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备课参考 海洋生物资源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第三节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学案鲁教版选修2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第三节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学案鲁教版选修2

第三节海洋生物资源【直击考点】海洋开发海洋生物资源1.了解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要类型2.熟知海洋生物资源的分布3.认识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学习过程]1. 特点: (1)种类多;(2)数量大。

2.类型海洋鱼类: 是海洋_____的主要对象, _______是世界各大洋中渔获量最高的海域。

海洋虾蟹:具有群体________、资源量________、繁殖能力________等特点, 也是人类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海藻: 是重要的海洋________资源, 目前人类利用的海藻有_70多种____。

3. 海洋渔业资源分布:保护传统渔场, 开拓捕捞空间渔场:主要集中在________海域。

一些经济鱼类由于繁殖、索饵、洄游的需要, 往往集聚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营养丰富的浅海海域, 并形成大渔场。

世界四大渔场: 北海道、纽芬兰、北海、秘鲁渔场;中国最大渔场: 舟山渔场。

4.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过度捕捞, 造成传统经济鱼类资源不断衰减(2)围垦和人口填海造陆, 导致海洋生态环境变化引起物种减少(3)海洋污染及某些海洋工程造成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恶化, 导致海洋生物资源衰减。

5.应对问题的措施:(1)限制渔船数量及捕捞量;限制渔网网目大小;调整捕捞作业结构;采取休渔、禁渔等措施;开拓捕捞空间;拓展捕捞品种;发展海水养殖增殖。

(2)大型工程建设要经过科学论证。

(3)控制污染源, 保护海洋环境。

6.海水养殖增殖与海洋牧场海洋农牧化: 包括海水________、________技术及海洋________技术。

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海洋________能力, 增加海洋________资源量。

当前, 海洋渔业正在步入“________”的新时代。

7.海洋药物和营养保健食品的开发海洋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蛋白质, 也是人类获取________资源的“蓝色宝库”。

高中地理4.2-4.3 海洋资源 学案(1)(人教版必修上)

高中地理4.2-4.3 海洋资源 学案(1)(人教版必修上)

4.2--4.3海洋资源知识目标:1.了解海洋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的种类、分布以及开发利用情况。

2.具体了解渔业生产和油气开发的现状以及未来开发状况或前景。

3.了解海洋空间利用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4.了解海洋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的情况,以及围海造陆等扩大生活空间的状况。

5.了解海洋环境问题。

德育培养:学习海洋资源的开发状况,增强学生的海洋国土意识。

正确认识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树立可持续利用海洋的观念。

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上一单元学习了有关海水的一些基本特征和性质,了解了海水的基本概况。

从中知道,海洋作为地球的大环境之一,对我们人类来说,意义非凡。

当今社会,人类与海洋已融为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依托,相互影响,海洋将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提供新的空间。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用两个课时来学习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二、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际海洋法:1982年4月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于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

根据公约,全球144个沿海国家除拥有12海里的领海权外,其管辖海域面积可外延至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在此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1海里=1.852公里)。

由此可知,我国管辖海域面积为473万平方千米,约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1/2,因此,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显得日益重要。

领海:是沿海国从海岸基线向外伸展12海里,并处于该国主权管辖下的海域。

专属经济区:从领海基线算起,其宽度向外延伸不应超过200海里的范围(如图4.6)。

沿海国对专属经济区内的一切自然资源拥有所有权和专属管辖权,但允许其他国家在该区进行正常的航行和飞越,以及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等。

三、海洋矿产资源与油气开发海底矿产资源: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

在近岸带的滨海砂矿中,富集着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

此外,在多数海盆中,广泛分布着深海锰结核和含金属泥质沉积物(如图4.7)。

2023高中人教版地理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案

2023高中人教版地理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案

2023高中人教版地理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教案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海洋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掌握其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方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海洋占据着地球表面的71%,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海洋资源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供养人类生活:海洋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如鱼类、贝类等。

同时,海洋也为人类提供了能源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

2. 调节气候:海洋通过吸收和释放热量,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

海洋也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储存起到关键作用,减缓了全球变暖的趋势。

3. 保护生态平衡:海洋生物多样性丰富,其生态系统与地球上其他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维持了生态平衡。

三、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1. 科学勘探与利用:通过科学勘探技术,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分布情况,为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利用现代技术,如深海探测器、遥感技术等,开发和利用深海矿产资源。

2. 发展海洋渔业:建立可持续的渔业管理机制,合理划定渔业保护区和渔业开发区,控制渔业资源的开采量和渔业捕捞方式,确保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开发海洋能源:利用海洋潮汐、浪能、温差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海洋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4. 推进海洋旅游业:合理规划海洋旅游区域,充分利用海岸线、海岛等资源,发展海洋旅游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四、海洋资源的保护1. 建立海洋保护区:划定海洋保护区域,限制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并加强对捕捞行为的监管。

2. 加强污染物减排:严禁向海洋排放污水和废弃物,推广环保科技,减少海洋污染源的产生。

3. 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加强保护濒危物种,禁止非法捕捞和走私珍稀海洋生物,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4. 提高环保意识: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增强社会公众对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引导大众行动起来,共同保护海洋。

五、教学过程建议1. 理论授课:介绍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方法等基础知识。

地理教案-海洋资源

地理教案-海洋资源

地理教案-海洋资源教案主题:海洋资源教学目标:1. 了解海洋资源的种类和特点。

2. 了解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3. 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和保护海洋资源。

教学重点:1. 调查和理解各种类型的海洋资源。

2. 讨论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和价值。

教学难点:1. 分析和解释各种因素对海洋资源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对待和保护海洋资源。

教具准备:1. 电子设备和投影仪。

2. 海洋资源的图片和视频。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1. 呈现一些关于海洋资源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海洋资源的种类和重要性。

Step 2:探究海洋资源1. 分组让学生自由探索不同类型的海洋资源,如渔业资源、能源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如盐、沙石)等。

2. 学生用电子设备和投影仪展示自己调查的结果,并与全班分享。

Step 3:讨论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 引导学生讨论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和价值,如渔业资源对人类食品安全的影响,能源资源对经济的贡献等。

2. 指导学生思考海洋资源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食品、能源、交通等。

Step 4:保护海洋资源1. 让学生探讨和讨论当前海洋资源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过度捕捞、污染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对待和保护海洋资源,如加强监管、推广可持续开发等。

Step 5:总结和评价1. 回顾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思考的问题。

2. 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和个人表现中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教学延伸:1. 邀请专家或相关行业人员来班上进行报告或座谈会,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海洋资源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2. 组织学生参观海洋资源相关的实地考察活动,增加实际感受和体验。

3. 研究和分析特定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保护方案,让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4.3 海洋生物资源教案 湘教版选修2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4.3 海洋生物资源教案 湘教版选修2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4.3 海洋生物资源教案湘教版选修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海洋生物资源的丰富性、可再生性及其作用。

2.了解海洋生物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3.运用课文中的《世界渔场分布图》,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世界渔场的分布及形成原因,提高读图能力和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查资料、调查走访、讨论辨析和集思广益等方法,出谋划策,尝试解决海洋生物资源开发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提高全面观察事物的能力。

2.举例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对人类的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合理开发,走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意识。

2.珍惜海洋生物,关爱海洋生物。

[教学重点](1)海洋生物资源的经济价值及渔场的成因。

(2)海洋生物资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教学难点]海洋空间的占用及某些海陆工程给海洋生物资源生存带来的威胁。

[教学媒体与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讲授过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除“盐类的故乡”、“乌金储存库”等美誉外,海洋还是生命的“摇篮”,“天然蛋白质仓库”,海洋是生物资源宝库。

【板书】第三节海洋生物资源【课前提问】你知道海洋有哪些生物资源吗?你能否举些例子,说一说在日常的餐桌上,你吃过哪些海产品?【学生回答】略【板书】一、海洋生物资源的种类(一)海洋鱼类【投影】海洋鱼类图片【讲述】鱼类资源是海洋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生物学家统计,海洋中约有20万种生物,其中已知鱼类约1.9万种。

【活动】说出自己知道的海洋鱼类有哪些?(带鱼、大小黄鱼、鱿鱼、鲸鱼、墨鱼、章鱼、鲤鱼、鲫鱼、草鱼、鲢鱼、鳖鱼……)【思考】这些鱼类的经济价值巨大,结合自己平日的所见所闻,举例说明主要有哪些方面的价值。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价值:①食用价值——人类动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

②工业原料价值——肉可制罐头,肝可提取鱼肝油,鳞、骨可制胶。

③医药原料价值——鳞、骨可入药或制成鱼骨粉。

高中地理-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 最新

高中地理-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 最新

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第三节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课程标准要求】【设计思路】本课最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认识到海洋生物资源的种类及其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意义,重点分析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与形成的原因,以及人类在开发海洋生物资源面临的问题及有关解决的措施,以有关的数据与图标说明海洋生物对人类发展的意义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未来人类如何在开发海洋的同时保护海洋,实现海洋生物可持续为人类提供资源。

【知识构建】本课主要包含三大模块,一是介绍海洋生物资源的数量、用途与特点;二是保护传统渔场,开拓捕捞空间,介绍世界传统渔场的形成、分布规律、形成原因,指出在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三是海水养殖增殖与海洋药品与保健品的开发,及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不仅是初级产品,而且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其框架结构图如图1。

【教学目标】1.掌握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要类型。

2.了解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途径和方式。

3.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依据课程标准,可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海洋生物资源的类型,世界渔场的分布及形成原因,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教学难点本课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难点在于运用有关资料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分析、表达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能从文字和图像中提取有用信息,还要能将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尽量用书面语言简洁、完整地作出表达。

【课前准备】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海洋生物资源的相关照片、文字介绍、视频等材料,用于课前交流。

课前做好学习小组的组建与分工工作。

建议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每个小组成员在教室中的座位邻近,可以随时集中起来围坐在一起。

每个小组确定1名小组长,1名记录员,1名发言人,1名纪检员。

提前为每个小组打印好“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2所示),以便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记录学习情况。

表1 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课堂活动设计】探究活动1:读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要类型。

【公开课教案】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原创【公开课教案】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

【公开课教案】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原创【公开课教案】高二鲁教版地理选修二

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第三节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设计思路】本课最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认识到海洋生物资源的种类及其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意义,重点分析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与形成的原因,以及人类在开发海洋生物资源面临的问题及有关解决的措施,以有关的数据与图标说明海洋生物对人类发展的意义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未来人类如何在开发海洋的同时保护海洋,实现海洋生物可持续为人类提供资源。

【知识构建】本课主要包含三大模块,一是介绍海洋生物资源的数量、用途与特点;二是保护传统渔场,开拓捕捞空间,介绍世界传统渔场的形成、分布规律、形成原因,指出在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三是海水养殖增殖与海洋药品与保健品的开发,及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不仅是初级产品,而且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其框架结构图如图1。

【教学目标】1.掌握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要类型。

2.了解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途径和方式。

3.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依据课程标准,可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海洋生物资源的类型,世界渔场的分布及形成原因,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教学难点本课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难点在于运用有关资料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分析、表达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能从文字和图像中提取有用信息,还要能将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尽量用书面语言简洁、完整地作出表达。

【课前准备】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海洋生物资源的相关照片、文字介绍、视频等材料,用于课前交流。

课前做好学习小组的组建与分工工作。

建议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每个小组成员在教室中的座位邻近,可以随时集中起来围坐在一起。

每个小组确定1名小组长,1名记录员,1名发言人,1名纪检员。

提前为每个小组打印好“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2所示),以便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记录学习情况。

【课堂活动设计】探究活动1:读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要类型。

高中地理鲁教选修二课件 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 教学课件

高中地理鲁教选修二课件  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 教学课件
海洋权益,保障国家安全。
CHAPTER 04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可持续 发展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自身需求的 能力的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和谐性和效率性。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过度捕捞、污染和生态破坏等行为可能导致海洋生物资源枯竭,影响海洋生态系 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对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的要求
在开发海洋生物资源时,需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 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实现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强化海洋资源管理
制定合理的海洋资源开发规划和 政策,加强海洋资源监测和评估 ,提高海洋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海 染和生态破坏行为,保护海洋生 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提高公众的海洋意识
加强海洋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 公众对海洋生态系统的认识和保 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海 洋保护的良好氛围。
现代海洋渔业
注重可持续发展,实行渔 业管理政策,推广生态养 殖,发展深海渔业等。
海洋渔业的现状与问题
现状
全球海洋渔业产量持续增长,捕捞技术和渔船装备不断升级 ,渔业产业链不断完善。
问题
过度捕捞、生态环境破坏、非法捕捞、渔业资源枯竭等。
海洋渔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可持续渔业
推广生态养殖,限制过度 捕捞,保护渔业资源,实 现可持续发展。
制定海洋生物资源管理政策,明确资源开 发利用的权责关系,规范资源开发行为。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慧通文府教育_高中地理海洋资源教案(一)[1]

慧通文府教育_高中地理海洋资源教案(一)[1]

海洋资源(一)【教材教法分析】本节课讲述了海洋生物资源与渔业生产和海洋矿产资源与油、气开发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是解决目前全球粮食、资源、能源等问题的重要途径。

关于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教师可组织学生讨论,并向学生指出,作为陆地资源的补充和替代,海洋虽然拥有丰富的资源,但是海洋资源的开发投资较高,对技术条件的依赖性强。

二、海洋生物资源与渔业生产主要讲渔场的形成、分布及世界渔业生产概况这两部分内容,重点是海洋渔场形成原因。

这部分内容学生相对比较熟悉,可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仅作引导。

首先可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渔业资源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的原因;最后讲述世界渔业生产活动概况。

教学时应注意要求学生联系初中所学知识,并认真比较“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与“世界主要渔业地区分布图”,观察寒暖流分布与渔场分布是否一致,从而使学生认识地理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

三、海洋矿产与油气开发主要讲了两方面内容:世界海洋油气开发的进程和油气生产过程。

其重点是海洋油气生产过程及主要技术装备。

海洋油气开发经历了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的发展过程。

现在,海底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已成为沿海国家的重要经济活动内容,成为某些国家的经济支柱之一。

海洋油气生产过程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海底油气资源的勘探,教材中举出了地震波方法;其次是海底油气的开采,这主要通过海上钻井平台进行;最后是海洋油气的输送,一种是船舶运输,包括油船和天然气船,另一种管道运输,即在油气田和海岸间架设油管和气管。

海洋油气开发本身具有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的特点,加之起步较晚,与学生空间距离较远,对这方面知识缺乏感性认识,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相关图片及文字介绍,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可向学生展示海洋油气开发的流程图,或简单介绍我国海洋油气工业的发展和成就等。

但由于课时所限,这一部分内容不宜过多展开,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即可。

最新-高中地理 《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学案1 鲁教版

最新-高中地理 《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学案1 鲁教版

高二地理教学案2.3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要类型;2.了解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途径和方式。

3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学习重点 1:多种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物开发利用的途径;2:世界传统渔场的形成原因、分布规律、存在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教学难点: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学习内容自学质疑阅读课本P48—52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一: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要类型1、储量海洋中的动植物有;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每年可为人类提供鱼类,能满足人的需求;海洋向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相当于全世界所有耕地提供食物能力的倍。

2.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要类型,分别举例说明。

鱼类:经济鱼类种(主要对象);虾蟹类:群体,资源量繁殖能力;贝类:,肉质,营养价值;藻类:既可,又可作为等工业的重要原料。

阅读交流、互动探究学生阅读知识窗:“南极磷虾”,说出在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时应注意的问题二、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学生说出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途径和方式精讲点拨(一)保护传统渔场,开拓捕捞空间问题:(1)传统渔场在海洋中主要分布在哪里呢?(2) 为什么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呢?(3)读图2-3-3说出世界著名渔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材料:有媒体报道说,舟山已经“无鱼可捕”。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徐所长解释:“这个说法不科学,至于‘无鱼可捕’的说法,只不过传统的四大经济鱼类(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墨鱼)目前产量奇低。

”徐所长非常痛心地说:“舟山渔场渔业资源陷入危机恰恰是人为的过度捕捞造成的,超强的捕捞压力使一些原已经被破坏的资源(如大黄鱼、墨鱼等)无法得到恢复,出现种群退化迹象。

”一位老渔民告诉记者,上世纪50-60年代,大黄鱼渔汛就在“家门口”;70年代从“家门口”退到了近海;80年代,又从近海移向外海;如今,东海大黄鱼几乎绝迹。

而市场上一条野生大黄鱼可卖二三百元,转几手可以攀升到千元一斤,无奈有价无市。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第三节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素材鲁教版选修2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第三节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素材鲁教版选修2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第三节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素材鲁教版选修2引导引导1.渔场构成的条件〔1〕陆地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大陆架海域①大陆架海水较浅,太阳辐射可照到海底,有利于鱼类饵料〔浮游生物〕的繁衍和生长;②大陆架底部堆积着由河流从大陆带来的泥沙,有利于鱼类产卵发育;③大陆架与大陆毗邻,由大陆江河带来的各种无机物质为鱼类和浮游生物提供养料。

〔2〕渔场多散布在暖、暖流交汇处或上升流海区①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海水容易发作搅动,下层的营养盐类被泛到下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滋长,从而吸引大批鱼群到来。

②寒暖流交汇的海域,常有随寒、暖流而来的冷水生和暖水性鱼类在此滞留,因此鱼群聚集,构成大渔场。

如世界著名的北海道、纽芬兰和我国的舟山等渔场均具有这一条件。

③上升流海区,上升流把海水深处的磷酸盐、硅酸盐带到海水下层,为陆地浮游生物提供所需求的养料,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饵料,因此构成渔场。

〔3〕大范围渔场多散布在温带海区温带地域时节变化清楚,夏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作交流时,上泛的底部海水含有丰厚的营养盐类,因此浮游植物繁盛,鱼类聚集。

2.世界渔场的散布渔场中心渔场交汇寒暖流或上升流北太平洋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和千岛暖流交汇处西北大西洋渔场加拿大纽芬兰渔场墨西湾暖流和拉布拉多暖流交汇处西南大西洋渔场欧洲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处西北太平洋渔场秘鲁渔场秘鲁暖流〔上升流〕西北大西洋渔场本格拉暖流〔上升流〕3.大陆架海域渔业资源丰厚的缘由?大陆架海域渔业资源丰厚的缘由是:①沿海大陆架海水浅,阳光集中,生物光协作用强,有利于陆地生物生长和繁衍;②沿岸陆地径流带来丰厚营养盐类〔硅酸盐、磷酸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饵料充足;③海水上泛剧烈——寒暖流交汇致海水搅动上泛、沿岸上升流或夏季底部冷海水上泛。

4.海水养殖增殖与陆地牧场陆地农牧化包括海水养殖、增殖技术及陆地牧场技术。

它可在较短时间内大幅度地提高陆地消费才干,添加陆地生物资源量。

2023年苏教版高三地理《海洋资源》教案

2023年苏教版高三地理《海洋资源》教案

2023年苏教版高三地理《海洋资源》教案第一节: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海洋资源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法;3.认识海洋资源对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4.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第二节:教学重点1.海洋资源的概念和分类;2.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法;3.海洋资源对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教学内容及安排本节课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教学:一、海洋资源的概念和分类(理论讲解与示例演示)1.1 海洋资源的定义:指存在于海洋中并可供人类利用的各种物质和能源。

1.2 海洋资源的分类:a. 生物资源:包括海洋生物、海藻、海鸟等;b. 矿产资源:包括油气、盐、磷酸盐、金属矿等;c. 能源资源:包括海洋石油、海洋风能、海洋潮汐能等;d. 水产品资源:包括鱼类、虾类、贝类等。

二、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法(案例分析与小组讨论)2.1 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介绍渔业、水产养殖等;2.2 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讲解石油开采、海底矿产勘探等;2.3 能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探讨海洋能源利用的方法与技术;2.4 水产品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讨论渔业资源的管理与保护。

三、海洋资源对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案例分析与实地调查)3.1 经济影响:介绍海洋资源开发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3.2 生态影响:探讨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等对生态系统的不良影响。

四、海洋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讨论与小结)4.1 介绍海洋资源保护的重要性;4.2 探讨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的策略和方法;4.3 培养学生对海洋资源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第四节:教学手段与资源1.教学手段:理论讲解、示例演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调查等;2.教学资源:教科书、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地理实验室等。

第五节: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师将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1.课堂互动表现打分;2.小组讨论成果评估;3.实地调查报告评分。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二)配套精讲学案:5.2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二)配套精讲学案:5.2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二节 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学习目标 1.了解海洋水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及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与现状。

2.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一、海洋水资源开发利用1.方式⎩⎪⎨⎪⎧海水① ② 海水灌溉农田、公厕冲洗、消防用水、 工业冷却水2.问题:土壤盐渍化、地下水污染等。

二、海水化学资源开发利用1.海盐生产法:③________、电渗析法、④________。

2.盐田法的生产条件:⑤____________、降水量和蒸发量,以及海水的⑥______等。

3.方向:⑦______开发,即在处理一次海水时提取⑧______元素。

三、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1.海洋渔业资源分布:主要分布在⑨______________海域。

2.存在问题(1)过度捕捞,传统经济鱼类资源不断衰减,优质⑩______出现资源危机。

⑪____________数量急剧减少,有的种类已几乎绝迹。

(2)沿海滩涂⑫______和人工⑬____________等,导致维持生物多样性的滩涂和沼泽资源减少,引起⑭____________________。

(3)⑮____________及某些海洋工程造成的近海海域⑯____________恶化,导致海洋生物资源衰减。

3.措施(1)保护⑰______环境,防止⑱____________,加强海洋管理。

(2)合理捕捞,⑲______结合。

四、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1.主要种类:滨海砂矿、油气资源和⑳______________。

2.勘探和开采的特点:高投资、○21______________、高风险。

3.油气资源的分布:○22________、北海、○23____________、○24______________、墨西哥湾、加利福尼亚海岸等地区。

4.锰结核的主要分布区:○25____________东部5°N ~15°N 的区域。

一、海水化学资源开发利用1.海水化学资源海水中的化学资源丰富,目前已经发现80多种,而且大多属于微量元素,开发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等,在处理一次海水时提取多种元素,是海水化学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

江苏省扬州市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2.3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教案鲁教版选修2

江苏省扬州市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2.3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教案鲁教版选修2

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第三节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课程标准要求】【设计思路】本课最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认识到海洋生物资源的种类及其对人类未来发展的意义,重点分析海洋渔业资源的分布与形成的原因,以及人类在开发海洋生物资源面临的问题及有关解决的措施,以有关的数据与图标说明海洋生物对人类发展的意义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未来人类如何在开发海洋的同时保护海洋,实现海洋生物可持续为人类提供资源。

【知识构建】本课主要包含三大模块,一是介绍海洋生物资源的数量、用途与特点;二是保护传统渔场,开拓捕捞空间,介绍世界传统渔场的形成、分布规律、形成原因,指出在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三是海水养殖增殖与海洋药品与保健品的开发,及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不仅是初级产品,而且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其框架结构图如图1。

【教学目标】1.掌握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要类型。

2.了解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途径和方式。

3.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重难点分析】1.教学重点依据课程标准,可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海洋生物资源的类型,世界渔场的分布及形成原因,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教学难点本课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难点在于运用有关资料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分析、表达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能从文字和图像中提取有用信息,还要能将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尽量用书面语言简洁、完整地作出表达。

【课前准备】提前布置学生搜集海洋生物资源的相关照片、文字介绍、视频等材料,用于课前交流。

课前做好学习小组的组建与分工工作。

建议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每个小组成员在教室中的座位邻近,可以随时集中起来围坐在一起。

每个小组确定1名小组长,1名记录员,1名发言人,1名纪检员。

提前为每个小组打印好“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2所示),以便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记录学习情况。

表1 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课堂活动设计】探究活动1:读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海洋生物资源的主要类型。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第三节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素材鲁教版选修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第三节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素材鲁教版选修

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第三节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疏导引导1.渔场形成的条件(1)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大陆架海域①大陆架海水较浅,太阳辐射可照到海底,有利于鱼类饵料(浮游生物)的繁殖和生长;②大陆架底部沉积着由河流从大陆带来的泥沙,有利于鱼类产卵发育;③大陆架与大陆毗连,由大陆江河带来的各种有机物质为鱼类和浮游生物提供养料。

(2)渔场多分布在暖、寒流交汇处或上升流海区①寒暖流交汇的海域,海水容易发生搅动,下层的营养盐类被泛到上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的滋长,从而吸引大批鱼群到来。

②寒暖流交汇的海域,常有随寒、暖流而来的冷水生和暖水性鱼类在此滞留,因而鱼群聚集,形成大渔场。

如世界著名的北海道、纽芬兰和我国的舟山等渔场均具备这一条件。

③上升流海区,上升流把海水深处的磷酸盐、硅酸盐带到海水上层,为海洋浮游生物提供所需要的养料,浮游生物又为鱼类提供饵料,因而形成渔场。

(3)大范围渔场多分布在温带海区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时,上泛的底部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植物繁盛,鱼类聚集。

2.世界渔场的分布渔场中心渔场交汇寒暖流或上升流北太平洋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西北大西洋渔场加拿大纽芬兰渔场墨西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东北大西洋渔场欧洲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冷水交汇处东南太平洋渔场秘鲁渔场秘鲁寒流(上升流)东南大西洋渔场本格拉寒流(上升流)3.大陆架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大陆架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是:①沿海大陆架海水浅,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有利于海洋生物生长和繁殖;②沿岸陆地径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硅酸盐、磷酸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饵料充足;③海水上泛强烈——寒暖流交汇致海水搅动上泛、沿岸上升流或冬季底部冷海水上泛。

4.海水养殖增殖与海洋牧场海洋农牧化包括海水养殖、增殖技术及海洋牧场技术。

它可在较短时间内大幅度地提高海洋生产能力,增加海洋生物资源量。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2.3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素材选修2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2.3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素材选修2

第二单元开发海洋资源2.3 海洋生物资源及其开发相关素材生物资源仅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年产量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年产小麦总量的15倍以上,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能为人们提供充足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海洋中还有众多的鱼虾,真是人类未来的粮仓。

海水能源海水不但可以通过其热能和机械能等给我们电能,从海水中还可提取出像汽油、柴油那样的燃料——铀和重水。

铀在海水中的储量十分可观,达45亿吨左右,相当于陆地总贮量的4500倍,按燃烧发生的热量计算,至少可供全世界使用1万年。

海洋药物鲍可平血压,治头晕目花症;海蜇可治妇人劳损、积血带下、小儿风疾丹毒;海马和海龙补肾壮阳、镇静安神、止咳平喘;用龟血和龟油治哮喘、气管炎;用海藻治疗喉咙疼痛等;海螵蛸是乌贼的内壳,可治疗胃病、消化不良、面部神经疼痛等症;珍珠粉可止血、消炎、解毒、生肌等,人们常用它滋阴养颜;用鳕鱼肝制成的鱼肝油,可治疗维生素A、D缺乏症;海蛇毒汁可治疗半身不遂及坐骨神经痛等。

另外人们还从海洋生物中提取出了一些治疗白血病、高血压、迅速愈合骨折、天花、肠道溃疡和某些癌症的有效药物。

海滨砂矿:从矿带分布的特征上可以看出,金和锡石等比重大的矿物的分布,离海岸较近,锆石、独居石、钛铁矿、磷钇矿、金红石等比重较小,沉积的地点较远,而耐磨性很强却又较轻的金刚石被搬运到几百公里远的地方,然后沉积成矿。

海底石油:据科学勘察和推算,海底石油约有1350吨,占世界可开采石油储量的45%。

目前,世界上公认,举世闻名的波斯湾,是世界上海底石油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而我国的南海、东海、南黄海和渤海湾,都先后发现了油田。

海底有大量的金属结核矿,其中锰2000亿吨,镍164亿吨,铜88亿吨,钴58亿吨,相当于陆地上储量的40~1000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三节海洋生物资源
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捕捞,水产养殖,提供食物、药物原料和多种工业原料,以及红树林、珊瑚礁开发利用
(1)海洋中有20多万种生物,其中动物18万种,包括16000多万种鱼类海洋生物可以直接捕捞,也可通过养殖、增殖等途径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主要分布在沿海大陆架。

(2)渔业资源分布:
世界四大渔场:北海道、纽芬兰、北海、秘鲁渔场。

中国最大渔场:舟山渔场。

(3)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①过度捕捞,造成传统经济鱼类资源不断衰减
②围垦和人口填海造陆,导致海洋生态环境变化引起物种减少
③海洋污染及某些海洋工程造成的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恶化,导致海洋生物资源衰减。

仅位于近海水域自然生长的海藻,年产量已相当于目前世界年产小麦总量的15倍以上,如果把这些藻类加工成食品,就能为人们提供充足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的矿物质,海洋中还有丰富的肉眼看不见的浮游生物,加工成食品,足可满足300亿人的需要,海洋中还有众多的鱼虾,真是人类未来的粮仓。

(05江苏文综卷)随着人类生存空间和活动范围不断向海洋拓展,海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日益重要。

据此回答4—5题:
4.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C
A.大洋底部B.热带洋面C.沿海大陆架海域D.高纬度大洋中部5.围海造陆主要是为了D
A.开发海上石油资源B.进行海洋捕捞C.防治海洋污染D.缓解沿海地区人多地少的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