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拓展知识 京剧常识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上《知识与技能 京剧行当》教案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上《知识与技能 京剧行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ca7c5b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06.png)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上《知识与技能京剧行当》教案一. 教材分析《知识与技能京剧行当》是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上的一篇课文,本课主要介绍了京剧的基本行当以及各个行当的特点和表演方式。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文字,为学生展示了京剧行当的丰富内涵,使学生能够对京剧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对音乐和戏剧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京剧的认识较为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并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京剧行当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的基本行当,知道各个行当的特点和表演方式。
2.能够欣赏京剧表演,感受京剧的魅力。
3.通过对京剧行当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京剧行当的识别和特点掌握。
2.京剧唱腔和表演技巧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和行当特点。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京剧的表演方式。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加深对京剧行当的理解。
4.欣赏法:学生欣赏京剧表演,感受京剧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京剧行当的图片和资料,用于展示和讲解。
2.准备京剧表演视频,用于欣赏和分析。
3.准备相关的音乐素材,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京剧行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京剧行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京剧的基本知识和行当特点,让学生了解京剧行当的分类和表演方式。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京剧的表演技巧,如唱腔、动作等,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体会京剧的表演风格。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京剧行当的理解和感受,加深对京剧行当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播放京剧表演视频,学生欣赏并分析京剧表演中的行当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京剧行当的重要性和特点。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上《知识与技能京剧行当》说课稿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上《知识与技能京剧行当》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1d9bd5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1.png)
人音版(五线谱)音乐六上《知识与技能京剧行当》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音乐六上》是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的第六册,以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为主要目标。
本课《知识与技能京剧行当》是该册书中的一课,主要介绍了京剧的基本行当及其音乐特点。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乐谱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京剧行当的分类、特点及表演方式,培养学生对京剧音乐的欣赏能力和爱国情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部分民族音乐知识和简单的乐理知识。
他们对京剧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行当及音乐特点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京剧行当,提高他们对京剧音乐的鉴赏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京剧的基本行当及其音乐特点,学会演唱京剧片段。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模仿、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对京剧音乐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培养爱国情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京剧的基本行当及其音乐特点,学会演唱京剧片段。
2.难点:准确把握京剧行当的音乐特点,演唱京剧片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模仿、探究、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乐谱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段京剧表演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欣赏:引导学生欣赏京剧经典片段,感受京剧音乐的魅力。
3.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京剧行当及其音乐特点。
4.学习:讲解京剧行当的知识,教授京剧唱腔及演唱技巧。
5.实践:分组演唱京剧片段,培养学生演唱能力。
6.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京剧行当的认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京剧音乐特点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演唱京剧片段的正确与否、熟练程度。
2.学生对京剧行当及其音乐特点的认识程度。
3.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拓展知识 京剧常识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拓展知识 京剧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01cfd5a24a7302768e9939e2.png)
京剧常识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
它作为创造舞台形象的艺术手段是十分丰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严格的。
不能驾驭这些程式,就无法完成京剧舞台艺术的创造。
由于京剧在形成之初,便进入了宫廷,使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
要求它所要表现的生活领域更宽,所要塑造的人物类型更多,对它的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严,对它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
当然,同时也相应地使它的民间乡土气息减弱,纯朴、粗犷的风格特色相对淡薄。
因而,它的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表演上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则不以火爆勇猛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
表现手法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
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戏曲演员从小就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
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京剧的艺术特色。
更好地表现和刻画戏中的各种人物形象。
京剧有唱,有舞,有对白,有武打,有各种象征性的动作,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艺术。
行当分类京剧行当的划分,除依据人物的自然属性(性别、年龄)和社会属性(身份、职业)外,更主要的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创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不同而异。
行当划分由来已久,对京剧划分行当影响最大的,当数汉剧。
汉剧共分为10种行当: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4课京腔京韵京剧行当课件人音版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4课京腔京韵京剧行当课件人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5b9d840467ec102de2bd89f6.png)
净
净行简称“净”,亦叫花脸。 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看来 并不干净,故反其意为“净”。净 行分如下几种角色:以唱为主的铜 锤花脸与黑头花脸;以工架为主的 架子花脸,如大将、和尚、绿林好 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铜锤花 脸称正净,架子花脸叫副净、武工 花脸名武净,武二花脸言红净,在 表演风格上均有不同的特色。
武生:为戏中的武打角色, 穿厚底靴的叫长靠(墩子)武生,穿 薄底靴的称短、花旦、武旦、 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
青衣:以唱为主,扮演贤妻良母型角色。 花旦:多表演性格活泼的女子,也有一部 分悲剧和反面人物。 花衫:介于青衣和花旦之间,梳古装头 (如古代仕女画中的头型)。 武旦、刀马旦:为演武功见长的女性。 老旦:用本噪子演唱,多为中老年妇女。
旦
旦行简称“旦”。分青衣、花旦、武旦、 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旦角全为女性。
青衣:以唱为主,扮演贤妻良母型角色。 花旦:多表演性格活泼的女子,也有一部 分悲剧和反面人物。 花衫:介于青衣和花旦之间,梳古装头 (如古代仕女画中的头型)。 武旦、刀马旦:为演武功见长的女性。 老旦:用本噪子演唱,多为中老年妇女。
京剧行当
生
生行简称“生”。生行分为 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 娃娃生等。为京剧中的重要行当 之一。
须生(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剧 中人,口戴胡子(髯口),因性格与 身份的不同,可分为安工老生或 称唱工老生,靠把老生,衰派老 生。
红生:为勾红脸的须生,如 扮演关羽、赵匡胤等。
小生:指演剧中的翎子生(带 雉翎的大将,王侯等),纱帽生(官 生)、扇子生(书生)、穷生(穷酸文 人)等。
小学音乐人音版 六年级上册4京腔京韵《知识与技能 京剧行当》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音乐人音版 六年级上册4京腔京韵《知识与技能 京剧行当》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a125f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9.png)
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上册4京腔京韵《知识与技能京剧行当》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本文介绍了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上册4京腔京韵《知识与技能京剧行当》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旨在培养学生对京剧的兴趣,让他们能够了解京剧四大行当及表演形式。
在第一学时中,教师通过观看舞蹈《嬉戏》的现场演出录像,引导学生感受京剧的唱腔。
然后,教师出示京剧手偶,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并分类认识京剧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对于每个行当,教师通过聆听《京剧唱腔联奏》的片段、观看图片、研究脸谱知识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其形象唱腔的特点。
最后,教师让学生用手偶进行打斗表演,加深对丑角的认识。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京剧四大行当及其表演形式,培养对国粹京剧的兴趣。
小学六年级京剧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京剧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997891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a.png)
小学六年级京剧知识点京剧是中国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演风格。
它以精湛的唱、念、做、打为主要表现手段,融合了音乐、舞蹈、唱腔和表演,讲究艺术的舞台效果和角色塑造。
下面将为您介绍小学六年级学生应了解的京剧知识点。
一、京剧的起源与发展京剧源于北京地区的昆曲和秦腔等戏曲形式,起初只流行于宫廷内部。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京剧逐渐走向民间并流传至今。
它的表演形式融合了多种地方戏曲艺术元素,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创新与演变,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二、京剧角色的扮演京剧共有四大行当,分别是生、旦、净、末。
生行以勇猛刚正的男性形象表演,旦行以婀娜多姿的女性形象表演,净行以憨厚质朴的老中青男性形象表演,末行则扮演丑角形象。
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独特的表演技巧和身段动作,通过精湛的表演传达出角色的性格特点。
三、京剧的唱腔唱腔是京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念白、唱词和唱段。
念白是以平常话的形式表演,起到承接剧情、表达情感的作用。
唱词则以平仄押韵的方式演唱,同时配合舞蹈动作和表情来展示角色的情感变化。
唱段是唱腔中的主要部分,它融合了音乐、节奏与唱腔技巧,通过乐曲的演绎使人产生共鸣。
四、京剧的表演特点京剧具有独特的表演风格和特点,其中包括头上悬空、脚踏虚空、眼瞳弦、手捧腮、宽步下沉等动作特点。
演员的动作要求矫健有力,他们通过富有感染力的舞台形象,将剧情和情感传递给观众。
五、京剧经典剧目京剧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如《霸王别姬》、《红楼梦》、《牡丹亭》等。
这些剧目通过精心编排和演绎,展现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哲理。
六、京剧在现代的发展与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京剧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现代京剧演员不仅要传承经典剧目,还要创作新的剧目和角色,扩大京剧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京剧。
七、学习京剧的意义学习京剧不仅可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还能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京剧强调艺术形式的完美和角色形象的塑造,这对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表演能力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京剧行当|人音版(简谱)(2023秋)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京剧行当|人音版(简谱)(2023秋)](https://img.taocdn.com/s3/m/2223e83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3b.png)
-例如:分析选段的旋律、节奏,指导学生正确发音、掌握唱段的基本技巧。
2.教学难点
-京剧表演技巧的掌握:对于小学生来说,京剧的表演技巧较为复杂,如何让学生掌握其中的细节是教学难点。
-例如:解决学生唱腔中的音准、节奏问题,以及身段动作的协调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京剧的基本行当:重点讲解生、旦、净、末、丑的特点及表演风格,使学生掌握各行当的基本特征。
-例如:生行当分为文生、武生,文生表演注重唱念做打,武生则侧重武功表演。
-京剧唱腔、念白、身段:使学生学会欣赏并模仿京剧的唱腔、念白,了解身段的表演技巧。
-例如:唱腔中的拖腔、快板、慢板等技巧,以及身段中的手势、步伐等 Nhomakorabea本动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际表演和互动环节,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并运用所学内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京剧行当》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观看电视剧或电影时,有没有注意过角色们的不同装扮和表演风格?”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京剧世界的奥秘。
五、教学反思
在这次《京剧行当》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京剧这一传统艺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好奇于生、旦、净、末、丑等行当的区分,也乐于模仿和学习京剧的唱腔、念白。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理论讲授部分,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京剧的基本概念和行当特点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生动形象地讲解,运用更多实例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知识与技能京剧行当课件
![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知识与技能京剧行当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592c3a0029bd64793e2c26.png)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旦
青衣:端庄娴雅的女子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旦
花旦:天真活泼的少女或性格泼辣的少妇。
謝謝 觀看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欣赏《张飞判瓜》
1、剧中出现了京剧中的那些人物? 2、每个人物分别是哪个行当?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行当
京剧的行当:就是角色的分类,主要是根 据剧中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 性格、气质等划分的,分为生、旦、净、 丑四大类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京腔京韵
执教者:田卫红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听听、辨别歌曲类别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京剧
京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又称平剧、 京戏、国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 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即唱(歌唱)、 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 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 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 惊、恐、悲"思想感情
生
净
旦
丑
净生 丑旦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生 旦净丑
净生 丑旦
“生”是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 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 武生、红生、娃娃生。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生
老生:主要扮演帝王及儒雅文弱的中老年 人
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生
六年级京剧趣味知识点
![六年级京剧趣味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6c0e05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61.png)
六年级京剧趣味知识点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有趣的京剧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
1. 京剧起源京剧起源于北京,形成于19世纪后期。
它是由明代的皮黄、二黄等多种戏曲曲艺元素融合演变而成。
京剧中的唱、念、做、打四种表演形式,充分展示了中国戏曲艺术的魅力。
2. 脸谱的意义京剧中的脸谱是京剧人物形象的标志之一。
每个脸谱色彩鲜明,图案精美,通过不同的颜色和图案表达了不同的人物性格和情感。
红色代表忠诚,蓝色代表勇敢,黄色代表残暴,白色代表阴险等等。
3. 梅派和花派京剧表演可以分为梅派和花派。
梅派重视唱腔和京剧的基本功,注重角色的塑造。
花派则更注重形象的表现和舞台效果,手法更为炫耀和夸张。
4. 唱、念、做、打的表演形式京剧的唱、念、做、打是其独特的表演形式。
唱即演员用特殊音调唱出角色的心声与情感;念即演员用特殊的念白传达角色的思想和情绪;做即演员的动作和表情,通过肢体语言来展现角色的性格特点;打即表演中的武打场面和各种战斗动作。
5. 贴髻的重要性京剧演员的贴髻是必备的道具,它代表着角色的身份和地位。
贴髻的形状和颜色也有讲究,比如朝天髻代表皇帝,低束髻代表士兵,长寿髻代表老人等等。
6. 京剧的科技化表演随着科技的发展,京剧的表演方式也在不断创新。
现代的京剧演出中,常常运用高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技术、机械装置等,来增强舞台效果和观赏性。
7. 京剧服装的特点京剧中的服装非常讲究,不仅颜色搭配讲究,而且在设计上也很有独特性。
例如,京剧的袖子都比较宽大,以突显角色的动作和表演技巧。
8. 传统音乐乐器的运用京剧中使用了大量的传统音乐乐器,如京胡、二胡、琵琶、笛子等。
这些乐器能够帮助营造出浓郁的古典氛围,增加京剧的艺术魅力。
9. 京剧角色的分类京剧的角色可以分为文、武、丑三大类。
文指扮演知识分子、贵族等角色;武指扮演武将、战士等角色;丑则是扮演搞笑和幽默角色,为剧情增添一丝喜剧效果。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第4课京腔京韵京剧行当课件(共16张)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第4课京腔京韵京剧行当课件(共16张)](https://img.taocdn.com/s3/m/284efb36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6.png)
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这一历史时期,“昆曲”占领着北京的戏曲舞台。后来昆曲被封建统治者召进了宫 廷,为了迎合统治者的口味,昆曲不断地加工、修改,逐渐失去了原有的民间特色,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于是 它在民间的地位就慢慢衰落下来。此时,由“弋阳腔”逐渐丰富、衍变而来的“京调”开始盛行。 “弋阳腔”也叫“高腔”,产生于江西弋阳一带,长期在民间流传,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它在流动演出中,不断 地从各地戏曲中吸取营养、掘取精华。明末清初,“弋阳腔”流传到北京后,与北京的语言相结合,逐渐丰富、 衍变,就形成了“京腔”。
生, 旦,
净, 丑
京剧的行当分类
生
旦
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正 女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分 面角色的统称,分老生(又分重 青衣(正旦)、花旦、闺 唱的安工老生,重做的衰派老生, 门旦、刀马旦、武旦、彩 重武的靠把老生)、武生(分长 旦。 靠武生、短打武生并应工猴儿 戏)、小生(分扇子生、雉尾生、 穷生、武小生)。
京剧的起源
逐渐的,“京腔”在北京称盛,盖过了“昆曲”的风头。“京腔”演员一天比一天多起来,而不少“昆曲”演员 也改演“京腔”戏。这一时期,“京腔”也着实光辉了一段时日。清嘉庆、道光年间,“汉戏”也流传到北京。 “汉戏”旧称“楚调”,也叫“汉调”,声腔以〔西皮〕为主,以〔二黄〕为辅。陕西梆子传入鄂西北衍变为 “襄阳腔”,后又经过当地艺人的融汇,才演变为“汉戏”的〔西皮〕。湖北黄陂、黄岗的“二黄腔”经过不断 改进发展,才衍变为“汉戏”的〔二黄〕。 “汉戏”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早期就经常同徽戏相互影响。“汉戏”进京的时候,北京的舞台上正被声势浩 大的“徽戏”所占领。“汉戏”若单独成立班社,实难与“徽戏”匹敌。所以“汉戏”进京后,很自然地加入了 “徽戏班”,形成了“徽”、“汉”合班的演出方式。这就为“京剧”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知识与技能 京剧行当(课件)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
![知识与技能 京剧行当(课件)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3a58e48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a8.png)
京剧
京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又称平剧、 京戏、国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 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
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即唱(歌唱)、 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 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 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 惊、恐、悲"思想感情
行当
京剧的行当:就是角色的分类,主要是根 据剧中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地位、 性格、气质等划分的,分为生、旦、净、 丑四大类
生
旦
净
丑
净生 丑旦
生旦净丑
净生 丑旦
“生”是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 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 武生、红生、娃娃生。
生
老生:主要扮演帝王及儒雅文弱的中老年 人
武丑:精明干练而风趣幽默的豪 杰义士
丑
文丑:伶俐风趣或阴险狡黠的角色
丑
武丑:精明干练而风趣幽默的豪杰义士
架子花脸(副净):绿林草莽英雄或 权臣奸相等。 武净:悍战将或神话中的灵仙妖怪等。 二花脸:扮演一些穷凶极恶之徒。
净
铜锤花脸(正净):庄严凝重的忠臣良将
净
架子花脸(副仙妖怪等
净
二花脸:扮演一些穷凶极恶之徒
生旦净丑
净生 丑旦
“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 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文丑:伶俐风趣或阴险狡黠的角 色。
生
小生:主要扮演年青英俊的男性角色。
生
武生:主要扮演的勇猛战将或是绿林英雄
生
红生:专指勾红色脸谱的老生
生
娃娃生:剧中的儿童的角色等几大类
生旦净丑
“旦”是女性角色的统称,内 净生 部又分为青衣:端庄娴雅的女 丑旦 子。
京剧介绍(课件)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
![京剧介绍(课件)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837843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6c.png)
贰
梅兰芳简介
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赞誉他:梅兰芳是 “伟大的演员,美的化身。”
梅兰芳简介
梅兰芳 ,京剧表演艺术家。 以嗓音圆润,唱腔柔婉,身段优美, 表情细致,享誉全国。 作品:《霸王别姬》、《贵妃醉酒》 《穆桂英挂帅》等。梅兰芳是京剧走向世界舞台的开拓者 ,被 誉为四大名旦之首。京剧旦行先后成名的四位有代表性的演员 是: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和荀慧生。
叁
京剧的行当
生角
旦角
净角
丑角
音乐培训
BASIC KNOWLEDGE OF BEIJING OPERA
主讲人:XX
时间:202X.XX
壹
京剧简介
贰叁
梅兰芳简介 京剧的行当
肆
脸谱讲解
壹
京剧简介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一个大剧 种,在全国30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中,京剧无论如何也算是个 老大哥。它也是第一个走向国际舞台的,代表中华民族的表演 艺术。 京剧是四大国粹之一。
京剧的行当
生为男性角色。又可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 旦扮演女性角色。可分为青衣、花旦、老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为威重、粗犷、豪爽等特殊性格的男性
人物。可分为花脸、武花脸、架子花脸等。
丑俗称小花脸,为反派人物或诙谐滑稽的人物。可分 为文丑、武丑等。
京剧欣赏
思考:剧中人物各属哪个行当,声音各有什么特点。
绿色
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 象。如:武天虬。
黄色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 第4课 京腔京韵 校园小戏迷 文场和武场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 第4课 京腔京韵 校园小戏迷 文场和武场](https://img.taocdn.com/s3/m/aefd1748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2.png)
分。文场由管弦乐队组成,武场由打击乐 队组成。二者合起来称作是“文武场”。
京剧的伴奏
• 早前的京剧乐队分为文场三大件与武场三大件, 又称文三场,武三场,统称六场,故尔称好的乐 手为六场通透。
• 文三大件为胡琴,月琴,弦子。
• 武三大件为单皮鼓,大锣,小锣。
文场:管弦乐器
京
二
月
胡
琴
笛 子
武场:打击乐器
板 单皮鼓 大锣
铙钹
• 二胡与铙钹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经过梅 兰芳与徐兰沅共同研究才在京剧乐队里增 加进来的。
• 二胡
京剧的伴奏乐器
京胡
二胡
月琴
京剧的伴奏乐器
笛子
唢呐
单皮鼓
京剧四大功夫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京腔京韵人音版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京腔京韵人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d2ac5c4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28.png)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京腔京韵人音版京腔京韵教学目标:1.认识京剧的行当,能听出乐曲《京剧唱腔联奏》中的行当唱腔。
2.聆听传统京剧唱腔片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和现代京剧唱腔片段《你待同志亲如一家》,体会其中的声腔特点和京韵。
3.能背唱歌曲《校园小戏迷》,并唱出歌中的韵味。
4.在聆听、学唱活动中,能说出几个京剧人物,模仿几个亮相动作和背唱一段唱腔。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从小对京剧的喜爱,能背唱歌曲《校园小戏迷》。
教学难点:能说出几个京剧人物,模仿几个亮相动作和背唱一段唱腔。
教学时间:4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1.聆听乐曲《京剧唱腔联奏》和京剧唱腔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研究“京剧行当”。
教学过程:一、口说导入新课。
将学生分成四组,让他们搜集有关京剧行当、唱腔等相关资料。
二、新课教学。
一)聆听乐曲《京剧唱腔联奏》1.分组介绍各自收集的行当、唱腔等知识,并结合教师播放的行当唱腔进行分享。
2.辨别各行当唱腔的演唱特征,听辨出各是哪个行当的唱腔。
3.初听乐曲,听出演奏的乐器是唢呐。
4.再听乐曲,听出唢呐模拟了哪几个行当唱腔(分别是净、旦、生、旦)。
5.学生设计一个适合“生、旦、净、丑”四个行当角色的动作,听到乐曲中行当唱腔出现时,用动作来表现。
二)聆听京剧选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1.复京剧的四大行当,判断分析,“包龙图”属于四大行当中的哪一个行当。
2.教师简介京剧《铡美案》的剧情,让学生明白“包龙图”是小说和戏剧中对XXX的称谓。
3.初听唱腔片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知道西皮“导板”与“原板”的不同。
学生听后自由议一议,教师小结:“导板”是大唱段的起始句,常用于剧中人感情激越奔放之时;“原板”常用于叙事、抒情和景色描述,一板一眼,中速。
第2课时教学内容:聆听京剧唱腔选段《你待同志亲如一家》,学唱歌曲《校园小戏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回顾以前听过的现代京剧唱腔片段,例如《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迎来春色满人间》等。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京剧行当人音版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京剧行当人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37ca66e2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7a.png)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京剧行当人音版京剧行当1教学内容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京腔京韵》之“京剧行当”的认识及欣赏《京剧唱腔联奏》2教材分析本课以认识京剧的四大行当和聆听唢呐演奏传统京剧《京剧唱腔联奏》为主要内容,让学生通过唱念做打来体会“京韵”,认识与听辨京剧的行当唱腔。
1.四大行当京剧的角色根据其性别、性格、年龄、职业及社会地位的不同,划分为生、旦、净、丑四种类型,在京剧专门名词里称作“行当”。
生行主要包括老生、小生、娃娃生等。
旦行主要包括青衣、花旦、武旦、老旦等。
净行,又称“花脸”。
丑行,俗称“小花脸”在介绍时,要结合图片,跟学生互动式的简单介绍,叶课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学盒资料收集了解。
“生行”:扮演男性角色的行当。
老生:主要扮演中年以上的男性。
本课《京剧唱腔联奏》中的第三段唱腔为老生演唱。
图片为《淮河营》里的蒯彻(马连良扮演)。
小生:主要扮演青少年男子。
武生: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
娃娃生:专门扮演儿童的角色。
“旦行”:扮演女性角色的行当。
青衣:扮演庄重的青中年女性,以唱功为主。
本课《京剧唱腔联奏》中的第二段唱腔为旦行青衣演唱。
图片为《玉堂春》里的苏三。
花旦:大多扮演青年女性,性格大多活泼开朗,以做工、说白为主。
本课《京剧唱腔联奏》中的第四段唱腔为旦行花旦演唱。
图片为《红娘》里红娘。
武旦:扮演擅长武打的女性。
老旦:扮演老年妇女角色的行当。
“净行”:主要扮演在性格,品质或相貌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的男性人物。
本课《京剧唱腔联奏》中的第一段唱腔为净行演唱。
“丑行”:因化妆时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故而以“丑”为名。
2.《京剧唱腔联奏》唢呐版本《京剧唱腔联奏》,是一首用唢呐模拟京剧名家唱段的乐曲,听辨顺序为净—旦—生—旦。
全曲为西皮流水板式,一四拍有板无眼的节拍。
但西皮流水板这个知识点留在《校园小戏迷》里讲解。
乐曲第一乐段为京剧《牧虎关》中裘派净行演唱的《高老爷来在牧虎关》唱段。
由海笛(俗称“小唢呐”)吹奏,音色稍有些沉闷,情绪慷慨激昂。
京剧的四大行当(教案)-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
![京剧的四大行当(教案)-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598a31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d.png)
京剧的四大行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习了解京剧行当再现一些经典的京剧曲目。
2、通过学习京剧,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博大精深,并热爱国粹,喜爱中国文化。
二、教学重点了解京剧行当体会京剧的魅力。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京剧的四大行当(四大行当的相关图片、特点及经典京剧曲目)四、设计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音乐微课堂在上课前老师请你们欣赏一个音乐片段,请你说一说片段里的曲子属于什么体裁?是的,片段里的曲子属于戏曲里的现代京剧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京剧的四大行当(二)重点讲解,京剧的四大行当行当是指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根据角色的类型来划分。
每个行当都是一个形象系统,扮演剧中人物分角色行当,是中国戏曲特有的表演体制根据人物的性格性别年龄职业和社会地位的不同,把舞台上的角色分为了:生、旦、净、丑四个行当。
不同的行当在演唱和表演方面也有不同的特点1、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包括:老生红生小生娃娃生等几个门类老生又叫虚生扮演的是中年以上男性的角色红生就是勾画红脸的虚生角色小生扮演的是年轻的男性角色,不戴胡子,扮相上也比较清秀英俊武生是擅长武艺的男性角色娃娃生是指专门扮演儿童类的角色欣赏老生表演片段2、旦行是指女性角色可分为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花衫等类别青衣又叫正旦,多表现那些端庄稳重的中青年女性花旦多表现那些年轻活泼俏丽的小家碧玉或丫鬟刀马旦则表现那些女将或女元帅武旦表现那些身具武艺的江湖女子或神怪精灵老旦表现那些老年女性花衫是上世纪20年代以后,综合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艺术特点,发展而成的新的旦角类型。
欣赏旦角表演片段3、净行是性格鲜明,具有独特风格的男性人物,在脸上勾画彩色脸谱所以又被称为花脸,可以分为正净、副净、武净三大类,表演的常常是性格刚强或气度不凡的人物,演唱风格高亢雄浑欣赏净行表演片段4、丑角一般扮演插科打混比较滑稽的角色,大多在鼻梁上抹一块白粉,也叫“小花脸”或“三花脸”可以扮演坏人,也可以扮演正直善良的好人,丑行又可以分为文丑和武丑文丑常常扮演花花公子狱卒、酒保更夫老兵等武丑扮演的经常是一些机警风趣,武艺高超的人物,像绿林好汉,侠盗小偷等等欣赏丑角表演片段(H)练习五、课堂小结。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4课《知识与技能 京剧行当》教学设计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简谱)第4课《知识与技能 京剧行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aa6d4dc16fc700aba68fc7e.png)
京剧的行当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回顾京剧的行当、基本功、声腔与板式等基本知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印象。
2、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通过唱段自主分析人物角色、所属行当。
3、学唱《猛听得》唱段的前四句,和青衣身段动作的表演,能完整的表演整个唱段。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深对京剧艺术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加深对京剧艺术中声腔与板式的概念理解,通过分析了解其独有的“程式化”特色。
教学难点:唱段的学唱与身段动作的学习,完整的唱段表演。
课时安排:《走近京剧》的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开始上课。
二、复习前两课时内容1、四大行当的复习(PPT文字叙述加图片展示)师:同学们,今天咱们要讲的是“走近京剧”的第三课时。
首先,我们来回顾之前的内容。
(学生自行回答两个问题)什么是行当京剧的四大行当1)回顾“生、旦、净、丑”。
2)辨别武旦与花衫的区别。
(以防止到了后面的环节将刀马旦猜成短打武旦或是花衫)师:看来大家对我们的四大行当已经是比较熟悉了,那老师就不细说了。
不过,我想考一考大家。
“容易混淆的武旦与花衫”2、京剧基本功复习(PPT文字叙述加图片展示)师:说完了行当,咱们再来回忆一下,戏曲演员都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有哪些有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吗1)“四功”和“五法”。
3、京剧的“唱功”。
师:刚刚我们已经回顾了,“四功”之首是(唱功),古代一般把戏曲演员叫做什么呢(唱戏的)由此可见,“唱功”在京剧基本功里是最重要的。
并且呀,京剧有着自己独特的一套丰富、系统的唱腔。
这就是京剧的声腔与板式,还记得吗1)何谓声腔(PPT展示)齐读概念,回忆“声腔”2)听唱段,分辨两种主要声腔师:光是知道概念还不行,咱们要学会运用。
下面,老师要请大家听两个唱段,来分辨一下,这分别是哪两种京剧的主要声腔西皮声腔二黄声腔3)何谓板式(PPT展示)请同学齐读声腔概念的阐述,提问:还记得京剧板式的特点吗帮助学生回忆、巩固不同板式的特点及节奏掌控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剧常识京剧舞台艺术在文学、表演、音乐、唱腔、锣鼓、化妆、脸谱等各个方面,通过无数艺人的长期舞台实践,构成了一套互相制约、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规范化的程式。
它作为创造舞台形象的艺术手段是十分丰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严格的。
不能驾驭这些程式,就无法完成京剧舞台艺术的创造。
由于京剧在形成之初,便进入了宫廷,使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
要求它所要表现的生活领域更宽,所要塑造的人物类型更多,对它的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严,对它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
当然,同时也相应地使它的民间乡土气息减弱,纯朴、粗犷的风格特色相对淡薄。
因而,它的表演艺术更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表演上要求精致细腻,处处入戏;唱腔上要求悠扬委婉,声情并茂;武戏则不以火爆勇猛取胜,而以“武戏文唱”见佳。
表现手法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
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戏曲演员从小就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
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京剧的艺术特色。
更好地表现和刻画戏中的各种人物形象。
京剧有唱,有舞,有对白,有武打,有各种象征性的动作,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艺术。
行当分类京剧行当的划分,除依据人物的自然属性(性别、年龄)和社会属性(身份、职业)外,更主要的是按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创作者对人物的褒贬态度不同而异。
行当划分由来已久,对京剧划分行当影响最大的,当数汉剧。
汉剧共分为10种行当: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八贴、九夫、十杂。
末是主要的男性角色,就是京剧里边的生行;净与京剧里的净是一样的,指的是花脸;旦就是京剧里的旦,指的是女角色;贴,是贴旦的简称,京剧在早期划分行当,也包括贴旦在内,指的是比较次要的旦行角色,俗称二旦,例如京剧《红娘》里扮演莺莺小姐的,就是贴旦。
夫,扮演车夫、轿夫、马童、衙役一类角色。
总的说来,汉剧的这十种行当,划分得比较细致,为京剧划分行当,打下了基础。
京剧后来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型,但每个大类之中,又包含若干小类,所以实际上是把汉剧十种行当都包括在内了。
不仅包括在内,而且更为细密严谨。
唯一不同的是汉剧虽然有了生行,可他的主要行当是末,而不是生。
发展到京剧,生行就成为主要行当。
生除了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又分老生(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
旦女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内部又分为正旦(青衣)、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揺旦)、刀马旦。
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化妆用脸谱,音色洪亮,风格粗犷。
“净”又分为以唱功为主的大花脸,如包拯;以做功为主的二花脸,如曹操。
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分为文丑与武丑。
京剧脸谱分类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凶恶;金脸和银脸是神秘,代表神妖。
色画方法京剧脸谱的色画方法,基本上分为三类:揉脸、抹脸、勾脸。
脸谱最初的作用,只是夸大剧中角色的五官部位和面部的纹理,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剧中人的性格、心理和生理上的特征,以此来为整个戏剧的情节服务,可是发展到后来,脸谱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到深,本身就逐渐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以人的面部为表现手段的图案艺术了。
唱腔分类京剧主要分为“西皮”与“二黄”两大类。
常见剧目中,有《四郎探母》,杨延辉唱的“未开言不由人泪流满面”就是老生的“西皮导板”,铁镜公主唱的“夫妻们打坐在皇宫院”就是青衣的“西皮导板”。
西皮导板用来起头大量的唱段,比较常用。
诸如此类的还有该剧中杨宗保唱的“杨宗保在马上传将令”是小生的西皮导板,《铡美案》中包拯唱的“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是净行的西皮导板,《打龙袍》中国太唱的“龙驹凤辇进皇城”则是老旦的西皮导板。
西皮导板种类虽然繁多,可过门基本类似,只要听熟了过门就知道演员要开唱什么板式了。
如果同一出戏中导板太多,琴师会多用不同的花过门伴奏,以免产生听觉疲劳。
闷帘导板与一般导板的唱法基本一致,但是在演员没有上场的情况下先在幕后唱的,如《消遥津》中的刘协(汉献帝)在幕内有一大段唱“父子们在宫院伤心落泪”就是闷帘导板,唱完后人物才出场。
但这是二黄导板,不是西皮导板。
发音技巧真嗓亦名大嗓、本嗓。
京剧演员发音方法之一。
演唱时,气从丹田而出,通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声来,称为真嗓。
用真嗓发出的声音称真声。
如丹田气经过喉腔时,演员将喉腔缩小,使之发出比真嗓较高的音调,则称为假嗓。
真嗓与假嗓在行腔时衔接自然,不露痕迹,就能使音域宽广,高低音运转自如。
京剧的生行(老生、武生、红生)、净行、丑行、老旦等行当,在演唱时均用真嗓。
小生演唱用假嗓,但念白则用真假嗓结合。
假嗓亦名小嗓、二本嗓。
京剧演员发音方法之一。
系与真嗓、大嗓、本嗓相对而言。
用假嗓发出的声音称假声。
发声时,与真嗓相比喉孔缩小,部位抬高,气流变细。
假嗓发音的音调较真嗓为高。
京剧的旦角、小生的演唱均用假嗓,但二者声音的刚柔力度有所不同。
左嗓京剧声乐名词。
主要指男声中一种不正常的嗓音,能高而不能低,另外声音刚而扁,圆润不足,有些专唱高调门的老生或武生,即以此嗓演唱。
老生嗓音有纯粹左嗓,亦有本嗓而略带左者。
另外,左嗓有时亦用作另一解释,指嗓音与伴奏乐器不合,即一般所谓的不搭调。
吊嗓亦作调嗓。
京剧演员的练唱方法,也是演员唱功锻炼的步骤之一。
演员每天除喊嗓、念白外,还须用胡琴(或加鼓板等)伴奏,大声练唱戏中的唱段。
有的先用一般调门,然后适当升高。
吊嗓的作用:1。
通过大声练唱,使声音符合在舞台上演唱的要求,由于不间断的锻炼,可使嗓音日益嘹亮圆润,气力充沛,口齿清晰有力,并保持耐久能力。
2。
熟悉伴奏,全面了解唱腔和伴奏的关系,共同掌握尺寸,解明曲意,表达曲情,使演唱与伴奏的配合达到水乳交融,进而达成艺术上的相互默契,协调整个唱段的表演风格。
喊嗓京剧演员练声方法,通过喊嗓可以锻炼各个发声部位,正确地发出各个韵母的本音。
喊嗓时间一般在清晨,于空旷地区,大声喊出“唔”、“伊”、“啊”等单元音,由低而高,由高而低,反复进行。
待声音舒放后,再以唱段进行练习。
丹田音又名响堂,京剧声乐名词。
演员歌唱时肺部蓄足气,小腹用力,气似从丹田(人身肚脐下约三寸处谓之丹田)发出声。
一般传统演唱戏曲练声方法,也认为丹田音最能响堂(即声音送得远,听得清)。
云遮月京剧声乐名词。
这是对老生的圆润而较含蓄的嗓音的一种比喻。
这种嗓音,开始听来似觉干涩,以后愈唱愈觉嘹亮动听,使人感到韵味醇厚,潜力无穷,是长期锻炼而形成的一种优美音质。
谭鑫培、余叔岩的嗓音都属于这一类型。
塌中京剧声乐名词。
演员在中老年时期,由于生理关系,发生失音现象,完全不能歌唱,叫做塌中。
有的演员爱护嗓子,到老仍保持元音不变。
用假嗓歌唱的演员,老来塌中的较多。
脑后音京剧发声的一种。
又名背工音。
一般发音,气从丹田而出,经过喉腔共鸣,直接发出来。
脑后音虽然同样气从丹田,但发音时,喉腔稍加压缩,打开后咽壁,提高软颚,将声音送入头腔,与鼻音相聚,使声音迂回在脑后,通过头腔共鸣,发出一种含蓄浑厚的音调。
脑后音发音苍劲有力,能达远闻,而近听又不觉其尖厉。
老生和净角唱腔中,凡遇闭口音(如“一七辙”)的高音,多用此种唱法。
旦角唱腔用脑后音者较少,程(砚秋)派唱腔有时用之。
荒腔亦作黄腔、黄调或凉调。
京剧声乐名词。
指演员唱曲音调不准,习惯上专指略低于调门的变音。
大部分都是由于演员先天生理条件所造成,如声带变异、耳音不准等。
有时也由于练声不得法所致。
冒调京剧声乐名词。
指演员唱曲音调略高于规定的调门。
大部分是由于先天生理条件所造成。
有的是由于生理条件(如声带)临时发生故障;有时也由于练声不得法所致。
走板京剧声乐名词。
指演员唱曲不符合规定的节拍。
京剧唱腔中有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流水板等各种不同的板槽,行腔时如背离板眼的规定,失去节拍的分寸,即谓走板。
不搭调京剧声乐名词。
指演员唱曲音调或高或低,不合于规定的调门。
习称跑调。
气口京剧演唱方法之一。
指演员唱曲时吸气的方法。
京剧各种唱腔长短不一,节奏快慢各异,演员须掌握准确吸气方法,才能唱得从容不迫,优美动听。
气口包括换气、偷气两种。
换气指唱腔间歇中的吸气,偷气是在乐句若断若续中吸气而不使听者觉察。
换气京剧演唱方法之一。
演唱时凡遇长腔或拔高处,必先吸气,作好充分准备。
换气不是停腔再唱或明显稍顿再接唱,而是在行腔吞吐字音的瞬间,乘便呼吸,蓄气待换。
唱腔中在何处换气,因人而异,一般称为气口。
偷气京剧演唱方法之一。
指换气时不着痕迹,在观众不觉察时偷换。
如《捉放曹》中陈宫所唱“马行在夹道内我难以回马”,唱完前六字及“内”字长腔,利用“我”这一衬字向内“偷”吸一口气,以便唱足下面“难以回马”的腔,即谓之偷气。
嘎调在京剧唱腔中,凡是用突出拔高的音唱某一字时,习称嘎调。
如《四郎探母》中杨延辉唱“站立宫门叫小番”一句中的“番”字,《定军山》中黄忠唱“扫明天午时三刻成功劳”一句中的“天”字等,均称嘎调。
长吭长(音掌)是增长,吭是嗓音的俗称,此处指音量。
长吭好似加大音量。
砸夯比喻演员演唱似夯地基时的鼓努为力,含贬意。
演员不善于掌握演唱方法,用气过头,或使蛮力,演唱(多在尾音)出现笨拙的重音,谓之砸夯。
伴奏乐器京剧伴奏乐器分打击乐器与管弦乐器。
打击乐器有板、单皮鼓、大锣、铙、钹等,称为“武场”。
管弦乐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称为“文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