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考《三国演义》考点整理+中考真题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专项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c806a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c2.png)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专项练习题1、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A、三顾茅庐B、三气周瑜C、桃园三结义D、三打祝家2.下列故事情节与曹操无关的一项是()A. 割发代首错杀吕伯奢B. 马跃檀溪水淹七军C. 煮酒论英雄劝降关羽D. 祢衡之死许田打猎3.下列战役不是诸葛亮参与指挥取得胜利的是()A.火烧博望坡B.火烧新野C.火烧赤壁D.火烧连营七百里4. 关羽是《三国演义》中一个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身在曹营心在汉”表现了他的忠B.“斩颜良、诛文丑”表现了他的勇C. “水淹七军”表现了他的谋D.“单刀赴会”中他把吕蒙作为人质表现了他胆识过人。
5.下列选项中对刘备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新野自身难保时,因舍弃不下百姓,也怕曹操再次屠城,坚持携民渡江。
可见其“仁”。
B.两个结义兄弟遇难后内心悲伤,并成功为他们报仇。
可见其“义”。
C.“三英战吕布”中可见其“勇”。
D.“猥自枉屈”,三顾茅庐;赵云单骑救主后,刘备摔阿斗,可见其对人才的重视。
6.下列选项中对“夷陵之战”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 刘备为报吴夺荆州、张飞被杀之仇,亲率大军攻吴。
B. 吴将陆逊为避其锋,用以逸待劳的方法,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
C.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
陆逊看准时机,火烧连营,蜀军几乎全军覆没,元气大伤。
D. 幸亏赵云救驾,刘备才逃到白帝城。
一病不起,后亡故于白帝城。
7.下列关于《三国演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所指人物是关羽。
B.表现关羽“义绝”的事例有:败走麦城、过关斩将、华容道释曹操、千里走单骑。
C.“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写的人物是关羽,“汉相”指的是曹操,所寻之“兄”是刘备。
D.关羽假作贪杯轻敌引张郃来战,暗派兵将断张郃后路,夺得了战略要地——瓦口隘。
8.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三国演义》写诸葛亮在七星坛上借得东南风之后,周瑜大喜过望,为诸葛亮请功,并大宴君臣,至夜方才散去。
中考语文《三国演义》名著阅读真题汇编(2022-2023)
![中考语文《三国演义》名著阅读真题汇编(2022-2023)](https://img.taocdn.com/s3/m/9bfcda3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13.png)
中考语文《三国演义》名著阅读真题汇编(2022-2023)本文档收集了中考语文中经典名著《三国演义》的真题汇编,旨在帮助同学们熟悉中考试题形式,掌握中考考点,提高语文阅读与解析能力。
阅读理解例题(1) 在《三国演义》的作者署名中,“罗贯中”之名的意义是什么?(1分)A.表明作者是贯通古今、渊博博学的人物B.表示作者是活跃于唐代的著名学者C.说明作者的先祖曾入仕任官D.说明作者性格刚强,以明确的目标奋勇前进真题(1) “程昱三顾茅庐”的故事,让我们了解到了刘备的什么性格特点?(2分)(2)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句话:“曹操得曹丕而失天下。
”那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曹操失去了天下?(4分)题意分析例题(1) 题干提到《三国演义》的作者署名为“罗贯中”,要求学生解释其意义。
选项中,只有A符合实际情况,故选择A。
真题(1) 题干要求学生根据“程昱三顾茅庐”的故事,推断出刘备的性格特点。
解题关键在于理解“三顾茅庐”故事传达的“仁义之师”的思想内涵。
(2) 题干要求学生分析原因,找出导致曹操失去天下的根本原因。
解题关键在于理解曹操和曹丕的关系,考虑曹丕的出现给曹操带来了什么影响。
实用技巧- 平时要多读书,尤其是名著,这有利于增加词汇量并且有助于理解文章。
- 考试时,应该先阅读题干,明确考点和考查方式,分析文章中与之相关的部分,再对选项进行分析,最后做出答案。
- 题目中经常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等,学生在阅读时要特别注意。
通过阅读这些中考语文的真题和分析,相信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备战中考,取得好成绩!。
初中三国考点试题及答案
![初中三国考点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89c12d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44.png)
初中三国考点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卧龙”的是哪位人物?A. 曹操B. 刘备C. 诸葛亮D. 孙权答案:C2.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的主要对手是以下哪两位?A. 刘备和孙权B. 刘备和诸葛亮C. 孙权和周瑜D. 诸葛亮和周瑜答案:A3. 三国演义中,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时期?A. 官渡之战B. 赤壁之战C. 长坂坡之战D. 夷陵之战答案:B4. 三国演义中,赵云在长坂坡救出的是谁?A. 刘备B. 刘备的儿子刘禅C. 刘备的妻子甘夫人D. 刘备的谋士诸葛亮答案:B二、填空题5.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谋士荀彧被称为“_____”,意指他的智慧如同天上的星辰。
答案:荀令君6. 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两位兄弟分别是关羽和______。
答案:张飞7. 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军队因为______而大败。
答案:火攻8.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空城计”是用来对付______的。
答案:司马懿三、简答题9. 简述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故事。
答案:刘备、关羽、张飞在桃园中结为兄弟,发誓同生共死,共同扶助汉室。
10. 描述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情节。
答案: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三次亲自前往隆中拜访,最终打动了诸葛亮,使其答应出山相助。
四、论述题11. 分析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孙权三位君主的领导风格及其对各自势力的影响。
答案:曹操以智谋和权谋著称,善于用人,但过于多疑,导致内部矛盾;刘备以仁德和民心为重,深得人心,但有时过于感情用事;孙权则以稳健和务实为主,善于守成,但在扩张方面略显保守。
这三位君主的领导风格直接影响了他们各自势力的发展和成败。
三国演义中考试题及答案ppt
![三国演义中考试题及答案ppt](https://img.taocdn.com/s3/m/4c3741c5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c3.png)
三国演义中考试题及答案ppt1. 选择题- 1.1 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卧龙”的是谁?A. 曹操B. 刘备C. 诸葛亮D. 关羽答案:C- 1.2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起因是什么?A. 曹操统一北方B. 曹操南下攻打东吴C. 刘备夺取荆州D. 孙权夺取荆州答案:B- 1.3 三国鼎立的局面是谁最先提出的?A. 曹操B. 刘备C. 诸葛亮D. 孙权答案:C2. 填空题- 2.1 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结义,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 2.2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谋士荀彧,字文若,是曹操的重要助手之一。
- 2.3 三国演义中,赵云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救出了刘备的儿子刘禅。
3. 简答题- 3.1 简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空城计”。
答案:诸葛亮在城中无兵,面对司马懿的大军,故意打开城门,自己坐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有埋伏,不敢进攻,最终退兵。
- 3.2 简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过程。
答案:曹操南下攻打东吴,联合刘备在赤壁与曹操决战。
周瑜采用黄盖的火攻计策,利用东风,火烧曹操的连环船,最终大败曹操。
4. 论述题- 4.1 论述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
答案:曹操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他统一了北方,实行屯田制,加强中央集权,重视人才,善于用人。
在军事上,他善于用兵,多次取得重要战役的胜利,如官渡之战。
同时,他的政治手腕也非常高明,能够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5. 材料分析题- 5.1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刘备为何能成为三国之一的蜀国的开国皇帝。
材料:刘备,字玄德,汉室宗亲,早年因家贫,曾卖草鞋为生。
后来,他结识了关羽、张飞,并在桃园结义。
在诸葛亮的辅佐下,他最终建立了蜀汉政权。
答案:刘备之所以能成为蜀国的开国皇帝,首先,他有汉室宗亲的身份,这为他赢得了人心;其次,他有关羽、张飞等忠诚的将领,为他打下了基础;最后,他得到了诸葛亮的辅佐,诸葛亮的智谋和才能帮助他巩固了政权。
中考名著阅读《三国演义》知识测试卷(一)参考答案
![中考名著阅读《三国演义》知识测试卷(一)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ec9550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9.png)
中考名著阅读《三国演义》知识测试卷(一)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三国演义》中,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人物是()答案:曹操2. 下面哪一个故事不是发生在赤壁之战中?()答案:单刀赴会3. 《三国演义》中,被称为“武圣”的人物是()答案:关羽4. 下面哪个成语故事与《三国演义》无关?()答案:滥竽充数5. 《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三顾茅庐请的谋士是()答案:诸葛亮二、填空题1.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作者是_________。
答案:罗贯中2. 《三国演义》开篇词中的第一句是“_________”。
答案:滚滚长江东逝水3. 《三国演义》中,官渡之战中曹操打败了_________。
答案:袁绍4.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七擒孟获的过程中,采取了“_________”的策略。
答案:攻心为上5. 《三国演义》中,赵云在长坂坡单骑救出了_________。
答案:阿斗三、简答题1. 请简要概括《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故事。
答案:《三国演义》中,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为了请教卧龙诸葛亮,三次上山拜访。
第一次,诸葛亮出门游历;第二次,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等人只能离去;第三次,诸葛亮终于在家,刘备请教诸葛亮如何治国平天下。
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策略,得到刘备的赏识,从此诸葛亮辅佐刘备,共创蜀汉霸业。
2. 请简要介绍《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
答案:《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是指曹操率军攻打东吴,东吴联合刘备,在长江赤壁一带展开的一场激战。
周瑜和诸葛亮联手,采用火攻战术,成功击败曹操,使曹军元气大伤。
这场战役巩固了孙权的江东基业,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3. 请简要分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
答案: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他具有非凡的才智和手段。
在政治上,曹操善于用人,善于权谋,能够稳定局势,巩固统治。
在军事上,曹操英勇善战,具有远见。
然而,曹操的性格中也有狡猾、多疑、残忍的一面,这使得他成为一个复杂、矛盾的人物。
三国演义中考原题
![三国演义中考原题](https://img.taocdn.com/s3/m/64dc5b49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cd.png)
选择题
下列哪位人物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
A. 关羽
B. 张飞
C. 马超
D. 曹仁(正确答案)
赤壁之战中,谁提出了火攻计策并最终促成了孙刘联军的胜利?
A. 诸葛亮(正确答案)
B. 周瑜
C. 鲁肃
D. 黄盖
《三国演义》中,刘备在得到哪位谋士的辅佐后,开始有了争夺天下的实力?
A. 徐庶
B. 郭嘉
C. 庞统
D. 诸葛亮(正确答案)
下列哪个事件标志着三国鼎立局面的正式形成?
A. 官渡之战
B. 赤壁之战(正确答案)
C. 夷陵之战
D. 合肥之战
在《三国演义》中,谁被誉为“常胜将军”?
A. 张辽
B. 赵云(正确答案)
C. 吕布
D. 关羽
下列哪位人物是魏国的建立者?
A. 刘备
B. 孙权
C. 曹操
D. 曹丕(正确答案)
《三国演义》中,谁因误信谗言而斩杀了忠心耿耿的大将魏延?
A. 刘备
B. 诸葛亮
C. 杨仪
D. 马岱(正确答案)
下列哪个成语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紧密相关,形容在危急时刻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A. 草船借箭(正确答案)
B. 卧薪尝胆
C. 指鹿为马
D. 悬梁刺股
《三国演义》中,哪位人物以智勇双全著称,曾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救出阿斗?
A. 张飞
B. 关羽
C. 马超
D. 赵云(正确答案)。
《三国演义》最全考点整理+中考真题
![《三国演义》最全考点整理+中考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3e2a7b400b4c2e3f572763a9.png)
中考名著:《三国演义》最全考点整理+中考真题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主要内容《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它从东汉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起义记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全国统一为止,前后共97年,以刘备、关羽、张飞和诸葛亮等为中心人物,又贯穿了群众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把蜀汉当作魏蜀吴之间矛盾的主导方面,集中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斗争,描摹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通过这些描写,作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朽和黑暗,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群众对政治集团的爱憎与向背以及他们反对战争割据,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
《三国演义》常考知识点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双股锏的刘备,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和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
例如: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空城计。
7、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的句子写的战役是赤壁之战。
中考名著《三国演义》知识点总结详解[合集5篇]
![中考名著《三国演义》知识点总结详解[合集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76f6bd1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3.png)
中考名著《三国演义》知识点总结详解[合集5篇]第一篇:中考名著《三国演义》知识点总结详解中考名著《三国演义》知识点总结中考名著《三国演义》阅读及练习题一、练习题1、《三国演义》的开篇词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义”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
3、《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义绝”是关羽。
4、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关羽。
5、请结合《三国演义》。
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地战例,是赤壁之战;再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6、《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徐庶,被赞誉的人是诸葛亮。
7、下面描写的人物是谁?用两三个词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
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人物:诸葛亮,性格特点:足智多谋、忠心耿耿8、“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何人?所报答的”主”指谁?”义释”的是谁?(关羽、刘备、曹操)9、“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
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
这个故事是青梅煮酒10、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三顾茅庐,刘备三请诸葛亮;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等)11、写出《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司马懿父子有关的4个成语或典故。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顾茅庐;空城计;借东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12、同一事物往往有多方面的特征,从不同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评价。
三国演义中考题(含答案)
![三国演义中考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0f328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f.png)
三国演义中考题(含答案)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的故事。
以下是一些关于三国演义的考题及其答案。
1.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 答案:罗贯中
2. 三国演义中的三个主要国家是哪三个?
- 答案:魏国、蜀国和吴国
3. 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刘备是哪个国家的创立者和统治者?
- 答案:刘备是蜀国的创立者和统治者
4. 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曹操是哪个国家的创立者和统治者?
- 答案:曹操是魏国的创立者和统治者
5. 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孙权是哪个国家的创立者和统治者?
- 答案:孙权是吴国的创立者和统治者
6. 三国演义中的三个主要英雄是谁?
- 答案:刘备、关羽和张飞
7. 三国演义中的主要反派人物是谁?
- 答案:曹操
8. 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是谁?
- 答案: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
9. 三国演义中著名的赤壁之战是谁与谁之间的战争?
- 答案:赤壁之战是曹操和刘备联军对抗东吴的战争
10. 三国演义中的主要分裂事件是什么?
- 答案:三国时期的主要分裂事件是董卓之乱
以上是关于三国演义的一些考题及其答案。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考名著《三国演义》考题总复习(有答案)
![中考名著《三国演义》考题总复习(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e4368eb4daa58da1114a6d.png)
中考名著《三国演义》考题总复习班级姓名《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它从东汉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起义记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全国统一为止,前后共97年,以刘备、关羽、张飞和诸葛亮等为中心人物,又贯穿了群众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把蜀汉当作魏蜀吴之间矛盾的主导方面,集中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斗争,描摹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通过这些描写,作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朽和黑暗,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群众对政治集团的爱憎与向背以及他们反对战争割据,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
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刘备:宽厚仁爱,求贤若渴,忠义两全关羽:武勇神威,忠贞守义,刚愎自用,骄傲自负张飞:勇猛刚直,粗中有细,正义凛然,嫉恶如仇诸葛亮:智者,智慧的象征,精忠耿直,用人唯贤,谦虚、谨慎、认真、尽职。
赵云:骁勇善战,忠义侍主,处事谨慎曹操:足智多谋,虚伪奸诈,富有韬略,自负多疑司马懿:用兵谨慎,长于谋略,阴险奸诈孙权:智勇兼备,知人善任周瑜:雄才大略,智勇双全,气量狭小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双股锏的刘备,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和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分。
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
例如: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空城计。
中考名著阅读:《三国演义》试题汇编,每道都是干货,转给孩子!
![中考名著阅读:《三国演义》试题汇编,每道都是干货,转给孩子!](https://img.taocdn.com/s3/m/86f3c2e189eb172ded63b7fa.png)
中考名著阅读——《三国演义》试题汇编.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后回答问题。
(4分)答案:7.(共4分)(1)(共2分)答案:①华容道义释曹操(1分)②关羽(1分)(2)(2分)答案示例:我今日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
五关斩将之时,将军还能记否?9.“拼将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义名”是清朝文学批评家毛宗岗对《三国演义》中关羽的赞誉,小说中,下列哪个人物也担当得起这样的评价?请说说你的具体理由。
(3分)A.赵云 B.吕布 C.诸葛亮 D.刘备(1)选择:。
(2)理由:。
9. A.赵云:为报答刘备知遇之恩,赵云奋不顾身,大战长坂坡,截江夺阿斗(单骑在长坂坡曹军中七进七出,救出刘备之子阿斗.)C.诸葛亮: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义,诸葛亮殚精竭虑,南征北战,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不屈不挠,抱恨死于五丈原。
D. 刘备:为了维护兄弟情义给关于报仇,刘备不顾一切,亲率大军讨伐东吴(摆七百里长蛇阵发动夷陵之战),大败于东吴陆逊,病死白帝城。
【2017 延庆期末】(2)《三国演义》中蜀国刘备手下有五虎上将,其中一个大将,曾经“桃园结义薄云天,偃月青龙刀刃寒。
一骑绝尘走千里,五关斩将震坤乾”;还有一个白马长枪的大将,曾经在长坂坡曹营中七进七出勇救阿斗。
(3)刘备的军师诸葛亮足智多谋,作战善于用火,请写出他以火破敌的两个战例,;还有一个军师曾经给曹操献“连环计”,名气和诸葛亮相仿的人是,可惜英年早逝。
《水浒传》中和诸葛亮一样足智多谋、作用类似的人物是。
答案:(2)关羽关云长赵云赵子龙(只写名或字不扣分)(3)火烧(博望坡新野赤壁藤甲军上方谷)庞统吴用(每空1分,共10分)。
【2017 昌平期末】10.阅读下面的连环画,完成(1)-(2)题。
(共4分)(1)连环画讲述的是《三国演义》中①这一精彩片断。
在整个论辩过程中,诸葛亮面对众人,展现了他②的一面。
在后续的情节中,诸葛亮最终说服了③,使其与刘备联盟共抗曹操。
(3分)(2)根据前8幅画的内容,为第9幅画补写一句话。
中考必考四大名著,《三国演义》阅读理解题(附答案),务必打印
![中考必考四大名著,《三国演义》阅读理解题(附答案),务必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0c6b8f0b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15.png)
中考必考四大名著,《三国演义》阅读理解题(附答案),务
必打印
要想学好语文,唯一的途径就是积累更多的知识,由于如今的教育改革,将来语文升学考试,任何一个知识点都可能成为考试内容!
四大名著是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对于学生们而言,也是语文考试中必考的知识点。
近几年,语文对于名著的考察力度越来越大了,已经成为必考内容,主要是中考;其中涉及到的四大名著中的人性形象特点、情节、人物名号由来、阅读收获、作品名称、人物姓名……
然而由于四大名著篇幅过长,且知识点多,繁杂,对于孩子们而言,要想看完这四本书在进行总结,要花费不少精力和时间。
今天,为了帮助孩子们快速掌握四大名著的内容,我特地将《三国演义》中的常考重点内容总结了出来,非常的全面,家长们可以收藏打印一份给孩子学习。
《三国演义》(选择题) 中考
![《三国演义》(选择题) 中考](https://img.taocdn.com/s3/m/aa80b281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e4.png)
《三国演义》(选择题) 中考三国演义 (选择题) 中考
一、选择题
1. 以下哪位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
- A. 曹操
- B. 刘备
- C. 关羽
- D. 孙权
正确答案: D
2. 以下哪个人物非位于蜀国?
- A. 赵云
- B. 张飞
- C. 马超
- D. 魏延
正确答案: D
3. 以下哪位将领是刘备的亲信? - A. 张郃
- B. 张辽
- C. 关羽
- D. 许褚
正确答案: C
4. 孙权的弟弟是谁?
- A. 孙坚
- B. 孙策
- C. 孙尚香
- D. 孙尚书
正确答案: B
5. 以下哪位是董卓手下的名将? - A. 关羽
- B. 周瑜
- C. 董袭
- D. 吕布
正确答案: D
二、简答题
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 《三国演义》是谁写的?
2. 故事讲述了哪三国之间的斗争?
3. 《三国演义》中的董卓是什么身份?
4. 曹操是谁的部下?
5. 《三国演义》中的名将关羽有什么特点?
答案:
1. 《三国演义》是由明代作家罗贯中所写。
2. 故事讲述了三国时期的魏国、蜀国和吴国之间的斗争。
3. 《三国演义》中的董卓是东汉末年的权臣和军阀。
4. 曹操是董卓的部下,后来成为军事家和政治家,建立了魏国。
5. 关羽是刘备麾下的忠诚将领,以勇猛善战、忠诚正直闻名。
初中三国考点试题及答案
![初中三国考点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88d070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0.png)
初中三国考点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一位不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A. 关羽B. 张飞C. 赵云D. 岳飞答案:D2. “草船借箭”的故事中,借箭的是谁?A. 诸葛亮B. 刘备C. 曹操D. 孙权答案:A3. “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军队被谁联合击败?A. 刘备和孙权B. 刘备和曹操C. 曹操和孙权D. 刘备和董卓答案:A4. “桃园三结义”中,刘备、关羽、张飞结拜为兄弟,他们结拜的地点是?A. 桃园B. 梅园C. 竹园D. 松园答案:A5. “三顾茅庐”的故事中,刘备三次拜访的是谁?A. 诸葛亮B. 庞统C. 司马懿D. 周瑜答案:A二、填空题6. 三国时期,著名的“空城计”是______(人名)所使用。
答案:诸葛亮7. “过五关斩六将”是描述三国时期______(人名)的英勇事迹。
答案:关羽8. 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指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国家。
答案:魏、蜀、吴9. 《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卧龙”的是______(人名)。
答案:诸葛亮10. “火烧连营”是三国时期______(人名)的计策。
答案:陆逊三、简答题11. 简述“三英战吕布”的故事内容。
答案:在《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指的是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在虎牢关与吕布的一场激战。
当时吕布勇猛无比,三兄弟联手才最终将其击败。
12. 描述“官渡之战”的背景及其结果。
答案: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与袁绍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背景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的统治权。
结果是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巩固了其在北方的统治地位。
四、论述题13. 分析“赤壁之战”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影响。
答案: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战役之一,曹操联合刘备和孙权共同对抗曹操。
此战曹操大败,使得曹操的势力无法南下,刘备和孙权得以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势力,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这场战役对三国时期的历史走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初中语文名著《三国演义》必考考点整理与练习题
![初中语文名著《三国演义》必考考点整理与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2d024f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d.png)
初中语文名著《三国演义》必考考点整理与练习题【名著常识】一、主要内容《三国演义》艺术地再现了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到西晋重新统一的历史进程,描写了当时魏蜀吴三国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矛盾和冲突,有明显的“拥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二、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1.刘备,字玄德性格:仁政爱民,重情义,忠义,有才智谋略,礼贤下士。
具体情节及性格:(1)桃园三结义(第一回)义薄云天的忠义思想(2)煮酒论英雄(第二十一回)胸怀大志,韬光养晦,有才智谋略(3)三顾茅庐、隆中对(第三十八回)知人善用,礼贤下士,敬才爱才(4)遗诏托孤(第八十五回)惟贤惟德,注重自身修养,树立贤德之君的风范(5)携民渡江(第四十一回)仁政爱民2.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性格: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心胸坦荡,胸怀宽广,爱惜人才,知人善用,法纪严明,关心百姓疾苦具体情节及性格:(1)隆中对,三顾茅庐(第三十八回)有远大抱负,高瞻远瞩,励精图治(2)空城计(第九十五回)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卓越的才能(3)七擒孟获(第九十回)关心人民疾苦,注意与少数民族的联系(4)遗诏托孤(第八十五回)忠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5)挥泪斩马谡(第九十六回)娴熟韬略,善于治军,赏罚分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3.关羽,字云长性格:武艺超群,神勇威猛,谋略过人,忠义,但骄傲不听劝谏具体情节及性格:(1)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第五回)武艺超群,神勇威猛(2)单刀赴会(第六十六回)神勇威猛,胆识过人(3)关公约三事(第二十五回)神勇威猛,武功高强(4)挂印封金(第二十六回)武艺高强,有胆识,才智过人(5)水淹七军(第七十四回)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谋略过人(6)义释曹操(第五十回)义释黄汉升(第五十三回)义重于山,舍生取义,忠义思想浓厚(7)败走麦城(第七十六回)刚愎自用,骄傲自负4.曹操,字孟德性格:虚伪奸诈,残酷暴戾,自负多疑,足智多谋,有韬略,有过人的胆识,文学修养高具体情节及性格:(1)青梅煮酒论英雄(第二十一回)多谋略,多机变,野心勃勃,老谋深算(2)疑杀吕伯奢(第四回)怒杀伏皇后(第六十六回)阴险狡诈,好弄权术,心狠手辣,残忍暴戾(3)刺杀董卓(第四回)有军事才能,眼光独特。
中考《三国演义》复习总结资料-全
![中考《三国演义》复习总结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7a31c0033169a4517723a392.png)
《三国演义》名词解释第一部分1.①官渡之战袁绍率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的军队。
谋士许攸遭疑投降曹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
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立即亲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
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
由于乌巢粮草被烧光,袁军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将亦投降曹操。
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
②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后,决定南下一举统一。
刘备派诸葛亮舌战群儒,在周瑜、鲁肃支持下,孙权决定抵抗。
周瑜利用北兵多不惯水战及发生疾病等弱点,定下火攻策略,并实施苦肉计,派黄盖诈降。
曹操轻信,登上用铁索连在一起的战船。
诸葛亮借来东风,黄盖顺风直扑曹军水寨。
曹操大败北还。
【反间、苦肉、连环】③彝[yí]陵之战刘备为替关羽复仇,亲率大军讨伐东吴。
孙权起用青年将领陆逊,赴前线指挥作战。
陆逊力排众议,决定坚守,避免交战。
由于天气燥热,蜀军将士疲惫不堪,戒备松懈。
陆逊及时抓住战机,下令采用火攻,烧尽蜀军40多座军营。
蜀军全线崩溃。
刘备逃回白帝城。
不久羞愧发病而死。
【“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
尸骸飘流,塞江而下。
”】④水淹七军公元219年秋季,关羽在襄阳、樊城抗曹。
关羽仔细考察地形,发现襄江与白河水势甚急,又发现曹军驻扎在山谷之内,于是派人堵住各处水口,趁夜晚风雨大作之际,放水淹没曹军。
大意的于禁则没有采取防范措施,全军覆没,于禁投降,庞德被擒。
⑤汉中争夺战曹操夺取汉中,令曹洪、夏侯渊镇守。
张飞打败张郃,黄忠夺取天荡山,并听从法正的计策在定军山半山以逸待劳斩杀夏侯渊。
从许都赶来的曹操战局不利,发布鸡肋军令,借故斩杀杨修,不久退兵。
刘备夺取汉中,进位汉中王。
2.①刮骨疗毒关羽旧时箭伤常在阴天发作。
华佗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华佗切开。
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
左右掩面失色。
关羽却饮酒食肉,谈笑弈棋,神色自若。
华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
关公大笑而起。
华佗称赞说:“君侯真天神也!”②煮酒论英雄-“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
《三国演义》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三国演义》中考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c66112af45b307e87197e4.png)
《三国演义》中考复习题(附答案)一、填空题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2 、《三国演义》人物中被称“奸绝”的是__________,表现他奸诈的故事有,;被称“智绝”的是___________,表现他智慧的事迹有、、、空城计智退;被称“义绝”的是___________,表现他忠义的故事有:千里、华容道、过五关。
3、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
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
4、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写出下面词语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柜,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功。
三顾:东和:北拒:六出:七擒:二、搭配题。
1. 指出与下列情节有关的人物(1).怒鞭督邮()(2).过五关斩六将()(3).群英会中计()(4).温酒斩华雄()(5).挟天子以令诸侯()(6).三气周瑜()(7).割须弃袍()(8)舌战群儒()A曹操B刘备C周瑜D诸葛亮E关羽F刘禅G张飞H蒋干2. 指出与下列成语名言有关的人物( 1).望梅止渴( ) (2).身在曹营心在汉( )(3).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4).乐不思蜀( )(5).赔了夫人又折兵( )(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A曹操B刘备C周瑜D诸葛亮E关羽F刘禅3. 指出下列诗词所描写的人物(1).“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2).“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
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
(3).“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弦歌和雅意,杯酒谢良朋。
曾渴三千斛,常驱十万兵。
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
(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5).“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
5).“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7).“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
2023年中考 《三国演义》 试题
![2023年中考 《三国演义》 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3ac366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e2.png)
2023年中考《三国演义》试题选择题
1. 以下哪个不是《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
A. 刘备
B. 曹操
C. 孙悟空
D. 关羽
2. 孙权在哪个地方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A. 荆州
B. 益州
C. 江东
D. 广东
3. 以下哪个人物是蜀国的重要将领?
A. 周瑜
B. 曹操
C. 赵云
D. 吕布
4. 诸葛亮为了治理蜀国,曾发动了多次北伐,但都以失败告终。
在哪次北伐中,他因病去世?
A. 第一次北伐
B. 第二次北伐
C. 第三次北伐
D. 第四次北伐
5.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曾经斩杀了哪位著名的大将军?
A. 吕布
B. 董卓
C. 典韦
D. 华雄
填空题
1. 刘备建立的政权被称为____国。
2. 曹操是哪个时期的人物?___时期。
3. 以下是三国时期的三位著名将领:吕布、关羽和______。
4. 司马懿率军在哪次战役中打败了蜀国的军队并夺取了胜利?
_____之战
5. 诸葛亮曾用什么计策成功地火烧连营,使曹军大败?
____计
简答题
1. 简述三国时期的政治局势。
2.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知名的典故?
分析题
1.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成功和失败都有哪些
原因?
2. 关羽的忠义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传说之一,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让他的形象如此深入人心?
注意:以上试题仅供参考,实际考试中以教师布置的试题为准。
关于三国演义初中中考总结复习练习试题--精选
![关于三国演义初中中考总结复习练习试题--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c924452376a20029bc642d93.png)
三国演1.《三国演》中忠的化身是关羽,我所熟知的他忠、、勇、、傲的事情分有:千里走、容道曹操、五关六将、水淹七、走麦城。
2.《三国演》中智者的化身当属葛亮,他未出茅,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中叙了相关他的多交口称赞的事迹,如火赤壁、七擒孟、六出祁山、空城智退司懿、泪等。
3.《三国演》中桃园三的三弟兄分是双股的刘,使丈八长枪的和使青偃月刀的关羽。
4.“ 江逝水,浪花淘尽英豪。
是非成空。
青山仍旧在,几度斜阳⋯⋯”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的开篇。
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相关的成或俗:三茅、万事俱,只欠6.葛亮是《三国演》中的主要人物,写出小中相关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
比如:舌群儒,草船借箭,空城。
7.成“万事俱,只欠”是依据《三国演》赤壁之(役)中“周瑜定火攻曹操”的故事深入而来的。
再写出源于《三国演》的两个成,并写出相的人物及故事。
成:三茅故事:刘三葛亮;成:身在曹心在故事:徐庶人在曹不献一策8.“勉从虎穴安身,破英豪惊煞人。
巧将雷来掩,随机信如神。
” 首的是《三国演》中刘和曹操的一段故事。
个故事是煮酒英豪。
【知点】1、《三国演》中“桃园三”是指哪三个人?他各自的性格怎?(1)刘:忠厚和善、礼下士( 2)关羽:忠肝胆、一身正气( 3):骁勇粗暴、嫉如仇2、《三国演》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英豪, 他各自的心里是怎?(1)曹操:成心探刘,看他能否能成大,胸弘愿(2)刘:惟恐自己被曹操看出破,全力掩饰,心里惊慌3、“群英会中”是中的?两个人的性格怎?(1)者:周瑜,善使略、明机智(2)中者:蒋干,自作明、事有余4、七擒孟是擒了猛?什么要七擒?是葛亮擒的孟。
共七擒七,是葛亮遵从的建,征服心理,以求南方的治久安。
5、“巧授”波及哪两个人物?什么要?人物:曹操、献表面上是解决曹不水船的,上是周瑜火船作准。
6、《三国演》中“ 五关六将”的是?了手下的六将?何要关将?关羽,了曹操手下的主六将,因六人阻他找大哥刘的去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考点整理+中考真题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主要内容《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它从东汉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起义记起,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全国统一为止,前后共97年,以刘备、关羽、张飞和诸葛亮等为中心人物,又贯穿了群众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把蜀汉当作魏蜀吴之间矛盾的主导方面,集中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斗争,描摹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通过这些描写,作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朽和黑暗,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比较客观地反映了群众对政治集团的爱憎与向背以及他们反对战争割据,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
主要人物事迹及其性格特点《三国演义》常考知识点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关羽,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挥泪斩马谡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用双股锏的刘备,使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和使丈八蛇矛枪的张飞。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5、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的名称。
例如: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空城计。
7、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的句子写的战役是赤壁之战。
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是周瑜、曹操。
8、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赤壁之战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请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9、成语:三顾茅庐;人物及故事:刘备三请诸葛亮。
成语:身在曹营心在汉;人物及故事:徐庶人在曹营,不献一策。
10、《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
《三国演义》经典成语三顾茅庐:(刘备)草船借箭:(诸葛亮)千里走单骑:(关羽)过关斩将:(关羽)乐不思蜀:(刘禅)望梅止渴:(曹操)舌战群儒:(诸葛亮)大意失荆州:(关羽)七擒七纵:(诸葛亮)刮目相待:(吕蒙)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六出祁山:(诸葛亮)初出茅庐:(诸葛亮)锦囊妙计:(诸葛亮)羽扇纶巾:(诸葛亮、周瑜)望梅止渴:(曹操)单刀赴会:(关羽)苦肉计:(周瑜打黄盖)如鱼得水:(刘备)刮骨疗毒:(华佗、关羽)妄自菲薄:(诸葛亮)舌战群儒:(诸葛亮)出言不逊:(郭图诬陷张郃)草船借箭:(孔明)超群绝伦:(马超与张飞)身在曹营心在汉:(徐庶、关羽)胆大心细:(张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回天无力:(曹操)《三国演义》歇后语1.曹操曹操用人——唯才是举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曹操作事——干干净净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曹操用计——又奸又滑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走对了路子)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心思不一样(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曹操吃鸡肋食——食之无味,弃之可惜2.张飞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张飞卖豆腐——货不硬人硬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张飞卖秤锤(砣)——人强货硬张飞卖肉——光说不割张飞战关公(关羽)——忘了旧情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张飞绣花(穿针)——粗中有细张飞拆桥——有勇无谋张飞捉蚂蚱——有劲使不上张飞舞刀——杀气腾腾3.黄忠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黄忠出阵——不服老黄忠射箭——百发百中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4.刘备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刘备报仇——因小失大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刘备卖草鞋——有货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比喻来之不易)刘备得孔明——如鱼得水刘备上黄鹤楼——胆颤心惊刘玄德得了赵子龙——甭说多高兴刘皇叔哭荆州——拿眼泪吓人刘备杀人——心慈手软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刘备编草鞋——内行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刘备请诸葛亮——三顾茅庐5.关羽关云长战败走麦城——吃亏全在大意关羽放屁——不知脸红关云长守嫂嫂——情义为重关公保刘备——赤胆忠心关公开刀铺——货真价实关公开凤眼——要杀人关公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关羽放曹操——念旧情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关羽说三国——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败走麦城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关公喝酒——不怕脸红关羽长走麦城——大难临头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关公赴会——单刀直入6.诸葛亮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不是真心)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没办法)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沉着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诸葛亮皱眉头(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7.周瑜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东吴招亲——弄假成真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8.鲁肃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9.其他人物等:董卓、貂蝉、吕布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貂蝉唱歌——有声有色吕布见貂蝉——迷上了董卓进京——来者不善/不怀好意10.阿斗、蜀国战将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刘禅小阿斗——扶不起阿斗的江山——白送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生死之交单刀赴会——声势压人过五关斩六将——所向无敌击鼓骂曹——现开销(当场指责)11.蒋干、徐庶、许褚、马超、庞统蒋干盗书——只知欢喜,忘了中计蒋干盗书——上了大当蒋干访周瑜——自找麻烦徐庶入曹营——一言不发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12.草船借箭、东吴草船借箭——多多益善(坐享其成、满载而归)东吴招亲——弄假成真13.司马懿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三国演义》常考情节1.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
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干一番事业。
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
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
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弟弟。
2.草船借箭:周瑜看到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处处比自己高出一筹,便心怀嫉妒,甚至一心想将诸葛亮置于死地而后快。
他以军中缺箭为名,心生一计,让诸葛亮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
由此看来周瑜不仅忌妒心强,而且又十分阴险狡猾。
然而,独具慧眼的诸葛亮却满口答应下来,趁着大雾漫天,用草船向曹营“借”了十万支箭,提前七天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使周瑜的阴谋彻底失败。
3.空城计: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
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
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
4.三顾茅庐:刘备听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
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
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第三次拜访才见到诸葛亮。
在这一过程中,刘备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诚恳。
5.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与刘备、张飞失散,后来得到了刘备的消息,因此,立即向曹操请辞,但曹操避而不见,最后,关羽只能不辞而别。
由于没有得到曹操的手谕,因此,一路之上遭到了层层拦阻,但关羽凭借一己之力,过了五个曹操所辖关(城市),立斩曹操六员大将。
具体是指过东岭关时杀孔秀;过洛阳城时杀韩福、孟坦;过汜水关时杀卞喜;过荥阳时杀太守王植;过黄河渡口时杀秦琪。
6.单骑救主:新野一战,刘备以少胜多打败曹操,曹操引五十万大军前来报仇。
刘备的三千人马走到当阳县,突然被曹兵截住,战到天明才摆脱曹兵的追赶,护卫刘备家小的赵云发现不见了刘备,走散了糜夫人母子,急集合三十骑,又杀回乱军中寻找。
赵云力战众将,威武勇猛。
正在山上观战的曹操见赵云势不可挡,传令一定要活捉。
赵云利用这个机会冲出包围,连杀50员曹将,终于将阿斗交给了刘备。
7.水淹七军:刘备自立为汉中王后,关羽亲自率领大军进攻樊城。
樊城的魏军守将曹仁赶快向曹操求救。
曹操派了于禁、庞德两员大将率领七支人马前去增援。
正在双方相持不下的时候,樊城一带下了一场大雨。
汉水猛涨,平地的水高出地面有一丈多。
于禁的军营扎在平地上,四面八方大水冲来,把七军的军营全淹没了。
于禁和他的将士不得不泅水找个高地避水。
关羽早就抓住于禁在平地上扎营这个弱点。
他趁着大水,安排好一批大小船只,率领水军向曹军进攻。
他们先把主将于禁围住,叫他放下武器投降。
于禁被围在一个汉水中的小土堆上,逼得无路可退,就垂头丧气地投降了。
庞德掉在水里,关羽水军赶上去,把他活捉了。
8.火烧连营:刘备为报吴夺荆州、关羽被杀之仇,率大军攻吴。
吴将陆逊为避其锋,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
蜀军远征,补给困难,又不能速战速决,加上入夏以后天气炎热,以致锐气渐失,士气低落。
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
陆逊看准时机,命士兵每人带一把茅草,到达蜀军营垒时边放火边猛攻。
蜀军营寨的木栅和周围的林木为易燃之物,火势迅速在各营漫延。
蜀军大乱,被吴军连破四十余营。
陆逊火烧连营的成功,决定了猇亭之战蜀败吴胜的结果。
9.七擒孟获:蜀丞相诸葛亮受昭烈帝刘备托孤遗诏,立志北伐,以重兴汉室。
就在这时,蜀南方之南蛮又来犯蜀,诸葛亮当即点兵南征。
到了南蛮之地,双方首战诸葛亮就大获全胜,擒住了南蛮的首领孟获。
但孟获却不服气,其间诸葛亮采用马谡攻心的计策,七擒孟获,孔明都放了他。
孟获起誓:以后将决不再谋反。
孔明见他已心悦诚服,觉得可以利用,于是便委派他掌管南蛮之地,孟获等听后不禁深受感动。
从此孔明便不再为南蛮担心而专心对付魏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