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网络语言

合集下载

试分析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试分析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试分析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1. 引言1.1 网络语言的定义网络语言是指在网络平台上使用的特定语言规范,是一种新型的语言形式。

网络语言的定义和传统语言有所不同,它主要是由网络上的交流和互动产生的特定词汇、句式和语法规则组成的,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群体性。

网络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受到网络科技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语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络语言具有较强的时代性,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更新和发展,网络语言也在不断变化和演变;网络语言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网络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随意创造和使用网络词汇和表达方式;网络语言具有较强的群体性,不同的网络社交群体之间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网络语言规范和使用习惯;网络语言具有较强的传播性和影响力,网络语言的快速传播和流行对现代汉语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2 网络语言的特点1. 创新性:网络语言在词汇、句法、语义等方面具有极强的创新性。

网络语言创造了大量新词新语,丰富了汉语词汇库,为语言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 略字化:网络语言倾向于简洁、速记,因此常常采用缩略语、字母数字混用等方式。

这种略字化的特点使网络语言更加便捷、快捷。

3. 多样性:网络语言的使用者广泛,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人都参与因此网络语言具有非常丰富的多样性。

4. 借鉴性:网络语言会借鉴其他语言、方言、外语等内容,融合多种元素,形成独特的表达方式。

这种借鉴性带来了网络语言的新奇和有趣。

5. 快速变化:网络语言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不断更新和变化,因此具有快速变化的特点。

用户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网络语言,以与潮流保持同步。

2. 正文2.1 网络语言的影响网络语言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影响范围广泛而深远。

网络语言的快速传播和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语言习惯和交流方式。

在网络上,人们更加倾向于使用简洁、直接的表达方式,这种简化的语言形式也开始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影响了人们的口语表达习惯。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及影响探索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及影响探索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及影响探索网络语言是指在互联网上产生和流行起来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以其特有的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成为了现代汉语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冲击和影响两个方面探索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网络语言给现代汉语带来了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丰富了语言的形式和内容。

网络语言中的各种网络新词和流行语不仅给人们提供了新的词汇资源,也通过缩略语、拼音、英文和数字的运用等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这使得我们可以更加准确、简洁、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交流中更加方便和高效。

“笑死我了”、“666”、“宝藏女孩”等网络流行语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主要表现在语法和表达方式上。

网络语言中常常使用简化的语法结构,去除了一些冗杂的句子成分,使得语言更加简洁明了。

网络语言中还使用了很多缩略词和拼音词,这种语言形式更符合人们在网络环境中的快捷、简短的交流需求。

“心塞”、“已死”、“orz”等网络用语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用简短的表达方式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状态。

网络语言还影响了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

在网络语境中,人们养成了使用表情符号、表情包和图像来表达情感和态度的习惯。

这种图像化的表达方式不仅增加了表达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使人们更加习惯于通过图像和符号来传达意义。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形态上,还涉及到文化、思维方式和交流习惯等方面。

网络语言的流行使得人们更加愿意参与网络社交,扩大了人们的社交圈子;同时也促进了地域间、年龄间和文化背景间的信息交流和融合,推动了各种文化元素的混合和碰撞。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丰富了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也改变了人们的表达方式和交流习惯。

虽然网络语言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缺点,但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语言将在现代汉语中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和了解,以更好地应对网络时代带来的语言变革和挑战。

最火网络词语大全及解释

最火网络词语大全及解释

最火网络词语大全及解释第一篇:最火网络词语大全及解释大家好,我是一名学生,今天想给大家介绍一些最火的网络词语,并解释一下它们的含义。

1. “996”工作制“996”是指一种工作制度,即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9小时,无加班费。

这种工作制度比较常见于互联网行业,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2. “佛系”“佛系”是一种生活态度,常用来形容一些不紧张、不在乎、随意的人,这种态度通常是一种自我放松的表现。

3. “养生”“养生”是指通过各种方法来维护身体健康,例如按摩、针灸等。

4. “鸡汤”“鸡汤”指的是那些充满道理、似是而非的话语,这些话常常被用来安慰或鼓励人们。

5. “996.ICU”“996.ICU”是一种反对“996”工作制的行动,意味着如果采纳“996”工作制,员工将工作9小时,工作6天,再等待在ICU 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即加班过度导致身心俱疲。

以上就是一些最火的网络词语的介绍和解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写作重点分析: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了五个最火的网络词语,讲解了它们相关的含义,信息量非常丰富。

在文章描述每个词语时,也用到了一些形象化的描述,让读者很容易理解它们所描绘的现象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用词分析:文章用词比较简单易懂,用语通俗易懂,富有文艺气息和人性化。

例如,“鸡汤”、“佛系”等在表达时用了具有贴近生活经验的语言,这样更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但有时也许缺少一些专业术语或正式用语,因为网络上流传的大多数词语并不是正式的汉语词汇。

第二篇:最火网络词语大全及解释大家好,我是一名学生,今天想给大家介绍一些最火的网络词语,并解释一下它们的含义。

1. “零食商贩”“零食商贩”是指那些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小零食的各式商家,这些小零食非常便利,常常成为办公室和学校的中午休息时间的美味来源之一。

2. “抖音”“抖音”是一款短视频分享软件,可以让用户上传自己的微剧、搞笑视频、音乐、舞蹈等等。

网络语言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特殊变体-精选资料

网络语言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特殊变体-精选资料

网络语言是现代汉语的一种特殊变体一、引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时,会因社会文化因素的变化而产生社会变体。

随着信息时代?网络时代的到来,与“网络”和“电子”技术相关的网络语言应运而生。

网络语言是发生在虚拟世界的信息符号,是一种“另类”语言。

这种富有时代特征的新语言现象的背后实际上是社会发展对语言所产生的极大影响和推动所造成的。

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网络语言作为语言社会变体的特征以及对现代汉语的积极影响。

二、网络语言(一)网络语言的定义通常情况下,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网络语言有两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鼠标?硬件?宽带?防火墙?浏览器?聊天室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吧?黑客?虚拟空间等。

狭义的网络语言指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常用的词语和符号,如美眉?菜鸟?恐龙?灌水?菌男?霉女?大虾等。

本文探讨的就属于狭义的网络语言。

(二)网络语言的特征作为非正式文体,网络语言偏爱使用缩写词、俚语等非正式词汇,甚至还随机杜撰某些词语,因此具有明显的随意性特征。

网络的使用是以时间为收费基准的,这就要求网络交际必须快捷高效。

在此语境下,英汉两种语言兼收并用,大量使用简写词和各种缩略词就成为网络语言最重要的特征。

其词汇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作为非正式文体,网络语言偏爱使用缩写词、俚语等非正式词汇,甚至还随机杜撰某些词语,因此具有明显的随意性特征。

网络的使用是以时间为收费基准的,这就要求网络交际必须快捷高效。

在此语境下,英汉两种语言兼收并用,大量使用简写词和各种缩略词就成为网络语言最重要的特征。

2.“网虫”们随机使用的但已被圈内公认的各种缩略词。

如:USA?HK(HONGKONG)?cu2(See you, too)?3Q(Thank you)?OMG (Oh My God)?BTW(By The way)。

3.大量运用表情符号(emoticon)。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及影响探索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及影响探索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及影响探索1.语言表达的简化网络语言以简洁、直接的表达著称,许多词汇经过简化后成为网络用语的标志性词汇。

比如“吃饭”简化成“吃”,“非常”简化成“非常”,“非常非常”简化成“非常非常”等等。

这种简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影响了人们的书面语表达习惯,使得现代汉语的书面表达方式逐渐朝向简洁、直接的方向发展。

2.语言地域性的模糊网络语言的流行使得语言的地域性逐渐模糊,不同地域的人们在网络上使用同样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使得人们在交流时难以确定对方的地域特点。

这种现象对于汉语的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3.语言发展的快速性网络语言的流行速度极快,一些新的网络词汇和表达方式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迅速传播开来。

这种快速传播的特点对于现代汉语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使得汉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快节奏。

二、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使得人们可以用更加简洁、生动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网络语言中的一些特色词汇和表达方式也为现代汉语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2.语言交流的便捷性网络语言的流行使得人们在语言交流上更加便捷和快速,网络上的语言表达可以更快地传递信息和情感,提高了人们的语言交流效率。

这种便捷性对于现代汉语的交流方式和方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语言文化的融合网络语言的传播使得汉语与其他语言和文化产生了更多的交流和融合,一些外来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在网络上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这种文化融合对于汉语的文化发展和国际交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加强语言规范教育针对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我们应该加强对语言规范的教育,提高人们对于书面语和口语的正规表达方式的重视,使得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能够保持一定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倡导正确的网络语言使用方式3.注重汉语传统文化的传承面对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和影响,我们应该注重汉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加强对汉语的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保护,使得汉语能够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展,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汉语流行词

汉语流行词

汉语流行词
1. 小确幸:指生活中的一些小而美好的事物,例如一杯咖啡、一本好书等,能够让人感到满足和幸福的事物。

2. 舔屏:指在手机或电脑上盯着屏幕,看得入迷或忘记时间。

3. 996:指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9小时的工作制度。

常用于描述加班工作文化。

4. 吃土:形容生活拮据,经济拮据。

5. 脑洞大开:指思维跳跃、创意奇特,常用于形容某人的想法或创作。

6. 斜杠青年:指拥有多重身份、从事多个职业的年轻人,例如画家兼作家、歌手兼演员等。

7. 佛系:指一种超然、淡定的生活态度,放弃急功近利、过度竞争的心态。

8. 土味情话:指那些情感表达方式过于俗套、缺乏新意的言辞,常用于调侃。

9. 爆款:指在市场上非常热销、受欢迎的产品。

10. 小鲜肉:指年轻、帅气的男性偶像,尤其是在娱乐圈中。

11. 薅羊毛:指通过各种返利、折扣等活动获取优惠、省钱。

12. 脱单:指成功结束单身状态,进入恋爱或婚姻关系。

13. 爱豆:指粉丝非常喜爱、追捧的偶像或明星。

14. 佛系治愈:指一种以平和、宽容的态度面对生活困扰,寻找内心宁静和平衡的方法。

15. 剁手党:指购物欲望强烈,经常购买各种商品的人。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及影响探索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及影响探索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冲击及影响探索网络语言冲击了现代汉语的书面表达规范。

在互联网上,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来进行交流,而不是遵循传统的书面表达规范。

网络语言中的缩写、口头语和网络流行词大量出现,这些词汇并不在规范的书面语中。

一些人担心这种现象会对汉语的书面表达规范产生一定的冲击,使得传统的汉语规范受到侵蚀。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网络语言中,人们往往更加注重表达的直接性和情感性,而忽略了语法结构的规范性。

一些网民使用语法错误、词不达意、甚至是虚词滥用等现象在网络上屡见不鲜。

这种不规范的语法结构可能会对汉语的语法规范产生一定的冲击,影响传统汉语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网络语言也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

网络语言促进了汉语的创新和丰富。

在网络上,各种新词汇和短语不断涌现,这些词汇往往源于人们对网络文化和社会现象的独特理解和创造,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方式,为汉语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活力。

网络语言促进了汉语和外语的交流与融合。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外语学习的需求不断增加。

网络语言中的外来词、外语短语等,使得汉语和外语之间的交流更加紧密,这对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文化交融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网络语言也适应并满足了现代社会的交流需求。

现代社会追求高效、便捷的交流方式,而网络语言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简洁、生动的表达方式,以及丰富的表情符号和图片,使得人们能够更加快速、直接地进行交流,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对网络语言保持审慎的态度,既能够借鉴其创新性和活力,又要注意保护和传承传统汉语的文化底蕴。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利用网络语言,促进现代汉语的发展和繁荣。

汉语网络语言的认知研究

汉语网络语言的认知研究

汉语网络语言的认知研究
当今网络时代引发了生活和交流方式的变革。

网络语言作为科技创新、经济发展、语言涵化以及思维方式改变的结果,已成为语言学研究的前沿课题。

本文旨在是从概念整合理论角度,通过建构概念整合框架,分析中国网络语言词汇的语言变异特征及其在流行语中的应用。

这里所谓“中国网络语言”,是指在中国网络中流行的网络流行语,其中包括汉语、英语、图片、表情符号、各种语码之间的转换等等。

作为认知语言学领域非常重要的理论之一,概念整合理论由于其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研究领域。

中国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新的语言变体或新的语言学研究对象也可以利用概念整合理论对其进行认知研究。

本文试图从概念整合的角度来解读中国网络流行语,一方而从新的视角来丰富对中国网络流行语的语言学研究,另一方面以检验概念整合理论在各个领域中强大的解释力。

本文包括六章。

第一章首先对“中国网络语言”的含义进行界定,主要研究对象为网页、聊天室、博客、微博等中流行的网络语言。

此外还讨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主研究方法。

第二章对先前网络语言的研究做了总结归纳。

第三章介绍了概念整合的理论框架和基本概念。

第四章分别从语音、词汇和语义变异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网络流行语的主要特征。

第五章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了在慨念整合理论框架下中国网络流行语的动态语义建构过程。

笫六章总结全文。

汉语网络语言词汇的构词特点

汉语网络语言词汇的构词特点

汉语网络语言词汇的构词特点提要:网络技术的发展促成了网语的出现,它在词汇构成方面独具特色,充分体现了网络时代的特点。

对这一语言领域的新成员,人们对其一定要冷静分析、客观评价,在承认它的优点时也不能忽略它的缺点,要积极引导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网络语言;构词特点;网语规范。

1.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网语的形成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因特网已经变成了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它本身就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具有诸多与时代相符的特征,例如:高效性、高传播速度、高信息容量等等。

人们通过网络这一特殊媒介进行交流与传统交流方式肯定有不同之处,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就是交流使用的语言,也就是网语(netspeak)。

网语是网络语言的简称,它指的是人们在网络上进行交流时使用的语言,但现在网语已经不仅仅只出现在网络上,它还入侵到了许多其它领域,例如:广告,电视、报纸,甚至还出现在学生作文里。

网语这一现象在国内外都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有人对这一现象持有积极的态度,认为它的出现充分体现了语言动态发展的特点,但也有人认为网语破坏了语言的纯洁性。

但要真正认识和正确看待网语,首先要了解网语的大致特点。

2.网语的构词特点2.1术语这里的术语是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用语。

例如:磁盘、光驱、主板这类术语是有关计算机组件的;打印机、数码相机、多媒体、刻录机是关于计算机外围产品的;设置、扫描是关于计算机操作的;调制解调器、电缆、光纤、宽带、端口是关于网络组件的;超文本、动态捕捉、动态链接是关于网络软件设计的;电邮、局域网、主页、链接是关于网络服务的;浏览、搜索、共享、接入、卸载是关于网络操作的。

2.2外语词汉语网语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对英语的广泛使用。

根据有关调查,绝大部分网民都至少接受过中学教育,所以在交流过程中出现的英语词汇对他们来说并不会构成理解障碍,因此很多时髦的英语用词广泛活跃于网站的各个角落。

对于英语词汇的使用大致包括以下四种情况:1)英语原词,例如:Window, Internet, e-mail 等等。

汉语网络用语中的语音表达特征分析

汉语网络用语中的语音表达特征分析

汉语网络用语中的语音表达特征分析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用语也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传统的口语交流不同,网络用语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音特征。

那么汉语网络用语中的语音表达特征有哪些呢?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分析。

一、简化发音网络用语中的语音表达特征之一就是简化发音。

因为网络用语主要出现在即时通讯、社交平台等线上场合,交流时间较为紧迫。

为了快速传达信息,人们倾向于使用简单的发音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

比如“好啊”常常被简化为“hǎo a”,甚至直接缩写为“哈”。

二、口语化转写网络用语还有一个突出的语音特征就是口语化转写。

与正式文体语言相比,网络用语更注重日常口语的表达方式。

因此,在网络用语中经常出现英语单词的中文发音和生僻字的拼音转写等现象。

比如“dēng”(等)就被大家广泛使用,并成为了传统文本内容的通行款式。

三、短语化倾向网络用语中还有一种典型的现象就是短语化倾向。

网络用语往往是轻松愉悦的,不那么正式和严肃。

为了传达情感,人们倾向于使用更为简短的词语和短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比如“来自星星的你”,就被缩写为“lxssdn”。

这种短语化倾向也表现在中文发音上,比如“瑟瑟发抖”被口胡成“se se fa dou”。

四、音译外语最后一个值得注意的语音表达特征就是音译外语。

随着国际接触的增加,大量外语单词被引入到汉语网络用语中。

这些单词被直接音译成为中文单词,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语言风格。

比如“mute”(静音)被音译成“哑音”、“avatar”被音译成“阿凡达”。

综上所述,汉语网络用语中的语音表达特征包括简化发音、口语化转写、短语化倾向以及音译外语。

这些特征不仅在日常网络交流中出现频率极高,在部分社交媒体中还被加入到了标签、表情和主题等元素之中,以此来进一步丰富网络用语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方式。

浅谈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浅谈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浅谈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李 军 所谓网络语言就是指人们在互联网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形式,是一种新的媒体语言,虽然只存在于网络之中,但随着网络交流的普及,网络语言这种新的语言现象就迅速发展开来。

语言学者研究网络语言时要么涵盖的范围很广,要么只局限在网聊使用的语言,概念不是很明晰,综合很多语言学者的研究,我们可以把网络语言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根据词汇的语义功能和文化内涵,广义的网络语言可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鼠标、硬件、软件、病毒、登陆、在线、聊天室、局域网、防火墙、浏览器等。

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吧、网虫、黑客、短信息、第四媒体、基准网民、电子商务、政府上网、虚拟空间、信息高速公路等。

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如美眉、大虾、斑竹、恐龙、菜鸟、公鸡、酒屋、东东、酱紫、瘟都死等;符号就是借助键盘各键的组合表情达意,如数字式、字母式等。

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第三类,即网友间为了方便交流,加强沟通而创造的有它独特的风格的习语,是由网民创造并在网上使用的语言。

前两种一旦被广泛运用,便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固定下来,形成相对的稳定性;而第三种词语和符号尽管在整个网络语言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生成速度快,传播效率快,播及面越来越广,且不稳定,已经对网络交流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非常有研究和规范的必要。

所以本文只针对狭义的网络语言来谈。

(以下所指网络语言均指狭义的网络语言)2001年上半年,新浪网聊天室里网友们曾经开展过“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网络语言”的大辩论,共有383人参加讨论,其中认为网络语言“作为对传统语言的补充,应该走进大雅之堂”的占67110%,认为“网络语言不利于语言规范,不能继续泛滥下去”的占14136%,认为“不知道,但我可以谈谈我的感受”的占18154%。

网民们对网络语言的态度是一目了然的。

不能否认,任何一种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会招致形形色色的褒贬,只有经过时间的磨砺才能显示其生命力。

网络语言与汉语发展

网络语言与汉语发展
词法 、 造 句法继承 了汉语 的基 本语法规 范( 如缩 略语 、 词 类活用 、 倒 装句 ) , 并没 有超出甚至是发展了原有的用法 另一 方面 . 大量的换 喻词赋予原有 词语 以新
网络语 言是人 们在 网络交 流 中使 用的一种媒体语言 广义的网络语言包 括 编辑 网页和 编程所 使 用 的计 算机 语 言、 与网络技术有关 的专业术语 、 与 网络 有关的特别用语 和人们在聊天室、 论坛 、 微博等信息平台上常用的词语和符号 。
白富美 ( 肤 白漂亮又有钱 的女孩 ) — —
缩 略 语
的发展也有负 面影 响 。字母 、数字 、 符
号、 个 性 词语 的大量 使 用 . 突破 了汉 语 的词语规范 过 多的非常规语 法 . 无 疑 是对汉语语 法规范的冲击 如果不加 限
“ 圃” . 表示“ 郁闷 、 悲伤 、 无奈 ” 之意
基 础 是语 言结 构体 系 中全 民公认 的 语
言材料 。为 了完成特定 的交际任 务 . 可
③ 中外语法混用 “ 郁闷i n g ” ( 心里正 郁 闷呢) , “ 得 意 网 络 语 言 与 汉i 语 发 展 n g ” 征 得意 呢) 。 这是把英语语 法用 于汉
语 。 的动作或行为 ●渑池县职业中等专 业学校 胡利霞
二、 网 络 语 言 的 内容 1 . 专 业 术 语
以突破现行 语言规范 来使用语 言 . 如 创 造 新词语 、 使用新 的语法形式 等 汉 语
作 为汉 民族 共 同使用 的一种语 言 . 必 然 具 有上述特征。根据 网络语 言的发展 情 况, 结 合语言学理论 , 我们 可 以看 出 . 网 络语言对汉语的影响是多方面 的
是 指 网络语 言 中赋予 传统 词汇 新 的含

现代汉语对网络语言的选择和淘汰

现代汉语对网络语言的选择和淘汰

2016.12语现代汉语对网络语言的选择和淘汰○喻述君 吴 晶摘 要:随着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一种新语体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那就是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作为现代汉语的一种新的变体,与现代汉语书面语和口语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网络语言在现代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反过来又对现代汉语的书面语和口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现代汉语书面语和口语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语言 口语与书面语 规范化 生命力语言是人们用于交流的重要载体,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网络语言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相关。

“网络语言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它的产生和发展有一定的过程,其生命力随着网络的普及也愈显强盛,并且在语言规范的推动下,会对我们的日常交际影响深远。

”[1]网络语言作为现代汉语的分支,具有浮动性和限制性,它不会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交际语言被人们固定地使用,除了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被《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才可能被人们永久地使用,其它的词终究会在不久后退出历史舞台。

一、网络语言对口语的影响口语就是口头交际用的语言,是最早被人类普遍使用的语言形式。

也就是说,口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语言,所以,口语具有随意性、自由性,而网络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追求个性和自由的世界。

网络语言最初是在网络中使用的一种语言,但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语言越来越被人们接受与使用。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际语言,它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的沟通,网络中运用最广的“偶、亲们、大虾、菜鸟”等语言称谓,通过建立虚拟的网络人际关系,使得在网上的对话比实际的交谈更为亲切。

“网络的环境是隐蔽的、非公开的,网络的特殊形态使创作者处于‘三W’状态——无身份、无性别、无年龄。

”[2]在网络中,人们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同时通过幽默的调侃、夸张的语言打破现实生活中确立对话关系的某些禁忌原则,使双方的交流更加自然。

这是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口语的积极影响,它促进了人们的交流,使人们交谈更加亲切自然。

现代汉语的口语化趋势与网络语言

现代汉语的口语化趋势与网络语言

现代汉语的口语化趋势与网络语言现代汉语的口语化趋势与网络语言在当今社会中变得越来越明显。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加倾向于使用简洁、直接、生动的口语表达方式。

本文将探讨现代汉语的口语化趋势,并分析网络语言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1. 口语化趋势现代汉语的口语化趋势体现在日常交流中使用的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上。

首先,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简短的词汇,以便更加高效地进行交流。

例如,“挺好”的表达方式可以被简化为“好挺”,“非常喜欢”的说法可以变成“超喜欢”。

其次,习惯用语在口语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人们常常使用一些固定的、熟悉的短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例如,“不行”可以用“不行不行”、“就是这样”可以用“就这样吧”。

此外,语法结构的简化也是现代汉语口语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简单的句子结构,去除一些复杂的从句和修饰语。

例如,“我去图书馆看书”可以简化为“我去图书馆看”。

2. 网络语言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语言成为现代汉语口语化趋势的一部分。

网络语言通常是一种简化、缩写和创造新词的表达方式,以适应快速的在线交流。

首先,与传统书面语相比,网络语言更加注重表达速度和简洁性。

人们更多地使用缩写和简化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例如,“晚安”可以缩写为“晚安”,“爱你”可以简化为“爱你”。

其次,网络语言还创造了一些新词,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

例如,“帅到没朋友”、“震撼到内蒙古”等,这些独特的表达方式使得网络交流更加生动有趣。

然而,网络语言的使用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一些人认为网络语言是对语言规范的破坏和滥用,忽视了语言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网络语言是时代的产物,代表了新一代人的文化和交流方式。

3. 口语化趋势的影响现代汉语的口语化趋势与网络语言的流行对语言使用习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一方面,口语化使得语言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提高了交流的效率和便利性。

汉语语境下网络语言现象分析

汉语语境下网络语言现象分析

分 。同样 ,它也不 可避 免地 受到了来 自网络的深刻影 响,并 由此派生 出了网络语言 ,使 其成为人们在 网络这个虚拟世界 中存在 和交流 的主要 手段。随着网络的社会化 和人本化 的发 展,网络语言也逐渐 成为人 们关注的焦点 。我 国正式接 入互 联网是柞 1 9 年 ,并 与1 9 年 向社会开放 了网络接入 和服务 94 95 项 目。尽管我 国互联 网起 步 比较晚 ,但是经过 了十几年 的发 展 ,己经走 上 了快速 发展 的道路 ,其 发展态 势可谓 突飞猛 进。时 至今 日,中 国的互联 网 已经 取得 了令全 球关 注的成 绩 ,不论在用户规模 、还足 在网上信息资源等方 面均位居世 界前列 , 互联 网的快速发展 ,也快速推动 了我 国信息化 的发 展 。2 l年 1 1 日,中国互联 网络信息 中心 ( N I 在 00 月 5 C N C) 京发布 了 《 5 第2 次中国互联 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 ( 以下 简称 《 报告 》 )。 《报告 》数据 显示 ,截 至2 0 年 l 月 , 09 2 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 4 ,互联 网普及 率进一步提升 ,达到 . 亿 8 2 .%。我国手 机网民一年增加 12 ,手机上 网已成 为我 国 89 .亿
语言文字
汉语语境下 网络语言现 象分析
李艳艳 长江大学外外国语 学院 湖北荆 州 440 30 0
摘 要 : 网络 语 言 的 出现 极 大地 影 响 了人 们 生 活 的 方 方面 面 ,本 文 主 要 从 定 义 和 使 用 范 围 两 个 方 面对 汉语 语 境 下 的 网络 语
言 现 象进 行 分析 ,并 论 述 了其 对 汉语 的 正 负 方 面的 影 响 ,从 而 使人 们 能够 以正 确 的 态度 对 待 网络 语 言 。

汉语网络语言的特点简析

汉语网络语言的特点简析

汉语网络语言的特点简析摘要:网络语言是传统语言学与现代高科技产品相结合的一种新的语言体系。

它有自己独有的特点,为了提高人们对这一语言现象的认识,本文简要分析了汉语网络语言简洁、幽默、表达形式和修辞方式多样化的几大特点。

关键词:网络语言特点;表达方式;修辞方式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电脑的普及,独特的网络语言开始由互联网迅速传播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网络语言是传统语言学与现代高科技产品相结合的一种新的语言体系。

汉语网络语言是在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中国网络流行语已成为一种不断创新的大众语言,它是一种语言变体,代表了一种互联网文化。

网络语言表达大多数是情感和现实的写照,凝结了众多网民的百科常识和语言表达能力,鲜活的流行网络语对丰富现代汉语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中国网络流行语作为汉语言的延伸和创新,与传统的汉语言相比,它的语言特征更加明显,他们在词汇和结构上也具有自己独特的特征。

网络语言的词汇幽默、简洁、趣味。

在结构上追求新颖,表达形式多种多样,巧用各种修辞等。

1.语言简洁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传媒的发展,人们为了省时,传递尽量多的信息,突破汉语输入的复杂性,创造新的简洁、精炼的语言文字符号来传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内涵。

原来要用长的一句话才能表达清楚的信息现在只需用简单的表达方式就能完成。

网民们经常用一些简单方式简化复杂的汉字输入形式。

如表达爱意时使用数字“520 ”,用缩写类的汉语拼音和英文单词的缩写形式来相互交流,例如:PF(佩服),GG(哥哥) , BS鄙视,BTW ( by the way顺便说一下),BBL( be back later稍后回来)。

这些方式产生了新的音形义结合体,使得语言更加简洁,缩短了交流时间,使得沟通变得更加简单、便捷。

2. 幽默有趣的语言风格大多数网络语言使用者是年轻人,他们不受旧的思想的束缚,思想非常活跃,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善于创造和尝试新鲜事物,喜欢追求使用新的语言表达方式,尤其喜欢运用幽默的语言来进行交流。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语法的影响分析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语法的影响分析

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语法的影响分析网络语言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语言形式,它具有快速、灵活、丰富的特点,改变并影响了现代汉语的语法。

本文将从词汇、句法、语义等方面分析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语法的影响。

一、词汇方面网络语言中出现了许多与传统汉语不同的新词汇和新用法,如“骚扰”、“求关注”、“晒照片”等等。

这些新词汇的出现直接挑战了传统汉语的规范性,使得“规范”这个词变得含糊起来。

另外,网络语言还经常使用缩写、语气词、网络流行语等,这些语言形式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缩短了表达的时间并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例如,“wqnmlgb”缩写“我去你妈的狗逼”、“asr”表示“觉得没用”等。

二、句法方面网络语言的句法结构简洁、随意、灵活,缺乏严谨的表达,这成为网络语言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网络语言中频繁使用省略、重复、借词等变化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意图。

例如,“种草了”、“买买买”等重复型语法结构出现频率很高。

三、语义方面由于网络语言比正式汉语更加灵活、随意,因此有时候难以确切表达语义。

网络文化和社交平台的发展也导致了网络语言流行及其快速更新,这使得网络语言充满了不确定性。

例如,“不讲武德”、“996”等语言词汇的使用,反映了现代人对于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和看法。

网络语言对于现代汉语语法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其影响体现在词汇、句法、语义等方面。

网络语言不但拓展了语言表达的形式,也挑战了传统规范的语法形态,而网络语言的快速发展也导致网络语言的不确定性及时效性。

我们应该认真思考这一现象,针对网络语言的特点总结其规律,以利于我们更好地发展汉语语言文化。

最新 浅谈网络语言对于现代汉语的影响-精品

最新 浅谈网络语言对于现代汉语的影响-精品

浅谈网络语言对于现代汉语的影响一、网络语言的含义在汉语语境下,网络语言即指以汉语为传输载体,网民在互联网上进行沟通交流和信息处理时所采用的一套不同于现实生活用语的交际符号。

网络语言是随着网络的兴起和普及出现的一种语言变异现象,是适应网络媒体的言语交际方式。

查阅相关资料表明,泛指在网络传播中所应用或触及到的一切语言,它包括人类自然语言和物理技术语言,指信息时代出现的,与网络和电子技术有关的信息符号系统,包括专业术语,常用词语,新词新语和表情视觉符号。

网络用语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人在意识的状态下脱口而出,一方面是人们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创造性的发挥。

二、网络语言对于现代汉语的影响(一)网络语言促进现代汉语的延伸1.新生词汇现在人们常对旧词进行扬弃,喜欢创造出一些新词语来表示对生活的感受和对社会的认知。

语言的使用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它具有无限的空间和潜力,会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王希杰指出:“语言存在着潜在的可能的部分而且其数量之大是人们所无法想象的,比显现的那部分要多得多。

它随时准备破门而出,由潜而显。

”网络语言的发展之快是因为网络对人们生活的改变较大,同样这也是传统语言向外发展的一个结果。

网络语的流行,一方面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

例如“给力”一类的积极网络词语,表现除了当下社会和谐美好的一面。

随着“给力”一词的广泛使用与传播,有的网民创造出了与之相对应的英文单词,即“gelivable”和“ungelivable”。

这两个网络新词的出现,在网络上得到了较高的使用率。

如今,不管是网民还普通老百姓,对于新词语的接受速度是越来越快了,传播速度也是越来越快啊。

新词语的使用不仅使人们认为这是一种时尚的行为,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乐趣。

而且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将一些在汉语中已经尽人皆知的高频词语作为汉语收录到词典,这是顺应民意,更是包容、文化自信的表现,中国文化正需要这样的包容和自信。

2.打破传统《BBS 成名要诀》的网络作者老剑称:“遣词造句要极尽巧妙之能事,抛弃学语文时的规范,已经向语文规范挑战了”。

现代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点与影响分析

现代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点与影响分析

现代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点与影响分析网络流行语是指通过网络传播并在网上广为流传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代表着当代汉语的发展和变化。

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点与影响是我们研究语言演变与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语言特点和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语言特点1. 创造性与刷屏性:网络流行语通常由网友创造,并在网络中刷屏式传播。

这些流行语往往以独特的表达方式、幽默的内容和夸张的形式吸引人们的注意。

例如,“666”、“不科学”、“脑洞大开”等。

这种创造性的语言特点使其具有让人耳目一新的魅力。

2. 简洁明了:网络流行语追求简洁明了的表达方式,通常使用缩写、拼音和简单的汉字组成。

例如,“666”代表赞美,指的是“牛逼”。

这种简洁明了的表达使得网络流行语更容易在短时间内被传播和理解。

3. 多样性与更新快速:网络流行语种类繁多,更新速度快。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的流行语不断涌现,很容易就会替代旧的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充分展示了汉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反映了时代特征和文化氛围。

4. 趣味性与互动性:网络流行语常常带有趣味性和互动性。

人们使用网络流行语不仅是为了表达某种情感或态度,还常常用于娱乐和社交目的。

例如,“致敬师傅”的表达方式,即以一种夸张的方式向某人致敬,逗乐友人。

这种趣味性和互动性使网络流行语更具吸引力和影响力。

二、影响1. 反映社会文化:网络流行语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反映,它直接反映了当代社会现象和人们的思维方式。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与流行,让人们从中感受到当下的文化风貌和社会热点。

例如,“表情包”、“梗”、“搞事情”等网络流行语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当代社会的热点和话题。

2. 促进社交互动:网络流行语促进了人们之间的社交互动。

人们使用网络流行语与他人进行群体沟通、表达共鸣、传递幽默和调侃等。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工具,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增强了社交互动的快乐和乐趣。

3. 影响词汇和语法: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对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汉语网络语言研究现状分析

汉语网络语言研究现状分析

汉语网络语言研究现状分析一、引言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带动了语言的快速发展。

从20世纪末因特网一词在中国出现,到2008年红遍全国的山寨,再到如今刚开始盛行的逗比,网络给汉语注入的词汇不计其数。

人们对网络语言流行语等互联网生活相关现象的研究随之兴盛起来。

仅2012、2013两年,关于网络语言及网络流行语的硕博论文就达113篇,各类期刊、会议论文等自2001年至今几乎每年都数以千计。

①网络语言已经成为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试对近年来人们对于网络语言的研究作一整体述评,并对汉语网络语言语料库的建立及《汉语网络用语大词典》的编纂提出几点设想。

二、汉语网络语言研究现状分析首先要对网络语言这个概念做一个解释。

周洪波在《中国网络语言词典序》(2001)中的解释获得了大多学者的肯定。

他把网络语言定义为人们在互联网上沟通时所使用的语言形式,并分为三类。

整体来看,学者们对网络语言的研究多集中于周洪波先生对网络语言的定义中的第三类,也就是于根元教授(2001)所提出的狭义网络语言概念,即论坛和聊天室的具有特点的用语。

随着网络的发展,现在我们可将其定义为网民在各类论坛及社交网站中使用的具有特点的语言。

这类网络语言正是本文所研究讨论的对象。

学界对网络语言的研究与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几乎是同步的,从中也能够看出中国语言学界的敏感性。

通过在中国知网上对有关网络语言期刊论文等的检索,结合陈敏哲、白解红的分类,我们将国内汉语网络语言研究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启蒙阶段(1994~2001年)20世纪90年代及21世纪的前两年,学界对于网络语言的研究还处于尝试阶段。

对网络语言的特性、表现形式和修饰手法的问题进行了初阶探讨,对网络语言的接受程度和规则制定进行了重点讨论。

如:立鑫《谈谈网络语言的健康问题》、闪熊《网络语言破坏汉语的纯洁》、沈晓静《论网络语言的特征及其规范》、王未《网络语言的新修辞现象》等等。

在这一时期,网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新事物,网民以年轻的学生居多,他们新潮时尚,在网络交际中标新立异,张扬个性,自由甚至是随意的交际环境使得网络上的语言妙语连珠,不循章法,错别字比比皆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网络语言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不知不觉中。

“顶”“沙发”等新生词汇就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甚至一些字母、数字、标点等特殊语汇:如“FT”、“ID”、“94”、“88”、“:”)等,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

面对越来越多的新生词汇,很多人担心,汉语的纯洁性将会所以受影响,并认为它们是对传统语言的破坏、颠覆。

不过,也有很多专家认为,这些新生词语是汉语在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对传统汉语的丰富。

关键词:网络语言;词汇;争议随着中国加入WTO,在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压力下,文化机制开始了大转轨。

使用电子技术的数字化复制、传播的方式日益普遍,将部分纸张印刷文化嬗变为电子网络传播文化,网络文化就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网络文化是当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它大大超越了影视文化的特性,是一种在网络上声情融通、图文并茂、随缘演化的超级媒体。

网络文化突破了传统文化的时空界限,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空间与生活方式,它创造的虚拟空间,使人们能够在信息化、数字化的虚拟“实在”中体验人生,创造自我和沟通未来。

于是,在交往与对话中,网民的个体自由和主体意识大为增强,其突出的外化表现就是网络语言大行其道。

网络语言实质上也是一种特殊的词汇,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足语言的一大要素,而当社会的发展直接影响语言演变的时候,词汇则往往是首当其冲地受到了社会发展的影响。

斯大林以前明确地指出:“语言,主要是它的词汇,是处在差不多持续改变的状态中。

工业和农业的持续发展,商业和运输业的持续发展,技术和科学的持续发展,就要求语言用工作需要的新的词和新的语来充实它的词汇,语言也就直接反映这种需要,用新的词充实自己的词汇,并改进自己的文法构造。

”而经常使用网络语言的人群中,青少年学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因而,理解并合理地对待网络语言,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

一、汉语网络语言的分类1.缩略语第一种是用拼音代替文字,如MM——妹妹、美眉;GG——哥哥;DD——弟弟;SJB——神经病;PMP——拍马屁;MPJ——马屁精;PLMM——漂亮美眉;XDJM——兄弟姐妹;PFPF——佩服佩服;BT——变态;SL——色狼;BL——玻璃,不是指一种易碎品,而是同性恋;BC——白痴;BD——笨蛋;RY——人妖;LM——流氓;JJWW——唧唧歪歪,指人说话的样子;蛋白质——BD+BC+SJB(神经病)。

第二种是用数字代替文字,如4242——是啊是啊;847——别生气;987——就不去,就不去;886/88——再见;9494——就是就是;74——去死;771——亲亲你;881——抱抱你;7456——死我了;55555——哭。

现代人生活在一个从未有过的色彩斑斓而又节奏快捷的氛围里,紧张的工作、放松的期望使得人们不但要求新奇的语言形式实行交际,而且要求交际的符号越简便、越省时、越省力越好。

很多新词、新用法大多是对原词的缩略,因为这样能够减少击键的次数。

提升网上聊天的效率。

2.谐音类稀饭——喜欢;果酱——过奖;酱紫——这样子;粉——很,非常;表——不要,比如表太好,就是“不要太好”的意思;新蚊连啵——被无数蚊子咬了;FT——分特(faint的简称),晕倒;木油——没有;爱老虎油——IloveU(我爱你);斑竹——版主:楼猪——楼主:偶——我。

现代人的思想意识具有追新、追奇、追时尚和追个性的心理,甚至连饮食、服饰也要求与众不同,在这种心理支配下,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而世界化进程的加剧、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大势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活跃了人们的思想,过去那种循规蹈矩、千篇一律的状况被打破了。

这种变化充分地反映到网络交际的过程当中。

而谐音类网络语言则是这个反映的最好明证。

3.英语类THX,3X——thanks,谢谢;sigh——叹息;cool——酷;gay——同性恋;zipit——闭嘴;leecher——吸血鬼,指只知道索取不懂得分享回报的家伙,被严重鄙视的人;DL——down-load,下载;PUB——网路上扫描到的np,能够临时起上传下载功能,也指把文件传到pubftp上共享的行为:BRB——Berightback,马上回来;TTYL——Talktoyoulater,再见,下次回头再谈:BBL——bebacklater过会回来;kickyourass——打你屁屁:fans——粉丝,崇拜者:faint——晕倒。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流更加频繁,而网络的盛行,也为汉语和英语两种不同语言的交流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讲,不同的语言互相接触——不管是个人之间的直接接触,还是通过媒体的间接接触——都有一个共同的结果,就是文化跨越了语言的地理疆界实行扩散。

文化扩散的一个明显的表现是受惠语言里出现新的词汇项目。

所以,汉语网络语言中也盛行英语。

4.论坛类“顶”(支持)——暗喻一个双手托起的动作。

网络语言的简洁化决定了单字的流行,同样表达对某人某事的认可,“顶”字远比“支持”更有气势,且发音铿锵。

“沙发”(在论坛里的通常含义是指第一个回帖的人)——是板凳的升极版、豪华版。

表示不管帖子内容,先占个位子,强调的是速度,“汗或寒”——有两个意思,敬佩和从头到脚的冷,也有害怕或敬畏的意思。

这两个词很传神,出汗或颤抖,都是人受了触动后的反应。

此外。

“汗”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即对他人的愚蠢表示震惊。

“寒”也有能够表示失望。

“潜水”(表示在论坛只看帖不回复)——“潜水”是不道德的,属于那种只看不说、不事生产的懒人,要是网民都潜水,论坛就没有存有的可能了,所以潜水受到严重的鄙视,那些专喜欢看别人灌水自己不灌水的家伙被叫做“潜水员”。

“潜水”的反义词是“灌水”。

“水桶”、“水鬼”、“水仙”、“水王”、“水母”——指灌水狂人,水母特指女性。

水手——版中的芸芸众生。

“斑竹”、“板猪”——版主,论坛版块的管理人员。

毫无疑问,网络论坛对网络语言的传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在很大水准上丰富着网络语言。

因而以前语言专家指出:因为网络论坛传播模式的特殊性,网络论坛所使用的语汇更能代表网络语言的特点,而并非当前社会上通常所认为的网络在线聊天时所使用的那些语言,原因在于网络聊天仍在一定水准上保留了日常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共同性。

5.其他类走召弓虽——超强;恐龙——长得难看的MM;抓狂——受不了刺激而行为失常:菜鸟、小虾、初哥——就是初级水平的新人;老鸟,大虾——高手;倒——晕倒,厥倒;爆头——游戏中引来的词汇,把某人打得脑袋开花;拍砖——提意见;恶搞——缩写为EG,始用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意为恶狠狠地搞、恶意地搞、恶劣地搞甚至恶毒地搞,恶搞的本质是偷梁换柱、使被搞者面目全非;房奴——房价疯涨形势下的被征服者,精确解释是月供占家庭收入50%以上的房贷族;纲丝——后超女时代的粉丝团(按照该时代的命名逻辑,李宇春的粉丝团自称为玉米,何洁的粉丝团自称为盒饭,“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的粉丝团则自称为纲丝);换客——始于“别针换别墅”事件,以物易物,通过互联网发布物品信息,见面交换,拒绝货币参与。

二、对网络语言的争议当前社会上对网络语言大致有三种不同的态度。

第一种态度是肯定,以部分学者为代表。

复旦大学顾晓明教授认为“网语是一种能够体现现代人生存和思维状态的新语言,它的出现在语言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必将成为新世纪的语言方式”。

很多专家也认力,这些新生词语是汉语在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对传统汉语的丰富,它们犹如“润物春雨”,让我们传统语言保持常青。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冯志伟就表示:对于网络语言,理应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实行科学的研究,它们是一种客观存有,不应简单否定;如果往前看的话就会发现,一些以前陌生的网络语言现在已经非常熟悉,如“下载”、“链接”、“复制”等等。

早已被人们接受。

第二种态度是反对,以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学生家长及部分学者为代表。

网络语言的不规范性和某些明显带有低俗色彩网落语言的存有使得这些人认为网络语言会给汉语造成污染,破坏汉语的纯洁,进而严重影响了中小学生的语言习惯和语文学习,有百害而无一利。

因而。

这些人反对中小学生接受和使用网络语言,有些地方主管部门甚至明确禁止在媒体或某些场合使用网络语言。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理事钱玉趾先生就表示,所谓的“网络语言”仅仅网上流行的一种“符语”,并不具备语言的特征,更不具备合法性、规范性及通行性。

第三种态度是认为不能全盘否定,但要准确引导,以绝大多数网民及多数学者为代表。

面对外界的争议,网民自己对网络词语的解释也常常争议不止。

例如“汗或寒”,即使很多人都在频繁使用这个词,但事实上,大家对词义的理解各不相同。

有人认为汙是“晕”的意思,还有的认为是“汗颜”,也有人用它表达的是“居然这样”的内涵。

另外一个争议词汇是PS。

有人认为这是photoshop的简称,一部分网友承认这样使用过,但更多的人提出PS是postscript的缩写,意思是“附言、后记”;游戏玩家则认为PS是playstation的缩写,也就是索尼公司研发的一款游戏机。

这种争议似乎印证了一个事实:网络语言的含义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三、结论网络语言是年轻人在虚拟世界的通行证。

掌握了这套语言。

甚至创造新的流行词汇,不但能让他们在网络世界畅通无阻。

同时还能建立自己的“江湖地位”,赢得别人的崇拜和尊重,这也是网络新词层出不穷的动力之一。

生活给了每个人创造的源泉,而网络的相对自由平等也加速了新词汇的诞生。

而网络词汇持续推陈出新,本身是由使用带动的,它给人们带来了简明、幽默、直接、鲜活的沟通方式。

不过语言专家认为,虽然因为网络传播的特殊性。

网民创造的、适合网络传播表现特点的一些语汇将会长期使用下去,但整体上将呈衰减的趋势。

所以是否规范网络语言等新生词汇并不是非常重要,关键是看它是否具有生命力。

语言是活的、变化的、一直处于发展中的。

新生词汇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生命力,例如,现在如果用“酷”来夸一个人,那他已经不觉得酷了。

“大虾”、“菜鸟”等平面媒体常用的词汇,在BBS常用词的前30位排名中已不见踪影。

倒是“沙发”等后起之秀被大家纷纷使用。

可见网络语言有相对短暂的生命周期,但是,那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之后,就能够为人们所接受,毕竟它们在一定水准上是这个网络时代的反映,同时,它们也丰富了中国的语言文字。

汉语网络语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