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翻译的现代教育方法共6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英文翻译的现代教育方法
一、引言21世纪经济全球话是全球化的首要表现,而全球化面临的一个重大障碍就是语言交流的障碍。全球化大环境下的中国又处在经济全面对外开放的形式下,这就更加激起了外语学习的热潮。如果说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主要需要的是专门学习外语翻译的人才,那么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需要与外国人打交道的就远远不止是英语口语交流那么简单,现在的英语交流时全方位的多层次,涉及各个领域的交流,这就需要专门的英语翻译人才,从中英双反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入手,真是的最大限度的还原交流双方所要表达的意思,起到促进中西方之间各方面的交流,那么怎样从中英文化差异入手进行翻译呢?
二、语言文化的差异
传统的翻译将重点放在语法、语言的方面,译者强调对词语,短句和句子的解释,翻译手法大多限于词句的简单堆砌,没有超越单纯的,狭隘的语言转化层面。这就使得许多既不了解原语国的文化背景,又不熟悉原语国民族思维方式的译语国读者在与异族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产生交流障碍甚至误解,更不用说达到与原文作者的心神领会的境界。
在全球化与多文化背景的推动下,翻译活动越来越认同为一种文化传播与文化阐释。
三、英汉文化差异对翻译的重要影响
(一)不同文化环境对翻译的影响
环境文化指的是由于所处地域、自然地理环境不同,不同民族形成不同的思维定势以及文化。比如,居住在西亚,北非的广大沙漠地区的阿拉
伯人,长期的沙漠生活铸就了他们独特的沙漠文化,在阿拉伯语中与沙漠生活有关的词语极其丰富。羊与骆驼是他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赖以生存的工具。所以阿语中有关羊的名称很多,骆驼的名称更是多得惊人,据统计,阿语中的骆驼及与骆驼有关的事物名称共5644 个。玛雅人是中美洲印第安人的一个种族,他们常年生活在热带地区,一年当中只有两个季节,即旱季(la sèche)和雨季(l’humide),所以在玛雅语中就不会出现通过温度、降雨量等差别来区分的“四季”“春、夏、秋、冬”(quatres saisons , le printemps ,l’été ,l’automne ,l’hiver)这样的气候词语。
显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地理条件在不同程度上对文化以及语言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不深入了解译语国环境文化,就会造成翻译的非等值,继而不能达到文化传真的目的。
或者可以说文化环境是指一个人所处的环境中的文化因素。文化本来就是环境的一部分。任何一个人都无法离开环境,也就离不开文化环境。文化环境影响一个人的思想,思维模式,语言文字表达习惯等等。在翻译的问题上,语言文字的特点更是具有很大的作用。比如,要把英语的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中国人来翻译。如果仅仅是英语专业的人,翻译当然也没问题,但是要达到准确,除了文字意思的准确外,语言文字的语言美,韵味,文字的个性,这些都需要对作品的时代背景、文化环境有所了解。如果翻译者在英国生活过一段时间,对其环境有所感受,就会对作品有更好的理解,对英语有更好的理解。不过,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太可能完全了解作者的心境,另一种语言的生命,但通过对作品时代的历史、地理、
人文等文化因素的了解熟悉,也可以帮助我们对其文化环境有所了解,也会帮助翻译的质量。
(二)英汉文化差异在思维方式上对翻译的影响
思维是语言的组成部分,而语言又是思维的表现形式。不同国家民族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中。西方人重视个体存在价值,西方语言在叙述和说明事物时按照从小到大,从个体到整体;而中国人强调整体观念,则以大为先,以年长为尊。汉语的排列顺序常常与法语相反。比如在谈到具体地点和日期时,“中国湖南省长沙市”,法语则是“Chang Sha ,Province de HuNan ,Chine”日期的排列也是如此。在姓名的表达上,法语先是名再是姓,强调个体。而汉语则姓在前名在后,强调整体。法语是日―月―年的排序,汉语恰好相反。在地理方位上,中国人重“东”“西”轻“南”“北”。所以汉语中就有“东西”“南北”。而法语中却没有,而是“nord-est”“东北”“nord-ouest”“西
北”“sud-est”“东南”“sud-ouest”“西南”。
因此翻译过程中,不能不注意这些文化方面的细节,如果认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如此细微而不予以重视,翻译作品质量的好坏可想而知。
(三)英汉文化差异在风俗方面对翻译的影响
风俗文化是指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
形成的文化。在社会生活和文化交流中,尊重各自的风俗文化是不同民族之间顺利沟通的关键。而表现在翻译过程中则必须尽量忠于原文翻译出与译语国文化存在差异的风俗习惯。比如在某些国家点头代表不同意,但翻译的时候如果翻译成“点头不同意”就会令译入国读者费解,所以按照通
常习惯译成“点头同意”。各种语言反映各种文化的个性,反映各个不同民族对世界的认识,同一客观事物在不同文化里包含不同价值,不同定义会引起不同联想,具有不同的内涵。再举一例来说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人认为“鹤”是一种有灵性,有仙骨的动物,冠之为“仙鹤”,也被画家推崇,常常出现在国画中,代表吉祥与如意。而在法语中“鹤”“la grue”却是“荡妇、娼妓”的代名词。如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做到尽量忠实原文,必须注意译语国不同的风俗习惯,注意异民族所独有的语言习惯,包括习语、谚语和俚语,并根据读者群体和目标语言的特点使翻译尽量贴切生动而不是逐字逐句地直译,不然就会造成错译、误译。
自1753年,英国公使汉拔尔尼觐见清乾隆帝这一双方都有记载的官方交流至今已有260多年了,这260年不仅是中英文化的交流史,也是一部语言翻译及技巧的历史。
四、中英翻译在中国
作为中国近代第一位系统介绍西方学术的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了翻译的标准“信、达、雅”,它对中国现代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影响不言而喻。三字经中“信”谓之“忠实”,此乃翻译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正如英国翻译理论家,造诣很深的古文学家,有五十多年的翻译实践经验的波斯盖特,在《译论与译作》中提出“忠实性是衡量翻译成败的最高标准”。“忠实的翻译”即“以原文之实告译文读者”。在对翻译中的跨文化因素的研究不断深入的进程中,在以文化传真角度研究翻译理论与开展翻译实践的大背景下,对翻译的忠实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即要求译语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