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导论讲课提纲第一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导论讲课提纲1
第一讲引言:为什么要学哲学?怎么学哲学?
[参阅《大问题》:“导言”、“逻辑准备”、第一章]
一.我们为何需要哲学?
1. 作为生活于世界中的人,其独特性在于需要、而且能够追问生活的意义。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哲学恰恰是有助于我们审视生活意义的最佳途径。
2. 对于初入学术专业的大学生,哲学有助于更加清晰、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专业,因为揭示人类各种理智探索活动的合理性根据正是哲学的天职。
二.哲学究竟是什么?
1. 词源考察:“爱智慧”(Philo-sophia,philosophy)
(1)在古希腊语境中,“爱智慧”一词有一种特殊含义:参照“神—人—物”的文化框架来为“人”定位,即人是具有超越性的存
在者,或者说,人是终有一死的爱智者。
(2)由此看,哲学着力于对人性的揭示,或者说,哲学的宗旨是揭示人在世界中的恰当位置,就像通常所说,哲学是系统化的“世
界观”和“人生观”。
(3)在汉语中,“哲”也与“智”相关,同样呈现出揭示人性的意向,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框架是
“天—人—地”。
(4)以上简略的词源考察印证了《大问题》中的观点:“哲学与智慧规定了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赋予我们的生活以意义。”(第5
页)
2.历史追溯:哲学的诞生和初期发展
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始于惊奇。对什么惊奇呢?按上述分析,当然应该是对宇宙和人性的惊奇。事实上,我们的确可以在哲学的童年时代发现从侧重于探索宇宙(自然哲学)到侧重于探索人性(精神哲学)的演变轨迹。在这种探索过程中,哲学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基本的概念、观点、原则和方法。
(1)自然哲学时期:“本原”(Principle)、“存在”(Being)、“逻各斯”(Logos)、“努斯”(Nous)
(a)“本原/始基”在古希腊的神话、史诗和悲剧中已有“世界统一”的假定,不过,它们提供的理解方式是一些想象的故事。哲学同样假定世界的统一性,但开辟出了理性的、概念化的理解方式。“本原/始基”就是第一个哲学概念(阿那克西曼德)。这个概念开出了理解世界统一性的两个维度:从“构成”维度看,本原是构成万物的基质;从“变化”维度看,万物既产生于本原,又复归于本原。正是基于这两个维度,最早的哲学问题是:构成宇宙中万物的基质是什么?宇宙中万物变化的规律和原因是什么?
相对而言,重要的不是各种具体回答(如对基质问题的回答依次有“水”、“无定形”、“气”、“数”、“火”、“四根”、“种子”、“原子”),而是各种回答所共同遵循的提问方式、分析方法和论证思路。
(b)“逻各斯”(Logos)这是赫拉克利特提出来的,关注重点是“变化”维度。他把宇宙比喻为一团“永恒的活火”,它“按照一
定的尺度燃烧,按照一定的尺度熄灭”。一方面,万物皆流,无物常驻;另一方面,万物流变遵循一定的规律,这就是Logos,“世界上的物理、伦理、逻辑诸方面的规律是完全一样的”(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第56页)
Logos的原意是“说话”、“话语”、“表述”、“语言”,引申义为“尺度”、“分寸”、“规律”、“法则”。关键是:Logos不能由感性识得,只能靠理性来认识,而理性只能凭借语言加以把握。
(c)“存在”这是巴门尼德提出来的概念(虽然赫拉克利特已使用过“存在”一词)。巴门尼德是埃利亚派的代表人物,而埃利亚派的兴起标志着从本原论向本体论的过渡。
巴门尼德依照Logos思路提出两个重要命题:
“存在存在着,非存在不存在”。
“能被表述、被思想的必定存在”。
以此为据,巴门尼德提出了“存在”与“非存在”、“真理”与“意见”的区分,为哲学反思奠定了“语言(话语)—思想(心灵)—实在(存在)”的平台,开创了基于Logos的概念分析和理性论证方法。
(d)“努斯”(Nous)这是阿那克萨戈拉为解答事物变化的动因问题而提出的概念。“Nous”的原意是“灵魂”、“心灵”,引申为“理性”、“意志”、“目的性”。
注意:Logos和Nous都可以译成“理性”,但来源和含义均不同。我们已知,Logos来源于“话语”,而Nous来源于“心灵”。Logos 是规范性的、逻辑性的“理性”,而Nous是能动性的、超越性的“理
性”。可以说,二者共同为我们理解语言(话语)—思想(心灵)—实在(存在)的语义关系奠定了理智基础。
(2)精神哲学时期:“理念/理型”(Idea,eidos)、“实体/本体”
(substance)
(a)智者派:Logos的主体化
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如何存在的尺度,是非存在如何不存在的尺度。”
高尔吉亚:“无物存在;即使有某物存在,也不能认识;即使能够认识,也无法告诉别人。”
关键问题:如何言说Logos?语言、话语怎么能够把握心灵和实在?
(b)苏格拉底:Nous是Logos的根据和万物的目的
根据“实在-现象”、“真理-意见”两个关键区分,通过定义澄清概念,凭借对话发现真理,开创目的论解释(拒斥机械论解释),赋予生活以意义。
苏格拉底的“四项基本原则”:(1)“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2)“认识你自己”(反思精神);(3)“我知道自己无知”;(4)“美德即知识”。
(c)柏拉图:理念论和“回忆说”
“理念”是对希腊词“idea/eidos”的翻译(也被译成“理型”、“相”、“形相”),希腊词与动词idein(看)同根,原意为肉眼所见的“相貌“、“模样”、“形状”。但是,按柏拉图的用法,“idea/eidos”
指称的是那些超感性的、永恒的、普遍的、绝对的、真正的实在。它们是知识的源泉,是可感事物看起来存在的原型(“模仿说”、“分有说”),是事物的内在“本质”。把本来用于表达“外部相貌”的词用来指称“内部本质”,这是一种隐喻的用法:肉眼只能看见外貌,灵魂之眼才能看见本质;感官只能认识现象,理性才能认识实在;感性所得只是“意见”,理性所得才是“真理”。
“回忆说”:“洞喻”与“线喻”(想象-信念-理智-理性)。“认识即回忆”(反思理论)。
(d)亚里士多德:实体论和形而上学
希腊词“ousia”被译为“实体/本体”(substance),来自“einai”(“存在”)的阴性单数规范分词“ousa”,与“on”(“是”)相似。柏拉图把“on”和“ousa”用作同义词。
亚里士多德提出“实体”概念的思路:
语法结构:主语-谓语(“S是P”);
哲学范畴:实体-属性;形式-质料;潜能-实现。
结论:“It follows,then ,that ‘substance’has two senses, (a)the ultimate substratum ,which is no longer predicated of anything else, and (b)that which ,being a ‘this’,is also separated—and of this nature is the shape or form of each thing.”(Aristotle,Metaphysics,1017b23-25)
“形而上学”(meta-physics):命名故事和主要内容。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形而上学包括实体论、宇宙论(目的论)和逻辑学。现在,