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论文

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论文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除两极分化。
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就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通过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整个国家实现了由封闭停滞到蓬勃发展的历史性飞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把发展生产和共同富裕统一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历经艰辛探索而逐步开辟出来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内在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总结世界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必然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所谓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指有自己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和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
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是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我国社会历史发展方位的科学定位;计划经济曾经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选择,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根本途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的惟一正确的伟大道路。
十八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
五年来,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
五年来,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推进,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明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重要成果,党的建设改革创新迈出重要步伐。
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
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
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进行,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
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
在总结十年工作时,胡锦涛指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十年来,我们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田文娟
【期刊名称】《青年与社会:中》
【年(卷),期】2014(000)001
【摘要】十八大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总页数】1页(P359-359)
【作者】田文娟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学院,四川南充63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7
【相关文献】
1.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J], 聂蒲生
2.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J], 颜晓峰
3.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坚持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J], 彭义强
4.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J], 颜晓峰[1]
5.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不懈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J], 王伟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为什么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

为什么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华侨学院信管五班韩子依32014140146根据我国60多年的执政经验显示,唯有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为什么一定要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了明确阐述,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曾经历了漫长的封建时代,直到19世纪中叶,西方国家先后两次发动鸦片战争,打败和侵入中国,中国内部又发生了历时14年最终归于失败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才使中国社会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变化。
先是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人推动洋务运动,企图在不根本改变封建制度的条件下,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以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结果在中日甲午战争的炮火中破灭。
后来又有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维新变法,冀求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通过推动自上而下的改良,以实行资本主义化的政治和经济纲领,结果只维持一百来天,就遭到保守派的残酷镇压而彻底失败。
然后又是孙中山、黄兴等领导的辛亥革命,通过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制、建立民国,冀求实行西方式的资本主义制度,但最终的成果却被袁世凯窃取。
历史表明,无论是旧式农民起义、封建统治阶级自强,还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努力,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都没有在中国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为什么这些努力都不能成功呢?这要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和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任务来分析。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
哪种理论能够对这两个历史课题作出正确回答,它就会成为中国人民的信仰;哪条道路能够引导中国人民完成这两大任务,它就能够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哪种政治力量能够带领人民实现这两大任务,它就能够成为掌握中国历史发展前进方向的领导力量。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与发展作者:吴晓锋敖阳利来源:《学习导刊》2014年第07期摘要: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直接的理论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一脉相承,同时又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发展和创新,深化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共产党执政规律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党的十七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1] 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何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重大问题,对于我们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重要原理19世纪初,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
一是由“两大发现”所论证的“两个必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要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人类思想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实现了哲学、经济学的革命性变革,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由于这两大理论基石,马克思恩格斯得出两个必然,即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都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基本结论。
这种论证和阐明同工人阶级作为资产阶级掘墓人的社会地位历史使命革命作用的论证和阐明,以及同工人阶级解放人类解放的论证和阐明,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2]二是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预测,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原理。
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时,还科学预测了未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些基本特征。
“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3]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最直接的理论基础,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是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发展和创新,二者在阶级立场、社会主义本质、奋斗目标、领导核心等方面是根本一致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作者:郑琳琳谷春祥来源:《党史文苑》2010年第08期[摘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1](P11)文章集中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有哪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体坚持了哪些原则,怎样坚持了这些原则。
[关键词] 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主要体现在它的基本立场、根本任务和最终奋斗目标上。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立场就是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为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服务。
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从事共产主义运动的目的就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主题。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2](P283)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说到底就是为广大的中国人民的利益服务。
邓小平理论,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各项工作是非得失标准之一。
[3](P37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4](P279)。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呕心沥血、接力续写精彩纷呈的新篇章。
2013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深刻论述的中国梦,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具有强大的时代感召力。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关键是选择正确的路径,就是要坚持中国道路。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一定要坚持走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而形成的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这条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合理性、发展的规律性和胜利的必然性,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二、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指向具有一致性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事实上,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而现代化是整体的社会变迁,具有丰富内涵,除经济现代化之外,还包括政治民主化、文化现代化、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人的全面发展等。
这也就是说,民族伟大复兴应该是全方位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人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选择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中国选择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中国人民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事实证明君主立宪制在中国不可能行得通,资本主义道路也因为资产阶级剥削本质在中国走不通,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需要,最适合中国实际发展的道路。
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为中国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
从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以他们手上的武器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致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此后帝国主义列强接踵而来,中国的主权丧失、领土被瓜分、资源被掠夺、人民被压榨。
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为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近代的仁人志士遍寻救国方案,资产阶级共和方案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成为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向清政府发起了挑战,但是由于农民的局限性,历时1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被中外联合势力镇压。
1860年清政府实行自救,开展了洋务运动,企图在不改变中国落后的封建体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以实现“富国图强”的目标,结果在中日甲午战争的炮火中破灭。
1895年维新派走上了历史舞台,开始了维新变法,如果成功,中国也许可能走向资产阶级君主立宪道路,但由于封建保守势力的强大和维新派严重脱离群众,戊戌变法失败。
1905年在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它组织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
很多人都希望中国能走上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道路,但辛亥革命最终的成果被清王朝的旧臣袁世凯窃取。
致使中国的命运并没有改变。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苏联的实践,让当时仍处在黑暗中的中国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走向独立的希望。
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始中国的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历史舞台为中国的独立自强而努力奋斗。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摘编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党的十七大报告解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这一科学论断是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两个根本原因之一提出的。
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深理解。
第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出。
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我们党要在中国的建设问题上完成当年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毛泽东同志领导我们党完成的开创自己道路的任务。
1980年1月,他又提出,在发展经济方面,要“寻求一条合乎中国实际的,能够快一点、省一点的道路”。
1982年9月,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他又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崭新实践中,才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
这是因为,在中国这样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同当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进行革命一样,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指望照搬书本、照搬外国,是根本行不通的,必须从我们自己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在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相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基础上,由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和完整表述。
这表明,时至今日,在更多地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我们党对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同一开始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时相比,是大大地深化了。
第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我国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找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十几亿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走向温饱、小康和中等发达的必由之路,是进一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和谐的幸福之路。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_理论自信_制度自信

光明日报/2013年/1月/1日/第003版理论・实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执笔人夏春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
十八大报告深刻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强调“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一精神,进一步坚定这三种自信,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随后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面貌焕然一新。
新时期以来,党带领人民艰辛探索、顽强奋斗,成功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新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获得巨大成功,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来引领方向,按五位一体布局展开建设,朝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迈进。
这是条新路、正路,主要体现在两个对比上。
一是不同于封闭僵化的老路,而是实行改革开放,在探索中不断改革旧的体制机制,不断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不同于改旗易帜的邪路,既要大胆吸收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绝不把改革变成“改向”,创造性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便是一例。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中国必穷,是死路一条;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必乱,大好局面就会毁于一旦,同样也是死路一条。
正是因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我们才赢得了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一路高歌猛进,使中国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西方国家一二百年才走完的发展历程,这充分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意义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意义[摘要] 坚持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中国取得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在总结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和成败得失的基础上找到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使中国初步实现了国强民富。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保证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得以实现,才能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必然性;现实意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历史留给中国人的一项伟大任务。
无论哪个政治团体,奉行哪种“主义”,走什么样道路,惟有完成这项历史任务,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和拥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理论,又是实践,也是在理论与实践中逐步确立起来的、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
之所以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承担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并能够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
一、社会主义革命道路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华民族曾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从19世纪中期开始,这种地位被西方列强用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动摇了。
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这是近代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封建王朝与外敌的战争,然而第一次战争即以清王朝的失败而告终。
但傲慢与无知的清王朝并无什么变革应对之良策,这注定了中华民族将会有更加深重的灾难!随后,1856年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年发生甲午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
每一次战争,清政府都以失败而告终,封建王朝最终完全沦为了西方国家的半殖民地,近代历史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个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半个多世纪中,抱着民族复兴的梦想,中国人一直在进行着艰难的抗争和理论与“主义”的比较选择。
为什么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姓名:****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号:####为什么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因而能够把13亿人民凝聚起来,在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地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追求消灭阶级压迫、消灭剥削制度的“大同世界”,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社会憧憬的理想。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习近平指出,全党同志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锐意进取,大胆探索,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旗帜、道路和理论的高度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是有机结合、高度统一的。
习近平指出,全党同志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挥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锐意进取,大胆探索,敢于和善于分析回答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本问题

三、怎么样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怎样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呢?首要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起始于1956年以后的毛泽东时代。改革开放以来,由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所开创,经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所继承、发展,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向前推进,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相结合,终于探索并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过程充满了艰辛和曲折,付出了代价和学费。只有开辟这条道路的人才真正理解其中的艰辛,才真正懂得它的价值,也才倍加珍惜和爱护它。当今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次要坚持解放思想。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可以说,没有全党的思想解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就能不断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就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其三要坚持改革开放。十七大特别提醒全党,我们党所成功走出的这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改革开放是密不可分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当今中国,改革开放最大的实践、最根本的实践,就是正在进行的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取向的改革。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如此深刻的改革,难免在前进道路上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矛盾。在探索性的实践中,我们既不能回避这些问题和矛盾,也不能过于夸大实践中的某些不足,更不能因噎废食,从根本上否定改革。十七大指出,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其四要坚持科学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这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道路,归根到底,是一条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的道路。要使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广,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和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永续发展。其五要坚持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之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追求的重要目标。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持与发展

14公关热点理论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持与发展文/胡永安(中共林芝市委员会党校..西藏自治区林芝..860000)摘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实践过程中提出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这些均可以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关乎我党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与市场路线,以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提供基石,本文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坚持与发展三个层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科学社会主义 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 坚持目前,确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现阶段和今后的指导思想科学理论,在当下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对治国理政等工作的开展仍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治国理政的角度根据我党实事求是、方法论、科学世界观等方法,在前几代领导人作出的贡献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观点、新思想,确定未来一阶段的改革发展任务。
面对经济转型与社会转型引发的各类问题,必须围绕习近平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的新观点与新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此给出实践工作进行的指导思想。
在科学理论层面对治国理政进行分析,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根据我国发展需求不断地完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路内容、制度自信,对共识凝聚、思想统一、完成发展攻坚战的深化引领等工作有巨大的作用,也是中华民族完成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的抓手。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出发,邓小平同志结合实践获得的信息,借鉴社会主义模式分析我国国情并建立出与俄国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相区别的社会主义制度,该社会主义模式具备明显的中国特色。
在邓小平同志的主导下,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以向前推进,邓小平同志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给出系统的经验并完成毛泽东思想体系等工作,按照新的发展要求与实际情况,确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在1982年十二大会议中,邓小平同志指出需要在未来发展中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需要探寻与之相关的道路,总结以往历史经验,其也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相关理念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式确立,这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次较为系统的阐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以及理论支撑,进一步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其在实践中拥有较高的指导作用。
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决定着国家的发展走向,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经过千辛万苦、付出巨大牺牲而作出的郑重选择,也是从根本上结束近代以后中国悲惨命运、给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发展前景的正确道路。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祖国山河破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面对危机,无数有识之士纷纷寻求救国救民大真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从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都未能把中国从悲惨境况中解救出来。
中国先进分子对各种主义和方案进行反复比较和鉴别之后,从各种各样的主义中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各种流派的社会主义中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从各种救国救民的方案中选择了俄国十月革命道路.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引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在饱经沧桑、历经磨难之后认识到的真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过几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在推进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
新中国成立后,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中形成了许多宝贵的思想成果.在短短十几年内取得了旧中国几十年所不可能有的建设成就,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毛概论文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毛概论文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内容摘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科学发展、共建和谐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发展科学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在实践中开辟新道路、在理论上获得新认识的历史其中包含着不断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历史的经验和发展的趋势都表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伟大贡献。
在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我们党经历了艰辛的探索历程排除了各种错误倾向的干扰在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坚定地继承和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把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打破教条主义束缚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继承者是结合中国实际开创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成功实践者。
中国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功实践。
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崭新实践。
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正确把握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基本原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把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活力。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十八大报告关于“三个自信”的重要论述,清晰地表明了我们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决心和信心,对激励全党和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必将产生极为重要的精神推动作用。
一、道路自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我们党的道路自信,主要取决于我们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富裕之路、民族复兴之路。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
九十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党心民心。
这条道路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艰难险阻中奋斗探索出来的成功之路,是经过历史和实践检验完全符合中国国情的强国之路,是能够使亿万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富民之路。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不能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刘金行经济管理学院 20080390430101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能够引领当代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
在当代中国,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别的什么道路能够解决中国发展进步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根据华东交通大学研究生培养计划安排,我在2009年上学期暑假期间进行了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调查,并参加了一系列实践活动。
通过访谈等形式了解了家乡、企业在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后取得的巨大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果;了解了周围亲戚、朋友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看法,学习了中国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以及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个国家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找到一条既适合自己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历经艰辛探索而逐步开辟出来的正确发展道路。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党和人民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积累了推进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经验,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重要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适应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把社会主义建设同执政党的建设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在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指引下,改 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在经济建设、 民主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 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我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 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 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 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 到两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 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十七大报告从三个层面对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含义作了科学回答: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 “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 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 国特色。”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就 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 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 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怎样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 (二)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三)必须坚定不移地促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 (四)必须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
(一)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旗 帜,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崇高政 治使命和重大战略任务。做到这四个坚 定不移,对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 的大局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坚定不移高 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重要保 证。
★ 文艺复兴运动
社会发展的重大转变和飞跃都是 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的
邓小平率先批评“两个凡是”,支持和领 导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开了全党解放思想 的先导”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时也使无产 阶级 的斗争 实践踏上 了 自觉的共产主义运动的 康庄大道 。然而理论本身 又在共产 主义运动的实践 中不断得 到丰富和发展 ,从 马克思 主义认识 论的观点来 说 ,这就是理 论产生于实践 ,反过来 ,又指 导实践 ,接受 实践的检验 ,在 实践 中不断地 丰富和发展 。可见 ,共 产主义作 为一种学说 , 是共产 主义实际运动 的理论概 括 ,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 度 ,则是共产主义运动 的最终结果 ,而共产主义运动则是通 向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的现 实历 史过 程。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 发展的必然结果 。但是共产 主义社会 的实现需要一定的物质 和精神条件 ,这不是一蹴而就 的 , 特别 是由于各个国家 、各 个 民族所处 的历史条件不 同 ,因而需要许 多代人的不懈努力 和不同的革命发展 阶段才 能达 到。在这 一过 程中 ,无论是离
联系起来 的时候 ,社会 主义的幻想 才变成千百万人争取社会
主义 的斗争 。离开 阶级斗争 , 社会 主义就是空话 或者幼稚的 幻想 。 ”在理论 和实践的关系问题上 ,马克思 主义一 向认为 : “ 离开革命 实践 的理论 是空洞 的理论 ,而不 以革命理论 为指 南 的实 践是盲 目的实践 。 ”科学社会 主义 的强大生命 力 ,恰 恰在于它把科学 的理论 和无产 阶级 的革命 实践有机地结合 了
持 科 学社 会 主 义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 中国人 民革命 斗争中所取得的一切胜 利 和成就 ,都是把马列主义 的基本原理 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
十一届三 中全会 以来 ,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我们党要在 中国的建设 问题上完成 当年在中国革命 问题 上毛泽东同志领 导我们党完成 的开创 自己道路 的任务。要 “ 寻找一条合乎中 国实际 的,能够 快一点 、省一 点 的道路 ” 。一 九八二年 九月 在 党的十二大开幕词 中 ,他又提出 “ 走 自己的道 路 ,建设 有 中国特色 的社会 主义” 。以邓小平 同志为代 表的 中国共 产党 人 ,在 总结新 中国成 立以来 正反两 方面经验的基 础上 ,在研 究 和借鉴 国际经 验的基础 上在改革 开放 实践中找到的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道路 。这条道 路是 十几亿 中国人 民摆 脱贫 困 、走 向温饱 、小康 和中等 发达 的必 由之 路 ,是进一 步实现 国家富 强 、民族振兴 、社会 和谐 的幸福之路 。所 以我们 可以说在 当 代 中国 , 坚持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道路 ,就是 真正坚持科学社 会 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之所 以完全 正确 、之所 以能 够 引领 中国发展进 步 , 关 键在 于我们 既坚持 了科 学社会 主义 的基本原则 ,又根据我 国实际和时代特 征赋 予其 鲜明的中国 特 色。因此 , 我 国的社会 主义建设才 能迅速走上健康 发展 的 轨 道 ,才能 在资本 主义世界 经济萧 条的情况 下 ,我 国经 济却蓬 勃发展 、欣欣 向荣 ,彰显 出科学 社会 主义 的科 学性 和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道路 的正确性 。 从我 国 当前 的 实际情 况 出发 ,提 出了走 具有 中国特 色 的社会 主义道路 的正确主张 ,制定 了一系列适合 我国国情 的 建设社会 主义的路线 、方 针和政策 ,从 而使 我国经济社会 建 设取得举世 瞩 目的成 就。当然 我们也应该看 到 ,我们 面前 还 存在着许 多急待解决 的问题 ,在全 面开创社会 主义建设新 局 面 ,完成党在新 时期 的各项 战斗任务 的过程 中 ,必然还会 出 现许 多新情况 、 新 问题 ,这些都需要我们按 照科学社会 主义 的基本原理 ,结合新 的具体 实际 ,创造性地 去加 以研究 和解 决 。这也要求我们继续发扬理论联 系实 际的革命学 风 ,深入 学 习科学社会 主义的原理 ,在各条 战线 上勇于实践 、勇于探 索 ,坚定不移地 沿着 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道 路前进 。只有这 样 ,才 能顺利地 实现党在新 时期 的总任务 ,并在 实践 中不 断 地 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青年与社会
2 0 1 4 年1 月中 g2 期 总g5 4பைடு நூலகம்8 期
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 西华师范大学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田 文娟
6 3 7 0 0 )
政 治与行政管理 学院,四川 南充
【 摘 要】 十八 大题为 《 坚定不移 沿着 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道路 前进 ,为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 而奋 斗 》的报告指 出: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道路 ,就是在 中国共产 党领导 下 ,立足基本 国情 ,以经济建设 为 中心 ,坚持 四项基 本原则 ,坚持 改革 开放 ,解放 和发展 社会生产 力,建设社 会主 义市场 经济、社会 主义 民主政 治、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 主义生态文 明,促进人 的全 面发展 ,逐步 实现全体人 民共 同富裕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 国家。
【 关键词 】 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
、
科学社 会主义在 理论和实践上具有 高度 的统 一
找 到的。
理 论和实践 的高度 统一 ,是科学 社会主义 的本质特征 , 也是它 区别 于空想社会 主义的显著 标志。这是因为 ,科学社 会主义不是把理想社会 的实现寄托于资产阶级的 “ 良知”发 现 ,或个别 天才人物 的 “ 设想 ”上。而是直 接诉 诸于无产阶 级 和其他劳动群众 的革命 斗争 ,并为这一斗争指明 了前进的 方 向和道 路 ,从 而架 起 了一座 由现 实通往 理想 的桥 梁 ,使 社会 主义 由空 想变成 了科 学 。正 如列 宁所指 出的 : “ 只有当 马克思 的科学社会 主义把 改变现状 的渴望和一定阶级的斗争
开共产主义思想体系 的指导 ,还是 离开脚 踏实地地完成不同 革 命阶段 的具体 任务 , 都会延缓 或损 害共产 主义社会 的实现 。 所 以 ,共产党人在为实现 当前任务 而斗 争的时候 ,一定要坚 持以共 产主义思想为指导 ,始终不懈地追求共 产主义的最终 目标。这就是说 ,要坚定不移地坚持科 学社 会主义理论 ,走 中国特色社 会主道路 。 二 、坚定不移地走 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 。就是真正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