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联合体建设(医联体)考核评分标准
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方案设计
![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1ee81ba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16.png)
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方案设计背景介绍: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需求的日益增长,医疗联合体成为改善卫生服务系统、提高诊疗效率的重要手段。
医疗联合体的建设需要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以确保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质医疗服务的提供。
本文将重点探讨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工作方案的设计。
一、考核指标的确定1.1 服务质量指标:包括患者满意度、门诊诊疗成功率、住院病人康复率等方面的指标,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随访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估。
1.2 资源利用效率指标:包括住院平均床日、手术室利用率、门诊人均看诊时间等方面的指标,通过与医院、科室平均值进行对比分析。
1.3 经济效益指标:包括门诊收入、住院收入、药品费用占比等方面的指标,通过财务数据进行核算和分析。
1.4 知名度指标:包括医院的品牌影响力、医生的学术影响力等方面的指标,通过学术论文发表、媒体报道等方式进行评估。
二、考核方法的设计2.1 定量考核方法:采用权重分配的方式,对每个考核指标进行加权计算。
权重的确定应充分考虑各个考核指标的重要性,可通过问卷调查或专家评估等方式进行确定。
2.2 定性考核方法:除了定量指标外,还应加入定性指标,如医疗安全风险评估、临床路径合规程度等方面的评估。
定性指标可通过现场检查、数据审核等方式进行评估。
三、考核周期与频次3.1 考核周期:医疗联合体综合绩效考核的周期一般为一年,以确保能够充分反映医疗联合体的整体绩效。
3.2 考核频次:除了年度绩效考核外,还应进行季度或半年度的绩效考核,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推动改进。
四、信息收集与数据分析4.1 信息收集:信息可通过医疗联合体内部各个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进行采集,也可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财务数据、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等方式进行收集。
4.2 数据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应进行系统分析,利用统计学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帮助医疗联合体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
五、考核结果应用5.1 奖惩机制: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医疗联合体可采取奖励和惩罚机制,激励医疗机构积极改进,提高绩效。
医联体绩效考核方案
![医联体绩效考核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e7d01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9.png)
医联体绩效考核方案一、前言医联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组织模式,以优质医疗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为基础,旨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为了确保医联体成员间的合作与协调,并推动医联体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方案。
本文将提出一种医联体绩效考核方案,旨在评估医联体成员的工作表现,并为之后的改进提供参考。
二、考核指标1. 面向患者的指标:- 就诊时间:评估该医联体成员提供服务的响应速度和就诊效率。
- 门诊满意度: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医联体提供的门诊服务的满意程度。
- 住院满意度: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医联体提供的住院服务的满意程度。
- 复诊率:评估医联体成员的治疗效果和患者对其诊疗方案的满意度。
2. 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 疾病诊断与治疗准确率:评估医联体成员对常见疾病的准确性诊断和治疗效果。
- 并发症发生率:评估医联体成员在治疗过程中对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 医疗错误率:评估医联体成员在医疗过程中的错误率和错误处理能力。
3. 医联体运营指标:- 医疗资源利用率:评估医联体成员对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
- 成本控制能力:评估医联体成员对医疗服务成本的控制能力。
- 患者转诊率:评估医联体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信息沟通情况。
三、考核方法1. 数据收集医联体成员将每位患者的诊疗信息、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等相关数据记录下来,并定期报告给医联体管理委员会。
同时,医联体管理委员会也将定期收集医疗质量与安全等相关指标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 数据分析与评估医联体管理委员会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根据考核指标制定绩效评估标准,并按照一定权重进行综合评估。
同时,还可以将医联体成员之间的业绩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3. 反馈与改进医联体管理委员会将向各个医联体成员提供具体的评估结果和改进建议,供参考与改进。
医联体成员需要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工作方式和提升服务质量,以达到绩效考核的要求。
大庆区域医疗机构联合体工作检查考核细则1000分
![大庆区域医疗机构联合体工作检查考核细则1000分](https://img.taocdn.com/s3/m/2aa4dc83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9f.png)
按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时向医院和区卫生局、医院及时向市卫生局报送工作信息(15分);
查阅资料
按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时向医院和区卫生局、医院及时向市卫生局报送专家社区出诊情况(15分);
查阅资料
按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时向医院和区卫生局、医院及时向市卫生局报送专家讲座情况(15分);
查阅资料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与医疗业务主任每周至少全面沟通一次工作情况,发挥医疗业务主任作用,加强中心的诊疗服务管理等(15分);
查阅中心资料
大医院派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业务主任,要主动协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完善一套适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院核心制度、感染管理等相关制度,并督促和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认真学习掌握和严格执行医院核心制度、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等,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15分)。
到医院、中心现场询问
大医院每年至少帮助医联体内其中的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一项新技术(10分)。大医院派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业务主任要协调医院出诊专家,与社区医务人员共同研究适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的新技术,培训人员,推广应用(5分)。
大医院将适合社区开展的科研课题下沉到社区,每年至少开展一项适合社区的课题研究(10分)。医疗业务主任要协调出诊专家、社区医务人员,开展社区课题研究,让社区卫生人员参与相关基础性科研工作,形成的研究成果、科研论文双方共享、共同署名(5分)。
九、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150分)
医院要制定医联体宣传工作方案,精心策划,精心包装,扩大医联体的社会影响力(15分);
查阅医院、中心资料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中心室外至少悬挂一条“****医院医疗联合体每天都有医院的一名专家到本中心出诊"字样的条幅(15分);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紧密型医联体)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
![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紧密型医联体)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e303bcb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1a.png)
23.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效果。
24.65-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有下降。
4.人员有序流转。推动落实县域医共体内岗位设置、績效考核、收入分配、职称评聘等自主权。
5.财务统一管理。县域医共体内财务统一管理,完善预算统一支付货款、统一用药目录等。
(三)服务共同体
7.患者有序转诊。建立县域医共体内部患者急慢分治和双向转诊范围、流程和分配机制。
8.信息互联互通。建立县域医共体内卫生健康信息共享平台,共享检査检验和影像等诊断资源。
(四)利益共同体
9.医保管理改革。医保支付方式适XX域医共体改革,县域医共体内医保基金分配合理。
10.财政投入统一管理。基层的基本公共卫生经费依据县域医共体统一考核结果进行拨付。
二、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项目
具体评价指标
(五)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12.县域内住院率有上升(若县域内有一个以上医共体,则评价县域医共体增加一个指标,即该医共体在县域内住院人次占比有提升)。
13.医保基金县域内支出率有上升。
14.县域医共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住院率有上升。
15.县域医共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基金占比有上升。
16.县域医共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人次占比有上升。
(三)深化薪酬制度改革
7.县城医共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牽头医院人均薪酬比有上升。
8.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技术劳务性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有上升。
9.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人员经费占业务支出比例有上升。
10.县域医共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劳务性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例有上升。
(四)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11.县域医共体内医保资金占业务收入比例有上升。
17.牵头医院下转康复护理患者数量占比有上升。
医疗联合体建设(医联体)考核评分标准
![医疗联合体建设(医联体)考核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b370168ce2f0066f53322e0.png)
8
宣传工作
医联体或分级诊疗工作被国家级媒体宣传报道的,每次得1分,最高3分;
3
查看相关文件资料
自治区级主要媒体宣传报道或得到自治区级以上领导批示肯定的,每次得1分,最高2分。
2
查看相关文件资料
9
市、县(市)公立医院职工、门诊患者、住院患者满意度
职工满意度≥85%满分,<70%不得分,中间段按比例扣分。
2
查看相关文件资料,现场核实确认
充分发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用,制定签约服务费的收入分配与履约考核方案。
2
查看相关文件资料,现场核实确认
2019年70%,2020年90%乡镇卫生院参与医共体建设。参与比例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本项分为止。
2
查看相关文件资料,现场核实确认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大于等于65%,得10分,每降1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本项分为止。
8
数据来源卫生统计信息系统
3
3
赋予医联体内统一管理权限,激发医疗机构内生动力
赋予医联体内统一管理权限,激发医疗机构内生动力
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实现人事、财务、资产、业务、药品管理、绩效考核等“六统一”。
5
查看相关文件资料,现场核实确认
任免医联体成员医院班子成员及对医联体建设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应征求医联体牵头医院意见。
医疗联合体建设(医联体)考核评分标准
单位: 得分:
序号
考核指标
考核计分标准
分值(100分)
得分
评分依据
1
强化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充分发挥主导引领作用
组建医管委和理事会,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医管委主任,分管领导担任理事长。
医联体(医疗共同体)综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行政部门)
![医联体(医疗共同体)综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行政部门)](https://img.taocdn.com/s3/m/fd526d5b6294dd88d1d26b37.png)
参与医联体建设的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护理院、康复医院
1.3配套政策
6
医保差异化报销实施情况(定性)
7
制定医联体内部利益共享机制的指导意见或制度(定性)
8
制定远程医疗收费标准等(定性)
1.4人员激励
9
落实“两个允许”,制定与医联体相适应的绩效工资政策(定性)
1.5考)
36
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及近三年的变化情况
37
基层医疗机构床位使用率及近三年的变化情况
4.6经济负担
38
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患者次均费用及三年变化趋势
39
医院门诊、住院患者人均费用及三年变化趋势
23
实现医联体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机构数量
4.效率效益
4.1居民健康改善
24
婴儿死亡率
25
孕产妇死亡率
26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诊疗和管理率
4.2资源下沉
27
医联体内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派出专业技术/管理人才的人次数
28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比及增长率
4.3双向转诊
29
基层医疗机构上转病人例数及其占比
2.分工协作
2.1建立协作制度
11
制定明确医联体核心医院与其他成员单位的责、权、利关系的指导意见或制度(定性)
12
制定指导医联体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双向转诊标准与程序的文件或制度(定性)
2.2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13
明确签约服务内容(定性)
14
人群签约率
15
落实为慢性病签约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实施长处方、延伸处方等便民政策(定性)
30
由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续性医疗机构下转病人例数及其占比
XX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考核细则
![XX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考核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16835fb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2.png)
XX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考核细则一、背景介绍医疗联合体是一种以医疗协作与资源共享为核心的医疗机构合作模式。
建设医疗联合体有助于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医疗服务结构,提升医疗质量和效益。
为了保证医疗联合体的建设顺利进行,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细则是必要的。
二、考核目的1.评估医疗联合体的整体运行效果。
通过对医疗联合体各项工作的考核,评估其在整体运行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绩。
2.指导医疗联合体各成员单位的建设和运作。
通过对各成员单位的考核,指导其进一步完善内部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协作能力。
三、考核内容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评估医疗联合体的组织架构是否合理,管理体系是否健全。
2.合作协议履行情况:评估成员单位是否按照合作协议履行各项义务,是否遵守统一工作原则和协作流程。
3.资源共享和协作情况:评估医疗联合体各成员单位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作情况,包括医疗设备的共用、专业人员的共享、病患的转诊等。
4.医疗服务质量:评估医疗联合体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包括医疗技术水平、就诊体验等方面。
5.财务管理和效益:评估医疗联合体的财务管理情况,包括资金的使用效果、经营收支平衡等方面。
6.社会影响力:评估医疗联合体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影响力,包括社会反馈、患者满意度等方面。
7.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评估医疗联合体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包括科研项目的数量和质量、科研成果的转化等方面。
四、考核程序1.资料收集:由专门组织负责收集医疗联合体各项工作的资料和相关数据。
2.数据分析和评估:由专门机构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制定评估报告。
3.评估报告公示:评估报告由专门机构进行公示,允许相关人员提出异议和补充材料。
4.考核结果发布:经过综合评估,将考核结果发布给医疗联合体各成员单位,并制定改进措施。
五、改进措施针对考核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医疗联合体各成员单位应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并定期进行评估和检查。
XX省医疗联合体建设(医联体建设)考核评分标准
![XX省医疗联合体建设(医联体建设)考核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7308a424afe04a1b171de2e.png)
各设区的市、县(市)和医联体成员单位提供。查看相关文件资料,现场核实。
4
双向转诊信息平台
建立双向转诊信息平台得3分,投入使用得3分。
6
组织实施
医疗质量
5
医联体内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
1.建立制度得2分;
2.每年由牵头医疗机构派出专家考核至少2次,每次得1分。
4
医联体成员单位提供。查看各医疗机构相关文件资料,现场核实确认
15
县级医疗机构开展三、四级手术
开展三级手术比上年同期增加的得1分。
1
医联体成员单位提供。查看相关文件资料,医联体协议书,现场核实确认
开展四级手术比上年同期增加的得4分
4
16
牵头三级医疗机构三、四级手术占比
牵头医疗机构对手术进行统计分析,三、四级手术占比60%以下的不得分;占比60%得4分,每增加5个百分点得1分,满分8分。
能力提升
分级诊疗
13
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门诊人次(及扶持的特色专科就诊人数)
比上年同期每增加5个百分点得2分,满分6分。
6
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查卫生统计信息系统核实确认。
14
县域就诊率(加分项)
超过90%的,加3分;未达90%的,比上年同期每增加5个市)提供。查看相关文件资料
1
医联体成员单位提供。查看相关文件资料,医联体协议书,现场核实确认
共享机制
人员共享
9
医联体内人员流动情况
按桂政办发〔2017〕123号文要求,派出人员,得10分。职称及工作时间一项不符合要求扣2分;下级医疗机构派出人员到上级医疗机构进修或培训三个月以上,1家医疗机构不符合要求扣2分,扣完本项分为止。
4.设区的市辖区内二级医疗机构与三级医疗机构均建立医联体关系的得4分,1家未建立的扣1分,最多扣4分。
医联体联盟考核细则
![医联体联盟考核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f8afce22650e52ea54189829.png)
工作内容考核指标考核标准基础分
参加理事会会议参加医联体工作
会议
院长或书记参会计20分,
其他院领导参会计15分,
其他人参会计10分。
10
远程建设、远程教学配合医联体安装
远程设备、主动
联系医联体组织
教学
安装远程设备计10分,未
安装计0分,远程会诊教
学举办1次计5分,可累计
得分。
10
人才培养选派医务人员参
加医联体进修培
训
每参加1人计2分,未参与
计0分,可累计得分
15
学术会议参加医联体组织
的各类学习班
每期参加1人计1分,可累
计得分。
10
专家讲学参加医联体专家
讲座
举办大型学术会议1次计
10分,可累计得分。
20
转会诊积极参与转会诊
工作
未参与计0分;5人以下计2
分;5-20人计5分;20人
以上计10分。
25
联合对口帮扶联合举办义诊活
动
举办1次活动计10分,未
举办计0分。
10。
医联体建设与考核标准863
![医联体建设与考核标准863](https://img.taocdn.com/s3/m/b7dc024cbcd126fff7050bc4.png)
逐年增加
各区卫生行政部门
与核心医院开展远程查 房共查房病人人次数
逐年增加
政府对医联体投入
每年区政府安排用于医联体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的专项经费不低 于?万元
各区政府
“联合病区、病房”建 立及运行情况
鼓励建立“联合病房”并按基层医疗机构收费;收治患者逐年增加
六、效益共享 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均次
费用
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均次 费用与上年相比增、降
各区卫生行政部门、基 层医疗机构
基层医疗机构 基层医疗机构
南京市医联体建设与考核标准(区级)
建设指标
指标内容
指标标准
考核对象
各区政府制定相关的人才支持、绩效分配、财政保障等相关配套政策; 建立明确的分工负责和目标责任考核机制。
各区政府
区卫生计生部门有专门的科室和人员负责医联体的统一规划、建设、评 估和考核工作;明确建设模式、范围、目标等有关核心指标,有具体的 对接部门、单位和责任人,有明确的评估考核体系,有条件的区还可以 与三级医院建立奖惩考核制度。
下转病种前五位
基层医疗机构是否与核 心医院建立远程会诊系 统
年度内远程会诊例次数 逐年增加
基层医疗机构是否与核
心医院建立检验影像结 逐步建设到位
果诊断传输,做到“同
五、远程诊疗 检验数据上传例次数 逐年增加
及信息共享
与核心医院开展远程教 学次数
逐年增加
与核心医院开展远程教程查 房次数
新五区与主城区有区属二三级医院的,建立区域内横向的协作合作关 系,区属二三级医院与三级医院建立协作关系
各区卫生行政部门
专家门诊
联合病房(区)
二、合作模式 特色专科 医学影像、检验集约化 服务 其它
区域医联体(区域医疗共同体)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区域医联体(区域医疗共同体)绩效考核指标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53d3957789eb172dec63b7af.png)
核心医院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开展适宜新技术、新项目的数量
定量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
定量
年度辖区内按要求血糖控制达标的糖尿病患者比例
年内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年内已管理的Ⅱ 型糖尿病患者人数
基层医院填报
(1)管理人数达标得分50%;(2)控制率达标得分50%
1.10
常见恶性肿瘤诊断时早期比例
定量
年度辖区内发病率前十位的新发恶性肿瘤病例中诊断时被判定为Ⅰ期的比例。
当年度辖区内发病率前十位的新发恶性肿瘤病例中诊断时被判定为Ⅰ期的/当年度辖区内发病率前十位的新发恶性肿瘤病例数
专项调查
该指标综合反映了居民健康意识、肿瘤早期发现防治干预成效、临床诊断水平,《“健康XX2030”规划纲要》要求2020年≥30%
1.11
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
定量
70岁之前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4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率。
医联体
辐射带动
2.6
核心医院下派的医师在基层日门诊量
定量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年增长达得5分,不达标不得分
核心医院填报
2.7
核心医院通过信息化手段帮助基层医疗机构进行诊断的诊断量年增长幅度
定量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崇明区心电中心、影像中心、检验中心和远程医疗每年的开展数量较上年增长情况
区卫计委信息中心
1.12
疾病和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监测、登记、报告和应急处置情况
定性
按照本市相关疾病登记报告管理办法、监测方案、应急处置要求等,规范开展疾病和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监测、登记、报告和应急处置的情况
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绩效考核评价方案
![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绩效考核评价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cd537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d.png)
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绩效考核评价方案一、考核目的。
咱搞这个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绩效考核啊,就像给医共体这个大团队做个全面体检,看看它到底干得咋样,是为了让医共体能够更好地给老百姓提供医疗服务,大家都健健康康的,皆大欢喜嘛。
二、考核对象。
那考核谁呢?当然就是咱们这个紧密型医共体里面的各个成员啦,包括牵头的大医院,还有下面那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个都不能少哦。
三、考核周期。
这个考核就像定期给医共体打考勤一样,咱们设为每半年考核一次。
这样既能及时发现问题,又不会让大家被考得太烦,有足够的时间来改进提高。
四、考核指标及权重。
# (一)医疗服务质量(35%)1. 医疗安全(15%)医疗事故发生率:要是总出医疗事故,那可不行。
要是发生了医疗事故,那这个医共体在这一项的分数可就大打折扣了。
咱们希望是越少越好,最好是零事故。
医疗纠纷处理满意度:患者要是对处理纠纷的方式不满意,那就像吃了个苍蝇一样难受。
咱们得看看医共体在处理医疗纠纷的时候是不是公平合理,让患者和家属能接受,这个满意度越高越好。
2. 医疗技术水平(1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开展的诊疗项目数量:以前基层只能看个小感冒啥的,现在咱们希望基层能开展更多的诊疗项目,这样老百姓就不用啥病都往大医院跑了。
诊疗项目越多,这一项得分就越高。
新技术、新项目的推广应用情况:大医院要是有啥好的新技术、新项目,得想着往基层推广啊,让基层也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要是推广得好,这一项就加分。
3. 服务流程优化(10%)患者平均候诊时间:患者在医院里等啊等,等得心急火燎的可不好。
咱们要看看医共体有没有办法让患者少等会儿,候诊时间越短,这一项得分越高。
双向转诊的便捷性:大医院和基层之间得有个顺畅的转诊通道。
要是从基层转到大医院很麻烦,或者从大医院转回基层也不容易,那可不行。
这个过程越便捷,分数就越高。
# (二)医疗资源整合与共享(25%)1. 人力资源整合(10%)医共体内医护人员的交流培训情况:大医院的医生得经常到基层去带带那些基层的医护人员,基层的医护人员也得有机会到到大医院去学习学习。
XX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考核细则
![XX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考核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00f969abe518964bce847c04.png)
8
做好宣传工作,引导群众在基层就诊
宣传到位,起到实际效果,得4分;力度不大,效果不佳,得2分;无专题宣传,不得分
4
联合体内影像、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有政策文件,并在医联体内医疗机构落实加5分
加分项
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远程会诊系统,包括医学影像、心电和电子病因历等
6
建立每月例会制度,解决运行中的问题
符合要求得4分,少一次例会、会议记录、有效的整改措施一项扣1分
4
成立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实现医联体内服务、责任、利益和管理为一体的共同体
有政府相关文件加5分,医疗机构逐条落实加5分
加分项
措施落实
下派中级职称以上医师及相关专业医务人员,每批工作至少3个月以上,短期至少派驻1名副高以上医生开展查房、技术指导和培训等业务
达到标准得6分,一项未达标扣2分
6
在自治区会议上作典型经验发言每次加2分;在自治州典型经验发言每次加1分。最高加5分。
有关通知及典型发言(交流)材料。
加分项
牵头单位和成员单位对医联体工作满意度
全部满意度达到90%得4分;一个单位每下降1%扣1分。
4群Biblioteka 对医联体工作满意度满意度达到90%,得4分;一个单位每下降1%扣1分
4
考核组: 被考核单位: 被考核单位负责人:
查看文件和相关材料,有文件并落实得8分,没有文件或有文件未落实不得分,有文件落实不到位酌情扣分
8
工作绩效
成员单位门急诊人次、出院人次、上级医院下转病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区域内外转病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
符合三提高一降低者得10分,一项不符合扣3分
国家医联体考核细则
![国家医联体考核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2eba4921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d.png)
国家医联体考核细则一、引言为了进一步推进医疗联合体(医联体)建设,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特制定本考核细则。
本细则旨在通过对医联体在运行机制、分工协作、资源共享、技术辐射、可持续发展性、利益共享机制、动力机制形成以及考核评估结果等方面的综合考核,确保医联体健康、有序、高效发展。
二、考核内容(一)运行机制完善度医联体内部管理体系是否健全,有无明确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医联体内部沟通协调机制是否顺畅,能否有效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医联体内部决策机制是否科学、民主,能否保证决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分工协作情况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分工是否合理,能否实现优势互补;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协作是否紧密,能否形成合力;医联体内部是否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和考核机制,能否确保工作的高效开展。
(三)资源共享程度医联体内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医疗资源是否得到有效整合和共享;医联体内部是否建立了完善的资源共享机制,包括设备、技术、人才等方面;医联体内部资源共享是否实现了成本效益最大化,有无浪费现象。
(四)技术辐射作用医联体内高水平医疗机构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和支持是否到位;医联体内部是否开展了新技术、新项目的推广应用,成效如何;医联体内部是否建立了远程医疗、互联网医疗等新型服务模式,能否满足患者多元化需求。
(五)可持续发展性医联体内部是否建立了科学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能否保障医疗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医联体内部是否重视科研工作,有无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医联体内部是否注重医疗质量管理,有无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六)利益共享机制医联体内部是否建立了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能否保障各成员单位的合法权益;医联体内部是否建立了风险共担机制,能否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医联体内部是否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平衡,能否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七)动力机制形成医联体内部是否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否激发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医联体内部是否注重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有无明确的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医联体内部是否建立了完善的绩效评估体系,能否对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进行科学评价和指导。
锦州市医疗联合体建设(管理部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责任
![锦州市医疗联合体建设(管理部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责任](https://img.taocdn.com/s3/m/1322ec5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9.png)
锦州市医疗联合体建设(管理部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责任一、前言近年来,中国的医疗改革愈加深入,医疗联合体建设成为发展医疗行业的重要方向。
而作为医疗联合体建设的管理部门,评估医疗联合体建设的成效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责任制,尤为关键。
二、指标体系及解析指标体系是评估医疗联合体建设成效的基础,需要包含医疗联合体建设中各方面的关键指标。
1.基础设施建设指标•医疗技术设备配备情况:评估医疗联合体内现有医疗技术设备是否满足医疗服务需要。
•环境卫生状况:评估医疗联合体内卫生环境是否达标,因为医疗服务的质量受卫生环境的影响很大。
2.医疗质量指标•医疗安全事件率:评估医疗联合体内是否存在医疗安全事件,并统计发生事件的原因,可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治愈率、康复率、复发率:评估医疗联合体医疗质量,这些指标关系到患者就医后的康复情况。
3.效益经济指标•医疗服务量、医疗费用、医疗效益:医疗联合体管理部门需要关注医疗服务量是否稳步提升,医疗费用是否合理以及医疗效益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4.人员队伍指标•客观指标:包括医务人员的资质证书、医疗工作经验、患者满意度、工作态度、医疗技术水平等。
•主观指标:医疗联合体管理部门需要制定一些问卷调查指标,以了解医疗人员的满意度和团队协作情况。
5.管理规范指标•行政级别、管理制度、管理责任:医疗联合体管理部门需要专门的管理规范条例来规范医疗联合体的日常管理工作,以确保工作权责明确,各项指标得到合理实施。
三、责任制度细节定义指标体系和责任制度是相互关联的,一个科学的指标体系需要建立对应的责任制度。
1.考核责任制度•医疗联合体建设需要一个专门的考核责任制度,明确考核的时期,考核人员的身份,考核的内容和要求。
•考核不仅需要针对整个医疗联合体建设,同时也需要分别针对各个部门、各个层次进行考核,确保考核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2.监督责任制度•医疗联合体建设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监督与评估责任体系,以确保联合体建设能够得到全面而有效的监督,有效提升联合体的医疗服务水平。
2023年国家推进医联体建设考核指标
![2023年国家推进医联体建设考核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6efd33c6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17.png)
2023年国家推进医联体建设考核指标一、概述近年来,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基层医疗服务与专业医疗服务之间的融合仍存在不足,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依然突出。
为了推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质量,国家决定推进医联体建设,以建立协同发展、优势互补的医疗服务网络。
为了全面考核医联体建设的实际情况和成效,国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指标,以评估医联体建设的效果和推动相关工作的落实。
二、医联体建设考核指标1. 基本信息(1)医联体名称、成员医疗机构及其基本信息;(2)医联体成立时间、服务范围和覆盖人口等基本情况。
2. 组织管理(1)医联体领导机构设置及职责分工;(2)医联体内部管理机制和人员配置;(3)医联体内部协作与合作机制。
3. 医疗服务(1)基层医疗机构与专业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情况;(2)医联体内部医疗资源配置和利用情况;(3)医联体内部医疗服务质量评估指标。
4. 医保支付(1)医联体内部医疗服务费用结算与分配机制;(2)医保支付在医联体内部的整合与统筹。
5. 信息化建设(1)医联体内部信息共享与交流机制;(2)医联体内部的电子病历和健康档案建设情况;(3)医联体内部的远程医疗服务能力。
6. 绩效评价(1)医联体内部医疗服务绩效考核机制;(2)医联体建设对改善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和社会满意度的贡献。
7. 创新发展(1)医联体内部医疗技术和管理模式的创新;(2)医联体在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的创新贡献。
三、考核指标的意义和作用1. 促进医联体建设的规范发展通过考核指标,可以促使医联体在组织管理、医疗服务、医保支付、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规范化建设,推动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质医疗服务的提供。
2. 评估医联体建设的成效和贡献通过对医联体各项工作的考核,可以客观评估医联体建设的实际成效和对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贡献,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
3. 激励和引导医联体建设的持续改进通过公开透明的考核机制,可以激励和引导医联体建设的持续改进和创新,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
医联体综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行政部门)
![医联体综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行政部门)](https://img.taocdn.com/s3/m/b0de97c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3f.png)
对下级医疗机构健康教育工作指导情况(定性)
有开展相关工作,得1分,否则不得分
1
4.4能力提升
县域内就诊率和县域内住院率
区域内县域就诊率均达到90%以上,得1分;县域内住院率同比增长,得1分;两者都达标,得2分,否则不得分
2
牵头医院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数量
区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牵头医院帮扶下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数量同比增长,得3分,否则不得分
已制定,得3分,否则不得分
3
1.5考核激励
促进医疗资源整合和下沉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制定情况(定性)
已制定,得3分,否则不得分
3
2.分工协作
2.1建立协作制度
制定明确医联体核心医院与其他成员单位的责、权、利关系的指导意见或制度(定性)
已制定,得2分,否则不得分
2
制定指导医联体建立医疗质量管理、双向转诊标准与程序的文件或制度(定性)
区域内所有医联体内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居民健康信息共享,得4分,否则不得分
4
3.4区域资源共享
制定促进医联体内影像、检查检验、药品供应、消毒供应和后勤服务中心等资源共享的指导意见或制度(定性)
已制定,得2分,否则不得分
2
实现医联体内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机构数量
区域内所有医联体内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得2分,否则不得分
2
4.6经济负担
基层医疗机构门诊患者次均费用及三年变化趋势
区域内8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次均费用同比上升不超过2%,得1分;区域内100%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次均费用同比上升不超过2%,得2分
2
医院门诊、住院患者人均费用及三年变化趋势
区域内80%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次均费用同比上升不超过2%,得1分;区域内100%基层医疗卫生 机构次均费用同比上升不超过2%,得2分
医共体测评标准
![医共体测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99b8ab0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fb.png)
医共体测评标准摘要:一、引言二、医共体测评标准概述1.医共体的概念2.医共体测评标准的意义3.医共体测评标准的主要内容三、医共体测评标准的具体指标1.组织架构指标2.医疗服务指标3.医疗质量指标4.医疗效率指标5.患者满意度指标四、医共体测评标准的实施与监管1.测评流程2.测评方法3.监管措施五、医共体测评标准的应用案例1.案例一:某地区医共体测评实践2.案例二:某医共体测评成果展示六、医共体测评标准对我国医疗体系的影响1.提升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效能2.推动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3.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安全4.增强患者满意度七、展望与建议1.医共体测评标准的未来发展2.针对我国医共体发展的政策建议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医疗共同体(简称“医共体”)已成为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模式。
医共体测评标准作为评估医共体建设成果的重要工具,对于提升医共体的服务质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医共体的概念、测评标准的意义、主要内容、具体指标、实施与监管、应用案例以及医共体测评标准对我国医疗体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
二、医共体测评标准概述1.医共体的概念医疗共同体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由多家医疗机构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方式组成的医疗卫生服务联合体。
医共体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质量和效率,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
2.医共体测评标准的意义医共体测评标准是对医共体建设成果的量化评估,有助于发现医共体运行中的问题和不足,为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提供改进的依据。
同时,测评标准还能激励医共体成员加强合作,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
3.医共体测评标准的主要内容医共体测评标准主要包括组织架构、医疗服务、医疗质量、医疗效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
下面将分别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三、医共体测评标准的具体指标1.组织架构指标组织架构指标主要评估医共体的组织形式、管理体系、决策机制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宣传工作
医联体或分级诊疗工作被国家级媒体宣传报道的,每次得1分,最高3分;
3
查看相关文件资料
自治区级主要媒体宣传报道或得到自治区级以上领导批示肯定的,每次得1分,最高2分。
2
查看相关文件资料
9
市、县(市)公立医院职工、门诊患者、住院患者满意度
职工满意度≥85%满分,<70%不得分,中间段按比例扣分。
7
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
至少50%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提供分时段预约诊疗、检验检查结果查询、诊间结算、移动支付等线上服务。每降1个百分点扣1分,扣完本项分为止。
5
查看相关文件资料,现场核实确认
辖区内医联体各成员单位全部开展远程医疗服务,1家医疗机构不开展扣1分,扣完本项分为止。
5
10
数据来源全国公立医院满意度调查平台
门诊患者满意度≥85%满分,<70%不得分,中间段按比例扣分
10
住院患者满意度≥90%满分,<80%不得分,中间段按比例扣分。
10
注:完成国家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试点任务的设区市和县(市)各加1分。
2
查看相关文件资料,现场核实确认
紧密型医联体内医务人员在维持编制关系不变的情况下,由牵头医院在医联体内统筹使用。对医共体内执业的医务人员,可实行“县管乡用”(县级医疗机构聘用管理、乡镇卫生院使用)。对到村卫生室工作的医生,可实行“乡管村用”(乡镇卫生院聘用管理、村卫生室使用),县、乡实施各得2分,不实施不得分。
2
2
科学规划,规范医联体建设
科学规划,规范医联体建设
制定网格化管理方案得1分,具体实施得1分。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的设区市可引进区直三级医疗机构与本市医疗机构建立医联体。
2
查看相关文件资料,现场核实确认
三级公立医院与县级医疗机构至少建成1个紧密型医联体,在城区与1-2个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县(市、区)区域内至少建成1个紧密型医联体(包括三级医院主办或托管)。每少1个扣1分,扣完本项分为止。
5
完善医保配套政策,推进分级诊疗制度
在医保统筹区域内建立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总额预付、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得5分,未建立不得分。
5
查看相关文件资料,现场核实确认
6
落实政府投入责任,补齐医联体建设短板
加大对医联体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补助资金,实施得5分,不实施不得分。
5
查看相关文件资料
2
查看相关文件资料,现场核实确认
充分发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作用,制定签约服务费的收入分配与履约考核方案。
2
查看相关文件资料,现场核实确认
2019年70%,2020年90%乡镇卫生院参与医共体建设。参与比例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本项分为止。
2
查看相关文件资料,现场核实确认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大于等于65%,得10分,每降1个百分点扣0.5分,扣完本项分为止。
医疗联合体建设(医联体)考核评分标准
单位: 得分:
序号
考核指标
考核计分标准
分值(100分)
得分
评分依据
1
强化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充分发挥主导引领作用
组建医管委和理事会,由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医管委主任,分管领导担任理事长。
3
查看相关文件资料
召开政府常务会议以及专题会议研究医联体建设工作
2
查看相关文件资料,会议纪要和通知
8
数据来源卫生统计信息系统
3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赋予医联体内统一管理权限,激发医疗机构内生动力
赋予医联体内统一管理权限,激发医疗机构内生动力
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实现人事、财务、资产、业务、药品管理、绩效考核等“六统一”。
5
查看相关文件资料,现场核实确认
任免医联体成员医院班子成员及对医联体建设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应征求医联体牵头医院意见。
4
查看相关文件资料,现场核实确认
4
建立利益共享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落实“两个允许”政策,通过业务分成、收取医联体建设经费等多种方式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2
查看相关文件资料,现场核实确认
允许公立医院在绩效总量中自主设立延时加班补助、值班补助、夜班补助、急需紧缺岗位补助等子项目。
3
查看相关文件资料,现场核实确认
3
查看相关文件资料,现场核实确认
每个市建立1-2个独立法人县域医共体试点,建立得2分,未建立不得分。
3
查看相关文件资料,现场核实确认
开展医联体内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每年由牵头医疗机构派出专家考核至少2次,每次得1分。
2
查看相关文件资料,现场核实确认
推进极度、深度贫困县三二一医联体建设,按要求开展得1分(不是极度、深度贫困县的不扣分)。贫困县至少有一家县级医疗机构参与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得1分(没有贫困县的设区市不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