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任务二】明技法
主观主义的态度
不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 割断历史
无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 无的放矢
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 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
墙上芦苇,山间竹笋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
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 不割断历史
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
有的放矢 实事求是 是党性的表现 既不是墙上芦苇,也不是山间竹笋
解题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题的决 定(草案)》中写的 一段话,后单独成篇 发表。当时,农村工 作中很多人不懂得认 识论的道理。
【任务一】理思路
【任务一】理思路
快速阅读组:采用首尾跳读法阅读 《改造我们的学习》,速读文章的开 头、结尾和每部分开头的话,迅速找 出课文中显示全文结构脉络和内容要 点的最重要的句子,并给每个部分加 一个小标题。
【任务二】明技法
《改造我们的学习》 第二部分指出在学习中存在的三个方
面的缺点,从反面论证必须改造我们 的学习。先总说“我们还是有缺点的, 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接着分析缺 点的三大表现——不注重研究现状、 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 主义的运用;再分析存在这些缺点的 根源的三种典型——“想当然”发号 施令、不懂历史、理论和实际分离。
践统一的重要性,正面论述改造我们的 学习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共分四层:第1句概括党的二十年理论 与实践相结合的情况;第2句概括党的 认识得到提高与丰富;第3句至第6句 概叙党探索救国之路取得的成绩;第7 句肯定党的成绩。
举例论证:在提出论点之后,作者便概 述了二十年来党对马列主义的认识、学 习和发展的历程等概括性的事例作论据。
路《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①提出问题,明确论点
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预习指导
一、理清思路划分层次归纳内容。
二、如果把第二部分看作一篇独立的议论文,它的结构层次 怎样划分?
三、联系全文,理解标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的 好处。
四、文章开头连提三个问题有什么作用?三个问题关系怎样?
一、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开头到“……这三项实践中来”。)提出 中心论点: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常见的关联词语
并列关系:又又 一面一面 有时有时 一会儿一会儿 既又 承接关系:一就 首先然后 便 于是 才 接着 递进关系:不仅而且 不但还 不但不反而 连也 何况 甚至 选择关系:不是就是 或是或是 宁可也不 还是 转折关系: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 然而 假设关系:如果就 假使便 要是那么 条件关系: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 因果关系: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既然那么
二是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涉及文章关于 第二次飞跃的论述;
标题准确地反映了这篇文章的内容。
其次这篇文中是针对后文“现在我们的同志中, 有很多人还不懂得这个认识论的道理”的现实而提出 问题的,是1963年写给农村工作者读的,标题用语通俗
易懂,便于阅读理解;
再者,用疑问句,可以引起读者注意和深思
四、重点问题理解分析
第一层(“人们的社会存在”到……物质力量”) 总论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存在到思想(即由物质到 精神,由实践到认识);思想到存在(即由精神到物质, 由认识到实践)。这是下文论述两个飞跃的纲。
第二层(“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到 “此外再无别的目的”)分别论证认识过程的两个飞跃。 第一个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第二个飞 跃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也可以分为两层)
用“常常”和“往往”选词填空: 1.每逢节日或星期天,我们_____去学校音乐厅演 出。 2.我们_____演出。 3.以后,我要_____来看你。 4.他_____一个月洗一次澡。 5.她_____跑步。 6.天空的薄云,_____是天空晴朗的象征。
读《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有感教学提纲
读《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有感读《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有感《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毛泽东1963年5月修改《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时增写的一段话,1964年6月收入《毛泽东著作选读(乙种本)》,后收入《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原理,在肯定了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了他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面的重要发展--关于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思想,分析了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阐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即从存在到思想、从物质到精神,又从思想到存在、从精神到物质两次飞跃的观点,强调了第二次飞跃的意义更大,因为它是检验认识,检验真理的唯一办法。
这是对《实践论》中提出的人类认识的总规律的补充和发挥。
毛泽东指出了许多同志不懂得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状况,强调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做好工作,努力奋斗,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
通过对毛泽东正确认识来源的学习,我收获了一些感悟。
其一,正确的认识的最终获得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
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暴露和展开,向另一个过程推移,转变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把将来可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这同样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历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其二,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的,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接受实践的检验的,总的来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原理,就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浮夸风,超英赶美”不求实际的作风违背了当时的社会客观规律,给国家、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它经过了实践的检验说明这个思想是错误的。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ppt实用课件
重点问题探究
一、联系全文,理解标题“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 里来的”的含义及作用。
首先标题包含两层含义: 一是人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涉及文章关于第一次飞跃的
论述; 二是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涉及文章关于第二次飞
五、常见结构的运用
请分析两篇2011广州市一 模考试例文,分析其得失, 并提出改进意见。
【广州3号文】 多走一步
“复杂的问题难以解决,往往要在简单的问题上 多走一步来找到方法。如果每个常规的数学问题都得 到进一步的思考,那么世界上就没有难题了!欧拉、 莱布尼茨和爱因斯坦,就是比一般的数学家多走了一 步。”不仅数学如此,做学问、做生意乃至做大事业, 都体现着这朴实的圭臬:多走一步,靠近成功。
跃的论述; 作用:标题准确地反映了这篇文章的内容。 其次这篇文中是针对后文“现在我们的同志中,有很多
人还不懂得这个认识论的道理”的现实而提出问题的, 是1963年写给农村工作者读的,标题用语通俗易懂,便 于阅读理解; 再者,用疑问句,可以引起读者注意和深思
二、 文章开头连提三个问题有什么作用?三个 问题关系怎样?
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这次飞跃, 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 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 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 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而无产阶级认识 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一个 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 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 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现在我们的同志中,有很多人还不懂得这个认识论的道理。 问他的思想、意见、政策、方法、计划、结论、滔滔不绝的 演说、大块的文章,是从哪里得来的,他觉得是个怪问题, 回答不出来。对于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这 样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飞跃现象,也觉得不可理解。因此,对 我们的同志,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以便端 正思想,善于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少犯错误, 做好工作,努力奋斗,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并且 帮助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人民,完成我们应当担负的国 际主义的伟大义务。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PPT课件
毛泽东 一九六三年五月
.
1
•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
•是自己从天上掉下的的吗?
•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
•
不是
——毛泽东语录
.
2
•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 从:
• 生产斗争 • 阶级斗争 • 科学实验者 • 这三项实验中来。
.
3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
.
10
• 因此,对我们的同学,应当进行辩证唯物 论的认识论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善于 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少犯错 误,做好工作,努力奋斗,建设一个社会 主义的伟大强国,并且帮助世界被压迫被 剥削的广大人民,完成我们应当担负的国 际主义的伟大义务。
.
11
谢谢观赏
.
12
• 一般来说,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就 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 此。
.
6
• 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的阶级的势力,有时 候有些是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
• 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 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 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
பைடு நூலகம்
.
7
• 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 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 意义更加伟大。
• 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 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 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 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 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而无产阶 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 此外再无别的目的。
.
8
•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 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 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 成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人的正确思想从何而来”逻辑分析“人的正确思想从何而来?”是毛主席的哲学论断这篇文章的内容精辟且合乎逻辑。
在短短的篇幅中,马克思的认识论得到了深刻的阐述,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推理方法得到了巧妙的运用。
仔细阅读和理解这篇论文,不仅可以学到最基本的哲学思想,还可以学到培养理论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课程。
下一次采访将从逻辑分析的角度做出一些解释。
(1)形式逻辑推理方法的巧妙运用本文从多个问题开始。
从逻辑上讲,它使用“否定肯定选择性推理”来提出论点。
其推理过程如下:人的正确思想要么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要么是自己头脑中固有的,要么来自社会实践;人们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中固有的。
因此,认识正确的思想只能来自社会实践。
具体来说,原文的第一句话隐含了推理的大前提(即用三个选词判断选词),从而巧妙地运用了选词推理的省略格式。
小前提否定了除一个词语选择之外的其余词语选择,结论肯定了其余词语选择与此同时,在巨石上,它是由一系列的问题在总体上分层表达的,所以开头的论证是严谨而简洁的。
(2)体现辩证逻辑的思维方法在他的论证中,作者首先掌握了马克思已经阐述过的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即“不是人的意识决定人的存在,而是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序言》),并作了一个新鲜的、革命性的概括原文中有两个句子(或判断)由相关的词“er”连接。
为了仔细区分它们,这两个句子分别表达了意识和存在的两个转化过程。
而且,在认知的积极作用下,这两个过程必然是相互联系、对立统一的。
换句话说,这句著名的哲学名言深刻地揭示了“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辩证关系。
它不仅肯定了存在在思想中的决定性作用,而且肯定了思想对存在的巨大反应,体现了动态的、革命性的反思理论。
由此表明,这篇文章的理论基础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
根据这一原则,除了具体分析认知过程中的“两个飞跃”之外,还可以推断出的第二个警告是关于认知过程中第二次飞跃的“更大意义”。
人的思想从哪里来总结归纳
人的思想从哪里来总结归纳人的思想来源有多个方面,包括遗传、环境和经验等因素。
下面将详细探讨这些方面并总结归纳。
首先,人的思想来源于遗传。
遗传是指父母将一部分基因传递给子代。
基因携带了许多个体特征的信息,其中包括一些与思想相关的特质。
例如,一些人可能天生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或艺术才能,这些天赋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思考方式和观点。
此外,遗传还会影响人的性格特征,如外向或内向、乐观或悲观等,这些特征也会在思考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其次,环境也是人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
环境指的是一个人所处的社会、文化和家庭等各种外部因素。
社会和文化背景塑造了每个人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这些价值观和信仰影响了人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模式。
例如,一个生长在宗教家庭中的人可能会受到宗教教义的影响,对某些问题有特定的观点。
此外,社会和文化的规范也会对人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习得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会在个体的思想中再现。
此外,人的经验也是思想的来源之一。
人通过自身的亲身经历和感知,不断获取新的信息和知识。
这些经验会影响人对世界的看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
不同的经验会使人们形成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例如,一个人可能在某个事件中经历了艰难的困境,从而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而另一个人可能在相同的事件中经历了失败和挫折,从而形成了悲观的思维方式。
最后,人的思想还可以通过教育和自我学习得以培养和发展。
教育是指人通过正规的教育体系接受知识和社会价值观的灌输。
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方式,人们可以学习到各种学科知识和道德观念,这些知识和观念会在人的思想中起到指导和支配的作用。
此外,个人的自我学习也是获取思考素材和拓宽思维视野的重要途径。
人们可以通过阅读书籍、观看电影、参与社交活动等方式不断积累新的思维资源,并在思考过程中运用。
综上所述,人的思想来源有遗传、环境、经验以及教育与自我学习等多个方面。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观点。
在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情况下,各种因素的重要性也会有所差异。
读《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有感
读《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有感《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毛泽东1963年5月修改《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时增写的一段话,1964年6月收入《毛泽东著作选读(乙种本)》,后收入《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原理,在肯定了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了他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面的重要发展--关于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思想,分析了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阐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即从存在到思想、从物质到精神,又从思想到存在、从精神到物质两次飞跃的观点,强调了第二次飞跃的意义更大,因为它是检验认识,检验真理的唯一办法。
这是对《实践论》中提出的人类认识的总规律的补充和发挥。
毛泽东指出了许多同志不懂得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状况,强调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做好工作,努力奋斗,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
通过对毛泽东正确认识来源的学习,我收获了一些感悟。
其一,正确的认识的最终获得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
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分暴露和展开,向另一个过程推移,转变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把将来可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这同样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历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其二,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的,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接受实践的检验的,总的来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原理,就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浮夸风,超英赶美”不求实际的作风违背了当时的社会客观规律,给国家、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它经过了实践的检验说明这个思想是错误的。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PPT
5
•
这时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认是否正确。
•
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又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阶段得到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得到预期的成功。
•
一般来说,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的 正 确 思 想 从 哪 里 来 ?
•
是
自
己
从
天
上
掉
下
的
的
吗
?
•
是
自
己
头
脑
里
固
有
的
吗
?
•
不
是
—
— 毛 泽 东 语 录
2
•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从:
•
生产斗争
•
阶级斗争
•
科学实验者
•
这三项实验中来。
3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
•
而这所代表的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
4
•
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就是感性认识。
•
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
•
这是一个认识过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第02课第02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第02课毛泽东经典文论两篇第02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1.熟读课文、注释、学习提示,并做好批注,2.熟读“助读资料”。
3.完成“正字音”“积词语”部分练习。
学习导引1.概括本文作者的观点。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
2.理清文章思路,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提出中心论点: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这种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第二部分(从“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到“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分析问题: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上,论述认识的辩证过程和规律,阐述了人的正确思想形成的过程,有力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第三部分(从“现在我们的同志中”到结束)联系实际,点明对“我们的同志”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的重要意义。
课文结构分析一、提出中心论点: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二、分析问题: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上,论述人的正确思想形成的过程。
三、解决问题:联系实际,指明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重要意义。
任务一理解标题的作用,理解重要语句的作用1.(理解标题的作用)本文为什么要以《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为标题?①标题恰当地反映了文章的内容。
这个标题包含了作者在文章中表明的两层意思:一是人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二是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也是文中说到的两次飞跃。
②标题有很强的针对性。
这个问题是针对后文中“现在我们的同志中,有很多人还不懂得这个认识论的道理”的现实提出的。
③使用疑问句提出问题,有引起读者注意和引发读者深思的作用。
2.(理解重要语句的作用)文章开头连提三个问题有什么作用?这三个问题有怎样的关系?(1)作用①造成疑问和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②开篇三个问题、两个“不是”,与后文两个“只能从”形成对比,强调并说明了中心论点的内在含意,使中心论点鲜明突出。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论实践对年轻人的意义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论实践对年轻人的意义一、把握实践的内涵,理解实践的重要意义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
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相结合的实践成果。
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焕发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
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他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②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
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判定认识和理论是否真理,不是依靠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的,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的。
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而我们年轻人,往往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没有社会阅历,导致刚才象牙塔出来,初入社会就四处碰壁的现象屡见不鲜。
尽管我们在课堂上学习到了理论知识,但是却容易犯本本主义的错误,把理论当作教条、视书本为圣经,将理论与实践相分离,主观与客观相脱离,轻视实践,轻视感性认识,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不从实际出发。
然而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发生,而又服务于实践呢?这只要看一看认识的发展过程就会明白了的。
人在实践的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的外部联系。
这就是为什么年轻人看问题总是不如年长者看问题深入、透彻。
就是因为年轻人由于缺乏实践的经验,容易将认识停留在感性阶段,就是感觉和印象的阶段。
社会实践的继续,能够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气一个认识过程中发的突变,于是在人的大脑里产生了概念。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 一般来说,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就 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 此。
2021/3/9
6
• 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的阶级的势力,有时 候有些是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
• 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 一个飞跃,变成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
• 这是一个认识过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 第一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 段,由存在到思想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 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规律, 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认是否正确。
9
• 现在我们的同学中,有很多人还不懂得这 个认识论的道理。问他的思想、理论、政 策、计划、办法、结论、滔滔不绝的演说、 大块的文章,是从哪里来的,他觉得是个 怪问题,回答不出来。对于物质可以变成 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这样日常生活中 常见的飞跃现象,也觉得不可思议。
2021/3/9
10
• 因此,对我们的同学,应当进行辩证唯物 论的认识论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善于 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少犯错 误,做好工作,努力奋斗,建设一个社会 主义的伟大强国,并且帮助世界被压迫被 剥削的广大人民,完成我们应当担负的国 际主义的伟大义务。
2021/3/9
11
谢谢观赏
2021/3/9
12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2021/3/9
13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2021/3/9
毛泽东 一九六三年五月
1
《人类的正确思想是从哪来的》感悟
下面我就关于我们红三篇的第一篇文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结合我们实际的工作谈一下自己一些感悟。
毛主席在这篇文章中考诉了我们,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来。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从物质到精神,再由精神到物质,也就是从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这样多次、反复的沉淀才能获得。
李时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被后人誉为“医圣”。
他是明末清初重实践、重考查、重验证的实学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花了将近40年的时间,编写了著名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
李时珍在年轻的时候就听人说,有一种神奇的植物叫曼陀罗,人们一见到它就会情不自禁地又唱又跳。
李时珍费了一些周折,终于找到了这种植物,一时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
他为了探明究竟,走到哪里手里都拿着曼陀罗。
后来他亲自服下了曼陀罗,发现它有麻醉和使人兴奋的作用,少量可以治病,过量时在别人的暗示下,的确可以叫你唱你就唱,叫你跳你就跳。
后来曼陀罗被广泛用于制造麻醉剂。
李时珍和曼陀罗的故事,告诉我们“理论来源于实践”,他经常身体力行地验证一些传说,改变了很多当时人们的迷信思想和做法。
实践出真知,在平时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是如此,付诸实践才能有成熟的想法。
一味的空想是很肤浅的。
真的去实践了,看到了自己的付出,看到了事情的结果,有了自己的判断,才会有自己正确的思想与观点,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有切身的体会,才能有真切的感受,有所领悟,并得到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从而得出自己的正确思想。
以上就是此次我想分享的一些感悟,谢谢大家!只有实践才是最好的锻炼自己的方式,也是最好的获得自己思想的方式。
在真正的劳动生产中感悟到的,才是属于自己的想法。
根据毛主席的观点,我们要深入到生活中。
只有实践才是最好的锻炼自己的方式,也是最好的获得自己思想的方式。
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有切身的体会,才能有真切的感受,并得到自己的一一些心得体会,从而得出自己的正确思想。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两个阶段 多次反复
才能完成
第二阶段: 把思想放到
一个正确 认识
实践中检验正确与否
(精神到 物质)
两次飞跃
现实意义
点明对 “我们的 同志”要 进行辩证 唯物论的 认识论的 教育以及 教育的意 义。
4.明确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现实意义
为什么要对我们的同志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
现在我们的同志中,有很多人还不懂得这个认识论的道理。/ 问他的思想、意见、政策、方法、计划、结论、滔滔不绝的演说 、大块的文章,是从哪里得来的,他觉得是个怪问题,回答不出 来。/对于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这样日常生活中 常见的飞跃现象,也觉得不可理解。//
况之间的矛盾。
• 1956年之后,在《决议》指导下,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活动, 强调通过高速度增长,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工业化,提高生产 力水平。
• 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的方针,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把工业生产指标和建 设规模到确实可靠的水平上。
任务一:依据文本勾画下列问题的答案
小结
设问提出论点 否定两种唯心主义 肯定唯物主义
人的 正确 思想 只能 从社 会实 践中 来
第一阶段: 思想是人对 客观世界的反映
(物质到 精神)
第二阶段: 把思想放到 实践中检验正确与否 (精神到 物质)
2、认识过程分哪两个阶段? 分析论证:人的正确思想的产生要经历两个阶段
1、失败了是否都是思想的错误?
“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 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 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 真理的办法。// 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 无别的目的。
读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读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篇文章算不上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最经典的论述,其建国以前写的《实践论》、《矛盾论》更加著名。
虽然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完全是从马列主义那里借来的,他自己毫无创造性的建树,只会拾人牙慧,但是从当时中国现状来讲,还是有很大的社会意义的。
我不想全面评价毛泽东思想,仅就他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这篇文章里的观点做一个粗浅的评论。
毛泽东认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我一直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这个原理有种怀疑,正确思想真的只能从社会实践获得吗?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一定要去尝它吗?从培根、笛卡尔以来的西方科学未必会完全同意马克思主义者的这种看法。
社会实践固然重要,在人类的智识水平还处于极端低下的情况是毫无疑问的,但当人类理性有很大程度的进步时,知识和真理的来源就不仅仅只有社会实践,还包括“理性本身”(我不知道这个表述对不对),尽管理性本身是从社会实践中来的,但是到了一定程度,它可以不通过社会实践而独立地对思维产生影响。
毛泽东还认为“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
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
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
”这可以说与后来提出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无什么区别,它的缺陷就在于将社会实践当做唯一的尺度。
我想知道,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实践,实践的检验标准又是什么呢?我并非反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只是反对对它过于“迷信”。
其文中还有一句话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这完全是唯心主义嘛。
当然,从全文看,这篇文章还是值得肯定的。
对毛泽东思想的态度不应该是“迷信”,也不能把它当什么“指导思想”,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尚不能做“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更没资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毛泽东1963年5月修改《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时增写的一段话,1964年6月收入《毛泽东著作选读(乙种本)》,后收入《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
文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原理,在肯定了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了他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面的重要发展--关于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思想,分析了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阐述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即从存在到思想、从物质到精神,又从思想到存在、从精神到物质两次飞跃的观点,强调了第二次飞跃的意义更大,因为它是检验认识,检验真理的唯一办法。
这是对《实践论》中提出的人类认识的总规律的补充和发挥。
毛泽东指出了许多同志不懂得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状况,强调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做好工作,努力奋斗,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
【原文】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
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
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
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
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
这是一个认识过程。
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
这时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
一般的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
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
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
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
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
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
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现在我们的同志中,有很多人还不懂得这个认识论的道理。
问他的思想、意见、政策、方法、计划、结论、滔滔不绝的演说、大块的文章,是从哪里得来的,他觉得是个怪问题,回答不出来。
对于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这样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飞跃现象,也觉得不可理解。
因此,对我们的同志,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善于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克服困难,少犯错误,做好工作,努力奋斗,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并且帮助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人民,完成我们应当担负的国际主义的伟大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