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点:

1、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民主主义划清界限,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原则和正确方向。

2、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应当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尽管在当时还没有明确提出这个命题)。

3、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忠于民众,到民间去,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李大钊主张知识分子要忠于民众、作民众的先驱,要到民间去,向农村去)

队伍:

1、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李大钊、陈独秀;

2、五四运动的左翼骨干:毛泽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

3、同盟会员、辛亥革命活动家: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

中国共产党人一开始就是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反对教条主义的。当然,认识到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并不等于学会了实行这种结合。没有经验的积累,不进行调查研究,是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的。

而且,即使“第一次结合”搞好了,也并不等于这个“结合”的问题就一劳永逸地得到了解决,仍然需要积累新的经验,进行新的调查研究,以便去解决“第二次结合”的问题。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上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教训是独立自主,调查研究,摸清本国国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

他讲到,民主革命时期,我们走过一段弯路,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为此,他认为,“应当更加强调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强调开动脑筋,强调创造性,在结合上下功夫,努力找出在中国这块大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