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李新源

合集下载

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措施研究

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措施研究

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措施研究摘要:矿山资源已经成为了人们生产与生活的重要资源,矿产资源的开采关系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矿山资源在生产与开采过程中,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如果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不进行及时的处理,会使环境问题加重,造成地质灾害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所以要想确保矿山企业的持续发展,应该及时对地质灾害与环境的问题进行处理,运用合理科学的方法,治理地质灾害并且修复生态环境,为矿山地区的居民创造绿色与健康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治理方法;生态环境;修复措施引言我国矿产资源富有,矿山数量众多,所以在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极有可能会出现由于不同原因导致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因此,关于被破坏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是现今存在于我国的一项工程量巨大的系统工程。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和恢复的重大意义矿产是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矿产具有不可再生、稀缺且分布不均等优点,但对矿产的开发和使用会对环境造成重大破坏。

实施矿山地质工作保护和恢复环境,可以有效阻止矿山地质环境进一步恶化,消除与矿产开发相关的地质灾害危险,保护周边人民和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从地质灾害的危险中开采,有助于缓解矿山群体之间的矛盾,实现防灾目标,体现“人对人”的原则;同时,可以提高公众对减灾防灾措施的认识,提高公众参与地质环境保护的意识,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可有效促进矿山生态建设,保护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同时确保资源开发、经济增长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同步发展。

通过解决矿山地质和环境问题,消除地质灾害风险因素并降低其频率;裂隙倾倒和土地复垦可以减少采矿对景观、景观和土地资源的破坏,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增加区域植被覆盖,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改善环境、保护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等优点,提高质量为该地区的环境提供有利的长期环境效益。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工程是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后果的工程。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研究_2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研究_2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研究发布时间:2022-05-12T07:42:27.750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第1月第2期作者:吴见新[导读]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吴见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七0四队,新疆哈密 839000摘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遵循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思想。

对矿山开展综合整治工作,实现矿山开采秩序明显好转,充分发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工作在矿业发展、生态建设、扶贫开发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按照”规划布局科学合理、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开发利用节约集约、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保障发展有效供给、结构调整切实优化”的原则,以”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优化重组、生态修复、统一标准、督查验收”为手段,对矿山开展综合整治工作。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引言当前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多个领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然而,目前某些地方仍存在过度开发矿产资源问题,严重破坏了矿山周围生态环境。

作为综合治理的一个环节,应对矿山地质环境相关影响因素充分考虑,做好整治工作。

只有严格落实责任制度,才能确保开采矿山各环节更具合理性,从而提高生态环境稳定性。

因此,充分重视优化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采取最优化的措施,有利于逐渐提高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矿产开发领域长期、稳定的发展。

1矿山地质灾害类型1.1矿山滑坡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由于采掘井巷道出现结构破坏、岩土结构变形等问题,严重破坏了矿山地质环境,容易诱发矿山滑坡地质灾害,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及人员伤亡。

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远远超过了矿山自身环境的承受能力,如果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强降雨天气等,会进一步加大矿山的破坏程度,造成更加严重的危害。

重庆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评审专家名单

重庆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评审专家名单

13002361844 13508377580 13330220686 13883048263 13983649226 13983778275 13637811666 13638301849 13708342307 13638374228 13883153481 13808318218 13368078126 15923017999 13608396702 13072329850 13708325855 15923183364 13320233366 13883384768 13012343145 13509427541
重庆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评审专家名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姓名
李进财 任幼蓉 唐剑波 王 磊
性别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水工环地质 工程地质 岩土工程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地 质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 地质矿产勘查 工程地质 工程地质 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 地质勘察 煤田地质 结构工程 环境、水文地质 地质、勘探 矿山开采
高级工程师 正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正高级工程师 正高级工程师 正高级工程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注册岩土工程师 教授级高工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教授级高工 高级工程师 研究员 高级工程师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审查结果的公示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审查结果的公示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
复方案”审查结果的公示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5.01.04
•【文号】
•【施行日期】2015.01.04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自然资源综合规定
正文
关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审查结果的公示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审查及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61号)和《关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有关事项的公告》(2014年第21号),2014年12月15-16日国土资源部组织专家于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进行了审查。

根据审查结果,现将拟同意通过的106个“方案”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自发布之日起7个工作日。

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与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监测处联系。

联系人及电话:李明路 010-******** 66558316(传真)
2015年1月4日附件。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对策分析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对策分析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对策分析摘要:本论文探讨了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的对策。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对环境和社会带来巨大威胁,因此治理和修复至关重要。

首先,本文概述了地质灾害的定义、分类,及其成因和危害。

其次,针对治理,提出了预防措施和灾害应急响应策略,强调监测系统和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

对于生态环境修复,包括生态评估、植被恢复、水土保持、水体净化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案设计。

最后,强调了修复效果的监测和评估。

关键词: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治理;生态环境修复引言矿山工程地质灾害与环境破坏一直是全球性问题,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严峻挑战。

本论文旨在深入研究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对策,旨在提供针对这一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将介绍地质灾害的类型、成因及危害,为问题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础。

接着,通过探讨预防措施、灾害应急响应策略以及生态修复方案,探讨解决方案的具体实施。

最后,我们将强调修复效果的监测和评估,以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定义和分类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是矿山开采和相关工程活动中的不可忽视问题,可划分为自然因素引发和人为因素引发两大类。

自然因素包括地质构造、地质条件、气候、地下水位等,它们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

人为因素包括采矿方式、施工方式、排水和爆破操作等,这些因素也可能加剧地质灾害的风险。

根据性质和规模,这些灾害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滑坡、崩塌、地震、岩爆、涌水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和危害。

(二)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矿山工程地质灾害通常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地震可能导致滑坡,而高度密集的采矿活动可能诱发岩爆。

因此,对地质灾害成因的深入分析至关重要。

这包括研究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地质构造、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以及采矿活动、施工操作、排水策略等人为因素。

只有全面了解这些成因,才能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降低地质灾害的风险。

(三)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危害及影响矿山工程地质灾害对矿山生产、人员安全、环境保护和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的危害和影响。

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探讨_2

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探讨_2

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探讨发布时间:2022-07-25T05:36:02.916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41卷3月5期作者:向以刚1 陈昊2[导读] 对于矿山资源来说,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建设和社会迅速发展的重要资源向以刚1 陈昊21重庆市开州区地质环境监测站重庆市开州区 4054992重庆市地勘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重庆市渝北区 401121摘要:对于矿山资源来说,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建设和社会迅速发展的重要资源,要重视矿山开采期间容易产生的地质灾害问题,注重修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通过全面分析矿山地质灾害问题,并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制定完善的生态环境修复措施,开展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工作,有效提高生态修复和矿山地质灾害治理水平,从而促进我国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治理;生态环境;修复探讨1矿山地质灾害的成因1.1地下水位变化如果矿山所在区域内的地下水位出现了过大的波动也会因此而引发地质灾害,如矿坑发生突然的涌水等。

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矿山开采的安全性,就需要对矿坑的涌水量展开预判和评估,如果实际的涌水量大于预估的涌水量时就极有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另外,如果地下水位发生突然地变化也会导致其坑内出现溃沙而发生涌泥的灾害。

所以,在矿山开采期间如果发现蓄水溶洞的,其内部不仅会有大量的水,而且还存在大量的泥沙和石屑且会进入到矿坑内,进而形成大量的泥沙堵塞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严重的还可能会出现矿山毁灭的问题。

1.2岩石体发生变形在矿山开采期间,极易受到外部作用的影响而致岩石体发生变形进而引发地质灾害,如坍塌灾害来看,在矿山采空区内如果所留设的矿柱受损或是不能满足实际的支撑力时,就极易出现塌陷,尤其是在矿体埋藏较浅的区域来讲更容易发生。

而对于埋藏较深的区域来讲如果所崩落的采空区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处理也极易出现较为严重的塌陷。

矿坑周围岩石如果受到较强的地壳应力也会出现较大的收缩,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会使矿坑周围山石产生较大空间而致使岩石由原先的快速收缩转变成应力释放并最终引发岩体破裂,从而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国土资源部关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审查专家库首批名单的公告

国土资源部关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审查专家库首批名单的公告

工 作 单 位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来自序 号 姓 名
工 作 单 位
1 9 2 0 2 l 2 2
2 3
李文鹏 李承森 李树 志 李烈荣
杨小荟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煤炭科学 院唐山研究院 国土资源部
石家庄经济学 院

3 4 5
中国黄金集团公 司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地质局
2 6
2 7 2 8
周连碧
周爱国 武 强
北京矿冶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 武汉 ) 中国矿业大学 ( 北京 )
1 0
l 1
孙晓明
纪万斌
天津地质调查 中心
黑龙江省地面塌陷防治研究所
1 2
余振国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
殷 跃 平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中 国 地质 调 查 局
3 4
3 5
秦绪文
翟 裕 生
中国地质调查局
中国 地质 大学 ( 京 ) 北
l 8
张洪涛
国土资源部
2 2
电墓固.0 1 立凋讯0 第 2年 期 1
附件:国土资源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评审专家名单≯
。 。 廖土剪蘑移 | 2 0 年_ 月2 0 l9 2 4
国 资 部 地 境 护与 理 复 案 审 批 家 单 土 源 矿山 质环 保 治 恢 方 评 首 专 名
( 姓 氏笔 画排序 ) 按
序 号 1
姓 名 万 力
国 资 部 于 山 质 境 护 土源 关矿地 环保 与 治恢 方审 专库 批单 公 理 复案查家 首 名的告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文字报告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文字报告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建设
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通过 监测数据分析,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 地质灾害。
生态修复工程实施
对破坏的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生态修复 ,如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措施,促 进生态自我修复能力。
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
配备专业的环保设施和运营人员,确 保矿山排水、废气排放等达到环保标 准。
预期效果与评估指标
地质环境改善 生态恢复良好 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评估指标
通过治理工程,矿山地质环境的稳定性得到增强,防止地质灾 害的发生。
受损生态系统得到恢复,植被覆盖率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加。
治理工程带动当地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 量。
包括地质环境稳定性指标、植被覆盖率、生物多样性指数、经 济效益指标等,用于全面评价治理恢复方案的效果。
人类生存环境保障
良好的矿山地质环境是人 类生存的基础,避免环境 污染,保障人体健康。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矿产资源法》
规定了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明确了矿山地质环境 保护的法律地位。
《环境保护法》
作为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提出了总体要求。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针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专项法规,详细规定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的具体措施和要求。
矿山企业应切实履行矿山地质环 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加强企业内 部管理,加大环保投入力度,推
进绿色矿山建设。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矿山企业的监 管和指导,推动行业自律,构建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诚信体系。
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矿山地质环 境保护与治理工作,加强社会监 督,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
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211274203_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分析

211274203_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分析

2023年 2月下 世界有色金属199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分析李柳青(湖南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调查所,湖南 长沙 410000)摘 要:我国矿业大规模快速发展背景下,不少矿山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各种环境污染事件不断出现,直接威胁了人们的生存环境,有效落实相关治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针对矿山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其后分别从管理与工程措施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措施,最后围绕具体废弃矿山治理案例展开论述,以期可供参考。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治理;生态环境修复;工程案例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04-0199-3Analysis of mine geological disaster contro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torationLI Liu-qing(Hunan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and geochemistry, Changsha 410000,China)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arge-scale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mining industry, many mining geological disasters occur frequently, and va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vents continue to occur, which directly threaten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ffectively implement the relevant governance work. This paper first makes a brief analysis of mine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then analyzes the mine geological disaster manage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meas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measures, and finally discusses the specific abandoned mine management cases for reference.Keywords: mine; Geological disaster managem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Engineering case收稿日期:2023-01作者简介:李柳青,男,生于1989年,本科,湖南祁阳人,工程师,研究方向:矿山生态修复,地灾调查与矿产勘查。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CATALOGUE 目录•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方法•地质环境保护实践与案例•结论与展望01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地质灾害定义与类型自然因素不合理开挖、爆破、砍伐植被、堆载等。

人为因素发生机制地质灾害发生原因与机制监测内容变形监测(如水准测量、GPS监测等)、应力应变监测(如电阻应变计、光纤光栅传感器等)、地震活动监测(如地震台网、地震预警系统等)。

预测方法经验判别法(如前兆现象观察)、数学模型法(如概率统计模型、数值模拟等)。

监测目的及时预警、制定应对措施、研究地质灾害发生机理。

地质灾害预测与监测02地质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承载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如城市发展、农业生产、水资源分布等。

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开采矿产资源、修筑大型工程等,这些活动会改变地质环境的状态,甚至引发地质灾害。

了解地质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地质环境,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地质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地质环境恶化对人类的影响地质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措施0102030403总结词详细描述1. 排水措施2. 锚固措施3. 坡面防护措施4. 滑坡预警系统滑坡防治技术泥石流防治技术总结词 2. 拦挡措施详细描述 3. 导流措施1. 排水措施 4. 泥石流预警系统4. 崩塌预警系统详细描述2. 支撑措施在岩石或土体的下方设置支撑结构,如支撑墙、支撑柱等,以防止岩石或土体的塌落。

3. 清除措施总结词1. 加固措施通过监测岩石或土体的变形和应力崩塌防治技术详细描述地面沉降防治技术包括以下几种方法2. 回灌措施4. 地面沉降监测系统通过监测地面的变形和沉降量,预测地面沉降的发展趋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总结词地面沉降防治技术是针对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地面沉降,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1. 止水措施3. 地基加固措施对于已经沉降的地面,采用地基加固技术进行治理,如注浆加固、碎石桩加固等。

金属矿山地质灾害与防治对策分析

金属矿山地质灾害与防治对策分析

202金属矿山地质灾害与防治对策分析王 楠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酒泉 735000摘 要:金属矿山的开采和建设会直接影响地质环境,致使金属矿山产生地质灾害,这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还会危害到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我国金属矿山丰富,目前随着金属矿山开采规模以及强度的不断扩大,产生的致灾隐患也越来越多,导致环境所面临的压力大大提升,金属矿山地质灾害问题日益凸显。

在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加强下,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金属矿山所引发的地质灾害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文将立足于实践,就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展开分析,阐述金属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分析形成灾害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够为生态环境可持续建设提供参考,为矿山灾害的治理带来帮助。

关键词:金属矿山;地质;灾害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4)01-0202-3Analysis of Geological Hazards and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in Metal MinesWANG NanThe Fourth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Institute of Gansu Provincial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Jiuquan 735000,ChinaAbstract: The mi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metal mines directly impact th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leading to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metal mines. This not only damage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ut also poses risks to human life and property. China has abundant metal mines, and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mining scale and intensity, the number of induced disaster hazards is increasing, resulting in significant pressure on the environment. The issue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metal mine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With the continuous enhancement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people are becoming mor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issues. The geological disasters caused by metal mines are gradually gaining attention. Based on practice,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curr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ituation in China, elaborate on the type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metal mines, analyze the main factors that form disasters,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con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help in the management of mine disasters.Keywords: metal mines; Geology; disaster收稿日期:2023-11作者简介:王楠,女,生于1998年,汉族,甘肃张掖人,本科,水工环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工程。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武豫东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武豫东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武豫东摘要:一些矿企为寻求更高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利益,不惜对矿山进行过度开采,而导致矿山地质环境的破坏,这不但不利于矿企的发展,而且也对环境造成破坏。

目前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治理,使矿山的枯竭问题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由于需要相关企业的矿产开发的共同保护和治理,才能真正使环境污染和破坏得到有效控制。

基于此,文章就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环境保护1矿山地质灾害的现状及防治意义1.1矿山地质灾害的现状矿山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其灾害现状可从四点说起。

一是矿山地质地下水位出现了区域性下降,导致地下水系遭到破坏。

这主要是因为矿山地质中矿产资源开采时,都要疏干排水,当水位发生了改变也会导致区域性地质下降,进而出现了大面积疏干漏斗现象,整个地下水系均衡性被破坏。

矿区主要是在地形高度差非常大的山区,在开采时不可避免地会对水域带来影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耕地与水田。

二是矿山地质开采时容易出现地面裂缝、沉降及塌陷等问题。

这主要是开采活动的不规范有着直接的关系,不达标的技术能力、小规模开采活动,加快了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并造成矿山地质不同程度的崩塌和滑坡。

三是水土环境和生态环境会受到废水的污染。

这主要是因为矿山地质开采时,由于地形复杂使得堆放的矸石在雨水冲刷下污染环境,威胁到生态环境,也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四是矿山地质开采时容易出现突水、塌方、瓦斯爆炸及冒顶等现象,并导致矿山开采事故严重。

1.2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意义对于矿区生活的人们来说,无法事先预测矿山地质灾害,并在矿山地质灾害发生时只能通过学习到的安全知识降低灾害带来的经济性和伤亡率。

自然灾害导致的矿山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存造成了威胁,这就需要引起我国地质部门的高度重视,尽最大努力做好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

矿山地质的开采工作相对繁琐,导致矿山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废弃矿山变绿洲生态修复成金山————以肥城市废弃矿山治理为例

废弃矿山变绿洲生态修复成金山————以肥城市废弃矿山治理为例

废弃矿山变绿洲生态修复成金山 ————以肥城市废弃矿山治理为例发布时间:2022-05-13T07:34:50.273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5卷第1月第2期作者:李新新1 岳慧蕾2 宋凤玲2 宁方蔚3 [导读] 近年来,肥城市在矿山治理中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始终坚持开发与治理并重,既要金山银山,也要李新新1 岳慧蕾2 宋凤玲2 宁方蔚3 1.泰安市金土地测绘整理有限公司,山东泰安 271000 2.泰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泰安 271000 3.肥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山东肥城 271600摘要:近年来,肥城市在矿山治理中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始终坚持开发与治理并重,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本文以此为背景展开对矿山生态修复治理进行研究,把生态修复与环境改善、建设美丽乡村建设、脱贫攻坚等工作结合起来。

关键词: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肥城市废弃矿山按照“整体生态功能恢复”和“景观相似性”的原则,因地制宜,合理确定生态修复治理方向,将生态修复与土地综合整治、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坚持“一盘棋”统筹推进,切实提高山体生态效果(如图1)。

同时,构建政府、矿山、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修复新机制,实现生态环境安全、和谐、美丽的目标,收到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让群众既享受了“绿水青山”,又收获了“金山银山”。

一、矿山现状基本情况肥城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共46个,其中已完成了45处的矿山修复工作,通过土地综合治理实施了17个土地整治和工矿废弃地复垦项目,新增耕地94公顷,既消除了地质安全隐患、减少水土流失,又改善了当地区域生态环境、增加了耕地和林地面积。

二、主要具体做法1.规划先行,分类实施为合理有序推进全市破损山体的生态修复工作,编制了《肥城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将全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纳入到规划之中,统筹安排,合理确定实施进度,有序分步实施推进,实现了全市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统一规划和一张蓝图”。

矿山开发的地质灾害及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研究

矿山开发的地质灾害及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研究

矿山开发的地质灾害及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研究矿山开发对地质灾害和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的研究是一个重要课题,随着矿山开发的不断推进,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

地质灾害包括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而环境保护土地复垦则是在矿山开发结束后对矿区进行环境恢复和土地复垦的活动。

本文将从地质灾害和环境保护土地复垦两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一、矿山开发的地质灾害矿山开发对地质环境产生了较大的破坏和影响,包括地震、滑坡、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这给矿区周边的生态环境和人类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矿山开发过程中的大量爆破、开采、矿渣堆放等行为,直接破坏了地下和地表的地质结构,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

矿山开发的地质灾害应引起重视。

1.2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为减少矿山开发引发的地质灾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定期监测矿山周边地质构造和地下水位,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应对措施。

(2)合理布置矿山开采方案,避免在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开采和堆放。

(3)加强矿山周边的生态保护,通过植被恢复和生物工程等方式增强地质环境的稳定性。

1.3 地质灾害管理的重要性地质灾害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科学合理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可以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和自然资源造成的伤害。

在矿山开发项目中,对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涉及到环境安全和生态平衡问题,也关系到矿山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矿山开发的环境保护土地复垦2.1 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的概念环境保护土地复垦是在矿山开发结束后对矿区进行环境恢复和土地复垦的活动。

矿山开发过程中,需要大量地表破坏和土地利用,为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必须对矿区内的土地进行复垦,使之恢复成原有的自然景观和功能。

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的作用主要包括:(1)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通过对矿区内的土地进行复垦,可以减轻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

(2)提高土地资源的再利用率:通过合理的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工作,可以使受损的土地得到更好的再利用。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李新源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李新源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李新源摘要:矿产资源的综合开采利用是矿山企业持续性发展的基本保障,在开采利用时使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得到最优化发展是矿山企业今后发展的方向。

在传统粗放式开采的模式下,受制于开采技术及环保科技的落后,矿产开发对环境带来较大破坏,导致地质灾害频发,给生产安全及生命财产构成重大威胁。

本文分析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措施。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环境保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活与工业生产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这使得矿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迎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与现实挑战。

一段时间以来,通过企业自身与地方管理部门的协同作用,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多种手段的应用已经能够全面避免矿山环境破坏,面对矿山地质灾害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于旧有的矿山环境污染和破坏,则通过各种恢复治理措施,达到矿山环境保护的要求。

1.矿山地质灾害概况1.1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形式崩塌滑坡是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形式,在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中往往产生崩塌和滑坡地质灾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对于露天开采的崩塌滑坡主要体现在矿边坡的滑落,地下开采则是由采空区坍塌所导致。

矿区自然环境、地质条件及人类活动通常是造成采空区山体滑坡的主要因素。

1.2矿山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1)矿体内因引起的灾害:这类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是因为矿山地质环境改变后,一些偶发因素造成突变性的灾难性后果。

主要有瓦斯爆炸、地热、煤层自燃以及矿山火灾等。

(2)矿山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灾害:矿坑突水涌水是地下水位变化所致的常见地质灾害,也是危害较大的一类地质灾害[1]。

地下水位的改变会引起坑内溃沙涌泥,这是伴随着矿坑突水发生的灾害,如果在采矿的时候突然遇到蓄水溶洞,溶洞中除了水之外,还有大量的泥沙和石屑,溶洞中的泥沙和石屑也会和水一起涌入到坑内;除此之外,透水断层以及地裂缝的存在也会把一些沉积物涌入到坑内,导致大量的泥沙将坑堵塞,采矿人员以及采矿机械都会被泥沙所埋,最严重的时候甚至可以毁灭矿山。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措施分析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措施分析

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环境修复措施分析摘要:我国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已发现近30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

统计结果表明,近年来发生的多起重大地质灾害都不在已发现的隐患点范围内。

因此,尽可能全面识别和发现灾害隐患并高质量做好防控防治,成为当前我国防灾减灾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

目前,全国部署开展的地质灾害风险普查试点县的工作已基本完成,为后续工作探索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路径和组织方法体系。

下一步,我们要在普查调研的基础上,真抓实干,务求高质量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增强自然资源服务保障能力。

关键词: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治理措施;生态环境修复前言: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我国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并将生态化可持续发展上升为基本国策,旨在全速推进行业发展的同时,降低环境污染。

就矿山来讲,在资源开采的过程中,会直接给矿山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严重时会引发地质灾害,威胁到工作人员和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当下的发展大势下,要注重矿山地质灾害的有效治理,并强化生态环境修复,实现可持续发展。

1矿山地质灾害类型一,崩塌滑坡。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性地质灾害,其中常见的一种便是崩塌滑坡。

一般情况下,包括土质崩塌和岩质崩塌两类。

目前为了更好地避免地质灾害问题,多采用崩落法开展采矿工作,这种方法稳定性强,对矿山地质的影响也比较低,但也并非完全安全,还是要做好相关的保护措施。

二,泥石流。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最为严重的地质灾害便是泥石流。

同崩塌滑落不同,泥石流的形成比较复杂,在暴雨季节更易发生。

通常情况下,诱发泥石流的因素主要有三中,其一是山体的分布不均,大量雨水积在了山体力,其二是开采过程中放任过多的堆积物,堵塞了雨水正常排出,其三是连连暴雨引起突发性泥石流。

三,采空塌陷。

造成采空塌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矿山开采不合理,在对同一个地方进行过度挖掘后,便会形成空洞,直接导致外部岩土层没了支撑,出现坍塌问题。

采空塌陷多出现在地下矿山,挖掘的区域越大,空洞概率就越大,开采过程中更易出现人员伤亡。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实践研究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实践研究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实践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矿山事业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目前,我国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包括标准不科学、绿化措施不完善、技术不健全等。

因此,文章就矿山地质环境修复与综合治理的重要性,提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生态修复引言矿山开采给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损害,这对人们的生活、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制约了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从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修复的实际出发,对矿山的生态问题、地质问题进行优化处理,使矿山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矿山地质环境修复与综合治理的重要性1.保证矿山安全生产矿山生产是对地下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在开采过程中,对地表景观、地形地貌、地下含水层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和破坏,容易引起各种地质灾害,导致人身伤亡、财产损失,严重时会引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矿山地质环境的修复与综合治理,能有效地减少矿难隐患,减轻矿区的生态环境影响,保证矿山的安全生产。

2.提高土地利用率重视矿山地质环境的修复和综合治理,也可以使矿区的土地利用得到显著的改善。

在采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范围的坑洞和占地问题,从而导致土地的浪费。

目前,针对这些坑洼,大多采取填土的方式。

这样既可以扩大耕地面积,又可以为周边地区的居民创造新的收入来源。

土地综合利用率的提高,可以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

3.推动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矿山发展过程中新的问题、新的要求、新的形势,必须在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分类保护的基础上,全面总结、分析问题、完善措施,以保证矿山地质环境的修复与综合治理工作顺利进行,从而实现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矿山工程地质勘查及地质灾害治理对策李新年

矿山工程地质勘查及地质灾害治理对策李新年

矿山工程地质勘查及地质灾害治理对策李新年发布时间:2021-01-15T14:06:02.797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作者:李新年[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和生产效率更加关注,矿山开采的力度也不断提高。

山东正元地质资源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济南 250101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和生产效率更加关注,矿山开采的力度也不断提高。

矿山有复杂的地质环境、地压和地温等,矿山的开采有十分严格的技术要求,我国传统的矿山开采是粗放式的管理,导致矿山开采出现了很多的安全问题,甚至引发地质灾害,因此在进行矿山开采之前进行地质勘查是十分必要的。

文章主要对矿山工程地质勘查以及地质灾害治理对策进行分析,以期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矿山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灾害治理对策引言矿产资源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此对矿山的地质勘查变得尤为重要。

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矿山地质勘查已成为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对矿山地质条件进行准确勘查是矿山安全开采的保障,也是对矿山开采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保证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效措施。

一、矿山工程地质勘查的特征矿山工程地质勘查中有涉及范围大、类型广的特征,矿山工程地质勘查部门所要勘查的矿山中的种类繁多。

由于勘查过程中会产生的各种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及对这些数据进行归档和上报审批都需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地质勘查后的开采中对矿产固废资源的处理均需较大的成本。

矿山工程开发中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地表的塌陷、矿井透水以及矿山岩爆等方面。

开采方式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地质的稳定性,因此在地质勘查也可以作为预防地质灾害的重要举措。

地质勘查人员需要认识到地质勘查与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才能选择好正确合理的开采方式。

而选择的开采方式差异在地域环境的诱因下所造成地质灾害种类是不同的。

二、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影响1.矿山崩塌在重力的作用下,一些斜坡具有较大的坡度,斜坡上的岩石、土壤、尾矿等会脱离原来的位置,出现崩塌、滚落等情况,最终积累在平坦的位置上,这一现象就是矿山崩塌。

矿山地质勘查与勘查灾害防治分析

矿山地质勘查与勘查灾害防治分析

矿山地质勘查与勘查灾害防治分析
李原
【期刊名称】《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年(卷),期】2024()3
【摘要】矿山地质勘查是矿山建设和开发的基础工作,矿山地质勘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质量。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就对矿山地质勘查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加强矿山地质勘查和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基于此,就矿山地质勘查与勘查灾害防治方法展开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总页数】3页(P154-156)
【作者】李原
【作者单位】河北尊太安全评价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矿山地质勘查与勘查灾害防治
2.金属矿山地质勘查和勘查灾害防治探讨
3.浅谈矿山地质勘查和勘查灾害防治
4.金属矿山地质勘查和勘查灾害防治研究
5.金属矿山地质勘查和灾害勘查防治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1年以来中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取得重大成果

2001年以来中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取得重大成果

2001年以来中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取得重大成果佚名
【期刊名称】《黄金》
【年(卷),期】2009(30)10
【摘要】从刚刚召开的全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经验交流会上获悉,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已经取得重大成就。

【总页数】1页(P59-59)
【关键词】地质环境保护;治理;矿山;中国;经验交流会;恢复工作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41;TD7
【相关文献】
1.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及治理工作把脉——访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徐友宁研究员 [J], 梁英
2.国土资源部(黑龙江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恢复方案编制培训班开班——我省第一批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人员开始培训周亚明李明路张进德李树桐出席开班仪式 [J], 齐姗姗
3.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关于取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的指导意见 [J],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
4.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取得重大成果——中央财政已投入50亿元解决矿山环境遗留问题全国30个省份建立保护与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 [J],
5.浅谈小型露天矿山恢复治理与地质环境保护——以安徽省太湖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为例 [J], 陈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李新源
发表时间:2018-11-06T14:08:42.21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9期作者:李新源[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活与工业生产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

云南地质工程第二勘察院云南省昆明市 650218 摘要:矿产资源的综合开采利用是矿山企业持续性发展的基本保障,在开采利用时使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得到最优化发展是矿山企业今后发展的方向。

在传统粗放式开采的模式下,受制于开采技术及环保科技的落后,矿产开发对环境带来较大破坏,导致地质灾害频发,给生产安全及生命财产构成重大威胁。

本文分析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措施。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环境保护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活与工业生产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这使得矿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迎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与现实挑战。

一段时间以来,通过企业自身与地方管理部门的协同作用,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多种手段的应用已经能够全面避免矿山环境破坏,面对矿山地质灾害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于旧有的矿山环境污染和破坏,则通过各种恢复治理措施,达到矿山环境保护的要求。

1.矿山地质灾害概况1.1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形式崩塌滑坡是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形式,在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中往往产生崩塌和滑坡地质灾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对于露天开采的崩塌滑坡主要体现在矿边坡的滑落,地下开采则是由采空区坍塌所导致。

矿区自然环境、地质条件及人类活动通常是造成采空区山体滑坡的主要因素。

1.2矿山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1)矿体内因引起的灾害:这类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是因为矿山地质环境改变后,一些偶发因素造成突变性的灾难性后果。

主要有瓦斯爆炸、地热、煤层自燃以及矿山火灾等。

(2)矿山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灾害:矿坑突水涌水是地下水位变化所致的常见地质灾害,也是危害较大的一类地质灾害[1]。

地下水位的改变会引起坑内溃沙涌泥,这是伴随着矿坑突水发生的灾害,如果在采矿的时候突然遇到蓄水溶洞,溶洞中除了水之外,还有大量的泥沙和石屑,溶洞中的泥沙和石屑也会和水一起涌入到坑内;除此之外,透水断层以及地裂缝的存在也会把一些沉积物涌入到坑内,导致大量的泥沙将坑堵塞,采矿人员以及采矿机械都会被泥沙所埋,最严重的时候甚至可以毁灭矿山。

2.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2.1合理规划矿山开采工作为积极带动矿山地质灾害工作的科学处理,各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在矿山开采之前做好边坡参数的合理化设计工作,并由此实现对于矿区边坡状况的及时了解,防止在开采作业时出现同岩石变形等问题。

不仅如此,能源开采部门还需要合理的开展矿石的开采准备工作,诸如合理的设计边坡与弃渣方量,及时做好拦渣以及挡墙准备,规避相关问题导致的损失。

除此之外,矿区的管理人员需要加大巡视作业力度,并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科学的规范,禁止乱弃,并对矿山中原发生过灾害的区域进行全面的防护工作,做好坑道的支护工作,避免塌陷现象发生。

2.2完善地质安全防护体系为进一步降低塌陷、边坡失稳等地质灾害的出现,开采单位需要依据实际的地质状况合理的开展边坡参数设计工作,并在矿区设置排水沟,实现边坡排水工作的科学开展。

除此之外,开采管理人员还需要在重要地段安置拦挡岩石碎屑的措施,防止开采作业在推行的过程中出现滚石现象。

最后,开采单位还需要促进现场管理工作的稳步开展,并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其能够重视矿山开采的安全性,并在开采作业结束后做好填平工作,降低开采导致的环境破坏。

3 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分2 部分,一部分是根据现状矿山地质环境,对评估区重要场地、设施、危险性区段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主要以预防措施为主;另一部分根据现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预测可能新诱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采取相关的工程治理措施,并进行维护、管理,最终减轻或消除采矿活动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影响。

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措施,主要有严格按照开发利用方案进行矿山开采活动,严格执行设计留设相应的边坡角、台阶的帮坡角和台阶、边坡高度,露天采矿剥采产生的渣土,严禁随意堆放,需要全部堆放至排土场,加强对排土场的的运营管理,防止排土场失稳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露天采场的各帮边坡建立完善的监测措施,并且定期进行监测,发现边坡严重变形应及时进行处理。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措施,主要有对地质灾害点设置监测点,加强巡查、警示等,对露天采场的各帮边坡,先及时建立完善的变形专业监测系统,并定期持续对边坡进行专业监测;先期主要以全面监测为主,根据监测结果对危险区域加密监测,根据监测的结果,及时对变形严重区域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露天开采对矿区地形地貌破坏影响程度严重,采矿结束后难以将露天采场恢复至原始地貌,治理方案设计尽量将该区地形地貌恢复后与周围环境相适应。

场地内现状已经实施工程建筑物、场地、设施,不利于恢复耕地的作物生长,矿山闭坑后对整个工业场地地面设施拆除并实施植物恢复治理。

4.总结综上,伴随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作为关键物质前提的矿产资源,在进行发展过程中须给予高度重视,必需坚持环境保护为前提,从而在有效完成矿产资源利用时最大限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破坏,保证矿业长远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琦,陈福恩,秦健,姜德明,李剑锋,李洪卫.关于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中几个主要技术问题的探讨[J].化工矿产地质,2005,02:103-108,113.
[2]郭付三,袁巧红,殷坤龙,周春梅.矿山小流域地质环境灾害链及系统治理技术研究——以豫西小秦岭地区金矿开采为例[J].金属矿山,2010,04:146-152,158.
[3]王钦军,陈玉,蔺启忠.矿山地质灾害高分辨率遥感监测方法研究——以北京市房山区史家营煤矿为例[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0,04:36-41.
[4]郭维君,崔晓艳,肖桂元,吴萌.矿山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防治对策研究[J].金属矿山,2010,08:148-151,159.
[5]赵星涛,胡奎,卢晓攀,杨化超.无人机低空航摄的矿山地质灾害精细探测方法[J].测绘科学,2014,06:49-52,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