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复习策略(一)

合集下载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对诗歌句意进行考查的题目,选的多是有代表性的句子。这类句子 含蓄地交代诗歌主旨,或描写生动形象,或揭示作者情感,或蕴含 深刻含义。一句诗(词)可能是写景的,可能是抒情的,也可能是 写人的。写人的方法包括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 写以及细节描写等。理解一句诗(词)一定要联系上下句并结合全 诗(词)内容。
一、鉴赏古代诗歌人物形象技巧 1.审清题干,找准形象。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看题干是要求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即作者自 己)还是诗歌刻画的人物形象。 2.知人论世,总体把握。根据诗歌标题、注释及平时积累的作者作品常识,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 或与作者有关的其他方面的信息,如政治主张、所处时代特征、常见写作风格等,总体上把握抒 情主人公形象的性格、心态、情感等。 3.抓住关键,深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包括外貌仪表、性格品质等,要抓住诗歌中 有关人物描写的诗(词)句(如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以及反映人物品格 志趣的诗(词)句。 4.关注环境,理解形象。关注环境描写,特别是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环境或 者大的社会环境等,这些对人物形象、思想情感会有陪衬、烘托的作用。 5.结合形象,明确效果。结合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人物形象的意义,理解人物形象所 寄寓的情感,明确塑造该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般来说,古代诗歌“炼字”主要是锤炼以下几类:
1.动词:使诗词有动态之美,取得化凡为美的效果。 2.形容词(修饰词):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 见其人,如触其物,如临其境。 3.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起强调作用。 4.拟声词:使诗词更生动形象,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5.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 氛。 6.数量词:经作者精心锤炼的数量词,能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的鉴赏-表达技巧教案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诗歌的鉴赏-表达技巧教案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一、教师寄语: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二、教学目标:1、牢固掌握鉴赏古代诗歌常用表达技巧。

2、通过训练学会分析诗歌中所用技巧。

3、通过训练规范答题思路。

三、考纲阐释对古代诗文的鉴赏评价包括两点内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鉴赏古诗的表达技巧”属于“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方面的内容,能力层级为e级。

高考设题中被称为“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

对近几年全国和各地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归纳,我们发现在诗歌鉴赏的五个考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点态度)中,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考得最少,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涉题最多。

本文就表达技巧的考查提出一些应对策略,希望对考生能有点帮助。

四、术语解读表达技巧是古诗鉴赏中极为复杂的问题,考生明明读得懂,却得不到分数,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不会使用规范的答题术语,其实只要我们把握一个基本原则即可:凡是能提高诗歌表达效果,增强诗歌表现力的方法都属于表达技巧的范畴,我们一般从表达方式、修辞方法和除此之外的其他表现手法来谈。

五、鉴赏古诗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1、提问方式: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析。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3、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或何种技巧。

(2)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在诗文中是如何运用的。

(3)运用这种手法有何效果。

(4)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体现了诗歌怎样的主旨。

4、解答分析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写景或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设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

这是术语性很强的题目,考生一定要熟悉常用的手法和手法的作用效果,才能结合本手法的作用对诗歌作具体分析;要求分析时,必须结合诗句进行鉴赏,不能脱离诗句,不然只能得一半或不足一半的分;用先总后分的顺序答题。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表达技巧教案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表达技巧教案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教案: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表达技巧一、表达技巧简介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难以穷尽。

概括起来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在现代作品中,基本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

在古代诗歌中主要有描写、抒情两类。

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别。

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其高峻奇伟之势;“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则是用侧面描写烘托天姥山的高峻奇伟。

换个角度,有实写、虚写之说。

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直接抒情;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是直接抒情;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算是直接抒情。

而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却是间接抒情,它同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样,都是借景抒情。

2.运用表现手法的技巧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比兴手法,如《孔雀东南飞》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象征手法,如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对比、烘托、反衬、托物言志、拟人化等等,不一而足。

例1:绝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

诗的前两句写景,简直是一幅令人目迷神驰的风景画。

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一团团燃烧着的旺火,多么灿烂。

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与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光的红艳,青与红相互斗丽。

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托而逾显其白;一个“欲”字,则以拟人化赋花朵以动态,使之摇曳而多姿。

看来诗人是运用了多种技巧来描写这幅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画。

然而诗人的旨意不在此,而在后面两句:“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今春”之景不可谓不美,但“看又过”包含着时光流逝,归期遥遥,远春景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全)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全)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全) 高考诗歌鉴赏的复一、高考诗歌鉴赏考点:1.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诗歌鉴赏题在高考考卷上的结构及设题1.诗歌鉴赏题一般在高考试卷结构上属于第Ⅱ卷第四大题第2小题,分值在6-8分左右。

2.设题形式:主要是主观题,用文学评论的笔法赏析、评价。

①设一道题(短评式):从整体上赏析一首诗,选取最突出的写作特色作评论点,答案要点主要有思想感情和艺术技巧两个着眼点。

②设两道题(简答式):往往一题考思想内容,一题考艺术形式。

三、古代诗歌的主要类别:1.送别诗古人离别之际,折柳相送,设酒饯别,吟诗话别。

送别诗词的形式标志是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基本主题是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景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等。

2.怀古诗怀古咏史诗词的形式标志是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内容特点是忠君报国,爱国忧民,XXX等。

情感倾向是表达像古人那样建功立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

运用的手法多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任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等。

3.思乡诗古人或旧宦在外,或流离漂泊,或旧戍边关,总会激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

这类诗词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亲念友,或写征人怀乡,或写闺中怀人。

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等。

4.战争诗边塞战争诗词代表人物是高适、XXX、XXX。

形式标志是标题出现“塞”、“征”、“军”等字眼;也有用乐府旧题的,如《凉州词》、《少年行》、《关山月》、《从军行》等;基本主题是表达建立功业的渴望和XXX的决心,倾诉山河沦丧的痛苦和报国无门的怨愤,吐露久居边关的乡愁和归家无望的哀痛,铺陈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惨烈。

高考诗歌鉴赏范文精选3篇(全文)

高考诗歌鉴赏范文精选3篇(全文)

高考诗歌鉴赏范文精选3篇诗歌鉴赏是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中必考的考点。

但从学生平时测试及高考的得分情况来看,都不理想。

考题11分,学生得分大多在6分左右。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教学总结出来了一些经验,提出以下备考复习策略。

一、吃透《考纲》,弄清古代诗歌常见题材及抒发情感《考纲》规定:(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XX的观点态度。

选材方而:1.篇幅短小;2.语言内容浅易。

弄清了这一点,就可以从浩如烟海的诗歌中缩小复习范围。

诗歌方面,只选唐诗中的律诗和绝句即可,以及内容浅易、篇幅短小的宋词元曲,还有咏物诗、咏史诗、思乡诗、送别诗、边塞诗、田园诗、爱国诗;运用的主要手法依次为托物言志,怀古伤今、借古讽今、借古抒怀,虚实结合,借景抒情,对比衬托,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用典。

每一类都有其固定的思想情感,答题时只要仔细读诗,抓住关键字词就能确定诗歌类别。

像咏物诗抒发的思想感情无非为正道直行、坚贞孤傲、高洁超逸、孤傲不群、傲岸不羁等。

二、调动诗歌知识储备高三学生必定拥有相应的诗歌知识储备。

调动储备法就是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与诗歌有关的所有知识,完成诗歌鉴赏活动的一种方法。

1.文学知识储备。

如果所鉴赏的诗歌XX是熟悉的诗人,我们就要充分调动作家生平、创作风格等相关的知识储备。

以陆游为例,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大都表达了有心报国却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之情,以及渴望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观赏陆游的诗作,我们可以从其生平和诗风推测其诗歌的内容与主旨。

2.史学知识储备。

同一时代的诗人会有着某种共同性,同一时代不同时期的诗人又有着某种不同之处,因为历史影响着文学的创作。

从文学的角度积存史学知识,联系史学知识鉴赏文学作品,既有助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风格,也有助于准确观赏诗歌。

3.诗歌知识储备。

诗歌知识涉及的内容很多,最主要的是诗歌的意象、典故、抒情主人公形象等,这一点在以诗读诗法中已有所涉及。

解答高考诗歌鉴赏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解答高考诗歌鉴赏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解答高考诗歌鉴赏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高考语文试题中,古代诗歌鉴赏题是考生感觉比较困难且得分较低的题型之一,结合平时的教学和复习,考生在解答诗歌鉴赏题常存在以下几种突出问题:1.读不懂诗歌,造成鉴赏困难。

1.不能正确理解诗歌的词句意义,造成理解不到位、不懂或误解。

诗歌的语言凝练,语言典雅,省略成分较多,再加上为了配合韵律,诗人需要将部分句子调整语序,学生读不懂有很多一部分原因是对词句的理解不到位。

如杜牧的《山行》一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中的“坐”应为“因为”之意,如不能准确把握这一词义,那么对诗人“停车”赏看枫林,凸现霜染枫林之美,诗人的惊喜,深爱之情,这些内容很难把握到位。

又如白居易的《晚桃花》一诗中,“寒门子弟遗较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如对“遗”和整个句子的语序不能准确把握,造成句意理解困难,就很难把握诗人借物喻人的准确感情。

1.意象的特定情感和特定含义积累不够,造成读不懂诗歌或理解不到位。

诗歌中的很多意象,大多是前人留下的语言材料,由于历史的积淀,往往有特定的内涵,考生如望文生义,可能就会出现理解上困难和偏差。

清孙自式的《西江月·九日》中的“何处砧声村曲,谁家笛响楼头。

”一句,如不能联系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中的“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和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那么“砧声”和“笛响”蕴含的游子漂泊在外的思乡盼归之情就很难准确把握。

又如唐代诗人齐己的《剑客》尾联一句“翻嫌易水上,细碎动离魂”,如果不能把握“易水”这一典故义,不能联想“易水悲歌”中的人物荆轲这一人物形象,就很难把握作者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诗中剑客慷慨、豪迈的个性特点。

1.联想、想象贫乏,造成对诗境感受不深刻。

中国古典诗歌,不少作品具有诗情画意,意境优美,意象之间跳跃性大。

需要我们根据诗中的“一鳞半爪”“断帛裂锦”,用自己的想象来补充、连缀,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这样才能体会作者的思路和情感。

高考语文古诗词复习策略

高考语文古诗词复习策略

高考语文古诗词复习策略一、夯基础,构建知识体系古诗词的学习是一个循序进的过程,夯实基础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1. 掌握基础知识•诗歌常识:诗歌定义、分类、体裁、格律、意象、手法等,要做到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文文基础: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词义、虚词用法、句式特点,并能进行简单的文言文翻译。

•文学常识: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基本脉络,熟悉重作家、作品、流派,并能进行简单的文学史分析。

2. 构建知识体系•诗歌分类:将古诗词按照时代、体裁、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建清晰的知识框架。

•诗歌意象:整理常见的诗歌意象,并将其与诗歌内容、作者情感、时代背景等联系起来。

•诗歌手法:整理常见的诗歌手法,并将其与诗歌的表达效果、作者意图联系起来。

•诗歌鉴赏:将诗歌鉴赏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一套完整的鉴赏思路。

3. 练习题型•选择题:针对诗歌常识、文言文翻译、文学常识方面进行练习,提高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填空题:针对诗歌内容、作者、年代、体裁、手法等方面进行练习,提高对诗歌信息的提取能力。

•简答题:针对诗歌的主题、情感、意、手法等方面进行练习,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鉴赏题:针对诗歌的语言、结构、意境、情感等方面进行练习,提高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二、掌握方法,提高解题技巧*古诗词的学习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1. 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主题:诗歌的主题是诗歌的核心内容,要准确把握诗歌的主题,才能理解诗歌深层含义。

•理解诗歌的情感:诗歌的情感是诗歌的灵魂,要理解诗歌的情感,才能体会诗歌的艺术魅力。

•分析诗歌的意象:诗歌的意象是诗歌的载体,要分诗歌的意象,才能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

2. 分析诗歌的结构•了解诗歌的结构:诗歌的结构是诗歌的骨架,要了解诗歌的结构,才能理解诗歌的逻辑关系。

•分诗歌的段落:诗歌的段落是诗歌的组成部分,要分析诗歌的段落,才能理解诗歌的层次结构。

•把握诗歌的过渡:诗歌的过渡是诗歌的连接点,要把握诗歌的渡,才能理解诗歌的整体结构。

重点明确,有的放矢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策略

重点明确,有的放矢 ——古代诗歌鉴赏复习策略

重点明确,有的放矢——古代诗歌鉴赏复习策略在学习古代诗歌鉴赏时,常常会遇到大量的诗歌,有的内容深刻、语言优美,有的则平淡无奇。

然而,针对于鉴赏这些古代诗歌,正确有效的复习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吸收掌握更多的知识,降低时间成本,而类似地方法也能够应用于古文或其它考试复习中。

在本文中,我将分享几种有效的古代诗歌鉴赏复习策略。

一、筛选重点首先,我们需要通过阅读和理解,将互不相同的古诗分门别类,找到诗歌的突出特点和重点。

这些重点包括但不仅限于:诗歌所刻画的情感、抒情手法、文学思想、修辞及韵律等。

在阅读时,不必受到表面形式的影响,理解诗歌的基本内涵是明确重点的前提条件。

通过挖掘和分析关键的语言表述和作者的议论思路,理解到诗歌的主题,可以方便之后的记忆。

二、学习诗歌背景知识诗歌背景知识是诗歌鉴赏的基础之一,除了诗歌中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外,还要了解作者的生平、文学成就、代表作以及作品的流传影响等等。

这些背景知识有可能与诗歌的内涵和意义有着巨大的关联,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诗。

学习背景知识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专业的教材、学术文献、名家传记或者是考级辅导书,更好地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三、分级复习复习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如果一次性粗略的看完所有的古诗,反而会浪费时间效率。

为了更有效地复习,我们可以将古诗分成三个等级,然后根据不同等级的难度和关注点来制定复习计划。

第一等级是学习重点,需要交由老师进行讲解和解答。

第二等级是口语演说,学生可以自行尝试朗读这些诗歌,并注重诗歌的表达。

第三等级是默写,一诗句、一字地,反复回忆这些诗句的点睛之笔及文学特色。

四、模拟考试除了分级复习,模拟考试也是促进复习提高的重要手段。

模拟考试可以由老师或者自己制定试卷。

通过勤奋的背诵和练习,可如假包换的提高成绩。

模拟考试能够模仿真实考试的环境,加强自己的考试能力,同时有助于准确的测试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

充分利用模拟考试的方法,不论学生是处在全国竞赛或者是日常考试,都能力争得优异。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复习策略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复习策略

模拟试题二
总结词
这道题考察学生对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及其效果的理解。
详细描述
题目给出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要求考生分析这首诗中的对仗、用典、 借景抒情等表达技巧,并阐述其效果。
模拟试题三
总结词
这道题考察学生对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理解及其象征意义。
详细描述
题目给出了杜牧的《清明》,要求考生分析诗中“雨”这一意象的含义,并阐述 其在诗中的作用。
03
亲情主题
04
爱国主题
05
人生感悟主题
《长恨歌》、《鹊桥仙·纤 云弄巧》等,表现对爱情 的执着和追求。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等,表现对朋友的思念 和惜别之情。
《游子吟》、《回乡偶书 》等,表现对家乡和亲人 的眷恋和感怀。
《过零丁洋》、《夏日绝 句》等,表现对国家和民 族的忧患和热爱之情。
以边塞军旅生活为题材 ,表现边塞将士的威武 、豪迈气概和浓郁的战 斗精神。
以惜别、慰藉为主题, 表现离别时的情感、对 朋友的牵挂或对离别的 感伤等。
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 、历史遗迹为题材,表 现诗人对历史事件、人 物的思考和评价,或对 现实的不满等。
表现诗人因羁旅生涯而 引发的孤独、思乡之情 ,或对旅途中的所见所 闻的思考和感受。
模拟试题四
总结词
这道题考察学生对古代诗歌的主题思想及艺术特色的综合理 解。
详细描述
题目给出了苏轼的《水调歌头》,要求考生分析这首词的主 题思想、艺术特色,以及词中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复习策略 》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备考策略 • 基础知识复习 • 解题技巧训练 • 模拟试题及解析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阅读各类题型解法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阅读各类题型解法

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阅读各类题型解法命题角度(一) 形象类考 点思考 角 度典 题 示 例人物形象 1.分析人物形象外在形象:身份、职业、习惯、相貌、年龄等;内在形象①(对家人)品质:例句+结合刻画人物手法+个性;②(在工作上)品质:例句+刻画人物手法+个性;③(在生活上)品质:例句+刻画人物手法+个性;④(对朋友、上级、下属等)品质:例句+刻画人物手法+个性;⑤(对国家)品质:例句+刻画人物手法+个性。

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

【双调】大德歌·夏关汉卿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

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

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戴石榴花。

本曲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独守闺中而思念情人的思妇:因情人远在天涯,“困坐”“数对”两句表现出思妇万般慵懒、无所事事,好似有摆不脱、丢不开之苦。

②爱怨交加的思妇: “俏冤家”三个字传神至极,把爱与恨交织在一起;表面上埋怨“绿杨”,骨子里却怨恨爱人不知早归,不珍惜爱情。

一个“偏”字,把少妇爱极而怨深的感情反映得淋漓尽致。

③孤独寂寞,形容憔悴的思妇:最后“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戴石榴花”两句借用汉代张敞为妻画眉的典故,将躁动不安的苦思托现出来,表现出少妇难以言状的复杂心理。

2.分析人物性格①(对家人)品质:例句+结合刻画人物手法+个性;②(在工作上)品质:例句+刻画人物手法+个性;③(在生活上)品质:例句+刻画人物手法+个性;(2017年全国卷I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④(对朋友、上级、下属等)品质:例句+刻画人物手法+个性;⑤(对国家)品质:例句+刻画人物手法+个性。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6分)【参考答案】①(对家人)对兄弟重情重义:“云海”交代了二人的处境即天各一方,“相望”说明二人情深义重;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②(对生活)乐观、旷达、洒脱:第二句化用了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之句,从标题看出苏辙又将远赴契丹,面对此情此景,“那因”二字道出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哪里会因离别而泪沾双襟!③(对国家)爱国情怀、识大体:弟弟“远适”是为了“要使天骄识凤麟”,希望苏辙能够为国争光。

2022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如何读懂诗歌

2022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如何读懂诗歌

古代诗歌鉴赏:如何读懂诗歌的策略一、学生做诗歌鉴赏题存在三个问题(一)不懂答题技巧。

教师教、学生练(二)诗歌读不懂。

1、字词有障碍。

积累掌握2、意象典故不知。

3、不懂诗歌语法及特点。

(三)语言表述差。

二、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

(一)抓文言1、过好文言关,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文学常识等比如【2021年乙卷】“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其实考的是文言词语的理解。

如(2020 年高考卷1 1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 .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2、读懂“诗家语”,注重诗意还原:省略的要补充,倒装的要调序,理顺逻辑,合理想象。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王维“日色冷青松”“绿”“冷”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绘景状物,化抽象为具体,化腐朽为神奇,强化了诗歌的感染力。

①崔颢《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汉阳树”和“鹦鹉洲”为陈述对象(主语)后置。

①贾岛《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作者采用答话蕴含问话的方法,精简压缩为二十个字。

②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把多个意象直接拼合,表达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

(二)注意诗歌的结构诗歌的起承转合“起”定基调起,即起句,是紧承诗题,引出所叙、所描之事、物,往往有统帅全诗、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

“承”起而续承,就是承接连贯。

通过与上下句的思路保持紧密的连贯,与起句保持延续、深化或互为佐证,起到承上启下,铺垫蓄势,提供依托的作用。

“转”开生面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避免了诗词的平直,让诗意鲜活生动起来,同时也转向了诗歌主旨的揭示。

2024届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备考策略

2024届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备考策略

2024届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备考策略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备考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积累并掌握常见的意象和典故: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常使用一些特定的意象或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因此,考生需要积累并掌握这些常见的意象和典故,了解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和情感。

2. 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古代诗歌的语言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训练,提高自己的语言理解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含义和意境。

3. 熟悉不同诗歌流派和风格:古代诗歌流派众多,风格各异。

考生需要熟悉不同诗歌流派和风格的特点,了解不同诗人的创作特色,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

4. 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古代诗歌鉴赏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如意象分析、意境营造、修辞手法等。

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总结,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5. 注重答题规范和表述清晰:在高考中,诗歌鉴赏的答题规范和表述清晰非常重要。

考生需要严格按照题目要求作答,注意答案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使答案清晰明了,易于理解。

6. 强化训练和模拟考试:备考期间,考生需要进行大量的强化训练和模拟考试,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和应试心理素质。

通过模拟考试,考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备考情况,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7. 拓展阅读和欣赏范围:古代诗歌的阅读和理解需要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考生可以通过拓展阅读和欣赏范围,了解更多的诗人和诗歌作品,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文化素养。

8. 关注时事热点和时代背景:古代诗歌虽然与现代社会存在一定的时空距离,但许多主题和情感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考生可以关注时事热点和时代背景,了解古代诗歌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应用。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1)综合选择题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题(1)综合选择题
的沉郁苍凉的风格。
【选项表述】D.本诗语言浅切、明畅、平易,夹叙夹议,呈现出和杜甫 《登高》相似的沉郁苍凉的风格。
【比对分析】D.“本诗语言浅切、明畅”“沉郁苍凉的风格”错误,本诗 引用了“鲁人疑海鸟”“庄叟恶牺牛”的典故,语言典雅,并不浅切;且此诗 直抒胸臆,传达出不慕名利、乐观旷达之意,并不“沉郁苍凉”。
堪嗟漂泊孤舟,河倾斗落,客梦催明发。南浦闲云连草树,回首旌旗明灭。 三十年来,十年一过,空有星星发。夜深愁听,胡笳吹彻寒月。 【注】垂緌(ruí),指蝉。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问题】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由庐山引出江南风光,写景笔力刚健,表现了作者对大好河山 的无限热爱与眷恋之情。 B.词人用语巧妙,如将人生比作“孤舟”,以“河倾斗落”指天将破 晓,以胡笳声暗指国土被侵占。 C.全词以景结情,其中的“彻”不仅指胡笳“吹”的时间之长,也指 词人内心“寒意”之深。 D.全词以议论为主,情感表达沉郁顿挫,时间与空间相融,期待与感 慨交织,意蕴深长。
2.错解诗句意思 【2024·湖北武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南朝 刘筠 华林酒满劝长星①,青漆楼②高未称情。 麝壁灯回偏照昼,雀航③破涨欲浮城。
钟声但恐严妆晚,衣带那知敌国轻。 千古风流佳丽地,尽供哀思与兰成④。 [注]①劝长星:为王朝的命运而祝祷。典出《世说新语·雅量》,东晋太 元末,晋孝武帝于华林园中饮酒,“举杯属星云:‘长星,劝尔一杯酒。自古 何时有万岁天子!’”。②青漆楼:《南齐书·东昏侯纪》载,齐武帝所建兴 光楼,颇高大华丽,以青漆涂饰、世谓之“青楼”。③雀航:即朱雀浮桥,在 建康朱雀门外秦淮河上,以船舶连接而成。④兰成: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 诗人庾信的小字,其曾作《哀江南赋》。这里以兰成代指后代的骚人墨客。

2025版高考语文全程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古代诗歌鉴赏学案三透析题型弄清规律题型三鉴赏诗歌的语言课件

2025版高考语文全程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古代诗歌鉴赏学案三透析题型弄清规律题型三鉴赏诗歌的语言课件
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在一首诗歌中,作者反复锤炼的某一 个字,往往是最能表达其思想感情、体现其匠心的字。因此,一首诗 歌也往往会因一字而境界全出。
所谓炼字,主要是指锤炼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和叠词等几类词。 沈德潜曾言:“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 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从诸多诗例来看,成功 的炼字都是和炼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炼字,就是使“意”——作者 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具体化、生动化、纵深化与美学化, 只有炼出具体生动的富于美学内容和启示性的字,才能使“意”具有 感染人的力量。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①制毒龙②。 [注] ①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②毒龙:指世俗 观念。 古人评诗时常有“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 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 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作者当时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 绪借用花的溅泪、鸟的惊心表现出来。运用了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 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 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两句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 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 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 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读懂比答题更重要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读懂比答题更重要

古代诗歌鉴赏:读懂比答题更重要【学习目标】1.掌握读懂诗歌的“三种路径”(八读法)。

2.综合运用多种途径读懂古诗。

【学法指导】1.自主学习:导学案“找准路径,精准理解”部分。

(20分钟)2.边讲边练:读懂诗歌的“三种路径”(八读法)。

(45分钟)3.强化训练:完成“即练即悟”(10分钟)4.归纳整理笔记(5分钟)【学习内容】找准路径精准理解一、找准最直接的路径——标题、情语和注释1.读标题,挖信息标题,通常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重要载体,是解读诗歌的第一把钥匙。

其蕴含信息有:①提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②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③奠定诗歌的感情基调;④表明诗歌的题材或体裁;⑤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

《鲁望春日多寻野景日休抱疾杜门因有是寄》皮日休野侣相逢不待期,半缘幽事半缘诗。

乌纱任岸穿筋竹,白袷从披趁肉芝。

数卷蠹书棋处展,几升菰米钓前炊。

病中不用君相忆,折取山樱寄一枝。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边练边悟1 根据下列标题,挖掘蕴含信息。

①交代写作缘由、目的(袭美抱疾杜门)②表明诗的题材或体裁(奉和诗)③暗示可能的情感(安慰朋友,希望早日康复)①表明诗的题材(咏物诗)②交代写作对象的特点(苦)③暗示表达技巧(托物言志)敲黑板【不要被标题引入歧途】题目即文章的额头,富含着诸多信息,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诗题都具有以上功能,不要让下面这些标题引入歧途。

如:“饮中八仙歌”“丽人行”“李凭箜篌引”“病妇吟”,这里的歌、行、引、吟表示诗歌的类型;词牌名“昭君怨”“虞美人”“祝英台近”“二郎神”“忆王孙”等不反映词作的具体内容;乐府旧题一般只揭示诗歌的题材类型,而不反映诗歌的具体内容,如“出塞”“塞下曲”“关山月”“青楼曲”等。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掌握诗歌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2. 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情感、手法等,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高考诗歌鉴赏得分率。

二、教学内容1. 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1 诗歌的定义1.2 诗歌的特点:凝练、形象、音乐性、抒情性等2. 诗歌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2.1 古代诗歌: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2.2 现代诗歌:自由诗、抒情诗、叙事诗等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诗歌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2. 诗歌鉴赏实例分析:选取代表性诗歌,分析其语言、形象、情感、手法等,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

3.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歌及鉴赏心得,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诗歌鉴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鉴赏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3. 阶段性测试:定期进行诗歌鉴赏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果。

五、教学资源1. 诗歌鉴赏教材:提供权威的诗歌鉴赏教材,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诗歌鉴赏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3. 诗歌朗诵视频:选取经典诗歌朗诵视频,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乐性和韵律美。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诗歌案例,让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2. 对比分析:组织学生对比分析不同诗歌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3. 实践演练:创设诗歌创作和表演环节,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升综合素养。

七、教学实践1. 诗歌创作:鼓励学生创作诗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2. 诗歌表演: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表演等活动,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诗人的故居、纪念馆等,深入了解诗歌背后的故事。

2025版高考语文全程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古代诗歌鉴赏学案三透析题型弄清规律题型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

2025版高考语文全程一轮复习第一部分古代诗歌鉴赏学案三透析题型弄清规律题型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课件

(2)关注诗歌本身赏效果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 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现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也有人认为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诗的前两句写 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于黄鹂,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野渡 无人,水急舟横的景象里,蕴涵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对偶、拟人。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根据题目中的“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手 法”)
(2)根据写作对象判断(写景要考虑景物描写的角度与方法,写事物要 考虑正侧描写、烘托映衬,写人物要考虑写人的手法;兼而有之则要 从其关系上判断)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 人在天涯。”(马致远《秋思》)这首词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4.借代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 锁二乔。”(杜牧《赤壁》)诗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请 作简要分析。
答案:文中的“东风”指的是赤壁“火攻”的事;“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 大乔是东吴之主孙权之兄孙策的妻子,小乔是东吴主帅周瑜的妻子,此二人的命 运代表了东吴国家的命运。文中的“锁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被曹操掳去,意 味着东吴的败亡。以“锁二乔”借代东吴的败亡,既显得委婉,又显得深沉,同 时又能给人联想与思考。
鉴赏用语规范: 句式参考:……句(扣题目)表现了……(扣格式)。 词语选择:伤别、幽淡惆怅、渲染烘托、别离、不舍(扣关键词)。
【即练即悟】
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题目。 古歌 汉乐府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
胡地多飙风,树木何修修!离家日趋远, 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这首诗是怎样表现“愁”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复习策略(一)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复习策略(一) 在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中,教师通常会采用“老师教,学生练”的近乎于“满堂灌”的单一教学模式,结果往往是收效甚微。

教师讲得多,既费时又费力,学生听课也没有热情,并且,古代诗歌年代久远,课堂上甚至会出现部分学生昏昏欲睡的现象,远远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很有必要对此进行改革,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亲身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激发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复习备考效率。

一、课前――做好准备工作
教师方面,一是精心挑选并出好题目。

根据考点,从近几年高考真题和名校的模拟题中精心挑选40道题,诗歌的形象、诗歌的语言、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诗歌的思想感情各10道,制成4张试卷,提前发给学生预习。

二是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选出小组长。

在分组时,各小组的成员按照学习程度进行搭配,使各小组学习水平相当,学生之间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学生方面,一是早自习时间读一篇诗歌鉴赏类的文章。

在开学初,建议学生购买一本诗歌鉴赏类的书籍,并制订好计划,每天早上朗读一篇诗歌鉴赏性质的文章。

学生通过朗读,可以了解
一首诗歌的含义,还可为写作储备素材。

二是对课本进行梳理、归类。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可以清楚地看到,试题与课本(包括选修课本)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

以江西考卷为例,2011年高考古代诗歌试题第二小题,要求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用典的出处,答案是《齐人有一妻一妾》,来自于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

又如2012年高考古代诗歌试题第二小题,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要求比较两者的异同,题中提到的《虞美人》一词也是课本中的。

并且,在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这种类型的题目多达12处。

可以说,高考试题与课本的联系是越来越密切了。

因此,让学生掌握课本中的诗歌,对诗歌进行分类整理是做到了回归教材,以“本”为本。

二、课上――精心组织实施
在课堂上,教学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在每节课的前十分钟,安排一名学生讲解早自习所读的诗歌鉴赏内容。

教师要特别强调不能照搬书本,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把诗歌的主要内容讲出来,教师对学生所讲内容进行简要的点评,以鼓励为主。

通过讲解,学生本人对所讲诗歌会产生非常深刻的理解,同时其他学生也会有所积累。

教师的表扬可以激励后面的学生讲得更好,这其实也可以促使每个学生认真思考,无形中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第二阶段,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从第一张试卷(诗歌的形象)开始,以此类推,一直到完成全部四张试卷。

先把各小题分配到各个小组,一个小组一道题,重点讨论诗歌的主要意思和解
题思路,讨论结束后由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上讲台讲解。

分配好任务后,各小组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始讨论。

大约十分钟后,按小组顺序讲解。

这时教师再明确小组代表讲解的流程:一是带领全班学生把所讲诗歌朗读两遍;二是逐句分析诗歌内容,把诗歌的大意讲出来,侧重自己个性化的理解;三是分析题目,把审题的过程讲出来,同时注意答题规范。

一堂课结束后,对由其他小组成员评出的本次讲课的“最佳小老师”予以表扬,营造出各小组争先恐后创造佳绩的良好竞争氛围。

组织这样的课堂教学,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他们在听取其他学生的逐句分析讲解后,逐渐消除了对诗歌的恐惧感,慢慢产生了兴趣。

同时从学生的视角来讲解怎样审题、答题,注意答题的要点、规范性等,容易引起其他学生的共鸣,尤其是有的小组讲解特别精彩,引起阵阵掌声。

当然,语文教师也能从中获益,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以便改进日后的教学,做到教学相长,师生共同提高。

三、课后――努力学以致用
每节课后教师布置两项课后作业:
一是任选两篇诗歌(没有做过的)写一段不少于200字的赏析性文字,要求写出诗歌的大意,诗歌所使用的表达技巧,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等,同时要做到语句通顺,重点突出。

写赏析性文字,不仅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诗歌,也是练笔的一种有效手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是各小组对古代诗歌鉴赏的四大块内容(形象、语言、技巧、感情)各命制一道试题,形式与高考试题一样,在后面的课堂教学
中安排时间展示、练习。

由学生来命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把握高考考点,领会命题人的意图,培养审题、解题能力,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举一反三,学以致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命好一道题目,必须要清楚题目考查的目的、做题的方法、解题的思路,可以说,学生命好一道题目的效果远远胜过做对一道题。

此外,学生命制题目一方面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经过了一个思考、筛选、归纳、总结的过程,这一过程正是学生复习的过程,效果远远超过了教师枯燥的讲解。

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解题的信心。

通过学生自己的命题来考查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心理上消除了畏难情绪,从而能够更加自信地解题。

当然,语文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古代诗歌单元的时候,可以先用一两节课简单梳理古代诗歌的主要知识点,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容易进入复习备考状态。

经过将近两年的实践,古代诗歌复习课的课堂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成绩也得到了提升。

笔者所在学校每次月考都采用网上阅卷的形式,每次阅卷后,学校都会统计出各班语文试卷各小题的得分情况,这样可以直观地了解学生每道题的做题情况。

通过比较,笔者发现自己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古代诗歌鉴赏题得分比其他班级好,平均分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尤其是高考,所任教班级的高考语文成绩名列前茅。

总之,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采用以上步骤和策略,对很多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尝试,需要做好诸多方面的准备并适时调整,灵活安排。

改革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穷则变,变则通”,只要我们敢于尝试,善于总结,及时调整,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在语
文教学改革的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稳。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复习策略(二) 古代诗词鉴赏始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自从进入高考考查范围以后,它一直成为学生难以迈过的坎。

究其原因,大体上来自三方面:其一,阅读量过少,体悟不够;其二,命题者命题概念上的混乱;其三,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鉴赏的方法。

前两点暂不作讨论,本文单探讨鉴赏方法。

鉴赏解读大体上可分四个部分:外部感知、象境体悟、技巧品赏和语言玩味。

一、外部感知
外部感知,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读题,识人,辨文,看注释。

1.读“题”
凡读诗,必须读全诗,即从题目入手,直到最后一个字,凡有注释的,包括注释在内。

事实上,许多读者,特别是中学生,尤其是面对考题上的诗,往往只记住诗句,而忘了题目。

殊不知,有些题目也是诗整体意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丢了题目,等于给自己的理解设置了障碍,抛弃了对诗内容或情感把握的切入口。

因为题目往往含有可资我们理解诗的信息。

例如,王维《过香积寺》,寺,特殊的地点,题目点明了地点,事情(“过”)。

杜甫的《春夜喜雨》,题目既交待了季节、时间、对象,又表达了心情(“喜”)。

李益的《喜见外弟又言别》,题目不仅交代了人物间的关系,同时,又叙述了情节(“见”——“别”),更重要的是描写了情感的不同特征(喜悦与哀愁)。

面对这样的题目,纵然不读诗,也可以引发丰富的联想。

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
题目既明确了地点,一个富有历史厚重感的地点,又交待内容,同时也暗示了情感的指向。

读题目,可以帮助读者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所抒情感的把握。

2.识“人”
这里的“人”,指诗人、叙述者和被叙述者(诗词中的主体对象)三者。

凡诗文皆有叙述者,相对于文而言,对诗的叙述者的辨识,对理解诗的情感内容更加直接。

诗的“叙述”者有两种形式:一处于诗的景物人事之外的叙述者,作者以旁观者或代言人的身份出现;一是置身于景物人事之中的叙述者。

处于诗的景物人事之外的叙述者,作为局外人,与诗歌咏的主体对象是分离的。

例如,卢照邻的《曲池荷》:“浮香绕曲岸,圆影复华池。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这首咏物诗,叙述者和歌咏的主体对象是分离的。

叙述者是诗人,主体对象是池荷。

诗句是围绕主体对象展开的,诗人的思想情感是依附在主体对象允许的范围内的。

要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首先要解读主体对象。

该诗写荷花的香艳,也写荷花担忧因秋风而过早的飘零。

只有解读了荷花的这一形象,才能品味出诗人在诗中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蹉跎岁月的情感。

又如李白的《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诗人与诗中的主体对象思妇也是分离的。

诗句都是扣紧思妇写,诗人渴望和平的愿望,是通过思妇的思念丈夫(良人)和“何
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表现出来的。

置身于景物人事之中的叙述者,叙述者往往和主体对象合二为一。

例如,陶渊明《归园田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登高》、陆游《书愤》、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李清照《声声慢》等。

这些诗词,都直接表露了诗人的思想情感,我们读诗,就是与诗人的直接对话。

读诗,不应忽略叙述者的立场,这对鉴赏诗不无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