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大一统教学设计
汉武帝的大一统 教学设计
《汉武帝的“大一统”》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二、教学目标⑴知识与能力:了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解决匈奴问题的史实,进一步探讨这些措施所起的作用,为正确评价汉武帝做必要的史实积累。
⑵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教科书,提取教科书和其他资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的时代特征,初步学会评价“汉武帝”对历史的影响。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巩固下来,儒家思想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多年的思想基础。
通过学习汉武帝的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认识统一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
三、教学重点了解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四、教学难点对汉武帝巩固统一的历史功绩进行评价五、教学环节【导入新课】忆一忆:西汉王朝是谁于何时建立的?文帝、景帝时采取什么政策恢复和发展经济?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什么?【出示目标】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自主学习】1.《导学案》P29第1题2.汉武帝是如何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的?3. 《导学案》P29第3题4.经略边疆(军事上的大一统措施)(1)北部任用、抗击匈奴;(2)西部汉武帝两次派出使西域(今新疆及以西地区),在今新疆设。
公元前60年将其改为,从此,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广大地区统属于西汉。
(3)南部设置了郡和,汉武帝还在西南设置了郡县。
(4)作用:改善了民族关系,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奠定、巩固发展国家起了积极作用。
【合作探究】1.《导学案》P30第2题“共同讨论的问题”2. 汉武帝为达到“独尊儒术”的目的,采取了那些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 《导学案》P29第2题【课堂小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的措施:1.政治上2.经济上3.思想上4军事上【拓展交流】材料:汉武帝统治中后期,连年征战,国库空虚;加上他奢侈迷信,重用酷吏,人民处境越来越差,武帝晚年,西汉社会出现动荡,农民不断暴动。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策,让西汉王朝成为举世瞩目的强盛帝国,也让历史铭记了这位伟大的帝王。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二、新课探究一、播放视频,回顾西汉初年的现状。
过渡:经过西汉初年几位皇帝的努力建设后,经济发展了,国家元气恢复了,但同时也问题重重。
讲述:公元前140年,年仅16岁的汉武帝刘彻登上帝位后便发布了第一道诏令。
展示:建元元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列侯……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
教师总结:汉武帝颁布的第一道诏书是求贤,要求大臣们为他举荐治理国家的人才。
这说明汉武帝并没有仅仅满足于经济上的富足,也不打算“无为而治”,而是希望有所作为。
思考:汉武帝想要有所作为是指他想要做什么呢?【解释内涵】大一统:中央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过渡:对于此时的汉武帝,想要继续巩固自秦始皇以来开创的大一统局面,并非容易之事,放在他面前都有什么问题呢?他需要攻克哪些难关才能实现宏愿呢?1、观看视频;2、回答:大一统。
一、武帝的帝国业:政治一统1、展示:2、展示:材料一:材料二: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提问:阅读材料,找出汉武帝实现政治大一统的路上有何难题?教师整理:诸侯王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3、讲述:早在汉景帝即位后,他已发现群过并行制导致地方王国势力坐大的问题。
在大臣晁错的建议下,他采用1、观察图片,了解郡国并行制;2、分析材料,提升史料阅读与分析能力,总结汉武帝在政治上面临的问题:诸侯王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3、了解汉景帝削弱方国力量的基本历程和结果,对汉景帝与汉武帝在处理地方问题上采用的政策的区别有一定的感知;4、回答:推恩令;5、小组讨论,理解“推恩令”与削藩相比的微妙之处,加深理解,提升思维;6、思考问题,回答:问题二——地方豪强与官府分庭抗礼,解决措施——建立刺史了强硬的措施——削藩,直接削夺藩王的封地,却引发了七国之乱。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举措。
2.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影响和意义。
3.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和作用。
教学难点:分析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原因和成就。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出示一张图,上面是汉武帝的画像,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看到的画像,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传授(15分钟)1.老师介绍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历史背景,并让学生回顾一下刘邦建立大汉江山的过程。
2.老师讲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主要措施,包括内政、军事和外交方面的举措。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措施的作用和意义。
3.在讲解过程中,老师适时给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三、讨论与活动(30分钟)1.老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讨论一个措施的作用和影响,并撰写相关材料。
2.学生展示小组讨论成果,并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老师鼓励学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原因和成就,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多重原因和复杂性。
四、拓展延伸(20分钟)1.老师布置小组作业: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历史背景类似的事件,并分析该事件的因果关系。
2.学生进行小组研究和讨论,并撰写研究报告。
3.学生展示小组研究成果,并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
老师评价并点评学生的研究报告和展示。
五、作业和反思(5分钟)1.布置反思作业:学生针对本课内容进行反思,写下自己的体会和问题。
2.学生完成反思作业并交给教师。
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来展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相关措施和影响。
2.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和合作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图片、视频资料。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资料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汉武帝的大一统教案
汉武帝的大一统教案【篇一:汉武帝大一统教学设计】岳麓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课第15 课《汉武帝“大一统”》教案杨秋华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汉武帝通过颁布“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等措施及产生的作用,为正确评价汉武帝做必要的史实积累,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a通过情景剧《汉武帝的烦恼》让学生了解汉武帝面临的问题,学生自主学习为汉武帝解忧;b引导学生学会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理解汉武帝“大一统”时代特征并正确评价汉武帝。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汉武帝通过政治思想军事等措施实现大一统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为中国统一的多民主国家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二、教学重点、难点本课重点:了解汉武帝开创“大一统”所采取的措施。
难点:推恩令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教法与学法1、教法:情景再现法、讲授法、提问启发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
2、学法:自主学习、阅读法、观察法、合作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视频情景剧剧本和道具奏折五、教学过程上课之前,播放视频《汉武大帝》片头,【导入】幻灯片:汉武帝像师:汉武帝刘彻,汉景帝之子,生于前156年,16岁登基为皇。
同学们来谈谈你所知道的汉武帝。
生:学生谈谈自己所知道的汉武帝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汉武帝,去了解汉武帝如何开创“大一统”的。
幻灯片展示课题第15课汉武帝“大一统”【新授】(一)汉武帝的烦恼师:作为16岁登基的少年天子,刘彻有喜有忧,喜的是他继承了一个逐渐强盛的王朝,忧的是父辈们留下了一些足以动摇国之根本的疑难问题,他究竟忧心哪些问题呢?请看历史剧《汉武帝的烦恼》(幻灯片)师:(鼓掌)剧中汉武帝有哪些烦恼?师:归纳①政治:王国问题②思想:思想不统一③边疆:匈奴问题,这三大问题都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二)为汉武帝分忧师:穿越时空:假设同学们是当时汉武帝的臣子,你会提出什么方法帮助汉武帝解决这些问题?并简要说明你推荐这种方式的理由。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背景,掌握汉武帝稳固大一统王朝的主要措施。
2. 通过对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认识和文化自大。
3. 理解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对于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汉武帝时期的主要政治、经济和文化政策及其影响。
2. 教学难点:理解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复杂的社会矛盾,以及这些政策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历史资料,包括图片、视频、文献资料等,以便在教室上展示和讲解。
2. 制作PPT课件,包括主要教学内容和图片,便于教室上的讲解和演示。
3. 安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了解汉武帝时期的基本历史背景和主要事件。
4. 教室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加深学生对汉武帝时期历史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观看汉武帝的相关视频,引出汉武帝这一人物。
2. 提问:汉武帝为了维护国家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二)新课讲授1. 讲授第一子目“颁布“推恩令”和削夺诸侯封地”(1)观看推恩令的影视资料,了解推恩令的内容和作用。
(2)小组讨论:汉武帝为什么颁布推恩令?目标是什么?(3)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强调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目标是为了削弱王国的势力。
2. 讲授第二子目“加强监察制度”(1)介绍秦朝和唐朝监察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2)通过讲解和观看视频,了解汉武帝时期刺史的职责和作用。
(3)思考讨论:刺史这一名望有没有代表性?并说说汉武帝这一举措对后世的影响。
(4)教师总结:汉武帝通过监察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3. 讲授第三子目“尊儒术,大兴儒学教育”(1)观看儒学教育的影视资料,了解儒学在汉武帝时期的发展。
(2)讨论:汉武帝为什么要推崇儒家思想?这有什么影响?(3)教师总结:汉武帝推崇儒家思想,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同时推动了儒学的发展。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优秀教学设计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汉武帝时期政治、思想、经济方面巩固大一统的主要措施。
2.认识汉武帝是汉朝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二、过程与方法
1.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利用教科书,提取教科书和其他资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是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的延续和发展,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对比“秦皇汉武”对历史的影响。
2.通过参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史短剧的表演、课堂讨论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并增强历史想象力。
3.通过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打好学习历史的基本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包括强化中央权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等内容。
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学习好本课内容对今后学习我国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将有极好的启迪。
【学情分析】
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问题
A.实行“削藩”。
第15课 汉武帝“大一统”教学设计
第15课汉武帝“大一统”教材分析: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教学目标1、重要知识点:了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史实,进一步探讨这些措施所起的作用2、情感培养:通过学习汉武帝的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经济上的发展是大一统的物质基础,认识统一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
3、分析能力:正确评价汉武帝重点: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所采取的政策措施难点:评价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影响教学过程用投影仪打出汉武帝的人物图像教师:(指人物图像说)图中的这个人物就是汉武帝。
汉武帝生于公元前156年,死于公元前87年,在位54年。
他的一生见证了西汉王朝的鼎盛,可又有谁知道,就是这位功勋卓著的大汉天子,内心里总有着无穷无尽的烦恼!今天这节课,老师会带着同学们走进汉武帝的内心世界,知晓他的烦恼,感受他的忧愁,并期待大家能为他老人家排忧解难,用我们的智慧开创出别具一格的大一统格局!分组分享教学活动一: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师:汉朝初年,刚经历战争不久,国家贫穷,因此,统治者采取“无为而治”的思想,以适应休养生息政策需要。
到汉武帝的时候,国力强盛,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
治国策略是一百年不变?还是要与时俱进呢?1、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崇孔子的儒家学说,禁止其他各派学说的发展。
2、我们应怎样评价呢?把儒学思想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确立了儒家学说在封建统治中的正统地位,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
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多次下诏求贤,并在中央设立太学,在地方设立官学,用儒家思想来培训官员,教化百姓,从此,研读儒学的风气一天一天兴盛起来。
分组分享教学活动二一、削弱封国势力1、汉高祖刘邦为了让汉室江山永固,采取了什么动作?(引导学生答出:分封诸侯王,尤其是分封刘姓子弟为诸侯王。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精选5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精选5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篇1【教学目标】1. 掌握汉武帝为巩固国家“大一统”在政治、思想、经济上采取的措施。
2. 通过思考和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评价汉武帝,初步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 通过分析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认识到这一局面是西汉王朝强盛的顶点,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习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学习难点】评价汉武帝【学习过程】本课内容设计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政治上的大一统”,第二部分为“思想上的大一统”,第三部分为“经济上的大一统”,第四部分为“评价汉武帝”。
一、政治上的大一统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
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原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候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史记•平津候主父列传》(1)材料反映了汉初社会的哪一问题?封国(或诸侯、王国;或王国问题)势力过于强大;(2)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颁布“推恩令”(或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二、思想上的大一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1)根据材料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汉武帝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采取了哪些措施?三、经济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对社会经济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四、评价汉武帝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统治期间,西汉国力最为强盛。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掌握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王朝而采取的措施。
2. 通过分析汉武帝的政策,理解其对历史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秦朝和汉朝的基本情况,也知道了汉朝是在秦朝之后的一个朝代。
现在,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汉朝的历史。
二、讲授新课
1. 汉武帝的背景和地位
汉武帝是汉朝的一位重要皇帝,他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了汉朝的统治,并使汉朝成为一个强大的王朝。
2.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
为了巩固大一统王朝,汉武帝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他加强了中央集权,通过改革官制和加强皇权,使中央政府更加强大。
其次,他通过派遣使者出使各地,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
此外,他还实行了均输平准政策,稳定了物价,促进了经济
的发展。
同时,他通过实行盐铁官营和酒类专卖等政策,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最后,他通过征书藏书等措施,加强了对文化的控制。
3.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影响
汉武帝的措施对汉朝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中央集权政策加强了政府的权力,使国家更加稳定。
同时,他的经济发展政策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此外,他的文化控制政策也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发展。
三、小结
本课我们学习了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王朝而采取的措施及其对历史的影响。
通过这些措施,汉武帝巩固了汉朝的统治,使汉朝成为一个强大的王朝。
同时,他的措施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一统的汉朝教案
大一统的汉朝教案关键信息项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4、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授课堂小结作业布置5、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相关历史资料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汉朝大一统的背景、措施和影响,掌握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举措,如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
能够分析汉朝大一统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
11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的讨论和历史资料的分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运用图表、地图等多种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构建历史时空观念,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汉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阶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
12 教学重难点121 重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汉朝大一统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122 难点理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
分析汉朝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关系。
13 教学方法131 讲授法教师通过系统的讲解,向学生传授汉朝大一统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有清晰的认识。
132 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一些具有争议性或启发性的问题进行讨论,如汉武帝的统治策略等,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133 演示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图表等直观教具,展示汉朝的政治制度、疆域变化等,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14 教学过程141 导入通过展示汉朝的疆域地图或播放相关的历史纪录片片段,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汉朝是如何实现大一统的?”从而导入新课。
142 新课讲授第一部分:汉朝大一统的背景讲解汉初的政治、经济状况,如郡国并行制的弊端、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等。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设计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并掌握“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及盐铁专卖等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相关历史记载,分析汉武帝所采取的各相关措施,能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汉武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并能借古鉴今,结合习主席提出的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三、教学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汉武大帝》视频片段,指出汉武帝,刘彻他将塑造一个民族的灵魂,他将开创一个新的时代——大一统时代讲授新课:分析课题1、简介汉武帝(汉武帝,名刘彻,是西汉历史上的第七位皇帝,七岁被立为太子,十六岁登基称帝,在位54年。
一生文治武功,对内平息叛乱,对外北击匈奴,首开丝绸之路,在他的统治之下迎来了西汉最鼎盛的一段时间,他使汉朝的威名远播海外,名留青史!)2、解释“大一统”:大,重视、尊重;一统,指天下诸侯皆统系于周天子。
后世因此称封建王朝统治全国为大一统。
教师:作为一国之君,汉武帝也有好多烦恼,请同学们依据老师给出的材料分析汉武帝的烦恼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烦恼一:西汉初,朝廷对地方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
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
学派太多,思想太杂乱,吵得皇帝心神不宁啊!烦恼二:展示材料:汉初分封的诸侯国,还有相当势力,诸侯王拥有重兵,在管辖的地盘内自行任免官吏、征收赋税、铸造钱币等。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烦恼三:展示材料一:讨匈奴,通西域,军费开支浩繁,加上天灾不断,百姓四处流亡,国库空虚。
材料二:富商大贾[gǔ],冶铸鬻(yù)盐,财或累万金,而不左公家之急,黎民重困。
(译:大商人冶铁铸币卖盐,家财积累到万金,却不帮助解决国家的急难,黎民百姓陷于重困之中)烦恼四:“白登之围 "后,刘邦认识到仅以武力手段解决与匈奴的争端不可取,因此,在以后的相当一段时期里,采取"和亲"政策便成为笼络匈奴、维护边境安宁的主要手段。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设计(表格式)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汉书·董仲舒传》师:他是谁呢?老师简单给大家介绍下,董仲舒是汉代的思想家,哲学家。
发展了孔孟的儒学,以儒家思想为主,杂以阴阳五行及法家思想的某些成分,形成了新的儒学。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大儒。
董仲舒给汉武帝有很多的建议,这一句是其中之一。
后来的人们把这句话概括成: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师:汉武帝为什么会听取董仲舒的建议呢?师呈现文字材料:上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上天的儿子。
万物要一统于上天,国家要一统于皇帝。
国家应大力倡导儒家的忠君守礼的思想,禁止其他学说。
——董仲舒《春秋繁露》生回答,师总结:君权神授(鼓吹皇帝受命于天,是天之骄子,不可违背天意)忠君守礼(“天不变,道亦不变”,所谓不变之道,集中体现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所谓“三纲”,而仁义礼智信作为五常,是用以调理的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要坚持三纲五常之道)大一统,主张建立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大一统迎合了君主中央集权的需要师:为了引导更多的人学习儒术,同时也为了选拔更多的儒学人才,董仲舒还建议汉武帝采取怎样的措施?②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礼堂师:请大家看这所学校,大家想一想,这所学校里读的教材是什么?汉武帝用如此高明的手段,实现了思想一统。
那么,汉武帝又用怎样高明的手段,来解决政治问题的呢?巩固大一统王朝——政治篇危机:①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我们请大家看这则材料:材料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危机?生回答,师总结师:一个是人口,一个是郡国。
其实,我们概括起来就是,地方的人口和土地要比中央多和大。
我们换句话说,那就是,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请问,中央在这个时候最想干什么?生回答:中央最想收回诸侯国的权利。
师:最想收回权利,让诸侯国变得?变小了,削弱他们的实力。
是吧?好,我们来看汉武帝在这个时候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处理的?如果直接削的话会出现什么问题?其实,景帝时期就直接削藩,引起了极其著名的事件“七国之乱”(生介绍:吴,楚等七个诸侯国以此为由,打出“诛晁错,以清君侧”的旗号,发动叛乱。
2024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统编版)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1教学设计
利用“西汉初期各封国大致范围”、《汉书•主父偃传》等图文材料,引导学生了解汉武帝面临的政治问题、汉武帝解决之道、汉武帝治国之效。
介绍汉匈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结合“西汉与匈奴的战争”图,探究汉武帝面临的军事问题、汉武帝解决之道、汉武帝治国之效。
教学重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教学难点:整体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2分钟
8分钟
6分钟
4分钟
பைடு நூலகம்3分钟
2分钟
导入
新课讲授
(一)汉武帝解决面临的思想问题
(二)汉武帝解决面临的政治问题
(三)汉武帝解决面临的军事问题
(四)汉武帝解决面临的经济问题
小结
了解:汉武帝的登基及亲政、汉武帝面临的问题、汉武帝大事年表
讲解说明汉武帝面临的经济问题,了解汉武帝解决之道、汉武帝治国之效。
利用结构图示,小结本课知识,并对汉武帝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上学期
课题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科书
书名:《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围绕汉武帝治国面临的问题,能够运用“西汉初期各封国大致范围”“西汉与匈奴的战争”等历史地图和有关史料,从当时的情境和历史的角度了解汉武帝解决问题之道;认识汉武帝的治国措施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做出了贡献。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的过程;通过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西汉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教材分析】本课隶属于七上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上承《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下启《东汉的兴衰》。
本课分为三个部分:推恩令的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说和盐铁专卖。
三者互为表里,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阐述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经过前两个单元的学习,尤其是秦始皇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对中国古代政治趋势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因此对本课汉武帝大一统的学习已经有了初步基础。
在此前提下,老师通过教学设计,引导学生通过对汉武帝大统一措施的学生,深化西汉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中央集权并感悟其中的政治智慧了历史作用。
【学习目标】1.从史料实证的角度归纳西汉“削藩”的背景,梳理概述出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2.自主阅读教材,结合史料从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分析归纳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史料实证)3.通过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总结出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增强民族凝聚力。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汉武帝大一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方面的具体措施以及各项措施的历史作用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大一统措施,了解其历史背景、认识其历史作用,感悟其政治智慧。
【学习过程】任务一、自主学习,自我检测1.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汉武帝得以实现大一统的前提是什么?根据本课目录找出汉武帝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最终结果如何?2.根据材料,结合图示,思考西汉建立之初,是如何管理地方的?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3.阅读教材,找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政治、思想、经济、军事)任务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4.通过材料,依次分析西汉建立之初面临哪些问题?统治者又是如何解决的?材料一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合纵以逆京师。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2022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教学目标】1.知道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2.了解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作用。
3.认识到汉武帝大一统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教学难点:“罢黜百家,独崇儒术”。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公元前141年,汉景帝驾崩,刘彻继位,此时的刘彻刚满16岁。
他就是汉武帝,从此,这位为中华汉史留下浓墨重彩的天子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在位长达54年。
今天让我们走近汉武帝,领略他的雄才大略。
二、新课讲授(一)“推恩令”的实施1.阅读教材,概括西汉初年,哪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诸侯王和豪强地主)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生活骄奢淫逸,政治上甚至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还企图谋反。
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
这两股势力威胁朝廷。
2.结合《西汉前期形势图》,让学生分析西汉前期诸侯的发展情况,初步了解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之乱”。
结合材料和图片,说说汉武帝即位时面临着什么困惑材料一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造弓箭数万,府库的“金银珠宝,多于京师”。
材料二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
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学生结合材料归纳: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那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呢?3.(播放视频:推恩令)学生结合视频归纳“推恩令”的内容。
汉武帝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
实现“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其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推恩令就是规定诸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以外,还可以推“私恩”,把王国的封地分给其他的子弟,皇帝封他们为侯,新封的侯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进行管理。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优秀教学设计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汉武帝时期政治、思想、经济方面巩固大一统的主要措施。
2.认识汉武帝是汉朝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二、过程与方法
1.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利用教科书,提取教科书和其他资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是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的延续和发展,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对比“秦皇汉武”对历史的影响。
2.通过参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史短剧的表演、课堂讨论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并增强历史想象力。
3.通过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打好学习历史的基本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介绍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包括强化中央权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等内容。
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学习好本课内容对今后学习我国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将有极好的启迪。
【学情分析】
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问题
A.实行“削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麓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 课
第15 课《汉武帝“大一统”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了解汉武帝通过颁布“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等措施及产生的作用,为正确评价汉武帝做必要的史实积累,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归纳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a通过情景剧《汉武帝的烦恼》让学生了解汉武帝面临的问题,学生自主学习为汉武帝解忧;
b引导学生学会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理解汉武帝“大一统”时代特征并正确评价汉武帝。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汉武帝通过政治思想军事等措施实现大一统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为中国统一的多民主国家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二、教学重点、难点本课重点:了解汉武帝开创“大一统”所采取的措施。
难点:推恩令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教法与学法
1、教法:情景再现法、讲授法、提问启发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
2、学法:自主学习、阅读法、观察法、合作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视频情景剧剧本和道具
五、教学过程
上课之前,播放视频《汉武大帝》片头
【导入】幻灯片:汉武帝像师:汉武帝刘彻,汉景帝之子,生于前156 年,16 岁登基为皇。
同学们来谈谈你所知道的汉武帝。
生:学生谈谈自己所知道的汉武帝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汉武帝,去了解汉武帝如何开创“大一统”的。
幻灯片展示课题第15 课汉武帝“大一统”
【新授】(一)汉武帝的烦恼
师:作为16 岁登基的少年天子,刘彻有喜有忧,喜的是他继承了一个逐渐强盛的王朝,忧的是父辈们留下了一些足以动摇国之根本的疑难问题,他究竟忧心哪些问题呢?请看历史剧《汉武帝的烦恼》
师:(鼓掌)剧中汉武帝有哪些烦恼?
生:诸侯王财大地大,百家争鸣,匈奴骚扰...........
师:归纳①政治:王国问题②思想:思想不统一③边疆:匈奴问题,这三大问题都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二)为汉武帝分忧
师:穿越时空:假设同学们是当时汉武帝的臣子,你会提出什么方法帮助汉武帝解决
这些问题?并简要说明你推荐这种方式的理由。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把解决方案写在奏折上)请不同的小组代表回答:
1、王国问题
让学生回答推荐方法
生1:直接剥夺诸侯王的权力
生2 :推恩令小组讨论:汉武帝会采纳哪一种方案呢?为什么?
生:讨论两种方案的可行性,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推恩令的妙处,让学生得出结论:推恩令将诸侯王的权力分散直至化解,而诸侯王的其它弟子又因为接受皇恩而心存感激,然后逐渐削夺列侯爵位,最终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
过渡:王国问题的解决只是从政治上解除了对抗力量,能不能保证这些人从内心真正臣服呢?(生:不能)所以,要使这些原诸侯们乃至天下子民彻底归顺,还必须统一思想。
2、思想问题
用哪种方法来统一思想呢?
生3:法家思想
生4:先帝们一直用道家思想治国,才有今天的成就。
既然道家的思想这么好,那就继续采用不动摇
生5:用儒家思想来教化百姓,兼用法治,百姓就会安分守己,天下可以太平。
师:汉武帝采纳了谁的建议用什么方法统一思想?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师:董仲舒发展儒家学说既讲仁政,又讲法治,既要求统治者仁德爱民,更宣扬臣民对天子的绝对服从。
统治手段可谓刚柔相济,汉武帝自然欣然接受。
为了在现实中突出儒家的地位,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的尊儒措施。
师:汉武帝采取了哪些尊儒措施?学生根据教材归纳,
幻灯片:a.排斥其它学说b.大兴儒学教育C.任用儒生做官。
同时展示太学学堂、汉代讲学图、《诗》《书》《礼》《易》《春秋》书影等相关图片。
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生:汉武帝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的统治地位从此确立。
师: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三纲五常,五常即“仁”
“义”“礼”“智”“信”。
它不但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而且对我们现在的生活仍然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
同学们,儒家思想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呢?
生:举例说明过渡:汉武帝通过推恩令和独尊儒术实现了政治和思想上的统一,从而为解除匈奴问题奠定了基础
3、匈奴问题 怎样处理这个凶恶的仆人呢? 生 6 :反击匈奴 师:大家意见一致, 汉武帝时汉武帝时国力强盛有能力打败匈奴解除威胁, 派谁 去打?
生:卫青、霍去病 师:在汉武帝时期开展的多次反击匈奴的战争中,最有名的是哪一次呢? 生:是公元前 119 年,卫青、霍去病率领的漠北之战。
师:用多媒体显示漠北之战路线图、交战图及霍去病墓。
描述漠北之战基本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 卫青、霍去病对此作出了巨大 的贡献。
只可惜,霍去病 24 岁时便英年早逝,留下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这样的千古名句。
4、归纳总结 师:汉武帝的烦恼解决没有?生:解决了 师:通过哪些措施解决的?生: 思想:独尊儒术实现思想统一; 师: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生: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 现在同学们能说说你眼中的汉武帝是一个怎样的皇帝了吗? 生:雄才大略、善于用人等等 .........................
教师点拨评价人物的方法: 了解人物的主要活动及产生的影响, 一分为二, 辩证 的评价历史人物。
(四)知识巩固 1、 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
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A. 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B. C.创立中央集权 D. 2、 《百家讲坛》 节目曾言及汉武帝通过一种高明的方法既削夺诸侯王势力, 侯国对他感恩戴德。
请问是下列哪一种方法 ( A. 奖励耕战 B. 实行分封制 C. 推行郡县制 D. 推恩令 3、 汉武帝通过下列哪种措施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 (
A. 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B. 王国问题 C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D. 独尊儒术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初奉行“无为”而治,诸子百家学说重新活跃起来。
到汉武帝时,这 种局面不利于加强皇权。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政治:推恩令,逐步削夺列侯爵位解除王国问题; 军事:北击匈奴解除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
实现“大一统”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 •中的“汉 ) (
开创大一统局面 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又使 ) 董仲舒
1)材料一反映汉武帝面临什么问题?
2)结合所学,材料二中“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分析,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五)开放探究师:正所谓”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汉武帝正是在不断地消除烦恼的过程中,实现“大一统”,开拓出了一个崭新的大汉帝国,西汉从此进入鼎盛时期。
今天我们国家页面临许多问题,比如台湾问题,请同学们为国分忧,讨论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台湾问题呢?
学生讨论:统一思想,武力攻打,分化台独势力,各个击破.............
师归纳总结:两岸达成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我们主张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但绝不承诺放弃武力。
结束语同学们已具备了作为中国公民的主人翁意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在同学们的努力下,我们的祖国将迎来新的大一统,让我们共同期待!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始终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情景剧《汉武帝的烦恼》给学生充分展示才艺的机会,通过情景剧巧妙处理教材交代历史背景,提出汉武帝面临的问题,让学生置身于历史背景中思考历史的走向,使他们充满了指点江山的使命感,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兴趣;在自主分析和探究学习过程中,讨论视频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合作交流完成知识重构与意义建构,解放且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调动了学生思维的内在活泼,发展了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历史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