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多感官

合集下载

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共3篇

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共3篇

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共3篇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1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创造出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存的空间,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为达到这一目的,设计师需要充分发挥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视觉感受视觉感受是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感官,一切人造环境都需要通过视觉来得到确认和接受。

设计师可以通过颜色、形状、材料、光影等元素来创造出有层次感和丰富性的空间,从而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在景观设计中,色彩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色彩鲜艳的植物、建筑和装饰物可以给人带来快乐、舒适的感觉。

形状也是产生视觉冲击的重要手段,采用各种形状可以创造出富有韵律美和动感的设计效果。

材料的质感和质地也是很重要的元素。

金属、木质和石材等材料具有不同的表面纹理,能够产生复杂的视觉纹理效果,让人感受到真实的场所氛围。

听觉感受在景观设计中,除了视觉感受之外,听觉感受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设计师可以通过运用水声、鸟鸣、音乐等元素创造出各种声音,从而给人以愉悦的感觉。

水声是最常见的声音之一。

水流、喷泉等水景可以创造出让人愉悦的玩水声效果。

或者在公园或者庭院中摆放风铃,风吹动的时候,悦耳的铃声传遍整个场所。

当然,音乐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元素,适当的音乐不仅可以让人舒适,还能增添整个空间的氛围。

嗅觉感受嗅觉感受是另一个重要的感官,在景观设计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花草的香气,新鲜空气的味道可以给人以舒适的感觉,增加空间的舒适度。

在花园中,花卉的芳香是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不同的花卉有不同的香气,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用不同的花卉来呈现。

比如玫瑰花,它的香气柔和、清新、芳香,适合在浪漫的庭院中使用。

除了花香之外,糕点香和咖啡香也是非常好的元素,在公园或者咖啡厅中使用,可以使人感到放松和愉快。

触觉感受触觉感受是人与环境之间最直接的联系方式,设计师可以通过选材和材料表面的处理来创造出不同的触觉感受。

软绵绵的草地,光滑的天然石材,粗糙的木质材料,人们在接触到这些材料时留下的印象是不同的。

谈景观设计中的接受美学

谈景观设计中的接受美学

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涉及到美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还需要考虑到人的感受和需求。

在景观设计中,接受美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景观设计中的接受美学。

一、景观设计中的美学概念美学是研究艺术和美的哲学学科,它关注的是美的本质和美的产生方式。

在景观设计中,美学的概念包括了景观的形式、色彩、材质、构图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景观。

例如,在城市公园的设计中,设计师通常会考虑到公园的整体形式、绿化植被的选择、水体的设置等因素。

这些因素都可以通过美学的方式来呈现,使人们在公园中感受到美的享受。

二、景观设计中的感官体验景观设计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还包括了听觉、嗅觉、触觉等多个感官的体验。

设计师需要通过多种手段来创造出一个多感官的环境,从而让人们在其中得到更加丰富的美的体验。

例如,在一个庭院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花卉植物,来创造出不同的芳香气味,从而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自然的气息。

同时,设计师还可以通过设置水池、喷泉等水体景观,来创造出流水潺潺的声音,从而让人们在其中得到更加放松的感受。

三、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内涵景观设计不仅仅是美的呈现,还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设计师需要通过对文化的了解和挖掘,来创造出一个有深度的景观环境。

例如,在一个古镇景区的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挖掘古镇的历史文化,来创造出一个富有古朴气息的景区。

设计师可以选择传统的建筑风格、设置古老的街道、布置传统的灯笼等,从而让人们在其中感受到浓郁的历史气息。

四、景观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景观设计不仅需要考虑到美的呈现,还需要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设计师需要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来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例如,在一个湖泊公园的设计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到湖泊的水质、湿地的保护等因素。

设计师可以通过设置湿地生态系统、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等方式,来保护湖泊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景观设计中的接受美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多感官体验式互动景观的研究

多感官体验式互动景观的研究

多感官体验式互动景观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日益提升,景观设计已不再仅仅局限于视觉层面的美学呈现,而是越来越多地融入了多感官体验的元素。

本文旨在探讨多感官体验式互动景观的研究现状、设计理念、实现方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们将从理论到实践,全面解析多感官体验式互动景观如何在现代城市空间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如何为公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元、互动的空间体验,以及如何为景观设计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通过对多感官体验式互动景观的深入研究,我们期望能为未来城市空间的营造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多感官体验式互动景观的理论基础多感官体验式互动景观作为一种新兴的景观设计理念,其理论基础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环境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人类学、艺术学以及景观设计学等。

这些学科的理论知识为多感官体验式互动景观提供了全面的理论支撑和设计指导。

环境心理学强调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认为人的行为、情感和认知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在多感官体验式互动景观设计中,这一理论的应用体现在如何通过景观设计来引发人们的感官体验,进而产生情感共鸣和认知改变。

例如,通过声音、色彩、气味、触觉等多种感官刺激,创造出能够引起人们情感共鸣的景观空间。

认知心理学关注人类的信息加工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等。

在多感官体验式互动景观设计中,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有助于设计师了解人们如何感知和理解景观,从而设计出更符合人们认知特点的景观作品。

例如,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感官刺激设计,帮助人们更好地感知和理解景观的意义和价值。

人类学和艺术学的理论也为多感官体验式互动景观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人类学关注人类的文化和社会行为,强调景观与人的文化认同和社会关系的联系。

在多感官体验式互动景观设计中,这一理论的应用体现在如何通过景观设计来传承和展示地方文化特色,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而艺术学则关注艺术的创作和欣赏过程,强调艺术的审美体验和情感表达。

在多感官体验式互动景观设计中,艺术学的理论有助于设计师创造出更具审美价值和情感表达力的景观作品。

景观“五感”设计研究

景观“五感”设计研究

景观“五感”设计研究作者:余运正李丹张露洪梦涵来源:《美术界》 2013年第10期TEXT / 余运正李丹张露洪梦涵一、“五感”及“通感”的认识“五感”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一般意义上,“五感”是由人体相应的五种生理器官——眼、耳、鼻、舌、身对外界产生的生理感觉。

在设计领域研究的“五感”是指人通过感官的感知,在大脑中进行信息的综合加工,从而形成更高层次的理性建构。

例如当我们走在林荫小道上,我们能够感知鹅暖石的脚感、温度,微风吹动树叶沙沙作响,还能闻到阵阵花香,听到潺潺水声。

看到孩子们在喷泉边嬉戏,下棋的人们悠闲的身影……这些感觉融合在一起是一种气氛,让你心情愉悦,感觉环境的美好生动。

这就是生活中随处可享有的五感体验。

无论在平常生活中还是在艺术创作领域,这五种感官都是密切相关,相互感通,所以才有了之如“闻香知味”这样的说法,这就是所说的“通感”。

在艺术领域,也很早有了“通感”一说。

钱钟书先生对于艺术通感也有许多心得——“颜色和香气忽然都有了声息——‘闹’:鸟声竟熏了‘香’;风声竞染了‘绿’;自云‘学’流水声、绿荫‘生’寂静感;口色与风共‘香’;月光有‘籁’可听;燕语和‘剪’一样‘明利’;鸟语如‘丸’可以抛落;五官的感觉简直是有无相通,彼此相生。

”如将诗词艺术中描绘的这些感知因素运用到的环境景观设计中,势必让我们的设计项目的景观舒适度大大提高。

另外,对于有感官缺陷的人来说,景观五感的运用好坏更是直接决定他们对环境的感受。

二、“五感”设计的研究现状从学者钱钟书先生的诗词以及相关古代诗词、建筑文化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今对景观的五感的感受深刻并运用到实际中。

但如今,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对待自己的五官感受越来越不重视,感知能力也在逐渐衰退。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已完善,更多的关注在城市环境的改善中,积累了丰富的景观设计经验。

发达国家“五感”概念设计的应用与实践经验是设计师门学习研究的财富,无论在景观还是建筑领域。

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ocx

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docx

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传统的景观设计大部分注重视觉设计,而忽视了其他四感的设计,这种园林景观只能给人们带来单一的视觉体验,而现代人所追求的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五感的全方位体验和感受,所以将五感应用到景观设计中是十分必要的。

一、五感一五感设计概念五感就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种服务人类的最直接的体验和感受,景观设计是指在园林设计中土地与土地上空间和物体综合体的一种对于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综合设计,一般的景观设计主要是为了服务于人的视觉要求,然而人对景物、景观的感受是全方位的、多元的,这不仅仅要求景观设计符合人们的视觉需求,而且要符合人们整体的五官感受,这就给景观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也就出现了将五感应用到景观设计中的五感设计,将五感应用到景观设计中能够全方位提升人们的感官体验,提升了景观的层次感,增强了景观的代入感,另外相较于单一的视觉景观设计,综合五感的五感景观设计对盲人等残障人士欣赏景观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五感体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生成五感体验,例如,我们走在广场上,看到的是许多叔叔阿姨等老年人在整齐地跳着广场舞,听到的是带有节奏感的动感音乐,闻到的是各种各样的美食香味,广场上有许多人在遛狗,我们可以触摸到狗身上柔软的毛,看到自己喜欢的小吃,我们也可以买来尝尝,这以上所有的体验与感受都与我们的五感息息相关。

在我国传统的景观设计中,利用五感来营造氛围,引领人们走入景观中的设计有很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数佛殿,进入佛殿我们可以看到到高大的佛像、神态各异的罗汉、虔诚的信徒等,可以听到悠远的钟声、直入人心的诵经声,可以闻到佛堂独有的香火气息,可以摸到宏伟的佛堂建筑,这些所有的五官感受都能营造出一种佛堂虔诚、庄严、肃穆的气氛,并将人们带入到整个的气氛中去。

三五感之间的联系人类的无感之间看似毫无干系,实则是相互联系的,而这种感官上的联系会加强人们对所感受到事物的认识,这种感官之间的联系叫做通感现象,在景观设计中,加强五感之间的联系才能给人们带来全面的感受与感知,以视觉和触觉为例,视觉能够使人们感受到所观察物体的体积、色彩、质地等视觉体验,能够帮助人们判断在距离、空间、方向等方面的特征,但往往视觉看到的或许不是客观存在的物体,很可能是一种错觉,例如海市蜃楼,而触觉能够使人们体验物体的质地、触感等,这种感觉很真实,能够给人们客观存在的一种体验,将视觉和触觉结合到一起,就会实现人们对物体最基本的判断,也会带给人们真实的感受。

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一、本文概述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日益提高,景观设计作为连接人与自然的重要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景观设计中,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的运用,成为提升设计品质和体验感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探讨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旨在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如何通过刺激和引导人们的感官体验,创造出更具吸引力和深度的景观空间。

我们将首先分析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基本作用和影响,探讨如何通过色彩、形态、光影等视觉元素创造丰富的视觉体验;接着,我们将讨论如何利用声音、风、水等自然元素创造宜人的听觉环境;我们还会探索如何通过植物、土壤、水等自然材料的运用,创造出令人愉悦的嗅觉和触觉体验。

我们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展示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和效果,为设计师提供实用的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期望能为景观设计领域带来新的思考和灵感,推动景观设计向更加人性化和感官化的方向发展。

二、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具体运用在景观设计中,五感的应用不仅丰富了空间的层次,也增强了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体验。

通过精心的设计,我们可以利用五感来创造令人难忘的景观体验。

视觉是景观设计中最常被强调的感官。

色彩、形状、线条和光影等元素在视觉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通过巧妙的植物配置和色彩搭配,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视觉体验。

同时,利用景观元素如雕塑、水景、灯光等来引导视线,创造焦点和层次感,也是视觉设计的重要手段。

听觉在景观设计中同样重要。

自然的声音如鸟鸣、水流声、风吹树叶的声音等,都可以为景观增添生动和活力。

人工设计的声音如音乐、水声等也可以用来营造特定的氛围和情绪。

嗅觉是景观设计中最常被忽视但同样重要的感官。

植物的香气、水的清新、花朵的馥郁等都可以为景观增添丰富的层次。

通过选择合适的植物,可以创造出令人愉悦的嗅觉体验。

触觉在景观设计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质感、温度和湿度等都可以通过触觉来感知。

例如,通过选择不同质感的材料如石材、木材、金属等,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触觉体验。

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摘要:人类是一种非常复杂却又具有较强感知能力的高等动物,能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以及味觉来感受周围环境的变换。

而本文就以此为基础,对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为人们创造出一个更加和谐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五感;景观设计;应用;随着社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目前生活环境的感受越来越平淡,周围的环境已经不能激发人们的感官体验,导致景观失去了最初的作用。

另外,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随着老年人口的逐渐增多,对城市景观设计也提出了较高的需求,一定要在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景观的设计。

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了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希望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一、五感的论述(一)五感的概念所谓的五感,就是人们具有的最直接的、最基础的五种感受和体验,分别为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以及味觉。

而景观设计主要是对园林中土地与土地之间的空间以及物体进行综合设计,使其成为一种自然景观或者是人工景观,但是,在进行景观的设计时,一定要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服务于人们的视觉要求。

另外,人们对景观的感受是多方面、全方位的,所以这就要求在进行景观设计时不仅要满足人们的视觉要求,还要适当符合人们的五官感受,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充分满足相应的需求,将五感在景观设计中充分应用,加强景观对于人们层次感以及代入感,充分体现出景观设计的重要意义[1]。

(二)五感之间的联系人们的五种感官感受看上去没有任何联系,实际上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过感官之间的相互联系,能够加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而感官之间的联系我们一般叫做通感。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五感之间联系的加深能够使人们有一种更加全面的感知,拿视觉和触觉来说,视觉能够使人们感受到事物的色彩、质地等,帮助人们掌握事物的方向以及和其他事物之间的距离。

但是,通过视觉所看到的也有可能不是真实存在的事物,有可能是人们情感上面的一种错觉,比如海市蜃楼。

康复景观中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

康复景观中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

康复景观中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五感花园是指通过多种植物、园林景观设计和装饰艺术等手段,创造出以五感为中心的观赏空间,让人们在其中能够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感官来获得愉悦和舒适的感受。

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非常重要,它们直接影响着花园的整体效果和体验,下面就来分享一下康复景观中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

一、视觉设计视觉是人们感知和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方式,因此在五感花园的设计中,视觉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在康复景观的五感花园中,可以通过选择丰富多彩、富有变化的植物和景观来打造视觉效果。

在植物的选择上可以结合花色、叶色、树形等特点来打造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花园景观。

同时在景观设计上也可以利用不同的树木、草坪等元素来丰富花园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并利用线条、形状、大小等设计元素来打造独特的景观效果,满足观赏者的视觉需求。

在五感花园中,听觉设计通过自然的声音和音乐等元素来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在康复景观的五感花园中,可以通过选择具有自然声音的植物,比如竹子摆动的声音、树叶摩擦的声音等,来营造自然的环境声音。

同时也可以设置音乐角或音响系统,播放柔和舒缓的音乐,来提升花园的氛围。

还可以设置水景、喷泉等水体景观来营造水的声音,增加花园的听觉体验。

嗅觉设计是五感花园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花园中的植物和花卉可以释放出各种香气,刺激人们的嗅觉感受。

在康复景观的五感花园中,可以通过选择香气浓郁的植物和花卉来打造花园的嗅觉体验。

可以选择芳香植物如玫瑰、迎春、鸢尾等植物进行种植,通过它们散发的香味来丰富花园的嗅觉体验。

也可以在康复花园中布置香味花园,增加花园的嗅觉体验。

触觉是人们感知外部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在五感花园中,触觉设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康复景观的五感花园中,可以通过选择具有触感舒适的植物和景观来打造触觉体验。

比如可以选择一些柔软的草坪、蓬松的灌木、光滑的地面材料等来丰富花园的触觉体验。

同时也可以设置触摸区域,引导观赏者触摸花园中的植物、雕塑等,增加触觉体验。

景观感应名词解释

景观感应名词解释

景观感应名词解释
景观感应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到人类的感知、认知和反应等多个方面。

它主要探讨了人类对景观环境的感知和反应,以及如何将这些感受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或决策。

景观感应研究的核心在于理解人们对景观环境的感知方式,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感官的体验。

这些感知体验不仅涉及到人们对景观的直接感受,还涉及到人们对景观的理解和认知,以及对景观产生的情感和兴致。

在景观感应中,“感”是通过五官接收和感受景观,“知”是进入心理过程的认识和理解,“应”则是对客观景观的反应,包括意向、联想和行动的应对。

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景观感应的三元结构,其中“感”和“知”对应于传统美学理论的“物境”和“情境”,而“应”则对应于“意境”。

景观感应的研究不仅关注人们对景观的感知和理解,还关注如何将这些感受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或决策。

因此,它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了解人们的感知和反应来优化景观设计,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

总之,景观感应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涉及到多个方面的人类感知和反应。

通过深入了解景观感应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人类对景观环境的感知和反应,为景观设计和规划提供更科学、更人性化的指导。

景观的五感设计研究综述

景观的五感设计研究综述

景观的五感设计研究综述作者:周大坤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03期摘 ; 要:文章通过对景观设计中五感设计的概念进行分层阐述,把我国目前的五感设计进一步分析,展开对五感设计的研究现状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其中的联系,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感官;五感设计;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6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193-01一、五感设计的定义和五感之间的相互联系1.五感设计的定义。

所谓五感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五感这一说法,最初产生于佛教中的“五根”。

“根”也就是所谓的人体的感觉器官,“五根”具体是指人体中的目、耳、鼻、舌、身五种具有认知功能的器官。

在景观设计中,通过五种感觉器官去认识和考察,最终得出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的要求很高。

以传统是视角来看景观设计多是一种视觉体验,但人在景观中的感受原本是综合的、立体的,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综合作用,从而产生对景观的体会。

利用这些五感体验,并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感受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满意的设计方案,应当把这样的思维理念看作是景观设计的最初观点。

唐代诗人杜甫写道:“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便是是诗人用嗅觉抒写风景的写照。

2.五感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在艺术创作和艺术鉴赏的领域中,早就开始研究五感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了。

在景观设计中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活动其实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

利用五感可以全面接受出设计信息和分析设计内涵。

二、视觉在景观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及研究现状眼睛对于人类来说,不仅仅是接收外界情报的视觉器官,最重要的一点要数,通过眼睛可以做许许多多的创作。

视觉也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认知行为,通过眼睛我们可以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与捕捉,可以把眼睛看作是一道在设计中把握空间意义、洞悉事物本质的桥梁。

在景观的视觉设计研究探索中,中国人得出了许多研究成果。

三、听觉在景观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及研究现状在人们生存环境中,无不充斥着不同种类的声音信息。

康复景观中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

康复景观中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

康复景观中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
五感花园是一种具有启迪性和体验性的设计,通过充分利用人类的五感来增强人们的
感知体验,并促进身体和心理的康复。

下面是康复景观中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
1. 视觉: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感官之一,五感花园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视觉的刺激。

高低起伏的地形,不同颜色、形状、纹理的植物和花卉,水景、雕塑和自然光线都是视觉
刺激的元素。

通过创造不同景象和场景的变化,可以激发人的视觉兴趣,提高视觉敏感度,放松身心,减轻疲劳。

2. 听觉:声音是五感花园中最容易被忽视的要素之一。

水流、鸟叫、蝉鸣、风声等
自然声响可以带来愉悦、放松的效果,同时也能掩盖旁边的噪音,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此外,可在园内设置一些音乐设施,让人们在音乐中恢复身心平衡。

3. 嗅觉:芬芳的气味可以产生大量的情感和反应,通过花草的香气和芳香油的气味,气味的刺激可以促进情绪和兴奋感。

在景观中添加各种香味的花卉植物可以扩大花园中的
感官体验。

4. 触觉:触觉是人体最大的官方之一,是五感花园设计的重要要素之一。

园内可设
置各种触摸元素,如细腻的花瓣、柔软的草地、平滑的岩石、光滑的树皮和温暖的太阳,
这些都会给人以各种舒适的感觉,让人放松身体。

5. 味觉:园区的芳香植物也可能同时刺激味蕾。

在花园的角落里可以设置一些水果
或蔬菜栽培区,这样可以让人们在旅程中享受丰富的味道和健康的环境。

综合考虑以上五个要素,设计五感花园能创造出互动、愉悦的感官体验,帮助身心康复。

设计中的多感官体验研究

设计中的多感官体验研究

设计中的多感官体验研究在当今的设计领域,多感官体验已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设计不再仅仅局限于满足视觉上的美观,而是更加注重如何调动人们的多种感官,创造出更加丰富、深入和令人难忘的体验。

多感官体验涵盖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多个方面。

视觉作为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在设计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

从色彩的搭配到图形的构成,从产品的外形到界面的布局,视觉元素能够迅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并传达关键信息。

例如,一个简洁明了、色彩和谐的网页设计能够让用户在第一时间感到舒适和信任,从而更愿意停留并探索。

听觉在设计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背景音乐、音效设计等能够为场景营造氛围,增强情感共鸣。

想象一下在一个商场中,舒缓的音乐能够让人放松心情,从而更愿意停留和消费;而在游戏设计中,紧张刺激的音效则能够提升玩家的沉浸感和紧张感。

触觉是一种能够直接影响用户与产品互动感受的感官。

产品的材质、表面的纹理和质感都会给用户带来不同的触觉体验。

比如,一款手机的外壳采用了磨砂材质,不仅能够提供更好的防滑效果,还能给人一种精致的触感;而柔软的沙发面料则让人一坐上去就感到舒适和放松。

嗅觉虽然在一些设计场景中相对较难直接应用,但在特定的环境中却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比如,在酒店大堂中散发着淡淡的香薰,能够给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营造出一种优雅舒适的氛围;在书店中,若能弥漫着淡淡的纸张和油墨的香气,也会让读者更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味觉在设计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但在一些与食品、餐饮相关的设计中却至关重要。

例如,食品包装的设计不仅要吸引人的视觉,还要通过文字和图案暗示其口味的特点,激发消费者的食欲。

多感官体验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创造更加丰富和全面的用户体验。

当多个感官被同时调动起来时,用户对设计的记忆和感受会更加深刻。

比如,一个精心设计的主题公园,不仅有美轮美奂的视觉景观,还有配合场景的音乐和音效,以及各种互动设施带来的触觉体验,甚至可能有特色小吃带来的味觉享受,这样的综合体验能够让游客流连忘返。

景观“五感”设计研究

景观“五感”设计研究

景观“五感”设计研究作者:余运正李丹张露洪梦涵来源:《美术界》2013年第10期一、“五感”及“通感”的认识“五感”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一般意义上,“五感”是由人体相应的五种生理器官——眼、耳、鼻、舌、身对外界产生的生理感觉。

在设计领域研究的“五感”是指人通过感官的感知,在大脑中进行信息的综合加工,从而形成更高层次的理性建构。

例如当我们走在林荫小道上,我们能够感知鹅暖石的脚感、温度,微风吹动树叶沙沙作响,还能闻到阵阵花香,听到潺潺水声。

看到孩子们在喷泉边嬉戏,下棋的人们悠闲的身影……这些感觉融合在一起是一种气氛,让你心情愉悦,感觉环境的美好生动。

这就是生活中随处可享有的五感体验。

无论在平常生活中还是在艺术创作领域,这五种感官都是密切相关,相互感通,所以才有了之如“闻香知味”这样的说法,这就是所说的“通感”。

在艺术领域,也很早有了“通感”一说。

钱钟书先生对于艺术通感也有许多心得——“颜色和香气忽然都有了声息——‘闹’:鸟声竟熏了‘香’;风声竞染了‘绿’;自云‘学’流水声、绿荫‘生’寂静感;口色与风共‘香’;月光有‘籁’可听;燕语和‘剪’一样‘明利’;鸟语如‘丸’可以抛落;五官的感觉简直是有无相通,彼此相生。

”如将诗词艺术中描绘的这些感知因素运用到的环境景观设计中,势必让我们的设计项目的景观舒适度大大提高。

另外,对于有感官缺陷的人来说,景观五感的运用好坏更是直接决定他们对环境的感受。

二、“五感”设计的研究现状从学者钱钟书先生的诗词以及相关古代诗词、建筑文化中,可以看到中国古今对景观的五感的感受深刻并运用到实际中。

但如今,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对待自己的五官感受越来越不重视,感知能力也在逐渐衰退。

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已完善,更多的关注在城市环境的改善中,积累了丰富的景观设计经验。

发达国家“五感”概念设计的应用与实践经验是设计师门学习研究的财富,无论在景观还是建筑领域。

“五感”概念从起初运用于无障碍设计让弱势群体受益到为普通人群提高景观体会,使这一研究引起更广泛的关注。

五感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五感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五感设计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一、五感设计五感指的是人体的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听觉这五种感觉器官。

五感设计就是通过人体的感觉器官来进行一系列相对应的景观设计,以达到充分调动人们的感官来使人们获得最舒服惬意的感官感受,从而得到全方位的空间体验和情感认知。

二、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互动众所周知,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建筑设计、景观规划方面,对弱势群体的无障碍设计有着较为成熟的发展,他们对人类五感在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也在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设计师的广泛关注。

视觉景观最早就是从视觉美学上的理解开始的,即“风景”“景色”,真正开始对景观进行视觉的研究,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景观评价。

到了70年代,景观视觉评价方法开始形成,并在环境影响评价、资源规划和城市设计等领域大量应用。

通过视觉上高差关系形成不同的视觉景观。

无感中的视觉景观具有重要的地位。

视觉是所有感官的主导,它给人们传达着最直观的环境信息,因此,视觉景观可以感受到最直接的景观。

为了体现听觉景观设计,常设置能触发声音的装置或场景布置类似的如中国古典园林中巧妙配置的植物、山石,用来捕捉自然间的风声、雨声,从而形成“万壑松风”“听松风出”以及“雨打芭蕉”的景观意境。

人的上体(尤其是手)触摸到的景观是触觉设计的第二大对象。

环境中不同的装饰材料如石材、玻璃、木材、塑料、金属等,它们的质感、温度、肌理、透明度、凹凸感,以及是否安全等,都会引起人们对环境不同的认同感。

现在的许多景观设计都尝试开始鼓励人们的参与与互动性,更加注重人的触觉体验感。

关于触觉设计更加能够体现景观中的人性化弱势群体的无障碍设计。

味觉设计主要是结合饮食进行的空间环境设计。

在客观上,空间环境会对人的味觉产生影响;在主观上,味觉也会直接影响人对空间环境的感知。

不同的味觉感受带给我们不同的景观体验感。

正确处理好味觉与景观环境的关系,不仅能使人们更好地享受和体验味觉,进而设计出更舒适的味觉空间。

各个环境空间都有其特有的味道,嗅觉设计给景观空间的设计带来更大的体验感。

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景观设计要进行的关键工作之一就是利用五感有效地表达景观的美感,并且能够使观众产生真正的感官愉悦体验,重拾对大自然的丰富认知和灵感。

首先,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审美情趣,通过视觉上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观,营造出一种宁静和怡人的气氛。

运用不同形状和颜色的植物,以及线条、变化和光线等多种表达形式,可以极大地提升景观的吸引力,并为静谧氛围增添柔美之感。

其次,景观设计也可以运用它们五种感官传达文化内涵和历史故事。

如宫殿建筑、建筑物的柱子华美拱门,或是精美的壁画雕塑,可以帮助观众清晰地认识景观了解它的宗教意义、历史源流以及文化传统。

最后,凭借景物的声音可以把向外的声音、乐曲、诗歌或水流的涓涓的流水声,例如小河或者大海等,融入到景观中,让这种美妙的恬静和悠远的优美意境侵蚀观众的心灵,入画、入境,让它变成特别的精神享受。

总之,五感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可以帮助景观设计者提供真切的感官体验,以支撑他们的非凡的艺术创作目标。

多感官体验的自然疗愈景观设计案例

多感官体验的自然疗愈景观设计案例

多感官体验的自然疗愈景观设计案例一、案例背景。

在繁忙喧嚣的大都市里,人们每天都被压力和焦虑包围着。

于是,有个设计师脑洞大开,决定在城市中心打造一个能让人们像超级马里奥吃了蘑菇一样瞬间回血的自然疗愈景观,就叫“森林小筑”。

二、视觉体验。

1. 植物布局。

一走进这个“森林小筑”,首先冲击你眼球的就是那一片郁郁葱葱的植物世界。

各种高低错落的树木就像一群性格各异的小伙伴。

高大的松树像个威严的老大哥,挺拔地站在那儿,向天空伸展着它那长长的手臂;而那些矮一些的樱花树呢,就像娇羞的小姑娘,在春天的时候会穿上一身粉粉嫩嫩的花裙子,风一吹,花瓣飘落,就像下了一场梦幻的花雨。

地上的草丛就像是一块毛茸茸的绿色地毯,里面还夹杂着星星点点的小野花,像是地毯上绣着的精美图案。

2. 色彩搭配。

这里的色彩简直就是大自然这位大师的杰作。

春天的时候,满眼都是嫩绿、浅粉和鹅黄,就像走进了一个马卡龙色的童话世界;夏天,深绿的树叶和五颜六色的花朵争奇斗艳,那强烈的色彩对比就像一场视觉的狂欢派对;秋天,金黄的银杏叶像一把把小扇子,红色的枫叶像燃烧的火焰,整个景观变成了一幅绚丽的油画;冬天,虽然大部分植物都变得光秃秃的,但银白的雪给它们穿上了一件洁白的外衣,又有一种清冷而宁静的美。

三、听觉体验。

1. 自然之声。

在这个景观里,耳朵可不会闲着。

早上,鸟儿们就像一群叽叽喳喳的歌唱家,你方唱罢我登场。

有的歌声清脆嘹亮,就像吹着欢快的口哨;有的婉转悠扬,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微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就像是在给鸟儿们伴奏。

如果运气好,还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呢。

一条小小的溪流穿过景观,溪水撞击着石头,发出清脆的叮咚声,就像在弹奏着一首美妙的钢琴曲。

2. 人工营造的声音。

除了这些自然的声音,设计师还巧妙地加入了一些人工元素。

在树林里隐藏着一些小小的风铃,当微风轻轻吹过的时候,风铃就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和周围的自然之声完美融合,就像给这个自然音乐会增添了一种别样的乐器。

康复景观中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

康复景观中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

康复景观中五感花园的设计要素康复景观是为康复者提供专门的环境,以促进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五感花园是康复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人的五种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

在设计五感花园时,需考虑如何在植物、景观和装饰等各个方面充分利用这些感官,以创造出一个能够促进康复者恢复健康的环境。

下面将介绍在康复景观中设计五感花园的要素。

1. 视觉设计在五感花园的视觉设计中,需要考虑到颜色、形状和景观的布局。

不同的颜色对人的情绪和心理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在选择植物和花卉时需要考虑到它们的颜色搭配,以创造出舒缓和愉悦的视觉效果。

植物的形状和景观的布局也需要考虑,可以利用曲线、弧形和对称等设计元素来创造出美观的景观。

还可以考虑在花园中设置一些艺术装饰品,如雕塑和水景,来丰富视觉体验。

在五感花园的听觉设计中,需要考虑到环境中的声音和音乐。

自然的声音,如鸟鸣、树叶摩擦、水流声等都能够带来放松和舒缓的效果,因此可以在花园中保留一些自然声音的来源,如鸟巢、喷泉等。

也可以考虑在花园中设置一些音乐装置,播放柔和的音乐,以增加花园的韵律感和情感表达。

五感花园的嗅觉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花香和植物的香味能够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和情感。

在设计中可以选择一些香气浓郁的植物和花卉,如玫瑰、茉莉、薰衣草等,来创造出一个芬芳的花园环境。

也可以考虑在花园中设置一些香薰装置,如薰香炉或蜡烛,来强化花园的香气效果。

在五感花园的触觉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人们在花园中接触到的物体和材料。

可以选择一些用于触摸的植物,如羽叶植物、茸毛植物等,来增加花园的触觉体验。

也可以考虑在花园中设置一些触触装置,如木质长椅、石头小径等,以提供不同材质的触触体验。

五感花园的味觉设计不仅仅是提供食物的味道,还包括花园中的植物和香料能够给人带来的味觉体验。

可以在花园中种植一些果树和香料植物,如草莓、薄荷、迷迭香等,来提供健康和美味的味觉体验。

也可以考虑在花园中设置一些餐饮和烹饪区域,提供新鲜的食材和健康的饮食体验。

基于五感设计的盲人公园景观设计探究

基于五感设计的盲人公园景观设计探究

基于五感设计的盲人公园景观设计探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公共空间的设计要求也越来越高。

而对于盲人来说,由于缺乏视觉的感知能力,他们对于公园景观的体验会与其他人有所不同。

基于五感设计的盲人公园景观设计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触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运动感觉这五个方面,探究如何设计一个适合盲人的公园景观。

触觉是盲人最主要的感官之一。

在公园的景观设计中,应该注重创造具有不同触感的空间和元素。

可以在公园中设置多个具有不同材质和形状的触摸花坛,让盲人可以亲身感受到花朵的质感和形态。

还可以在景观设计中融入一些具有触感的艺术装置,让盲人可以触摸到并感受到艺术的美。

听觉也是盲人可以利用的感官之一。

在公园景观设计中,应该注意创造具有丰富音乐元素的空间。

可以在公园中设置音乐喷泉,当水流与物体碰撞时发出美妙的音乐声音,让盲人可以通过听觉来感受到水流动的美。

还可以在公园的街边摆放一些具有乐器形状的艺术雕塑,让盲人可以通过敲击雕塑来发出美妙的音乐。

嗅觉是盲人可以依赖的感官之一。

在公园的景观设计中,应该注重植物的选择和布局。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芳香味道的植物,如玫瑰、百合等,并将它们布置在公园的主要路径上,让盲人在行走的过程中可以闻到它们散发的芳香。

还可以在公园中设置香水喷雾装置,让盲人可以随时喷洒喜欢的香水味道。

味觉是盲人可以利用的感官之一。

在公园的景观设计中,可以设置一些具有特色的小吃摊位,让盲人可以品尝到不同的风味。

还可以在公园中设置一些草莓园、葡萄园等果园,让盲人可以亲自品尝到新鲜水果的美味。

运动感觉是盲人可以利用的感官之一。

在公园的景观设计中,应该注重创造具有多样运动机会的空间。

可以在公园中设置一些适合盲人参与的户外运动设施,如篮球场、乒乓球桌等,并在运动设施周围标示明确的指引,以便盲人可以方便地找到并参与运动。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还应该注意公园的无障碍设计。

可以在公园的主要路径上设置有明显对比色的导向地面砖,以便盲人可以准确地行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多感官
摘要:从传统的欣赏角度和认知来看,人们将园林景观的欣赏价值看作是一种视觉感官的现象来体验。

研究表明,虽然视觉占主导地位,但是所有感知和情感都是多感官的,并且这种感官之间相互奇妙的联觉效应共同支撑和丰满着人们对园林景观的审视和享受。

关键词:感官体验共同作用统一微妙
人们在对园林景观的审美活动中,客体对象的审美属性可以直接引起审美主体相对应的某种感觉,而人的审美能力的联觉效应和审美方法的丰富可以使人的审美产生比单一感官效应更为丰富的审美涵蕴。

人们参与欣赏的感官能力主要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通过这感官要素与园林景观形象符号进行对话与融合,产生人与园林景观的互动,正是这些感官器官对景观事物的共同衡量,加强了人们在生活中的存在感与融入感,也更好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1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视觉感
当一个人描绘一件事物的美丽或丑陋时,其视觉的判断能力就随之形成。

“看”是人最直接、最形象的感官能力,当设计师把园林景观的物理特征进行抽象符号化后,打造出文化意境和审美价值兼具的园林景观形象,视觉在捕捉景观事物的颜色、外形、大小、距离等客观内容的同时,产生包括体积、重量、构成和方向特性等有关的物理特性的印象。

例如:徽派建筑的代表作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其极具情
感色彩和表现特征的形态给人们带来美的视觉享受;青砖、粉墙、黛瓦,这些徽派建筑中典型的色彩搭配,使视觉备受感染的同时,更加迎合了现代人追求同景观形象和谐与共的文化心理。

视觉总是与其它感觉系统相互合作,从而来界定肌肤与环境的接触面。

由此可见,人们对园林景观的所传达的信息及审美的感受大都来源于视觉感官。

在对园林景观的视觉欣赏中,具有审美愉悦感的园林景观比那些不具有审美感的、功能重要性不突出的景观更有可能得到偏爱和关注,同时得到关注的园林景观更有机会延续其功能性,也因此能够增加其可持续的良性循环,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注重园林景观的设计性与规划性。

通常我们所说的结构独特、色彩跳跃、视觉冲击力、景观节点乃至地标性建筑等等,表达的都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视觉感,不过这些都是比较直观的视觉感受,对于园林景观的欣赏与把握还需要细细品味,才能真正读出它的美与独特。

2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听觉感
听觉作为人们接受信息的第二大机能,对园林景观审美的体验显得尤为重要,环境中的声音无处不在,视觉无法接收的信息,大部分都由听觉去补充。

在现代社会生活中,随着人们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更多关注,人们更加渴望自然界的声音,流水拍石、莺鸣雀和、弹琴竹里、梵音诵唱、古寺钟声抑或渔舟唱晚。

园林景观形象通过听觉与人们进行沟通,这是一种其他感觉所替代不了的审美方式。

园林景观中的植物或者景观小品本身是静止的,具体来说,园林景观设计的听觉感是借
来的,雨打芭蕉的落寞惆怅,风吹竹林的窸窸窣窣,孱孱流水的的闲适静谧,都是通过借助自然界的力量与之微妙融合,创造出别样情趣的意境。

拉斯姆森在他的《建筑体验》“聆听的建筑”中提到了营造形式的声学特征,他提醒人们声音在空间中的反射和吸收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给定空间与心理的反应,并认为我们应当意识到声学在人们对空间和体积的理解和感知上所起的作用。

声景观在国外的发展显示出:声音已经不只是物理现象而已,其所代表的深层意义可以成为人类社会与文化发展的标志,各个地区城市都在其发展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自然、社会以及文化等有趣和有意义的声音,在功能的体现上,声音不仅仅是创造了园林景观的听觉美感,声音的发生具有强烈的地方意识性及向征性,其实可以认为运用声音抒写了历史,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它所呈现出的是一种记录功能。

所以,声音的设计也就是听觉感设计在园林景观当中的起到了十分清晰和重要的作用。

3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嗅觉感
气味是生物界的共同语言,园林景观中的嗅觉感主要来源于植物。

宋朝女诗人朱淑真的《木犀》“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一支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具体而生动地描述了园林景观中的嗅觉感,把一幅动静结合、芳香怡人的园林景观表现得淋漓尽致。

嗅觉感官对园林景观的感知有着特殊的功能,它与其它的感官体验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很多无法用语言精确描述的东西却可以用气味来说明,而气味在环境和空间中可以起到微妙的作用。

人类对气味具有敏
锐的感知力,人的嗅觉感受系统内有1000多万个嗅觉细胞,能十分灵敏地辨别各种香气。

不同的植物气味也对人的行为和思维具有暗示效应,如花香、薄荷、荷叶、樟树、艾蒿等香气可以引起人的兴奋;瓜果香能引起人们的食欲,许多植物散发的气味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在如今的园林景观、大型公园和植物园中已有芳香园的设计,利用能在不同季节散发香味的植物进行设计,让香味随着季节的更迭而变化。

据研究,嗅觉给人带来的印象在记忆中保存的时间是最久的,占到总数的70%。

具体的气味如雨后大地的泥土气息,百花飘香的浓郁;抽象的气味例如家乡的味道、童年的味道或者温馨甜蜜爱情的气息。

在自然的环境下,不是所有的园林景观形象都能散发出气味,但是如果能够以特殊的方式将不同的味道融入到景观设计中,定会增添不少的乐趣。

4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触觉感
触觉也同视觉一样有助于人们形成对园林景观的印象和主题感受,作为一种知觉系统,触觉将被分割的各种感官融合统一在一起,从而使人们在身体的内部与外部同时感知。

触觉相对视觉而言,感知更加真实和细腻,或凹凸不平的沧桑,或坚硬冰凉的冷峻,由此可见,触觉主要是通过人们感知园林景观的表面肌理变化,结合其他感官能力,共同作用心理情感的变化。

诗句“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三千尺”中描绘的古树给人一种幽深久远的历史沧桑感,让人感受到岁月流逝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

触觉的双向感和对立感在园林设计中也
得到实际的应用,例如,在园林中进行空间分割或阻挡设计时,为了避免人工墙体给人造成的生硬感和视觉压力常采用荆棘类植物进行空间分割和阻隔设置。

在实际的园林景观应用中,亲水台、草坪、不同形式的座椅等都是以触觉来直观感受园林景观的。

5 结语
在实际的生活行为中,单一的感官发生作用的机率并不多,人们的情感是依赖多种感官要素共同起作用的。

在今后的园林景观空间中,设计师要从多角度出发,设计出有声、有色、有味道、给人五官带来全面体验的景观,这样人们才能充分地调动各种感官,最大程度地拥抱自然、享受自然、陶醉于自然。

参考文献
[1]李明洋.五感体验式景观设计[J].科技信息,2011(5):348.
[2]林晶,李岳.视觉特性对营造植物景观空间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6-50,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