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者:丁爱军
来源:《科学大众·教师版》2013年第04期
摘要:在市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科学素养却有不同程度的缺失。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怎样使化学课堂成为学生——未来公民提高科学素养的主要场所,是目前每一位化学教师必须探索实践的课题。
关键词:科学素养;提高;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49-001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怎样使化学课堂成为学生——未来公民提高科学素养的主要场所,体现化学新课程的价值,是目前每一位化学教师必须探索实践的课题。
一、通过介绍化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和崇高品质
在教学中,既要传授化学知识,也要介绍化学史。化学史不仅包含着科学家的天才智慧,更为感人的是科学家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坚韧不拔、追求真理的精神,是培养学生科学思想和崇高品质的极好典范。例如在讲氧气时,介绍燃素学说是怎样提出的,这个错误的理论为什么能得到当时许多科学家承认?普利斯特利却没有发现真理?而拉瓦锡怎样利用氧气的发现推翻燃素学说,提出燃烧的氧化学说的,这一曲折过程包含着深刻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使学生从前人的失败中得到教训,从胜利中得到启发,对培养学生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是很有启迪作用的。
二、通过探究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挖掘学生创造能力
现代教育思想愈来愈多的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挖掘。而思维能力的开发与探究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着力通过多种途径,注意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达到对学生多种心理机能和学习的综合性智能的发展。在教学中学生要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教师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并适时适度地给学生以帮助,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想、新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勇于探索的意志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训练学生归纳、综合、抽象等思维方式,逐步掌握学习和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通过对研究课题的合作解决,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景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总结“洗气瓶”的作用时,我们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记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首先分析集气瓶收集气体的原理,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收集氧气等气体时必须长导管进气,短导管出气,并且长导管的末端要接近集气瓶的底部。然后提出,这个装置还有哪些用途?应用原理
是什么?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出课题。为了帮助学生降低探究难度,可以将该问题再分为两个小问题:一个是,若还用这个装置,能否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能否收集“不溶于水”的气体。经过学生自己分析研究,充分讨论,推断出另外两种收集气体的方法。然后教师提供必要的仪器和药品,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断是否正确。紧接着教师再提出第二个问题,集气瓶除了“集气”还能有什么用途?教师可以从排水集气操作入手,引导学生考虑,排出的水用一个有刻度的容器接收有什么意义?若还用排水集气的装置,气体从长导管进气短导管出气又会有哪些意义?由此探究集气装置还能用于测量气体的体积和除杂。
三、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结合实验教学,努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化学实验着眼于教学。学生对化学实验的掌握,不能仅仅满足于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也不能满足于对实验表面的刺激,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立足于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这就要求实验按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实验规则进行。从学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填写实验报告,到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规格是否符合要求,观察实验现象是否正确,实验步骤是否正确,取用药品是否适量,处理废料是否符合规定,到实验完毕仪器整理、清洗是否符合要求,这都是从细微处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细致耐心的科学作风的重要途径。否则,马马虎虎、粗枝大叶,不仅不能达到实验的目的,而且还有可能造成实验事故。同时,让学生多动手,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有条件的话,可以组成课外兴趣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研究性实验,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自行观察、研究、分析、推理、归纳、总结,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通过一些失败的教训,也可以培养学生结合理论解决实践问题、探索科学奥秘的信心和勇气及锲而不舍的精神。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做好归纳总结,形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如教材中涉及NH3的物理性质时提到其极易溶于水,所以在吸收时要注意防倒吸,这个“极易”的概念是溶的快?还是溶的多?还是两者兼有?这在跟氯气的尾气吸收的比较中就很能产生这些问题。如果能设计一个实验来做一个比较,问题就会很明朗。又如:实验室在检验溶液中是否还有SO42-时,常常先用盐酸(或稀硝酸)把溶液酸化,以排除CO32-等造成的干扰。再加入BaCl2[或Ba(NO3)2]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说明原溶液中有SO42-,这里就忽视SO32-干扰。如果有如果SO32-,还能用稀硝酸和硝酸钡这种组合来检验吗?这样,学生就会比较容易的得出SO42-检验的方法来。因此,化学实验是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和心理培养的重要阵地,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条件。
四、注重科学品质教育,培养学生真善美的科学情怀
化学为人类创造了很多财富,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常常有人利用化学知识危害人类健康的事,如在大米中掺杂石蜡、用回收馒头加香精和色素加工成染色馒头、水产品和海产品用福尔马林溶液浸泡、奶粉中加三聚氰胺、在饮料中添加塑化剂以及用瘦肉精养猪等等,为了一己
私利置人民生命于不顾,这是科学素养的严重缺失,是对人们生命的不负责任,应当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因此,我们化学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科学品质教育,培养学生真善美的科学情怀,教育学生学好科学努力奉献社会,对“伪科学”和危害社会的行为勇于斗争。
总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化学学科本身特点、思维方法,以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使化学教学成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