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李新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李新源
发表时间:2018-11-06T14:08:42.21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作者:李新源[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活与工业生产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云南地质工程第二勘察院云南省昆明市 650218 摘要:矿产资源的综合开采利用是矿山企业持续性发展的基本保障,在开采利用时使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得到最优化发展是矿山企业今后发展的方向。在传统粗放式开采的模式下,受制于开采技术及环保科技的落后,矿产开发对环境带来较大破坏,导致地质灾害频发,给生产安全及生命财产构成重大威胁。本文分析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措施。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环境保护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活与工业生产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这使得矿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迎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与现实挑战。一段时间以来,通过企业自身与地方管理部门的协同作用,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多种手段的应用已经能够全面避免矿山环境破坏,面对矿山地质灾害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于旧有的矿山环境污染和破坏,则通过各种恢复治理措施,达到矿山环境保护的要求。
1.矿山地质灾害概况1.1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形式崩塌滑坡是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形式,在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中往往产生崩塌和滑坡地质灾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于露天开采的崩塌滑坡主要体现在矿边坡的滑落,地下开采则是由采空区坍塌所导致。矿区自然环境、地质条件及人类活动通常是造成采空区山体滑坡的主要因素。
1.2矿山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1)矿体内因引起的灾害:这类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是因为矿山地质环境改变后,一些偶发因素造成突变性的灾难性后果。主要有瓦斯爆炸、地热、煤层自燃以及矿山火灾等。(2)矿山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灾害:矿坑突水涌水是地下水位变化所致的常见地质灾害,也是危害较大的一类地质灾害[1]。地下水位的改变会引起坑内溃沙涌泥,这是伴随着矿坑突水发生的灾害,如果在采矿的时候突然遇到蓄水溶洞,溶洞中除了水之外,还有大量的泥沙和石屑,溶洞中的泥沙和石屑也会和水一起涌入到坑内;除此之外,透水断层以及地裂缝的存在也会把一些沉积物涌入到坑内,导致大量的泥沙将坑堵塞,采矿人员以及采矿机械都会被泥沙所埋,最严重的时候甚至可以毁灭矿山。
2.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2.1合理规划矿山开采工作为积极带动矿山地质灾害工作的科学处理,各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在矿山开采之前做好边坡参数的合理化设计工作,并由此实现对于矿区边坡状况的及时了解,防止在开采作业时出现同岩石变形等问题。不仅如此,能源开采部门还需要合理的开展矿石的开采准备工作,诸如合理的设计边坡与弃渣方量,及时做好拦渣以及挡墙准备,规避相关问题导致的损失。除此之外,矿区的管理人员需要加大巡视作业力度,并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科学的规范,禁止乱弃,并对矿山中原发生过灾害的区域进行全面的防护工作,做好坑道的支护工作,避免塌陷现象发生。
2.2完善地质安全防护体系为进一步降低塌陷、边坡失稳等地质灾害的出现,开采单位需要依据实际的地质状况合理的开展边坡参数设计工作,并在矿区设置排水沟,实现边坡排水工作的科学开展。除此之外,开采管理人员还需要在重要地段安置拦挡岩石碎屑的措施,防止开采作业在推行的过程中出现滚石现象。最后,开采单位还需要促进现场管理工作的稳步开展,并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其能够重视矿山开采的安全性,并在开采作业结束后做好填平工作,降低开采导致的环境破坏。
3 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分2 部分,一部分是根据现状矿山地质环境,对评估区重要场地、设施、危险性区段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主要以预防措施为主;另一部分根据现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预测可能新诱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采取相关的工程治理措施,并进行维护、管理,最终减轻或消除采矿活动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影响。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措施,主要有严格按照开发利用方案进行矿山开采活动,严格执行设计留设相应的边坡角、台阶的帮坡角和台阶、边坡高度,露天采矿剥采产生的渣土,严禁随意堆放,需要全部堆放至排土场,加强对排土场的的运营管理,防止排土场失稳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露天采场的各帮边坡建立完善的监测措施,并且定期进行监测,发现边坡严重变形应及时进行处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措施,主要有对地质灾害点设置监测点,加强巡查、警示等,对露天采场的各帮边坡,先及时建立完善的变形专业监测系统,并定期持续对边坡进行专业监测;先期主要以全面监测为主,根据监测结果对危险区域加密监测,根据监测的结果,及时对变形严重区域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露天开采对矿区地形地貌破坏影响程度严重,采矿结束后难以将露天采场恢复至原始地貌,治理方案设计尽量将该区地形地貌恢复后与周围环境相适应。场地内现状已经实施工程建筑物、场地、设施,不利于恢复耕地的作物生长,矿山闭坑后对整个工业场地地面设施拆除并实施植物恢复治理。
4.总结综上,伴随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作为关键物质前提的矿产资源,在进行发展过程中须给予高度重视,必需坚持环境保护为前提,从而在有效完成矿产资源利用时最大限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破坏,保证矿业长远和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张琦,陈福恩,秦健,姜德明,李剑锋,李洪卫.关于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几个主要技术问题的探讨[J].化工矿产地质,2005,02:103-108,113.
[2]郭付三,袁巧红,殷坤龙,周春梅.矿山小流域地质环境灾害链及系统治理技术研究——以豫西小秦岭地区金矿开采为例[J].金属矿山,2010,04:146-152,158.
[3]王钦军,陈玉,蔺启忠.矿山地质灾害高分辨率遥感监测方法研究——以北京市房山区史家营煤矿为例[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0,04:36-41.
[4]郭维君,崔晓艳,肖桂元,吴萌.矿山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防治对策研究[J].金属矿山,2010,08:148-151,159.
[5]赵星涛,胡奎,卢晓攀,杨化超.无人机低空航摄的矿山地质灾害精细探测方法[J].测绘科学,2014,06:49-5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