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疾病的视诊与扭诊
中医外科乳房疾病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中医外科乳房疾病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https://img.taocdn.com/s3/m/022c82c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a1.png)
乳房疾病乳房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
包括感染性、增生性、导管性、肿瘤性以及其他一些疾病。
由于女性生理上的特点,其发病率大大高于男性。
乳房与经络的关系甚为密切。
足阳明胃经行贯乳中;足太阴脾经,络胃上膈,布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上膈,布胸胁绕乳头而行;足少阴肾经,上贯肝膈而与乳联。
冲任两脉起于胞中,任脉循腹里,上关元至胸中;冲脉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
故中医学认为“男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肾;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
所以乳房疾病与肝、胃、肾经和冲、任两脉有密切关系。
又因乳汁为脾胃水谷之精微所化生。
冲任为气血之海,上行为乳,下行为经。
乳汁的分泌与调控与肝木之气也有关。
因此,女子乳汁的分泌、质量的调摄等与脾胃、肝、冲任二脉有关。
乳房疾病的发生,主要由于肝气郁结,或胃热壅滞,或肝肾不足,或痰瘀凝结,或乳汁蓄积,或外邪侵袭,或七情内郁等因素,影响肝、肾、脾、胃的生理功能,抑或冲任失调而产生病变。
乳房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四诊得出判断。
必要时可借助其他检查方法,如铜靶X 线摄片、CT检查、B超、红外热图像、针吸细胞学检查、活组织检查等。
还要求对病史(包括过去史、家族史)、乳房的肿块等都要有详细的询问与检查。
如乳房有疼痛,应问清疼痛的部位和性质、痛点是否移动、疼痛与月经有无关系等。
如有肿块,则应问肿块的发生时间、大小、活动度、与月经的关系(如有的肿块经前较硬,经后则变软)。
月经史包括询问初潮年龄和绝经的年龄、周期是否正常、有无紫血块、量的多少、有无痛经等,孕史中应问有无流产,分娩史中有无自己哺乳等,既往史中有无纤维瘤手术史,家族史中有无母系乳腺癌史等。
在望诊中应注意双侧乳房有无大小不均、乳头指向如何、有无乳头凹陷、乳晕部有无湿疹、乳房皮肤有无橘皮样改变和有无凹陷等。
扪诊时的体位,应根据需要,坐位与卧位相结合。
检查的时间最好选择在经后7~10天。
因为,此阶段为乳房生理最平稳时期,容易发现病变。
先检查健侧乳房,再检查患侧乳房。
普通外科学(医学高级):乳腺疾病题库知识点
![普通外科学(医学高级):乳腺疾病题库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63a538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25.png)
普通外科学(医学高级):乳腺疾病题库知识点1、多选提示:乳腺包块穿刺活检病理报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提示:患者切口已拆线,愈合良好。
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结果:雌激素、孕激素受体均为阳性,HER-2表达阴(江南博哥)性。
患者术后治疗应包括().A.抗感染治疗B.化学药物治疗C.内分泌治疗D.放射治疗E.局部理疗F.生物治疗正确答案:B, C, F2、单选女性,32岁。
乳腺癌根治切除术后,雌激素受体阳性,月经周期正常。
采用内分泌治疗宜选用()。
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B.卵泡刺激素C.芳香化酶抑制剂D.己烯雌酚E.他莫昔芬正确答案:E3、单选确定乳房肿块性质最可靠的方法是()。
A.乳房X线检查B.B超C.近红外线检查D.组织学检查E.胆甾型液晶纸显像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组织学检查是确定肿块性质最可靠的方法。
4、单选患者女,56岁,左乳外上象限4cm×3cm肿块,可推动,但患者双手叉腰时肿块活动度明显受限,左腋窝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该患者若确诊为乳腺癌,手术方式应选择()。
A.乳腺癌根治术B.乳腺癌扩大根治术C.保留胸大肌、胸小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D.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E.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正确答案:C5、单选目前认为乳腺癌最有效的检出方法是()。
A.防癌普查体检B.红外线C.B超D.钼钯摄片E.核磁共振正确答案:D6、单选下列哪一项常可提示乳腺病()。
A.月经周期紊乱B.乳房周期性胀痛C.乳房局限性肿痛D.乳房内多个小肿块E.乳房内单个无痛性肿块正确答案:E7、单选对乳房肿块病人,下列哪项检查损伤小且阳性率高()。
A.乳头溢液涂片检查B.钼靶摄片C.红外线热图像检查D.肿块切除活检E.细针肿块穿刺活检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活组织病理检查是最可靠的方法,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损伤办很小。
8、多选检查乳房时,支持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体征是()。
A.乳头内陷B.乳房触痛,有结节感,但无肿块C.乳房皮肤橘皮样改变D.乳房内肿块边界不清、质硬、活动度差E.乳房内结节样肿块、大小不等、质韧正确答案:B, E9、单选女性,38岁。
乳腺良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
![乳腺良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30f81f1b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3.png)
乳腺良性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乳腺良性肿瘤是女性乳腺组织内的非恶性肿瘤,其特点是生长缓慢,一般不恶变,并且边界清晰。
良性肿瘤多为纤维腺瘤、乳腺导管扩张等。
乳腺良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靠乳腺病理学的观察以及相关的临床表现和检查方法。
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常包括局部包块、乳房疼痛、乳头溢液以及乳房外形改变等。
乳腺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多在月经期加重,与女性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
乳房局部包块在乳房不规则地点出现,可触及边界清晰的肿块。
乳头溢液是指乳头或乳晕处分泌的液体,通常为清亮或为血性液体。
乳房外形改变包括乳房增大,乳房轻度痛痒和乳房皮肤色素沉着等。
在临床检查方面,典型的乳腺良性肿瘤多在物理检查中发现,一般可以触及肿块或肿物。
此外,乳腺超声检查也是一个重要的诊断工具。
在乳腺超声检查中,可以观察到肿块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可以帮助鉴别良性和恶性肿瘤。
在超声检查中,良性肿瘤的特征是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部均质,而恶性肿瘤则往往是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内部不均匀。
另外,如果超声检查可疑或需要更加准确的诊断,可以进行乳腺穿刺活检。
乳腺穿刺活检通过将针头插入肿块进行取样,然后送往实验室进行病理学检查。
活检结果可以确定肿块的性质,如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等,并且可以鉴别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
对于乳腺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一般需要区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的特点是生长缓慢,边界清晰,一般不恶变。
而恶性肿瘤通常生长速度较快,边界不清晰,有可能恶变。
对于临床上怀疑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可以做乳腺B超、乳腺核磁共振、乳腺穿刺和乳腺组织活检等检查,以确定肿块的性质。
总之,乳腺良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依赖于乳腺病理观察、临床表现、乳腺超声检查和乳腺穿刺活检等方法。
准确诊断乳腺良性肿瘤对于患者的治疗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及早发现乳腺恶性肿瘤,提高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对于保护女性乳腺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乳腺疾病
![乳腺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18f2c11bcc7931b765ce1590.png)
解剖生理概要
• 淋巴回流:
–①大部分经胸大肌外侧淋巴管→腋窝淋 巴结→锁骨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 乳房上部的淋巴管→胸大肌→胸肌间淋 巴结→锁骨下淋巴结。 –②乳房内侧→肋间淋巴管→胸骨旁淋巴 结→锁骨上淋巴结。
解剖生理概要
• 淋巴回流:
–③双侧乳房皮下淋巴管相互交通。 –④乳房深部淋巴网→腹直肌鞘和肝镰 状韧带淋巴管→肝脏。
乳腺癌
• 1. 手术治疗
– 经典乳癌根治术:整个乳房,包括 肿瘤周围至少3cm皮肤及乳房周围 脂肪组织+胸大肌、胸小肌及其筋 膜+腋窝、锁骨下淋巴结清扫。 – 扩大根治术:上述方式+第二、三、 四肋软骨和肋间肌,胸廓内动、静 脉及胸骨旁淋巴结。
乳腺癌
– 改良(简化)根治术:保留分或全
部胸肌。 – 全乳房切除术:适用于原位癌、微小 癌及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 – 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切除肿块
乳腺纤维腺瘤
• (二)临床表现
– 多见于青年妇女,以20-25岁发病率最 高,15%为多发性,外上象限多见。 – 查体:可触及园形或卵园性肿块,质 韧,橡皮样硬度,表面光滑,边界清 楚,无压痛,活动性好,无乳头溢液。
乳腺纤维腺瘤
• (三)治疗
– 因有恶变可能,故应手术治疗。局麻, 放射状切口,全切,送病检。 – 有条件使用麦默通真空辅助乳腺微创 旋切系统(The Mammotome System)
乳腺癌
• (四)临床表现
– 最早期表现为患乳出现无痛、单发的小 肿块。多见于外上象限,其次为乳头、 乳晕区和内上象限。肿块质硬、表面不 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不易推动, 因无自觉症状,常无意中发现。
乳腺癌
– 早期:侵犯腺叶间垂直的纤维韧带,引 起收缩,局部皮肤稍凹陷→“酒窝征” – 中期:可出现乳房外观、大小及乳头位 置的改变,包括乳头偏移或凹陷。
乳房疾病(外科学第九版)
![乳房疾病(外科学第九版)](https://img.taocdn.com/s3/m/3abb723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b.png)
1. CT:可用于判断是否有肺、肝转移等 2. PET,SPECT
3
急性乳腺炎
一、病因
(一)乳汁淤积
乳汁:理想的细菌培养基
(二)细菌入侵
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二、诊断
(一)病史:(多为产后哺乳的妇女)
(二)体征 :红、肿、热、痛 波动感 (fluctuation)
(三)WBC ↑
(三)手术治疗:
局限性增生病月经后5天,肿块无明显消退者需做活检
1.肿块(性质描述) 2.腋窝及锁骨上下
乳房视诊、扪诊
二、特殊检查
(一)乳房超声检查
1. 肿块性质(实性或囊性)、位置、大小、形状、边界 2. 乳房区域淋巴结情况 3. 彩超可了解病变血供情况
乳腺X线检查+超声:敏感性≈90%,特异度≈95%
二、特殊检查
(二)乳房X线摄影检查
1. 乳腺癌X线表现:常为密度增高块影,边界不规则,或呈毛刺征,可显示砂粒样钙化灶 2. 可发现临床扪查不到肿块的乳腺癌 3. 原位癌的主要检出方法
一、乳腺解剖概述
大乳管近乳头开口1/3段略膨大,称之为“壶腹部”(输乳管窦):乳管内乳头状瘤好发 部位 腺叶间有与皮肤垂直的纤维束,上连浅筋膜浅层,下连浅筋膜深层,称Cooper韧带
二、乳房淋巴引流途径
1.大部分淋巴液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 →腋窝LN→锁骨下LN →锁骨上LN 2.部分乳房内侧淋巴液→肋间淋巴管 →胸骨旁LN →锁骨上LN 3.两乳房间皮下有交通淋巴管,一侧淋 巴液可流向对侧 4.乳房深部淋巴网可沿腹直肌鞘和肝镰 状韧带→肝
乳腺癌X线表现
二、特殊检查
(三)乳腺MRI
1. 乳腺超声和X线检查对病变检出或确诊困难者 2. 腋下淋巴结肿大病人评价乳腺内是否存在隐匿性乳腺癌 3. 多中心病灶,确认病变范围 (乳腺癌术前分期)
乳腺癌护理常规
![乳腺癌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829254b9647d27284b7351ad.png)
乳腺癌护理常规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
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腺癌占女性恶性肿瘤首位。
【临床表现】(一)常见乳腺癌1、乳房肿块(1)早期:表现为患侧乳房出现无痛性、单发小肿块,病人常在洗澡或更衣时无意中发现。
肿块多位于乳房外上象限,质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在乳房内不易被推动。
(2)晚期:乳腺癌发展至晚期可出现:○1肿块固定:癌肿侵入胸筋膜和胸肌时固定于胸壁不易推动;○2卫星结节、铠甲胸:癌细胞侵犯大片乳房皮肤时,可出现多个坚硬小结节或条索,呈卫星样围绕原发病灶;若结节彼此融合,弥漫成片,可延伸至背部和对侧胸壁,致胸壁紧缩呈铠甲状,病人呼吸受限;○3皮肤溃烂:癌肿处皮肤可溃破而成溃疡,常有恶臭,易出血。
2、乳房外形改变:随着肿瘤生长,可引起乳房外形改变。
○1酒窝征:若肿瘤累及Cooper韧带,可使其缩短而致肿瘤表面皮肤凹陷,出现“酒窝征”;○2乳头内陷:,乳腺的纤维组织和导管系统可因肿瘤侵犯而挛缩,牵拉乳头,使乳头偏向肿瘤--侧,病变进一步发展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
○3橘皮征:如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可出现真皮水肿,乳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
3、转移征象○1淋巴转移:最初多见于患者腋窝,少数散在、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无痛、可被推动,继而逐渐增多并融合成团,甚至与皮肤或深部组织粘连。
○2血行转移:乳腺癌转移至肺、骨、肝时,可出现相应症状。
如肺转移可出现胸痛、气急,骨转移可出现局部骨疼痛,肝转移可出现肝大或黄疸等。
(二)特殊类型乳腺癌1、炎性乳腺癌多见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年轻妇女,表现为乳房明显增大,皮肤充血、红肿、发热犹如急性炎症。
检查时整个乳房肿大发硬,但无明显局限性肿块。
炎性乳癌转移早而广,病程进展极为迅速,对侧乳房常被侵及,预后极差。
2、乳头湿疹样乳腺癌初发症状为乳头刺痒、灼痛。
以后出现慢性湿疹样改变,包括乳头和乳晕皮肤发红、糜烂、潮湿,可伴有黄褐色鳞屑样痂皮。
胸部视诊与触诊(包括乳房检查).
![胸部视诊与触诊(包括乳房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afd16a46f242336c1fb95e2b.png)
肺和胸膜视诊
正肺常及和异胸常膜呼视吸诊
四、肺和胸膜触诊
1. 胸廓扩张度(thoracic expansion) 2. 语音震颤(vocal fremitus) 3. 胸膜摩擦感(pleural friction fremitus)
胸廓扩张度
胸廓扩张度
临床意义: 1.一侧扩张度减弱: 2. 一侧增强: 3. 双侧减弱: 4. 双侧增强:
正常乳房(Normal breasts)
正常乳房
正常乳晕
乳房检查可有哪些异常发现?
乳腺癌(Breast cancer)
皮肤桔皮样(Orange peel)改变
技能训练要求
男女分组,SP训练: 1 胸壁及胸廓检查 2 观察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和呼吸节律 3 检查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及胸膜摩擦感 4 在模型上乳房检查
4乳晕
无扩大及色素异常沉着
三、肺和胸膜视诊
1. 呼吸运动类型:胸式呼吸减弱、腹式呼吸 减弱、胸腹矛盾呼吸、呼吸困难
2. 呼吸频率:呼吸过速、呼吸过缓 3. 呼吸深度:呼吸变浅、呼吸变深
(Kussmaul 呼吸) 4. 呼吸节律和幅度:潮式呼吸(Cheyne-stokes
呼吸)、间停呼吸(Biots)及叹息样呼吸
语音震颤
语音震颤
语音震颤
1. 语颤减弱及消失
(1)肺部病变:A.肺泡内含气量过多
B.支气管阻塞
(2)胸腔病变:胸腔积液、气胸、胸 膜增厚粘连
(3)胸壁病变:
2.语颤增强 :肺实变、肺空洞、肺组 织受压
胸膜摩擦感
(一)原理: (二)特点:(1)呼气、吸气均可触到
(2)部位: (3)屏气消失 (三)意义:胸膜炎、胸膜肿瘤、肺部病变累 及胸膜、尿毒症等。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真题解析外科学第十三单元乳房疾病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真题解析外科学第十三单元乳房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4cef67243186bceb18e8bb18.png)
第十三单元乳房疾病一、乳房检查(一)乳房视诊的主要内容及意义(1)双乳是否对称,有无局限性隆起,如果存在提示有病变存在;有无局限性凹陷,即酒窝征,如果出现则提示癌肿或脂肪坏死累及Cooper韧带;有无浅静脉扩张,如果存在是单侧的,多为恶性肿瘤的征象,若为双侧则多因妊娠、哺乳或颈根部静脉受压引起。
(2)乳头:正常乳头应对称,指向前方并略向下。
高低不一,偏向一侧常因癌肿所致。
乳头内陷应区分是先天性还是癌肿性。
乳头皲裂可因婴儿咬破或强力吸吮出现,若同时合并炎性渗出应警惕湿疹样癌。
(3)乳房皮肤:红、肿、热、痛多因炎症引起,大范围发红充血伴水肿应警惕炎性乳癌。
注意有无桔皮样变,此为癌肿侵及浅淋巴管堵塞的结果。
(二)乳房扪诊的方法1.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检查者应在病人侧面,手指并拢用掌面扪。
2.可用左手托乳房,右手扪乳房。
3.检查顺序为乳房外上(包括角状突出)、外下、内下、内上、中央(乳头、乳晕)各区,最后扪查区域淋巴结。
注意不要用手抓捏乳房。
4.扪诊腋窝的正确方法:(以检查左侧为例)面对病人,将其左上肢放松置于检查者左前臂上,以右手指掌面轻而稳的滑动检查腋顶、胸壁、胸大肌旁。
5.腋窝淋巴结的分组:中央组、胸肌组、肩胛下组和锁骨下组。
6.乳头溢液的病因(1)血性溢液多见于乳管内乳头状瘤,少数见于导管内癌;(2)棕褐色溢液多见于乳管内乳头状瘤或乳腺囊性增生病,偶见于乳腺癌;(3)黄色或黄绿色溢液常见于乳腺囊性增生病,偶尔见于乳腺癌;(4)浆液性无色溢液可见于乳腺囊性增生病、早期妊娠或正常月经期;(5)乳样溢液多见于停止哺乳后,如合并闭经,常提示垂体腺功能亢进;(6)服用雌激素、避孕药可导致双侧乳腺行经前浆液性溢液。
乳头溢液应常规涂片行细胞学检查。
[真题]10.中年妇女乳头鲜红色血性溢液应首先考虑(2001,2003)A.乳管内乳头状瘤B.乳腺囊性增生症C.乳腺纤维腺瘤D.乳腺导管扩张症E.乳腺癌答案:A(2001,2003)[真题]15.中年妇女乳头血性溢液应首先考虑A.乳管内乳头状瘤B.乳腺囊性增生症C.乳腺纤维腺瘤D.炎性乳癌E.乳腺硬癌答案:A【ZL】11.乳头血性溢液,最可能的原因是CA.乳腺导管扩张B.乳腺囊性增生C.导管内乳头状瘤D.乳腺纤维腺瘤E.乳腺癌常用的乳房特殊检查方法(1)乳房X线检查:①钼靶X线摄影;②干板静电摄影:具有“边缘增强效应”而产生明显浮雕感,影像对比性强。
乳腺疾病问诊内容
![乳腺疾病问诊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9a25a7b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4.png)
乳腺疾病问诊内容介绍乳腺疾病是指乳房中发生的各种异常病变,包括乳房肿块、乳房疼痛、乳房发炎、乳房增生等。
乳腺疾病是女性常见的疾病,也可罹患男性。
乳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保护乳腺健康至关重要,因此乳腺疾病的问诊非常重要。
乳腺疾病的种类乳腺疾病可分为良性疾病和恶性疾病两大类。
良性疾病良性乳腺疾病是指乳腺组织发生的一系列非癌变的疾病。
常见的良性乳腺疾病包括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炎等。
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是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改变引起的乳腺组织增生。
它常常在月经周期中出现,乳房会感觉肿胀和疼痛。
问诊内容: 1. 病史询问:询问乳房是否感觉肿胀和疼痛,以及有无月经周期的影响。
2. 疼痛特点:询问疼痛的部位、程度、性质和放射痛的情况。
3. 是否有包块:询问乳房是否有包块或结节。
4. 是否有分泌物:询问是否有乳头分泌物的情况。
恶性疾病恶性乳腺疾病是指乳腺组织发生的癌变,即乳腺癌。
乳腺癌乳腺癌是乳腺组织中恶性肿瘤的一种。
早期乳腺癌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癌症的发展,乳房肿块、乳房疼痛、乳腺溢液和皮肤改变等症状可能出现。
问诊内容: 1. 乳房肿块:询问乳房肿块的发现时间、位置、大小、质地和活动情况。
2. 乳房疼痛:询问乳房疼痛的性质、程度和放射痛的情况。
3. 乳腺溢液:询问是否有乳房溢液,如有,其颜色、性质和出现情况等。
4. 皮肤改变:询问乳房皮肤是否有凹陷、皮肤红肿、皮肤绒毛或溃疡等情况。
问诊方法问诊是乳腺疾病诊断的重要步骤之一,良好的问诊技巧有助于准确判断疾病类型。
病史采集病史采集时,医生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病情描述:询问患者的症状、起病时间、发病经过等。
2.既往病史:询问患者是否有乳腺疾病、其他疾病以及手术史等。
3.家族史:询问患者的亲属是否有乳腺癌等相关疾病。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通过观察、触摸和听诊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以获取更多信息。
1.乳房触诊:检查乳房肿块、肿块的性状、活动情况等。
乳腺自我检查方法
![乳腺自我检查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13ad3e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9.png)
乳腺自我检查方法乳腺自我检查是一种简便、无创的方法,可以帮助女性发现乳腺异常。
早期发现乳腺问题,能够提高治愈率并降低病情的恶化风险。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乳腺自我检查方法。
1. 可视检查:首先,站在镜子前,双手放在腰部,检查乳房外观,注意观察其形状、大小和颜色是否有明显变化。
如果发现有皮肤潮红、凹陷、偏移、皮下结节等异常,应及时就医。
2. 触摸检查:靠后的触摸检查是指躺在床上,将右手放在头下,用左手的平指、中指和无名指,轻柔地按压右乳房。
按压时,要用轻柔的触感,通过手指的滑动来感受乳房组织。
从乳房外侧开始,按压向乳头方向推进,同时观察有无结节、肿块或其他异常感觉。
重复相同的检查步骤,检查左侧乳房。
3. 淋巴结检查:同时,也需要检查腋窝淋巴结区域。
轻轻地用指尖按压腋窝区域,寻找有无肿块或其他异常感觉。
正常情况下,淋巴结应该是柔软、无坚硬感,无痛觉。
4. 乳头挤压检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乳头,轻轻挤压,观察有无乳头溢液。
若有液体溢出,应注意观察其颜色、气味等相关特征。
此外,还应每个月在月经结束后的第7-10天进行乳腺自我检查。
因为月经结束后,乳房肿胀消退,检查时更容易发现异常。
需要注意的是,乳腺自我检查并不能取代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检查。
如果发现乳房异常,应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另外,还有一些预防乳腺疾病的方法:-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避免长时间接触致癌物质及放射线-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部乳房清洁- 定期进行乳房检查和乳腺超声检查,尤其是有乳腺疾病家族史的女性总之,乳腺自我检查是非常重要的乳腺健康管理方法,可以帮助女性早期发现乳腺问题。
但仅仅依靠自检是不够的,定期就诊和专业医生的诊断依然十分重要,只有通过综合的检查才能更准确地了解乳房的健康状况。
以上所介绍的方法和预防措施可以作为参考,但最终还是应该根据个人情况与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决策。
乳腺疾病 PPT课件
![乳腺疾病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73e0c1fbed5b9f3f90f1c41.png)
24
乳房肿瘤
四、乳腺癌: 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全身恶性肿 瘤的7~10%,近年来有超过宫颈癌而占首位的趋势。
病因: 尚不清楚,但与年龄和遗传有关。20岁前少见, 20岁后渐上升,40-50岁较高。初潮年龄早,绝经年 龄晚、不孕与乳腺癌有关,一级亲属中有乳癌病史 者,发病是普通人群的2-3倍。
26
乳房肿瘤
四、乳腺癌: 3.浸润性非特殊癌:包括浸润性小叶癌、浸润 性导管癌、硬癌、髓样癌(无大量淋巴细胞浸润)、 单纯癌、腺癌等。此型分化低,预后较差。且是乳 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80%。判断预后需结合临 床。 4.其他罕见癌:炎性乳腺癌 乳头湿疹样乳腺癌
27
乳房肿瘤
四、乳腺癌:转移途径: 1.局部扩展:癌细胞沿导管或筋膜间隙蔓延,继而 侵及Cooper韧带和皮肤。 2.淋巴转移: ⑴癌细胞经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同侧腋窝淋 巴结→锁骨下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胸导管或右 淋巴管→静脉→远侧 ⑵癌细胞→胸骨旁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入 血。
22
乳房肿瘤
二、乳管内乳头状瘤 多发于40~50岁中年妇女,多发生在近乳头的乳 管壶腹部,瘤体很小,其血管丰富,易出血。 临床表现: 1.乳头溢血; 2.乳晕区扪及圆形、质软、不与皮肤粘连的肿 物; 3.乳管造影可协助诊断。 治疗:有恶变可能,6~8%。应早期手术。
23
乳房肿瘤
三、乳房肉瘤: 较少见,治疗以单纯乳房切除。
21
乳房肿瘤
一、乳房纤维腺瘤 随访观察:每半年检查一次(B超或钼靶)。 手术方法: 1.传统切除术。直观有效,但美观效果差。适 应于>3.0cm的较大纤维腺瘤或依据医师判断适合选 择切开法的患者。 2.真空辅助空心针微创旋切术。适应于直径 ≤3.0cm的纤维腺瘤患者。要在B超或钼靶引导下进 行,具有创伤小、外观影响小的特点。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乳腺疾病诊断与治疗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乳腺疾病诊断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6fc792f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73.png)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乳腺疾病诊断与治疗急性乳腺炎西医病理发病原因主要有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两个方面。
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少数可为链球菌感染。
中医病因病机本病多因妇女产后乳头损伤、外邪入侵,乳汁过多、情志内伤、饮食不节等导致乳汁蓄积,乳络阻塞,气血凝滞,热毒蕴结而成。
毒盛时久则可化腐成脓。
临床表现与检查(一)临床表现1.症状(】)乳房肿胀疼痛。
(2)发热。
(3)其他症状:初起时可出现骨节酸痛、胸闷、呕吐、恶心等症状;化脓时可有口渴、纳差、小便黄、大便干结等症状。
2.体征初起时患部压捕,结块或有或无,皮色微红或不红。
化脓时患部肿块逐渐增大,结块明显,皮肤红热水肿,触痛显著,拒按。
脓已成时肿块变软,按之有波动感。
(二)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
2.穿刺抽脓病变部位较深者,必要时应在局麻下行穿刺抽脓,以确定脓肿的存在。
3.B型超声波检查对脓肿部位较深者可明确脓肿的位置。
西医治疗(1)本病早期宜用含有IOO万U青霉素的等渗盐水20In1注射在炎性结块四周,必要时每4~6小时重复1次,能促使早期炎症灶消散。
(2)应用足量广谱抗菌药物,可选用青霉素、红霉素、头碘类抗生素等。
(3)脓肿形成后宜及时切开排脓。
(4)感染非常严重或脓肿切开引流损伤乳管者,可终止乳汁分泌。
1.肝胃郁热证(初起)证候:乳房肿胀疼痛,乳汁排泄不畅,患部微热触痛;可伴有畏寒发热,口渴等:舌质淡红或红,苔薄黄,脉弦或浮数。
治法:疏肝清胃,通乳散结。
方药:瓜萎牛劳汤加减。
2.热毒炽盛证(成脓)证候:肿块逐渐增大,呈持续性搏动性疼痛,壮热,同侧腋窝淋巴结肿病。
治法:清热解毒,托里透脓。
方药:瓜篓牛著汤合透脓散。
3.正虚毒恋证(溃后)证候:溃后疮口脓水不断,收口迟缓,伴有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脉细。
治法:益气活血养营,清热托毒。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乳腺增生病临床表现与检查(一)临床表现1.症状J s D乳房内肿块。
怎样做乳腺的自我检查
![怎样做乳腺的自我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63ad19eb7375a417876f8f67.png)
怎样做乳腺的自我检查近些年来,随着整个社会对女性的关注度的提升,女性的健康问题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重点。
数据表明,在众多危害女性健康的疾病中,乳腺疾病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
特别是近年来乳腺疾病的患病率一路飙升,在这其中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乳腺癌。
所以,掌握必要的乳腺自查方法对于发现早期乳腺的异常情况有着重要意义。
接下来就与读者分享一些和乳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一、何谓乳腺疾病?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的对乳腺疾病有所了解,一般在临床上是这样定义乳腺疾病的:乳腺疾病是指来自于乳腺体本身及其相关组织(乳头等)的疾病。
二、乳腺疾病的致因环境条件不佳,污染严重、饮食的不卫生、生活工作的压力、爱生闷气、紧心理压力得不到释放等诸多原因以及人为的一些因素都是导致女性乳腺疾病的诱因。
三、乳腺疾病的分类及临床表现医学界通常这样分类乳腺疾病,常见的包括乳腺发炎类疾病、乳腺良性疾病、乳腺恶性疾病等。
(一)乳腺发炎类疾病多出现在初产妇身上,表现为乳房胀痛、发热(乳房外皮温度升高)、畏寒,也可能会有乳液外溢;(二)乳腺良性疾病该类疾病症状和乳腺炎的症状基本一致,会出现肿块,但肿块活动性较强,最常见的就是乳腺增生性疾病,比如:乳腺增生;(三)乳腺恶性疾病这类疾病的症状和良性疾病的症状有些相似,区别的是肿块基本不动,而且摸起来很硬,像有东西固定住一样,而且并不会很痛,容易被忽视,常见的就是乳腺癌。
四、乳腺自查的重要性乳腺癌是女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所有女性肿瘤疾病中高居第一位,每年会有150多万的女性会受到乳腺癌的困扰,据统计,每14分钟就会有人死于乳腺癌。
所以,进行乳腺自检对于早期的乳房疾病的预防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五、乳腺自检的优点、注意事项及方法(一)优点乳腺的自检是乳腺癌在预防,甚至是发病初期治疗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这种自检存在着操作简易、没有检查花销、检测周期短、无痛、不需过长时间等待检查结果等优点。
乳腺科实习报告总结
![乳腺科实习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612302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29.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乳腺疾病已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为了更好地了解乳腺疾病的特点、诊断与治疗,提高自身的临床实践能力,我于2023年在某知名医院乳腺科进行了为期四周的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乳腺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原则;2. 掌握乳腺疾病的临床操作技能,如乳腺检查、穿刺活检等;3. 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4. 为今后从事乳腺疾病诊疗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习内容1. 乳腺疾病的病因与病理实习期间,我了解到乳腺疾病主要包括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乳腺癌等。
这些疾病的病因复杂,与遗传、激素、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病理上,乳腺疾病可分为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2. 乳腺疾病的临床表现乳腺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乳房肿块、疼痛、乳头溢液、皮肤改变等。
其中,乳房肿块是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房出现质地坚硬、边界不清的肿块。
3. 乳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乳腺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
治疗方面,良性肿瘤可采用手术、药物或观察等方法;交界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则需进行手术、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
4. 临床操作技能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乳腺检查、穿刺活检等临床操作。
通过观摩和实际操作,我掌握了以下技能:(1)乳腺检查:包括视诊、触诊和乳腺超声检查,以发现乳房肿块、皮肤改变等异常情况。
(2)穿刺活检:在乳腺肿块部位进行穿刺,获取病理组织,以明确诊断。
5. 沟通与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我积极与患者、医生、护士等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病情、需求和心理状态。
同时,我还参与了科室的日常工作和会议,与同事们共同探讨病例、分享经验,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实习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将所学的乳腺疾病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思维能力。
2. 掌握临床操作技能在实习期间,我掌握了乳腺检查、穿刺活检等临床操作技能,为今后从事乳腺疾病诊疗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乳腺疾病自查技巧
![乳腺疾病自查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36aaa9ee518964bce847c59.png)
乳腺疾病自查技巧发表时间:2013-05-17T16:30:03.9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1期供稿作者:冯珍[导读] 约有1/3的病人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可偶发、阵发或者是持续性,多为隐痛,钝痛,牵拉痛或者刺痛。
冯珍 (甘肃省定西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 743000)【中图分类号】R655.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1-0157-01 【摘要】目的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使其能够掌握乳腺疾病自查技巧或自我保健意识,降低乳腺癌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图片、示范、讲解、发放宣传材料;效果人群认知程度由30%增加到80%。
【关键词】乳腺自查技巧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已超过宫颈癌(40—60岁是乳腺癌的最好发年龄),成为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1]。
绝大部分乳腺疾病是由病人自己发现的。
定期的乳房自查有助于及早发现乳房病变。
故应指导妇女乳房自查技能,以利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其发病主要与雌激素改变和紊乱有密切关系,另外与遗传、哺乳、生育、高脂肪饮食、肥胖、乳腺良性疾病等也有关。
尤其是有家族史、一侧患乳腺癌的病人、乳腺良性疾患或已婚未育者以及高脂肪饮食者。
自查技巧一、自查时间月经后7—10天。
二、年龄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可能与年老者雌酮含量增高有关。
三、乳房视诊1.体位站在镜前以各种姿势,如:两臂放松垂与身体两侧,双手撑腰,向前弯腰或双手高举枕头于头后。
2.观察内容①外形,比较双侧乳房大小、形状是否对称,轮廓有无改变②乳头有无内陷及太高、偏移、糜烂,用拇指及四指轻轻挤压乳头有无溢液③乳房皮肤:有无局部皮肤轻微下陷、红肿、静脉曲张、结节等。
④两侧腋窝和锁骨上窝有无肿胀和隆起。
四、乳房触诊1.体位和顺序:①坐位,左臂上举,手放在头顶上方,用右手检查左乳房,按顺序以乳头为中心,外上→外下→内下→内上→腋窝→乳头,同法检查对侧。
乳腺疾病的视诊与扭诊
![乳腺疾病的视诊与扭诊](https://img.taocdn.com/s3/m/ef5ac02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09.png)
乳腺疾病的视诊与扭诊乳腺疾病是女性的常见病,尤其是乳腺增生和乳腺炎,给女性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视诊和扭诊是乳腺疾病诊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乳腺疾病的概述乳房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一部分,由乳头、乳晕、乳管、乳腺组织等组成。
乳腺疾病是指乳腺组织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的病变,包括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纤维瘤、乳腺癌等。
这些疾病一般都会引起乳房的肿块、疼痛、乳汁分泌异常等症状。
二、视诊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视诊是医生通过观察病人的外部体征,了解病情的一种方法。
在乳腺疾病中,视诊可以观察到乳房的大小、外形、色泽、乳头有无分泌物等情况。
对于乳腺增生、乳腺炎等良性疾病,视诊可以发现乳房的肿块、变形、发红、热痛等症状;而对于乳腺癌等恶性疾病,视诊可以发现乳房变形、肿块硬化、皮肤凹陷等症状。
因此,在乳腺疾病的早期诊断中,视诊非常重要。
三、扭诊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扭诊是指医生对乳房进行手工触诊,以了解乳房组织的密度、硬度、大小等情况。
在乳腺疾病中,扭诊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诊断方法。
医生可以通过扭诊来确定乳房是否有肿块、肿块的位置、大小、硬度、边缘是否光滑等情况,从而对乳腺疾病进行初步的判断和诊断。
扭诊时,医生应该掌握正确的方法,避免伤害患者的乳腺组织。
四、如何预防乳腺疾病预防乳腺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女性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
以下是一些预防乳腺疾病的方法:(1) 固定卫生巾不宜过久:乳腺疾病往往与雌激素水平有关,长时间使用固定卫生巾容易引发乳腺疾病。
(2) 定期进行乳房自检:女性应该每月进行一次乳房自检,尽早发现乳腺疾病。
(3) 控制体重:肥胖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女性要注意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体型。
(4) 定期体检:女性应该每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检查或超声检查,尤其是40岁以上的女性。
结语:视诊和扭诊是乳腺疾病诊断中非常重要的方法,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疾病有着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乳腺疾病212.怎样进行乳腺视诊及扭诊?检查应在光线明亮处,让病人坐正,两臂下垂,或病人平卧,充分显露乳房。
视诊观察双乳房是否对称,乳腺肿物较大,尤其在发育较差的小乳房,可观察到肿物部位局部隆起。
局限性凹陷是否存在,这现象常在乳腺癌侵犯了皮肤Coe韧带,使之韧带收缩所致;但是这现象可在脂肪坏死时见到,这现象在病人双臂交叉于颈后、前俯上半身或用手抬高整个乳房时尤为明显。
观察乳房表浅静脉是否扩张,一侧乳房浅静脉扩张常是乳腺癌或肉瘤的象征。
乳房皮肤呈“桔皮样”改变是癌细胞侵人表浅淋巴管引起堵塞所致。
乳房皮肤充血水肿除化脓性乳腺炎外,还应想到炎症性乳腺癌的可能。
视诊时还应观察双侧乳头是否对称,正常乳头双侧对称,指向前方并略向外下。
乳头内陷常见乳腺癌,但在乳腺浆液性乳腺炎时也常发生乳头内陷。
乳头双侧不对称也可见于一侧乳腺癌浸润可使乳头牵向病灶侧或使乳头抬高。
乳头及其乳晕皮肤湿疹样改变应想到乳头湿疹样癌(Pp病)。
们诊主要检查乳房肿块及其性质。
检查时医生在病人侧面,乳房肥大下垂时,可让病人平卧,肩下垫小枕,们诊时用手掌按一定循序,可以先从外上、外下、内上、内下、中央等象限区。
们诊时要轻,不要用手指抓捏乳房组织,否则会把抓捏到的乳房组织误认为肿块。
中央区肿块不易们到,可左手托乳房,用右手们诊。
乳房下部肿块,常被下垂的乳房掩盖,可托起乳房或让病人平卧举臂,然后进行检查。
乳房深部肿块如们诊不清,可让病人前临上半身再检查。
形喷肿块后、应注意肿块大J、。
,边界是否清楚,外形是否整齐,表面是否光滑,与周围组织是否粘连,肿块硬度如何,乳腺癌肿块,常呈现边界不清,表面不光滑,硬如石。
肿块可与皮肤粘连,较晚期乳腺癌可侵犯胸肌与胸肌粘连,病人以患上肢用力又腰,使胸大肌紧张检查肿块活动度;可知肿块是否与胸肌粘连。
检查肿块活动度时,可采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测试。
乳房中央区域们诊时应同时观察乳头有无溢液,并记录溢液的性质。
在乳房们诊时还应进行腋窝们诊,主要检查腋窝淋巴结是否肿大,腋窝淋巴结有4组:胸肌组、中央组、肩脚下组、锁骨下组,应依次检查。
检查者面对病人,用右手们其左腋,用左手扔其右腋,检查腋窝侧上肢举起,检查者手指掌面对着病人胸壁,然后嘱病人放下上肢,搁置在检查的前臂上,于是用手指滑动作腋顶自上而下地们诊中央组淋巴结,继而将手指掌面转向腋窝前臂,在胸大肌深面们查胸肌组淋巴结。
们查腋窝后壁肩肿下组淋巴结时,宜站在病人背后,触摸其背阔肌前内面。
最后触摸锁骨上下淋巴结,并且要检查对侧腋窝的淋巴结,检查时应注意淋巴结大小、数量、硬度及活动度。
213。
乳头溢液的临床意义?●溢液性质分为:血性、浆液性、乳汁性及脓性。
●血性乳头溢液:最常见的是导管内乳头状瘤,其次是乳腺癌,乳腺癌中导管癌最常见,少数乳腺增生也可见血性乳头溢液。
1.血性乳头溢液伴有单个肿物,且肿物位于乳晕以外时,乳腺癌可能性大;2.虽然不伴有肿物,但乳腺照相可见砂粒样钙化者,乳腺癌可能性大;3.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未找到乳腺癌细胞,但不能除外乳腺癌;4.对伴有肿物的血性乳头溢液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诊断乳腺癌的最好方法;5.血性乳头溢液的导管碘油造影对乳腺癌与导管内现头状瘤的鉴创诊断意义不大。
6.血性乳头溢液发生在男性或40岁以上女性,溢液发生在单乳,持续时间短者,乳腺癌的可能性大。
●乳头溢液中浆液性为最常见,约占50%。
血性次之,约占30%。
乳汁性及脓性少见。
214.乳腺X线检查及乳腺内钙化临床意义?●常用的方法是钥靶X线摄影术和平板静电摄影术。
●铂靶X线的穿透性较弱,故便于区别乳腺内各种密度的组织,可发现较小的肿块并较为清晰地观察其形态和结构。
●摄片见到的良性病变,块影密度均匀,周围常有—透亮度较高的脂肪圈,如有钙化影,常较粗大而分散,周围组织有受推移现象。
●恶性病变的块影多不规则或呈分叶状,中心区密度较高,有些肿块的边缘呈毛刺状,如有钙化影,多细小而密集,并可见于肿瘤范围以外的组织中,有时可见增粗的血管影,肿块周围组织可因肿瘤浸润而扭曲变形,邻近皮肤则可有增厚凹陷●干板静电摄影具有“边缘增强效应”而产生较明显的浮雕感大大增强了影像的对比性。
●关于良性乳腺病与恶性钙化有无区别,我们经验证明两者无区别。
●乳腺癌钙化部位主要在癌细胞巢及坏死灶中,而发生在癌灶周围的少见。
所以,用细针穿刺乳腺内钙化灶区域,进行细胞学检查,可早期发现乳腺癌。
21.怎样进行乳腺活组织病理检查及细针穿刺吸引细胞学检查?●乳腺全部切除时或作乳腺癌根治手术时,术前必须有准确的病理检查。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方法来代替活组织检查。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方法:病人平卧,触到乳腺肿物,一手固定肿物,另一手持针,可用10rnl注射针管,针头可用21号(7号),在肿物不同方面重复穿刺吸引,维持负压退针,把吸引物注射到载物片上,涂片,立即固定在95%酒精内,15-20分钟后,行HE染色,镜检。
205 216怎样预防及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产后哺乳的女性,尤其初产妇。
●发病多在产后2-4周内。
乳汁淤积是发病原因之一。
●乳头破损使细菌沿淋巴管人侵是感染的主要途径。
●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预防关键在于避免乳汁淤积,同时防止乳头损伤,并保持其清洁。
●在脓肿形成前,除给广谱抗生素外,应暂停哺乳以保证婴儿健康,可借助于吸乳器,使乳汁排空,热敷以利早期炎症消散●水肿明显者可用25%硫酸镁,湿热敷。
●脓肿形成后,立即切开引流,为避免手术损伤乳管而引起起乳瘘,应按轮辐方向作切口。
●深部或乳房后脓肿可沿乳腺下缘作弧形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引流。
●乳晕下脓肿则作沿乳晕边缘的弧形切口。
●切开后应以手指探人脓腔分离多房脓肿间隔膜以利引流。
●为了使引流通畅,切开应在脓肿最低部位,或另加切口。
●如炎症明显而未见波动,应在压痛最明显处进行穿刺,及早发现深部脓肿。
●终止乳汁分泌:口服己烯雌酚l-2mp,每日3次,共2-3日。
21.怎样诊断及治疗乳腺结核?乳腺结核三大特征:●30岁左右曾生育、哺乳的妇女;●病程长,发展缓慢●乳腺肿块大小不一,通常肿块边界不清,硬软不一,可与表面皮肤粘连,但不形成桔皮样改变,有时可有溃疡及瘦管形成。
●要注意与乳腺癌鉴别21.乳腺增生病与乳腺癌的关系怎样?●腺病型:肿块界限不清,切面灰白色伴有颗粒状黄色区,镜下可见小叶增大,形态不规则,导管上皮增生,间质纤维化。
●小叶或导管上皮增生型:界限不清扁圆形,肿块切面灰白色,质韧,镜下所见小叶数目增多增大,但境界清楚,导管上皮增生。
●导管扩张型:病理表现肿块不规则,切面灰白,可见扩张导管。
镜下所见:导管扩张,伴有导管上皮增生,间质纤维化。
●囊肿病型:病理表现为肿块界限不清,切面灰白,可见大小不等囊腔,镜下所见,导管或腺泡扩张,形成大小不等囊腔,囊肿上皮增生,伴有乳头形成。
●乳腺纤维硬化型:其病理表现为形状不整,肿块切面灰白,半透明,质硬韧,间质明显纤维化,小叶萎缩。
●小叶及导管上皮增生型与癌关系密切。
乳腺增生病癌变率低,并且与乳腺增生病的类型有关。
21.乳腺屡怎样形成,如何治疗?●报道乳腺瘘至今已有40年余,但临床上仍然有人把此病误诊为慢性乳腺炎,以至反复切开引流,瘦管长期不愈。
乳腺疹形成与乳腺导管扩张症有关。
乳腺导管扩张症是指乳腺大导管扩张,主要病理变化为导管壁慢性炎症,管腔阻塞,管腔内上皮萎缩,管壁纤维化,管周围组织有大量浆细胞浸润,因此又称此病为浆细胞性乳腺炎。
●乳腺导管扩张症在乳腺瘘形成以前常有乳晕下慢性炎性肿物,这时可切除炎性肿物一期缝合治愈。
●除了早期切除扩张导管外,还要彻底切除乳晕下炎性肿物。
●治疗:保留乳头的乳腺接管及其周围炎性搬痕组织切除,并作一期缝合。
220.乳腺有哪些常见良性肿瘤?●乳腺纤维腺瘤:与雌激素密切关系。
好发年龄在性功能旺盛时期(18-25岁),妊娠期增长快,好发于乳腺外上象限,乳房肿块外,病人一般无自觉症状。
肿块生长缓慢,触之质韧,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极易活动。
乳腺纤维瘤属良性,极少恶变:上皮部分恶变为癌,结缔组织恶变为肉瘤,一旦发现,应手术切除。
●乳管内乳头状瘤这种肿瘤多见于40-50岁女性,75%发生在大乳管近乳头的膨大部分。
瘤体很小,带蒂而有绒毛,且有很多壁薄的血管,故极易出血。
临床上首先表现乳头血性溢液,肿块不易触到。
有时在乳头附近可触及小肿物,轻压肿物,可见乳头血性溢液,乳管堵塞时,可致乳腺痛。
乳管碘油造影可见到在大乳管内充盈缺损,这样可帮助诊断。
6%-8%病例有发生恶性变,故应争取早日切除。
221.乳腺癌有哪些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最常见(75%)。
早期癌组织突破导管壁,并向导管外浸润生长。
●导管内癌:这种癌仅在导管内生长。
不突破导管壁●髓样癌:常见50岁以下女性,似有完整包膜,不易与良性肿瘤鉴别,显微镜下可见癌细胞大,多形性,细胞伴有大的核,最突出表现为淋巴细胞浸润,有时易误诊为淋巴瘤,预后较好。
●小叶癌:起源于乳腺小叶或终末导管,原位小叶癌&浸润小叶癌。
●粘液癌:癌细胞分泌粘液,发病年龄大,转移较少,纯粘液癌预后较好。
●乳头状癌:可浸润到导管周围组织间隙。
浸润乳头状癌比浸润导管癌预后好。
●炎症性乳腺癌:这种乳腺癌临床表现为肿瘤所在乳房,呈炎性,皮肤红肿,温度高。
引起炎症现象原因为分化不良的肿瘤细胞广泛栓塞皮肤内淋巴管所致。
这种癌预后较差。
术前应该通过放射治疗及化疗一疗程。
222.乳腺癌有哪些转移途径?●直接浸润:直接侵人皮肤、胸筋膜、胸肌等周围组织。
●淋巴转移1.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是最先发生。
2.胸大肌外侧缘淋巴管→同侧腋窝淋巴结→锁骨下淋巴→胸导管→静脉→全身转移。
3.淋巴管→胸骨旁淋巴结→(或)锁骨上淋巴结。
4.经皮肤淋巴管→对侧腋窝淋巴结。
●血行转移:淋巴系统→血,直接到血。
肺、骨、肝。
在骨骼依次为椎体、骨盆、股骨。
乳腺的引流淋巴结●腋淋巴结:1.腋前组:。
2.腋后组:又称肩肿下组。
3.腋中间组:即腋窝基层(顶)的中央。
4.腋外侧组:位于腋静脉外2/3殿。
5.腋锁骨下组:又称内侧组或“哨兵淋巴结”。
6.胸肌间组(rotter):位于胸大、小肌之间。
7.内乳组:(胸骨旁):手术或放疗疗效皆佳。
8.锁骨上组;非手术治疗范围。
9.乳腺癌根治术时,除锁骨上淋巴结难以清除外,其余各组均在切除范围;10.胸小肌为界将腋淋巴结分为外(1、2、3、4),中(6),内(5、7)组,●内乳(胸骨旁)淋巴结;乳内动、静脉周围、分布1—6肋间隙。
以第一肋间数目最多,平均6校。
少数者在腋淋巴结尚未发生转移之前,该处已出现转移。
因此,胸骨旁和腋淋巴结组同为乳腺淋巴引流的第一站。
●锁骨上淋巴结组:锁骨上淋巴结与纵隔淋巴结同为转移的第二站。
●乳腺内下:引流至上腹区,穿腹壁达膈下或肝脏●乳腺外下:引流与腹壁浅淋巴从相连,临床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