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二次备课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二次备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bbf1ad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0.png)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二次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分数的大小比较。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对于新的数学概念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是,分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分数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能够正确地比较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分数的意义,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难点:分数的大小比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分数的意义。
2.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探究分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3.激励性评价: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分数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动画等。
2.练习题:准备一些关于分数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实例,如分蛋糕,引入分数的概念。
向学生解释,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的大小相同,那么每份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 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分数的表示方法,如 12、34 等。
同时,通过课件展示分数的图形表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分数的意义。
3. 操练(10分钟) 让学生进行一些分数的简单运算,如分数的加减法。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
4. 巩固(10分钟)让学生解决一些与分数有关的实际问题,如分物品、计算折扣等。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分数知识。
苏教版 分数的意义
![苏教版 分数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df892f1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97.png)
苏教版分数的意义苏教版《数学》教材中,分数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
分数作为一种特殊的数,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分数的使用,比如购买商品时的打折比例、厨房中的配料比例、工业生产中的浓度计算等等。
因此,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和用途,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分数代表了整体的一部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将一个整体分成若干个部分,并用分数来表示每个部分的大小。
比如,小明有8块巧克力,他分给朋友们的时候每人分一半,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为8/2,即每人分到的巧克力数量。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分别表示了部分的大小和整体的大小。
学生通过分数的学习,可以了解到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培养了他们的分析问题和抽象思维能力。
其次,分数可以用来表示比例关系。
比如在购买商品时,商家会经常以折扣的形式进行销售,以吸引消费者。
我们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商品的原价和折后价格的比例。
比如一件原价100元的商品,打八折后的价格是80元,我们可以用分数5/4来表示这一比例关系。
通过分数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折扣和比例的概念,并且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再次,分数也可以用来描述浓度和比率。
在化学实验或者工业生产中,经常需要计算溶液的浓度。
浓度就是溶质(溶解在溶液中的物质)的质量或者摩尔数与溶剂的质量或者体积之比。
我们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一比例关系。
同样地,比率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例如体重与身高的比率等等。
学生通过学习分数,可以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问题,比如在健康管理中计算BMI指数等,培养了他们的数理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分数也有一定的实际应用范围,比如在几何学中的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甚至在金融中的利润和损失的计算等等。
无论是哪种情况,学生都需要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化简和比较大小等操作,从而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问题。
总结起来,分数在苏教版《数学》教材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知识点 第4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知识点 第4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689a1db45727a5e9846a6164.png)
”
重点提示:分数的意义要强调把单位“1”平均分,同时还要强调“是谁的几分之几”。
如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是这块西瓜的1
4。
重点提示:一个分数,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知识巧记:
两数如相除,分数来表述。
分子被除数,除数当分母。
除号变一变,担当分数
7.带分数的写法。
写带分数时,先写整数部分,再写分数部分。
“又”前面的数是整数部分,“又”后面的数是分数部分。
如二又二分之一,写作:21。
2
8.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
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时,可以借助图示转化;也可以根据假分数的意义进行推想;还可以直接用分子除以分母,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就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四、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把分数化成小数时,直接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保留相应的位数。
2.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小数可以看作是分数的另一种形式。
把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是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
去掉小数点作分子去掉小数点作分子
一位小数分母是10 两位小数分母是100
五、分数的基本性质和约分
1.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约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作约分。
3.约分的方法。
《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15篇)
![《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e0b004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2.png)
《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1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分数的意义》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理解公因数与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约分和通分。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重点难点】1、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2、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指导】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用好直观手段。
本单元教材在加强教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上做了不少努力,同时,教材还运用了多种形式的直观图式数形结合,展现了数学概念的几何意义,从而为老师与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发挥形象思维和生活体验对于抽象思维的支持作用。
2、及时抽象,在适当的水平上,构建数学概念的意义。
为了搞好本单元的教学,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及时抽象,不能听任学生的认识停留在直观水平上。
否则,同样会妨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因此,在充分展开直观教学,让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由实例、图式加以概括,构建概念的意义。
3、揭示知识与方法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
在本单元中,假分数化为带分数或整数,约分与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都是必须掌握的。
这些方法看似头绪较多,但若归结为基础知识,就是揭示相关知识与方法的联系,就比较容易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
以约分与通分为例,它们都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
因此,教学时不宜就方法论方法,而应突出方法的过程,使学生明白操作方法背后的算理,这样就能依靠理解掌握方法,而不是依赖记忆学会操作。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ppt课件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b6f995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b7.png)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 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 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2)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 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猜猜一共有几枝?
2 5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想一想:
小猫把西瓜平均分成8块。 小猴吃了3块,小猴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 小猪吃了2块,小猪吃了西瓜的几分之几?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同样是三分之二, 为什么涂色桃子的个 数不同?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5.有12枝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枝铅
笔是铅笔总数的 1 12
, 每人分得的铅
笔是铅笔总数的 1 . 2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本课小结
•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分数这个 在数学中极为重要的数学概念,这也是 我们今后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基础。
苏教版五下《分数的意义》完整版
![苏教版五下《分数的意义》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7f083aba1aa8114431d9e4.png)
1.分数的意义凌桥小学 刘培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计划实施时间 年 月 日 学习内容:五年级下册第52页例1和练一练,练习八1——4题。
学习目标: 1.学生认识单位“1”,能说出具体情境中的单位“1”;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根据具体情境表示出相应的分数,联系实际情境解释或说明分数的具体意义;认识分数单位,能说明分数的组成。
2.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理解分数意义的过程,感受分数的来源与形成,体会数的发展,培养观察、比较、综合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体会模型思想,进一步发展数感。
学习重点: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意义。
学习难点:认识和理解单位“1”。
教具学具:一张正方形纸,一分米长的纸条,10根小棒、小黑板、课件或情境图等。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1”: 一个整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分数单位学习过程:一、沟通学习1.举例说出几个任意分数?【互学】互学方法:读一读,说出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互学表达:43 上面的3叫分子,中间的横线叫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4叫分母。
2.引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数,认识和理解分数的意义。
(板书:分数的意义)。
二、探究学习1.认识意义【主问题】1:分数的意义是什么?(1)看懂图意,弄清题意,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再想一想:每个分数表示的什么意思?【自学】自学要求:括号内写出分数。
自学形式:自学尝试。
(边思边写)【互学】互学内容:每个分数表示的含义?互学方法:指着图,相互说一说,比划一下。
共同理解图意和题意。
【展学】展学形式:台上展学。
展学过程:(1)根据组长分工有序汇报。
(2)针对汇报内容,其他小组补充、质疑、评价。
展学表达:①把一块饼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用41表示 ②把一张纸平均分成8份,表示这样的5份,用……展学目标:人人学会。
2.认识单位“1”和分数单位【主问题】2:什么叫单位“1”?什么叫分数单位?【互学】这几个图意为什么可以用分数表示?(强调平均分)你认为这些图中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几份? 互学方法:相互说一说,手指着算式说。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分数的意义》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分数的意义》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16bb87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f.png)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分数的意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1课《分数的意义》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也是本册书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以及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分数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概念和运算,对数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学习分数时,学生可能会对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产生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分数的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以及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分数的大小比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实例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分数的意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例,让学生初步接触分数,引发学生对分数的好奇心。
2.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分数的意义。
3.讲解:教师讲解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4.练习:学生进行分数的运算练习,巩固对分数的理解。
5.应用:让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6.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巩固学生对分数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分数的概念、分数的表示方法和分数的应用,通过板书,让学生一目了然地了解分数的意义。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adff415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8.png)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材,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数的乘除法运算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运算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数感、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是,对于分数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分数的运算规律和性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运算方法,理解分数大小的比较规律。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运算方法,分数大小的比较规律。
2.难点:分数的乘除法运算规律,分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实践,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总结分数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学具:练习本、笔、橡皮擦。
3.教学素材:与分数相关的实际问题实例、分数运算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实例,如分蛋糕、分配物品等,引导学生了解分数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运算方法,分数大小的比较规律。
通过示例、讲解、互动提问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数的运算题目,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分数的意义》教案_1
![《分数的意义》教案_1](https://img.taocdn.com/s3/m/f04aecf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c.png)
《分数的意义》教案《分数的意义》教案篇1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52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能结合单位“1”描述具体分数的意义。
2.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能力。
3.学生在用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中,体会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概括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情境,建立单位“1”概念1.同学们,数学课当然离不开数,看这个数认识吗?(幻灯片出示1)2.这可是大名鼎鼎的1,它能表示生活中的许多事物。
3.瞧!一个苹果,一张桌子,一个正方形,一把尺子…4.你会用1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吗?5.学生一一列举。
6.能说完吗?是呀,说也说不完!的确1是万能的,不过听大家刚才说的,一个,一个,好像小朋友们也能说得出来,谁能说点高级点的1,像我们五年级的水平。
7.学生一一列举,适时点评,他说得与刚才同学说得有什么不同?8.是呀!刚才大家说的是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他说得是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1的内涵更加丰富了。
9.谁还能接着说,能说完吗?同样也说不完。
:同学们,看来自然数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表示由许多个物体组成的整体。
其实这个1在我们数学上还有一个更加专业的名字:单位“1”。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熟悉的自然数1入手,体会数字1在现实生活情境中的应用,通过用数字1描述生活中事物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数字1的应用范围,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从而揭示这其实就是数学中的单位“1”,每一种新事物、新名称的学习我们都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中自然地引出单位“1”,水到渠成。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https://img.taocdn.com/s3/m/29f0ce02ccbff121dd368379.png)
归纳总结: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题方法: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
再根据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写成分数形式,
1 4
关于分数你还知道哪些知识? ①分数的读法。
②分数各部分名称。 ③分数的含义。
④分数的产生。
2
1
课堂探究点
1.单位“ 1”的意义和分数的意义 2.分数单位的意义
2
课时流程
探索 新知
课堂 小结
当堂 检测
课后 作业
3
探究点 单位“ 1”的意义和分数的意义 用分数表示各图中的涂色部分,并说说每个分数的含义。
( 4 ) (3)4÷9= ( 9 ) 11
19
=( 11 )÷( 19 )
( 11 ) 11÷13= ( 13 ) 5
6
= ( 5 )÷ ( 6 )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7 ) ( 27 ) ( 7厘米= 分米 27米= 千米 (1000 ) ( 10 )
( 13 ) 13时= 日 24 ( ) ( 11 ) 11公顷= 平方千米 (100 )
3 4
5 8
3 5
1 3
4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上面的分数分别是把单位“1”平 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5
探究点 分数单位的意义
1 3 8 4 5 3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3)五(1)班有男生29人,女生21天,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几分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课件PPT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020cca0076c66137ef06190b.png)
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
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 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
做单位“1”。
3 4
5 8
3 5
1 3
想一想:上面的分数分别 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 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3 4
5 8
3 5
1 3
“1”,平均分成4份,表 示这样的3份。
3 是把一个饼看作单位 4
3 4
练习六第4题:在直线上画出表 示下面各分数的点。
平均 表示 分数 分成 这样的 一个物体 一个图形 单位 一个计量 “ 1” 单位 4份 8份 5份 3份 5份 3份
一个整体 3份 …… ……
1份 ……
3 4 5 8 3 5 1 3 ……
练习六第3题:说出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1)五年级一班的三好学生 2 占全班人数 。 9 71 (2)地球表面大约有 的 100 被海洋覆盖。 2 (3)一节课的时间是 小时。 3
5 8
3 5
1 3
单位“1”,平均分成8份, 表示这样的5份。
5 是把一个长方形看作 8
3 4
5 8
3 5
1 3
作单位“1”,平均分成5 份,表示这样的3份。
3 是把1米长的线段看 5
3 4
5 8
3 5
1 3
“1”,平均分成3份,表 示这样的1份。
1 是把6个圆看作单位 3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 1 形纸片,折出它的 ,涂上 2 颜色。
本课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分数这个在数学中极为重要的数学概念这也是我们今后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基础
苏教版五年级பைடு நூலகம்学下册
分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约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PPT教学课件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约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a13150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a9.png)
知识梳 理
【例】把下列分数化成分母是1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讲解】12 4 ,4 2 ,15 3
。
30 10 20 10 50 10
【方法小结】约分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即将分子
与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一个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
变进行的,约分时可以逐步约分,逐步除以分子与分
母的公因数,也可以直接除以分子与分母的最大公因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 和性质
约分
课题引 入
怎样来 确定苹 果上的 分数大 小呢?
把苹果的分数
值放到对应的
篮子里。
12 36
4 16
3 18
8 24
5 20
566 30 24 18
4 24
1
1
1
3
4
6
课题引
入
8
24 12 6
36 18
1 3
8 24
=
8 ÷8 24÷8
=
1 3
12 36
=
12÷12 36÷12
A
课后习 题
=
1 6
教学新 知
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 都比较小的分数,叫约分。
知识要 点
1.理解和掌握约分的意义及最简分数的概念, 掌握约分的方法,能够正确地将一个分数进 行约分。 2.引导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观 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 惯。
知识梳 理
知识点1:最简分数。 最简分数: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
=
1 3
6 18
=
6 ÷6 18÷6
=
1 3
4
16 56 20 24
4 24 53 30 18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教案
![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3e9e416c85ec3a87c2c55e.png)
分数的意义教案第 1 课时主备人:审稿人:教学内容:课本52页例1及练一练,练习八1、2、3、4题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历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与抽象、概括的能力,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单位“1”的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三年级时,我们两次认识了分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在以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分数。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
2、请大家用分数表示每个图中的涂色部分。
写出分数后,再想一想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3、小组活动。
4、你认为这些图中分别是把什么平均分的?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的是其中的几份?指出:一个饼可以称为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是一个图形,“1米”是一个计量单位,一个物体、一个长方形、一个计量单位都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5、比较:第四个图形与第三个图形有什么不同?指出:由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也可以用自然数1表示,也可以看作单位“1”。
你能说说,生活中还可以把哪些物体看作“1”?也可以把哪些物体组成的整体看作“1”呢?6、在这几个图形中,分别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分别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几份?(二)概括分数的意义。
出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1、从这句话中,哪个词比较重要?为什么?(平均分,把“1”平均分成若干份)2、结合例1的图,分别说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在小组中互相说说。
(三)分数单位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在小组中说说例1中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以及各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1.完成教材第52页“练一练”第1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公开课材料)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公开课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a1a220b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9b.png)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公开课材料)一. 教材分析分数的意义是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的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分数的定义、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加减法等。
本章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的乘除法和应用打下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
但是,由于分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可能对分数的理解和运用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定义,掌握分数的比较、加减法等基本运算规则。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培养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定义和理解。
2.分数的比较和加减法运算规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练习题和答案。
3.教学道具和教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情景,如分蛋糕,引入分数的概念。
提问学生:“如果你有一个蛋糕,你想怎么分给别人呢?”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引出分数的定义。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展示分数的定义和基本运算规则。
用具体的例子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分数的运算规则进行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分数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分数的掌握程度。
教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分数的实际应用,如购物、烹饪等。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苏教版PPT课件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苏教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f0945814791711cd791735.png)
1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苏教版PPT课件 6
7
五 年级下 册数学 分数的 意义和 分数单 位 苏教 版PPT 课件
4
1
5
8
9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苏教版PPT课件 15
下面每个分数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各是多少?
21 28
25 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3。
35
12 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5。 20
五 年级下 册数学 分数的 意义和 分数单 位 苏教 版PPT 课件
苏教版数学设置 导入新课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拓展提升 课后总结
五 年级下 册数学 分数的 意义和 分数单 位 苏教 版PPT 课件
五 年级下 册数学 分数的 意义和 分数单 位 苏教 版PPT 课件
五 年级下 册数学 分数的 意义和 分数单 位 苏教 版PPT 课件
上面的分数分别是把单位“1”平均 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叫作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作分数单位。
例1中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各是多少? 各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五 年级下 册数学 分数的 意义和 分数单 位 苏教 版PPT 课件
1 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苏教版PPT课件 6
读出下面的分数,并说说各分数的分数单位。
4
7
1 读作:十一分之四,分数单位是 11 。
11
15
1 读作:十五分之十一,分数单位是 17 。
15
20
1 读作:二十分之十七,分数单位是 。 20
五 年级下 册数学 分数的 意义和 分数单 位 苏教 版PPT 课件
五 年级下 册数学 分数的 意义和 分数单 位 苏教 版PPT 课件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4.1《分数的意义》教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4.1《分数的意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80dfad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eb.png)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4.1《分数的意义》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4.1《分数的意义》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含义,会用分数表示物品的分配,以及会进行分数的简单运算。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于新的数学概念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是,对于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会用分数表示物品的分配。
2.让学生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会进行分数的简单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法、问题驱动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分数的简单运算。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实物道具。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例引入分数的概念,如:“将一个苹果分成3份,每份是这个苹果的1/3。
”让学生初步感知分数的含义。
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分数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会用分数表示物品的分配。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用分数表示物品的分配,如:“将10个橘子分给3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几个橘子?”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
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分数,让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如:“1/4 + 1/3 =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数的应用,如:“在实际生活中,你什么时候会用到分数?”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分享。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掌握分数的概念,会用分数表示物品的分配,以及会进行分数的简单运算。
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分数的意义》教案优秀14篇
![《分数的意义》教案优秀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dd460bd4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e.png)
《分数的意义》教案优秀14篇《分数的意义》教案篇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九义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分数的意义》教学目的:1、让学生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等体验中理解单位”1”,感受什么是分数,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单位”1”的建立学具准备:学具袋(圆形纸片1张、长方形纸片1张、一分米棉线1根、水蜜桃图片5个、火柴棒12根、同一样式的纽扣8个)教学过程:一、单位“1”的意义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数字1。
师:这是几?表示什么?能具体说说可以表示1个什么吗?学生回答(1个苹果、一张白纸、一根绳子、一群羊、一个学校的全体学生……)师:对于数字1如此丰富的意义,老师可以给它加上引号,起名叫作单位“1”。
师:取出学具袋,倒出其中的学具,分一分、说一说,哪些能用单位“1”表示?评:开门见山教学单位“1”,突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单刀直入式的导入无疑是本课亮点之一,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其分一分、说一说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体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师:我们可以把单位“1”怎么分?师:以前我们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数,研究“分数的意义”。
(教师板书课题)师:用以前所学的分数的知识,分你手中的单位“1”,你能得到哪些分数?学生操作,组内交流,各组推荐汇报。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对不准确的地方要加以修正,尤其要强调“平均分”,尽量做到不要重复别人的发言内容。
评: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教师将几种学具材料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操作用分数表示,既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又在不知不觉中为新知的构建架设桥梁。
五年级下册《分数意义》说课稿
![五年级下册《分数意义》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fcc9f6c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a.png)
五年级下册《分数意义》说课稿五年级下册《分数意义》说课稿1一、说教材“分数的意义”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理解单位“1”,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学好这部分内容,将会对后续建构真分数、假分数等概念以及学习分数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内容奠定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学设计,制定本课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探究分数意义的过程,掌握分数的意义,并理解单位“1”的含义。
2、使学生知道分子、分母、分数单位表示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根据教材和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重点是分数意义的归纳与单位“1”的理解。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思维规律,五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理解单位“1”存在困难,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把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四、说教学设想1、教给学生探索知识的方法。
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让学生用这些学具将他们通过分一分、画一画、折一折等方法表示出分数,领悟出单位“1”不仅仅可以是一个物体、还可以是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达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2、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对事物本质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
让学生在在动手操作、比较之后归纳出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基于本节课的内容,我主要采用活动探究法和集体讨论法进行教学。
五、说学法这节课在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用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分析归纳等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各项活动的安排中,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分数的意义》教案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分数的意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f6488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7d.png)
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1课《分数的意义》教案一. 教材分析《分数的意义》是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分数来表示物体的一部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分数的表示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困惑,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解释。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2.让学生能够运用分数来表示物体的一部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例分析法、操作活动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或者黑板。
2.教学素材,如图片、实物等。
3.练习题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把一个苹果分成两半,每一半是这个苹果的几分之几?”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引入分数的概念。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分数的表示方法,如“1/2”、“3/4”等,并解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实例和实物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分数的表示方法。
3. 操练(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的表示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把一张纸分成四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等。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讨论和解答问题。
4. 巩固(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或者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分数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写着不同的分数,让学生通过配对或者接龙的方式来运用和巩固分数的知识。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四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cc89dc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fd.png)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主要包括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分数大小的比较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等内容。
这一单元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初中数学打下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以及运用分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通过大量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基本性质。
2.难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激励评价法:注重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分数大小比较等教学课件。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生活实例,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3.学具:为学生准备分数卡片、计算器等学习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分蛋糕、分水果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这些实际情况。
让学生认识到分数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个
1 5
3 4
3个
1 4
练习六第2题 :
在每个图里涂色表示
2 3
。
1
13424 Nhomakorabea1
1
9
5
2
10
练习六第5题:
有12枝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
“1”
枝铅笔是铅笔总数的( 1 ) ,每人分 (12 )
“1”
得的铅笔是铅笔总数的( 6 )。 (12 )
“1”,平均分成4份,表
示这样的3份。
练习六第3题:说出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1)五年级一班的三好学生
占全班人数 2 。
9 (2)地球表面大约有
71
的
被海洋覆盖。 100
(3)一节课的时间是 2 小时。 3
练习六第3题:
说出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1)五年级一班的三好学生 占全班“人1” 数的 2 。 9
(3)一节课的时间是
2
“1”
小时。
3
把1小时看作单位“1”,平
均分成3份,一节课的时间
有这样的2份。
*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 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 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 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 做分数单位。
练习六第1题:
练一练 :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1 6
1个
1 6
3 9
3个
1 9
2 5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执教;韩海燕
例1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 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 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 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3
5
3
1
4
8
5
3
想一想:上面的分数分别是 把什么看做单位“1”?平均 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3
5
3
1
4
8
5
3
3 4
是把一个饼看作单位
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 平均分成( 9 )份,三好 学生有这样的( 2 )份。
练习六第3题: 说出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2)地球“表1” 面大约有 71 的 被海洋覆盖。 100
把地球的表面积看作单位 “1”,平均分成100份, 海洋面积有这样的71份。
练习六第3题: 说出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