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的血液循环系统及特点PPT课件
小儿循环系统-PPT课件
![小儿循环系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3edceb58f5f61fb6366605.png)
临床特征 消瘦、乏力、多汗、活动耐 生长发育落后、蹲踞现象、
力差
脑缺氧发作、杵状指
并发症 肺炎、心力衰竭、亚急性细 脑血栓、脑脓肿、亚急性
菌性心内膜炎
细菌性心内膜炎
先天性心脏病常见并发症
1.肺炎与充血性心力衰竭见于左向右分流 型先心病。因肺循环长期充血,肺部易 并发感染;心脏负荷过重,最终因失代 偿而发生心力衰竭。
2.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SBE) 见于分 流量较大的先心。
3.脑血栓与脑脓肿见于法洛四联症。因红 细胞代偿性增多,血液粘滞度增大,血 流缓慢,易发生脑血栓,脑血栓继发感 染成为脑脓肿。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房 间 隔 缺 损 修 补 术
室间隔缺损的修补
正常胎儿血循环 1.左心房 2.左心室 3.右心房 4.右心室 5上腔静脉 6.下腔静脉 7.主动脉 8.肺动脉
①管型:最多见,长度约为1cm左右,直 径粗细不等;
分 ②漏斗型:长度与管型相似,但近主动脉 型 端粗大,近肺动脉端逐渐变窄;
③窗型:肺动脉与主动脉紧贴在一起,两 者之间为一孔道,直径往往较大。
动脉导管未闭血液动力学变化 一般情况下 左心压力 > 右心压力 血液自
主动脉 (导管)
体循环减少
肺动脉
肺循环增多 左心房
4.超声动图 : 左房、室内径增大,主动脉内径增
宽见主动脉内血液经,动脉导管入肺动脉 。
法洛四联症
由以下4种畸形组成:①室 间隔缺损:多为膜部缺损;②肺 动脉狭窄:以漏斗部狭窄多见;
③右心室肥厚:为肺动脉狭窄后 右心室负荷加重的结果;④ 主
动脉骑跨:主动脉骑跨于左、右 两心室之上;以上4种畸形中以肺 动脉狭窄最重要。
左心室
(来自右心室血液)
幼儿循环系统发育特点和保健措施 ppt
![幼儿循环系统发育特点和保健措施 ppt](https://img.taocdn.com/s3/m/63054059d0d233d4b04e6967.png)
占血液总量的58% 由90%的水和100多种溶质组成 由蛋白质、葡萄糖、磷脂、钾、钠等无机盐构成 血浆是血细胞生存的环境
红细胞通过血红蛋白为机体 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白细胞参与机体的免疫力
血小板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心脏位于胸腔内,两肺之间,膈肌上方; 形状似桃,大小相当于自己的拳头。
心脏为一中空的肌性器官,由中膈分为互不相同的左右
两 半,共有四个腔,分别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
左室心。
右心房: 与上下腔静脉连通 左心房: 与肺静脉连通 右心室: 与肺动脉连通 左心室:
与主动脉连通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区别
血管名称 结构图
动脉
毛细血管
特点
功能
管壁特点 管内血流速
度
较厚,弹性 快
将血液从心脏输
大
4.血液中中性粒细胞较少,容易感染疾病。
PART 3
卫生保健措施
1.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锻炼,以期改善幼儿心肌纤维的收 缩性和弹性。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注意不同体质 的儿童在运动中的表现。
2.合理营养,防止贫血,注意摄入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 食物。
3.避免过度的或突然的神经刺激,以免影响心脏和血 管 的正常机能。 4.儿童的衣服和鞋袜不宜过小、过紧,以免影响心脏 活 动和血液循环。 5.应有正常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以利于保护心脏。
送到全身各部
分 的血管
非常薄,只 最慢
连接小动脉和小
由一层上
静脉的血管,
皮 细胞构
是 血液和组织
成
细胞 间进行物
质交换 的场所
静脉
较薄,弹性 较慢 小
将血液从全身各 部分送回心脏 的 血管
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与卫生保健ppt课件
![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与卫生保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4e74613169a4517723a35e.png)
.
1、血液
.
幼儿年龄越小,血液量相对地比成人多。 约占体重的8 % ~10 % (表3),这 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
表3 不同年龄的血量
年龄
新生儿
血量与体重之比/% 15
1岁 11
14岁 成 人
9
7~8
.
幼儿血液中血浆含水分较多,含凝血 物质(纤维蛋白、钙等)较少,因此, 幼儿出血时血液凝固得较慢。
.
.
3、心脏 四腔:左、右心房 左、右心室
.
(1)幼儿心脏体积比例相对地较成人 大。婴幼儿心排出量少,而新陈代谢旺 盛,所以幼儿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多 即心率快(表5)。
表5 不同年龄的心率
年龄
平均心率/ (次·min -1)
新生儿 140
1~2岁 3~4岁 5~6岁 7~8岁 成人 110 105 95 85 72
图15心脏的结构示意图大家好124血液循环大家好13血液循环图解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腔静脉组织细胞o2营养物质co2等废物冠状动脉心肌内毛细血管静脉右心房心肌细胞o2营养物质co2等废物左心房肺静脉肺部毛细血管肺动脉右心室肺泡o2co2大家好14幼儿脉管系统的特点一心脏心输出量少而新陈代谢旺盛为满足需要只有加快心率来补偿
.
卫生保健
1、合理组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预防动脉硬化应始于儿童。儿童的 膳食应控制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摄 入量,宜少盐,口味淡。 3、纠正儿童挑食、偏食的毛病,预防 缺铁性贫血。 4、发烧时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担。
.
.
(2)心脏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 官。由于它的收缩、舒张,才把血液送 至全身(见图15)。
儿科护理完整课件第九章循环系统PPT
![儿科护理完整课件第九章循环系统PPT](https://img.taocdn.com/s3/m/9977f9b2783e0912a3162a31.png)
室间隔缺损病理生理
上下腔静脉
肥大
肺动脉
分流 右心房 肥大
扩张
血量增多
射血量减少
肺循环 充血
扩大
体循环量减少
左心房
右心室
左心室
右心室
艾森曼格综合征
任何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持续的肺动脉高压,形成肺小血管梗阻性病变,形成肺动脉高压,
导致逆向分流,产生持续青紫。
房间隔缺损病理生理
上下腔静脉
肺静脉
二、护理评估
(三)辅助检查 1.血液 2线 3.心电图 4.其他 (四)心理社会状况 治疗要点:外科手术
2月22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为一 名出生38天、体重仅1500克并患有先天性心
脏病的“袖珍婴儿”实施了心脏手术。据了
解,这名婴儿的心脏为先天性室间隔、房间 隔缺损。目前,术后患儿正在恢复中。
儿科护理完整课件第 九章循环系统PPT
学习目标
1.熟悉小儿胎循环特点及生理特点。 2.熟悉先心病病因、分类及常见先心病的症状体征。 3.掌握常见先心病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第一节 小儿循环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心脏胚胎发育:妊娠2~8周是心脏发育的关键时期。
二、胎儿血液循环及出生后的改变:
二.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二)身体状况 1.婴幼儿 2.年长儿 3.心衰诊断标准 (三)辅助检查 (四)心理社会状况
婴幼儿
临床常表现哺乳停顿、易触汗、喜依肩入睡、体重不增,为心功能不全代偿期表现。
在某些因素促发下,可急性发作:烦躁多汗,哭声低弱,面色苍白和发绀,呼吸快浅,频率达
50~100次/分,可见吸气三凹征,心率增快达150~200次/分多能听到奔马率,心脏增大,肝脏增大
婴幼儿的血液循环系统及特点课件
![婴幼儿的血液循环系统及特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127bf4776c66137ef061919.png)
婴幼儿的血液循环系统及特点
6
• 3 可触及的浅表淋巴结
• 颈部淋巴结、枕部淋巴结
• 正常淋巴结:像黄豆大小, • 可略微活动,压上去不疼
婴幼儿的血液循环系统及特点
7
• (三)保育要点
• • 1 适度锻炼 • 2 颈部淋巴结要特别注意 • 3 预防动脉硬化始于婴幼儿
婴幼儿的血液循环系统及特点
8
三 循环系统
(一)概述
血液循环系统 心脏
组成
血管
淋巴系统
血浆 血清 纤维蛋白
1、血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血细胞 血小板
婴幼儿的血液循环系统及特点
1
2、心脏
婴幼儿的血液循环系统及特点
2
3、血管
(1)、组成: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2)、血液循环:
婴幼儿的血液循环系统及特点
3
4、淋巴系统:淋巴管、淋巴
结、扁桃体、脾、淋巴液。
婴幼儿的血液循环系统及特点
4
(二)婴幼儿循环系统特点
• 1 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 心肌薄弱,心腔小, • 心跳要比成人快
• 安静下来测才能准确
婴幼儿的血液循环系统及特点
5
• 2 心肌易疲劳
• 经常锻炼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加强,每次心跳可搏出更多的血液
• 过度疲劳: • 运动量过大,心跳太快,反而会减少每次心跳的血液输出量 • 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慌、恶心、大汗淋漓
小儿血液系统PPT课件
![小儿血液系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8444f9cfab069dc50220195.png)
时间
4~6天
1~4岁
4~6岁 7岁后
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变化
Hale Waihona Puke 目录血小板数 与成人相似 (150~250) ×109/L
血容量 占体重比相对较成人多 新生儿 10% 儿童 8%~10% 成人 6%~8%
目录
血红蛋白种类
6种肽链不同组合 6种血红蛋白胚胎早期血红蛋白(胚胎12周时消失)
Gower 1(ζ2ε2) Gower 2(α2ε2) Portland(ζ2γ2) 胎儿期和出生后血红蛋白 HbF(α2γ2) HbA(α2β2) HbA2(α2δ2)
RBC数
<1.0 <2.0 <3.0 <4.0
(×1012/L)
*括号内为新生儿分度标准
目录
贫血分类 病因学分类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 红细胞破坏增加(溶血) 红细胞丢失过多
目录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不足 ▲ 造血物质(营养)缺乏 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B12、叶酸缺 乏)、VitB6 缺乏、VitC缺乏蛋白质缺乏、铜 缺乏 ▲ 骨髓造血功能障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 其他:感染、炎症、肾病、癌症、 铅中毒 等
目录
造血和血象特点
生后造血
目录
出生后造血
骨髓造血:
出生后的主要造血器官 婴儿期为红骨髓,已执行造血功能; 5~7岁长骨中的红髓逐渐被黄髓代替; 年长儿、成人限于扁骨(肋骨、胸骨、脊椎、 骨盆、颅骨、锁骨、肩胛骨等)有红髓,其余
均为黄 髓; 黄髓有潜在造血功能。
目录
骨髓外造血
疾病情况下才发生: 婴儿期造血需要增加时(如感染、
● 短暂的红系造血功能
婴幼儿循环系统卫生及保健
![婴幼儿循环系统卫生及保健](https://img.taocdn.com/s3/m/8c6e1a46c850ad02de8041de.png)
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及保健内容摘要一、循环系统概述(一)血液循环系统(二)淋巴循环系统二、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三、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卫生保健一、循环系统概述血液心脏血管收集和输送组织液回心脏;具有防御机能淋巴液淋巴管道淋巴器官运输各种物质;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免疫和体温的恒定血液循环系统淋巴系统(一)血液循环系统1、心脏—输送血液的泵结构名称位置或连接关系功能心壁心包膜心内膜心肌内腔心房心室瓣膜房室瓣动脉瓣包膜和内膜之间心壁外层保护心脏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心房和心室之间防止血液倒流推动血液循环流动心室和动脉之间心壁内层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肺静脉肺动脉上下腔静脉主动脉(一)血液循环系统2、血管—血流的管道种类概念结构特点分布是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的管道是血液流回心脏的管道是连接微动脉和微静脉的血管管壁厚、管腔小、弹性大,血流速度快身体较深的部位管壁薄、管腔大、弹性小,血流慢。
管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位置较浅或与动脉平行管壁极薄,管径极小,血流速度极慢分布广,在组织内反复分支成网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血管的种类和特点成分正常值特征功能血浆55%血细胞5%水分91-92%血蛋白7%葡萄糖0.1%无机盐0.9%红细胞男500万个女420万个白细胞0.5-1万个血小板10-30万个圆饼状,两面凹,无核,由于血红蛋白而呈红色形态多样,比红细胞大,有核,数量少个体最小,形状不规则,无核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
除去纤维蛋白原,剩余的黄色透明液体叫血清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吞食病菌,有防御和保护作用加速凝血和止血血液的成分和功能(一)血液循环系统3、血液—流动的组织(一)血液循环系统4、血液循环途径肺循环:在心脏和肺之间循环以摄取氧气体循环:在心脏和身体其它部分之间循环以运输氧气和养分两种循环同时进行,并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二)淋巴循环系统淋巴循环是血液循环的辅助装置1、淋巴液在淋巴管道内流动的无色透明液体细胞代谢的废物及细胞间的水分,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2、淋巴管道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9条)淋巴导管(2条)与静脉伴行(二)淋巴循环系统输入淋巴管输出淋巴管淋巴结具有造血、过滤、参与免疫等功能脾是人体中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过滤血液、造血、参与免疫、储存血细胞等功能胸腺是一个淋巴器官,兼有内分泌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2 心肌易疲劳 • 经常锻炼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加强,每次心跳可搏出更多的血液 • 过度疲劳: • 运动量过大,心跳太快,反而会减少每次心跳的血液输出量 • 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慌、恶心、大汗淋漓
.
• 3 可触及的浅表淋巴结 • 颈部淋巴结、枕部淋巴结 • 正常淋巴结:像黄豆大小, • 可略微活动,压上去不疼
.
• (三)保育要点 • • 1 适度锻炼 • 2 颈部淋巴结要特别注意 • 3 预防动脉硬化始于婴幼儿
.
三 循环系统
(一)概述
血液循环系统 心脏
组成
血管
淋巴系统
血清 血浆
纤维蛋白
1、血液
红细胞
血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
2、心脏
.
3、血管
(1)、组成: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2)、血液循环:
.
4、淋巴系统:淋巴管、淋巴
结、扁桃体、脾、淋巴液。
.
(二)婴幼儿循环系统特点
• 1 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 心肌薄弱,心腔小, • 心跳要比成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