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制教案
中国税制PPT全套ppt课件完整版教学教程
12
3.税源
34
4.税基
征税对象与税源有一定的联系。税源是指税
税基是源于西方的一个概念,一般而言,是指课税
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从根本上说,税源
对象的数量。由于人们通常在一定的税制条件下
是一个国家已创造出来并分布于各纳税人手
讨论相应的税基,因此税基可进一步作下列表述:
中的国民收入。
税基是按课税标准计量的课税对象的数量。
税收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属于分配范畴。税收表现为一部分社会 产品价值由社会成员向国家的转移,结果是国家对社会产品价值的 占有由无到有,纳税人对社会产品价值的占有由多到少。
第一章 1.1 税收的内涵
4
1.1.2 税收的特征
1.强制性 2.无偿性 3.固定性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征税凭借政治权力,并通过颁布法律或法令的形式对社 会产品进行强制性分配。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抗,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 裁。税收的强制性是由它所依据的政治权力的强制性决定的。
的承受能力,做到取之有度。
第一章 1.2 税收的原则
7
1.2.2 公平原则
税收公平只是一种相对的公平,它包含两个层次:税负公平、机会均等。 所谓税负公平,是指纳税人的税收负担要与其收入相适应。这必须考虑以下两点:一是具有
同样纳税条件的纳税人应当缴纳相同的税额,即横向公平;二是具有不同纳税条件的纳税人 应承担不同的税额,即税收的纵向公平。 所谓机会均等,是指基于竞争的原则,通过税收杠杆的作用,力求改善不平等的竞争环境,鼓励 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展开竞争,以达到社会经济有秩序发展的目标。
第一 1.3 税收制度要素
11
1.3.2 征税对象
1.税目 税目即税法上规定应征税的具体项目,是征税对 象的具体化。税目体现了征税的广度,反映了各 税种具体的征税对象。
2024年中国税制课件
中国税制课件一、引言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参与单位和个人的财富分配,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国家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税制历史悠久,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步形成了以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为主体的现代税收体系。
本课件旨在介绍中国税制的基本情况、税种分类、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运用税收知识。
二、中国税制基本情况1.税收制度:我国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税收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中央税包括关税、消费税等;地方税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土地增值税等;中央地方共享税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2.税收法律体系:我国税收法律体系以《宪法》为根本,以《税收征收管理法》为基础,包括税收法律法规、税收部门规章、税收规范性文件等。
3.税收征收管理:我国税收征收管理实行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各级税务机关负责所辖区域内的税收征收管理工作。
税收征收管理包括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税款征收、税收检查、税收违法处理等环节。
4.税收优惠政策:我国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减免税、税率优惠、税收抵免、加速折旧等。
税收优惠政策旨在支持国家战略、促进经济发展、调节收入分配、保障民生等方面。
三、中国税种分类1.流转税类: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
流转税是对商品和劳务的增值额或销售额征税,具有税负转嫁的特点。
2.所得税类:主要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所得税是对企业和个人的所得额征税,具有直接税的特点。
3.财产税类:主要包括房产税、契税、车船税等。
财产税是对财产的价值或数量征税,具有税源稳定的特点。
4.资源税类:主要包括资源税、环境保护税等。
资源税是对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征税,具有调节资源开发和保护环境的作用。
5.行为税类:主要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等。
行为税是对特定行为征税,具有引导社会行为的作用。
中国税制教案-2020(已修改)
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财政学系《中国税制》教案一、课程简介《中国税制》课程是一门应用经济学类课程,主要为财政学等财经专业设置,其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中国现行税收制度。
《中国税制》是高等财经院校财政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财政学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税收承担为政府履行其内外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筹集资金的重任,是国家最主要的财政收入形式,任何企业、个人的法定行为和收益,都必须依法纳税,税法也是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学习这门课程,是财经专业学生、财务会计人员知识结构和业务技能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系统介绍我国现行主要税种的基本规定及计算,使学生对我国税收制度有一个初步、整体的认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48学时,2学分,开设一个学期。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及总的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税收、税法、中国税制的相关概念;了解税收的分类及我国现行税收税法体系和税收管理体制;掌握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其他流转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财产课税以及行为课税等各税种的税制要素、税额计算和征收管理。
目的是要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运用税制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实际税收问题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三、适用对象本大纲适用于财政学,税务,劳动和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
四、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科选修课。
五、总课时及各章的分配授课总课时数为51学时,各章的学时具体安排如下:六、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一)选用教材朱军、吴健:《中国税制》(第一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8年。
(二)主要参考书目[1]高培勇.公共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税收行为的经济心理学[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3]胡怡建.税收学(第三版)[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4]黄桦.税收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5]廖体忠,李俊生.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解析与应对:Addressing Base Erosion andProfit Shifting:Action Plan on Base Erosion and Profit Shifting[M].中国税务出版社,2015.[6]谭光荣,曹越,曹燕萍.税收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7]吴健,封标,盛光明.企业所得税:政策精析、财务处理与实务操作[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4.[8]杨斌.税收学[M].科学出版社,2011.[9]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组织编写:税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8.[10]朱为群.中国税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1]朱军.高级财政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12]A ngrist, J. D., Pischke, J. S. Mostly Harmless Econometrics: An Empiricist'sCompanion[M].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13]B asu, S. Global Erspectives on E-Commerce Taxation Law[M]. Ashgate Publishing,Ltd., 2007.[14]B oadway, R. W. From Optimal Tax Theory to Tax Policy: Retrospective andProspective Views[M]. MIT Press, 2012.第一篇基本理论第一章税收的概念教学目的和要求:对税收的概念作一个简要的概述。
中国税制教案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第2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第3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第4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第 5 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第 6 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第 7 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第 8 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第 9 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第 10 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第 11 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第 12 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第 13 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第14 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第15 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第16 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第17 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第18 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第19 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第20 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第21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第22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第23 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第24 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第25 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第26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第27页
中央财经大学本科课程教案
第28页。
第1章 中国税制概论 《中国税制》PPT课件
所得税制
流转税制
税收制度的分资源源自类税制行为 税制
财产税制
第二节税收制度与税法
一、税法的概念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于调整国家税收分配关系的 法律规范总称,是税收制度的法律体现形式。 税法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税法是指调整一切涉及税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体现在宪法、刑法、民法等国家的基本法规和概括性税 法中。 狭义税法则仅指调整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等税务管理相对 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体现在各种单 行税法中。
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烟叶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 市维护建设税、车船税、车辆购置税、印花税、耕地占用 税、契税、船舶吨税、环境保护税等。
第二节税收制度与税法
(二)我国现行税法的法律级次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税收 法律。 2. 国务院基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全国人大常委会 授权立法而制定的税收暂行条例或规定。 3. 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 4.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税收 法规。 5.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的税收部门规章。 6.地方政府制定的地方税收规章。
第四节 税收制度结构
六、我国税制结构的形成及其演变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78。在这一阶段,我
国税制实行以流转税为主体的“多种税、 多次征”的税制结构模式。流转税收入在 整个税收收入中的比重达80%以上。这种 税制结构虽然可以基本满足政府的财政需 要,但是却排斥了税收发挥调节经济作用 的功效。
第四节 税收制度结构
五、以所得税和流转税为双主体的税制结构 在以所得税和流转税为双主体的税制结构中, 所得税和流转税并重,均居主体地位,两类 税收的作用相当,互相协调配合。流转税的 优势在于聚财稳定,征收便利;所得税的优 势在于较为公平,可调节收入分配,并产生 经济“内在稳定器”的效果。既然二者各有 所长,如能合理配置、相得益彰,从而奠定 优良税制的基础。
中国税制概述PPT学习教案
(七)减税免税(税收优惠)
减税是对某些纳税人或征税对象的鼓 励或照顾措施。是从应征税额中减征部分 税款。
免税是免征全部税款。
减税免税可以分为三种形式,其划分的依 据是:
计税依据 × 税率 = 税额
(税基式) (税率式)(税额式)
第22页/共58页
1、税基(征税对象或计税依据)式减免 这是通过直接缩小计税依据方式实
税率
第一级 0 第 二 级 5000× ( 10% - 5%)=250 第 三 级 10000 × ( 20% - 10%) +250 =1250 第 四 级 30000× ( 30% - 20%) +1250 =4250 第 五 级 50000 × ( 35% - 30%) +4250 =6750 各 级 速 算 扣 除数计 算公式 : 本 级 速 算 扣 除数=本 级起 点数额 ×本级 与上级 税率之 差 + 上 级速算 扣除数
3、财产税——以拥有或转移财产的价 值为征税对象的税种。
第36页/共58页
4、资源税——以开采和利用国家 资源为征税对象的税种。
第15页/共58页
2、税率的其他形式
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名义税率是指税法 规的税率。实际税率是实际负担率,即纳税人在一 定时期内实际缴纳税额占其征税对象实际数额的比 例。
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边际税率是指征税 对象在一定水平上,征税对象的增加导致的所纳税 额的增加与征税对象的增量的比例。平均税率是指 全部税额与征税对象总量之比。在比例税率的情况 下边际税率等于平均税率。在累进税率的情况下, 边际税率往往要高与平均税率。
计税依据——是征税对象的数量化 ,体现征税对象的量的规定性,是应纳税 额的计算基础。依据计税依据的不同,可 以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中国税制课件完整版电子教案
20
D
100
C
10
B
A
1000
2000
10000
收入
超额累进税率可用速算扣除数简化
应纳税额=所得×税率—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款—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款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1 不超过 1500 元的
不超过 1455 元的
2 超过 1500 元至 4500 元的部分 超过 1455 元至 4155 元的部分
固定性 ≠ 绝对一成不变
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区别
与税收区别
财政发行
国家信用
罚没
国有企业 上缴利润
费
无偿、强制; 但财政发行 非规范稳定
有偿, 不能作为稳定 可靠、基本的
财政收入
强制性, 但
具有惩罚性
凭借 依据不同, 无偿和有偿
凭借 依据不同, 无偿和有偿
第二章 税收制度
第一节 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 税种分类 第三节 我国税收制度的改革发展
一、无偿性
无偿性:政府征税以后不直接返还给纳税人, 也不向纳税人提供等价物和其他特权。
有偿的三种形式:偿还;等价交换;提供特 权(能产生收益)。
无偿性是其他特征的根源。 具体的、特定的纳税人的无偿性与公共产品对 社会成员的整体返还性。
二、强制性
强制性:政府征税是以法律的形式 规定了纳税人义务,纳税人必须依法纳 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得税合并 七、1994年税制改革 八、21世纪以来的税制改革
第三章 增值税
第一节 增值税概述 第二节 增值税的征税范围、纳税人、税率 第三节 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四节 出口货物退(免)税 第五节 增值税的征收管理 第六节 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及管理
中国税制公开课教案
《中国税制》公开课教案科目:中国税制任课教师:韦鹏华班级:0913班上课地点:教学楼401教室课题:增值税的计算上课日期:2010年5月26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学生能够熟悉增值税的含义,掌握增值税的计算。
教学重点:增值税计算(一般纳税人)教学难点: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的计算:税款抵扣法课的类型:新课讲授方法:实例教学,精讲教具:电脑、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8分钟)教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流转的类型有哪些?学生回答: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
教师:流转税的特点有哪些呢?学生回答:1、负担普遍;2、收入及时稳定;3、税负容易转嫁;4、征收简便。
教师再对上一节课的难点进行复核,包括:如何区分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如何理解税负的转嫁。
二、讲授新课:(30分钟)(一)、增值税的概念(板书)提问学生增值税的纳税人有哪些?学生回答: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的单位和个人,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单位和人,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教师对以上三类人进行进一步的解释。
要求学生阅读书本,并抽查他们对增值额的理解。
(二)、增值税的特点(板书)要求学生阅读课本,找出四种增值税的特点。
学生回答:征税范围广,中性效应,实行价外税,实行税款抵扣制。
教师解释:征税广泛:是指不仅工业领域、而且延伸到商品批发零售等经济活动环节。
中性效应:体现在对一切货物的生产、批发和零售一视同仁地平等课税,行普遍征收,而且体现在采用了一档基本税率和一档低税率的模式,有利于进行公平竞争。
实行价外税:税款不再是价格的组成部分,这使得企业的利润核算更为合算,更具有透明性,避免了重复征税。
实行税款抵扣制:实行凭发票注明税金抵扣税额的办法,有利于形成纳税之间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同时简化了税款的计算工作。
(三)、增值税的纳税人的确定1、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然后个别抽查学生,要求掌握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标准。
2、教师作详细的解释:(1)、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的纳税人,以及从事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下的,为小规模纳税人。
中国税制自考电子教案
《中国税制》课程教学进度安排表09级工管自考1、2、3 班中国税制课程成绩记分表10-11年第2 学期09级工管自考1、2、3 班中国税制课程成绩记分表10-11年第2学期09级工管自考1、2、3 班中国税制课程成绩记分表10-11年第1 学期《中国税制》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和任务《中国税制》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程,是为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关于中国税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
《中国税制》这门课程主要讲授我国现行主体税种的重要规定和立法精神,具有综合性,前瞻性,应用性的特点。
本课程包括税制概论(上编)和中国现行税制(下编)两部分。
上编主要介绍税收的基本理论,下编主要介绍中国现行税制及其改革状况。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比较广泛,系统地理解税收的概念,税制要素、税制原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我国现行税制的框架及改革状况,初步掌握我国各种的政策原则和立法精神,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和解决征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教学学时总计64学时,周学时3课时,其中单周学时4学时,双周学时2学时二、使用教材:《中国税制》,郝如玉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参考资料:三、参考资料1、<<中国税制>>张盟胜主编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52、<<税法>>杨莉惠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四、考核方法:闭卷考试,以通过2011年4月份的考试为准。
四、城镇土地使用税及其改革(一)定义:(简称土地使用税)是对在城市和县城占用国家和集体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按使用土地面积定额征收的一种税。
(二)意义:1.有利于合理调节使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2.可有效地调剂土地的级差收益,促使土地使用者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经营管理,在平等的条件下展开竞争。
(三)土地使用税与耕地占用税的区别与联系/二者在调节作用的不同表现,不同侧重点☆1.区别:(1)性质不同:前者带有调节土地级差收益的性质,着重调节因地理交通位置不同而形成的土地级差收入,使各种不同纳税人的收入水平大体均衡。
2024《中国税制》全套课件PPT大纲
•引言•税收基本原理•中国税收体系概览•流转税类详解•所得税类深入剖析•资源税类及环境保护税解读•财产税类及其他相关税种介绍•税收征收管理与纳税服务优化•中国税制改革与发展趋势引言税制概述01税制的定义税制即税收制度,是国家以法律或法令形式确定的各种课税办法的总和,反映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02税制的基本要素包括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纳税环节、纳税期限、减税免税等,是税收制度的核心内容。
03税制的分类根据征税对象的不同,税制可分为商品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和行为税等五大类。
中国税制发展历程古代税制01中国古代的税制可以追溯到夏朝的“贡”制,经过商朝的“助”制、周朝的“彻”制,逐渐发展出以土地和人口为基础的赋税制度。
近代税制02近代以来,中国税制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如晚学习目标与意义学习目标通过学习《中国税制》,了解中国税收制度的基本框架、主要税种和税收管理政策,掌握税收理论和实践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税收问题的能力。
学习意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
学习《中国税制》对于理解国家经济政策、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个人财税素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于从事财税工作的人员来说,掌握《中国税制》也是必备的职业技能之一。
税收基本原理01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强制、无偿地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一种形式。
02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其中,强制性是税收的根本属性,无偿性是税收的关键特征,固定性是税收的基本要求。
03税收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相比,具有独特的性质和特点,如税收的普遍性、公平性和效率性等。
税收概念及特征税收原则与职能税收原则包括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财政原则。
公平原则要求税收应使每个纳税人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当,并使各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平衡。
效率原则要求税收应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的高效运行。
财政原则要求税收应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2024版年度中国税制课件完整版
THANKS
汇报结束 感谢聆听
2024/2/2
33
2024/2/2
7
02
主要税种介绍
2024/2/2
8
增值税பைடு நூலகம்理及征收管理
增值税原理
增值税是对商品或服务增值部分 征税的一种流转税,其基本原理 是避免重复征税,确保税收公平。
2024/2/2
征收范围
增值税征收范围包括销售货物、 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 货物等。
纳税人
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 小规模纳税人,根据年销售额和 会计核算制度进行划分。
税制概念
税制特点
中国税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公平性、效率性等特点。其中,强制性是税收的根本 特征,无偿性是税收的本质体现,固定性是税收的基本要求。
2024/2/2
4
中国税制发展历程
2024/2/2
古代税制
中国古代税制经历了从夏商周的贡赋制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初税亩,再 到秦汉时期的田租、口赋、徭役等制度的演变。
申报方式
所得项目
个人所得税申报方式包括自行申报和扣缴义 务人申报,纳税人需按规定时间进行申报。
个人所得税所得项目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 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等九项。
税率与计算
优惠政策
个人所得税采用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两 种形式,根据所得项目和金额计算应纳税额。
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包括免税、减税、税收 抵免等,如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 等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企业当年的应纳税额中抵免。
节能减排税收优惠
02
对符合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取得的应税
收入暂免征收营业税等,鼓励企业节能减排。
(2024年)中国税制全套课件(完整)
税率与征收率
列举消费税的税率档次及适用范围, 阐述征收率的计算方法及适用情形。
税收优惠
介绍消费税的免税、减税等税收优惠 政策及申请流程。
2024/3/26
10
关税制度及实施
01
02
03
04
关税基本原理
阐述关税的概念、特点、计税 原理等基础知识。
征税范围与纳税人
详细介绍关税的征税范围,包 括进口货物、出口货物等,并 解释纳税人的分类及义务。
契税
契税是指不动产(土地、房屋)产权发生转移变动时,就当事人所订契约按产价的一定比例向新业主 (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次性税收。契税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承受土地、房屋权属转移的单位和个 人。
2024/3/26
26
完善财产行为相关税收体系建议
• 完善房产税制度:建议扩大房产税的征税范围,将农村房屋纳入征税范围;同 时,根据房屋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估并确定计税依据,以实现税收公平。
• 改革车船使用税:建议对车船使用税进行改革,将计税依据由车船的种类和吨 位改为车船的价值或排放量等因素,以更好地反映车船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 优化印花税和契税政策:建议优化印花税和契税政策,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不 动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加强对不动产交易的监管力度,防止利用阴阳合 同等手段逃避税收。
税收征收管理
包括税务登记、纳税申报 、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等 环节。
5
税收原则与政策目标
税收原则
包括公平原则、效率原则、财政原则 等。
税收政策目标
包括经济增长、物价稳定、社会公平 等。
2024/3/26
6
国内外税制比较
税制结构比较
包括税种设置、税基选择 、税率设计等方面的比较 。20 Nhomakorabea4/3/26
《中国税制完整讲义》课件
消费税的征收方式
消费税的征收方式包括查账征收、核定征收和定期定额征收等,具体方式根据不同应税消费品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定。
消费税的监管与检查
税务机关应当加强对消费税的监管与检查,确保纳税人依法纳税,防止税收流失和税收违法行为的发生。
04
企业所得税
VS
征收管理与合规要求
详细描述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包括源泉扣缴、汇总纳税、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等方面的规定。企业应遵守税收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准确核算所得额,及时缴纳税款,确保税收合规。
定义
征收标准
作用
关税的征收标准通常基于货物的价值、种类、用途等因素,税率因不同商品而异。
关税可以调节进出口贸易,保护国内产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03
02
01
土地增值税是对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转让时产生的增值额征收的税收。
定义
土地增值税的征收标准基于土地增值额和适用税率计算得出,税率分为多个档次。
总结词
05
个人所得税
基本定义与特征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增加财政收入等作用。其特点包括以个人收入为征税对象、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税收优惠等。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税率与计算方式
详细描述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根据所得额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分为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两种形式。计算方法包括分项计算和综合计算两种,具体计算公式和适用范围根据税法规定有所不同。
03
消费税
消费税是以特定消费品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属于流转税的范畴。
消费税的概念
消费税是一种间接税,纳税人是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最终负担人是消费者。
《中国税制》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税制》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模块1:导论【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作为中国税制基础知识的介绍,是本课程学习不可缺少的部分,学习时重在理解,以便为今后各章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本章教学,应使学生掌握税制概念及相关内容。
具体要求是:应使学生了解税收制度;掌握税收制度和税法;掌握现行税收分类;了解税制体系。
【重点难点】本章重点与难点问题主要有:税收制度的概念和构成要素,税收法律关系。
【教学内容】第一节税收制度概论一、税收制度的概念二、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第二节税收制度和税法一、税法概念和特点二、税法的作用三、税法的渊源四、税收法律关系第三节税收分类一、按税收缴纳形式分类二、按税收计征标准分类三、按税收管理和收益权限分类四、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分类五、按税收与价格的组成关系分类六、按课税对象的不同性质分类第四节税制体系一、税制体系的概念二、影响税制体系设置的主要因素三、不同类型的税收体系及其主要特点四、我国现行税制体系课程模块2:货物与劳务税制一、增值税【教学目的要求】本章作为流转税中最重要的税种,是中国税制教材中内容最丰富、篇幅最长、重点难点最多的一章。
应首先使学生对增值税的原理有一个正确理解;应使学生掌握税法的各种规定;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应纳税额的计算。
【重点难点】本章重点内容有:应纳税额计算,几种经营行为税务处理,出口退税。
本章难点问题是:应纳税额计算中销售额的确定,允许抵扣和不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规定,出口退税中“免、抵、退”计算方法的应用等。
【教学内容】第一节征税范围及纳税义务人一、征税范围二、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第二节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一、小规模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二、一般纳税人的认定办法三、新办商贸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认定及管理第三节税率与征收率的确定一、基本税率二、低税率三、征收率第四节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一、销项税额的计算二、进项税额的计算三、应纳税额的计算第五节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二、含税销售额的换算三、自来水公司销售自来水应纳税额的计算四、销售特定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五、购置税控收款机应纳税额的计算第六节电力产品应纳增值税的计算及管理一、电力产品的销售额二、电力产品的征税办法三、销售电力产品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四、发、供电企业办理税登记、纳税申报五、发、供电企业销售电力产品票据的使用第七节几种特殊经营行为的税务处理一、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应税劳务二、混合销售行为三、兼营非应税劳务第八节进口货物征税一、进口货物的征税范围及纳税人二、进口货物的适用税率三、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四、进口货物的税收管理第九节出口货物退(免)税一、出口货物退(免)税基本政策二、出口货物退(免)的适用范围三、出口货物的退税率四、出口货物应退税额的计算五、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第十节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与纳税期限一、纳税义务发生的时间二、纳税期限第十一节纳税地点与纳税申报一、纳税地点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办法三、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申报办法第十二节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及管理一、专用发票领购使用范围二、专用发票开具范围三、专用发票开具要求四、专用发票开具时限五、电子计算机开具专用发票的要求六、专用发票与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规定七、开具专用发票后发生退货或销售折让的处理八、加强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二、消费税【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作为流转税中的主要税种,通过本章教学,应使学生从消费税与增值税的区别掌握消费税的各种规定,能够熟练地进行应纳税额的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税制6-10章讲义第六章所得税制本章学习提示一、知识点(1)对所得额课征的意义(2)对所得额课税的征收制度(3)企业所得税制度(4)个人所得税制度(5)农业税制度二、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员掌握所得课税的差不多理论、中国现行的所得税制度。
在所得课税的差不多理论方面,理解对所得课税的意义、各国对所得课税的征收制度。
在中国现行的所得税制度中,掌握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农业税的课税对象、纳税人、计算依据、应纳税额、纳税环节、减免税等税制要素,了解有关税种的改革趋势。
第六章所得税制第一节对所得额课税的意义所得额是收益额的一种。
收益额可分为纯收益额和总收益额,其中,纯收益额亦称所得额,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从事生产、经营等活动获得的收入,减去相应的成本之后的余额;总收益是指纳税人的全部收入。
对所得额的课税不同于对流转额的课税,从一个工商企业来看,流转额是指企业商品或劳务的销售收入额,所得额则是指企业的利润额;流转额只与商品的销售收入有关,不受成本高低的阻碍,所得额则不同,它直同意成本规模的阻碍,在价格一定的情况下,成本越高,收益越少,成本越低,收益越高。
因此,对所得额的课税能使税收收入比较准确地反映国民收入的增减变化情况;对所得额课税,属于直接税,税负不能转嫁,征纳双方的关系比较明确,税收的增减变动对物价也可不能产生直接的阻碍,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累进性质的所得税,能适应纳税人的负担能力,体现合理负担的原则,有利于促进企业间的合理竞争。
但对收益额的课税要受经济波动和企业经营治理水平的阻碍,不能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对所得额的课税,稽征技术也比较复杂,尤其是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核实的困难大,专门容易造。
偷漏税现象,要求具备比较高的税收治理水平。
第六章所得税制第二节对所得额课税的征收制度一、分类征税制和综合征税制1.分类征税制是将各类所得,分不不同的来源,课以不同的所得税。
分类征税制的优点是课征简便;易于按各类所得的不同性质区不对待,采取不同的税率;能够操纵税源,防止偷漏税款。
然而,不利于实行累进税率,不能按纳税人的能力课征,从而不能体现合理负担的原则。
2.综合征税制是对纳税人的各项各种来源所得的总额征税的一种制度。
实行综合征税制可以采纳累进税率,依照纳税人的负担能力,体现合理负担的原则。
但这种方法计算核实纳税人的总所得额比较困难和复杂,假如纳税人缺乏纳税观念,专门容易造成偷漏现象。
合理的税率,能够形成一种激励机制,最大程度地刺激纳税人提高生产效率。
目前企业所得税税率,通常有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累退税率三种形式。
而比例税率与累进税率是最常用的两种形式。
税率的选择对纳税人的负担具有直接关系。
固定的比例税率,能够刺激纳税人提高劳动生产率,带有明显的效率优势。
然而,也有人认为,对不同收入的对象用同一比例税率征税,实质上是具有累退性质,赋税也有失公平。
采纳累进税率,是依所得多少而课以不同税率的税收,所得越多,负担也越重,弹性较大,因而能够量能负担,但累进税率缺乏激励机制。
比例税与累进税比较,其作用各有利弊,不能互相取代。
税率的选择,各国有各自不同的情况,不应全盘确信或否定某一种税率。
二、关于扣除费用的制度对所得额课税首先要准确地确定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所得额不同于实现所得额,要同意扣除为取得所得而支付的必要成本和纳税人及受其抚养的直系亲属的生活费用。
扣除范围也不同,我国扣除费用的方法要紧有两种:1.实报实销法是依照纳税人的实际开销来确定扣除额的一种方法,比较符合实际,但计算复杂。
2.标准扣除法是指对纳税人的必要费用和差不多生活费用确定一个或多个标准,作为固定数额。
尽管计算简便,但不符合实际,而且不同的纳税人适用统一标准,不利于实行。
不对待的政策。
三、对所得额课税的征收方法1.源泉课征法也叫源课法。
是在所得额发生的地点课征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能操纵税源,防止偷漏和拖欠,手续简便,能保证税款及时均衡地入库,但只适用于分类征税制度,适用比例税率,不能体现合理负担的原则。
2.申报法又叫综合课税法。
是纳税人按税法规定自行申报所得额,由税务机关调查审核,然后依照申报的所得依率计算税额,由纳税人一次或分次缴纳。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综合征税制,适用累进税率,符合按能力负担的原则。
但这种方法由纳税人自行申报,容易造成偷漏税现象。
第六章所得税制第三节企业所得税税制(上)一、纳税人凡是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和单位(外商企业除外)差不多上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所谓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和单位,是指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的企业和单位。
这三个条件是;在银行开设结算账户;独立建立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独立计算盈亏。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不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这要紧是考虑外资企业所得税法是1991年4月9日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时刻不长,而且其中有不少税收优惠条款,不宜立即修改。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主体包括:1.国有企业。
2.集体企业。
3.私营企业。
4.联营企业。
5.股份制企业。
6.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
二、税率企业所得税实行比例税率,法定税率为 33%。
企业所得税实行比例税率,其缘故要紧是,与累进税率相比,比例税率具有计算简便、透明度高等优点。
按比例税率征税体现了税负的横向公平,有利于促进规模经济的进展。
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公司所得税都采纳比例税率。
企业所得税税率定为 33%,其要紧缘故在于:一是考虑便于与外资企业所得税相衔接。
二是考虑与国际上多数国家的税率接近,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三是考虑与股份制试点企业的税率和大部分“税利分流”试点企业的税率相一致,企业所得税税率定为33%,能够与之相适应;四是考虑与目前企业的实际税负比较接近。
企业所得税对规模较小、利润较少的企业实行低税优惠照顾。
优惠税率定为两档,全年所得额在3万元(含3万元)以下的,暂按18%税率征收;全年所得额在3万元以上10万元(含10万元)以下的暂按27%税率征收。
三、征税对象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指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
生产经营所得是指从事制造业、采掘业、交通运输业、建筑安装业、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水利业、商品流通业、金融业、保险业、邮电通讯业、服务业以及其他行业的生产经营经国务院、税务主管机关确认的所得;其他所得是指股息、利息、租金、转让各类资产所得、特许权使用费以及营业外所得等经国务院、税务主管机关确认的所得。
1.国内、外所得征税问题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包括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
目前,世界多数国家为了行使税收管辖权,依照属人主义税收管辖权,居民公司负有无限的纳税义务,其来源于境内外的所得要合并缴税。
为幸免国际间的双重征税,多数国家都采取措施,对来源于境外所得已在国外缴纳的所得税予以免除。
为了与国际惯例接轨,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的境外所得应与境内所得合并汇总计算纳税,对企业的境外所得已在国外缴纳的所得税款,采取抵免法,准予从其应纳税额中抵免,但抵免额不得超过其境外所得按企业所得税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
抵免限额是指纳税人的境外所得,依照条例和细则的有关规定,扣除为取得该项所得摊计的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得出应纳税额。
抵免限额应当分国不分项计算。
其计算公式为:2.联营企业所得征税的问题(1)联营企业生产经营的所得,一律就地征收所得税,然后再进行分配。
联营企业的亏损由联营企业就地按规定进行弥补。
(2)联营企业投资方从联营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如投资方企业所得税税率低于联营企业,不退还所得税;如投资方企业所得税税率高于联营企业的,投资方企业分回的税后利润应按规定补缴所得税,补缴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如下:四、计税依据(上)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额.即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
1.应纳税所得额差不多计算公式企业所得税税法规定了应纳税所得额的差不多计算公式:公式中各项目的差不多概念如下:(1)收入总额,是指纳税人所取得的下列各项收入:①生产经营收入:是指纳税人从事各项要紧经营而取得的收入,包括商品销售收入、劳务服务收入、营运收入、利息收入、工程价款结算收入、工业性作业收入、保费收人以及其他业务收入。
②财产转让收入:是指纳税人有偿转让其各类财产所取得的收入,包括转让固定资产、流淌资产的收入。
③利息收入:是指纳税人由资本孳生的收入,包括购买各种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利息、外单位欠款而取得的利息等。
④租赁收入:是指纳税人提供或者转让专利权、专有技术。
商标权、著作权等而取得的收入。
⑤股息收入:是指纳税人从股份制企业中分得的股息、红利收入。
⑥其他收入:是指除上述各项收入之外的一切收入,包括固定资产盘盈收入、罚款收入,因债权人缘故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物资及现金的溢余收入,教育附加费返还款、包装物押金收入、同意的捐赠收入,等等。
(2)成本,是指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和各项间接费用,即生产经营成本。
(3)费用,是指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销售费用、治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4)损失,是指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营业外支出等。
(5)税收调整项目金额,是指纳税人在确定纳税所得额时,按国家税收有关规定对一些项目和标准进行调整的差额。
包括:①纳税人没有按照有关规定核算收入、成本、费用、损失的金额;②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处理和税收规定不一致的金额;③纳税人按税收规定准予的税收抵免金额。
(6)所得税前同意列支的税金,即纳税人按规定缴纳的消费税、营业税、城乡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可视同税金,准予税前扣除。
企业缴纳的增值税,因其属于价外税,故不在扣除之列。
2.成本、费用的列支范围(1)准予扣除的项目①合理的借款利息。
利息支出的扣除,税法区不三种不同情况作了规定:如果纳税人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其利息支出可按实际发生数扣除,所谓金融机构是指:各类银行、保险公司及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从事金融业务的非银行机构。
包括国家专业银行、区域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及其综合性银行;全国性保险企业、区域性保险企业;都市、农村信用社、各类财务公司以及其他从事信托投资、租赁等业务的专业性和综合性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假如纳税人向上述金融机构以外的所有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等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其利息不高于按金融机构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
假如纳税人向银行之外的保险公司和非银行机构借款,其利息支出的扣除,必须限定于中国人民银行所规定的浮动利率之内,超过浮动利率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同意扣除。
那个地点所指的利息支出,是指纳税人固定资产建造、购进竣工决算后发生的固定资产贷款利息支出和流淌资金贷款利息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