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

合集下载

科学运动与健康饮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科学运动与健康饮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第一章测试1.《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指出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A:8.9%B:25.2%C:2.2%D:45.15%答案:B2.虽然2012年我国营养不良、消瘦、贫血状况比2002年有所改善。

A:错B:对答案:B3.EAR是指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对某营养素需要量的平均值。

A:对B:错答案:A4.长期摄入某营养素推荐摄入量水平,可以满足身体对该营养素的需要。

A:错B:对答案:B5.AI是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的摄人量。

A:对B:错答案:A6.UL是一个建议的摄入水平。

A:错B:对答案:A7.SPL是A: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B:推荐摄入量C: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D:特定建议值答案:D8.近十年,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呈轻微的下降趋势。

A:错B:对答案:A9.近几十年,我国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A:对B:错答案:A10.适量运动能降低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

A:错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重力性休克的患者,发病原理是因疾跑后立即站立不动,血液大量积累在A:头部B:上肢C:下肢D:肝脏答案:C2.精神紧张性晕厥的发病原理是A:大量血液积聚在下肢B:体内血液重新分配的反应能力下降C:腔静脉血液回流受到妨碍D:广泛周围小血管扩张答案:D3.某运动员夏天进行长时间剧烈运动时,汗流浃背,为了预防肌肉痉挛,可以适当的补充A:蛋白质B:维生素AC:运动饮料D:生理盐水E:矿泉水答案:CDE4.晕厥前患者出现全身软弱无力,头昏,眼前发黑,耳鸣、恶心,出虚汗和面色发白,应立刻让患者采取A:半卧位B:头低脚高位C:平卧位D:侧卧位答案:B5.肌肉痉挛多发生于A:太极拳B:足球C:游泳答案:BCD6.运动性腹痛是指由于体育运动而引起或诱发的腹部疼痛。

A:对B:错答案:A7.肌肉痉挛好发于大腿股四头肌。

A:错B:对答案:A8.运动性血尿指健康人在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血尿,经详细检查,未发现其它原因。

怎么长高最快最有效

怎么长高最快最有效

报告主题:怎么长高最快最有效引言:身高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无论是对于个人形象还是健康状况,身高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实现快速有效的增高,成为了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一主题进行探讨,引用国内外相关文献,解析专家观点,以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建议。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实现快速有效的增高。

首先,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身高的影响因素;其次,介绍目前国内外流行的几种增高方法及其效果;最后,结合专家观点和实例,为读者提供可行的增高建议。

报告正文:一、身高的影响因素从生物学角度来看,身高的遗传因素占主导地位。

根据遗传学原理,孩子的身高有70%是由父母的基因决定的。

然而,剩余的30%则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营养、运动、睡眠等。

因此,要想实现快速有效的增高,必须从这些方面入手。

二、增高方法及其效果1.营养补充营养是影响身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等。

因此,要想长高,必须保证营养均衡。

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显示,我国居民平均身高在过去20年间增长了1.6厘米,这与营养状况的改善有很大关系。

2.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锻炼有助于刺激骨骼生长,从而促进身高增长。

一项针对日本青少年的研究表明,定期进行运动锻炼的青少年比不运动的青少年平均身高高出2.5厘米。

因此,要想快速有效增高,运动锻炼是必不可少的。

3.充足睡眠睡眠对身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长激素的分泌上。

研究表明,生长激素在夜间深度睡眠时分泌最为旺盛。

因此,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高的增长。

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建议青少年每晚应保证9-11小时的睡眠,以促进生长发育。

4.高钙驼奶粉推荐可以试试粒朵儿童成长高钙驼奶粉,驼奶粉有丰富的蛋白质、钙、氨基酸、维生素等微量元素,钙含量超高,能够较好的促进孩子骨骼的生长和发育,并且还能够增强孩子的免疫功能,驼奶的各种关键营养都远超过普通牛羊奶数倍。

卫计委发布_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_2015_

卫计委发布_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_2015_

14 7月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 F D A)公布了关于使用银杏叶提取物的药品第一批抽验结果,摘选如下:——已完成检验284批,其中检出不合格药品67批,占全部产品的23.6%,涉及24家药品生产企业。

有60批药品为企业自检不合格,监督抽验结果与企业自检结果一致。

相关企业已采取召回措施并公布了召回信息……7月3日,又公布了使用银杏叶提取物生产保健食品企业的自查情况:全国共有168家保健食品企业报送了自查情况。

其中,157家企业使用银杏叶提取物生产了保健食品,11家企业持有相关批准文号但未生产。

企业自检银杏叶提取物原料359批次,其中328批次合格,13批次不合格,18批次尚在检验中。

不合格银杏叶提取物原料涉及8家保健食品企业,分别是大连双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庆缘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哈药集团制药总厂、杭州太和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浙江省磐安县外贸药业有限公司、山东圣海保健品有限公司、会心堂(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

上述企业自检发现不合格银杏叶提取物原料共4847公斤,目前已封存原料2257.02公斤,销毁原料805.67公斤,其他1784.31公斤原料已使用。

点评:借鉴“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三步走策略,首先出台更严厉的惩诫措施,要让企业不敢在产品质量上动歪脑筋。

银杏叶提取物事件,药品、保健食品全被波及Industry New w s9.9%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及以上人9.9%25.2%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25.2%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1818岁9.7%18岁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86.6%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年全86.6%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总死亡人占总全国居 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是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

我国慢性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我国慢性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光明日报]我国慢性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时间:2015-07-01字体:大中小2012年,我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死亡人数占总死亡的86.6%,远远高于传染病、交通事故等引发的死亡率。

6月30日,国家卫计委组织中国疾控中心、国家癌症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等专业机构历时一年半完成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我国慢性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这是我国第二次发布全国性的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此前的第一次是10年前的2004年。

那么,十年来,我国的居民营养状况有无改善?慢性病呈现“井喷”状态是何原因导致?如何应对?存在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双重问题报告指出,根据2010—2012年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城乡居民膳食能量供给充足,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总体改善。

与2002年相比,城乡居民身高体重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尤其是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增幅更为显著;成人营养不良率降低2.5个百分点;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分别降低3.1和4.4个百分点;6岁及以上居民贫血率下降了10.4个百分点,其中6~11岁儿童和孕妇贫血率分别下降7.1和11.7个百分点。

“但随着经济社会条件的改善,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有所变化,超重肥胖问题日益凸显。

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30.1%和11.9%,较2002年分别上升7.3和4.8个百分点。

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

特别是城市小孩的肥胖和超重的发生率明显加快。

”国家卫计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卫生计生监察专员常继乐指出,不论成人还是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增长幅度都高于发达国家。

伴随着营养过剩现象存在的同时,贫困地区的老人和孩子还陷入在营养不良的困境里。

“在农村贫困地区,消瘦仍然是6~17岁儿童青少年主要的营养不良问题,营养不良给儿童带来的危害是不可逆转的,不仅会造成孩子的体格、智力发育迟缓,而且大大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风险。

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显示,我国居民膳食营养和体格发育状况总体呈现改善趋势。

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能量摄入量为2172千卡,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均能满足需求。

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和体重均有所增长,尤其是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增幅更为显着。

成人营养不良率、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贫血率均有所降低。

然而,膳食结构存在问题,超重肥胖问题凸显。

脂肪摄入量过多,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超过30%。

蔬菜、水果摄入量略有下降,钙、铁、维生素A、D等部分营养素缺乏依然存在。

居民平均每天烹调用盐10.5克,仍需注意减盐。

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

报告还介绍了我国居民慢性病状况。

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根据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结果分析,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35/10万,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首位,十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因此,需要进一步关注居民膳食结构和健康状况,加强营养教育和健康宣传,促进居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二是为了构建起上下联动、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慢性病防治体系和工作机制,国家层面陆续成立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和国家癌症中心,这些机构协同指导全国的营养改善与慢性病防治工作。

地方层面也加强了疾控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合作,建立了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双向转诊等协作机制,积极探索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模式,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整体提升慢性病的诊疗能力,夯实慢性病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有效的诊疗服务。

三是积极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广泛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已经覆盖全国近80%的县区,积极实施贫困地区儿童和农村学生营养改善、癌症早诊早治、脑卒中、心血管病、口腔疾病筛查干预等重大项目,以及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分析报告(2015年)》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分析报告(2015年)》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一、我国居民膳食营养与体格发育状况一是膳食能量供给充足,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总体改善。

十年间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总体改善,2012年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能量摄入量为2172千卡,蛋白质摄入量为65克,脂肪摄入量为80克,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301克,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能量需要得到满足。

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和57.3kg,与2002年相比,居民身高、体重均有所增长,尤其是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增幅更为显着。

成人营养不良率为6.0%,比2002年降低2.5个百分点。

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分别为3.2%和9.0%,比2002年降低3.1和4.4个百分点。

6岁及以上居民贫血率为9.7%17.2%,比2002过去1030%。

11.9%,比 6.4%,比200220122012144.3/1068/10,非吸烟3升,饮酒者中有害饮酒率为9.3%,其中男性为11.1%。

成人经常锻炼率为18.7%。

吸烟、过量饮酒、身体活动不足和高盐、高脂等不健康饮食是慢性病发生、发展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给人们带来的工作、生活压力,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慢性病的患病、死亡与经济、社会、人口、行为、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保健水平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我国慢性病患者的基数也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随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慢性病患者的生存期也在不断延长。

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反映了国家社会经济条件和医疗卫生水平的发展,是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寿命延长的必然结果。

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个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慢性病发病所带来的影响,综合考虑人口老龄化等社会因素和吸烟等危险因素现状及变化趋势,我国慢性病的总体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防控工作仍面临着巨大挑战。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发布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发布

龙源期刊网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发布
作者:
来源:《上海医药》2015年第13期
2012年,我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死亡人数占总死亡的86.6%,远远高于传
染病、交通事故等引发的死亡率。

6月30日,国家卫计委组织中国疾控中心、国家癌症中
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等专业机构历时一年半完成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我国慢性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这是我国第二次发布全国性的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此前的第一次是10年前的2004年。

(《光明日报》)。

脑卒中防治工作规划

脑卒中防治工作规划

一、背景与意义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脑卒中在我国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140.3/10万,是第一位死因。

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降低脑卒中危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特制定本规划。

二、工作目标1. 提高全民对脑卒中的认知度,普及脑卒中防治知识。

2. 降低脑卒中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

3. 加强脑卒中防治体系建设,提高脑卒中救治水平。

4. 实现脑卒中防治工作与卫生健康事业同步发展。

三、工作内容1. 普及脑卒中防治知识(1)开展脑卒中防治宣传活动,提高全民对脑卒中的认知度。

(2)利用各类媒体平台,普及脑卒中防治知识,提高公众自我保健意识。

2. 加强脑卒中防治体系建设(1)建立健全脑卒中防治网络,包括社区、医院、家庭等多层次防治体系。

(2)加强脑卒中防治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防治水平。

3. 强化脑卒中防治措施(1)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降低高危人群发病风险。

(2)加强脑卒中救治体系建设,提高救治成功率。

(3)推广中医药在脑卒中防治中的应用,提高中西医结合综合防治效果。

4. 优化脑卒中康复服务(1)完善脑卒中康复服务体系,提高康复治疗水平。

(2)推广康复技术,提高康复效果。

5.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1)积极参与国际脑卒中防治合作项目,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2)加强与国际组织、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脑卒中防治水平。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

2. 加大财政投入,确保脑卒中防治工作顺利开展。

3. 完善政策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脑卒中防治工作。

4.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五、实施步骤1. 制定本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内容、保障措施等。

2. 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年度任务、进度安排等。

3.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全民对脑卒中防治的认识。

4. 完善防治体系,提高救治水平。

中国人最缺什么营养素_PPT幻灯片

中国人最缺什么营养素_PPT幻灯片

1 缺钙
根据第三次全国营养大调查,中国人目前最缺乏的是钙。全国人均每天摄入量 还不到400毫克,仅达到RDA(如果人体长期摄入某营养素不足,就会发生缺 乏症的 危险。当摄入量达到某一数值时,人们就没有发生缺乏症的危险。该数值称为RDA 值。)要求的800毫克的49.2%。
因为缺钙而引起各类骨病屡见不鲜,比如骨质疏松、手足抽搐症、骨发育不全、 佝偻病等。家庭日常的食物中,含钙较多的有牛奶、奶酪、鸡蛋、豆制品、海带、 紫菜、虾皮、芝麻、山楂、海鱼、蔬菜等。
疲劳、嗜睡 缺铁
含铁食物:红肉是最佳来源, 其次是蛋黄和果脯。维C有助铁吸 收,但茶叶里的单宁酸阻碍铁吸 收。
每日推荐量:英国14毫克, 中国男性15毫克,女性20毫克。 14毫克相当于360克粗粮面条、51 个杏脯、2个煮鸡蛋。
2 缺铁
目前我国居民每天摄入的铁量已达到RDA值,但由于其摄入的铁主要是来自 于大米、坚果、黑叶蔬菜等植物中的非血红素铁,其利用率和吸收率较低,远远 低 于动物性食物中所含铁的吸收率。加之,我国居民习惯食用谷物,而谷物中含 有浓度较高的植物酸,植物酸会明显抑制人体对铁的吸收。
所以,尽管我国居民摄入的铁量不低,但真正被人体吸收的铁却较少,并不 能满足人体的需求,这使得我国居民存在着广泛的贫血现象,尤其是妇女、儿童 和老人。人体缺铁时,可引发缺铁性贫血,出现食欲减退、烦躁、乏力、面色苍 白、心悸、头晕等症状。
每日推荐量:英国0.8毫克,中国 800国际单位。相当于100克黄油、2根 胡萝卜、3/4个红辣椒和3块哈密瓜。
陈霞飞指出,大多数人都是轻微缺少维A,真正严重缺乏的 人很少。维A以保持皮肤的柔软、弹性著称,皮肤干燥、粗糙, 暗光下视力差,小孩反复呼吸道感染都与它有很大关系。
经前期紧张 缺锌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居民的营养状况和慢性病发病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报告将对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和慢性病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讨,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和采取措施提供参考和依据。

首先,就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而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传统的粗粮、杂粮逐渐被大米、面粉所取代,肉类、油脂的摄入量逐渐增加,而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却相对减少。

这种饮食结构的变化导致了居民的营养状况出现了新的问题。

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普遍存在着膳食纤维摄入不足、蛋白质摄入过多、脂肪摄入过多等营养不良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居民的健康状况。

其次,中国居民的慢性病状况也备受关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居民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人数逐年增加,而且年龄趋于年轻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

这些慢性病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针对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和慢性病状况,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以改善。

首先,应该加强营养教育,提倡健康饮食,推广传统的粗粮、杂粮,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减少肉类、油脂的摄入,保持膳食平衡。

其次,应该加强慢性病的防控工作,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慢性病。

最后,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居民营养和健康的宣传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的监测和管理体系,为居民提供更好的营养和健康服务。

总之,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和慢性病状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注。

希望通过本报告的发布,能够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促进相关部门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为中国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国家,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对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和慢性病发病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报告旨在对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和慢性病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以期为相关部门和个人提供科学的参考,促进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一、营养状况。

1.1 饮食结构。

中国的饮食结构一直以来都以主食为主,谷类食物是中国人的主要能量来源。

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肉类、油脂和糖类的摄入量逐渐增加,而蔬菜、水果和纤维素的摄入量则相对不足。

这种饮食结构的改变导致了营养结构的失衡,很多人的营养摄入不达标,存在着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乏问题。

1.2 营养相关疾病。

营养不良和肥胖是当前中国居民营养状况的两大突出问题。

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贫血、佝偻病、低体重等,而肥胖则成为了慢性病的高危因素,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据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居民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逐年上升,而营养不良的问题也依然存在,尤其是在一些贫困地区和特定人群中。

二、慢性病状况。

2.1 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是中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而且发病率逐年上升。

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

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是心血管疾病高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糖尿病。

糖尿病已成为中国居民的“头号慢性病”。

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庞大,而且呈现年龄趋势低龄化的特点。

不良的饮食结构和缺乏运动是导致糖尿病高发的重要原因。

2.3 肥胖症。

肥胖症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而在中国也不例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肥胖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肥胖不仅会引发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还会对个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的影响。

三、对策建议。

3.1 健康教育。

加强对居民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营养意识和健康意识,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130.8
50
0 2002年 2010-2012年 2002年 2010-2012年 2002年 2010-2012年
2010-2012年中国成人平均体重(Kg)
年龄 (岁) 18~ 19~ 20~ 30~ 40~ 50~ 60~ 70~ 80~
城市


63.6
54.9
65.3
55.8
68.2
55.7
70.0
57.6
69.1
60.0
68.1
60.3
65.9
59.1
63.2
55.9
61.1
53.2
农村


59.0
52.6
22
2015/8/6
g/标准人日
中国居民粮谷类食物摄入量保持稳定
450
400
350
25.3
300
135.3 250
200
16.8 142.8
14.4 107.8
15.9 134.7
30.2 147150
100 204.7
226
222.7
177.7
156.5
technologies 慢性病基本药物和技术
• Palliative care 姑息治疗
• Policies to eliminate PHVOs from food supply食物供应政 策
• Vaccination against infectious
cancers 针对癌症的抗感染疫苗
3
2015/8/6
2002年、2010-2012年6-17岁中国儿童青少年平均体重变化
20
2015/8/6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解读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解读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解读近年来,慢性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较大的负担,也对国家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营养与慢性病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一项“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的发布,为解读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和慢性病的现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首先,在解读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方面,报告显示,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总体上呈现出两个极端:营养不足和超量摄入。

在营养不足方面,主要表现为能量不足、蛋白质不足、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等。

对于能量不足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中国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居民饮食结构不合理,以主食为主,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不足。

此外,由于中国居民饮食习惯的改变,高脂肪、高盐和高糖的食物摄入量大大增加,导致了超量摄入问题。

超量摄入会导致肥胖、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生率增加。

其次,解读慢性病的现状方面。

报告显示,慢性病在中国居民中的发病率呈现增长趋势,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这和中国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及高盐、高脂肪、高糖的食物摄入有着密切的关系。

此外,中国居民普遍缺乏运动,长时间久坐的生活方式也加剧了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以心脑血管疾病为例,报告显示,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是中国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其中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呈现年轻化趋势。

针对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现状,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决和改进:1. 优化饮食结构。

加强对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营养教育,提高居民的营养意识,推广多样化的饮食结构,合理摄取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

2. 控制超量摄入。

加强对高脂肪、高盐和高糖食物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居民减少对这些食物的摄入,增加对蔬菜和水果等健康食物的摄入。

3. 提倡适度运动。

加强对居民身体活动的宣传和教育,引导居民正确认识运动对健康的重要性,并培养健康的运动习惯。

4. 建立健康档案和定期体检制度。

2023年健康管理师之健康管理师三级题库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健康管理师之健康管理师三级题库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2023年健康管理师之健康管理师三级题库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单选题(共30题)1、疾病管理中重点强调的因素是()A.政策导向B.社区条件的优劣C.患者自我保健D.医疗资源的分布E.医疗技术的高低【答案】 C2、长期食用加工过精的米或面,可使人下肢无力、腹胀、纳差等现象,这是因为下列哪种维生素摄入不足所致()A.维生素AB.维生素B6C.维生素B1D.维生素B2【答案】 C3、男士正常的腰臀比应小于()。

A.0.85B.1.50C.1.80D.1.00【答案】 D4、按摩,针灸,推拿等属于()A.运动疗法B.物理因子治疗C.中国传统康复疗法D.康复工程E.社会工作【答案】 C5、健康管理服务的()特性是指顾客在购买健康服务的整个过程中既无法看到、触摸到,也无法用形状、质地、大小标准来衡量和描述。

A.易逝性B.无形性C.不稳定性D.不可分割性【答案】 B6、朱先生,56岁,血压160/100mmHg,体重指数25kg/㎡,血清总胆固醇6.0mmo/L,吸烟,有糖尿病。

其各项指标的风险分值如下:年龄56岁=4分,SBP 160mmHg=5分,BMI25kg/㎡=1分,TC6.0mmo/L=1分,吸烟=2分,糖尿病=1分。

A.14分B.12分D.8分E.13分【答案】 A7、王先生,53岁,餐馆老板,相关信息如下:体重超重,交通方式主要是开车,很少进行体育运动,血胆固醇5.3mmo1/L,血压130/80mmHg,空腹血糖6.5mmo1/L,不吸烟,常熬夜加班,睡眠严重不足,晚餐多在餐馆饮食,口味重,常常饮酒(平均每日饮白酒150~200ml),工作压力大,母亲糖尿病。

A.服用降脂药B.服用减肥药C.改善行为危险因素D.服用降糖药E.服用降压药【答案】 C8、某运输公司,男性员工居多,吸烟率达60%,为帮助员工戒烟,公司引入健康管理师为员工开展针对烟草使用的健康教育、戒烟干预等活动。

A.停止吸烟10小时左右,肺活量开始增加B.停止吸烟1年后,患癌症的几率大大降低C.停止吸烟72小时左右,肺功能改善30%D.停止吸烟8小时左右,体内的一氧化碳水平趋向正常E.停止吸烟8小时左右,心脏病的发作机会减少【答案】 D9、下列不属于健康需求管理主要工具和常见方法的是()。

注册营养师模拟考试题库选择题全

注册营养师模拟考试题库选择题全

注册营养师模拟考试题库选择题(全)1.在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 2030规”划大纲》中,重申要增强要点人群健康服务,要点人群指的是哪些人群①妇幼人群② 青少年③老年人④残疾人⑤运感人群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②③⑤答案: C2.不论是世界卫生组织,仍是《中国居民饮食指南( 2016 )》,都建议婴儿纯母乳饲养起码几个月答案: B3.在喝绿茶或许红葡萄酒的时候,会感觉有稍微的涩味,这是由于此中含有什么成分A. 单宁B. 乙醇C. 咖啡因D. 白藜芦醇答案: A4.以下脂肪酸中,属于 n-6 脂肪酸的是哪些①棕榈酸②油酸③亚油酸④α-亚麻酸⑤花生四烯酸A. ①②B. ③⑤C. ②③D. ④⑤答案: B5.营养师要给王小姐设计食谱,依据 DRIs ,王小姐的 EER 是 1800kcal/d 。

假如按蛋白质供能比为 12% ,那么设计的食谱中应当供给蛋白质多少克A. 24B. 54C. 180D. 216答案: B6.请选出不属于学龄前小孩饮食指南的内容A. 少许多餐金饰B. 每日饮奶,足量饮水,正确选择零食C. 规律就餐,自主进食不挑食,培育优秀饮食习惯D.参加食品选择与制作,增进对食品的认知与喜爱答案: A7.以下哪一种食品致使婴儿发生肉毒杆菌食品中毒最常有A. 牛奶B. 猪肉C. 苹果D. 蜂蜜答案: D8.依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2015 年)的数据, 2012 年全国 18 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生病率分别是多少A. 25.2% ,9.7%B. 17.2% , 9.9%C. 11.9% ,6%D. 25.2% ,11.9%答案: A9.在进行饮食检查结果评论时,应当包括以下哪些方面的内容①能量的食品根源② 能量的营养素根源③蛋白质的食品根源④ 脂肪的食品根源⑤ 维生素的食品根源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⑤C. ①③④⑤D. ①②④⑤答案: A10.男性, 30 岁,暗光下视物不清 1 年,眼睛干燥,有酗酒史。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解读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解读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解读2015年,中国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这份报告对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和慢性病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解读。

根据统计数据和调查结果,本文将对该报告的重要发现和结论进行解读,以期了解中国居民的健康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报告指出中国的慢性病负担日益加重。

据统计,中国的慢性病患者数量在过去十年中增长了近一倍,超过8亿人。

这主要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和人口老龄化有关。

报告特别强调了肥胖和糖尿病的快速增长。

过度的高热量饮食和缺乏运动成为导致肥胖和糖尿病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

此外,高血压、心脏病和脑卒中等疾病也在中国居民中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凸显了亟待加强慢性病预防和控制的紧迫性。

其次,报告指出中国居民的膳食结构存在问题。

中国居民的饮食习惯普遍偏向高脂肪、高蛋白质和低纤维的西式饮食模式,而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等膳食纤维摄入不足。

这种饮食结构导致了营养不均衡和疾病的发生。

报告强调了补充膳食纤维和控制脂肪摄入的重要性,以预防肥胖、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

此外,报告还指出了中国居民的健康素养不高。

健康素养是指个体获取、评估和利用健康相关信息,以做出健康决策的能力。

报告发现,中国居民对慢性病防治的认知和理解不足,存在许多错误的健康观念。

例如,很多人认为只有感到不舒服时才需要去医院,忽视了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的重要性。

此外,报告还揭示了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下,居民对医疗服务的不满和不信任感。

综上所述,《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通过全面的数据和研究结果,揭示了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和慢性病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这份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和建议,用于改善中国居民的营养状况和减轻慢性病负担。

例如,报告建议加强营养教育,提倡合理膳食和健康生活方式,加大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和管理力度。

同时,加强基层医疗服务和健康宣教,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一、我国居民膳食营养与体格发育状况一是膳食能量供给充足,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总体改善。

十年间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总体改善,2012年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能量摄入量为2172千卡,蛋白质摄入量为65克,脂肪摄入量为80克,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301克,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能量需要得到满足。

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和57.3kg,与2002年相比,居民身高、体重均有所增长,尤其是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增幅更为显著。

成人营养不良率为6.0%,比2002年降低2.5个百分点。

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分别为3.2%和9.0%,比2002年降低3.1和4.4个百分点。

6岁及以上居民贫血率为9.7%,比2002年下降10.4个百分点。

其中6-11岁儿童和孕妇贫血率分别为5.0%和17.2%,比2002年下降了7.1和11.7个百分点。

二是膳食结构有所变化,超重肥胖问题凸显。

过去10年间,我国城乡居民粮谷类食物摄入量保持稳定。

总蛋白质摄入量基本持平,优质蛋白质摄入量有所增加,豆类和奶类消费量依然偏低。

脂肪摄入量过多,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超过30%。

蔬菜、水果摄入量略有下降,钙、铁、维生素A、D 等部分营养素缺乏依然存在。

2012年居民平均每天烹调用盐10.5克,较2002年下降1.5克。

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

下面介绍我国居民慢性病状况。

一是关于重点慢性病患病情况。

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与2002年相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9.9%。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
一、我国居民膳食营养与体格发育状况
一是膳食能量供给充足,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总体改善。

十年间居民膳食营养状况总体改善,2012年居民每人每天平均能量摄入量为2172千卡,蛋白质摄入量为65克,脂肪摄入量为80克,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301克,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能量需要得到满足。

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和57.3kg,与2002年相比,居民身高、体重均有所增长,尤其是6-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体重增幅更为显著。

成人营养不良率为6.0%,比2002年降低2.5个百分点。

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分别为3.2%和9.0%,比2002年降低3.1和4.4个百分点。

6岁及以上居民贫血率为9.7%,比2002年下降10.4个百分点。

其中6-11岁儿童和孕妇贫血率分别为5.0%和17.2%,比2002年下降了7.1和11.7个百分点。

二是膳食结构有所变化,超重肥胖问题凸显。

过去10年间,我国城乡居民粮谷类食物摄入量保持稳定。

总蛋白质摄入量基本持平,优质蛋白质摄入量有所增加,豆类和奶类消费量依然偏低。

脂肪摄入量过多,平均膳食脂肪供能比超过30%。

蔬菜、水果摄入量略有下降,钙、铁、维生素A、D等部分营养素缺乏依然存在。

2012年居民平均每天烹调用盐10.5克,较2002年下降1.5克。

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超重率为30.1%,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上升了7.3和4.8个百分点,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9.6%,肥胖率为6.4%,比2002年上升了5.1和4.3个百分点。

下面介绍我国居民慢性病状况。

一是关于重点慢性病患病情况。

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与2002年相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40岁及以上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病患病率为9.9%。

根据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结果分析,我国癌症发病率为235/10万,肺癌和乳腺癌分别位居男、女性发病首位,十年来我国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二是关于重点慢性病死亡情况。

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

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占总死亡的79.4%,其中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为271.8/10万,癌症死亡率为144.3/10万(前五位分别是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结直肠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为68/10万。

经过标化处理后,除冠心病、肺癌等少数疾病死亡率有所上升外,多数慢性病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三是关于慢性病危险因素情况。

我国现有吸烟人数超过3亿,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8.1%,其中男性吸烟率高达52.9%,非吸烟者中暴露于二手烟的比例为72.4%。

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的人均年
酒精摄入量为3升,饮酒者中有害饮酒率为9.3%,其中男性为11.1%。

成人经常锻炼率为18.7%。

吸烟、过量饮酒、身体活动不足和高盐、高脂等不健康饮食是慢性病发生、发展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给人们带来的工作、生活压力,对健康造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慢性病的患病、死亡与经济、社会、人口、行为、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保健水平不断提高,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增长,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我国慢性病患者的基数也在不断扩大;另一方面,随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慢性病患者的生存期也在不断延长。

慢性病患病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反映了国家社会经济条件和医疗卫生水平的发展,是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寿命延长的必然结果。

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个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慢性病发病所带来的影响,综合考虑人口老龄化等社会因素和吸烟等危险因素现状及变化趋势,我国慢性病的总体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防控工作仍面临着巨大挑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居民营养改善与慢性病防治工作,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有关部门采取有力的措施,积极遏制慢性病高发态势,不断改善居民营养健康状况。

一是始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将营养改善和慢性病防治融入各项公共政策。

多部门在环境整治、烟草控制、体育健身、营养改善等方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公共政策。

2011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启动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目前已在30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成265个国家级示范区。

落实政府和部门职责,提供健康性支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着力构建上下联动、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慢性病防治体系和工作机制。

国家层面相继成立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癌症中心,协同指导全国营养改善与慢性病防治工作。

地方层面强化了疾控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合作,建立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双向转诊等协作机制,积极地探索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模式,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整体提升慢性病的诊疗能力,夯实慢性病的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有效地诊疗服务。

三是积极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

广泛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覆盖全国近80%的县区,积极实施贫困地区儿童和农村学生营养改善、癌症早诊早治、脑卒中、心血管病、口腔疾病筛查干预等重大项目,以及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

四是不断提高慢性病防治决策的科学性。

国家卫生计生委不断完善营养与慢性病监测网络,扩展监测内容和覆盖范围,相继开展居民死因监测、肿瘤随访登记、营养与慢性病监测等工作,为掌握我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及其变化趋势,评价防治效果、制定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营养与慢性病防控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和幸福,在这里,我呼吁社会各界和民众积极参与到健康行动中来,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