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量及栅格数据分析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ARCGIS 10.2实验五实验报告

ARCGIS 10.2实验五实验报告

A rcGIS实验五空间分析基本操作实验报告学院:园林与旅游学院专业:旅游管理班级:旅管1401班姓名:马晔军学号:2014064030103一、实验目的1.了解基于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基本空间分析的原理和操作。

2.掌握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间的相互转换、栅格重分类(Raster Reclassify)、栅格计算-查询符合条件的栅格(Raster Calculator)、面积制表(Tabulate Area)、分区统计(Zonal Statistic)、缓冲区分析(Buffer) 、采样数据的空间内插(Interpolate)、栅格单元统计(Cell Statistic)、邻域统计(Neighborhood)等空间分析基本操作和用途。

3.为选择合适的空间分析工具求解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二、实验过程空间分析模块在Arc Map中执行菜单命令<自定义>-<扩展模块>,在扩展模块管理窗口中,将“Spatial Analyst”前的检查框打勾。

然后,在Arc Map工具栏的空白区域点右键,在出现的右键菜单中找到“Spatial Analyst”项,点击该项,在Arc Map中显示“Spatial Analyst”工具栏。

了解栅格数据在Arc Map中,新建一个地图文档,加载栅格数据:Slope1,在TOC 中右键点击图层Slope1,查看属性。

在图层属性对话框中,点击“源”选项,可以查看此栅格图层的相关属性及统计信息。

打开“Spatial Analyst”工具栏,点击图标,查看栅格数据的统计直方图:加载离散栅格数据:Landuse,在TOC中右键点击Landuse,“打开属性表”查看字段“Count”可以看到每种地类所占栅格单元的数目。

用任意多边形剪切栅格数据(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 在ArcMap加载栅格数据:Landuse、和ClipPoly.shp。

打开编辑器工具栏,开始编辑ClipPoly,根据要剪切的区域,绘制一个任意形状的多边形。

GIS矢量与栅格数据模型实验

GIS矢量与栅格数据模型实验
2)在Conversion Tools/To Raster工具集中双击Feature to Raster工具。选择nwroads作为输入要素,选择RTE_NUM1作为字段,将输出栅格数据保存为nwroads_gd,输入5000作为输出像元大小,然后单击OK运行转化程序。nwroads_gd以不同颜色在地图上显示。每一种颜色代表一条编号公路。由于采用的像元很大(5000m),公路看起来像块状排列。
四、带m值的聚合线构成的路径
所需数据:decrease24k.shp,显示华盛顿州公路的shapefile文件
1)启动ArcMap。命名数据帧为Task3,将decrease24k.shp加到Task3中。打开decrease24k.shp的属性表。表中,Shape表示decrease24k为带测度的聚合线组成的shapefile,SR字段存储州路径的代码。右击decrease24k.shp选择属性,在该数据层属性对话框的路径中,选择SR作为路径代码。
二、创建文件geodatabase、要素数据和要素类
所需数据:elevzone.shp和stream.shp,两个具有相同坐标系和范围的shappefiles文件
1)右击chap3,单击NEW,选择File Geodatabase。命名为Task2.gdb。
2)创建一个新的要素数据集。
3)右击Area 1,单击Import,选择Feature Class(multiple)。选择elevzone.shp和stream.shp作为输入要素,输出geodatabase的路径为Area 1。
数字高程模型(DEMs)
数字高程模型(DEM)由一组有序的空间高程数据组成。
图形文件
许多流行的图形文件为栅格格式,如TIFF(标记图像文件格式)、GeoTIFF(是TIFF格式的具有地理坐标参照的版本)、GIF(图形交换格式)和JPEG(联合图像专家组)。

【实验报告】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格式转换

【实验报告】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格式转换

山东师大地理教学实验中心
专业实训实习报告
班级:姓名:学号:
课程代
161420210-0 课程名称地理信息系统算法基础任课教师码
实验代
161420210-1 实验名称地图数据格式转换码
实训时
2020.06.01 实训地点指导教师间
实训实习目的要求:
了解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的区别,并通过练习,掌握地图数据基本格式转换的方法,了解数据格式类型的基本差异。

将栅格数据dem1转换为矢量数据,将矢量数据vector.shp 转换为栅格数据。

实训实习过程:
二、实验内容、步骤及结果
1.栅格数据向矢量数据的转换
最终导出图片:
2.矢量数据向栅格数据的转换导出后得到结果为
备注:根据实际要求可加附页。

电子文本与此等效。

arcgis矢量化实验报告

arcgis矢量化实验报告

ArcGIS矢量化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ArcGIS软件进行矢量化操作,掌握矢量化数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地理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内容1. 数据准备:选择需要进行矢量化的栅格数据,如卫星遥感影像。

2. 矢量化工具选择:根据数据类型和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矢量化工具,如“Polygon”或“Polyline”。

3. 矢量化操作:使用ArcGIS中的矢量化工具对栅格数据进行处理,生成矢量数据。

4. 数据质量检查:对生成的矢量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包括边界完整性、拓扑关系等。

5. 数据分析:对生成的矢量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如地图绘制、空间查询等。

三、实验步骤1. 打开ArcGIS软件,导入需要进行矢量化的栅格数据。

2. 选择合适的矢量化工具,如“Polygon”或“Polyline”。

3. 在工具栏中设置矢量化参数,如阈值、平滑度等。

4. 开始进行矢量化操作,根据需要对栅格数据进行编辑和修改。

5. 保存矢量数据,并导出为常用的地理信息格式,如Shapefile或GeoJSON。

6. 使用ArcGIS中的工具对生成的矢量数据进行质量检查和数据分析。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地将栅格数据进行了矢量化处理,得到了高质量的矢量数据。

通过对生成的数据进行空间分析和地图绘制,我们发现生成的矢量数据能够很好地反映地物的形状和分布情况,满足实验要求。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ArcGIS软件进行矢量化操作,掌握了矢量化数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了地理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如数据边界不完整、拓扑关系错误等,但在老师的指导下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实践操作,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有关gis的实验报告和心得体会

有关gis的实验报告和心得体会

有关gis的实验报告和心得体会实验报告本次实验是关于GIS的,主要是在地图软件上进行矢量和栅格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加工,得到新的数据信息。

在实验中,我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逐步掌握了GIS的一些基本操作,包括数据的导入、图层的设置和样式、属性表的编辑、查询、统计和符号化等等。

在此,我将分享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个人非常欣赏GIS软件为我们省去了手工制作地图等大量工作,为地理信息的快速处理和传播提供便利。

通过GIS软件,我们可以实现更为高效、精确的数据处理,加快更新周期,保证地图数据详实、准确,并方便各类用户获取各种形式的地图数据。

其次,在实验过程中,我不断思考并总结了其中的核心思想:GIS作为一种地理信息系统,其核心是对地理信息的数字化、管理与应用,它涉及到数据收集、传输以及处理、分析、展示等多个方面。

因此,GIS技术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其中包括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农业发展、交通管理等多个方面。

除此之外,我在实验中也强调了突出重点,避免走进一些非本质的细节。

比如说,我们需要在一些不必要的属性的时候,即要排除掉这些信息所造成的干扰,更要着重考虑与我们研究主题相关的要素。

而比如属性数据的筛选、符号化等重要步骤,则为我们获得合理性分析、图形化展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此外,思辨是学会GIS必不可少的一个能力。

如果仅仅局限于钦定的操作步骤,那么我们可能遇到一些提出问题时显得不知所措的困境。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勇于思考,要反复尝试不同手段,达到更好的结果分析,并无限提高自己的操作效率。

最后,我还想强调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在报告中不能出现过多的错别字和语病,不仅显得粗糙,而且会严重影响读者对这篇文章的阅读感受。

因此,我一直在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将知识的体验与情感的表达有机结合,以有意义的方式将我的体验和见解呈现给读者。

总的来说,通过本次GIS实验的学习和实践,不仅将理论知识转换为了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也加深了我对GIS技术本身的深入理解。

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分析

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分析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目的:1.从这个实验中掌握如何合理利用空间分析中的缓冲区分析和叠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用 ArcGIS9 进行各种类型的最短路径分析,了解内在的运算机理。

要求:练习1:所寻求的市区是噪声要小,距离商业中心要近,要和各大名牌高中离的近以便小孩容易上学,离名胜古迹较近环境优雅。

练习2:给出到达指定目的地的路径选择方案,根据不同的权重要求得到不同的最佳路径,并给出路径的长度;根据需求找出最近的设施的路径。

二、实验准备实验1:城市市区交通网络图(network.shp ),商业中心分布图(Marketplace.shp),名牌高中分布图(school.shp),名胜古迹分布图(famous place.shp ),区域边框(frame.shp ),这些文件综合在一起是city.mxd 。

实验2:一个GeoDatabase 地理数据库:City.mdb ,内含有城市交通网、超市分布图,家址以及网络关系。

三、实验内容与主要过程练习1:市区择房分析打开 ArcMap,将文件加入到窗口中,注意设置单位,否则接下来的操作会受影响。

图1 设置单位为M(1)主干道噪音缓冲区的建立1)选择交通网络图层(network.shp),打开图层的属性表,在右下角的打开 option 选项中,在菜单中选择 select by attributes,在 select by attributes 对话框中进行设置,就将市区的主要道路选择出来了。

图2 选择市区主要道路2)点击缓冲区按钮对选择的主干道进行缓冲区的建立,首先在缓冲区对象图层,选择交通网络图层(network),然后将下面的 Use Only the Selected Feature(仅对选择的要素进行分析)选中,单击 next;3)确定尺寸单位,选择第一种缓冲区建立方法(At a specified distance),指定缓冲区半径为 200 米,单击 next;图3 确定尺寸单位4)由于不是分别考虑一个图层的各个不同的要素的目的,所以我们在这里选择的是第一种边界设定类型(Dissolve barriers between),然后指定好缓冲区文件的存放路径和文件名后,单击 OK,完成主干道噪音污染缓冲区的建立。

GIS矢量数据分析与栅格数据分析实验

GIS矢量数据分析与栅格数据分析实验

GIS矢量数据分析与栅格数据分析实验在当今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地理信息系统(GIS)已成为处理和分析地理数据的重要工具。

GIS 中的数据主要分为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两种类型,对这两种数据的分析是 GIS 应用的核心内容。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 GIS 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分析方法,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

矢量数据是通过点、线、面等几何图形来表示地理实体的位置和形状,具有精度高、数据量小、便于编辑和分析等优点。

比如,道路、河流、行政区划等都可以用矢量数据来表示。

而栅格数据则是将地理空间划分成规则的网格单元,每个单元赋予一个值来表示相应的地理属性,常见的如卫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等。

在实验中,我们首先获取了一组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

对于矢量数据,我们拿到的是一个城市的道路网络和建筑物分布数据。

通过 GIS软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道路的线条和建筑物的多边形轮廓。

而栅格数据则是该城市的卫星影像图,不同的颜色和灰度值代表了不同的地表覆盖类型。

接下来,我们开始进行矢量数据分析。

其中一个重要的操作是缓冲区分析。

比如,我们以城市的主要道路为对象,设定一定的缓冲距离,从而得到道路两侧一定范围内的区域。

这对于规划城市的商业区、绿化带等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另外,叠加分析也是矢量数据分析中常用的方法。

我们将建筑物分布数据与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叠加,就可以了解哪些建筑物位于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上,有助于城市土地的合理规划和利用。

在栅格数据分析方面,我们首先进行了重分类操作。

根据卫星影像图中像素值的范围,将其重新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比如将植被覆盖区域、水体、建设用地等区分开来。

然后,我们进行了地形分析,通过数字高程模型计算出坡度、坡向等地形参数。

这对于农业规划、水利工程建设等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精度不一致可能会导致分析结果的误差。

gis实验报告之栅格数据分析

gis实验报告之栅格数据分析

西北师范大学学生实验报告选择加载的模块如图2、加载实验数据所要加载的数据大开后,如图所示:选择土地利用图层选择土地利用图层生成坡度的方法不要忘了选择相应的图层后面的和这一样生成的方法路线使用的方法采用等间距分级分类的个数只是这和上面的图层不一样把上面的结果大于8。

求出最终结果试验的数据4创建成本数集(1).坡度成本数据集激活的数据创建的方法对其重分类的对话框显示相应的图形(3)、河流成本数据集和上面的一样打开如图所示的对话框对其赋值输入的表达式四、试验总结:下面总结范文为赠送的资料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祝各位朋友生活愉快!员工年终工作总结【范文一】201x年就快结束,回首201x年的工作,有硕果累累的喜悦,有与同事协同攻关的艰辛,也有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惆怅,时光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充满希望的201x年就伴随着新年伊始即将临近。

可以说,201x年是公司推进行业改革、拓展市场、持续发展的关键年。

现就本年度重要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虚心学习,努力工作(一)在201x年里,我自觉加强学习,虚心求教释惑,不断理清工作思路,总结工作方法,一方面,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掌握方法积累经验。

我注重以工作任务为牵引,依托工作岗位学习提高,通过观察、摸索、查阅资料和实践锻炼,较快地完成任务。

另一方面,问书本、问同事,不断丰富知识掌握技巧。

在各级领导和同事的帮助指导下,不断进步,逐渐摸清了工作中的基本情况,找到了切入点,把握住了工作重点和难点。

(二)201x年工程维修主要有:在卫生间后墙贴瓷砖,天花修补,二栋宿舍走廊护栏及宿舍阳台护栏的维修,还有各类大小维修已达几千件之多!(三)爱岗敬业、扎实工作、不怕困难、勇挑重担,热情服务,在本职岗位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二、心系本职工作,认真履行职责,突出工作重点,落实管理目标责任制。

(一)201x年上半年,公司已制定了完善的规程及考勤制度。

201x年下半年,行政部组织召开了年的工作安排布置会议年底实行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考评,将考评结果列入各部门管理人员的年终绩效。

矢量化数据处理实训报告

矢量化数据处理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矢量化数据处理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提高我们对矢量化数据处理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实训,我们能够掌握矢量化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包括数据采集、预处理、编辑、拓扑检查、数据转换等环节,同时加深对地理信息系统(GIS)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的认识。

二、实训环境实训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硬件设备:计算机、全站仪、GPS定位仪等。

2. 软件平台:ArcGIS软件,包括ArcView、ArcEdit、ArcInfo等模块。

3. 数据资源:矢量数据、栅格数据、地形图等。

三、实训原理矢量化数据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采集:利用全站仪、GPS定位仪等设备采集野外数据,或从现有数据源中提取所需矢量数据。

2. 预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检查、分类等处理,确保数据质量。

3. 编辑:对矢量数据进行编辑,包括节点编辑、线段编辑、多边形编辑等,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4. 拓扑检查:检查矢量数据的拓扑关系,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5. 数据转换:将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或其他格式,以便于后续分析。

四、实训过程1. 数据采集:本次实训选取某城市公园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全站仪和GPS定位仪采集公园内各个景点的位置信息。

2. 预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剔除错误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类,如景点、道路、水体等。

3. 编辑:使用ArcEdit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编辑,包括节点编辑、线段编辑、多边形编辑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4. 拓扑检查:利用ArcGIS软件进行拓扑检查,确保数据的拓扑关系正确。

5. 数据转换:将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以便于后续分析。

五、实训结果1. 成功采集并编辑了某城市公园的矢量数据,包括景点、道路、水体等要素。

2. 通过拓扑检查,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

3. 将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为后续分析提供了数据基础。

六、实训总结1. 理论知识方面: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对矢量化数据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流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掌握了数据采集、预处理、编辑、拓扑检查、数据转换等基本技能。

如何进行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的转换与分析

如何进行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的转换与分析

如何进行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的转换与分析简介: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中常用的两种数据类型。

矢量数据以点、线、面等几何对象表示,适用于表示位置、形状等属性;而栅格数据使用像元表示,适用于表示图像、高程等连续值数据。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的转换与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这两种数据类型进行空间数据分析。

一、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矢量数据转为栅格数据的过程称为矢量栅格化。

这一过程常用于将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模型,以便进行栅格分析和空间建模。

1. 数据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待转换的矢量数据,例如地图、线路等。

确保矢量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2. 分析需求根据实际需求,确定矢量数据到栅格数据的转换方式。

一般有多种转换方法可选,如最近邻法、双线性插值法等。

3. 转换参数设置根据转换方法,设置相应的转换参数。

例如,最近邻法中需要设置像元大小、转换单位等。

4. 执行转换使用专业的地理信息软件,将矢量数据导入其中,并选择相应的转换功能执行转换操作。

等待转换完成。

5. 结果验证与修正得到栅格数据后,进行结果验证。

查看转换后的栅格数据是否符合预期结果,若不符合,可对转换参数进行修正并重新执行转换。

二、栅格数据转换为矢量数据栅格数据转换为矢量数据的过程称为栅格矢量化。

这一过程常用于从栅格数据中提取特定特征或进行空间分析。

1. 数据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待转换的栅格数据,例如遥感图像、DEM数据等。

2. 分析需求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栅格数据到矢量数据的转换方式。

例如,要从栅格数据中提取特定类型的物体边界,则可以使用边界提取算法。

3. 转换参数设置根据转换方法,设置相应的转换参数。

例如,边界提取算法中需要设置边界检测的阈值。

4. 执行转换使用专业的地理信息软件,将栅格数据导入其中,并选择相应的转换功能执行转换操作。

等待转换完成。

5. 结果验证与修正得到矢量数据后,进行结果验证。

查看转换后的矢量数据是否符合预期结果,若不符合,可对转换参数进行修正并重新执行转换。

GIS矢量、栅格分析等实习报告

GIS矢量、栅格分析等实习报告

目录一、数据获取与预处理1、创建图层 (3)2、导入底图及矢量化 (4)3、注记生成 (7)4、DEM高程 (9)二、矢量空间分析1、空间方位查询 (12)2、缓冲区分析 (13)三、栅格空间分析1、坡度计算 (16)四、综合应用1、模拟道路选址 (18)2、模拟公路拓宽工程 (24)一、数据获取与预处理1、创建图层1、首先打开ArcCatalog,在左边创建文件夹,为其添加shapefile格式的图层文件。

右击操作New->Shapefile,如下图:2、弹出如下对话框,选择图层名、和格式后,单击OK.3、如此重复,创建多个图层入下,再保存。

2、导入底图及矢量化1、打开ArcMap,右击layer,选择Add data选项。

如图:2、先加入底图cut.Img,在导入创建的图层文件,导入后如下图:3、在菜单栏单击Tools->Edit Toolbar,在弹出的工具条中,选择下拉菜单中的Start Editing选项,开始编辑。

4、在编辑工具条中,选择编辑工具、任务和对象,以高程控制点为例。

如下图:5、在图上进行选择,如右图:6、如果编辑错误,选择下图中间工具,在选择目标物上右击,进行删除、查看属性等操作。

7、如此重复操作,居民点图像如下:8、双击图层下方图标,可进行符号样式、大小和角度等更改。

如下图:9、如此重复,其他图层也进行同样的编辑,生成图像如下:10、然后可进行保存操作:3、注记生成1、在添加高程控制点和居民点时,可以加入注记项,如村庄名、高程等信息。

然后右击图层,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属性。

2、在图层属性对话框中,选择标签选项。

在Label feather in this layer处选择,在Expression中选择要标记的属性(field),可以是一个以上,下面选择文本样式等信息。

3、单击Apply后,生成如下图:4、DEM高程1、在工具栏选择 ArcTollbox Window,如右图:2、然后在工具栏里,选择3D Analyst Tools->Raster Interpolation->Kriging选择。

栅格数据实验报告

栅格数据实验报告

栅格数据实验报告栅格数据处理实验报告一、实验任务:练习使用arcgis软件并熟练掌握软件的应用,重点掌握栅格数据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栅格数据的生成显示、距离计算、栅格叠合。

并能将这些方法熟练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二、实验方法:1、首先安装好要使用的栅格实验数据。

2、打开软件加载数据。

3、根据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的实验过程进行数据处理。

三、实验步骤:(1)栅格数据的生成显示1 栅格型数字高程模型的生成打开地图文档\gis_ex09\ex07\ex07.mxd,激活data frame1,可见到二个图层:线状图层“边界”和点状图层“高程点”(见图7-1),高程点为地形高程的样本点,打开要素属性表“Attribute of 高程点”,该表有HEIGHT字段存储样本点的高程值,关闭属性表。

选用主菜单Tools / Extensions…,勾选Spatial Analyst,按Close键结束,栅格分析模块Spatial Analyst被加载,在主菜单View / Toolbars下勾选Spatial Analyst,窗口中增加了一个栅格分析工具条。

选用菜单Spatial Analyst / Options…,设置Spatial Analyst的初始化选项,确定上述空间插值参数后按OK 键,ArcMap 按距离倒数权重法作空间插值处理,产生一个新的栅格图层surface1,用默认的方式显示,在目录表中用鼠标右键点击该图层名,打开Layer Properties对话框,选择Symbology标签,左上角Show定义区中选Classified,在Classification定义区点击Classfy…按钮,调出分类定义对话框:Method: Equal Interval 下拉选择,等距分类法Classes: 7 下拉选择或键盘输入,分为7类自动生成并加载等高线图层cntour。

本练习使用了典型的距离倒数权重法。

2 高程栅格转换成坡度确定插值参数后,系统产生一个新的栅格图层slope1,用默认方式显示,选择栅格图层slope1,打开Layer Properties对话框,激活Symbology 标签,在Classification定义区点击Classfy,返回Symbology对话框,在Color Ramp 项,下拉选择一种单色渐变色系,在Label项,输入对坡度的中文解释:“平坡,缓坡,中坡,陡坡”,按“应用”键后,可以观察到显示效果,按“确定”键后,还可调整显示顺序,等高线图层放在最上,坡度放在下面,并扩大坡度图和等高线图之间的颜色对比差异,可以观察到等高线密的地方坡度大,等高线疏的地方坡度小。

矢量和栅格数据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对比分析

矢量和栅格数据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对比分析

矢量和栅格数据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对比分析数据是信息的载体,其在各行各业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领域中,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是常用的数据类型。

本文将分别对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特点和使用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一、矢量数据的特点和使用方法矢量数据是使用点、线、面等几何对象来描述地理要素的数据类型。

其特点如下:1. 数据精确性高:矢量数据使用几何对象来描述地理要素,能够精确表示各个要素的形状和位置信息。

2. 存储效率高:相对于栅格数据,矢量数据在存储空间上更为高效,尤其是对于简单的几何对象,占用空间更小。

3. 属性信息丰富:矢量数据不仅包含地理要素的几何信息,还可以通过属性表存储各个要素的相关属性信息,提供更多的描述能力。

基于以上特点,矢量数据在一些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下面将对其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1. 空间分析:矢量数据适合进行空间分析,如缓冲区分析、空间叠加分析等。

通过对矢量数据进行空间运算,可以获得具有空间关系的新数据。

2. 精细要素展示:由于矢量数据能够准确描述地理要素的形状和位置,因此在需要展示精细要素的场景下,矢量数据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地图制作、城市规划等。

3. 地理数据库管理:矢量数据的属性表可以存储详细的属性信息,适用于地理数据库的管理。

在GIS系统中,矢量数据通常是以数据库的形式进行存储,方便对数据进行管理和维护。

二、栅格数据的特点和使用方法栅格数据是将地理空间划分为规则网格,使用像素值来表示地理要素的数据类型。

其特点如下:1. 数据表达简单:栅格数据使用像素值来表示地理要素,在数据表达方面较为简单明了,适用于以网格形式描述的地理要素。

2. 空间分辨率灵活可变:栅格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调整,方便在精细度和表达效果之间进行平衡。

3. 适合连续性数据分析:由于栅格数据以网格形式表示地理要素,特别适合对连续性数据进行分析,如地形分析、遥感影像处理等。

基于以上特点,栅格数据在一些特定的应用中具有优势。

GIS矢量数据分析与栅格数据分析实验

GIS矢量数据分析与栅格数据分析实验
对线要素建立缓冲区未必在线两侧都有缓冲区,可以只在线的左侧或右侧建立缓冲区。
缓冲距离(又叫缓冲大小)未必为常数,可以根据给定字段取值而变化。
缓冲区边界也可以被融合掉,使得缓冲区之间没有叠置区。
地图叠置操作是将两个要素图层的几何形状和属性组合在一起,生成新的输出图层。
输出图层的几何形状代表来自各输入图层的要素的几何交集。
输出图层的每个要素包含所有输入图层的属性组合,而这种组合不同于其邻域。
所有叠置方法都是基于布尔连接符的运算,即AND、OR和XOR。
若使用AND连接符,则此叠置操作为求交(Intersect)。
若使用OR连接符,则此叠置操作称为联合(Union)。
若使用XOR连接符,则此叠置操作称为对称差异(SymmetricalDifference)或差异(Difference)。
实验时间:2015/05/14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综合实验□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使用矢量数据分析,栅格数据分析的基本工具。包括建立Buffer、Overlay,Select和Clip等。
2)用CalculateGeometry计算面积和周长。以及多组多边形的地图叠置操作,点线距离测量的两种方法,和空间自相关等。
拓扑关系是一些矢量数据分析(如建立缓冲区和叠置分析)的一个因素。
基于邻近(Proximity)概念,建立缓冲区可把地图分为两个区域:一个区域位于所选地图要素的指定距离之内,另一个区域在指定距离之外。
在指定距离之内的区域称为缓冲区。
围绕点建立缓冲区产生圆形缓冲区。围绕线建立缓冲区形成一系列围绕每条线段的长条形缓冲带。围绕多边形建立缓冲区则生成由该多边形边界向外延伸的缓冲区。
若使用以下表达式[(InputLayer)AND(IdentityLayer)]OR(InputLayer),则该叠置操作称为识别(Identity)或减去(Minus)。

MapInfo栅格数据矢量化实习报告

MapInfo栅格数据矢量化实习报告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栅格数据的矢量化
地理信息
实习课程
姓名** 班级09地理科学一班系统概论
学号0907079003 实习时间2012-4-22 得分
图1
②在Quick Start对话框中选择Open a Workspace创建操作的工作空间(图2),在搜索目录下
③对读入的图像进行配准:打开Mapinfo对话框,选择Register(图4、栅格图像的配准
图8
图10
③考虑到城市有不同的等级,所以要增加一个属性。

单击Add
为城市等级,type为small integer(图11),单击
图12 图13
单击
就会出现设定好的图形,然后单击信息图标
图15
2、线的矢量化
(1) ①新建表File→New Table,在弹出的New Table对话框中,注意去掉
单击
,表示自动相接。

单击
单击
左键,然后把光标移到下一个公共边节点,直到终点为止,单击
图25
4、单击,打开Layer Control对话框,完成城市、河流、生态保护区三个图层的叠加效果设置(图30),形成图层叠加效果图(图31):
图30。

使用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进行测绘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使用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进行测绘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使用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进行测绘分析的方法与技巧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是测绘分析中常用的两种数据类型,它们能够提供不同的信息和解决不同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使用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进行测绘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1. 栅格数据的特点与应用栅格数据是由像素或网格组成的数据集合,每个像素代表地理空间上的一个点,可以用来表示地表高程、遥感影像等信息。

栅格数据的分辨率决定了每个像素代表的地理区域的大小,分辨率越高,数据的精度越高。

栅格数据适用于大范围的分析、表达连续数据和模拟过程等。

在测绘领域,栅格数据可以用于地形分析、地貌测量、水文分析等。

例如,利用栅格数据可以计算地形坡度和坡向,描绘地势起伏的图像以及分析地表水流路径等。

2. 矢量数据的特点与应用矢量数据是由点、线、面等几何要素和属性数据构成的,可以直接表示地物的实际形状和空间关系。

矢量数据的精确度由数据采集的精度决定,可以精确表示地物的位置和形状。

矢量数据适用于具体地物的分析、规划设计和导航等。

在测绘领域,矢量数据可以用于道路网络分析、土地利用规划、地理导航等。

例如,利用矢量数据可以计算道路的长度和路径、查询特定区域的土地类型和规模等。

3. 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的转换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将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进行转换,以便进行综合分析和可视化呈现。

栅格到矢量转换可以将栅格数据中的像素点转换为点要素或线要素,利用这些点、线要素将栅格数据的地理信息提取出来。

矢量到栅格转换可以将矢量数据中的地物要素转换为像素,用来生成栅格数据集。

转换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方法包括插值法和矢量化方法。

插值法可以利用栅格数据中已知的点值,通过数学模型推算未知的点值,以获得更为连续和精细的栅格数据。

矢量化方法可以利用矢量数据中的线和面要素,进行边界识别、面积估算等操作,以获得更准确的矢量数据。

4. 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的分析技巧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的分析技巧涉及到空间统计、叠加分析和网络分析等方法。

栅格分析实验报告心得(3篇)

栅格分析实验报告心得(3篇)

第1篇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不断发展,栅格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空间分析方法,在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环境监测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期,我参与了一项栅格分析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和学习,我对栅格分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实验背景与目的本次实验以ArcGIS软件为平台,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栅格数据的基本处理方法,包括栅格数据的生成、显示、距离计算、栅格叠合等,并了解空间插值、栅格重分类、栅格计算等常用栅格分析方法。

通过实验,我希望能够将这些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空间分析能力。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1. 栅格数据的生成与显示实验开始,我们首先学习了如何使用ArcGIS软件生成栅格数据。

通过高程点数据,我们可以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点转栅格”工具将高程点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并设置相应的参数,如输出栅格分辨率、输出栅格范围等。

生成栅格数据后,我们学习了如何查看栅格数据的属性信息。

在ArcGIS中,我们可以通过“属性表”功能查看栅格数据中每个像元的属性信息,如高程值、坡度、坡向等。

2. 栅格数据的距离计算距离计算是栅格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计算栅格数据中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

通过“距离”工具,我们可以根据输入的起点和终点坐标,计算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实际距离等。

3. 栅格叠合栅格叠合是将两个或多个栅格数据合并成一个新栅格数据的过程。

在实验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栅格叠合”工具将两个栅格数据叠加,并设置相应的参数,如输出栅格分辨率、输出栅格范围等。

4. 空间插值空间插值是栅格分析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用于根据已知点的数据估算其他未知点的数据。

在实验中,我们学习了两种常用的空间插值方法:反距离权重插值(IDW)和样条插值(Spline)。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如何使用ArcGIS软件进行空间插值,并分析了不同插值方法对结果的影响。

栅格空间分析实验报告(3篇)

栅格空间分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栅格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中一种重要的数据分析方法,主要用于处理和分析连续的地表信息,如地形、土壤、植被等。

本实验旨在通过栅格空间分析方法,对特定区域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以实现对地表信息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目的1. 理解栅格数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栅格数据的读取、显示和编辑方法。

3. 熟悉栅格空间分析的基本操作,包括栅格计算、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等。

4. 应用栅格空间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实验环境1. 软件环境:ArcGIS 10.52. 硬件环境:个人计算机3. 数据源:实验区域的地形数据、植被数据等栅格数据四、实验内容1. 栅格数据的读取与显示(1)打开ArcGIS软件,创建一个新的地图文档。

(2)在“图层”面板中,点击“添加数据”,选择“文件”选项,然后选择实验区域的栅格数据。

(3)栅格数据将自动添加到地图文档中,并显示在地图窗口中。

2. 栅格数据的编辑(1)选中需要编辑的栅格数据图层。

(2)在“编辑”菜单中选择“栅格”选项,然后选择“栅格计算器”。

(3)在“栅格计算器”对话框中,输入计算表达式,如:将海拔高度值乘以 1.1。

(4)点击“确定”按钮,完成栅格数据的编辑。

3. 栅格空间分析(1)叠加分析叠加分析是将两个或多个栅格数据叠加在一起,以生成新的栅格数据。

本实验以地形数据和植被数据为例,进行叠加分析。

1. 选中地形数据图层和植被数据图层。

2. 在“分析”菜单中选择“空间分析”选项,然后选择“叠加”。

3. 在“叠加”对话框中,选择“输出栅格”选项,然后点击“确定”。

(2)缓冲区分析缓冲区分析是指围绕一个栅格数据创建一个缓冲区,以分析栅格数据周围的空间关系。

本实验以河流数据为例,进行缓冲区分析。

1. 选中河流数据图层。

2. 在“分析”菜单中选择“空间分析”选项,然后选择“缓冲区”。

3. 在“缓冲区”对话框中,设置缓冲区距离,然后点击“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信息工程学院资源环境学院《GIS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矢量及栅格数据分析
实验时间2015.4.22
实验地点资环楼229
姓名
学号
班级遥感科学与技术131
《GIS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矢量数据插值分析、栅格数据重分类、叠加分析的基本原理;
2)熟悉ArcGis 中离散点数据插值分析的基本方法;
3)熟悉ArcGis 中栅格数据重分类、栅格计算器的基本操作;
4)熟悉ArcGis 中栅格数据分区统计的基本方法;
5)了解ArcGis 中缓冲区分析、按掩膜提取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软件平台
ArcCatalog 10、ArcMap 10.2
三、实验原理
1)数据插值分析
2)栅格数据重分类原理
3)叠加分析的基本原理
四、实验容与步骤
1 空间插值分析
1)打开ArcMap中,将数据框更名为“任务1”,加入省边界图层。

2)将2011 年02 月27 日08 时观测资料.xls、2011 年02 月27日14 时.xls 通过Add Xy Data 功能,生成点图层。

导出数据,分别命名为Obs2708.shp 和Obs2714.shp。

3)对Obs2708.shp 中的属性“温度”在四川围进行插值分析。

可以通过“Arctoolbox->Spatial Analyst(空间分析)工具中的Interpolate to Raster(插值)工具选择。

(本实验采用反距离权重法IDW),点插值成栅格表面。

4)通过属性中的符号系统,修改显示样式。

2 多栅格局域运算
1)启动ArcMap,添加数据框,并更名为“任务2”,将温度栅格数据IDW2708、IDW2714 加入。

2)确认是否选择扩展模块的许可。

“自定义菜单(Customize)”中的“扩展模块Extensions”功能对话框中的Spatial Analyst 均已打钩。

3 )在ArcT oolbox 中选择“Spatial Analyst 工具”中的“地图代数Map algebra”下的“栅格计算器Raster Caculator”。

在栅格计算器的表达式框中输入如下表达式:("idw2708" + "idw2714" ) / 2表示计算结果中栅格的值是IDW2708、IDW271
4 对应栅格的值的平均值。

输出栅格命名为IDW27。

3 分区运算
1)在ArcMap中插入数据帧,并命名为“任务3”,并把上一个任务的输出结果IDW27 和省地州界图层添加到任务3 中。

2)从ArcToolbox 中“Spatial Analyst 工具”的“区域分析”选择“以表格显示分区统计Zonal Statistics”。

分区区域输入为地州界,区域字段(转栅格属性值)为Name(地州界图层中的属性),赋值格栅为IDW27。

4 重分类
1)在ArcMap中插入数据帧,并命名为“任务4”,并把上一个任务的输出结果IDW27 添加到任务4 中。

2)从“Spatial Analyst 工具”的“重分类(Reclassify)”功能进行重分类,重分类生成的栅格命名为RecIDW27。

3)在RecIDW27 属性中的符号系统中设置以下显示颜色。

5 执行邻域运算
1)在ArcMap中插入数据帧,并命名为“任务5”,并把上一个任务的输出结果IDW27 添加到任务5 中。

2)从“Spatial Analyst 工具”选择“邻域分析Neighborhoodanalysis”中的“块统计Block Statistics”,设置统计值为Mean(平均值)、邻域是设置为5*5 的形。

6 矢量数据的裁剪
1)在ArcMap中插入数据帧,并命名为“任务6”,并把中国县界图层加入。

2)在地州界图层中,选择市,并将选择的数据导出,作为市的边界。

3)使用ArcToolbox中“分析工具Analyst Tool”的裁剪功能(或“分析工具Analyst Tool”的叠加分析中的相交功能)将中国县界中市的县界裁剪出来。

7 缓冲区分析及栅格数据提取分析
1)在ArcMap中插入数据帧,并命名为“任务7”,并把上一个任务的输出结果IDW2708 添加到任务7 中。

2)使用ArcToolbox 中“分析工具Analysis tools”求出50 公里围的缓冲区;
3)使用“编辑工具Editor”将多个缓冲区合并为一个面区域。

4)使用表格显示分区统计功能,统计该区域的最大、最小和平均值。

五、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1 空间插值分析
2 多栅格局域运算
3 分区运算
4 重分类
5 执行邻域运算
6 矢量数据的裁剪
7 缓冲区分析及栅格数据提取分析
.
六、思考及讨论
问题1:IDW2708 、IDW2714 每个像元代表的大小围是多少?
答:有属性数据查看得知每个像元的大小为0.01m。

问题2:IDW2708、IDW2714 距平均值栅格IDW27 如何求?
答:同样适用栅格计算器,输入”IDW2708”-”IDW27”或是”IDW2714”-”IDW27”语句即可。

问题3:在省哪个地市州今天的区域平均值最高?最小值在哪个地市州?
答:由表格可知区域平均值最高是最小是甘孜
问题4:重分类功能与符号系统中的分类显示有什么区别?
答:重分类时间数据的一定区间归为全部归为同一种类表示;而符号系统中的分类并不改变每个数值,只是将数值的划分区间的间隔值根据需要来改变。

问题5:在Spatial Analyst 中,除了平均值外还有哪些可用的邻域统计值?
答:MEAN 平均值,MAJORITY 众数,MAXIUMU 最大值,MEDIA N 中数,MINIUMU 最小值,MINORITY ,RANGE 区间,STD ,SUM 求和,VARIETY.
word 专业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