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高考中容易褒贬误用的词语

高考易褒贬误用的词语1.常见褒义成语: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
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蔚然成风,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蔚为大观,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
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
形容事物美好繁多,给人一种盛大的印象。
虚怀若谷,虚:谦虚;谷:山谷。
胸怀象山谷一样深广。
形容十分谦虚,能容纳别人的意见。
神采奕奕,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鞠躬尽瘁,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
瘁:劳累。
尽瘁:竭尽心力。
指小心、恭敬、谨慎,竭尽心力去效劳。
敢作敢为,敢于做事,勇于承担责任,形容做事无所畏惧。
两袖清风,衣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
比喻做官廉洁。
也比喻穷得一无所有。
力挽狂澜,挽:挽回;狂澜:猛烈的大波浪。
比喻尽力挽回危险的局势。
视死如归,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
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高风亮节,高风:高尚的品格;亮节:坚贞的节操。
形容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从容不迫,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
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殚精竭虑,殚:竭尽;虑:思虑。
形容用尽心思。
凤毛麟角,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
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叹为观止,叹:赞赏;观止:看到这里就够了。
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胸无城府,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难于揣测的深远用心。
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
刮目相看,出自《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众望所归,众望:众人的希望;归:归向。
大家一致期望的。
指得到群众的信任。
无微不至,微:微细;至:到。
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
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2.常见贬义成语: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
指什么坏事都干。
处心积虑,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考虑。
形容蓄谋已久。
半斤八两,八两:即半斤。
一个半斤,一个八两。
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容易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失当的成语

容易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失当的成语一、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1.安土重迁: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移。
不能理解为“喜欢和重视迁移”。
2.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不能理解为“没有长处”。
3.不刊之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
刊,古代指削除错字;不刊,不可更改。
不能将“刊”理解为“刊登”。
4.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
名,占有。
也说一文不名、不名一钱。
不能理解为“不值一文”。
5.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在也指一言不发。
不能只关注“赞”。
6.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不能将“训”理解为“教训”。
7.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
形容畏惧、憎恨等神情。
不能理解为“懒得拿正眼看,不屑一顾的样子”。
8.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不能理解为“过去很长时间”。
9.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差,稍微。
不能只关注“差”。
误用示例: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10.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
不能只关注“尘埃”。
11.城下之盟:因无力抵抗到了城下的敌军而跟敌人订的盟约,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多指不平等的。
不能只关注“盟”。
12.春意阑珊:春天的气象将尽。
不能理解为“春意盎然”。
13.大方之家:指见多识广、懂得大道理的人。
不能将“大方”理解为“不吝啬”。
14.大而化之: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
不能理解为“将事情放大”。
误用示例:解决问题一般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
[2014·浙江卷]15.登高自卑:登山要从低处开始。
比喻做事情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不能理解为“登上高山感到自卑”。
16.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
也说升堂入室。
不能理解为“走进房间里”。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40个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40个易“褒贬误用”的成语1.断章取义: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而只根据自己的需要孤立地取其中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贬义词。
2.翻云覆雨: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贬义词。
3.一团和气:原指和蔼可亲,现多指态度温和而缺乏原则。
贬义词。
4.长篇大论:滔滔不绝的言论或篇幅冗长的文章。
含有贬义。
5.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贬义词。
6.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
贬义词。
7.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贬义词。
8.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行事。
贬义词。
9.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
贬义词。
10.一唱一和:比喻互相配合,互相呼应。
贬义词。
11.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
贬义词。
12.无独有偶:独,一个;偶,一双。
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含有贬义。
13.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事,现在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
贬义词。
14.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
贬义词。
15.始作俑者: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贬义词。
16.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
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也指讨好别人的花言巧语和伪善态度。
贬义词。
17.评头品足: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贬义词。
18.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
贬义词。
19.沽名钓誉:沽,买;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
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谋取名誉。
贬义词。
20.长篇累牍:篇幅很长,内容很多。
含贬义,用于评论写作。
21.积重难返:重,程度深。
长期形成的不良的风俗、习惯不易改变。
贬义词。
也指长期积累的问题不易解决。
中性词。
22.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运用《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运用《易褒贬误用的成语》1.暗室亏心:指在暗中做亏心事。
(贬义)2.别出机杼:指诗文创作另辟蹊径,不落俗套。
机杼,织布机,比喻诗文的布局和构思。
(褒义)3.不苟言笑:不随便说笑。
形容人态度严肃、庄重。
苟,随便。
(褒义)4.藏头露尾:形容说话办事露一点儿留一点儿,不完全表露出来。
(贬义)5.陈陈相因:国都粮仓里的米谷,一年接一年地堆积起来。
后用来指沿袭老一套,没有改进。
(贬义)6.大而无当:虽然大,但是不合用。
(贬义)7.弹冠相庆:指一个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贬义)8.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贬义)9.吠形吠声:一只狗看见人叫起来,很多狗跟着声音也乱叫起来。
比喻人们不辨事物的真相,盲目附和。
(贬义)10.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
(褒义)11.负隅顽抗:(坏人)凭借险要的地势等条件顽固抵抗。
负,依靠;隅,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
(贬义)12.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
(贬义)13.刚愎自用:倔强固执,自以为是。
(贬义)14.隔岸观火:隔着河观看对岸失火。
比喻置身事外,对别人的灾难袖手旁观。
(贬义)15.沽名钓誉:指用某种手段骗取名誉。
(贬义)16.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贬义)17.好高骛远:指热衷于追求过高的目标。
(贬义)18.好为人师:喜欢做别人的老师。
指人不够谦虚,好以教导者自居。
(贬义)19.呼朋引类:招引同类的人,多指坏人结成一伙做坏事。
(贬义)20.画虎类犬:比喻模仿得不到家,反而弄得不伦不类。
(贬义)21.见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褒义)22.侃侃而谈:形容理直气壮或从容不迫地谈话。
侃侃,说话理直气壮或从容不迫的样子。
(褒义)23.狂犬吠日:疯狗对着太阳乱叫。
比喻恶人不自量力的攻击和叫嚣。
(贬义)24.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
(贬义)25.名不虚传:确实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高考语文常考褒贬误用的成语

高考语文成语贬词误用褒义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2.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3.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4.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5.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6.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7.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8.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9.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10.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11.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12.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13.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14.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15.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16.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17.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18.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
19.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20.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21.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22.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靠人的企图。
23.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24.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25.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26.人模人样:或指小儿有成人相(亲昵语),或指人态度举止俨然与身份不相称(讽)。
27.神气活现:表现出自鸣得意或傲慢的神态。
28.趾高气扬: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29.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30.呜呼哀哉:指死亡或完蛋。
31.天花乱坠:形容说话有声有色,极其动听,多指夸张而不符合实际。
32.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33.一团和气: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34.改头换面:表面上改一下,实质上和原来的还是一样。
高考语文成语褒词误用贬义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成语误用类型及举例(望文生义+褒贬误用+用错对象)

高考语文成语误用类型及举例一、望文生义(错误原因: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从字面上认定其意思,导致误用)【暴虎冯河】空手打老虎,徒步过大河。
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
暴,空手搏斗。
冯,同“凭”,从水中走过去。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不能理解为“连续不断”。
【不刊之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
刊,古代指削除错字。
【不名一文】一个钱也没有。
也说一文不名。
【不瘟不火】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
多用于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然,是的,对的。
【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不能理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
【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训,准则。
【惨淡经营】惨淡,形容苦费心力。
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
原指下笔前极力构思。
后也形容在困境中艰难地从事某种事业。
常常被错误地理解为经营状况不好。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
形容畏惧、憎恨或鄙视的样子。
【曾几何时】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长袖善舞】比喻做事有所凭借,就容易成功。
多用来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
【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因无力抵抗而跟敌人订的盟约。
泛指被迫签订的条约(多指不平等的)。
多误解为签订合同。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大方之家】见识广博,懂得大道理的人。
大方,专家学者,内行人。
【大快人心】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仁,仁义,道义。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还贴近耳朵提醒、叮嘱。
形容恳切地教导。
【罚不当罪】处罚与所犯的罪行不相当。
指处罚过轻或过重。
【犯而不校】受到别人的触犯,也不计较。
【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变内容。
(含贬义)【高山流水】指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高考语文易误用褒贬的成语整理

高考语文易误用褒贬的成语整理【暗送秋波】原指暗中眉目传情。
后泛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别出机杼】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彻头彻尾】从头到尾,完完全全(多用于贬义)。
【惩前毖后】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以后小心,不致重犯错误。
毖,谨慎,小心。
【从善如流】形容能很快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像水从高处流到低处一样顺畅自然。
【大放厥词】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多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含贬义)。
【弹冠相庆】指一人做官,其同伙也互相庆贺即将有官做(含贬义)。
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党同伐异】跟自己意见相同的就袒护,跟自己意见不同的就加以攻击。
原指学术派别之间的斗争,后用来指一切学术上、政治上或社会上的集团之间的斗争(贬义)。
【道貌岸然】形容神态庄重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现多含讥讽意。
【得陇望蜀】比喻贪得无厌。
【得鱼忘筌】筌是用来捕鱼的竹器,得到了鱼,就忘掉筌。
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
【耳提面命】褒义词。
形容对人教导殷切(多用于长辈对晚辈)。
常误用为贬义词。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权术。
贬义。
【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改头换面】改换一副面孔。
比喻形式变了而内容不变。
贬义。
【过江之鲫】东晋时,中原沦落,北方很多知识分子纷纷南渡,来到江南。
后人有诗云“过江名士多如鲫”。
后用“过江之鲫”形容多而且纷乱。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
【好为人师】指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
【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别人达不到的境界;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苦心,费尽心机。
孤诣,独到的境地。
【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面目全非】事物的面目变得完全不像原来的样子。
贬义。
指变得很糟,不能表示“变化大得不认识了”。
褒贬容易误用的成语

褒贬容易误用的成语成语作为汉语中的固定搭配,具有简洁、形象、富有意义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
然而,由于成语的含义较为深远,使用时容易出现错误和误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容易误用的成语,并对其正确的使用方式进行阐述。
一、掩耳盗铃掩耳盗铃成语源自于《列子·汤问》:“大椎探可用乎?”列子说不可,“何则?”对曰:“无冲,虽探无所见,耳之聪也;无和,虽扣无所闻,耳之聪也。
则以无冲无和之耳听铃声,则掩耳而盗铃也。
” 所以“掩耳盗铃”的含义是掩饰自己明知不对的事实。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有一些人错误地将这个成语用来指责他人自欺欺人、闭眼不看现实。
这是一个误区,正确的使用方式是针对自己行为的不当掩饰,而不是指责别人的愚蠢。
二、亡羊补牢亡羊补牢这个成语源自于《列子·亡羊》:“亡羊而补牢”。
它的本义是指羊丢了,补一下羊圈,来防止其他羊再丢掉。
引申义是指在事情已经出了问题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然而,有些人误将这个成语用来指责过去的错误已经无法挽回或补救。
这是一个误用的例子。
亡羊补牢强调的是及时采取措施,弥补过去的错误,避免重复发生。
而不是指责已经发生的灾难或失误。
三、画蛇添足画蛇添足源自于《战国策·秦策一》:“秦汉之间,苎而麻也,方寸之间,可以缝衣。
有栾侯者,安且令徒居之封,将至者,多惊以麻。
数岁无衣者告楚王,请赐麻以缝其衣。
楚人驱以百,不至时者,城于玉沟。
数岁无衣者又告楚王,王怒,责御史涉辱报之。
有玉树、番禺者,闻,曰:‘行!画天竺之蛇’。
乃行笔,挥毫画之。
有众莫若其类,蛇见颜色,当天而引缩。
观者曰‘上工!上工!’犹画羊毛耳。
乃取色画天下之蛇——刻之阖而结之。
有众莫若其畏,蛇见之害缩。
观者曰‘上工!上工!治蛇之所止!’以事之楚王。
王曰:‘骄人反我,朕无所惊朕厌此画奇人,刻蛇束之。
’闻画竟之蛇,却行北土。
”意思是秦穰侯安地封建,民多盗麻。
有人数年得不到一尺麻去缝衣服,请求楚国王赐麻给他们。
(完整)常见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常见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⑴褒词误用贬义:拭目以待:形容殷切期望或等待某件事情的实现。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计谋。
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情势,决定策略。
名不虚传: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合,不是虚假的。
凤毛麟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洋洋大观:形容事物或景象十分丰富多彩,盛大壮观。
沁人心脾:形容感人至深。
也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沁人肺腑:像新鲜空气吸入肺腑中一样使人感到非常舒适.今也比喻欣赏了美妙的诗文、音乐等感到非常清新、爽朗,心情愉悦.别有天地: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别出机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
指写作另辟途径,能够创新。
有头有脸:有面子;头面人物。
亦省作“有头脸 "。
(含褒义)有口无心:嘴上说了,心里可没那样想。
指不是有心说的。
惨淡经营:形容极端艰苦地从事诗文创作,也形容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
来日方长:将来的日子还长着呢.还有很多创造的机会.狐死首丘:比喻不忘本。
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用以比喻人不该忘记故乡。
褒义词苦心孤诣:①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到达不了的地步。
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②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⑵贬词误用褒义: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形形色色:指各式各样,种类很多。
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
长此以往:长期这样下去。
指时间久了会有不好的结果.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用于否定句.费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大而无当:原指大得无边际。
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实际、不合用。
大言不惭:说大话,不感到难为情.明目张胆:原指有胆识,敢做敢为。
后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明哲保身: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
现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三、常见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三、常见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褒贬颠倒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褒义、中性、贬义,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
1、褒词误用贬义别出机杼蔚然成风雨后春笋毁家纾难耳提面命胸无城府洋洋大观拭目以待神机妙算名不虚传凤毛麟角洋洋大观沁人心脾沁人肺腑别有天地有头有脸有口无心惨淡经营来日方长狐死首丘侃侃而谈苦心孤诣安之若素风流人物2、贬义误用褒义满城风雨形形色色无独有偶无所不为长此以往趋之若鹜半斤八两费尽心机大而无当大言不惭明目张胆明哲保身忘乎所以高谈阔论始作俑者好高骛远邯郸学步评头论足一丘之貉咄咄逼人虎视眈眈别有用心梁上君子道貌岸然衣冠楚楚巧言令色人模人样好为人师神气活现趾高气扬为所欲为一命呜呼呜呼哀哉天花乱坠上行下效一团和气改头换面处心积虑上下其手无所不至弹冠相庆亦步亦趋削足适履谨小慎微推波助澜巧立名目忘乎所以蠢蠢欲动风雨如晦巧舌如簧舞文弄墨粉墨登场拾人牙慧暴虎冯河以邻为壑长篇大论附庸风雅膏粱子弟色厉内荏☆褒词误用贬义:⑴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⑵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⑶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⑷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⑸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⑹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
⑺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8]别出机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
[9]有头有脸;比喻有名誉,有威信。
[10]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11]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12]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
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13]狐死首丘;比喻不忘本或怀念故乡。
[14]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贬词误用褒义:⑴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2]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⑶无独有偶;不只一个(坏的),竟然还有配对的。
⑷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褒贬误用的成语

褒贬误用的成语成语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它简洁、凝练、富有意象化和表意性。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会使用成语,但是如果不注意,就会出现褒贬误用的情况。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褒贬误用的成语。
一、褒贬不分1、文武双全文武双全原本是形容一个人既有文化素养又有武艺,但现在有些人也用它形容一个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然而,如果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德才兼备,则是把它的原意扭曲了。
2、大巧若拙大巧若拙本意是形容那些表面粗糙、笨拙,但内在却非常熟练的人。
现在有些人用它来形容表面平淡,但内涵丰富的事物,这就是误用了。
二、贬义加强1、落井下石落井下石原本是指落水的人需要救援,却给他泼下石头的人太过残忍。
现在有些人把它用在形容趁人之危或病急乱投医的情况,这就是把它的贬义加强了。
2、画蛇添足画蛇添足原本是指在画蛇的基础上再画一条腿,结果让画作变得丑陋不堪。
现在有些人用它形容在能力范围内做些多余的事情,这就是把它的贬义加强了。
三、褒义减弱1、九牛二虎之力九牛二虎之力原本是形容非常强大的力量,但现在有些人用它来形容做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这就是把它的褒义减弱了。
2、人云亦云人云亦云原本是指随大众的言论和行为而行,又称为“跟风”。
现在有些人把它用来形容跟随潮流,这就是把它的褒义减弱了。
四、误解成反义1、一波三折一波三折原本是指工作过程中出现若干困难和曲折,但经过努力最终取得成功。
现在有些人误解成出现太多的波折,反而会导致失败。
2、画龙点睛画龙点睛原本是形容用简单的点睛之笔使一篇作品眼前一亮、生动形象。
现在有些人误解成加上了很多赘言过后,一下子提升整篇文章的档次。
这就是把它误解成了反义。
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1. “首当其冲”,可别以为是第一个冲上去的意思啊!比如咱说:“地震的时候,这个小村庄首当其冲遭受了灾害。
”这里可不是说村子第一个冲上去受灾,而是说它最先受到灾害影响。
2. “万人空巷”,不是说巷子里没人啊,是说人都出来了!你看:“这部电影太好看了,首映的时候万人空巷,大家都去看了。
”可不是巷子里空无一人哦!
3. “差强人意”,不是让人不满意,而是还算能让人满意呢!咱说:“这次考试成绩虽然不是特别高,但也差强人意啦。
”别再搞错啦!
4. “春意阑珊”,不是春天正热闹,而是春天要结束啦!就像说:“都到四月底了,春意阑珊,夏天快来咯。
”难道还能是春天正浓?
5. “久假不归”,可不是长时间请假不回来,而是借了东西长时间不还呀!比如说:“他借了我的书久假不归,我都着急用呢。
”可别理解错喽!
6. “文不加点”,不是说文章没有标点,是说写文章快得不用涂改啊!就像:“他真是个大才子,写文章文不加点,一挥而就。
”不是连标点都没有哦!
7. “罪不容诛”,是罪恶极大,杀了都不能抵罪,不是说罪行还不到被杀的程度!像这样:“那坏蛋犯下的罪行简直罪不容诛,太可恶了!”可不是罪不大哦!
8. “溢美之词”,这是过分夸赞的话,可不是美好的话啊!比如:“他对那幅画的评价都是溢美之词,太夸张了吧。
”注意不要用错啦!
9. “弹冠相庆”,这可不是庆祝好事,而是坏人们庆幸自己!想象一下:“他们俩做了坏事还弹冠相庆,真让人无语。
”别把意思搞错了呀!
结论:这些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可得搞清楚咯,不然用错了可就闹笑话了!。
高考语文知识积累容易褒贬误用的100个成语(51-100)

高考语文知识积累容易褒贬误用的100个成语(51-100)51.【竭泽而渔】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贬义词。
52.【鸠占鹊巢】斑鸠夺了喜鹊的窝,比喻强占别人的房屋、土地、产业等,贬义词。
53.【饮鸩止渴】用毒酒解渴。
比喻只求解决目前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贬义词。
54.【推波助澜】比喻促使或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发展,使扩大影响,贬义词。
55.【一丘之貉】比喻彼此相同,没有差别的坏人,贬义词。
56.【外强中干】干:枯竭。
形容外表上好像很强大,实际上很空虚,贬义词。
57.【踌躇满志】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
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贬义词。
58.【趾高气扬】高高举步,神气十足。
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贬义词。
59.【明火执仗】明:点明;执:拿着。
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多指抢劫),贬义词。
60.【好高骛远】骛:追求。
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贬义词。
61.【梁上君子】窃贼的代称,贬义词。
62.【如丧考妣】考:死了的父亲;妣:死了的母亲。
形容非常伤心和着急,贬义词。
63.【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
多含贬义。
64.【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贬义词。
65.【墨守成规】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
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贬义词。
66.【黔驴技穷】借指仅有的一点儿本领也用完了。
讽刺一些虚有其表,外强中干,无德无才的人,贬义词。
67.【穷兵黩武】黩:随便,任意。
随意使用全部武力,任意发动侵略战争。
形容极其好战,贬义词。
68.【越俎代庖】比喻超出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贬义词。
69.【孤芳自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贬义词。
70.【重整旗鼓】比喻失败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褒义词。
71.【同心同德】指思想统一,行动一致,褒义词。
72.【气冲霄汉】形容大无畏的精神和气概,褒义词。
73.【蔚然成风】形容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尚。
高考成语积累: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高考成语积累:易褒贬误用的成语一、贬义1.半斤八两: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多含贬义)。
2.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
3.大放厥词:原指极力铺陈辞藻,现在多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
4.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5.附庸风雅:指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
6.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接到好的东西后面,显得好坏不相称(多指文学作品)。
7.官样文章:徒具形式、照例敷衍的虚文滥调。
8.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9.连篇累牍:形容叙述的篇幅过多、过长。
10.买椟还珠:楚国人到郑国去卖珍珠,把珍珠装在匣子里,匣子装饰得很华贵。
郑国人就买下匣子,把珍珠退还了(见于《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11.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12.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多含贬义)。
13.评头品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
14.巧舌如簧:舌头灵巧得就像乐器里的簧片一样,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
15.巧言令色: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
也指讨好别人的花言巧语和伪善态度。
令,美好。
16.倾巢而出:出动全部力量。
17.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
18.上下其手:指玩弄手法,暗中作弊。
误用示例: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19.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或下辈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
20.甚嚣尘上:楚国跟晋国作战,楚王登车窥探敌情,对侍臣说:“甚嚣,且尘上矣。
”意思是晋军喧哗纷乱得很厉害,而且尘土也飞扬起来了(见于《左传·成公十六年》)。
后来用“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
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
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

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贬义成语:1、好为人师:喜欢以教育者自居,不谦虚。
2、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贬义)3、不孚众望:孚,使信服。
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不能理解为“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4、沐猴而冠guàn: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但实际并不像。
(贬义词)5、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竟然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
多用于贬义。
6、舞文弄墨:原指歪曲法律条文,营私作弊。
后指玩弄文字技巧。
例,那些反动文人,除了~,替他们的主子帮腔以外,还能干什么呢(含贬义)7、长此以往长期这样下去。
多用于不好的结果。
【误例】新学期伊始,教师要引导高一新生听好课、做好笔记、完成好课后作业,长此以往,定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8、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
指什么坏事都干。
不能误用作褒义词。
【误例】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无所不用其极:做坏事时任何极端的手段都使出来。
9、胶柱鼓瑟:比喻固执拘泥,不能变通。
(贬义词)10、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11、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的伤心和着急。
(含贬义)12、得陇(lǒng)望蜀:比喻贪得无厌。
(贬义词)13、连篇累牍:形容叙述的篇幅过多,过长。
(多作贬义)14、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的人学着怎样做(多指不好的事)。
15、尸位素餐:空占着职位,不做事而白吃饭。
(贬义词)16、闪烁其辞:形容说话吞吞吐吐,躲躲闪闪。
(多用贬义词)17、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多指不好的影响。
18、沆瀣(hàng xiè)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贬义词)19、人浮于事: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的需要,事少人多。
(贬义)。
20、弹冠相庆指一个人当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贬义)。
不能理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误例】园丁康居工程,确实抓到了点子上,消息一传出,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称赞为他们办了实事。
70个褒贬易混淆的成语,看看你用对了吗?

70个褒贬易混淆的成语,看看你用对了吗?1、耳提面命〔解释〕提着耳朵告诫,当面教导,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
〔误用〕常误用为贬义词,理解为在耳边训斥,当面命令。
2、望尘莫及〔解释〕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形容远远落后。
〔误用〕易与“鞭长莫及”混淆,后者指力量达不到。
3、安土重迁〔解释〕安居故乡,不愿轻易迁往别处。
〔误用〕常被误解为反义。
4、师心自用〔解释〕师心:以自己的心意为师,即只相信自己。
常形容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误用〕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5、罪不容诛〔解释〕其罪行之大,即使杀了也不能抵偿。
〔误用〕常被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6、胸无城府〔解释〕城府:城池和府库,借指待人处事的心机。
形容人坦率真诚,无心机。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大脑简单”,贬义词。
7、石破天惊〔解释〕原形容箜筷的声音高亢激越,惊天动地。
后多用来形容文章、议论不同凡响或事态发展出人意外。
〔误用〕常误与“排山倒海”等连用,指自然力量之大。
8、身无长物〔解释〕身边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或俭朴。
〔误用〕常被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9、求全责备〔解释〕对人对事要求完美无缺。
〔误用〕常被误用为“委曲求全”。
10、一文不名〔解释〕名:占有。
一个钱都没有,形容极为贫穷。
〔误用〕常误用于代替“一文不值”,指毫无价值,后指人无用。
11、不忍卒读〔解释〕卒:尽、完。
不忍心读完。
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
〔误用〕常与不堪卒读、难以卒读混淆,误用为贬义词,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12、五风十雨〔解释〕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次雨。
形容风调雨顺。
〔误用〕常被误用为刮风多、下雨多。
13、久假不归〔解释〕原指借假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误用〕易被误解为长期请假不归。
14、糟糠之妻〔解释〕糟糠:旧时穷人用来充饥的酒渣、米糠等粗劣事物。
指贫穷时共患难的妻子。
〔误用〕常被误用为长得丑陋的妻子。
15、曾几何时〔解释〕表示“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容易出现褒贬误用的成语

容易出现褒贬误用的成语褒义词1、叹为观止:赞美所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2、有口皆碑:比喻人人称颂。
3、东山再起:指隐退后复出任职。
4、雨后春笋:比喻新事物大量迅速地涌现出来。
5、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流行,行成风气。
6、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7、★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文思敏捷,写作技巧高超。
8、耳提面命:形容严格要求、殷切教诲。
9、苦心孤诣:指尽心竭力钻研达到别人所无法达到的地步。
10、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11、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12、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13、★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14、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15、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16、★别有心杼:比喻写作不因袭前人,另辟新路。
17、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18、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19、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
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贬义词1、弹冠相庆:指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
2、★粉墨登场:比喻登上政治舞台。
3、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做。
指什么事都干。
4、死灰复燃:比喻失势的人又重新得势。
也比喻已经消灭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
5、炙手可热: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6、颐指气使:形容有势力的人的傲慢神情。
7、亦步亦趋:比喻因缺乏主见,任何事都模仿、追随他人。
8、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相追逐、趋附。
9、处心积虑:存着某种想法,早已有了打算。
形容用尽心思的谋划。
10、★坐而论道:指空谈大道理而不见行动。
褒贬误用的成语

褒贬误用的成语有些成语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色彩,与句子的感情色彩一致,如果不加区别,就会导致褒贬误用、语体色彩不当。
(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多指坏事)。
不能用于好事的传播。
(2)倾巢出动:比喻敌人出动全部兵力进行侵扰。
或指全部出动(贬义)。
(3)无以复加:不可能再增加。
指程度达到了极点。
多含贬义。
(4)弹冠相庆: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贬义)。
(5)改头换面: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
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贬义)。
(6)信口开河: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贬义)。
(7)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
多含贬义。
(8)旷日持久:“旷”,表示荒废,耽误。
荒废时间长,拖得很久(贬义)。
(9)挖空心思:形容费尽心思,想尽一切办法(贬义)。
(10)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较多用于贬义。
(11)口若悬河:形容能说会辩,口才很好,口齿伶俐。
多用于褒义。
(12)言之凿凿:形容说得非常确实,有根有据。
易误用为贬义。
(13)差强人意:原指还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示大体上能让人满意(褒义)。
(14)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在说“不赞一词”也指一言不发。
(15)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16)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达到一定的造诣(褒义)。
(17)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18)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
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19)不刊之论:“刊”指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褒义)。
(20)殚精竭虑: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
(21)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易误用为贬义。
(22)名噪一时:一时名声很大。
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指名气在一个时期内引起轰动。
高中语文褒贬误用

一、易褒义误用贬义得成语: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5.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6.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7.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8.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9.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地经营。
10.来日方长未来的日子还很长。
表示事有可为,劝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二、易贬义误用褒义的成语:1.满城风雨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2.形形色色形容很多,各种各样的都有。
3.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4.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了。
5.长此以往长期如此这样下去。
6.趋之若鹜比喻很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
7.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8.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
9.绞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10.大言不惭说大话,吹牛皮,一点也不害臊。
11.明目张胆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12.明哲保身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13.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14.高谈阔论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15.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作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16.好高骛远指在学习或工作上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
17.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自己原来会的东西忘了。
18.如丧考妣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和着急。
19.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20.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21.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22.别有用心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23.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外表内心不一样。
24.巧言令色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25.好为人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26.人模人样或指小儿有成人相(亲昵语),或指人态度举止俨然与身份不相称(讽刺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容易褒贬误用的成语一、常见的贬义成语蠢蠢欲动: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
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
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
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巧舌如簧:舌头灵巧,像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
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巧言令色: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
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繁文缛节:文:规定、仪式;缛:繁多;节:礼节。
过分繁琐的仪式或礼节。
也比喻其他繁琐多余的事项。
负隅顽抗::负:依靠;隅:山势弯曲险阻的地方。
凭借险阻,顽固抵抗。
指依仗某种条件,顽固进行抵抗。
附庸风雅: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泛指诗歌。
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趋之如鹜: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比喻很多人竞相追逐某一事物,多含贬义。
弹冠相庆: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
指官场中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粉墨登场:粉、墨: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
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
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闪烁其词,言语遮遮掩掩,吞吞吐吐。
指不肯透露真相或有意回避要害问题。
藏头露尾:藏起了头,露出了尾。
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
师心自用: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自用:按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
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
刚愎自用:形容一个人过分自信,完全听取不了别人的意见,十分固执。
隔岸观火:隔着河看人家着火。
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求助,在一旁看热闹。
冠冕堂皇:冠冕:古代帝王、官吏的帽子;堂皇:很有气派的样子。
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沽名钓誉:沽:买;钓:用饵引鱼上钩,比喻骗取。
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
烜赫一时: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威势很盛。
舞文弄墨:舞、弄:故意玩弄;文、墨:文笔。
故意玩弄文笔。
原指曲引法律条文作弊。
后常指玩弄文字技巧。
党同伐异:伐:讨伐,攻击。
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
急功近利:功:成功;近:眼前的。
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虎视眈眈:虎视:像老虎那样看着。
眈眈:注视的样子。
形容凶狠而贪婪地注视着,伺机攫取。
罄竹难书: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
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移天易日:易:更换。
比喻野心家篡夺政权。
翻云覆雨: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
一团和气:本指态度和蔼可亲。
现也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顶礼膜拜: 顶礼:头、手、足五体俯伏在菩萨足下叩拜;膜拜:举手加额;长跪而拜。
原是佛教最高的敬礼方式;表示恭敬和畏服。
后来形容对人崇拜恭敬到了极点。
囫囵吞枣:囫囵:整个儿。
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
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大放厥词: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
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
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长篇大论释义:滔滔不绝的言论。
多指内容烦琐、词句重复的长篇发言或文章。
长篇累牍:篇幅很长,内容很多。
长袖善舞:袖子长,有利于起舞。
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
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
怙恶不悛: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
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积重难返:重:程度深;返:回转。
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
竭泽而渔:泽:池、湖。
掏干了水塘捉鱼。
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杀鸡取卵:卵:蛋。
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
比喻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
鸠占鹊巢:斑鸠不会做窠,强占喜鹊的窠。
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
饮鸩止渴: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
喝毒酒解渴。
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衣冠楚楚: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
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
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彻头彻尾:彻:通,透。
从头到尾,全部,十足的意思。
推波助澜:澜:大波浪。
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
处心积虑:处心:存心;积虑:经过长时间的考虑。
形容蓄谋已久。
沆瀣一气:沆瀣:指唐时的崔沆、崔瀣。
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一丘之貉:丘:土山;貉:一种形似狐狸的野兽。
一个土山里的貉。
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满城风雨:城里到处刮风下雨。
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
后比喻某一事件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
色厉内荏: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
外表强硬,内心虚弱。
外强中干:干:枯竭。
形容外表强壮,内里空虚。
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
指什么坏事都干。
无所不至:至:到。
指没有不到的地方。
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数典忘祖:数:数着说;典:指历来的制度、事迹。
谈论历来的制度、事迹时,把自己祖先的职守都忘了。
比喻忘本。
也比喻对于本国历史的无知亦步亦趋: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
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
以邻为壑:拿邻国当做大水坑,把本国的洪水排泄到那里去。
比喻只图自己一方的利益,把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
振振有词:理直气壮的样子。
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买椟还珠:椟:木匣;珠:珍珠。
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
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觊觎之心:非分的希望或企图。
指非分之想。
一唱一和:一个先唱,一个随声应和。
原形容两人感情相通。
现也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互相呼应。
欲盖弥彰:指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
无所事事:事事:前一“事”为动词,做;后一“事”为名词,事情。
闲着什么事都不干。
兴师动众:兴:发动;众:大队人马。
旧指大规模出兵。
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颐指气使:颐指: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使:用神情气色支使人。
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
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
趾高气扬: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
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
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明哲保身: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
现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明火执仗:明:点明;执:拿着;仗:兵器。
点着火把,拿着武器。
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高谈阔论:高:高深;阔:广阔。
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始作俑者: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
开始制作俑的人。
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狂犬吠日:疯狗对着太阳乱叫。
比喻坏人自不量力地叫嚣。
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
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孟子的话:「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指出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
长此以往:长期这样下去。
指时间久了会有不好的结果。
评头品足: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
现也比喻任意挑剔。
大而无当:当:底。
虽然大,却无底。
原指大得无边际。
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实际、不合用好高骛远:好:喜欢;骛:追求。
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梁上君子:梁:房梁。
躲在梁上的君子。
窃贼的代称。
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
如丧考妣:丧:死去;考:已死的父亲;妣:已死的母亲。
好像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改头换面: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
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
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
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弹冠相庆: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其他人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于贬义。
后指坏人得意的样子。
浑水摸鱼,也作“混水摸鱼”比喻趁混乱时机获取不正当的利益。
抱残守缺: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
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也指保存价值较低或与当前社会脱节的习俗。
墨守成规,亦作“墨守成法”.墨守: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成规: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方法。
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沐猴而冠:沐猴:猕猴;冠:戴帽子。
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
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
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前倨后恭: 倨:傲慢;恭:恭敬。
以前傲慢,后来恭敬。
形容对人的态度改变。
黔驴技穷: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穷兵黩武:穷:竭尽;黩:随便,任意。
随意使用武力,不断发动侵略战争。
形容极其好战上行下效:指上面的人(领导)怎样做,下面的人(下属)就跟着怎么做。
多用于贬义.。
炙手可热:手一靠近就感觉很烫。
比喻气焰盛、权势大。
瓦釜雷鸣:瓦釜:沙锅,比喻庸才。
声音低沉的沙锅发出雷鸣般的响声。
比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威风一时。
拾人牙慧: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也比喻窃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
为虎作伥:伥:伥鬼,古时传说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伥鬼,专门引诱人来给老虎吃。
替老虎做伥鬼。
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衣冠楚楚: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形形色色:指各式各样,种类很多。
无独有偶:不只一个,竟然还有配对的。
表示两事或两人十分相似。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费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
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
用于否定句。
大而无当:原指大得无边际。
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实际、不合用。
大言不惭:说大话,不感到难为情。
明目张胆:原指有胆识,敢做敢为。
后形容公开放肆地干坏事。
明哲保身: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
现指因怕连累自己而回避原则斗争的处世态度。
忘乎所以: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
始作俑者: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好高骛远: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邯郸学步: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如丧考妣: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一丘之貉:比喻彼此同是丑类,没有什么差别。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虎视眈眈: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
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画虎类犬:类:象。
画老虎不成,却象狗。
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狂犬吠日:疯狗对着太阳乱叫。
比喻坏人诋毁好人或坏人自不量力地叫嚣或坏人诋毁好人。
前倨后恭:之前傲慢,后来恭敬。
形容对人的态度前后截然不同。
画虎类犬:类:象。
画老虎不成,却象狗。
比喻模仿不到家,反而不伦不类。
述而不作: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
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二、常见的褒义成语凤毛麟角: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
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重整旗鼓:比喻失败或受挫后;重新整顿组织力量;准备再干。
也作“重振旗鼓”。
同心同德:同德:为同一目的而努力。
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气冲霄汉:霄汉:指天空。
形容魄力非常大。
蔚然成风: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
雨后春笋:指春天下雨后,竹笋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
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
侃侃而谈:指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古时候用来形容人善于交谈,有风度,含褒义死得其所:所:处所,地方;得其所:得到合适的地方。
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