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

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对策健康有两个方面: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一个终生相随的人生课题,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
人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中职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1.适应性差,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差对于惯了应试教育环境的学生来说,职业学校是一种新的教学管理模式。
研究方法、生活方式较以前更加宽松灵活。
面对新生活、新环境,有的同学不知所措,不知道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和研究。
这些问题导致一些同学产生了厌倦和烦闷情绪,甚至表现出偏激情绪和极端的行为方式。
2.自卑心理自卑”又称“自我否定意识”,表现为消极的自我评价。
大部分中职学生能够意识到研究的重要性,而且也有想学好的愿望,但是他们没有好的研究方法,对研究缺乏动力和毅力,所以成绩不理想。
这些学生在初中研究阶段普遍就被认为“成绩差、没出息”。
这种认知使学生看不到自己的长处,而放大自己的不足,产生自卑心理。
3.缺乏自信心自信心是指自己相信自己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
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
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常常怀疑自己实现研究目标的能力,在研究结果尚未出现之时就抱有负面的期待,总认为自己的能力不够,即使再努力也无济于事。
这些想法导致他们放弃努力,躲避研究行为,使学业更加落后,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4.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指对外界的规范、要求产生反感、厌恶、反抗的心理。
这种心理在中职学生中也较为常见。
学生可能会因为对学校规定的不满而表现出逆反心理,甚至会采取极端的行为方式。
这种行为可能会对学生的研究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对策:1.适应性差,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差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研究和生活环境。
同时,学生也应该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环境,寻找适合自己的研究和生活方式。
2.自卑心理学校和家长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研究态度和研究方法。
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背景介绍部分将从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性、严重性以及相关研究现状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性不容忽视。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中职学校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业、人际关系、职业规划等多方面的压力。
这些压力往往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严重性也不容忽视。
据统计,越来越多的中职学生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了一些极端事件。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健康,也给学校和家庭带来了诸多困扰。
目前关于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还比较有限,需要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只有深入了解和解决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幸福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
【以上为2000字内容】1.2 问题现状在中职学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给他们的成长和学习带来了一定困扰。
学校的学业压力过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校通常注重实践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学生需要面对繁重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有时候需要长时间的加班和熬夜来完成作业和项目,造成他们的身心透支。
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一个常见的困扰。
在面对同学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时,有些学生可能会感到压力和不适,甚至出现人际冲突和孤立现象。
对于职业规划的困惑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的学生往往面临着要选择职业和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决策,但由于缺乏相关指导和支持,导致他们感到茫然和无助。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生活质量,更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解决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3 研究意义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虽然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和职业规划困惑在中职学校学生中普遍存在,但是这些问题往往被忽视或者轻视。
中职生心理问题及对策

中职生心理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进入中等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
在这样的环境下,中职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会面临各种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了解并解决中职生的心理问题,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一些中职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一、焦虑和压力随着学业的加重和社会实践的压力,许多中职生会面临焦虑和压力。
他们可能担心自己的学习成绩、未来的就业前景等问题,造成心理负担。
对策:学校需要加强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建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团队,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
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等,帮助中职生正确应对焦虑和压力,培养他们的心理抗压能力。
二、自我认同问题在中职学校,许多学生会面临自我认同问题,特别是在面对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各种期待和压力时,他们可能会产生自卑感和自我怀疑,影响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对策:学校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关怀,建立和谐的班集体氛围,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学校还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和潜力。
三、人际关系问题在中职学校,学生们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问题,如同学之间的矛盾、师生之间的摩擦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业表现。
对策:学校需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学会有效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校还可以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及时化解矛盾,维护良好的校园环境。
四、职业焦虑由于中职学生接受的是职业技能培训,他们可能面临着就业压力和职业发展方向的困惑,产生职业焦虑。
对策:学校可以加强对职业规划的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了解各种职业选择和发展前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明确职业目标。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和就业指导活动,帮助学生提前融入职场,增强就业的信心和能力。
中职生心理问题及对策

中职生心理问题及对策中职生是指就读于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
他们在学业、生活、情感等方面都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
本文将分析中职生的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学业压力问题中职生一般都要面对比高中生更加紧张的学业压力。
许多学生觉得自己的学习质量不够好,考试成绩不理想,会影响到自己的未来发展。
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到紧张、焦虑,甚至有些人会出现学习厌恶现象。
应对策略: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时间规划,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2)学会分配自己的时间,把时间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比如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学习效率等。
(3)在学习中逐渐培养自己的兴趣,把学习变为一种享受。
(4)及时向身边的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让他们帮助自己制定更为合理的学习方向和方法。
2. 自主心理问题中职生是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道防线,他们需要面对自立的压力。
在这个发展期,许多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独立思考,做出正确的决定,但有些学生却不知道应该如何自己去做决定和面对生活中的问题。
应对策略:如何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呢?首先必须要认清自己面对的问题,并积极地寻求相关的信息。
此外,需要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充分了解问题,可以通过与身边的同学、老师、家长交流,了解更多信息,形成更加全面的思路。
(2)学习如何进行思维分析,可以通过逻辑推理、事实分析等方法来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
(3)学会宽容、理解和关爱自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要过于苛求自己,需要学会宽容和信心。
(4)寻求他人的帮助,学生可以通过向身边的老师、朋友和家长等咨询一些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问题,获得帮助和支持。
3. 情感问题中职生正处于人生的发展时期,情感问题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
在学习和生活中,许多学生都会遭遇各种情感困扰,比如男女之间的感情纠葛、同学之间的矛盾等等。
应对策略:情感问题是中职生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
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职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
探究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1. 学习压力大中职生学习任务繁重,学科内容较为复杂,很多学生都感到学习压力很大。
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学习状态下容易导致身体疲劳、神经衰弱等身体上的问题。
2. 自我认同感不强中职生处于青春期阶段,自我认同感尚未完全建立起来。
他们常常会受到周围环境和他人评价的影响,在自我认同方面存在一定的困惑和迷茫。
3. 情感问题部分中职生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缺陷,缺乏父母关爱和指导。
加之青春期本身就是情感波动较大的时期,在情感上容易出现问题,比如感情失落、孤独等。
4. 社交困难中职生大多处于学习和生活环境相对封闭的校园内,社交机会相对较少。
有些中职生由于性格内向或者缺乏自信,很难主动与他人交流。
三、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1. 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中职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不要盲目追求高分数。
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并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避免过度压力。
2. 建立自我认同感中职生应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接受自己。
同时,要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扩大社交圈子,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3. 关注情感健康家长和老师应该关注中职生的情感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问题。
同时,家长应该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在家庭教育方面给予更多关爱和支持。
4. 提高社交能力中职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
同时,可以多参加一些课外兴趣班,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增强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四、结论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了他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对整个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
我们应该重视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只有保障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才能更好地促进中职教育的全面发展。
中职生心理特点分析及教育对策

中职生心理特点分析及教育对策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培养着大量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与普通高中相比,中职生在性格和心理上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
了解并深入分析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并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对于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分析1. 自我认同不足中职学生通常经历了初中阶段对学业的挫折或者社会问题,可能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未来发展感到不自信。
他们在学业上常常表现出对自己能力的不足认知,甚至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前景产生怀疑。
这种自我认同不足的心理特点会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2. 对未来生涯规划模糊相对于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生在职业规划方面往往显得比较模糊。
他们可能只是被家庭或学校的安排选择了某个专业,并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和充分的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他们对未来职业规划缺乏明确目标和计划,缺乏专业素养的自信。
3. 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在中职学校,学习方式更加聚焦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对于普通科目的学习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
中职生在面对课外自主学习时,常常缺乏自我激励和自主学习能力,对自己的学业负责意识不强,容易出现拖延和懒惰的现象。
4. 对社会适应能力差相比于普通高中学生,中职生在学校期间已接触和参与实习、工作环境,对社会生活有着更强烈的适应需求。
但是由于学校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相对不足,部分中职生在社会交往和沟通上存在困难和依赖,适应能力不足的现象较为明显。
1. 加强职业规划指导针对中职学生对未来职业规划的模糊和不确定,学校需要加强职业规划的指导教育。
可以通过心理测试、职业测评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职业规划,明确自己的目标,助力学生在学业之余更好地为未来职业做准备。
2. 增强自我认同心理教育为了帮助中职学生克服自我认同不足的心理特点,学校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意识,增强对自己的认同。
中职生心理问题及对策

中职生心理问题及对策近年来,中职生心理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的变革,中职生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他们不仅需要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变化,还要面对就业和职业规划等现实问题,这些都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就中职生心理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中职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1.沮丧和消极情绪。
随着学业和生活压力的增加,许多中职生常常会感到沮丧和消极情绪。
他们觉得自己面对的问题太多太难,缺乏应对的勇气和信心,因此常常表现出情绪低落和消极态度。
2.适应能力不足。
由于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一些中职生缺乏良好的适应能力,对新环境和新事物产生排斥和抵触心理,这会影响他们在学校和社会中的正常生活和发展。
3.焦虑和压力过大。
中职生们在学业、就业和生活等方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些人会由于无法承受而产生焦虑和恐慌情绪,这会导致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出现身体和心理方面的问题。
4.自我认知不清。
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一些中职生对自己的认知不够清晰,缺乏对未来的规划和定位,这会使他们缺乏方向感和前进动力,对人生感到迷茫和无助。
1.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给中职生们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但也使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
包括就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物质欲望强烈等,这都会对他们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
2.教育体制的变革。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发展,中职生们所受到的教育和培训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给他们带来了新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但也可能会导致一些适应和困扰问题。
3.家庭和个人因素。
中职生的家庭环境和个人性格也会对其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家庭关系不和谐、亲情缺失、性格压抑等,这都可能使其产生心理问题。
4.学校教育和管理。
学校的教育方式和管理手段也会对中职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教学方式单一、班级管理不善、师生关系紧张等,这些都可能使中职生在心理上产生问题。
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中职教育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中职学校的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中职学校的学生年龄较小,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求职竞争激烈的当下,中职学生更加容易面临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将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心理健康问题分析1.学业压力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业压力较大,他们需要既要完成学业任务,同时还要学习专业技能。
对于一些学业成绩不突出的学生来说,面临着就业前景不确定的压力,这会给他们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
2.就业焦虑中职学校的学生主要是为了将来能够顺利就业,因此就业焦虑是他们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
在面对未来就业前景时,他们会面临诸多的困难和压力,包括就业渠道窄、竞争激烈等问题。
3.人际关系问题中职学校学生处在成长期,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些学生可能会遭受同学欺凌,或者因为自身原因与同学之间发生矛盾,这些问题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二、对策建议1.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制度中职学校应当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宣传工作。
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调查等形式,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导学生如何应对学业压力、就业焦虑等问题。
2.加强师生心理辅导学校应该加强对师生心理辅导工作,鼓励学生与老师分享心理困惑,老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及时提供正确的心理疏导。
学校可以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来学校,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
3.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领导部门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可以加大对学校设施的投入,提高教学水平,优化学校管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
4.加强职业规划教育中职学校应当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就业问题。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与企业合作的实习计划,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渠道。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问题和心理教育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问题和心理教育对策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问题和心理教育对策一、中职生问题表现及心理特点分析学生的问题复杂多样。
根据我校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我对其作心理归因分析如下:1、学习缺乏兴趣,主动性差,自觉性低,依赖心理强中职校的招生条件放宽后,各种低素质学生都涌进学校来,有相当部分的学生连升中考试都没有勇气参加,甚至有些初中未毕业就提前离开学校,他们的基础知识薄弱,认知水平较低,接受能力差。
在学习上自觉性低,离开老师的指导就不知所措,依赖性很强。
2、自卑感强,行动退缩中职校来自特殊家庭的学生逐年上升,他们原本在学习、心理、性格等方面就存在诸多问题,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学习要求,容易产生自卑感。
尤其是学业不良的学生由于基础差、成绩不好,从小学到初中都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重视和肯定,受到的都是批评、斥责、伤害和不公平的待遇,于是逐渐对老师产生惧怕,对学习失去信心。
即表现为自尊的下降、强烈的失败感、学习消极、不愿做出努力。
这些学生自认不如别人,不爱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不愿参加各种活动和竞赛。
3、心理矛盾冲突过强,情绪激烈,行为走极端中职校“问题学生”存在诸多矛盾心理和行为。
诸如自我评价方面,要么盲目自大、自我为中心,要么自暴自弃丧失信心、悲观消极;对周围充满敌视又渴望被人理解和被人爱;对集体远而避之又对其有依赖性;争强好胜又过度自卑;情绪极其忧郁,“喜怒不形于色”,但一旦有烦心事就一触即发,表现得十分激烈,行为往往走极端。
长期受到诸多矛盾心理煎熬,他们自然形成扭曲的性格和偏常的行为。
二、中职生问题的成因分析经调查,我们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大多数来自特殊家庭,缺失家庭教育的家庭。
此外也与学校教育、社会风气和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有关。
1、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引起的不良行为学生的问题也与家长不当的教育有关。
有些家长溺爱娇惯,造成学生独立性差、胆小、退缩;或以我为中心,好强任性。
有些家长失去对孩子的信心和希望,干脆放任自流,把孩子推往学校。
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中职学校,学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面临着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加强对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关注,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就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应对对策。
1. 学业压力大中职学校的学生通常需要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他们需要在短时间内学习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
这种学业压力可能会导致学生产生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
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完成学业之后,需要面临着就业的压力。
由于就业市场的竞争激烈,许多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感到焦虑和不安,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3. 人际关系问题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通常来自不同的家庭和地区,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着各种人际关系问题,比如互相排斥、欺凌等,这些问题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4. 自我认知不足中职学校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自我和未来的认知可能不够清晰,这可能会导致他们产生自卑、自我怀疑等心理问题。
5. 家庭问题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导学生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提高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学校可以通过心理健康课程、心理辅导等方式来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应该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
学校可以采取开展课外活动、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方式,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减轻他们的学业压力。
3. 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帮助他们了解就业市场的情况,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减轻他们对就业的焦虑。
学校可以邀请相关专业人士来为学生讲解就业市场的情况,分享就业经验等。
4. 加强师生沟通学校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帮助。
学校可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服务。
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心理健康对中职学校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人们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
中职学校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育和认知水平都在迅速发展,他们面临着来自学业、家庭、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业发展。
心理健康不佳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果差,甚至可能影响到考试表现。
心理健康问题会影响学生的生活质量和人际关系。
心理问题会导致学生情绪波动大、与同学关系紧张,甚至可能出现自闭、抑郁等情况。
心理健康问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会造成负面影响。
长期的心理问题可能会导致生理健康方面的隐患,严重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
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绝不可忽视。
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教育,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中职学生面临着来自学业和生活的双重压力。
他们需要面对繁重的课业任务和实习要求,同时还要处理个人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这种压力常常导致学生焦虑、担忧和抑郁。
社会对中职学生的期望值较低,缺乏对其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支持。
相比高中生和大学生,中职学生通常被认为学习能力、职业前景等方面存在局限,这种负面评价也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中职学生在青春期正处于身心发育和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很容易受到情绪波动和身份认同等问题的影响。
他们可能面临着自我认知不足、社交能力不足等困扰,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并不乐观,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关注与干预。
只有通过有效的措施和政策支持,才能帮助中职学生健康成长,充分展现他们的潜力和价值。
2.2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学业压力、职业选择困难、人际关系问题、家庭环境不稳定、社会环境不良等几个方面。
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职学校的学生在接受专业技能培训的也逐渐面临着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是人们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健康的心理状态对其职业发展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心理健康问题1.学业压力中职学校的课程紧张、学习内容繁杂,学生需要面对大量的理论与实践操作课程,学业压力较大。
一些学生由于学业负担过重,常常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甚至出现厌学情绪。
2.职业发展焦虑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也需要考虑自己的职业发展问题。
一些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焦虑,担心是否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是否能够胜任未来的职业岗位。
3.人际关系问题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和背景,他们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
一些学生由于性格内向、社交能力不足,面对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时感到困惑和焦虑。
4.心理调适困难无论是学习压力还是职业发展问题,都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情绪波动等,一些学生对此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导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二、对策建议1.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中职学校可以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对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
学校可以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服务。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职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学会面对学业压力、职业发展焦虑和人际关系问题。
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
3.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业发展。
比如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文化活动、举办学科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减轻学业压力。
4.加强家校合作学校与家庭应该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精品文档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对策中职生正值青春期,这段时期他们心理渐趋成熟,追求人格独立,但同时也是心理变化最激烈、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是应往届的初中毕业生,也有一部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初中就中途辍学的青少年。
他们大部分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经常被忽视的教育弱势群体,由于在校成绩不理想、教师不重视,他们在校学习和生活中心理问题呈多发、易发、复杂性强等特点,是一个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特别关注的教育弱势群体。
一中职生的心理问题1.中职生的学习心理问题一是存在厌学心理,厌学的主要特征是对学习毫无兴趣,视学习为负担,把学习作为一件痛苦的事情,不能从事正常的学习活动,经常逃学或旷课,严重的会导致辍学。
二是存在抗学心理,在学习上,中职生往往习惯于把考试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小聪明上,或寄托在任课教师的一份复习资料上,或寄托在教师的“高抬贵手”及“慈悲心”上,他们对学习上的得失缺乏合理的归因,习惯于敷衍了事、得过且过。
中职生的学习表面上是轻松的,但事实上他们在学习方面的心理压力很大,特别是跟身边的大专同学相比,升学难、出路窄的压力常使他们感到前途渺茫,进而对学习产生较严重的恐惧和抗拒心理。
三是学习自卑感强,大部分中职生因为中考失利而没有顺利进入高中,成绩差是他们每个人心中的伤口,带着这个伤口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自然会有一种自卑感。
中职学生的自卑感比较强,他们很怕别人问“在哪里上学啊”“上的是什么学校”等敏感性问题。
2.中职生的感情心理问题中职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五彩缤纷的,而情绪、情感最能体现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复杂多变。
中职学生的情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较差,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
处于青年初期的中职学生易冲动、缺乏理智。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中职学生情绪躁动不安,动不动就想哭,或大叫大喊、摔砸东西,及同学、朋友争论起来面红耳赤,甚至发生激烈的争执。
不少情感冷漠的中职学生对他人怀有戒心或敌意,对人对事的态度冷淡、漠不关心,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置身事外。
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管理对策

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管理对策1. 引言1.1 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一、适应能力弱:由于中职学生通常来自于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环境,他们在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时往往会感到困难和压力,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引导。
二、自我认知不足:中职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自己的认知和了解还不够深入和清晰,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缺乏自信和自主性。
三、学习动力不足:相对于普通高中学生,中职学生更倾向于实践性学习,对于理论性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容易产生学习倦怠和消极情绪。
四、缺乏团队意识:中职学生通常更关注个人利益和发展,缺乏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心,容易出现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以上是中职学生心理特点的主要内容,了解这些特点对于有效管理和引导中职学生的心理具有重要意义。
1.2 中职学生管理的重要性中职学生管理是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中职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心理特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得到专门的管理和关注。
中职学生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职学生管理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至关重要。
通过管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地发展,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职学生管理对于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处于青春期,身心发育迅速,情绪波动大,管理的不当会导致学生产生负面情绪,影响学习效果,严重的还可能导致学生发生心理问题。
通过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
中职学生管理对于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管理能够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学生的良好行为也可以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中职学生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重视。
2. 正文2.1 了解中职学生心理特点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和关注。
在中职学生中,往往存在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压力,他们对自己的学业和职业发展有着较高的期望,同时也可能会面临着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和就业压力等多种问题。
中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

中职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一、厌学心理厌学的主要特征是对学习毫无兴趣,视学习为负担,把学习作为一件痛苦的事情,不能从事正常的学习活动,经常逃学或旷课,严重的会导致辍学。
在中职孩子中,常出现如下几种厌学心理。
1.新生的厌学心理从初中刚进入中专的孩子,常表现出对新环境的不适应。
如思念亲人和以前的同学、朋友,不习惯学校食堂的伙食,不能独立生活等。
一部分农村出来的孩子还因觉得不如城里同学经济富足、见多识广,从而产生自卑感,严重的会产生退学的念头。
2.被动无奈型孩子的厌学心理大部分孩子上中职学校是因为成绩不理想,不能进入普通高中,或迫于父母的压力,在无可奈何的状况下来到中职学校学习的。
他们大多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自信心不足,对学习提不起兴趣。
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被淘汰,被遗弃的人,将来没有出息,没有希望,没有前途,没有作为。
因而学习不认真,态度不端正,不思进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每天都在混日子。
3.学习后进生的厌学心理一部分孩子因为学习基础较差,他们在学习上无法满足自己成功的愿望。
加上平常又遭受社会的偏见、家长的漠视、升入高中同学的歧视,感觉生活中无人能理解和关怀自己,品尝到的只是失败、自卑被忽视等负面情感体验,逐渐形成了学习无价值、自己是学不好的“差生”等想法,这些又反映到日常行为上,形成恶性循环,很快就患上了厌学症。
而另一部分孩子则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宠儿,生活中的任何困难几乎都是父母帮助解决,因此孩子缺乏恒心,意志薄弱,在学校里碰到困难就畏惧,打退堂鼓,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针对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不同原因,学校和家长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教育和疏导工作。
1. 如果孩子的厌学情绪是由不能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引起的,那么班主任和家长就要及时地给新生多一些关心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关心,帮助他们渡过适应期。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活动来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的校园生活。
比如,组织“新老生见面会”,鼓励新生与老生之间多交流学习和生活方面的经验;组织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使新生多认识新同学、结交新朋友。
中职生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中职生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自卑
自卑是中职生心理问题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这是因为很多中职生都有学习成绩不如其他同学或家庭背景不好等方面的困扰。
而自卑会对中职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比如缺乏自信、失去斗志、退缩等。
应对自卑问题的方法:
1. 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认可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找到自己的定位。
2. 培养一项自己的特长或特点,让自己在某个方面成为专家,从而获得自信。
3. 多和老师或家长沟通,寻求帮助和支持,让自己在困难面前更有勇气和决心。
二、焦虑
中职生通常会面临实习考核、就业竞争等压力,这些压力都可能导致中职生产生焦虑。
焦虑不仅会影响学习成绩,还可能导致健康问题,比如失眠、食欲不振等。
1. 让自己有个清晰的目标,制定可行的计划,分步骤解决问题。
2. 学会舒缓压力,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打坐等方法来达到舒缓情绪的效果。
3. 积极参加有益的活动,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增强自信心。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对策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对策篇一: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对策摘要:本文通过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探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正文:一、心理健康问题探析1.1 焦虑和抑郁在中职学生中,焦虑和抑郁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据研究,中职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比例高达40%以上。
主要原因是中职学校的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较大,以及个人面临的家庭和社会压力。
1.2 孤独感和社交隔离在中职学校中,由于学业繁忙和人际关系的疏远,中职学生经常感到孤独和社交隔离。
这会导致他们缺乏自信和自尊心,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
1.3 自我认知和自我认同问题在中职学生中,自我认知和自我认同问题比较普遍。
他们可能对自己的外貌、性格、能力等方面缺乏自信,导致他们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对策2.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该建立心理健康课程,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和应对策略。
2.2 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援助学校应该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援助。
心理咨询师应该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及时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2.3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中职学校中,学生需要与老师、同学和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校应该积极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让学生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2.4 培养自我认知和自我认同能力学校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如课程、活动、实践等,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认同能力。
学生应该学会自我鼓励、自我激励,增强自信心,提升自我认同。
结论: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援助,同时培养学生自我认知和自我认同能力,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篇二: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及对策摘要:中职学校是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教育的主要场所,学生在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心理挑战。
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一、引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是指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结束后,选择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培训的学生群体。
作为该群体的一员,中职生面临着许多心理健康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
二、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1. 学业压力中职生面临着来自于学习任务的压力。
他们需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应对考试、实习和就业等多重压力,导致他们感到焦虑和紧张。
2. 职业选择困难中职生在学习期间需要做出自己的职业选择,而面临着个人兴趣、家庭期望、职业前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感到迷茫和无助。
3. 自我认同问题中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常会遭受来自社会的偏见和歧视,他们可能面临认同自己身份的问题,感到自卑和不被接纳。
4. 人际关系问题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后,中职生需要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他们可能遇到与同学、老师之间的沟通问题,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和不良。
三、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1. 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对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了解心理问题的本质和原因,并提供应对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心理咨询等形式进行,增强中职生的心理素质。
2. 搭建职业规划平台学校可以建立职业规划平台,为中职生提供职业咨询和指导服务。
通过对不同职业的介绍和分析,帮助中职生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和职业发展前景,从而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
3. 增强自我认同感学校应该加强对中职生的关爱和支持,重视他们的身份认同问题。
可以通过组织集体活动、开展主题讲座等方式,帮助中职生树立自信,增强自我认同感。
4.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学校应该注重培养中职生的社交能力和人际交往技巧。
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提供实践机会,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
四、总结与回顾本文主要讨论了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中职生面临学业压力、职业选择困难、自我认同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等方面的挑战。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中职生群体中。
中职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压力,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一些常见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常见问题1. 教育观念滞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中职学校和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甚至认为学习成绩和技能培养才是最重要的。
这种观念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不高,教育内容和形式也相对单一。
2. 专业师资力量不足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普遍存在专业水平不高、数量不足的问题。
部分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难以满足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
此外,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往往身兼数职,难以全身心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3. 教育内容和方法不完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操作和个体差异。
同时,教育方法单一,多采用课堂讲授、讲座等形式,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4. 家庭教育缺失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庭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
然而,许多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或教育观念的原因,对子女的心理健康关注不足。
家庭教育缺失导致中职生在学校教育中难以得到有效的心理支持。
5. 社会环境压力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中职生面临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重压力。
这些压力可能导致中职生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
二、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1. 转变教育观念,提高重视程度学校和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整体教育规划,确保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水平中职学校应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中职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职学校学生作为青少年群体,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面临着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和挑战。
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困扰也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一些不良行为和心理疾病的发生。
加强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认真研究和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特点和原因,才能有效制定相应的对策,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2000字】2. 正文2.1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1. 学习压力过大:中职学校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繁重,考试压力大等原因,容易出现学习焦虑、考试焦虑等问题。
一些学生可能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而感到自卑、沮丧。
2. 社交问题:中职学校学生正处在青春期,面临着同伴关系、爱情关系等各种社交问题。
有些学生由于人际关系不和谐,导致孤独、抑郁等问题。
3. 家庭问题:一些中职学生家庭环境不稳定,可能存在家庭暴力、离异等问题。
这些家庭问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使他们感到无助、焦虑。
4. 自我认知问题:部分中职学生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缺乏正确的认知,可能存在自卑、自尊心过强等问题。
5. 心理障碍:有些学生本身就存在心理障碍,比如焦虑症、抑郁症等,需要及时干预和治疗。
以上是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的一些方面,学校和社会应该重视这些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2 中职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一、学习压力过大。
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巨大压力,他们需要兼顾学习、实习、考试等多重任务,导致心理负担过重。
二、生活适应能力不足。
由于中职学校学生通常是初次离开家庭独立生活,他们可能会面临生活自理能力不足、人际关系困难等问题,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作者:严群花
来源:《卷宗》2016年第11期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化,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
本文就其普遍存在的问题行为进行心理分析,并提出解决学生问题行为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问题;心理;教育对策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以下简称职校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
职校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
本文初步探析其心理问题形成原因,并尝试提出一些可行的改善对策。
1 中职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1.1 认知能力水平较低,学习缺乏兴趣焦虑现象比较普遍
近年来,中职校迫于生计和招生的压力,不得不大大放宽招生条件,各种低素质学生都涌进学校来,有相当部分的学生连升中考试都没有勇气参加,甚至有些初中未毕业就提前离开学校。
他们的基础知识薄弱,认知水平较低,接受能力差。
相当一部分职校生对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和自己的学习习惯缺少必要的反思自省意识,不懂得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不懂得如何进行学习成败上的合理归因。
还有不少职校生是读不进书又不得不读书,在家中瞒着父母,在学校应付老师,对学习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摆脱不掉的心理压力。
对考试或某些学科、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
1.2 自控能力差,感情脆弱,经不起挫折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职校生情绪躁动不安,动不动就想哭,大叫大喊或摔砸东西,与同学、朋友争论起来面红耳赤,甚至发生激烈的争执。
他们的情绪变化很快,常常是稍遇刺激,即刻爆发,出现偏激情绪和极端的行为方式,冲动性强,自控力差。
另外,他们的感情脆弱,碰到情感问题没应对之策,比如我校的陈某某与一个男生恋爱,后两人分手,就出现轻生的念头,班主任及时在周记里发现,并做了细致的疏导工作,才不至于发生悲剧,足可说明学生对生活逆境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清楚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
一些职校生稍遇挫折,就觉得受不了,就会出现出走、打架、斗殴、自残、轻生等现象,可见应对挫折的能力相当薄弱。
1.3 自卑自贱心理严重
自卑心理是个体在外界的消极暗示下,由于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产生强烈的反差而引起的自我贬低、自我否定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
它的外在表现就是看轻自己,对个人的能力与品质做出不符合实际的偏低评价,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即使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
尤其是学业不良的学生由于基础差、成绩不好,从小学到初中都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重视和肯定,受到的都是批评、斥责、伤害和不公平的待遇,于是逐渐对老师产生惧怕,对学习失去信心。
从心理学角度,这类归因称为“习得无助感”,即表现为自尊的下降、强烈的失败感、学习消极、不愿作出努力。
这些学生自认不如别人,不愿与其他人交往,不爱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不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和竞赛。
2 中职生问题的成因分析
经过调查,笔者发现“问题学生”有相当部分来自特殊家庭:贫困家庭、单亲家庭、缺失父爱(母爱)和家庭教育的家庭。
此外也与学校教育、社会风气和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有关。
2.1 家庭贫困而引起的自卑心理
贫困生大多来自社会弱势群体家庭,存在较多的基本生活困难。
进人中职校后的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和其他的杂费,增加了贫困生的心理负担。
在经济压力下,加上自身认识不足,这些学生产生如焦虑和紧张、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过度自卑、自我评价偏低等心理问题,对学习、生活失去信心。
2.2 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引起的不良行为
学生的问题也与家长不当的教育有关。
有些家长溺爱娇惯,造成学生独立性差、胆小、退缩;或以我为中心,好强任性。
有些家长失去对孩子的信心和希望,干脆放任自流,把孩子推往学校,当孩子最需要温情和关怀时,父母无暇顾及,导致学生产生不良行为或行为异常;有的父母长期在外工作,将孩子托给爷爷、奶奶照顾,隔代抚养极易造成“只养不教”的结果。
2.3 教师教育不当引起的心理问题和过激行为
中职校小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偏爱优等生,歧视差生;对问题学生不关心、不尊重、不了解,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动辄就训斥,这样刺激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和过激行为。
2.4 学生自身的因素
2.4.1学业上和交往上遭受的挫折导致学生过度自卑、自暴自弃行为
中职生的问题行为绝大多数都由学习成绩差、厌学所引起的。
他们在来职校之前已经是学习上的失败者,被老师和同学看不起,在班集体和家庭中常常被歧视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因而他们对同学和老师存有戒心,更不愿意与成绩好的同学交往。
他们长期处于这种不良地位,慢慢地形成自卑和自暴自弃心理。
2.4.2不适当的“自我防卫机制”导致行为偏常
学生出于维护自尊的心理需求,在受老师批评时,本能地用其他手段弥补被伤害的自尊心。
例如,明目张胆地捣乱课堂纪律、顶撞老师,或无缘无故离开课室,这些试图挽回自尊的幼稚做法其实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3 中职生问题的教育对策
中职生存在的问题不仅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也妨碍了其品格和个性的发展,更是成才的绊脚石。
能否转化和教育好他们关系到职业教育成败的关键。
笔者结合自身的学生管理工作经验,尝试提出一些改善的教育对策:
3.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一是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开设心理讲座,引导学生采用合理的心理保健方法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和情绪控制。
二是加强个别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学生正面评价自己,正视现实和压力,乐观向上地面对困难,学会自我接纳、自我欣赏。
三是教会学生与他人交往的知识和技巧,改变和增强其社会交往能力,塑造成功的心理品质。
四是建立问题学生的心理档案,追踪调查,关注进展,发现问题要及时引导和干预。
3.2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认为老师的批评是为他好而乐于接受,也愿意自我反省并改正错误,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班级产生温馨和谐的气氛,使师生心情欢畅,心理相容。
反之,则无法获得学生的信任,当教师批评学生时,学生会认为老师在“整人”,故意为难他。
同样的批评可能结果却相反。
3.3 班主任的爱心教育是学生消除不良心理及行为、获得自信的保障
在中职校,班主任是帮助学生克服不良心理和行为的主要责任者。
了解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和忧虑,是最有效的方法。
一是要更多关爱在学习和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消除其自卑心理,要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和实际困难,帮助他们找出应对策略。
二是从生活、学习、纪律等方面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和鼓励,尽可能给他们提供表现专长和优势的机会,使他们感到自己的价值和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信心。
三是在生活、学习上给予学生真诚的关怀和帮助,尤其是贫困生,时刻注意维护他们的自尊。
3.4 创造机会,帮助学生战胜胆怯和交际困难
对于性格内向、胆子小、不善言辞和社交能力比较低的学生,应肯定他们的优点,使他们了解自己的不足,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们开口说话,锻炼胆量。
如课前十分钟的演讲、课堂上让
他们多提问、早读轮流带读、轮流做班干部等。
创造机会和条件,使学生在自信心、胆量、口头表达上都有机会得到锻炼。
3.5 给行为偏常的学生多点宽容和理解,给予足够的尊重
“问题学生”感到自己缺点多,名声不好,老师和同学瞧不起他,再努力也难挽回影响,因而自暴自弃。
班主任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热情,宽容和理解他们。
总之,中职校特殊群体学生问题日显复杂多变,我们只有不断去探索有效办法,才能使他们健康、顺利地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郭念峰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民族出版社,2005
2、彭志斌、梁丽媚主编,《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08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