题的型来考察
六、论述题
论述“五育”之间的联系。
答: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联系体现在,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的作用;(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
(3)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体质,发展运动技能。
(4)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作力的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劳动技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使学生形成劳动情感、态度和习惯,掌握基本的生产技术和技能。
总之,五育在实践中是一个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整体,这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五育的内涵、任务和作用,统筹兼顾好五育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九章复习题
一、单选题
1.教学从其本质上看,是一种( D )
A.文化活动
B.实践活动
C.娱乐活动
D.认识活动
2.《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仰,开而弗达”符合( C )
A.主体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学以致用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3.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
A.引起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二、多选题
1.教学作为学校最主要的教育活动和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其价值集中体现在(AB)
A.促进社会发展
B.促进人的发展
C.提高学生成绩
D.提升自我
2.教学过程的本质是(AB)
A.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
B.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过程
C.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D.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3.教学实践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ABC)上
A.实践目的
B.实践环境
C.认识方式
D.实施对象
4.下列属于教学的要素的有(ABCD)注意简答题
A.教师
B.学生
C.内容
D.物质设施
5教学的基本规律有(ABCD)注意简答题
A.教与学的辩证统一规律
B.间接知识与直接知识辩证统一规律
C.教学与发展辩证统一规律
D.教育性规律
6.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有(ABCD)注意简答题
A.引起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7.我国中学教学遵循的原则是(ABCD)注意简答题
A.主体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学以致用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8.为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教师应该做到(ABC)注意简答题
A.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B.重视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C.重视师生的反思活动
D.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9.要使学生做到创造性的学以致用,教师应该做到(ABCD)注意简答题
A.加强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教学
B.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C.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D.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体现在(ABCD)
A.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B.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转化
C.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D.教会学生学习
三、名词解释
1.教学:教学是以智育为中心内容和基础,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
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即教学的实施过程,是在教学目的的规范下,通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过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形成一定的能力态度,发展全面素质的过程。
3.主体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出来,教师积极主动的教,学生积极主动的学。
四、判断题
1.间接知识是个体从直接经验中得出来的知识,属于感性认识()
答案:错,因为不是“间接知识”,应该为“直接”知识。
2.教学是以德育为中心内容和基础,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
答案:错,教学是以智育为中心内容和基础,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
一、简答题
1.简述对教学的理解?
答: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教学的含义:
(1)教学是学校最主要、最基本的一种教育活动,以智育为中心和基础,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以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基础,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2.简述中学教学的任务?
答:中学教学的任务主要有以几点:
(1)使学生系统掌握适合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
(3)培养并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4)培养中学生树立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3.简述教学过程中的七要素?
答:教学过程中的七要素主要有“学生、目的、课程、方法、环境、反馈和教师”。
4.简述我国中学教学原则的依据?
答:我国中学教学原则的依据有:
(1)教学目的
(2)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
(3)实践依据
5.简述影响教学的教育性因素?
答:教学的教育性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教学具有教学性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决定的。
(2)教学的教育是性是由教学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决定的。
(3)教学的教育性受师生关系的影响。
6.简述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
答:(1)实行班额小型化或分组教学
(2)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
(3)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解决教师在时间和人员上的不足。
7.简述教师如何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答: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
(2)让学习者参与目标或子目标的提出或确立。
(3)让学习者“做”中进行学习。
提示:注意多选题中已注明的题有可能会以简答题的题型出现。
六、论述题
论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教学过程的结构是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按照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中所要求实现的不同认识任务,可以划分出教学过程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
(1)引发学习动机,这是教学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领会知识,这是教学中心环节,这主要包含学生感知和理解教材。
(3)巩因知识,这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复习,对学习过的材料进行再记忆并在头脑中形成巩固的联系。
(4)运用知识,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要组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从而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和动口,以形成技能技巧,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5)检查知识,检查学习效果的目的在于使教师能及时获得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进展与要求。
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能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方式,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第十章复习题
一、单选题
1.大班教学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A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2.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B )
A.备课
B.上课
C.课外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D.课外辅导
3.( A )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A.教学
B.德育
C.智育
D.体育
二、多选题
1.教学设计的现实依据有(ABC)注意简答题
A.教学的实际需要
B.学生的需要和特点
C.教师的教学经验和特点
D.现代学习理论
2.教学设计的原则有(ABCD)(注意简答题:简述教学设计的原则?)
A.系统性原则
B.程序性原则
C.可行性原则
D.创造性原则
3.教学设计的程序有(ABC )注意简答题
A.目标分析
B.内容研究
C.教学方法的选择
D.教学评价
4.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哪三个领域(ABC)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学习理论原理
5.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ABCD)注意简答题
A.讲授法
B.演示法
C.参观法
D.实验法
6.为使讨论课顺利进行,应做到(ABCD)
A.根据教学的需要选择讨论题
B.做好讨论前的准备
C.循循善诱,启发开导
D.做好讨论总结
7.教学模式实践方面的功能体现在(ABCD)方面上。
A.指导
B.预见
C.系统化
D.改进
8.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要考虑的因素有(ABCD)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的性质
C.学生年龄特征
D.学生的知识水平
9.发现模式的程序要经历的哪几个阶段(ABCD)注意简答题
A.提出问题
B.提出假设
C.形成概念
D.运用新概念
10.掌握学习模式的环节是(ABCD)(注意简答题:简述掌握学习模式的环节?)
A.单元教学目标
B.群体教学
C.形成评价
D.矫正学习
11.合作教学模式的方法有(ABCD)(注意简答题:简述教学模式的方法?)
A.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
B.小组游戏竞赛法
C.切换拼接法
D.共学法
三、名词解释
1.教学设计: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运用系统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多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整体策划的过程。
2.教学模式: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范型。
2.教学策略:是完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方法、组织、评价及其总和。
四、判断题
1.学校可以为了教学而忽略其他事情()
答:错,学校应当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
2.教学过程主要是以一种实践活动()
答:错,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3.教学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具有指导作用( )
答:错,学生是主体地位,而不是教师。
3.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智力发展水平就越高()
答:错,知识不等于智力,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完全表明其智力的高低。
4.一节课的成败的基本标准是看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答:错,一节课成败的基本标准是看教学成课。
五、简答题
1.简述中学新授课的教学设计?
答:中学新授课的教学设计有以下几点:
(1)基本训练;(2)导入新课;(3)进行新课;(4)巩固练习;(5)课堂作业;
(6)课堂小结
2.简述中学复习课设计的基本要求?
答:中学复习课设计的基本要求如下:
(1)教师要简要交待本节复习课的主要内容与要求;(2)师生系统回顾基础知识、弥补知识缺漏;(3)教师选择典型例题讲解或组织学生讨论,以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4)学生独立练习,教师有目的、针对性地辅导;(5)师生共同小结与讲评,并归纳、总结解题方法与规律。
(6)布置课后作业
3.简述教学模式的构成?
答:教学模式有以下六点构成:
(1)教学思想;(2)教学目的;(3)教学程序;(4)作用方式;(5)教学策略;(6)教学环境
4.简述五步教学法的具体内容?
答:五步教学法主要包括以下五点:
(1)创设问题情景;(2)明确问题性质;(3)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4)阐释假设的内涵与外延;(5)检验假设
5.简述概念获得模式的原则?
答:第一,选择适当的范例
第二:安排合理的范例呈现顺序
第三:设计科学的范例呈现方式。
6.简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有效运用合作教学模式?
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运用合作教学模式,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2)设立宽松、愉悦的合作教学环境。
(3)对学生给予指导,随时监控合作教学的进程和质量。
(4)建立合理评价机制,通过评价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论述题
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简要说明这些方法(至少列举三种)
答: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讲授法,就是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的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教师系统的叙述、描绘、解释、论证来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智力和品德发展。
(2)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回答提出的问题,借以获得新知识、巩固新知识或检查知识的教学方法。
(3)演示法,这种方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试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演示法优点是直观性强,能使学生获得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从而除了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外,还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第十一章复习题
一、单选题
语音、语调、节奏等这些要素都属于(A)
A.教学语言技术
B.教学体态语言技术
C.板书技术
D.导入技术
二、多选题
1.下列属于教学技术的有(ABCD)(注意简答题:简述教学技术的具体内容?)
A.导入技术
B.语言技术
C.讲解技术
D.提问技术
2.教学语言技术的作用有(ABC)(注意简答题)
A.传递教育信息
B. 启发学生思维
C.提高语言水平
D.吸引学生注意力
3. 教学体态变化的作用(ABCD)
A.教育作用
B.激励作用
C.启发作用
D.强化作用
4.板书技术的类型有(ABCD)(注意简答题:简述板书技术的分类?)
A.提纲式
B.词语式
C.表格式
D.线索式
5.导入技术的类型有(ABCD)
A.直接导入
B.经验导入
C.旧知导入
D.事例导入
6.提问技术的基本要求有(ABCD)( 注意简答题:简述提问技术的基本要求?)
A.语言清晰
B.适当停顿
C.及时指导
D.适当提示
7.根据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课堂教学任务的要求,教师运教学组织技术应注意的事项是(ABCD)(注意简答题)
A.明确目的,教书育人
B.了解学生,尊重学生
C.重视集体,形成风气
D.灵活应变,因势利导
三、名词解释
1.教学技术: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等,使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并受到思想教育等所采用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
2.教学体态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手势、姿态、表情等来传达教学信息的一种语言活动方式。
3.板书技术: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黑板和多媒体以凝练的文字语言、图表和符号等形式,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
四、判断题
1.教学技术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是教师必须掌握的职业技术。
()
答案:对
2.教学体态语言技术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精心设计的口头语言传递知识、指导训练、组织教学和进行师生交流的行为方式
答案:错,这应是教学语言技术的概念,而不是教学体态语言。
(注意名词解释)3.在教学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教师是惟一的信息源。
()
答案:错,教师不是惟一的信息源。
五、简答题
1.简述教学技术的类型有哪些(答案见P219页)
答:教学技术类型主要有如下:
(1)导入技术;(2)语言技术:(3)板书技术(4)演示技术:(5)讲解技术;(6)提问技术;(7)强化技术;(8)结束技术;(9)教学组织技术
2.简述教学语言技术结构要素?
答:教学语言技术的结构要素有:
(1)语音;(2)语调;(3)节奏;(4)速度;(5)响度;(6)词汇;(7)
语法
3.简述对教学技术的功能的理解?
答:(1)掌握教学技术是构成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只有掌握了相关教学技术,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能力,顺利完成学科教学任务;(2)教学技术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基础。
4.简述板书的作用?
答:在教学过程中,板书如下作用:
(1)增强教学效果,辅助口头语言传递信息;(2)揭示知识的结构体系和内在联系;(3)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4)激发兴趣,启发思维;(5)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5.简述运用导入技术的注意事项?
答:运用导入技术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导入要有趣味性;(2)导入要有启发性;(3)导入语言要有艺术性
6.简述教学组织技术的作用?
答:教学组织技术的作用如下:
(1)组织和维持学生的注意;(2)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3)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4)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为标准。
(5)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六、论述题
论述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技术有哪些,试做简单的介绍(至少列举三种)
(1)演示技术,这种教学技术是教师在促进学生感知或创设情景时,结合有关内容的讲解把各种直观教具及实验等呈现给学生,把所学对象的形态、特点、结构、性质或发展变化过程展示出来,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
这种教学技术有利于解决比较抽象和复杂的教学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
(2)强化技术,这种教学技术是教师在教学中一系列促进和增强学生反应和保持学习力量的方式。
强化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是成功教育的支撑点。
(3)结束技术,这种教学技术是教师完成一个教学任务或活动时,为巩固、拓展学生的学习所采用的特定的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