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施工监测资料
基坑工程监测资料
(1)基点及测点的布置及埋设方法: ① 首先在基坑两端不动位置处构筑观测墩,设置基点A、 B,并经常检查是否有移动。 ② 在基坑边AB方向上有代表性的的位置设置测点。测点 也可布置在支护结构混凝土圈梁上,用铝钉或膨胀螺钉做 标记。测点间距8~15m,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等距或非等 距。 ③ 对于有支撑的地下连续墙或大直径灌注桩类的维护结 构,通常基坑角点的水平位移较小,这时可在基坑角点部 设置临时基点C、D,在每个工况内可以用临时基点监测, 变换工况时用基点A、B测量临时基点C、D的水平位移, 再用此结果对各测点的水平位移值进行校正。
(3)沉降管和沉降环的埋设: 用钻机在预定位置钻孔,孔底标高略低于欲测量土层的标 高,取出的土分层堆放。提起管套30~40cm,将导管插入钻 孔中,引导管可逐节连接至略深于预定的最深监测点深度,然 后,在引导管与孔壁间用膨胀黏土球填充并捣实至最低的沉降 环位置,另用一只铝制开口送筒装上沉降环,套在导管上,沿 导管送至预埋位置,再用直径50mm的硬质塑料管将沉降环推 出并轻轻压入土中,使沉降环的弹性爪牢固嵌入土中,提起套 管至待埋沉降环以上30~40厘米,往钻孔内回填该层土做的土 球(直径不大于3cm)至另一沉降环埋设标高处,重复以上步 骤埋设。埋设完成后,固定孔口,做好孔口的保护装置,并测 量孔口标高和磁性沉降环的初始标高。
6.2.1 沉降监测
1.仪器与范围:沉降监测主要采用精密水准 测量,监测的范围宜从基坑边线起到开挖 深度约2~3倍的距离。水准仪可用N3精密 水准仪或S1精密水准仪。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
监测项目
支护结构水平位移 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变形
地下水位
桩、墙内力 锚杆拉力 支撑轴力 立柱变形 土体分层竖向位移 支护结构界面上侧向压力
注:1.破坏后果系指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或过大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和地下 结构施工 影响程度 2.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3.应测;宜测;可测。
基坑每开挖其深度的1/51/4,测读23次或12次/周; 在每道内支撑(或锚杆)施工间隔的时间内,测读23次 或12次/周; 开挖到设计深度到浇筑完结构底板, 34次/周; 浇筑完结构底板到全部支撑拆除,12次/周。
五、预警值的确定依据
(1)现行的相关规范、规程; (2)设计计算预估值; (3)各保护对象的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 (4)经验类比、专家会议。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
一、基坑监测的目的
检验设计计算理论、模型和参数的正确性; 及时反馈,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施工; 确保基坑支护结构和相邻建筑物的安全;
为提高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水平积累工程经验。
二、监测的内容 及方法
序号 (一) 1 监测对象 围护结构 围护桩墙 (1)桩墙顶水平位移 桩墙顶沉降 (2)桩墙深层挠曲 (3)桩墙内力 (4)桩墙上水土压力 水压力 2 3 4 5 水平支撑 圈梁、围檩 立柱 坑底土层 支撑轴力(混凝土) 支撑轴力(钢支撑) (1)内力 (2)水平位移 经纬仪 水准仪 测斜仪 钢筋应力计、频率仪 土压力盒、频率仪 孔隙水压力计、频率仪 钢筋应力计或应变计、频率仪或应变仪钢筋 应变计或应变片、频率仪或应变仪 钢筋应力计或应变计、频率仪或应变仪经纬 仪 监测项目 监测元件与仪器
基坑监测方案资料
基坑监测方案资料一、项目背景本项目是位于某市中心的一座高层建筑项目,地理位置重要,周边有多个地铁线路和交通干道。
由于项目所在地地质条件复杂,存在一定的地质灾害风险,因此需要进行基坑监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监测目的1. 监测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及时发现和预警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风险,确保施工安全。
2. 监测基坑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变形情况,保障周边环境的稳定和安全。
3. 收集监测数据,为后续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三、监测内容1. 基坑开挖前的地质勘察和预测分析,确定监测点位和监测方案。
2. 基坑开挖期间的地表沉降监测,包括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的测量。
3. 基坑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变形监测,包括裂缝的观测和测量。
4. 基坑周边地下水位和地下水位变化的监测。
5. 基坑开挖期间的地下水位降低对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影响评估。
四、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1. 地表沉降监测: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每隔一定时间进行测量,记录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的变化情况。
2. 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变形监测:采用裂缝计和位移计进行观测和测量,每隔一定时间进行测量,记录变形情况。
3. 地下水位监测:在基坑周边设置水位监测井,每隔一定时间进行水位测量,记录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五、监测频率和数据处理1. 地表沉降监测:每周进行一次测量,连续监测至基坑开挖完毕。
2. 建筑物和地下管线变形监测:每隔两周进行一次观测和测量,连续监测至基坑开挖完毕。
3. 地下水位监测:每天进行一次水位测量,连续监测至基坑开挖完毕。
4. 监测数据采用数字化记录,通过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生成监测报告。
六、监测报告和应对措施1. 监测报告应包括监测数据的详细记录和分析,对可能存在的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2. 如发现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或预警信号,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固基坑边坡、增加支护措施等,确保施工安全。
一建基坑工程监测方案内容
一建基坑工程监测方案内容第一部分:背景和概述1.1 背景基坑工程是指在地面上挖掘较深、较大面积的洞穴或深坑,用以开挖地下室、地下车库、地下商场、地下隧道等地下空间的工程。
基坑工程涉及到工程施工安全、地下水的渗流和水位控制、地基和建筑物保护等多个方面的工程技术问题。
在基坑工程的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地下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常常会出现地表沉降、建筑物倾斜、地下水位变化、地下水渗流等问题,对工程安全和周边环境造成潜在的风险。
因此,对基坑工程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警,是确保工程施工和使用安全的重要手段。
1.2 目的通过对基坑工程进行监测,实时了解基坑工程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工程施工和使用的安全和可靠性。
1.3 内容本方案对一建基坑工程监测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安排,包括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频率、监测责任方等方面的具体安排,以确保基坑工程能够得到有效的监测和预警。
第二部分:监测内容2.1 地表沉降和建筑物倾斜利用激光测量仪、全站仪等测量设备,对基坑工程周边地表沉降和建筑物倾斜进行监测。
监测点应设置在周边建筑物、管线和地面等关键位置,监测频率不低于每日一次。
2.2 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渗流通过设置监测井和水位计,对基坑工程周边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渗流进行监测。
监测频率应根据工程施工情况和季节变化,动态调整监测频率。
2.3 地基和建筑物振动利用振动仪和加速度计等设备,对基坑工程周边地基和建筑物的振动进行监测。
在施工期间,应加强对振动监测的频率和精度。
2.4 环境噪音利用噪音监测仪,对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噪音进行监测。
第三部分:监测方法3.1 自动监测和手动监测相结合采用自动监测设备,对地表沉降、建筑物倾斜、地下水位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同时设置手动监测点,由专业人员定期进行监测。
3.2 数据采集和传输监测设备应能够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和传输,监测数据应及时上传至监测中心,并能够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
基坑施工监测项目内容
基坑施工监测项目内容1、基坑的监测应根据工程特点、监测项目控制值、当地施工经验等确定监测预警等级和预警标准。
支护结构监测项目控制值应根据工程监测等级、支护结构特点及设计计算结果等进行确定。
周边环境监测项目控制值应根据环境对象的类型与特点、结构形式、变形特征、已有变形、正常使用条件及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结合环境对象的重要性、易损性及相关单位的要求等进行确定。
对重要的、特殊的或风险等级较高的环境对象的监测项目控制值,应在现状调查与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计算或专项评估加以确定。
基坑工程监测项目见下表。
表基坑工程监测项目2、当开挖基坑为以下情况时,需实施基坑监测:①基坑设计安全等级为一、二级的基坑。
②开挖深度大于或等于5m的下列基坑:土质基坑、极软岩基坑、破碎的软岩基坑、极破碎的岩体基坑;上部为土体,下部为极软岩、破碎的软岩、极破碎的岩体构成的土岩组合基坑。
③开挖深度小于5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
3、基坑工程施工前,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
监测单位编制监测方案,并经建设方、设计方等认可,必要时与基坑周边环境涉及的有关管理单位协商一致后方可实施。
4、基坑工程监测范围根据基坑设计深度、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情况以及支护结构类型、施工工法等综合确定;采用施工降水时,需考虑降水及地面沉降的影响范围;采用爆破开挖时,爆破振动的监测范围应根据《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14(经2016 年修订)的相关规定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通过爆破试验确定。
5、现场监测对象包括:支护结构;基坑及周围岩土体;地下水;周边环境中的被保护对象(包括周边建筑、管线、轨道交通、铁路及重要的道路等);其他应监测的对象等。
6、基坑变形监测周期应根据施工进程确定;当开挖速度或降水速度加快引起变形速率增大时,应增加观测次数;当变形量接近预警值或有事故征兆时,应持续观测。
7、当下列基坑工程的监测变形量接近预警值时,需进行专项论证:①邻近重要建筑、设施、管线等破坏后果很严重的基坑工程。
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监测要点模版
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监测要点模版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2.工程地点:3.工程施工单位:4.工程监理单位:5.工程监测单位:二、监测目的本次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和预防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和问题,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靠。
三、监测内容1.地质环境监测:要对基坑工程周边的地质环境进行监测,包括土质水位、地下水位等。
2.基坑支护结构监测:对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行监测,包括支护材料的使用情况、支护结构的变形情况等。
3.承载力监测:对基坑地基的承载力进行监测,确保工程安全可靠。
4.应力监测: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地区的应力变化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处理。
5.环境监测:对基坑工程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测,包括噪音、振动、空气质量等。
6.施工过程监测:对基坑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安全措施进行监测,包括施工人员佩戴安全帽、使用安全绳索等。
四、监测方法1.地质环境监测:采用土壤采样和水位监测仪等设备进行监测。
2.基坑支护结构监测:采用测量仪器对支护结构变形进行监测。
3.承载力监测:采用承载力试验仪器对地基的承载力进行监测。
4.应力监测:采用应变计等设备对应力的变化进行监测。
5.环境监测:采用噪音计、振动计、空气质量监测仪等设备对环境指标进行监测。
6.施工过程监测:采用摄像头等设备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测。
五、监测频率和记录1.监测频率:对于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监测,应根据具体施工情况确定监测频率,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高风险工序应加强监测。
2.记录方法:监测过程中应及时记录监测数据和观测情况,包括监测设备的型号、监测时间、监测数据等,并进行详细的文字描述。
六、数据分析和处理1.数据分析:监测数据的分析应结合基坑工程的施工计划和相关标准进行,对异常数据和超标数据及时分析判断可能的原因。
2.处理方法:对于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并记录处理过程和结果。
七、监测报告监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工程概况:对基坑工程的施工情况进行描述。
基坑监测数据分析材料
基坑监测数据分析一、沉降数据①根据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影响挨次,接近基坑的影响程度大于远离基坑的,接近基坑的土一般为回填土,若要真实反应基坑变形对地表的影响,则需测点进入原状土层20∙30cm0(接近基坑的回填土要求压密夯实)。
②若远离基坑的测点大于接近基坑的测点,则考虑是由于施工机械的碾压。
二、测斜与轴力①测斜数据若往坑内位移,说明基坑外侧主动土压力过大。
若要保持土压力零点弯矩为零;则支撑轴力变大。
若往坑外位移,则轴力相应减小。
②支撑轴力变大缘由:坑边堆载,增加了基坑周边的活荷载,从某种程度上说相当于增加了坑外主动土压力;此时坑内被动土压力不变,若要保持土压力零点弯矩为零,则轴力变大。
未预留反压土,相当于被动土压力减小,若要保持弯矩为零,则轴力变大。
未准时架设支撑,若已开挖到支撑标高处而未准时架设钢支撑,为保持弯矩为零,则支撑轴力变大。
(土压力零点位于开挖面以下,通过设计计算得出),为什么第一道支撑轴力小于其次道小于第三道?由于第一道支撑力矩最大。
第三道支撑力矩最小。
(钢筋计编号:25、28、30、32;轴力计即反力计编号:50-600T;信号线开头俩数字代表其型号,如钢筋计以25开头,反力计以20或30开头此外钢支撑受温度影响较大,热胀冷缩,天气酷热时支撑轴力变大,一般状况下钢支撑表面与底部温度差3・5。
时,上部变形比底部大2-3cm o轴力受温度影响可能有200KN o土压力分布示意图三、地下水位及立柱坑外水位降低引起地表及周边建筑物沉降过大。
可实行坑外注浆。
立柱沉降是由于坑内土体卸荷后引起土体回弹,在基坑开挖时立柱一般表现为上抬,可实行坑内注浆。
四、盾构盾构监测项目一般为隧道净空收敛、地表沉降、建筑物沉降。
监测范围一般为机头前30m及后50m范围内监测,联通通道监测范围是从冻结期间开头至融沉注浆(自然解冻和强制解冻)结束。
盾构始发和接受井100m范围内加密布设测点,若l.2m一环,则盾构轴线每5环布设一个测点,盾构始发和到达井每20m一个断面,标准段每40m一个断面。
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监测要点模版
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监测要点模版一、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监测概述基坑工程作为城市建设中常见的一种工程形式,其施工安全监测是确保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监测主要针对基坑开挖、土方恢复、支护结构施工、降水排水等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进行监测和控制,旨在及时发现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控、工作人员和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监测要点1. 基坑开挖监测1.1 监测基坑开挖的开挖面稳定性和岩土破坏情况;1.2 监测开挖过程中土埂的变形和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因土体沉降而引发的安全隐患;1.3 监测降水量和降水速度,确保降水排水系统的有效运行;1.4 监测基坑开挖过程中的施工振动,防止振动对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造成影响。
2. 土方恢复监测2.1 监测土方恢复过程中的土方稳定性,特别是防止土方滑坡和崩塌;2.2 监测土方恢复后的土体沉降情况,及时采取加固措施;2.3 监测土方恢复后的排水系统,确保排水系统畅通,防止积水带来的安全隐患。
3. 支护结构施工监测3.1 监测支护结构的安装质量,包括支撑杆的垂直度、连接件的牢固性等;3.2 监测支护结构的稳定性,特别是岩土体的位移和沉降情况;3.3 监测支护结构与周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相互影响,及时采取安全措施。
4. 降水排水监测4.1 监测降水系统的运行情况,确保降水系统的稳定性和排水效果;4.2 监测降水系统的渗漏情况,修复漏水点;4.3 监测降水系统周边地下水位变化,合理调整降水量。
5. 其他安全监测要点5.1 监测工地周边环境的变化,包括振动、噪声等对周边居民的影响;5.2 监测建筑物的倾斜情况,防止建筑物因挖掘导致的失稳;5.3 监测基坑施工现场的管线和设备的安全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泄露、断裂等问题;5.4 监测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的有效性,防止高空坠物、尘肺病等职业危害。
三、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监测管理1. 制定安全监测计划,明确监测任务、监测方法和监测频次;2. 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监测工作,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3. 建立监测记录和报告制度,每次监测都应有详细的记录和报告,包括监测数据、异常情况和处理措施;4.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5. 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监测计划和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可控。
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监测要点(2篇)
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监测要点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监测是确保工程施工过程安全可控的重要环节,有效的监测与预警可以及时发现施工中的潜在风险,在事故发生之前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从而保障工人和施工现场的安全。
以下是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监测的几个要点:一、地质环境监测基坑工程施工前,需要进行地质环境调查,以了解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和地下水等因素,包括岩土层理、软弱层、含水层等情况。
监测重点应放在地质层位变化、水位变化、地下水渗流等方面,及时掌握地下水位和地下水的流向,避免因地下水压力过大导致坍塌或喷水等事故的发生。
二、沉降监测基坑开挖和土方回填过程中,会引起地面沉降或隆起。
必须对基坑周围的建筑物、地下管线、地铁等进行沉降监测,及时发现沉降量超过安全范围的情况。
沉降监测可采用传统法、激光扫描仪或GNSS 技术,通过不同的监测手段获取准确的沉降数据,并及时进行分析,判断沉降是否达到安全限值。
三、围护结构监测基坑工程需要采用围护结构(如钢支撑、地下连续墙等)来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围护结构的稳定性是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的关键。
在施工过程中,对围护结构进行监测,主要包括顶部水平位移、轴向力、变形情况等参数的监测。
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围护结构的变形和损坏情况,采取相应的补强措施。
四、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会对基坑工程施工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井点和水位计等监测设备进行地下水位的实时监测。
对地下水位的监测应具体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设置监测点位,并定期进行监测,及时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化趋势,以便及时采取减压排水等措施。
五、环境监测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噪音、振动、粉尘等,这些环境因素可能对周围居民和环境造成影响。
为保护周围环境和居民的权益,需要对施工现场附近的噪音、振动、空气质量等进行监测和评估。
监测的重点包括振动速度、振动加速度、噪声强度、空气中粉尘浓度等。
如发现环境因子超标,需采取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基坑监测指南
基坑监测指南1. 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基坑监测指南,以协助项目团队在基坑施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监测和控制。
基坑施工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环,合理的基坑监测能够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2. 监测目标基坑监测的主要目标是及时发现、识别和解决基坑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常见的监测目标包括但不限于:地下水位变动、土体变形、地下管线变化、地下水质变化等。
3. 监测方法与设备在进行基坑监测时,需要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和设备。
根据监测目标的不同,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测点观测、导线水准测量、土压力测量、振动测量等。
相应的监测设备包括测量仪器、传感器、记录仪等。
4. 监测频率与时长基坑监测的频率和时长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常规情况下,监测频率应保持一致,并且根据工程阶段的不同进行调整。
监测时长通常需要覆盖整个基坑施工周期,以便全面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变化和演化。
5. 监测数据与分析监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是基坑监测工作的重点和关键。
收集到的监测数据应及时整理、分析和报告,以便项目团队进行有效的决策和控制。
数据分析可以采用统计方法、趋势分析、模型预测等手段。
6. 监测报告与应对措施基坑监测报告是对监测工作的总结和评估,同时也是项目团队制定应对措施的依据。
监测报告应清晰、准确地呈现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应对建议和措施。
7. 注意事项在进行基坑监测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监测设备的选择应依据监测目标和具体条件进行;- 监测数据的收集和记录要及时、准确;- 监测过程中要注意设备维护和校准;- 监测团队成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背景和技能;- 监测过程中要重视安全问题,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8. 结论基坑监测是基坑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保障施工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
本指南提供了基本的监测指导,项目团队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措施的制定和调整。
基坑监测工作汇报材料
基坑监测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领导:
我根据上周基坑监测工作的进展情况,整理了以下汇报材料,请查阅。
1. 基坑监测工作概述:
- 摘要:上周我单位负责的基坑监测工作的总体情况。
- 监测目标:具体说明监测的基坑工程项目和监测点位置。
- 监测内容:列举各项监测内容,如地下水位、地表沉降等。
- 监测方法:简要介绍常见的监测方法和设备使用情况。
2. 监测数据分析:
- 数据统计:详细展示各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并进行合理
的数据分类和分组,以便于分析。
- 趋势分析:根据数据趋势图和变化情况,对基坑工程的安
全性和稳定性进行评估和预测。
3. 问题及处理:
- 发现的问题:列举出监测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如地下水位
超过预期值、地表沉降速率过快等。
- 处理措施:针对各个问题,说明采取的相应处理措施,并
说明处理效果。
4. 建议与意见:
- 针对当前监测工作中的问题和处理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和
意见。
以上是本次基坑监测工作的汇报材料,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如果需要更详细的资料或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联系。
谨上。
此致,
XX单位。
基坑工程监测方案资料
定西西河馨城C区地下车库工程基坑工程监测2015年4月目录目录 (1)1 工程概况 (2)2 监测依据 (2)3 监测项目和监测点布置 (2)4 监测的具体措施 (6)5 监测周期和频率 (8)6 监测仪器设备、技术要求与精度要求 (10)7 监测报警 (10)8 资料成果提交 (12)1 工程概况定西琏鑫西河馨城C区地下车库工程位于定西市安定区气象新村,定西市西河路侧,c区地下车库为地下一层,建筑面积22524.28㎡,防火等级二类,耐火等级一级,放水等级二级,建筑使用年限50年根据本工程的周边环境要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及基坑开挖深度,选用人工挖孔桩+锚杆,综合确定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使用年限≤2年,为暂时性支护结构。
2 监测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6、《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8、《XXXX城市广场基坑支护设计》,KKK设计有限公司3 监测项目和监测点布置监测的目的:受工程地质条件、临近建筑物的结构性能、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基坑在开挖及维护期间,必须采用信息施工法进行施工。
根据相关规范和支护设计要求,监测项目及测点布置如下:1.基坑坑顶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监测测点布置:基坑坑顶设置测点,共计29点。
图 例上水管线下水管线电力管线电信管线燃气管线综合管线图1基坑测点布置水平、竖向位移监测基准点埋设在基坑开挖深度3倍范围以外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区域,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为12.5m,水平、竖向位移基准点布置在大于37.5m处,具体监测布置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周边土体深层水平位移监测测点布置:基坑坑顶外侧设置测点,共计29点。
基坑施工监测内容及准备工作
基坑施工监测内容及准备工作1.监测工作内容大量的工程项目实践表明,在打桩放坡开挖施工中,由于岩土性质,地质埋藏条件等的复杂性,通过勘察取得的有关技术参数往往存在较大的离散性。
在理论上,边坡稳定性的定量分析计算尚只限于较的情况。
边坡设计中的一些简化假定条件与工程实施状况也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在施工期间难以避免受到降雨积水,土体浸水而改变边坡土体的抗剪强度。
施工作业本身。
也会会发生基坑超挖,排水不畅等不利干储水边坡稳定的现象。
因此,为了有效地预防基坑失稳事故的发生,达到加息预期的工程经济效益,在基坑开挖工程中.应采用理论分析、设计准则计算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原则。
除了有合理的边坡开挖设计,选择适宜的施工方法外,尚需辅以严格的、系统的现场监测组织工作,实施动态信息化施工,,使设计、施工和监测三位一体化。
现场监测工作般主要包括∶变形监测、地下水动态监测及应力应变监测三个方面。
般的监测对象、项目、方法可参阅图3.4-1。
2.监测在工作中的一般要求(1)监测的内容(包括对象、项目)、方法和要求应根据提议基坑地质条件、现场工程环境、施工条件以及工程的安全性要求等因素综合选定。
(2)在基坑施工前在应对邻近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现状进行详细的调查。
对发现的裂缝、倾斜等损坏应作标记并记录文件存档。
并据此分析确定相适宜的防护措施。
(3)对所有的基坑工程都应有边坡土体位移的监测。
对岩体安全要求较高的基坑边坡,尚防范边坡土体的沉降加以监测。
有条件封闭式时可加作边坡土体内部的分层沉降监测。
(4)对于实施深层降水或者采用排水使上层滞水的补给变化较大,并需控制浸润线的基坑边坡工程,均应有地下水动态的监测工作。
(5)对邻近基坑的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实施变形监测工作应包括沉降、倾斜、水平位移以及因沉降、倾斜而产生裂缝时对裂缝变化的统计分析工作。
(6)降水影响的监测工作干旱的区域范围与基坑开挖深度及地下水的条件有关,宜由计算分析确定。
一般以基坑上边缘30~50m细长以内为重点监测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4 基坑壁侧向位移观测
6.4.1基坑壁侧向位移观测应测定基坑围护结构桩墙顶水平位移和桩墙深层挠曲。
6.4.2基坑壁侧向位移观测的精度应根据基坑支护结构类型、基坑形状、大小和深度、周边建筑及设施的重要程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和设计变形报警预估值等因素综合确定。
6.4.3基坑壁侧向位移观测可根据现场条件使用视准线法、测小角法、前方交会法或极坐标法,并宜同时使用测斜仪或钢筋计、轴力计等进行观测。
6.4.4当使用视准线法、测小角法、前方交会法或极坐标法测定基坑壁侧向位移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坑壁侧向位移观测点应沿基坑周边桩墙顶每隔10~15m布设一点;
2侧向位移观测点宜布置在冠梁上,可采用铆钉枪射人铝钉,亦可钻孔埋设膨胀螺栓或用环氧树脂胶粘标志;
3测站点宜布置在基坑围护结构的直角上。
6.4.5当采用测斜仪测定基坑壁侧向位移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测斜仪宜采用能连续进行多点测量的滑动式仪器;
2测斜管应布设在基坑每边中部及关键部位,并埋设在围护结构桩墙内或其外侧的土体内,其埋设深度应与围护结构入土深度一致;
3将测斜管吊入孔或槽内时,应使十字形槽口对准观测的水平位移方向。
连接测斜管时应对准导槽,使之保持在一直线上。
管底端应装底盖,每个接头及底盖处应密封;4埋设于基坑围护结构中的测斜管,应将测斜管绑扎在钢筋笼上,同步放入成孔或槽内,通过浇筑混凝土后固定在桩墙中或外侧;
5埋设于土体中的测斜管,应先用地质钻机成孔,将分段测斜管连接放入孔内,测斜管连接部分应密封处理,测斜管与钻孔壁之间空隙宜回填细砂或水泥与膨润土拌合的灰浆,其配合比应根据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能和水文地质情况确定。
测斜管的埋设深度应与围护结构入土深度一致;
6测斜管埋好后,应停留一段时间,使测斜管与土体或结构固连为一整体;
7观测时,可由管底开始向上提升测头至待测位置,或沿导槽全长每隔500mm(轮距)测读一次,将测头旋转180°再测一次。
两次观测位置(深度)应一致,依此作为一测回。
每周期观测可测两测回,每个测斜导管的初测值,应测四测回,观测成果取中数。
6.4.6当应用钢筋计、轴力计等物理测量仪表测定基坑主要结构的轴力、钢筋内力及监测基坑四周土体内土体压力、孔隙水压力时,应能反映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特征。
对变形大的区域,应适当加密观测点位和增设相应仪表。
6.4.7基坑壁侧向位移观测的周期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坑开挖期间应2~3d观测一次,位移速率或位移量大时应每天1~2次;
2当基坑壁的位移速率或位移量迅速增大或出现其他异常时,应在做好观测本身安全的同时,增加观测次数,并立即将观测结果报告委托方。
6.4.8基坑壁侧向位移观测应提交下列图表:
1基坑壁位移观测点布置图;
2基坑壁位移观测成果表;
3基坑壁位移曲线图。
图纸说明:
8. 施工监测 :
8.1
监测工作必须由具有相应工程监测资质单位承担,并由建设单位委托进行.
8.2
监测内容:
8.2.1
深基坑开挖监测:
8.2.1.1
本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级。
本支护结构的水平变形限值为mm。
8.2.1.2
深基坑开挖监测内容:
1)支护结构水平位移。
2)对周围已有建筑物或地下管线等引起的附加沉降%%151位移%%151裂缝。
3)支护桩%%151支撑内力或轴力。
4)支护桩%%151支撑内力或轴力。
5)土体分层标高,地下水位,立柱变形,基坑底隆起。
6)基坑边坡稳定,土体分层竖向位移。
8.2.1.3
监测单位没有进场工作前,不得进行基坑开挖。
8.2.2
建筑物垂直度观测(剪力墙%%151柱%%151电梯井%%151模板等检测)。
8.2.3
建筑物沉降观测:
1) 沉降观测点的位置设置详见一(底)层柱网结施平面图。
2) 沉降观测要求,依照<<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8—2007( JGJ/T8-97已作废 ) 8.3
监测单位应随工程进展情况,即时向设计等有关单位提供监测情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