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生物11月考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分别答在答题卡(I 卷)和答题卷(II卷)上。

全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2、答第I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对应位置涂黑。

3、第II卷的答案直接写在答卷上,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写清楚。

答卷必须使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迹工整,笔迹清晰。

并且必须在题号所指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4、不交试题卷,只交第I卷的答题卡和第II卷的答题卷。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涂在机读卡上,每题1.5分,共60分)1.下面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一证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胚芽鞘尖端B.实验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实验三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D.实验四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生长素2.利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没有授粉的番茄花蕾,能获得无籽的番茄,其原因是A.生长素促进了子房发育成果实B.生长素抑制了番茄种子的发育C.生长素抑制番茄的受精D.生长素使子房发育快、种子发育慢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多种组织中,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发育②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③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相同④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⑤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没有改变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⑥生长素对根、茎、芽等不同器官的作用都表现出两重性⑦能促进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都抑制根的生长⑧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A.④⑤⑥B.②⑤⑧C.③⑥⑦D.②⑤⑥4.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

全国名校2019年高三11月大联考试题生物(答案解析)

全国名校2019年高三11月大联考试题生物(答案解析)

全国名校2019年高三11月大联考生物·全解全析1.D 【解析】一切细胞都得依靠其细胞内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来承担生命活动,A选项不符合题意;原核细胞的拟核DNA和质粒DNA均为环状DNA,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含有环状DNA,而且某些真核细胞(如酵母菌)也含有质粒,B选项不符合题意;蓝藻代表的原核藻类和绿藻代表的真核藻类都可在富营养化水域大量繁殖形成水华,C选项不符合题意;科学家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D选项符合题意。

2.C 【解析】正常人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糖类后,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要合成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在这一过程中,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的生理功能都将加强,所以A、B、D选项均不符合题意。

中心体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胰岛B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分裂,这一过程中中心体的生理功能没有明显变化,故选C。

3.B 【解析】实验设计必须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平行重复原则和科学性原则,伞藻嫁接实验将不同来源的伞柄和假根重组,本身至少包含两个相互对照的实验组,核移植实验同样如此,A选项错误;伞藻核移植实验是为了研究细胞核对细胞的遗传性状和代谢过程的控制作用,实验的自变量是核移植时细胞核的来源,因变量是核移植后新长出的伞帽的形状,B选项正确;伞藻嫁接和核移植实验过程中,细胞没有进行分裂,所以细胞核没有发生核膜、核仁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也没有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周期性相互转化,C选项错误;伞藻是单细胞生物,不发生细胞分化,D选项错误。

4.C 【解析】将洋葱表皮细胞置于KNO3溶液中,当KNO3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会失水发生质壁分离;随着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逐渐升高,KNO3溶液浓度逐渐降低,同时活的洋葱表皮细胞还在根据生命活动需要吸收K+和NO3﹣,使细胞液浓度进一步升高,KNO3溶液浓度进一步降低,当KNO3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洋葱表皮细胞又能够吸水而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精品2019届高三生物11月份阶段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精品2019届高三生物11月份阶段性考试试题(含解析)

高三11月份阶段性考试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B. 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C. 所有细胞均来源于先前存在细胞的分裂D. 细胞学说可揭示生物体的结构具统一性【答案】C【解析】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A项正确;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B项正确;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C项错误;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具统一性,D项正确。

2. 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是其无染色体B. 原核细胞都是营腐生生活或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C. 真核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细胞进行无丝分裂D.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具有生物膜结构【答案】D【解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是有无核膜包围的细胞核,A项错误;原核生物也可能是自养生物,如蓝藻、硝化细菌等,B项错误;原核细胞进行简单的二分裂,不属于无丝分裂,C项错误;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D项正确。

3. 下列关于磷元素在生物体内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构成细胞内的大分子贮能物质B. 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C. 参与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D. 参与生物体的能量转换【答案】A【解析】细胞内的大分子贮能物质包括淀粉、糖原等,均不含有P元素,A项错误;磷脂参与生物膜的构成,B项正确;核酸含有P元素,参与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C项正确;ATP含有P元素,参与生物体的能量转换,D项正确。

4. 下面关于生物体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生命活动不需要水B. 失去结合水的小麦种子,用水充分浸泡后仍能萌发C. 家兔不同细胞中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有所差別D. 细胞中的自由水和结合水都能参与细胞代谢【答案】C【解析】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生命活动需要水,A项错误;失去结合水的小麦种子,细胞结构被破坏,用水充分浸泡后不能萌发,B项错误;家兔不同细胞代谢强度不同,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不同,C项正确;细胞中的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组成部分,不参与细胞代谢,D项错误。

【优质部编】2019-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测评(11月)试题(含解析)

【优质部编】2019-2020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测评(11月)试题(含解析)

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测评(11月)生物试题第Ⅰ卷选择题(50分)本卷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元素和化合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 核酸和脂肪酸的共有元素是C、H、0、NB. 无机盐由微量元素组成且在细胞中含量很少C. 脂肪中H的含量比糖类多,是主要的能源物质D. 人和动物体内的多糖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肌肉中【答案】D【解析】组成核酸的元素是C、H、O、N、P,组成脂肪酸的元素是C、H、O,二者共有元素是C、H、O,A项错误;无机盐是细胞中含量很少的无机物,仅占细胞鲜重的1%~1.5%,但不都是由微量元素组成的,也有大量元素,例如K+、Mg2+等,B项错误;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C项错误;人和动物体内的多糖(糖原)主要分布在肝脏和肌肉中,D项正确。

2. 下列关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膜、核膜等细胞的膜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B. 生物膜将细胞区室化,利于细胞生命活动有序而高效地进行C. 细胞代谢所需要的酶都附着在生物膜上,生物膜是代谢的场所D. 在细胞的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过程中细胞膜起着决定性作用【答案】C.....................3. 下列关于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A. 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均会发生[H]的还原反应B. 中心体和核糖体参与低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C. 溶酶体可为细胞代谢提供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物质D. 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且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答案】A【解析】线粒体基质中进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可产生[H],但不会发生[H]的还原反应,[H]的还原反应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有氧呼吸第三阶段,A项错误;在低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在前期参与纺锤体的形成,核糖体在间期参与蛋白质合成,B项错误;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如氨基酸、核苷酸等对细胞有用的物质,细胞可以再利用,C项正确;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且细胞液具有一定的浓度,D项正确。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卷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填入答题卡中.)1.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最初认为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B.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C.噬菌体侵染细胞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能完全分开D.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确认了DNA的分子结构2.2010年1月14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因在白血病(血癌)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而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儒家“改邪归正”思想的指导下,1986年王振义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口服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很高的缓解率,为“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体内全反式维甲酸在核糖体上合成B.“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这为“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提供了理论思路C.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D.相对于“放疗”“化疗”,口服全反式维甲酸的副作用大大降低3.2014年1月,中国学者研究发现雾霾中含有多种病菌,部分会引起过敏和呼吸系统疾病.雾霾也是肿瘤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肺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呼吸道粘膜产生黏液溶解微尘和杀灭部分病菌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B.病毒请入肺细胞后,免疫系统通过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凋亡C.一些微粒引起的过敏反应比较强烈,所以容易引起组织严重损失D.肺部癌变的细胞表面糖蛋白等物质增多是其容易扩散的主要原因4.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设眼色基因为A、a,翅长基因为B、b.亲本的基因型是( )A.AaX B X b、AaX B YB.BbX A X a、BbX A YC.AaBb、AaBbD.AABb、AaBB5.对四幅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a阶段用X射线照射可诱发突变,b阶段用秋水仙素处理能抑制纺缍体的形成B.图乙中的温度在a时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但活性较低C.图丙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的原因相同D.图丁中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cd段着丝点分裂,属于有丝分裂后期6.下列有关实验材料和实验现象的传述,正确的是( )A.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细胞器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黑藻成熟叶,看不到染色体的原因主要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掩盖C.在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用健那绿染色的活细胞线粒体呈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D.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两层膜,每层膜都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三、非选择题:7.某实验小组为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得变化(如图).请回答问题.(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__________,尿素含量__________.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推测其是__________的产物.(2)氨基酸的通式是__________.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其主要作用是作为合成__________的原料.(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8.甲藻是我国东海引发赤潮的藻种之一,某研究小组探究pH对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将生长旺盛的甲藻等量分成5组培养,各组藻液pH分别设定为6.0、7.0、8.0、9.0、10.0,在黑暗中放置12h,然后在适宜光照等相同条件下培养,随即多次测定各组氧气释放量并计算净光合速率.将实验结果绘制成下图(图1).(1)除了通过测定氧气释放量,还可以通过测定__________吸收量来计算净光合速率.(2)黑暗放置过程中,藻液pH会有所变化.因此在测定氧气释放量前.需多次将各组pH 分别调到__________,这是控制__________实验的变量.(3)若甲藻长时间处于pH为10.0条件下,甲藻__________(能、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请据图分析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4)实验表明,甲藻光合作用适宜pH为6.0﹣9.0.但海水在该pH条件下,一般不会发生赤潮,原因是发生赤潮除了与pH、温度、光照强度等因素有关外,最主要还与海水的__________有关.(5)研究小组进一步探究了温度对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甲藻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为25℃左右,当温度为9℃和33℃时,甲藻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请根据这些信息在下图中画出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示意曲线(图2).__________.9.(14分)请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__________功能.(2)如果用物质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乙的分泌量的变化是__________;如果用物质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丙的分泌量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3)物质乙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__________结合,反映出细胞膜能进行__________.(4)若刺激图中A点,电表指针将会偏转__________次.10.请回答下列水稻育种的相关问题:(1)水稻杂交育种是最常用的育种方法,其特点是将两个纯合亲本的__________通过杂交集中在一起,再经过选择和培育获得新品种.若这两个杂交亲本各具有期望的优点,则杂交后,F1自交能产生多种非亲本类型,其原因是F1在形成配子过程中,位于__________基因通过自由组合,或者位于__________基因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进行重新组合.从F2代起,一般都要进行连续自交提纯.(2)水稻育种也经常综合应用多种培育种方法,如快速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水稻.从对该种除草剂敏感的二倍水稻植株上取花药离体培养,诱导成幼苗.用射线照射上述__________幼苗,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取该部分绿色组织再进行组织培养,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__________,移栽到大田后,在苗期喷洒该除草剂鉴定其抗性.对抗性的遗传基础做一步研究,可以选用抗性植株与敏感植株杂交,若F2的性状分离比为15(敏感):1(抗性),初步推测该抗性植株中有__________个基因发生了突变.三、选做题(共2小题,满分30分)11.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问题:(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2)该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可分解__________,产生的终产物是__________。(3)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据图分析,甲和丙同学的操作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__________,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__________。丙同学的错误是__________,导致发酵中出现的主要异常现象是__________。(4)在上述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假设乙同学的某一步骤操作错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该操作错误是__________。12.请回答下列有关“试管牛”和“转基因牛”的问题:(1)应用胚胎工程技术可以培育出“试管牛”.试管牛的培育需经过体外受精、__________以及在母体中发育和产出等过程.在“试管牛”的培育过程中,要使精子和卵母细胞在体外成功结合,需要对精子进行处理,使其__________.另外,培养的卵母细胞需要发育至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时期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次级卵母细胞和__________.(2)利用基因工程可以获得“转基因牛”,从而改良奶牛的某些性状.若要获得的“转基因牛”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人干扰素,则所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必须包括:某种牛乳腺分泌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终止子、__________、__________和复制原点等.将该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受体细胞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为获得能大量产生人干扰素的转基因牛,该基因表达载体应导入的受体细胞是__________(受精卵、乳腺细胞).2014-2015学年山东省枣庄八中南校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11月份)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填入答题卡中.)1.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开始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对此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最初认为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是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B.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C.噬菌体侵染细胞实验之所以更有说服力,是因为其蛋白质与DNA能完全分开D.沃森和克里克运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确认了DNA的分子结构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最初认为遗传物质是蛋白质,因为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具有多样性,推测氨基酸的多种排列顺序可能蕴含遗传信息,A正确;B、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得出S型肺炎双球菌中存在转化因子,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B错误;C、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与DNA能分开,所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更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D、沃森和克里克建立的DNA分子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意在考查学生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2.2010年1月14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因在白血病(血癌)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而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儒家“改邪归正”思想的指导下,1986年王振义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口服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很高的缓解率,为“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体内全反式维甲酸在核糖体上合成B.“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这为“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提供了理论思路C.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D.相对于“放疗”“化疗”,口服全反式维甲酸的副作用大大降低考点:恶性肿瘤的防治;细胞的分化;细胞癌变的原因.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恶性肿瘤的治疗,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解答:解:A、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而全反式维甲酸不属于蛋白质,A错误;B、恶性肿瘤能无限增殖,而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所以从理论上讲,恶性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成熟的正常细胞,B正确;C、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C正确;D、由于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所以相对于“放疗”“化疗”,口服全反式维甲酸的副作用大大降低,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癌变及治疗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2014年1月,中国学者研究发现雾霾中含有多种病菌,部分会引起过敏和呼吸系统疾病.雾霾也是肿瘤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肺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呼吸道粘膜产生黏液溶解微尘和杀灭部分病菌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B.病毒请入肺细胞后,免疫系统通过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凋亡C.一些微粒引起的过敏反应比较强烈,所以容易引起组织严重损失D.肺部癌变的细胞表面糖蛋白等物质增多是其容易扩散的主要原因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2、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3、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能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解答:解:A、呼吸道粘膜产生黏液溶解微尘和杀灭部分病菌的过程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而体液免疫属于人体第三道防线,因此呼吸道粘膜产生黏液溶解微尘和杀灭部分病菌的过程不属于体液免疫,A错误;B、病毒侵入肺细胞后形成靶细胞,免疫系统通过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凋亡,B正确;C、过敏反应一般不会引起组织损伤,C错误;D、肺部癌变的细胞表面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是其容易扩散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免疫失调、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要求考生识记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识记过敏反应的特点;识记癌细胞的主要特征,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4.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设眼色基因为A、a,翅长基因为B、b.亲本的基因型是( )A.AaX B X b、AaX B YB.BbX A X a、BbX A YC.AaBb、AaBbD.AABb、AaBB考点:伴性遗传.分析:1、逐对分析法: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2、后代分离比推断法:(1)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2)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亲本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一方是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纯合子;(3)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亲本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解答:解:只考虑红眼和白眼这对相对性状,后代雌果蝇均为红眼,而雄果蝇中红眼:白眼=1:1,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亲本的基因型为X A X a×X A Y;只考虑长翅和残翅这对相对性状,后代雌雄果蝇中长翅:残翅均为3:1,说明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亲本的基因型为Bb.因此亲本的基因型为BbX A X a×BbX A Y.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图表,考查基因分离定律、伴性遗传的相关内容,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熟练运用后代分离比推断法和逐对分析法推断亲本的基因型.5.对四幅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中a阶段用X射线照射可诱发突变,b阶段用秋水仙素处理能抑制纺缍体的形成B.图乙中的温度在a时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但活性较低C.图丙中bc段和de段的变化的原因相同D.图丁中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cd段着丝点分裂,属于有丝分裂后期考点:细胞周期的概念;酶的特性;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分析:分析题图:甲图中,a和c为分裂间期,b和d为分裂期,a+b或c+d可表示为一个细胞周期;乙图表示温度影响酶活性的曲线,在a点温度下,酶活性降低,b点温度下,酶变性失活;图丙中bc段的变化是由于二氧化碳含量过低引起的,de段的变化是光照强度过低引起的;图丁中,ab段是由于DNA的复制引起的,de段是由于着丝点分裂引起的.解答:解:A、图甲为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其中a+b、c+d分别为一个细胞周期,a、c 为分裂间期,b、d为分裂期,突变产生阶段在DNA复制时期,即细胞分裂间期,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作用时期是细胞分裂前期,A正确;B、图乙表示温度对于酶活性的影响,低温使酶活性降低,高温使酶变性,B正确;C、图丙bc段出现的原因是气孔关闭,使CO2浓度下降,暗反应速率降低,de段出现的原因是光照强度降低,光反应速率下降,暗反应速率不变,C3含量升高,C错误;D、图丁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ab段表示间期DNA复制,bc段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表示前期到有丝分裂中期,cd段表示着丝粒断裂,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裂、酶的特性、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6.下列有关实验材料和实验现象的传述,正确的是( )A.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细胞器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黑藻成熟叶,看不到染色体的原因主要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掩盖C.在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用健那绿染色的活细胞线粒体呈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D.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两层膜,每层膜都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考点: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观察实验;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分析:1、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2、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3、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解离(解离液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来)、漂洗(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染色(用龙胆紫、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制片(该过程中压片是为了将根尖细胞压成薄层,使之不相互重叠影响观察)和观察(先低倍镜观察,后高倍镜观察).解答:解:A、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因此不含核糖体,A 错误;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黑藻成熟叶,看不到染色体的原因主要是黑藻成熟叶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会出现染色体,B错误;C、健那绿能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因此在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用健那绿染色的活细胞线粒体呈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C正确;D、线粒体和叶绿体的两层膜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在高倍镜下观察不到,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等,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步骤、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三、非选择题:7.某实验小组为将小鼠肝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发现它们的含量发生了明显得变化(如图).请回答问题.(1)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降低,尿素含量增加.由于在原培养液中没有尿素,推测其是细胞代谢(代谢)的产物.(2)氨基酸的通式是..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其主要作用是作为合成蛋白质的原料.(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正常情况下这类酶不会排出胞外,若在细胞培养液中检测到该类酶,可能的原因是肝细胞膜受损(或细胞裂解).考点:动物细胞与组织培养过程;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分析:由图可看出,随培养时间延长,培养液中氨基酸和葡萄糖下降,尿素含量增加,可以推测尿素是细胞中脱氨基作用后的产物,通过细胞代谢生成.解答:解:(1)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代谢会消耗氨基酸和葡萄糖,产生代谢废物尿素,故培养液中氨基酸和葡萄糖的含量减少,尿素的含量增加,尿素中的N元素来自氨基酸.(2)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因为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所以培养液中的氨基酸进入细胞后的主要作用是合成蛋白质.(3)转氨酶是肝细胞内参与氨基酸分解与合成的一类酶,故正常情况下该酶存在于细胞内,现在培养液中检测到,说明该酶从细胞中排出,可推测细胞受损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故答案为:(1)降低增加细胞代谢(代谢)(2)蛋白质(3)肝细胞膜受损(或细胞裂解)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的功能特点、营养物质的代谢等,意在考查学生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8.甲藻是我国东海引发赤潮的藻种之一,某研究小组探究pH对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将生长旺盛的甲藻等量分成5组培养,各组藻液pH分别设定为6.0、7.0、8.0、9.0、10.0,在黑暗中放置12h,然后在适宜光照等相同条件下培养,随即多次测定各组氧气释放量并计算净光合速率.将实验结果绘制成下图(图1).(1)除了通过测定氧气释放量,还可以通过测定CO2吸收量来计算净光合速率.(2)黑暗放置过程中,藻液pH会有所变化.因此在测定氧气释放量前.需多次将各组pH 分别调到原设定的PH值(起始PH值),这是控制自实验的变量.(3)若甲藻长时间处于pH为10.0条件下,甲藻不能(能、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请据图分析并说明原因:因为长时间处于PH10.0的条件下,甲藻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为负值,甲藻不能生长繁殖.(4)实验表明,甲藻光合作用适宜pH为6.0﹣9.0.但海水在该pH条件下,一般不会发生赤潮,原因是发生赤潮除了与pH、温度、光照强度等因素有关外,最主要还与海水的富营养化(N、P含量或矿质元素含量)有关.(5)研究小组进一步探究了温度对甲藻光合作用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甲藻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为25℃左右,当温度为9℃和33℃时,甲藻不能正常生长繁殖.请根据这些信息在下图中画出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示意曲线(图2)..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分析:据图分析:图1中的自变量为pH,因变量为光合作用的速率,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呼吸作用速率.一般情况下,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光照强度、温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等.解答:解:(1)净光合速率的观察指标有氧气释放量、二氧化碳吸收量、淀粉的产生量;(2)由题意可知本题是为了探究pH对甲藻合作用的影响,所以PH值是自变量,且开始时pH分别设定为6.0、7.0、8.0、9.O、10.0,但是黑暗放置过程中,藻液pH会有所变化,作为实验的自变量要保持稳定,才能说明不同实验组所出现的实验结果不同是由自变量不同引起的.所以在测定氧气释放量前.需多次将各组pH分别调到原设定PH值或起始PH值;(3)从图中可以看出在pH=10.0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为负值,所以甲藻不能正常生长;(4)赤潮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水体富营养化,是由于N、P元素增多导致藻类大量繁殖,氧气被大量消耗致使水体缺氧,是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加剧氧气的消耗引起的现象成为赤潮;。

2019-2020年高三11月质检生物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11月质检生物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11月质检生物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淀粉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B.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物质形成过程中都要脱去水分子C.糖类、蛋白质、核酸都具有的元素是C、H、O、ND.在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结合水含量一般较多2.实验中的变量主要有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下列控制无关变量的操作错误的是A.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做饥饿处理B.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的实验中,先将每一组温度控制在37℃C.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的实验中,将叶片的一半用黑纸包住D.探究唾液淀粉酶最适温度的实验中,每一组都加入等量的淀粉3.右图表示某种蛋白质中相关基团的数目,关于该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合成场所在核糖体B.含有两条肽链C.R基中共含18个氨基D.共有128个肽键4.关于酶与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TP中含有核糖,而有些酶也可能含核糖B.酶在活细胞内产生,也只能在活细胞内发挥作用C.ATP与ADP快速转化依赖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D.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 TP与ADP的含量仍可达到动态平衡5.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体内所有细胞都有细胞周期B.蛙的红细胞分裂过程中无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但有DNA的复制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的后期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了细胞板,并逐渐形成细胞壁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变为体细胞的2倍6.下列各项利用了细胞呼吸原理的是①真空包装水果可延长保存期②酸奶的制作③利用葡萄、粮食和酵母菌酿酒④温室大棚适当增加二氧化碳、肥料提高光合速率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7.下图分别是三种生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细胞有细胞壁,而b、c细胞没有细胞壁B.三种细胞中共同具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C.三种细胞中只有a、b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DNAD.a、b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而c细胞无线粒体一定不能进行有氧呼吸8.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河南省九师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11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九师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三11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高三11月质量检测生物一、选择题1.科研人员从细胞中提取了某种化合物,研究发现该化合物成分中含有单糖,且该单糖参与构成了其基本骨架。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只有C、H、OB. 该化合物一定为纤维素、淀粉、糖原等多糖C. 其彻底水解产物中有能使斐林试剂变色的物质D. 其水解得到的单糖均可作为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干可知,获得的这种化合物中含有单糖,且该单糖参与构成了细胞的基本骨架。

故该化合物可能是多糖或是核酸。

【详解】A、该化合物可能为多糖或核酸,其中核酸组成元素为C、H、O、N、P,不是只含有C、H、O 三种元素,A错误。

B、该化合物可能为核酸,故不一定为纤维素、淀粉、糖原等多糖,B错误。

C、淀粉等多糖水解后生成葡萄糖,核酸彻底水解产物中的五碳糖都能在水浴加热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C正确。

D、核糖与脱氧核糖不能作为生命活动的能源物质,D错误。

故选C。

【点睛】容易漏掉的点:核酸彻底水解后的五碳糖,即核糖和脱氧核糖均可以在合适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

2.近日,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了一种世界上最致命的蘑菇之——火珊瑚毒菌,下列关于该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 该毒菌自身不能合成蛋白质B. 该毒菌具有完整的生物膜系统C. 该毒菌正常细胞中不含染色质(体)D. 该毒菌进行细胞呼吸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答案】B【解析】【分析】蘑菇属于真菌,是由真核细胞构成的。

【详解】A、蘑菇属于真核生物,含有核糖体,自身可以合成蛋白质,A错误。

B、真核生物具有完整生物膜系统,B正确。

C、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染色质(体),C错误。

的D、真核生物细胞呼吸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错误。

故选B。

【点睛】真核生物具备有核膜包裹的细胞核,核内有染色质(体)。

3.下列有关植物叶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 观察叶肉细胞的叶绿体需先用健那绿染色B. 气孔可通过控制气体交换从而影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C. 背光侧的叶绿体表面积比向光侧大有利于吸收光能D. 正常情况下叶肉细胞的细胞核中DNA不会进行复制【答案】A【解析】【分析】植物叶片的结构包括表皮(分上表皮和下表皮,且上、下表皮均含气孔)、叶肉和叶脉。

2019-2020学年全国名校高三(上)联考生物试卷(11月份)(有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全国名校高三(上)联考生物试卷(11月份)(有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全国名校高三(上)联考生物试卷(11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1.李斯特菌毒性很强,但致病力并不高,健康成年人即使感染了这种细菌,一般也不会造成严重后果。

该菌含有一种能催化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肽键形成的酶,用核酸酶处理该酶后蛋白质的合成受阻。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高温能使该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但该酶仍能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B. 该酶在核糖体中合成,并在核糖体中发挥作用C. 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李斯特菌线粒体基质中进行D. 该菌是单细胞的原核生物,溶菌酶可以溶解其细胞壁2.下列关于鉴定和分离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鉴定还原糖和蛋白质的试剂种类相同,但一些试剂的浓度不同B. 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b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C. 鉴定脂肪必须使用显微镜D. 鉴定还原糖需要水浴加热3.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图中Ⅰ为转录过程,Ⅱ为翻译过程,在细菌细胞中可进行图示过程B. 图中的Ⅱ翻译过程是从右向左进行的C. Ⅰ、Ⅱ过程都有水的形成,但形成的化学键不同D. 一个mRNA结合多个核糖体可以在短时间内合成大量的多种蛋白质4.β地中海贫血症是一种由β珠蛋白基因突变引起的单基因遗传病。

该基因存在多种突变类型。

甲患者珠蛋白β链第17、18位氨基酸缺失;乙患者β珠蛋白基因中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导致β链缩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单基因遗传病是指等位基因中有一个突变基因即可患病的遗传病B. 甲患者β链氨基酸的缺失是基因相应位置缺失2个碱基对所致C. 乙患者基因突变位点之后的碱基序列都发生了改变D. 通过染色体检查无法准确诊断该病的携带者和患者5.下列关于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人长时间行走脚上磨出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是因其中的液体主要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B. 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最高,O2浓度最低,这与自由扩散的动力和方向有关C. 血浆的pH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D. 高等动物排遗物和排泄物中的物质均经过内环境排出体外6.2018年11月5日,中国科学报发表了“降低水温,拯救野生中华鲟”的文章。

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份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份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份考试试卷生物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作答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卡。

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1. 我们如何找到回家的路?荣获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科学家发现大脑里的神经细胞—“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位置细胞”鲜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CB.“网格细胞”干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OC.上述两种细胞鲜重中原子数量最多的元素均是HD.P和S分别是“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中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2. 某50肽中有2个丙氨酸(C3H7O2N),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得到几种不同的有机产物,其中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

下列有关该过程产生的全部有机物中有关原子、基团或肽键数目的叙述,错误的是A.肽键数目减少4个B.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4个C.氢原子数目增加8个D.氧原子数目增加2个3.下图甲是人体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扇形图,图乙是有活性的人体细胞中元素含量的柱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图甲表示细胞鲜重,则A、B化合物依次是H2O、蛋白质B.若图乙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占细胞鲜重的百分比),则a、b、C依次是O、C、HC.地壳与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都是a,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D.若图甲表示细胞完全脱水后的化合物含量,则A 化合物是蛋白质4. 如果图1表示纤维素的结构组成方式,那么符合图2所示结构组成方式的是( )①核酸②多肽③淀粉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②5.下列关于糖类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都是还原糖,但元素组成不同B.淀粉、糖原、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成的多糖C.蔗糖、麦芽糖、乳糖都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D.蔗糖是淀粉的水解产物之一,麦芽糖是纤维素的水解产物之一6.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肠杆菌的细胞内有核糖体B.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拟核区中含有环状的DNA分子D.蓝藻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7.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使用盐酸的目的是( )①改变细胞膜的流动性②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③改变细胞膜的化学组成④将DNA与蛋白质分离⑤将RNA与蛋白质分离⑥利于RNA与染色剂结合⑦利于蛋白质与染色剂结合⑧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A.①④⑥B.②④⑧C.③⑤⑦D.②⑤⑥8.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精子与卵细胞的识别与结合依赖细胞的直接接触C.只有细胞产生的废物才能排到细胞外D.癌细胞的恶性增殖和转移与癌细胞膜成分的改变有关9.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活细胞中数量最多的化学元素都是氧B.活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含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是:蛋白质、脂质、无机盐、糖类、核酸C.活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与食物中的各种成分相同D.在不同的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种类基本相同,含量有差别10. 对下表中所列待测物质的检测,所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1. 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叶绿体中可发生CO2→C3→C6H1206,线粒体中可发生C6H1206→C3→CO2B.A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C.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发生在叶绿体中,化学能转变成光能发生在线粒体中D.都具有较大膜面积和复杂的酶系统,有利于新陈代谢高效而有序地进行12. 如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物质转换用实线表示,能量传递用虚线表示,图中a~g为物质,①~⑥为反应过程)。

2020届高三生物11月“八校联考”试题

2020届高三生物11月“八校联考”试题

2019届高三生物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对下列生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酵母菌②乳酸菌③硝化细菌④小球藻⑤念珠藻⑥黑藻A.①②③都是原核生物,都能发生基因突变B.④⑤⑥都能进行光合作用,都含有叶绿体C.①③④⑤⑥都能进行有氧呼吸D.除①②③外,都是自养生物2.下列叙述,错误的有()①一个核糖体能同时结合3种RNA分子②大肠杆菌通过内质网合成磷脂③酵母菌的细胞核中可以合成rRNA和DNA ④病毒都只含有一种核酸⑤用T2 噬菌体侵染肺炎双球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⑥膜蛋白减少不影响无机盐离子的吸收速率⑦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吸收的葡萄糖的途径是:细胞膜→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3.用32P标记的一个噬菌体侵染用15N标记的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100 个子代噬菌体。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所有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中都含15NB.所有子代噬菌体的核酸中都含15NC.含32P的子代噬菌体占所有子代噬菌体的1/50D.所有子代噬菌体只含15N不含32P4.某同学用无水乙醇提取强光下生长幼苗的叶绿体色素,用层析液进行层析。

如图为层析的结果(I、II、III、IV为色素条带)。

下列叙述误的是()A.若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则可以缩短得到四条色素带的时间B.Ⅲ、Ⅳ色素条带间距小,说明两种色素的溶解度差异小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小是I>II>III>IVD.与强光照相比,正常光照下的幼苗绿色比较深5.下列有关人体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皮肤、黏膜以及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B.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并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免疫D.人体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引起的疾病是免疫缺陷病6.下列关于肽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环状八肽分子彻底水解要消耗7个水分子B.蛋白质都是由2条或2条以上多肽链构成的C.高温使蛋白质变性是由于肽键的断裂造成的D.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7.正在分化的某种两栖类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中,一种RNA的合成非常旺盛,但将完整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该RNA的合成立即停止.下列对这一实验现象的分析中,合理的解释是()A.卵细胞内可能含有抑制相关基因表达的物质B.卵细胞中缺少合成该RNA的原料C.卵细胞内缺少合成RNA聚合酶的细胞器D.实验中丢失了合成该RNA的基因8.将一份刚采摘的新鲜蓝莓用高浓度的CO 2处理48 h 后,贮藏在温度为1 ℃的冷库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三生物11月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60分(1.5×40)1.一位在南极科学考察站工作的科学家,当他由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其下列各项生理变化与下图变化趋势相符的是①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②身体耗氧量变化③肾上腺素分泌量④汗腺的分泌量 A.②③B.①④C.②④ D.①③2.止痛药(如“度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

试推测它的作用机制是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B.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3.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②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③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④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4.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5.皮肤、肠粘膜组织损伤,发生炎症时,产生和释放的组织胺使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大,血浆则渗入间隙而形成水肿,组织胺对血管的调节方式是A.激素调节 B.体液调节 C.植物性神经调节 D.高级神经中枢调节6.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合理的一项是()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使甲状腺产生甲状腺激素B.胰岛分泌具有拮抗作用的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对血糖含量进行调节C.人体的反馈调节中,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是完全独立的。

D.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会抑制呼吸中枢的活动7.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

下列对于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B.递质是一种化学信号C.递质能使突触后膜电位发生改变D.递质传递是双向的8.右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节或神经调节的过程B.如果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C.如果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D.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9.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常见病。

流感病毒有不同的亚型,现有多种流感疫苗,有人注射了一种流感疫苗后,在流感流行期间未患流感,但流感再次流行时,却患了流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流感病毒可能发生了突变 B.抗体在体内存留的时间短C.流行的流感病毒与注射的流感疫苗可能不是同种类型D.流感病毒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10.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组成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C.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方向的D.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无关1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HCO3-、HPO22一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12. 当人们参加强体力劳动大量出汗时,为了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机体必须进行多项调节,其中包括①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②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③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④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3.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B.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C.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D.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14.人体调节体温的神经中枢位于A.下丘脑B.延髓C.大脑D.小脑15.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

近年来因抗药菌株增多等原因,使人类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

下列有关结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A.结核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B.结核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应用抗生素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C.接种卡介苗后,T细胞受刺激成为记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D.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16. 下列关于人和高等动物机体代谢及调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多余的糖可以转化为非必需氨基酸,而多余的氨基酸可以贮存B.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强度受糖类分解代谢强度的制约C.肾上腺素的分泌受下丘脑直接控制,与血糖浓度无关D.胰高血糖素促进肝脏和肌肉细胞的糖原分解为葡萄糖17.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A.血浆CO2浓度升高B.血浆乳酸浓度升高C.血浆渗透压升高D.血糖浓度升高18.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19.如图所示,甲图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果甲图中b处的生长素浓度为m,设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X,则()A.m<X<n B.X= iC.n<X<i D.X>i20.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下图甲所示。

则曲线上P 点最可能对应于图乙中的位置是A .aB .bC .cD d21.引起植物内生长素分布不均匀的原因有A .温度、湿度B .湿度、空气C .阳光、地心引力D .阴暗、温度22.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

其原因是 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 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 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23.燕麦胚芽鞘经如下图一所示处理,—段时间后,取其甲、乙两块琼脂,置于已切去尖端的胚芽鞘A 、B 上,A 以单侧光照处理如图二所示。

则弯曲程度A .A=B B .A>B C. A<B D .不一定24.如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的是A.根具有向重力性,茎具有负向重力性B.生长素对植物的作用具有二重性C.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一种适应D.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25.以下对生物激素调节及其应用方面的说法中,正确地是A.某农民种的小麦在杨花期受到大风袭击,影响了传粉,该农民给小麦喷洒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他认为这样能避免小麦减产B.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蝌蚪会停止生长,因而不能形成青蛙成体;幼年人会患呆小症;成年人耗氧量会增加C.切除动物的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而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增加D.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对于维持动物内环境的稳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等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激素间的拮抗作用对机体是不利的,机体能通过反馈调节来缓解这种作用26、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 A .a 种群与b 种群为捕食关系,a 种群依赖于b 种群 B a 种群与b 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 a 为S 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 b 为J 型增长,始终受到a 种群的制约27、环境污染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从生物圈功能上分析,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A 、人类排放废物的增加B 、物质循环回路被阻断C 、自动净化能力被阻断D 、物质循环回路在一定程度上被阻断28、右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个种群数量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最准确的是A 、甲为生产者,乙为初级消费者B 、甲→乙→丙构成一条食物链KC、甲与乙、乙与丙为捕食关系D、甲与丙为竞争关系29.哪一项措施最可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相符合A.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少于消费者的能量B.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C.农田从收获中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D.农田施用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30.2006年4月份的《生物学教学》上登载:胃幽门处的幽门螺杆菌是诱发胃溃疡的主要因素;我国宁夏引入狐狸以防治鼠害;为了提高蜂蜜质量和产量而引进的西方蜜蜂对中国本土蜜蜂造成严重排挤而使新疆和大兴安岭几种蜜蜂相继灭绝。

请分析幽门螺杆菌与人、狐狸与鼠、西方蜜蜂与本土蜜蜂的生态学关系分别是A.寄生、捕食、竞争B.捕食、竞争、种内斗争C.共生、竞争、种内斗争D.寄生、捕食、种内斗争31.在下面的营养结构中,若能量传的效率为10%,以鸟类同化的总能量中食虫获得的总能量为x轴,植物供应能量为y轴,绘制的相关曲线是32.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33.“猪一沼一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

该生态农业模式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人了废物资源化的良胜循环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人34.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③④D.③④⑤3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人老龄化阶段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D.由于微甘菊人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36.下列选项中不能演替为森(树)林的是A.西北地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B.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林区C.沂蒙山区的裸露的岩地D.黄河三角洲的耕3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38.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取食方式为吞食的三个物种随食物颗粒大小而产生的种群数量分布。

下列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三个物种的食物资源完全相同B.物种甲与物种乙为竞争关系C.物种丙与物种甲为捕食关系D.能量流动方向由甲经乙到丙39.根据下表中甲、乙两个国家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统计数据,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B.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C.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D.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40.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A.物种进化B.外来物种入侵C.群落演替D.垂直结构莱西二中高三生物月考试题(11月)班级姓名41.脑梗死在中、老年人中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是由于脑部动脉血管的粥样硬化所引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