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改革特点及发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教育改革特点及进展

1.引言

随着随着2l世纪的到来,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更趋向于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对创造性人才和劳动者的创新能力有着前所未有的迫切要求。21世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各国之间的实力竞争逐渐演变成为科技实力的竞争。为了提高在国际中的竞争力,每个国家不断地进行着教育改革,使教育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国家战略与基本国策。近年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的根本性任务,摆在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面前。在努力探索如何扎实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课程改革被鲜明地提到了促进素质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位置上。这是因为,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由此,课程改革便成为了整个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

课改是基础教育第二轮课程改革的简称。它把学生当成课程建设的主体,并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课改的具体内容就是从应用教材,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到考核模式所发生的有目的、有标准、有成果的新尝试,新变化。课改的性质是教育发展中的一个必然阶段。课改的实质就是唤起老师的教学热情,唤醒学生的内在潜力,唤醒本我,塑造人格,建构人生发展体系,让学生发展走向健康之路。

2.研究进展

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一直受到普遍观注。在21世纪即将到来的今天,人类面临着新形势和新问题,社会将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内部动力,也面临着变化与挑战。如何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客观认识和把握未来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积极寻求和探索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小学课程改革策略,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2.1 国内研究进展

中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时期,在各个领域展开变革,这是一曲折前进的过程,教育改革也是同样,我们要看到国家在教育方面所做的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教育事业也是与时俱进的事业,每个人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达到马克思所设想的“人的真正全面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至今的30 多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仍存在一些不足。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现在,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

2.1.1中国教育发展中取得的成就

1、中国已拥有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十分迅速。1978-2007年间,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从94%提高到99.5%;初中毛入学率从20%达到98%;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0%提高到66%,有4000多万高中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不到1%提高到23%,高等院校在校学生2300多万,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改革

开放之初的“精英式教育”发展成“大众式教育”;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从很低水平起步,达到44.6%。目前我国15岁以上人口和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接近8.5年和10.5年,人力资源开发处于发展中国家较好水平。

2、义务教育进入全面普及巩固的新阶段,基础教育水平全面提升。

至2000年,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目标,“两基”人口覆盖率超过85%,2007年进一步扩大到99%。我国已跻身于免费义务教育水平较高国家行列,数以亿计初中毕业的劳动力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关键支撑。同时,在基础教育其他领域,普通高中、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发展也很迅速。2007年,普通高中在校生2522.4万人,幼儿园(含学前班)在园2349万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41.3万人,均处于历史最高水平。

3、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改革和创新中加快速发展。

2007年全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分别为1987万人和861万人,分别是1979年的3.4倍和4.2倍,在高中阶段与高等教育占据半壁江山,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也有很大发展,2007年非学历的中、高等教育毕(结)业者分别为6810.8万人次和412.6万人次,企业年培训规模9100万人次。国家专项支持建设的1076个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280个县级职教中心和示范性中职学校、70所示范性高职学院成效明显。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广泛合作,区域间职业院校开展联合招生或合作办学,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4、高等教育跃上新的台阶,人才培养和创新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世纪之交的扩招,促使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02年就达到了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15%的标准。2007年高等教育在学人数2700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比1978年增加了近11倍。国家加强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对西部和人口大省高教发展倾斜支持,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了一批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2006年全国高校专利拥有量4.5万项,国家大学科技园62个。

5、教师队伍建设迈开新的步伐,教师整体素质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明显提升。2007年全国普通小学、初中、高中专

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为99.1%、

97.2%和89.3%,具有高学历教师

比例在逐年增加。中小学教职工

聘任、新任教师公开招聘、校长

选拔任用等制度不断完善。全国

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不断推

进,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顺利进

行,2007年秋季起教育部直属师

范大学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试

点。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建

设取得新的进展。高等学校全面推行聘用聘任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组织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设立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师德建设总体上不断加强。

6、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素质教育逐步进入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展开的新阶段。全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了突破性进展。中考改革逐步推广,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与综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