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要点汇总
全国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要点)
![全国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8c4ed5ba417866fb94a8e1d.png)
数据结构与算法
树的基本概念
1、树
树是一种简单的非线性结构。 元素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层次结构。
2、相关的术语
根结点 叶节点 父结点 子结点 子树 结点的度 树的度 树的深度
20
数据结构与算法
二叉树
1、二叉树的特点
非空二叉树只有一个根结点。 每个结点最多有左右两棵子树。
2、二叉树的基本性质
第 k 层上最多有 2 k-1个结点 深度为 m 的二叉树最多有 2m-1个结点 任何二叉树叶结点总比度为 2 的节点多一个 n 个节点的二叉树的深度为 [log2n]+1
4
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
二、程序设计基础
1、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2、结构化程序设计。 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对象,方法,属性及继承与多 态性。
5
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
三、软件工程基础
1、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期概念;软件工具与软 件开发环境。 2、结构化分析方法;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软件需求规格说 明书。 3、结构化设计方法; 总体设计,详细设计。 4、软件测试的方法;白盒测试,黑盒测试,测试用例设计; 软件测试的实施;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 5、程序的调试,静态调试与动态调试。
2、二分法查找
在顺序存储的线性表为有序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二分法查找。 方法为: 将待查数据与线性表的中间项比较: 若相等,则查找成功; 若小于,则在线性表的前半部分进行二分法查找; 若大于,则在线性表的后半部分进行二分法查找; 反复进行直到相等(查找成功)或子表长度为0(查找失败)。
22
数据结构与算法
6
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
四、数据库设计基础
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 统。 2、数据模型;实体联系模型及E-R图,从E-R图导出关系数 据模型。 3、关系代数运算,包括集合运算及选择、投影、连接运算; 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4、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 和物理设计的相关策略。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总结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f1d49c9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64.png)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总结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是计算机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我将从多个层面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总结。
一、计算机基本原理计算机基本原理是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包括计算机硬件组成、计算机内部原理、数据表示与运算等方面的知识。
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我们要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比如中央处理器(CPU)、内存(RAM)、硬盘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
此外,我们还要了解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运算方式,例如二进制、十进制的转换,以及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基本运算。
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中另一个重要的内容。
它是计算机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资源,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
学习操作系统的知识,我们需要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
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三、办公软件办公软件是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的另一重要方面。
它主要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等工具软件。
在学习办公软件时,我们需要熟悉各种常见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比如Microsoft Office套件中的Word、Excel和PowerPoint。
掌握办公软件的使用技巧,能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满足日常办公的需求。
四、网络基础知识网络基础知识是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网络基础知识,我们需要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协议,如IP地址、子网掩码、TCP/IP协议等。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网络安全和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以便能够保护我们的计算机和个人信息。
总结起来,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基本原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和网络基础知识等多个方面。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要点汇总[规整]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要点汇总[规整]](https://img.taocdn.com/s3/m/5a409e5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fd.png)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要点汇总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1.1 算法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
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计算机方法,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
算法的基本特征: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下终止。
特征包括:(1)可行性;(2)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步骤都必须有明确定义,不充许有模棱两可的解释,不允许有多义性;(3)有穷性,算法必须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即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后终止,包括合理的执行时间的含义;(4)拥有足够的情报。
算法的基本要素: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
指令系统:一个计算机系统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
基本运算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
算法的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算法基本设计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斗递推技术、回溯法。
算法复杂度:算法时间复杂度和算法空间复杂度。
算法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算法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1.2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数据结构研究的三个方面:(1)数据集合中各数据元素之间所固有的逻辑关系,即数据的逻辑结构;(2)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关系,即数据的存储结构;(3)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
数据结构是指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的逻辑结构包含:(1)表示数据元素的信息;(2)表示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
数据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
线性结构条件:(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
非线性结构:不满足线性结构条件的数据结构。
1.3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线性表是由一组数据元素构成,数据元素的位置只取决于自己的序号,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是线性的。
在复杂线性表中,由若干项数据元素组成的数据元素称为记录,而由多个记录构成的线性表又称为文件。
全国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汇总
![全国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8cb9586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72.png)
全国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汇总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是指计算机技术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考核指标,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知识、操作系统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和应用软件知识等多个方面。
下面是对这些知识的详细汇总。
一、计算机硬件知识1.计算机硬件组成: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2.计算机的基本原理:二进制原理、信息表示与处理、逻辑门电路等。
3.中央处理器(CPU):主频、Cache、指令集、微架构等。
4.内存:主存和辅存的区别、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内存管理等。
5.硬盘:磁盘的组成、磁头的读写过程、磁盘的分区与格式化等。
6.显示器:分辨率、刷新率、色彩深度、投影仪等。
7.输入输出设备:键盘、鼠标、打印机、扫描仪、摄像头等。
8.扩展设备:声卡、显卡、网卡、USB接口等。
二、操作系统知识1.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分类:任务管理、文件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等。
2.Windows操作系统:常见的Windows版本、桌面环境、文件系统、任务管理等。
3.Linux操作系统:常见的Linux发行版、命令行界面、文件系统、用户管理等。
4.进程管理:进程的概念、进程调度、进程同步与互斥等。
5.线程管理:线程的概念、线程与进程的区别、线程同步与互斥等。
6.文件管理:文件的操作、文件的属性、文件系统的结构等。
7.输入输出管理:设备的管理、设备驱动程序、中断和DMA等。
8.网络管理:网络的概念、协议栈、IP地址、路由等。
三、计算机网络知识1.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广域网、互联网、因特网等。
2.数据通信和网络协议: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分组交换、网络协议的分层等。
3.网络体系结构:TCP/IP体系结构、OSI参考模型等。
4.网络通信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网卡等。
5.网络地址: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DNS等。
6.网络安全:网络攻击与防范、防火墙、VPN等。
7.网络应用:常用的网络服务和应用协议、浏览器、电子邮件等。
8.网络管理:网络配置、故障排除、网络性能监测等。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常见知识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常见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8f8161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e.png)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常见知识1.计算机硬件-CPU(中央处理器):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
-内存:临时存储计算机运行时所需要的数据和指令。
-硬盘:长期存储数据的设备。
-显示器:用于显示计算机的输出结果。
-键盘和鼠标:输入设备,用于输入指令和数据。
-主板:将各个硬件组件连接在一起的电路板。
2.计算机软件-操作系统: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
-应用程序:用来完成特定任务的软件,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 编程语言:一种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如C、Python等。
3.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全球范围内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局域网:在同一地区内互连的计算机网络。
-IP地址:互联网协议地址,用于标识计算机的唯一标识符。
4.数据结构-数组:一种线性数据结构,用于存储相同类型的数据。
-链表:一种非连续的数据结构,由一组节点组成。
-栈:一种先进后出的数据结构。
-队列:一种先进先出的数据结构。
-树:一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由节点和边组成。
5.数据库- 关系数据库:使用表格来组织和管理数据的数据库系统,如MySQL、Oracle等。
-SQL(结构化查询语言):用于与关系数据库进行通信和操作的语言。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用于管理和操作数据库的软件。
6.算法和数据处理-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插入排序、选择排序等。
-查找算法:如线性查找、二分查找等。
-数据压缩:用于减小数据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的技术。
-数据加密:用于保护数据安全的技术。
7.操作系统- Windows:微软推出的操作系统。
- Linux: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
- macOS:苹果公司的操作系统。
8.办公软件- Microsoft Office: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等应用程序。
- WPS Office:金山软件开发的办公软件套装。
9.图像处理- Photoshop:Adobe公司开发的图像处理软件。
-GIMP:一种开源的免费图像处理软件。
全国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汇总
![全国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b943286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a2.png)
全国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汇总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是计算机专业人员必备的基本知识,包括计算机基本原理、操作系统、网络原理、数据库原理和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全国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的完整汇总。
一、计算机基本原理: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1.中央处理器:控制计算机的运算和控制活动,包括运算单元和控制单元。
2.存储器: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内存和外存。
3.输入输出设备:与计算机进行交互的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二、操作系统:计算机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资源。
1.操作系统的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和用户界面等。
2. 常见的操作系统:Windows、Linux、Unix等。
三、网络原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常用协议,包括网络拓扑、网络协议和安全性等。
1.网络拓扑:指网络中计算机的物理连接方式,包括星型、总线型、环型等。
2.网络协议:指计算机网络中不同计算机之间通信的规则和约定,常见的协议有TCP/IP、HTTP、FTP等。
3.网络安全性:指保护计算机网络不受到非法侵入和攻击的能力,包括防火墙、加密技术等。
四、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操作,包括数据模型、关系数据库和SQL语言等。
1.数据模型:指描述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约束的概念工具,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等。
2. 关系数据库:采用关系模型进行数据组织和管理的数据库,常见的关系数据库有Oracle、MySQL、SQL Server等。
3.SQL语言:结构化查询语言,用于对关系数据库进行查询、更新和管理。
五、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在不同领域应用的基本知识,包括办公软件、图像处理、网页设计等。
1.办公软件:包括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等。
3. 网页设计:指网页的布局、设计和开发,需要掌握HTML、CSS和JavaScript等技术。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完整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b3e4ea9d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17.png)
第一章数据结构及算法经过对部分考生的调查以及对近年真题的总结分析,笔试部分常常考查的是算法困难度, 数据结构的概念, 栈, 二叉树的遍历, 二分法查找,读者应对此部分进行重点学习。
具体重点学习知识点:1.算法的概念, 算法时间困难度及空间困难度的概念2.数据结构的定义, 数据逻辑结构及物理结构的定义3.栈的定义及其运算, 线性链表的存储方式4.树及二叉树的概念, 二叉树的基本性质, 完全二叉树的概念, 二叉树的遍历5.二分查找法6.冒泡排序法1.1算法考点1 算法的基本概念考试链接:考点1在笔试考试中考核的几率为30%,主要是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为2分,此考点为识记内容,读者还应当了解算法中对数据的基本运算。
计算机解题的过程事实上是在实施某种算法,这种算法称为计算机算法。
1.算法的基本特征:可行性, 确定性, 有穷性, 拥有足够的情报。
2.算法的基本要素:(1)算法中对数据的运算和操作一个算法由两种基本要素组成: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限制结构。
在一般的计算机系统中,基本的运算和操作有以下4类:算术运算, 逻辑运算, 关系运算和数据传输。
(2)算法的限制结构:算法中各操作之间的执行依次称为算法的限制结构。
描述算法的工具通常有传统流程图, N-S结构化流程图, 算法描述语言等。
一个算法一般都可以用依次, 选择, 循环3种基本限制结构组合而成。
考点2 算法困难度考试链接:考点2在笔试考试中,是一个常常考查的内容,在笔试考试中出现的几率为70%,主要是以选择的形式出现,分值为2分,此考点为重点识记内容,读者还应当识记算法时间困难度及空间困难度的概念。
1.算法的时间困难度算法的时间困难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须要的计算工作量。
同一个算法用不同的语言实现,或者用不同的编译程序进行编译,或者在不同的计算机上运行,效率均不同。
这表明运用肯定的时间单位衡量算法的效率是不合适的。
撇开这些及计算机硬件, 软件有关的因素,可以认为一个特定算法"运行工作量"的大小,只依靠于问题的规模(通常用整数n表示),它是问题规模的函数。
全国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
![全国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12fbb7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d5.png)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存储、组织数据的方式,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 素的集合。数据结构主要研究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以及数据结构上的基本操作。
数据结构的分类
根据数据的特性,可以将数据结构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线性结构包括线性表、栈 、队列等,非线性结构包括树、图等。
全国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 识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2X-12-24
目录
• 计算机基础知识 • 数据结构与算法 • 操作系统 • 软件工程基础 • 数据库设计基础 • 网络技术基础
01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机械计算机时代
19世纪,利用齿轮和指针进行算术和逻辑 运算。
互联网与多媒体时代
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 展,计算机成为获取、传递、处理和利用 信息的重要工具。
常见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01
常见的数据结构
02
常见的算法
线性表、栈、队列、树、图等。
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快速排序等)、查找算法(如二分查找、哈 希查找等)、图论算法(如最小生成树、最短路径等)。
03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
01
02
03
操作系统定义
操作系统作用
操作系统分类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负责硬件与软件 资源的管理、调度、以及用户与计算机之 间的接口,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算法分 为不同的类型。如根据算法的复杂度 ,可以分为简单算法和复杂算法;根 据算法的功能,可以分为排序算法、 查找算法、图论算法等。
算法的设计原则包括正确性、可读性 、健壮性、可维护性和高效性等。正 确性是指算法能够正确地解决问题; 可读性是指算法易于理解;健壮性是 指算法能够处理异常情况;可维护性 是指算法易于修改和扩展;高效性是 指算法执行效率高。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总结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1b9df8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77.png)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总结1.计算机基本概念计算机是一种用于处理和存储信息的工具,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等,而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常见的计算机有个人电脑、服务器、手机等。
2.计算机的组成与工作原理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等,而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执行指令实现对数据的处理和存储。
计算机执行指令的基本步骤是获取指令、解码指令、执行指令、存储结果。
3.计算机数学基础计算机数学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基础学科,包括离散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和统计等。
离散数学是一种研究离散结构的数学学科,常用于描述计算机科学中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线性代数是一种研究向量空间和线性映射的数学学科,常用于计算机图形学和数据分析中。
概率论和统计是一种研究随机事件和随机变量的数学学科,常用于计算机网络和机器学习中。
4.数据表示与计算机编码计算机中的数据是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每个二进制位称为一个比特(Bit)。
计算机中的数据类型包括整数、浮点数、字符等。
常见的数据表示方法有原码、反码和补码表示法。
计算机中的编码方式有ASCII码、Unicode、UTF-8等。
5.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网络是一种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与共享的技术。
计算机网络有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等不同的类型。
计算机网络中的常见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6.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一种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软件,它提供了管理、调度和控制计算机的基本功能。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Unix等。
7.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是一种用于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软件,它提供了数据的增删改查等功能。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软件,它提供了数据的组织、存储和维护等功能。
常见的数据库有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
二级计算机公共基础知识
![二级计算机公共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db0e60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9.png)
二级计算机公共基础知识1. 计算机硬件基础
- 计算机硬件组成
- 的工作原理
- 内存的种类和作用
- 存储设备的种类和特点
- 输入输出设备的种类和功能
2. 操作系统基础
-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
-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 常见操作系统的种类
- 文件管理和磁盘管理
- 进程和线程管理
3. 网络基础
-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分类
- 网络拓扑结构
- 网络协议和网络模型
- 互联网的工作原理
- 网络安全和加密技术
4. 数据库基础
- 数据库的概念和作用
-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种类 - 数据库设计和规范化
- 语言基础
- 数据库安全和备份
5. 算法和数据结构
- 算法的概念和特性
- 常见算法的分析和设计 - 数据结构的种类和应用 - 算法复杂度分析
- 递归和动态规划
6. 程序设计基础
- 程序设计语言的种类
- 程序设计基本概念
- 程序设计流程控制
- 函数和模块化编程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7. 信息安全基础
- 信息安全的概念和重要性 - 密码学基础
- 访问控制和身份认证
- 恶意软件和防御措施
- 网络安全和防火墙
以上内容涵盖了二级计算机公共基础知识的主要方面,可以作为学习和复习的参考。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公共基础知识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公共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980743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dc.png)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公共基础知识一、操作系统基础知识1.操作系统是什么?请简要说明其作用和功能。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种软件,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并为用户程序提供运行环境。
其主要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设备管理等。
2.请列举几种常见的操作系统。
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Linux、Mac OS、Android等。
3.什么是进程?什么是线程?进程是正在执行的程序的实例,是操作系统资源分配与调度的基本单位。
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执行单元,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
4.什么是文件系统?文件系统是一种组织和管理计算机存储设备上数据的方法,用于存储和检索文件,并提供对文件的访问控制和保护。
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什么是IP地址?IP地址的作用是什么?IP地址是因特网协议(IP)的网络接口的标识,用于唯一地标识和定位网络上的计算机设备。
IP地址的作用是用于在数据通信中确定源和目标的地址。
2. 请简述Internet的结构。
Internet的结构是由成千上万个相互连接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形成一个全球性的网络。
它使用一种称为互联网协议(IP)的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通过路由器相互连接。
3.什么是HTTP协议?HTTP协议有哪些特点?HTTP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一种用于从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客户端的协议。
它的特点包括无连接性、无状态性和可扩展性。
三、数据库基础知识1.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的作用是什么?数据库是存储、管理和组织数据的集合,它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方式来组织和存储数据,以便于数据的存取和处理。
数据库的作用是存储和管理大量的数据,并为用户提供数据查找、插入、更新和删除等功能。
2.请简述关系数据库的特点和优点。
关系数据库是一种以关系为基础的数据模型。
它的特点包括数据的结构化、数据间的关系建立、数据的操作和约束等。
关系数据库的优点是数据的一致性、数据的可扩展性、数据的安全性和数据的完整性。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点汇总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9d0449bc5da50e2534d7f0e.png)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重点讲解汇总章节名称内容简介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本章主要介绍算法的基本概念、数据结构的定义、线性表、树等重点知识的讲解。
第二章程序设计基础本章主要介绍程序设计风格、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重点知识的讲解。
第三章软件工程基础本章主要介绍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结构化分析方法、软件设计等重点知识的讲解。
第四章数据库设计基础本章主要介绍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系统、数据模型、关系运算、专门关系运算、数据库设计步骤等重点知识的讲解。
第一章数据机构与算法数据结构与算法◆算法的基本概念1. 算法:是对问题处理方案的正确而完整的描述,是求解问题的方法,是指令的有效序列。
2. 具有5个特性:(1)有穷性(在有穷步后完成)算法程序的运行时间是有限的(2)确定性(每一步都有确定的含义)(3)可行性(4)输入(一个算法有零个或多个输入)(5)输出(一个算法有一个或多个输出)3. 算法的复杂度包括: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时间复杂度: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或基本运算次数。
空间复杂度:算法所需要的空间的度量。
◆数据结构的定义1. 数据结构包括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数据的操作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外部结构,指各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反映人们对数据含义的解释。
包括:线性结构(线性表、栈、队列)和非线性结构(树和图)数据的存储结构:数据的物理结构,指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表示。
一个逻辑结构可以有多种存储结构。
◆线性表:线性表中元素的个数n(n>=0)定义为线性表的长度。
顺序存储是线性表的一种最常用的存储方式。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和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分别是随机存取的存储结构和顺序存取的存储结构。
1.栈:是限定在表尾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线性表。
具有记忆功能只能顺序存储(错)允许插入和删除的一端叫栈顶。
另一端叫栈底。
后进先出的线性表2队列:是限定在一端插入而在另一端删除,插入端叫队尾,删除端叫对头。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公共基础知识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公共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6982c6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69.png)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公共基础知识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必备工具,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的基本素养。
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作为国内计算机能力认证的重要标准,对于很多计算机专业人士来说具有很大的意义。
在NCRE二级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个常见的公共基础知识,并提供一些备考建议。
1.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是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实体,包括了中央处理器(CPU)、内存(RAM)、硬盘、显示器、键盘等部件。
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对于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至关重要。
建议备考学员关注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了解各个部件的功能和特点。
2.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
备考学员需要熟悉各个常见的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功能,比如Windows、Linux、Mac OS等。
此外,学员还应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比如文件管理、进程管理、网络配置等。
3. 网络基础知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基础知识已经成为了计算机考试的重要部分。
备考学员需要熟悉常见的网络协议和网络拓扑结构,比如TCP/IP 协议、HTTP协议、局域网、广域网等。
此外,了解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的基本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4. 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库是计算机存储和管理数据的重要工具,备考学员需要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比如数据库的组成、常见的数据库类型(如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等)、SQL语言等。
熟悉数据库的使用和管理对于备考学员来说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5. 编程基础知识编程是计算机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备考学员需要了解常见的编程语言和开发环境,比如C、Java、Python等。
掌握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对于备考学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了解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和方法也是备考学员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计算机2级公共基础知识
![计算机2级公共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6d7c123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9.png)
计算机2级公共基础知识一、计算机硬件与软件1.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的物理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其中,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大脑,负责处理计算机的指令和数据。
2.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是指运行在计算机上的程序和数据,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的程序,如操作系统和驱动程序;应用软件是根据用户需求完成特定任务的程序,如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二、操作系统1. 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
常见的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Mac OS、Linux等。
2.操作系统的功能: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
进程管理负责分配和控制计算机的处理器资源;内存管理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内存资源;文件管理负责管理计算机的存储设备上的文件;设备管理负责管理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
三、计算机网络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是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常见的计算机网络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和因特网等。
2.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数据传输的规则和约定。
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3.IP地址与子网掩码:IP地址是计算机在网络上的唯一标识,由32位二进制数表示。
子网掩码用于划分IP地址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四、数据库管理系统1. 数据库的概念:数据库是存储和组织数据的仓库,可以高效地存储、管理和检索大量的数据。
常见的关系型数据库有Oracle、MySQL、SQL Server等。
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软件,提供对数据库的访问和操作。
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有Oracle DBMS、MySQL DBMS等。
3. SQL语言: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用于操作关系数据库的标准化查询语言。
整理好的超完整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
![整理好的超完整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e450691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aa.png)
整理好的超完整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是指在计算机二级考试中出现的一系列基础知识和概念。
本文将整理超过1200字的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和计算机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一、计算机硬件1.计算机基本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RAM)、硬盘、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等。
2.CPU: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主要由控制器和算术逻辑单元组成。
3.存储器:指计算机中用于存储二进制数据的设备,包括内存和硬盘。
4.显卡:负责计算机图形显示的设备。
5.输入输出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用于人机交互和数据输入输出。
6.主板:连接和支持各种硬件设备的集成电路板。
7.硬盘: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文件的设备,包括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
8.内存:用于临时存储程序和数据的设备,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9.位和字节:位是计算机存储最小单位,字节是8位的数据单元。
二、计算机网络1. 网络基本概念: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互联网(Internet)等。
2.IP地址:用于标识互联网上的主机的32位或128位数字地址。
3.子网掩码:用于划分IP地址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
4.路由器:用于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实现数据包的转发和路由选择。
5.网关:连接不同网络的设备,负责网络之间的数据转发和协议转换。
6.DNS:域名系统,用于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服务。
7.防火墙:用于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设备,实现对网络流量的监控和过滤。
8.TCP/IP协议:互联网通信的基本协议,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等。
三、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文件管理、内存管理、进程管理和设备管理等。
2. Windows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 7、Windows 8、Windows 10等版本,提供用户界面和操作环境。
3. Linux操作系统:开源操作系统,提供稳定和安全的操作环境,常用的发行版包括Ubuntu和CentOS等。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总结详细版本[精]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总结详细版本[精]](https://img.taocdn.com/s3/m/eb5f84936bec0975f465e221.png)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总结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1.1 算法1 算法的基本特征:可行性;确定性,有穷性;拥有足够的情报。
,2 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步骤都必须有明确定义,不充许有模棱两可的解释,不允许有多义性;3 算法基本设计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斗递推技术、回溯法。
5 算法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可以用算法在执行过程中所需基本运算的执行次数来度量算法的工作量。
6 算法时间复杂度取决于问题的规模和待处理的数据的初态。
7 如果算法P调用另一个算法Q,而算法Q又调用算法P8 工程上常用的分治法是减半递推技术910如果查找的x一定在数组中,此时q=1,则A(n)=(n+1)/2。
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用顺序搜索法在长度为n 的一维数组中查找值为x的元素,在平均的情况下需要检查数组中一半的元素。
如果已知需要查找的x有一半机会在数组中,此时q=1/2。
则A(n)=[(n+1)/4]+n/2=3n/4。
x不在数组中时,A(n)=n。
11下面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for(int i=0;i<n;i++)for(int j=1;j<=m;j++)A[i][j]=0;语句的频度指的是该语句重复执行的次数,一个算法中所有语句的频度之和构成了该算法的运行时间。
本例中语句:A[i][j]=0;的频度是n*m,所以该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O(m*n)1213 一个递归的定义可以用递归过程求解,也可以用非递归过程求解,但单从运行时间来看,通常递归过程比非递归过程较慢。
141.2 数据结构的基本基本概念1数据结构研究的三个方面:;数据运算。
2逻辑结构是数据元素间关系的描述,与所用的计算机无关3数据的逻辑关系是指数据元素的关联。
4数据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是数据项。
56 一般来说,一种数据的逻辑结构根据需要可以表示成多种存储结构,常用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7。
索引等存储结构。
而采用不同的存储结构,其数据处理的效率是不同的。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4bcf8e9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ce.png)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是计算机专业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硬件、软件、网络以及数据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关于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的一些要点,以及相应的试题和答案。
#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要点1. 计算机系统概述:-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分类与应用领域2. 计算机硬件组成:- 中央处理单元(CPU)- 存储器:RAM、ROM、硬盘、固态硬盘等- 输入输出设备: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3. 计算机软件组成:- 操作系统:Windows、Linux、MacOS等- 应用软件:办公软件、图形设计软件、编程软件等4. 计算机网络基础:- 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协议:TCP/IP、HTTP、FTP等- 网络安全:防火墙、加密技术等5. 数据结构与算法:- 线性数据结构:数组、链表、栈、队列- 非线性数据结构:树、图- 常用算法:排序、搜索、递归等6. 数据库基础:- 数据库管理系统:SQL、NoSQL- 数据库设计:ER图、规范化理论- SQL语言基础:数据查询、更新、插入、删除# 试题1. 计算机硬件中,负责执行程序指令的部件是()。
A. 存储器B. 中央处理单元(CPU)C. 输入设备D. 输出设备2.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 存储数据B. 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C. 执行应用程序D. 网络通信3. 在计算机网络中,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协议是()。
A. HTTPB. FTPC. TCPD. UDP4. 数据结构中的栈是一种()。
A. 线性结构B. 非线性结构C. 有序结构D. 无序结构5. SQL语言用于()。
A. 编写程序B. 数据库设计C. 数据库查询和操作D. 网络编程# 答案1. 答案:B. 中央处理单元(CPU)2. 答案:B. 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3. 答案:C. TCP4. 答案:A. 线性结构5. 答案:C. 数据库查询和操作# 结束语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和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cf3acacc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51e487f.png)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复习提纲1. 计算机组成原理1.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2.冯诺伊曼结构的基本原理3.存储器的基本原理4.中央处理器的基本功能和构成原理5.输入输出设备的基本原理2.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2.计算机网络的组成部分和功能3.网络基本拓扑结构4.互联网与局域网的基本原理和特点5.网络协议和服务的概念和作用3. 操作系统基础知识1.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2.操作系统的分类和特点3.进程和线程的基本概念4.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的基本原理5.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4. 数据库基础知识1.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作用3.关系数据库的概念和基本操作4.数据库查询语言的基本语句5.数据库设计基础知识5.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1.软件工程的概念和基本原则2.软件开发生命周期和流程3.软件需求分析和规格说明书4.软件设计和编码规范5.软件测试和维护的基本原则6. 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1.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多媒体数据表示和处理的基本原理3.图形图像处理和显示技术4.音频处理和播放技术5.视频处理和播放技术7. 算法与数据结构基础知识1.算法的基本概念和要素2.常见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基本实现方法3.排序和检索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性能比较4.图论和动态规划算法的基本原理5.算法设计的方法和策略8. 计算机安全基础知识1.计算机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安全需求2.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和攻击方式3.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和防范措施4.数据加密和数字签名的基本原理和应用5.信息安全管理和法律规定以上内容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的复习提纲,希望大家能够在备考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认真复习,取得优异的成绩。
全国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点整理
![全国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5aff37b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f7.png)
全国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点整理一、计算机基本操作与管理1. 计算机系统组成及基本原理2. 计算机硬件设备及其功能3. 操作系统及其常用功能4. 常见办公软件的使用与操作5. 网络基础知识及网络应用二、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应用1. 网络概述及基本概念2. 网络通信协议与技术3. 互联网应用与网络安全4. 局域网和广域网的搭建与管理5. 常用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三、多媒体技术与应用1. 图形图像处理基础2. 声音与视频处理技术3.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开发4. 数字媒体的存储与传输5. 常用多媒体软件的使用与操作四、数据库与数据管理1. 数据库基本概念及模型2. 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3. 数据库查询与应用4. 数据库安全与备份5. 数据库管理工具的使用与操作五、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1. 程序设计基本概念与方法2. 常见编程语言及其特点3. 程序开发环境与工具4. 程序流程控制与函数调用5. 程序调试与错误处理六、信息系统基础知识1. 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结构2.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3.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4. 信息系统的安全与管理5. 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七、办公自动化与信息处理1. 办公自动化系统与应用2. 电子邮件与办公信息管理3. 文档处理与信息发布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5. 信息的获取与利用八、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1.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与功能2.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3. 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4. 硬件设备的安装与维护5. 硬件设备的故障排除与修复九、信息安全与网络管理1. 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与原理2. 网络安全技术与措施3. 网络管理与维护4. 网络故障排除与修复5. 网络性能优化与提升十、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1. 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常用办公软件的功能与应用3. 图像处理软件的功能与应用4. 数据库管理软件的功能与应用5. 网络应用软件的功能与应用十一、软件开发与应用1. 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与方法2. 常见软件开发语言与工具3. 软件测试与调试技术4. 软件项目管理与开发流程5. 软件应用与维护以上是全国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点的整理,涵盖了计算机基本操作与管理、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数据库与数据管理、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信息系统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与信息处理、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信息安全与网络管理、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软件开发与应用等方面的知识点。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点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2e9cefa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0c.png)
计算机等级考试—公共基础第一章 数据结构与算法§1.1 算法1.算法的定义: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
(算法≠程序,程序的设计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需要考虑计算机本身限制)2.算法的基本特征:可行性(可运行,可得出正确结果)、确定性、有穷性(无死循环)、足够的情报(IPO)。
3.算法的基本要素:①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
②算法的控制结构:a.算法中各操作之间的执行顺序;b.描述算法的工具通常有传统流程图、N-S结构化流程图 (盒图)、算法描述语言等;c.一个算法一般可以用顺序、选择(分支)、循环(重复)三种基本结构组合而成。
4.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度:①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计算时间,可以用算法所执行的基本运算次数度量。
②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包括算法程序、输入的初始数据以及算法执行过程中需要的额外空间。
③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算法的空间复杂度相互独立。
§1.2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1.数据:需要处理的数据元素的集合,一般来说,这些数据元素,具有某个共同的特征。
a.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即数据集合中的个体。
b.有时一个数据元素可有若干数据项组成。
数据项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2.结构:是集合中各个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或联系)。
3.数据结构:是指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4.数据结构的分类:①逻辑结构:线性结构(线性表、栈、队列);非线性结构(树、图)。
②存储结构:顺序存储;链式存储。
③运算:插入、删除、查找、排序。
5.逻辑结构:反应数据元素间的逻辑关系(即前后件关系)的数据结构。
①线性结构(线性表):(举例:春→夏→秋→冬)a.有且只有一个根节点,它无前件;b.每一个节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
②非线性结构:a.不满足以上两个条件的数据结构就称为非线性结构;b.非线性结构主要是指树形结构和网状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冒泡排序法:假设线性表的长度为 n,则 在最坏的情况下,冒泡排序需要经过 n/2 遍的从前往后的扫描和 n/2 遍的从后往前 的扫描,需要的比较次数为 n(n-1)/2. 3)简单插入排序法:在简单插入排序法中, 每一次后最多移掉一个逆序,因此,这种方 法的效率与冒泡排序法相同.在最坏情况 下,简单插入排序需要 n(n-1)/2 次比较 4)希尔排序法:希尔排序的效率与所选的 增量序列有关 5)简单选择排序法:在最坏情况下需要比 较 n(n-1)次 第二章 程序设计基础 1.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原则:1)自顶向下 逐步求精 3)模块化 4)限制使用 goto 语句 2.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是程序设计的先 进方法和工具.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编写程序,可使程序结构良好易读.易理解, 易维护 主要有三种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重 复结构 遵循结构化程序的设计原则,按结构化程 序设计方法设计出的程序具有明显的优 点:其一,程序易于理解,使用和维护 其二,提高了编程工作的效率,降低了 软件开发成本 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1)面向对象方 法之所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应用, 成为流行的软件开发方法,是源于面向 对象方法的以下主要优点:(1)与人类习 惯的思维方法一致稳定性好 (3)可重性 好 (4)易于开发大型软件产品 (5)可维 护性好 2)
本文由不懂市长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一章
数据结构与算法
1.算法的基本特征:可行性,确定性,有穷 性,拥有足够的情报 2.算法的基本要素:一是对数据对象的 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 一个算法一般都可以用顺序,循环,选择 三种基本控制结构组合而成 3.算法设计基本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 推,递归,减半递推技术,回溯法 4.算法复杂度主要包括:时间复杂度,空 间复杂度 所谓时间复杂度是指算法所需要的 计算工作量 所谓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这个算法 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5.数据结构作为计算机的一门科学,主要 研究和讨论的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数据 的逻辑结构, 数据的存储结构,对各种 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 一般情况下,在具有相同特征的数据元素 集合中,各个数据元素之间存在某种关系 (即 联系),这种关系反映了该集合中的数 据元素艘固有的一种结构.在数据处理领 域中,通常把数据元素之间这种固有的关 系简单的用前后件关系来描述(即前件与 后件). 1)数据的逻辑结构:更通俗地说,数据结 构是指带有结构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是指它们的 逻辑关系,而与它们在计算机中的存储位 置无关.因此,上面所述的数据结构实际上 是数据的逻辑结构
黑盒测试方法主要有等价类划分法,边 界值分析法,错误递推法,因果图等,主 要 用于软件确认测试 11.软件测试过程一般按 4 个步骤进行,即 单元测试,集成测试,验收测试(确认测试) 和系统测试 第四章 数据库设计基础 1.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集成","共享"之特 点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 DBMS 目前流 行的 DBMS 均为关系数据库系统 3.数据库系统(简称 DBS)由如下几部分组 成:数据库(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 数据库管理员(人员),硬件平台(硬件),软 件平台(软件) 4.数据库系统的发展:文件 系统阶段,层次数据库与网状数据库系统 阶段,关系数据库系统阶段 5.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特点:数据的集成 性,数据的高共享性与低冗余性, 数据 独立性,数据统一管理与控制 6.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概念模式:概念 模式是数据库系统中全局数据逻辑结构 的描述,是全体用户(应用)公共数据视图 外模式:又叫用户模式 内模式:它给出了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 物理存取方法,如数据存储的文件结构,索 引集簇及 hash 等存取方式与存取路径 7.数据模型按不同的应用层次分成三种 类型,它们是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 物理数据模型 目前,逻辑数据模型也有很多种,较为成 熟并先后被人们大量使用过的有:层次 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 型等
8.E-R 模型的基本概念:实体,属性,联系 (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 9.关系模型:1)关系的数据结构:二维表由 表框架及表的元组组成 在表框架中按行可以存放数据,每行数据 成为元组,一个元组是由 n 个元组分量所 组成 2)关系操纵:数据查询,数据删除,数据插 入,数据修改 3)关系中的数据约束:实体完整性约束, 参照完整性约束,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 4)关系模型有插入,删除,修改和查询四种 操作,它们又可以进一步分解成六种基本 操作:关系的属性指定,关系的元组的选 择,两个关系的合并,关系的查询,关系 元组的插入,关系元组的删除 5)关系模型的基本运算:插入,修改,删除, 查询 投影运算,选择运算,笛卡尔运算 6)关系代数中的扩充运算:交运算,除运算, 连接与自然连接运算
没有前件的结点只有一个,称为树的根 结点,简称为树的根 2)在树结构中,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个后 件,它们都称为该结点的子结点。 没有 后件的结点称为叶子结点 3)在树结构中,一个结点所拥有的后件个 数称为该结点的度。 所有结点中的最大的 度称为树的度 4)树结构具有明显的层次关系,即树是一 种层次结构。 树的最大层次称为树的深度 12.二叉树:1)二叉树是一种很有用的非线 性结构 2)二叉树具有以下两个特点:非空二叉 树只有一个根结点 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两棵子树,且分别称为 该结点的左子树与右子树 由以上特点可以看出,在二叉树中,没一个 结点的度最大为 2,即所有子树(左子树或 右子树)也均为二叉树. 在二叉树中,一 个结点可以只有左子树而没有右子树,也 可以只有右子树 而没有左子树 3)二叉树的基本性质:性质 1 ,2,3,4,5 4)两种特殊形态的二叉树:满二叉树:指的 是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所有结点都 有两个子结点 完全二叉树:指的是除最后一层外,每一 层的结点数均达到最大值;在最后一层上 只缺少右边的若干结点 5)二叉树的遍历(很重要哦肯定要有这儿 的题的!) 13.查找技术:1)二分法查找:当有序线性 表为顺序存储是才能采用二分查找,并且, 二分查找的效率要比顺序查找高得多.
反应出用户问题的结构,可以作为软件 开发工作的基础和依据 作为确认测试和验收的内容 2)内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是作为需 求分析的一部分而指定的可交付文档. 说明书把软件计划中确定的软件范围 加以展开,制定出完整的信息描述,详细 的功能说明恰当的检验标准以及其他 与要求有关的数据 7.从工程管理角度来看,软件设计分两步 完成: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8.软件设计的基本原理:(1)抽象(2)模块化 (3)信息隐蔽 (4)模块独立性 模块的独立程度是评价设计好坏的重要 度量标准.衡量软件的模块独立性使用耦 合性和内聚性两个定性的度量标准 。它 们是相互关联的.一般较优秀的软件设计, 应尽量做到高内聚,低耦合 9.数据流类型(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 法):典型的数据流类型有两种:变换型 和事务型 10.软件测试的方法和技术是多种多 样的.对于软件此时方法和技术,可以从 不同的角度加以分类:若从是否需要执 行被测软件的角度,可以氛围静态测试 和动态测试 若按照功能划分可以分为白盒测试和 黑盒测试 白盒测试的主要方法有逻辑覆盖,基本 路径测试等 黑盒测试是对软件已经实现的功能是 否满足需求进行测试和验证
2)对象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点:(1)标 识唯一性(2)分类性(3)多态性(4)封装性 (5)模块独立性好 3)广义地说,继承是指能够直接获得已 有的性质和特征,而不必重复定义它们 第三章 软件工程基础 1.软件工程概念的出现源自软件危机 所谓软件危机是泛指在计算机软件的 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 重问题.实际上,几乎所有的软件都不同 程度地存在这些问题 2.软件工程包括三个要素:即方法,工具 和过程方法是指完成软件工程项目的 技术手段 工具支持软件的开发,管理,文档生成 过程支持软件开发的各个环节的控制, 管理 3.软件生命周期:通常,将软件产品从提 出,实现,使用维护到停止使用退役的过 程称为软件生命周期 软件生命周期可分为软件定义,软件开发 及软件运行维护三个阶段 4.软件工程的 目标:1)基于软件工程的目标,软件工程的 理论和技术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软件 开发技术 和软件工程管理 软件开发技术包括:软件开发方法学,开 发过程,开发工具和软件工程环境 软件工程管理包括:软件管理学,软件工 程经济学,软件心理学等内容 5.结构化分析的常用工具:数据流图,数 据字 6.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1)作用:便于用户, 开发人员进行理解和交流
2)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指数据的逻辑结构 在计算机存储空间中的存放形式也叫数 据的物理结构 一般来说,一种数据的逻辑结构根据需要 可以表示成多种存储结构,常用的存储结 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存储结构 6.根据数据结构中各数据元素之间前后 件关系的复杂度,一般将数据结构分为两 大类型: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 说明:在一个线性结构中插入或删除任何 一个结点后还应是线性结构 7.线性表:是一种线性结构;是最简单,最 常用的一种数据结构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具有以下两个基 本特征:线性表中所有元素所占的存储空 间是连续的 线性表中各数据元素在存储空间中是按 逻辑顺序依次存放的 8.栈及其基本运算:1)栈实际上也是线性 表,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在这种特 殊的线性表中,其插入与删除运算都只在 线性表的一端进行 2)在栈中允许 插入与删除的一端称为栈顶,而不允许插 入与删除的另一端称为栈底 3)栈是按 照"先进后出"或"后进先出"的原则组织数 据的 9.队列:是指允许在一端进行插入,而在 另一端进行删除的线性表 10.线性链表:在链式存储方式中,要求每 个结点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用于存放数 据元素值,称为数据域;另一部分用于存放 指针,称为指针域 11.树:1)在树结构中,每个结点只有一个 前件,成为父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